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高一地理必修一第一章知识点总结 天体:天体是宇宙中物质存在形式。星光闪烁恒星;恒星卫士行星;行星卫士卫星;轮廓模糊星 ;一即逝流星;拖着长尾 彗星;气体和尘埃天体系统:运动着天体与天体之间互相吸引、互相绕转而形成不同级别天 体系统。天体系统层次:地月太阳系银河系总星系河外星系最高一级天体系统:总星系;最低一级天体系统:地月系。 宇宙涉及总星系和人类未探测区域。光年:计算天体间距离单位。运动特性:方向同向性、轨道面共面性、轨道形状近圆性构造特性:质量、体积、距离局太阳由近到远:水金地火木土天海;小行星位于火星和木星之间(记法:火和木在一起易燃烧,用小行星带隔开);金星距地球近来分类(物理特性):
2、类地行星:水金地火;巨行星:木星土星;远日行 星:天王星海王星-有适当温度地球与太阳距离适中,因而有适当温度有液态水;内部物质运动、距离适中有适量适合生物呼吸大气。地球体积和质量适中,因而有适量大气:安全运营轨道 2稳定太阳光照 太阳重要成分:氢和氦。太阳辐射是以电磁波形式辐射。来源:内部核聚变。纬度差别 热量差别:纬度低,太阳辐射强,生物量多;反之。太阳辐射对地球影响: 1 生物生成(光、热资源) 2 增进水、大气运动 3生产生活:太阳能、煤、石油太阳大气层从外到内分为:日冕(最外层)、色球、光球(太阳表面、最 亮)。太阳活动重要标志:太阳黑子(周期)。耀斑也是重要标志,它是太阳活动最强烈显
3、示。太阳风在日冕层;太阳风暴发生于太阳表面。 太阳活动三大影响:(1太阳电磁波扰动电离层 影响无线电短波通讯(2带电粒子流扰动地球电磁场 产生磁暴 (3带电粒子流进入大气层产生极光。地球运动:自转和公转(P15) (向都是自西向东) 绕转中心:地轴(它北端总是指向北极星附近)地球真正自转周期:恒星日( 56 秒),360另一周期是:太阳日( 时),36059自转方向:从北极上看地球自转是逆时针,南极上看是顺时针。角速度:除南北两极点为 0 ,其她各地角速度都为 。P14线速度:赤道最大(1670 h),向两极逐渐减小,两极线速度为 0 绕转中心:太阳周期:恒星年: 日 6 时 9 分 10 (
4、真正周期)回归年:365 5 46 (太阳周期) 公转轨道:椭圆形近日点(1 月初,角速度和线速度最大),远日点( 月初,角速度和线速度 最小)。注意:夏至日点在远日点附近,冬至日点在近日点附近。 黄赤交角():黄道+赤道面 自转:产生昼夜更替、地方时、地转偏向力、改造地球形态(两极稍扁,赤 道略鼓) 公转:季节变化(正午太阳高度变化、昼夜长短变化)、五带形成 地球公转和自转产生:黄赤交角() 晨昏线:与太阳光线垂直,其太阳高度为 晨线:由夜变为昼。 昏线:由昼变为夜全球共分为 24 时区,每个时区跨经度 相邻两个时区相差 1 小时 求时区:时区序号=已知经度/余数7.5 则整数+1 为时区序
5、号两个时区之差:同区相减,异区相加“东加西减”:所求点在已知点以东用“+”,以西用“”(东早西晚) 判断南北极,通惯用于俯视图,判断根据为:从地球北极点看地球自转为逆时针,从南极看为顺时针;或看经度,东经度递增方向即为地球自转方向.判断节气,日期及太阳直射点纬度 晨昏圈过极点(或与一条经线重叠),太阳直射点是赤道,是春秋分日;晨昏线与极圈相切,若北极圈有极昼现象为北半球夏至日,太阳直射点为北纬 ,若北极圈有极夜现象为 北半球冬至日,太阳直射点为南纬 2326拟定地方时 在光照图中,太阳直射点所在经线为正午 12 点,晨昏线所包围白昼某些中间经线为 12 ,晨线与赤道交点经线地方时为 6 点,昏
6、线与赤道交点经线为 18 ,根据每隔 时间相差 1 小时,每 相差 分钟,先计算两地经度差(同侧相减,异侧相加),再转换成时间,根据东 加西减原则,计算出地方时判断昼夜长短 求某地昼(夜)长,也就是求该地在纬线圈上昼(夜)弧长 度,这个长度也可由昼(夜)弧所跨经度数来推算判断正午太阳高度角 先求所求地区与太阳直射点纬度差,若所求地和太阳直射点在同一半球,取两地纬度之差,若所求地和太阳直射点不在同一半球,取两地纬度之和,再用 两地纬度差即为所求地正午太阳高 太阳直射点所在经度地方时为: 晨昏线通过南北极可判断这一天为 3 21 或 23 先后晨昏线与南北极相切,北极圈内为昼,可判断这一天为 6
