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2022年历史公开课教案_第1页
初一2022年历史公开课教案_第2页
初一2022年历史公开课教案_第3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初一2022年历史公开课教案 垂直的生计 一、课程标准 1.描述世界一些地区和国家不同的自然环境条件,比拟人们社会生活和风土人情等方面的主要特色。 2.运用各种不同的地图和图表,描述区域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的特点。 二、学习目标 1.能够利用各种地图或文字材料,猎取所需要的信息,描述秘鲁安第斯山区的自然环境。 2.能够说明山区人们是如何利用山区来进展生活的,描述他们生产生活的特色。 3、学会分析山区人们生产生活的特色与山区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安第斯山区的自然环境特征和人文环境特色。 难点:安第斯山区的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之间的关系。 四、教学方法 读图法、情景教学法、合

2、作争论法等。 五、教学流程 【导入新课:观赏图片】 观赏安第斯山脉地区风光,同时配上印第安人音乐,引起学生的兴趣。 设问:同学们,教师给大家带来的这些风光图片美不美? 学生答:美! 问:那么大家想不想知道这么漂亮的地方究竟在什么地方呢! 学生答:想! (一)查找安第斯 1.通过幻灯片向同学们展现两张图片(安第斯的地理位置图),请同学们来说一说,安第斯山脉在世界的位置、走向及地位? 2.再通过幻灯片展现一幅当地图片,设计问题:“走进山区,探究山区的生产生活是怎样的?” (二)探秘安第斯 1.【幻灯片展现秘鲁山区农业活动示意图】 设计问题:安第斯山区人民又是如何利用当地的环境进展生产的呢? 学生答

3、复:低海拔处高海拔处 2.【幻灯片展现5。S左右安第斯山脉东坡不同高度自然景观变化示意图】 设计问题:秘鲁安第斯山区从山麓到山顶自然景观的变化缘由? 学生整理(教师引导)答复:随着海拔的上升,气温渐渐降低(每上升1000米,气温下降6)。高海拔山区从山麓到山顶,导致自然景观呈现垂直变化。 3.【教师引导过渡】 设问:秘鲁山区之所以能产生如此奇怪的生产方式消失文明,是什么人最先在此制造出的呢? 学生答复:印第安人! 教师出示印第安人图片,及出示印加文明遗址图片。 (三)走进安第斯 1.【小组合作探究】 小组合作目标要求 1)安第斯山区印第安人的衣、食、住、行是怎样的? 2)这样的生活方式与自然环

4、境之间的关系如何? 2.【学生成果展现】 衣:羊驼毛质地轻柔,纤维瘦长,保暖性强,极为宝贵,有“纤维上帝”之美誉。 食:玉米和马铃薯是山区居民的主要粮食。秘鲁人培育出抗寒的马铃薯品种,还利用昼夜温差大创造了常年保存马铃薯养分价值的方法。 住:如图(PPT) 行:骆马能在坎坷的高山峻岭间行走自如,体小但耐饥渴。是当地居民的主要运输工具。 3.【展现秘鲁国徽】 问题:秘鲁国徽左上角是什么动物的图案?它消失在国徽上面说明白什么? 学生答复:骆马。 (四)感悟安第斯 教师设计问题:安第斯山区秘鲁人“靠山吃山”的生产、生活方式让我们懂得了? 学生答复:因地制宜,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新课小结】 【稳固练习

5、】(见随堂练习) 初一2022年历史公开课教案2 【课程标准】知道春秋争霸的史实。 【教学目标】 识记与理解:识记春秋的年月与特点、春秋五霸、晋文公与楚庄王称霸,吴越争霸的史实,理解齐桓公成为春秋第一霸主及各霸主成就霸业的共同缘由。 力量与方法:通过讲解、阅读教材、归纳比拟的方法,学习本课的历史,培育提高学生综合概括的力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熟悉分封制的崩溃导致春秋争霸,学习齐桓公的胸襟与用人、容人之量,熟悉正确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意义,熟悉霸主胜利的共同缘由在于改革而国强。 【教学重、难点】重点:齐桓公成为春秋第一个霸主。春秋争霸的缘由则是本课的难点。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备注

