疼痛管理模式的创建及评价课件_第1页
疼痛管理模式的创建及评价课件_第2页
疼痛管理模式的创建及评价课件_第3页
疼痛管理模式的创建及评价课件_第4页
疼痛管理模式的创建及评价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疼痛管理模式的创建及评价疼痛管理模式的创建及评价疼痛管理模式的创建及评价疼痛管理模式的创建及评价疼痛管理模式的创建及评价疼痛管理模式内容研究背景1研究方案2评价体系3研究展望42内容研究背景1研究方案2评价体系3研究展望42背景创伤患者术后疼痛特点疼痛强度大, 8-10分;术后疼痛出现早;局部炎症反应强烈,可加重疼痛;需尽早功能锻炼,术后镇痛要求高,时间长;还可能发展成难以控制的慢性疼痛。3背景创伤患者术后疼痛特点3WHO(1998)消除疼痛是每个患者的权利2001年第一届亚太地区疼痛控制研讨会消除疼痛是基本人权背景4WHO(1998)背景4美国的医疗机构从2001年1月开始执行疼痛管理新标准

2、,否则将取消其资。2001年,美国护理学会的一项调查表明,实行疼痛管理的医疗机构的工作效率、患者满意率、员工满意率均逐年上升。背景5美国的医疗机构从2001年1月开始执行疼痛管理新标准,否则将背景-国内术后疼痛现状调查显示:60.19%的患者术后疼痛治疗不足沈曲,李峥. 手术后患者疼痛控制状况的调查研究J.护理研究,2006,20(11):2845-28486背景-国内术后疼痛现状调查显示:60.19%的患者术后疼痛治背景-现行疼痛管理弊端麻醉医师为主体医师关注重点是手术及诊疗技术镇痛空白期是术后疼痛控制不佳的重要原因 国内医院尚无明确的疼痛管理规章制度,疼痛管理中护士的职责也模糊不清,使护理

3、人员在疼痛管理中只简单、被动地成为医嘱的执行者 7背景-现行疼痛管理弊端麻醉医师为主体7背景-国外疼痛研究现状Rawal等认为,要解决术后镇痛不完善的问题,关键在于建立一种有效的术后疼痛管理模式而不是镇痛技术本身。国外的疼痛研究发生了两个转变,一是从疼痛控制转变为疼痛管理。二是疼痛管理专业的组成人员从以麻醉师为主体的模式转向为以护士为主体的模式。Rawal N,Berggren LOrganization ofacute pain services:a low-cost roode1Pain,1994,57:117123 8背景-国外疼痛研究现状Rawal等认为,要解决术后镇痛不完善背景-护士

4、在疼痛管理中的优势护士及患者接触最密切护士可以连续地、细致的观察患者对疼痛的反应,使患者的疼痛得到及时的处理和客观评价 能避免镇痛空白期,将创伤及术后引起的疼痛最小化 护士能通过非药物疼痛治疗方法来配合镇痛药使用,达到最佳的镇痛效果和最小的不良反应 护士的病情观察为镇痛方案制定的合理性和个体化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9背景-护士在疼痛管理中的优势护士及患者接触最密切9设立疼痛管理亚专业组,建立无痛病房试点医护疼痛知识培训全面实施以护士为主体的规范化、制度化、系统化疼痛管理创建无痛病房步骤第一阶段第二阶段第三阶段观念上术后疼痛是患者不可避免的经历治疗上过分担心镇痛药副作用 评估上疼痛评分应该由医务人员

5、评分而非患者 管理上术后疼痛管理是麻醉师的职责 10设立疼痛管理亚专业组,建立无痛病房试点医护疼痛知识培训创建无疼痛管理团队护士是疼痛的管理者,占主导地位11疼痛管理团队11疼痛评估疼痛教育非药物疼痛治疗参与、监督、执行镇痛方案评价镇痛效果护士职责12疼痛评估疼痛教育非药物疼痛治疗参与、监督、执行镇痛方案评价镇疼痛管理流程评估教育评价预先制定镇痛方案持续效果评价13疼痛管理流程评估教育评价预先制定持续效果13疼痛管理目标 NRS的疼痛评分小于4分或达到0分 24小时4分突发性疼痛次数少于3次 突发性疼痛缓解时间30分钟14疼痛管理目标 NRS的疼痛评分小于4分或达到0分14总结-疼痛管理重点疼

6、痛教育疼痛评估规范化镇痛药超前镇痛多模式镇痛按时给药,而不是按需给药!15总结-疼痛管理重点疼痛教育按时给药,而不是按需给药!15总结-疼痛管理的关键规范化 团队16总结-疼痛管理的关键规范化 疼痛管理中的“木桶理论”=只有医生、护士和患者三方共同参及的疼痛管理才是最佳的疼痛管理模式,也才能达到镇痛效果最大化镇痛效果沟通医生疼痛评估主诉疼痛估疼痛评估结果反馈详细评估并制定治疗方案护士患者312追踪评估方案17疼痛管理中的“木桶理论”=只有医生、护士和患者三方共同参及的美国著名的疼痛专家F e r r e l l说过: “ 假如我们不会评估疼痛, 就不可能治疗疼痛” 18美国著名的疼痛专家F e

