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漯河郾城区六校联考2023学年物理八年级第一学期期末检测试题含解析_第1页
河南省漯河郾城区六校联考2023学年物理八年级第一学期期末检测试题含解析_第2页
河南省漯河郾城区六校联考2023学年物理八年级第一学期期末检测试题含解析_第3页
河南省漯河郾城区六校联考2023学年物理八年级第一学期期末检测试题含解析_第4页
河南省漯河郾城区六校联考2023学年物理八年级第一学期期末检测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023学年八上物理期末模拟试卷请考生注意:1请用2B铅笔将选择题答案涂填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请用05毫米及以上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主观题的答案写在答题纸相应的答题区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上均无效。2答题前,认真阅读答题纸上的注意事项,按规定答题。一、选择题1如图所示,将凸透镜正对太阳光,其正下方的纸上呈现一个并非最小的光斑,这时光斑到凸透镜的距离为L,对于该凸透镜的焦距与距离大小关系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L等于fBL一定大于fCL一定小于fDL可能大于f,L也可能小于f2下列实例中,目的是为了减小摩擦的是A给自行车轴承中加润滑油B骑自行车的人刹车时用力捏闸C足球守门员戴有防滑手套D运动鞋

2、的底部制有凹凸不平的花纹3暖水瓶的瓶胆夹壁中是真空,小明想利用它来探究真空能否传声。他把音乐贺卡里的电子发声器放入瓶中,根据听到的声音进行判断。在他设计的下列几组实验方案中最合理的是()A在瓶胆中加水和不加水进行比较B把瓶胆放在近处和远处进行比较C用一个完好的和一个已经漏气的瓶胆进行比较D将音量大小不同的芯片先后放入瓶胆中进行比较4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甲、乙两物体,它们通过的路程之比为2:3,所用的时间之比为1:2,则它们的速度之比为()A3:4B4:3C1:1D1:35下列数据中与实际相符的是A中考考场内的温度约为50B学生课桌的高度约为2mC正常人的心跳每分钟约为5次D两个鸡蛋的质量约为100

3、g6关于声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B只要物体在振动,我们就能听到声音C只有超声波才能传递能量D声音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3108m/s7五千年的华夏文明,创造了无数的诗歌辞赋,我们在欣赏这些诗歌辞赋时,不仅要挖掘其思想内涵,还可以探究其中所描述的自然现象与物理规律,下面是某位同学对部分诗句中蕴涵的物理知识的理解其中正确的是A“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高”是指声音的特征“音调”B“露似珍珠月似弓”露实际是小水珠,是由冰熔化形成C“人画桃花相映红”桃花是光源,发出的红光映红了人的脸D“孤帆一片日边来”“孤帆”的运动,是以江岸为参照物的8用力推课桌的下部,课桌会沿地面滑动,

4、而推课桌的上部,则课桌可能会翻倒,这说明力的作用效果A与力的大小有关B与力的方向有关C与力的作用点有关D与受力面积有关9无论是严冬还是酷暑,在使用冷暖空调的房间窗户玻璃表面,有时都会出现小水珠,那么,关于这种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夏天,小水珠附着在玻璃的内表面,冬天,小水珠附着在玻璃的外表面B夏天,小水珠附着在玻璃的外表面,冬天,小水珠附着在玻璃的内表面C无论冬夏,小水珠都是出现在玻璃的内表面D无论冬夏,小水珠都是出现在玻璃的外表面10水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下列有关水的物理量间的关系图线中,正确的是()A水的压强与深度的关系B水的密度与体积的关系C水的密度与质量的关系D水的比热容与温度

5、变化的关系11关于机械运动的概念,下列说法是错误的是()A平常所说的运动和静止都是相对于参照物来说的B所谓参照物就是我们假设不动的物体,以它作为参考研究其它物体运动情况C研究物体运动,选择地面做参照物最适宜,因为地面是真正不动的物体D选取不同的参照物来描述同一物体的运动,其结果可以是不同的12下列物态变化的过程中都要放出热量的一组是( )A熔化、液化、凝华B液化、汽化、升华C升华、汽化、熔化D凝固、液化、凝华二、填空题13一般情况下,人体的安全电压不高于_V;使用试电笔检修电路故障时,手一定要接触_(选填“笔尖”或“笔尾”)金属体。14如图(a)所示,刻度尺最小分度值为_毫米,A物体长度为_毫