7、月 22 先后,北 半球为夏至日,北半球为夏季,南半球为冬季晨昏线与南北极相切,北极圈内为夜,可判断这一天为 22 先后, 北半球为冬至日,北半球为冬季,南半球为夏季推算某地昼长或者夜长,求昼长时,在昼半球范畴内算出该地所在地纬线圈从晨线与纬线圈交点到昏线与纬线圈交点,所跨经度除以 该地昼长,如果图上只画了昼半球一半,要注意,图中白昼所跨经度差 2 倍,除 以 15 是该地昼长 ,地方时计算第一步:先求两地经度差.第二步:再求时间差,以每一度经度相差 4 钟来算.第三步:然后判断两地东西方向,求东用加,求西用减.若求出时间不不大于24 时,则减 24,期加 天,若时间为负值,则加 时,日期减去
8、 1 天. 日界线:原则以 180经线作为日界线,但是有些曲折。从东十二区进入西十二区减一天;从西十二区进入东十二区加一天。(西 增东退)太阳直射点南北移动图:P16求某地昼夜长短:过该点作纬线或纬线圈,白天占某些多就是昼长夜短, 反之某地昼长 2 x 则日出为 12 日落为12春秋分日:晨昏线与经线重叠,全球各地昼夜平分, 出,:00 日落注意:解题突破点,赤道长年昼夜平分,6 日出,18:00 落。 比较项目地球自转地球公转示意图旋转中心地轴太阳方向自西向东,从北极上空看呈逆时针,从南极 自西向东,从北极上空看呈逆时针,从南 上空看呈顺时针。 极上空看呈顺时针。周期速度(1)转 时 56
9、分 4 秒(真正周 期)(2)夜更替周期为 24 时(太阳日)(1) 速度,除极点为 0 外,其他各点均为 15/h(2)速度,自赤道向极点逐渐减小为 (1)星年,公转 ,365 天 6 时 9 分 10 。 归年,太阳直射点移动一种周期, 365 5 时 48 46 秒。位于近日点(1 月初)速度快,远日点7 月初)时速度慢。意义昼夜更替 不同经度不同地方时 水平 昼夜长短变化 正午太阳高度变化 四 运动物体偏移(北右南左) 季更替 五带形成 北半球右偏,南半球左偏 季节变化北回归线以北地区南回归线以南地区南北回归线之间地区夏至日达到一年中最大值冬至日达到一年中最小值冬至日达到一年中最大值夏
10、至日达到一年中最小值回归线上一年一次直射纬度变化春秋分日夏至日冬至日由赤道向南北两侧递减有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减少有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减少 太阳 直射 点在 个 球,哪个半球昼长夜短 太阳 直射 点向 个 球移动,这个半球昼 就渐长。北半球春分 全球昼夜等长昼长夜长,纬度越高,白昼 越长 白昼越来越长极昼范畴由北极点向北极圈扩 夏 大半 夏至 白昼最长,北极圈内全为极昼 年 昼长夜长,纬度越高,白昼越长 白昼逐渐变短极昼范畴由北极圈向北极点缩 小秋分 全球昼夜平分夜长昼长,纬度越高,白昼 越短 白昼越来越短极夜范畴从北极点向北极圈扩 冬 大半 冬至 白昼最短,北极圈内所有为极夜 年 夜长昼长,纬度越高,白昼越短 白昼逐渐变长极昼范畴从北极圈向北极点缩 小春分 全球昼夜等长赤道上 全年昼夜等长南半球 与北半球相反 地震波:本地震发生时,地下岩层受到强烈冲击会产生弹性震动,并以波形式向四周传播。即地震波。特性:纵波:速度快,可通过固液气传播横波:能量大,只能在固体中传播地震波在地下传播速度会发生变化,而某些地区一定深度处,地震波有明 显突变,这种波速发生突变处层面叫不持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手绘金鱼国画与西瓜主题艺术课件
- 数学高段课标及教学培训
- 地震逃生和基本救护知识
- 护理查房病历汇报
- 电工电子技术 课件 7. 三相交流异步电动机电路的连接与测试
- 办公室智慧管理方案
- 统编版2024~2025学年度六年级语文第二学期期中模拟卷(有答案)
- 教育功能唐智松
- 第一单元评估检测题( A 卷)单元测试(无答案)三年级下册数学西师大版
- 建筑工程风险管理案例分析
- 电缆绝缘电阻测试记录簿表格
- 体外冲击波疗法课件
- 天津某污水处理厂厂区建设创“海河杯”精品工程QC成果发布
- 药房消防安全应急预案(通用10篇)
- 机器人辅助腹腔镜腹膜外根治性膀胱全切除课件
- 销售管理(第三版)-熊银解
-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公式整理(超全免费版)
- 钢箱梁施工方案1(完整版)
- 情景剧《皇帝选妃》
- 罐内升降机防腐施工方案
- 昆虫的内部解剖和生理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