6、 一、导入新课:复习分封制的权利与义务而导入。回忆,为学习打下根底。 二、春秋五霸 1、东周的建立:西周完毕,周平王迁都洛邑,东周开头。并说明东周包括整个春秋时期和战国。 2、春秋的特点:讲解特点:一是王权的衰落(缘由、表现及影响),二是诸候争霸。指导阅读“引文“。 3、春秋五霸:学生勾在书上,并在地图上找出这些诸候国在地图上相应的地方。本局部内容理论性强、学生缺乏必要的直观材料来帮忙理解,所以要求学生仔细听讲,阅读教材,并且落实在书上。 这说明白什么变化?反映了当时历史的什么特点? 三、齐桓公首霸 1、看地图。“读读”:说的是什么人?与齐桓公称霸有何关系?引导学生阅读教材,有何感想。 3、指

7、导阅读小字,看看齐桓公与管仲的关系在他当国君前后有什么变化?由这种变化你想到了什么? 4、有了强大的物质根底后,是如何成为霸主的呢?学生看书解决。 训练识读历史地图。 培育学生从史料中提取有效信息。 对学生进展人与人之间关系的训练的渗透。 培育综合概括力量。 四、晋楚争霸 阅读,找出“晋文公与楚庄王能够称霸,分别与哪次重要的战役直接相关?第一次战役,我们可以用哪些成语来说明呢?哪些成语与楚庄王称霸有关。简单处理。 学生阅读教材找成语,文史结合学习历史。 表达什么才智? 五、吴越争霸 1、阖闾是如何成为霸主的?它实行了哪些措施? 2、越王勾践被吴国战胜后是如何重新振作的?与之相关的成语你知道哪些

8、?勾践称霸对你有何启发? 学生阅读教材,整理出答案来,相互补充。 六、小结:学生小结本课的内容。 问:你发觉这些霸主能够称霸的共同缘由是什么?请你联系我们今日的改革开放,谈谈你的看法。 训练学生综合历史的力量学习历史,联系古今 七、学习与探究:学习活动:讲故事,说成语。 初一2022年历史公开课教案3 原始农耕文化的遗存 【课程标准】简述河姆渡遗址、半坡遗址等原始农耕文化的特征。 【教学目标】 识记与理解:记住他们生活的时代、地域和种植的粮食作物。理解自然条件对农耕生活的影响。 力量和方法:通过识图,培育观看力量;通过观看原始农耕时代的器物,培育审美力量;通过河姆渡遗址和半坡遗址、旧石器和新石

9、器的比拟,培育学生把握、运用比拟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熟悉中国对世界农业起源的奉献,进展爱国主义训练。体验原始农耕劳动的甘苦及其所制造的价值,熟悉劳动的价值和意义。通过他们适应、利用与改造自然,熟悉人与自然的关系。 【教学重、难点】河姆渡和半坡遗址为重点,前者更重。 难点为新石器的涵义,原始居民的生活及其与环境的关系。大汶口墓葬所反映的社会状况。 【教学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备注 一、导入新课 我们一日三餐吃的主食是什么?导入农业及农业的起源而导入本课的新课学习。 (科考队进入下一站,来到浙江余姚) 利用学生熟识的内容谈话,接近历史与现实距离 二、河姆渡遗址 该遗址是何地发觉的?

10、发觉了些什么?这些发觉能说明什么问题?能画出河姆渡原始居民的房屋吗? 除此以外,他们还从事哪些生产活动?你知道稻谷是如何种植、储存、加工、食用的吗? 当地的气候条件怎么样?这与先民的这些生活习惯有什么关系? 指导学生阅读P12史海拾贝。 这是南方的原始居民的农耕文化。那北方的原始居民的农耕文化是否一样呢? 学生看书、查找、发觉 理解生活的需要制造相应的工具 理解河姆渡原始居民的生活及其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知道最早种植水稻与粟 过渡,引起学生连续探究的兴趣。 三、半坡遗址 要求学生看书找找“半坡遗址原始居民的生产生活是否与河姆渡原始居民一样?”“有哪些不一样?”“为什么会消失这样的现象?” 观看书

11、上的石器和陶器,看看它们有什么用途?是如何使用的? 你能依据书上P10小字的描述和你的理解复原出半坡人的居住的房屋吗? 带着问题看书,有的放矢 大胆猜想、想象 学生看书,然后自己试图画出半坡人居住的房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备注 四、大汶口遗址 在山东泰安四周,比河姆渡和半坡晚些的时候,消失了一处更先进的原始农耕文化遗址,即大汶口遗址。 现在请大家看看书,想想河姆渡、半坡、大汶口三处遗址的其同点?各有什么特点? 指导学生阅读小字,想一想“大汶口墓葬的差异反映了什么历史现象?” 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阅读教材,去归纳发觉。 五、小结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和粟的国家。我国的原始农耕文化具有