6、米。如图(b)所示,用电子天平测物体质量,图中电子天平的示数为_克。15如图所示,用酒精灯给试管中的水加热。水沸腾后,水蒸气将活塞推出瓶口,水蒸气的内能将_,这里的能量转化方式与汽油机的_冲程相同。16在没有任何其他光照的情况下,舞台追光灯发出的绿光照在穿白上衣,红裙子的演员身上,观众看到上衣呈_色,裙子呈_色。三、实验题17(8分)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实验中,装置如图所示。(1)实验时应选 _(选填“较厚”或“较薄”)的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竖立在水平桌面上;(2)使用刻度尺的作用是便于比较像与物的_关系;(3)选取两段完全相同的蜡烛是为了比较像与物的_关系;(4)在玻璃板前放置棋子A,将完全

7、相同的棋子B 放在玻璃板后并移动。眼睛应一直在玻璃板的 _(选填“前”或“后”)侧观察,直至 B 与 A 的像完全重合。由此可得结论_。18(8分)如图甲所示,这是小刚所在实验小组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情景。(1)实验时该小组同学应该取两根_(选填“相同”或“不相同”)的蜡烛做实验,这是为了探究像与物的_关系。(2)请分析实验时采用薄透明平板玻璃代替平面镜的原因是:_,实验中需要用到的测量工具是_ 。 (3)在实验中,小刚同学将放在玻璃板前的蜡烛A点燃,接着在玻璃板_(填“后面”或“前面”)移动蜡烛B,直到看上去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这说明_。(4)为了判断平面镜成像的性质,小刚同学移开

8、蜡烛B,在原蜡烛B的位置放一张白纸做屏幕,此时在蜡烛B这一侧观察时,白纸上_(选填“有”或“没有”)蜡烛A的像,这说明平面镜成的像是_(选填“实”或“虚”)像。(5)经过三次实验,记录的像与物对应的位置如图所示,为了得到更多的实验结论,接下来小明应该进行的操作应该是:_、目的是:_。19(8分)如图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图。(1)实验器材有:带底座的玻璃板、白纸、笔、光屏、打火机各一个,两支外形相同的蜡烛A和B。还缺少的器材是_;(2)选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主要是为了便于确定像的_;选用两支外形相同的蜡烛A和B,主要是为了比较像与物体的_关系;(3)在竖立的玻璃板前点燃蜡烛A,拿 _(

9、选填“点燃”、“未点燃”)的蜡烛B竖立在玻璃板后面移动,人眼一直在蜡烛的_(选填“A” 或“B”)侧观察,直至它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4) 当蜡烛A向玻璃板靠近时,蜡烛A的像_(选填“变大”、“ 不变”或“变小”)。移去蜡烛B,在蜡烛A像的位置上放置一块光屏,光屏上无法呈现蜡烛的像,这说明平面镜成的是_像。四、作图题20(8分)(1)如图1所示,已知反射光线OB,画出入射光线AO并标出入射角及大小(_)(2)如图2,S为发光点S在平面镜MN中的像若S发出的一条光线经平面镜反射后经过P点,请在图中标出发光点S的位置,并完成光路图(保留作图痕迹)(_)21(8分)如图所示,画出入射光线射向凹透镜

10、后的对应出射光线五、计算题22(10分)可燃冰是一种新型能源,它是水和天然气在高压低温情况下形成的类冰状结晶物质,主要成分是甲烷,其开采是世界难题,据中央电视台2017年5月18日报道,我国可燃冰已试采成功,技术处于世界领先,用燃气锅炉烧水时,把质量为500kg,初温为20的水加热到100,共燃烧了12m3天然气,已知水的比热容c水=4.2103J/(kg),天然气的热值q=4.2107J/m3,可燃冰的热值为同体积天然气的160倍,求:(1)水吸收的热量;(2)燃气锅炉烧水时的效率;(3)若换用可燃冰,应使用多少m3可燃冰23(12分)阳阳手边有两个空矿泉水瓶,瓶子的容积为500mL。(1)

11、往一瓶中装满某种液体后,测得质量增加了550g,求该液体的密度为多少千克每立方米;(2)往另一瓶中倒入一定量的水后,不盖瓶盖直立地放入冰箱冷冻室,水完全凝固后,冰面正好与瓶口相平,求倒入瓶中水的质量。(冰=0.9103kg/m3)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D【详解】由于光斑到凸透镜的距离为L时,纸上呈现一个并非最小的光斑,这个光斑可能是在焦点之后,也可能是在焦点之前。若光斑在焦点之前,则凸透镜的焦距大于L,若光斑在焦点之后,则凸透镜的焦距小于L,故D正确,ABC错误。故选D。2、A【详解】A. 给自行车轴承中加润滑油,是通过减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减小摩擦,故A正确;B. 骑自行车的人刹车时用力捏闸