7、 r r e l l说过: “ 假如 目前无法通过仪器获得准确数据 护士对患者疼痛的评估往往低于 患者的自身评估 未将疼痛的评估纳入护理工作的常规 记录繁琐,增加工作量疼痛评估19 目前无法通过仪器获得准确数据疼痛评估19如何获取患者疼痛信息并用最简单的方式记录,为“无痛病房”规范化疼痛管理提供依据和痕迹?20如何获取患者疼痛信息并用最简单的方式记录,为“无痛病房”规范我们如何做疼痛评估采用患者的自身评分,评估包括静息、活动状态的评分频率4分以下每天一次手术后3天或4分每天4次(连测3天在4分以下改每天一次)7每天6次(连测3天在4分以下改每天一次)活动状态评分每天一次时间及测量体温、脉搏、呼

8、吸时间一致21我们如何做疼痛评估采用患者的自身评分,评估包括静息、活动状态FLACC SCALE量表22FLACC SCALE量表22 疼痛评分 95%成年患者能应用疼痛尺评分五指法适用于老年儿和人童危重患者及语言沟通障碍者FLACC SCALE量表疼痛评分反映是一个时段的疼痛最强度 关键在教育23 疼痛评分 95%成年患者能应用疼痛尺评分23王峻,李靖忠,段宝凤等.改进三测单在创伤病房疼痛记录中的临床应用研究.国际护理学.2011,30(5):743-74524王峻,李靖忠,段宝凤等.改进三测单在创伤病房疼痛记录中的临床 改进三测单用时显著短于传统记录单 (P值0.001) 改进三测单平均用

9、时0.22min,传统记录单平均用时0.33 min。 改进三测单用时显著短于传统记录单(P值0.001), 用改进三测单记录所需时间比传统记录时间缩短三分之一 25 改进三测单用时显著短于传统记录单 优点能简明、直观、动态了解患者疼痛强度及强度的变化趋势;方便护士记录及评估;方便医护人员查阅;指导患者功能锻炼期间用药。 26 优点能简明、直观、动态了解患者疼痛强度及强缺点 记录的是一个时段中的最高疼痛评分,而不是一个时间点的疼痛评分; 在一个时段疼痛评分的波动也不能在三测单上反应; 但在临床应用中这些问题并不影响疼痛控制的效果。27缺点 记录的是一个时段中的最高疼痛评分,而不是一个时间点的评

10、估中遇到问题护士评估实时评估 记录不真实28评估中遇到问题护士评估28评价的指标体系 疼痛控制效果。疼痛评分采用数字评分量表(numerical rating scale NRS) 患者疼痛控制满意度调查。在患者出院当天,由责任组长发放问卷调查表,调查表是休斯顿疼痛情况调查表(Houston Pain Outcome Instrument HPOI) 睡眠时间。由护士每2小时巡视病房观察夜间睡眠,结合晨间询问陪护患者睡眠,记录睡眠时间29评价的指标体系 疼痛控制效果。疼痛评分采用数字评分量表(n30镇痛效果的比较3030镇痛效果的比较3031疼痛控制效果围手术期的疼痛控制效果明显:73.7%患

11、者围手术期疼痛控制在轻度(1-3分)甚至无痛病人对疼痛控制的总体满意率95%(普通病房78%)病人愿意早期活动疼痛控制的效果出乎意料!3131疼痛控制效果围手术期的疼痛控制效果明显:73.7%患者围病人对疼痛控制满意度比较 无痛病房 普通病房疼痛的减轻 8.84 5.71 护士对疼痛的护理 9.73 6.46 作为一个疼痛患者所受到的关注 9.86 7.91 医师对疼痛的处理 9.73 5.74疼痛需要帮助时护士反应的快慢护士对疼痛的护理 9.75 6.0932病人对疼痛控制满意度比较 33睡眠时间比较3333睡眠时间比较33 镇痛方法比较多模式镇痛效果明显高于单一用药超前镇痛效果高于疼痛不能

12、耐受时用药镇痛泵:硬膜外途径镇痛效果高于静脉途径给药镇痛效果最好的方案术前口服塞来西布3-5天或术晨用帕瑞西布术后硬膜外途径镇痛泵+帕瑞西布布桂嗪,三天后口服塞来西布2-3周34 镇痛方法比较多模式镇痛效果明显高于单一用药34 1、病人满意度提高2、医生积极配合护士疼痛管理,护士充当疼痛管理者3、医生和护士的观点都有较大转变尽量不使用止痛药 必要时 围手术期的镇痛超前镇痛、多模式镇痛、个性化镇痛4、疼痛可控制在无痛或微痛的5、患者疼痛评分达4分能主动报告护士6、实现了疼痛控制无空白阶段医生护理病患模式转变 认 识认 知35 医生护理病患模式转变 认 识人性化护理 护患关系和谐36人性化护理 护

13、患关系和谐36带动护理科研发表文章1、王峻,李靖忠,段宝凤等.改进三测单在创伤病房疼痛记录中的临床应用研究.国际护理学.2011,30(5):743-7462、王峻,廖鹏,车美华等.无痛病房规范化疼痛管理对创伤骨科患者术后疼痛控制的效果.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1,17(23):2738-27413、侯丽莉,王峻,张艳华.规范化疼痛教育对创伤围手术期疼痛控制的影响探讨.昆明医学院学报.2011,(8):92944、侯丽莉,王峻. 个体化疼痛管理对创伤骨科患者围手术期疼痛控制的影响.护士进修杂志待发表科研基金立项 1、省科技厅面上项目基金立项疼痛的现代护理管理模式及创伤围手术期镇痛效果的应用研究2、省教育厅基金推荐立项疼痛评估新方法对创伤骨科患者术后疼痛控制的影响37带动护理科研发表文章37 存在问题多发伤、开放性骨折的患者疼痛控制有待研究及提高疼痛记录不能实时反映疼痛程度及性质疼痛评分只是按病人的主观评分进行分级护士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