12、起源早、成就大、存在南北两大类型。 仔细听,骄傲感。 六、学习活动与学习测评 当堂测评、稳固。 稳固学问、激发兴趣。 【教学后记】 初一2022年历史公开课教案4 远古的传奇 【课程标准】知道炎帝、黄帝和尧、舜、禹的传奇,了解传奇和史实的区分。 【教学目标】 识记与理解:记住远古传奇中的重要人物,记住汉族的前身和始祖。理解炎帝和黄帝与农业起源关系的传奇的实质,理解“禅让”的含义和实质。 力量和方法:培育从传奇中提取有用信息的力量、帮忙学生把握以传奇印证历史的根本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华夏族形成的历史,培育崇敬中华民族人文始祖的情感。了解以禹为代表的远古居民的优秀品德,继承和发扬中华民

13、族的优秀传统,体验禹治水的艰辛并了解其业绩,体会人生的价值。 【教学重、难点】重点:农业起源的传奇和华夏族的形成。禹治水的传奇。 难点:部落、部落联盟的构成和性质。“禅让”的含义和实质。 【课前预备】课前收集有关黄帝、炎帝、蚩尤、大禹治水的传奇故事。 【教学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备注 一、导入新课 历史讲究真实牢靠,传奇难免夸大虚构。但不少传奇生动地反映了人类的历史,包含着极有价值的内容。 上一课时,我们从考古开掘的物证来学习了原始农耕文化,本课时要通过传奇来熟悉农耕文化。看看那些流传长远的传奇中,包含了有关远古农耕文化的哪些有用的历史信息? 听,集中留意力。 制造悬念,激发兴趣。 二、

14、炎帝和黄帝的传奇 中国人都自称是炎黄子孙,你知道是怎么来的吗? 讲解“炎”、“黄”之意及其传奇(或抽学生来讲) 整理出华夏族的来历: 从中知道了哪些有关农耕文化的重要信息? 谈后世祭祀炎、黄(谈两碑上的字),华夏之祖 调动参加兴趣 听或自己讲 清楚明白,便于把握。 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 三、禅让的传奇 简要讲:黄帝以后很久,尧禅舜、舜让禹。要求学生概括其过程的共同点。 然后得出结论。让学生简洁发表一下关于如何看“禅让制”的看法。 听讲、看书、归纳得出结论。 四、治水的传奇 禹之所以在舜死后出任部落联盟的首领。必定是他的德才出众、威望很高。何以见得?还是让我们一起来了解禹治水的传奇。 要求学生叙

15、述大禹治水的传奇。然后问,禹治水为什么能够取得胜利?然后小结:禹治水胜利,树立了崇高的威望。 处理辅栏的读读、说说。 过渡、导入。 学生好表现,给他们供应表现的平台,取得胜利感 五、情感升华 我们从他们身上学习什么? 这些都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要将其发扬光大。 学生自由发表意见 六、拓展学习 P16学习活动。要求学生讲其他的传奇故事,要说出传奇的名称、点出反映了什么历史现象或供应了什么重要的信息? 学生讲。 【教学后记】 初一2022年历史公开课教案5 秦汉王朝与匈奴的和战 教学目标 1、学问与技能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匈奴在我国历的奉献。培育学生综合归纳的力量;经济根底与上层建筑

16、之间的作用与反作用有一个初步熟悉。 2、过程与方法 师生互动,让学生带着问题阅读课文,培育分析问题、概括问题的力量。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熟悉到两汉时期汉与匈奴的关系,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 重点和难点 两汉时期汉与匈奴的关系的事例 课时1课时 课型新授课 方式与方法以争论为中心的综合启发式教学 授课过程 一、教师可以导入框中的歌谣导入新课。 二、讲授新课: 1)、匈奴 1、匈奴的首领称为单于 2、秦末汉初,匈奴首领冒顿单于统一蒙古草原。 2)卫青、霍去病大破匈奴: 公元前119年,汉武帝派卫青、霍去病进攻匈奴,取得成功。 3)昭君出塞: 公元前1世纪匈奴分裂,其中一部的首领呼韩邪单于归附汉朝,汉元帝把昭君嫁给呼韩邪单于。呼韩邪单于和昭君为汉匈两族的友好相处和文化沟通,作出了重要奉献。 4)东汉时,匈奴分为南北两部,东汉明帝派窦固、窦宪攻击匈奴,取得成功。 三、小结:列举两汉时期汉与匈奴的关系的事例 1)西汉初年对匈奴实行和亲政策; 2)公元前119年,汉武帝派卫青、霍去病进攻匈奴,取得成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