12、,是在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一定时,增大压力增大摩擦力,故B错;C. 足球守门员戴有防滑手套,是通过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故C错;D. 运动鞋的底部有凹凸不平的花纹,是在压力一定时,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增大摩擦力,故D错故选A.【点睛】摩擦力大小的影响因素: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1)增大摩擦力的方法:增大压力,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2)减小摩擦力的方法:减小压力,减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使接触面脱离,用滚动代替滑动3、C【详解】A探究真空能不能传声需要一个真空的瓶胆和一个漏气的瓶胆,不能将一个瓶胆加水一个瓶胆不加水,该选项设计不合理,故该项不符合题意;B把瓶胆放在近处和远处进行比较

13、,没有控制距离的大小相等,不符合控制变量法的思想,该选项设计不合理,故该项不符合题意;C完好的瓶胆夹壁中都是真空的,漏气的瓶胆不是真空的,可以验证真空能否传声,该选项设计合理,故该项符合题意;D将音量大小不同的芯片先后放入瓶胆中,没有控制声音响度大小相同,不符合控制变量法的思想,该选项设计不合理,故该项不符合题意。故选C。4、B【详解】它们通过的路程之比为2:3,所用的时间之比为1:2,根据可得它们的速度之比为4:3,故选B。5、D【详解】A夏季教室内的温度大约在30左右,而50太高了,故A不合实际;B课桌的高度大约1m左右,2m比人站立时还要高,故B不合实际;C正常人的心跳50次80次/mi

14、n左右,而每分钟5次肯定太慢了,故C不合实际;D一般情况下,500g的鸡蛋大约有10个,那么两个鸡蛋的质量约为100g,故D符合实际6、A【详解】A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故选项A正确;B人听到声音有三个阶段:声源的振动产生声音空气等介质传播声音鼓膜振动引起听觉,所以物体在振动,我们不一定能听到声音,故选项B不正确;C可闻声、次声波、超声波都可以引起别的物体振动可以传递能量,故选项C不正确;D声音传播需要介质,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故选项D不正确。7、D【详解】“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高”是指声音的特征“响度”;“露似珍珠月似弓”-露实际是小水珠,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

15、遇冷液化形成的;“人面桃花相映红”-桃花不是光源,它反射太阳光中的红光照在人的脸上,再从人脸上反射出来,人脸就呈现红色;孤帆一片日边来”-“孤帆”运动,是以江岸为参照物的。故选D。8、C【详解】推课桌下部和上部,是力的作用点不同,使课桌发生了不同的运动情况说明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作用点有关9、B【详解】小水珠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所以夏天开空调室内温度低,小水珠附着在玻璃的外表面;冬天开空调室内温度高,水蒸气遇到冷的玻璃液化,小水珠附着在玻璃的内表面,选项B符合题意为答案选项A、C、D不符合题意10、D【详解】A水的压强与深度关系式为p=gh,压强与深度成正比,A图像错;BC水的密度是

16、水的属性,与质量和体积无关,因此B、C错;D水的比热容也是水的特性,与温度变化无关,D正确。故选D。11、C【解析】A、宇宙中的一切物体都在运动着,绝对静止的物体是没有的,我们平常所说的运动和静止都是相对的,都是相对于某个物体而言的,绝对静止的物体是不存在的,故A正确;B、参照物就是在研究机械运动时选作标准假设不动的物体,用它作为参考研究其它物体运动情况,故B正确;C、参照物的选择是任意的,所选的参照物不同,物体的机械运动情况就不同,故C错误;D、对于同一个物体,若选择不同的物体作参照物,来研究它的运动情况,得到的结论可能是不同的,因此,不事先选择参照物就无法判定物体是否在运动,故D正确。故选

17、:C。【点睛】从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和参照物及其选择的角度去分析,即可作出判断。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对运动状态的描述是相对的。研究同一物体的运动状态,如果选择不同的参照物,得出的结论可以不同,但都是正确的结论。12、D【详解】A熔化需要吸收热量,故A不符合题意;B汽化需要吸收热量,故B不符合题意;C升华需要吸收热量,图C不符合题意;D凝固是液态变固态,放出热量,液化是气态变液态,放出热量,凝华是气态直接变固态,放出热量,故D符合题意。二、填空题13、36 笔尾 【详解】1根据常识知道,人体的安全电压是不高于36V。2使用测电笔时,手一定要接触笔尾金属体,这样才能和大地连成通路,接触火线时

18、,氖管才能发光;千万不要接触笔尖金属体,会引起触电。14、1 13.0 27 【详解】12(a)图中刻度尺一大格为1cm,里面有十小格,则分度值为1mm,读数时估读到分度值下一位,所以物体长度为L=7.30cm-6.00cm=1.30cm=13.0mm3(b)图中电子天平单位为g,读数为27g。15、变小 做功 【详解】12当瓶内水蒸气把瓶塞冲出时,瓶内水蒸气对瓶塞做功,使得其内能减小,温度降低,即该过程是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过程,此过程与汽油机的做功冲程类似,在做功冲程中也是燃气的内能转化为活塞的机械能。16、绿 黑 【详解】1当绿光照到白上衣后,绿光被反射入观众眼中,所以可以辨别出是绿色。

19、2当绿光照到红裙子后,绿光被吸收,没有光线射入观众眼中,所以可以辨别出是黑色。三、实验题17、较薄; 位置; 大小; 前; 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体大小相等。 【分析】本题考查平面镜成像特点、原理及实验过程。【详解】(1)1因为厚玻璃板的两个面都可以当作反射面,会出现两个像,影响到实验效果,所以应选用较薄玻璃板;(2)2确定物和像的位置后,便可用刻度尺测量像和物与平面镜的距离,故使用刻度尺的作用是便于比较像与物的位置关系;(3)3将点燃的蜡烛放在玻璃板的前面,其像便成在玻璃板的后面,于是可以用另一段完成相同的蜡烛放在点燃的蜡烛的像所在的位置,观察像与未点燃的蜡烛是否重合。若重合,说明像与物的大小相

20、等,故选取两段完全相同的蜡烛,是为了比较像与物的大小关系;(4)4将棋子A放在玻璃板前,可以通过玻璃板看到A所成的像。所以要观察A所成的像与棋子B是否重合,应在玻璃板前观察;5通过上一操作可知,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的大小相等。18、相同 大小 便于确定像的位置 刻度尺 后面 像与物的大小相等 没有 虚 依次连接AA、BB、CC 便于确定像与物的位置关系 【详解】(1)12该小组同学应该选取两根相同的蜡烛做实验,目的是为了比较像和物大小关系;(2)3使用平面镜时,只能成像,而不能透光,不容易确定像的位置。用玻璃板时,既能成像,又能透光,便于确定出像的位置;4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要比较像与物体到

21、镜面的距离,所以需用到的测量工具是刻度尺;(3)56将放在玻璃板的蜡烛A点燃,接着在玻璃板后面移动蜡烛B,蜡烛B与蜡烛A的像能够完全重合,说明像与物体的大小相等;(4)78光屏只能接收实像,不能接收虚像,白纸上不能接收到烛焰的像,所以说明平面镜成的像是虚像;(5)910为了得到更多的实验结论,应该连接像与物的对应点,即依次连接AA、BB、CC,便于确定像与物的位置关系。19、刻度尺 位置 大小 未点燃 A 不变 虚 【详解】(1)1实验时需用刻度尺测量像距和物距的大小,所以缺少的器材是刻度尺。(2)2选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因为玻璃板不但可以代替平面镜成像,另外玻璃板是透明的,主要是为了便于确定

22、像的位置。3选用两支外形相同的蜡烛A和B,主要是为了比较像与物体的大小关系。(3)45在竖立的玻璃板前点燃蜡烛A,拿未点燃的蜡烛B竖立在玻璃板后面移动。因为观察的是平面镜的反射成像,故人眼需要在光的反射路径上观察(蜡烛的A侧),直至它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此时蜡烛蜡烛B的位置即为蜡烛A像的位置。(4)6因为平面镜成等大的像,故蜡烛A向玻璃板靠近时,蜡烛A像的大小是不变的。7光屏上无法呈现蜡烛的像,这说明平面镜成的是虚像,它不是由实际光线会聚而成,故光屏无法捕捉。四、作图题20、 【详解】(1)图中反射光线与镜面的夹角是40,因此反射角为9040=50,可得入射角也为50,在法线左侧画出入射光线,根据入射角和反射角相等就可以画出入射光线,如下图:(2)作出像点S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