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论只有且只要爱情_第1页
简论只有且只要爱情_第2页
简论只有且只要爱情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简论只有且只要爱情摘要:列夫托尔斯泰的?安娜卡列尼娜?中的人物形象安娜,是一个备受争议的人物,但她却始终以个人独特的爱情观和价值观鲜活地存在着。当别人闪躲着寻找爱情,寻求激情,而后轻松地回归正常生活的时候,安娜却把爱情当生活,让爱情成为她生活的唯一座标和乞求,以致这样的高度危险性把自己彻底击垮。关键词:安娜爱情死亡对抗一、关于“安娜之死的假设干观点一般认为,从作者的意图上,安娜早已被安排了死亡的结局,开篇的总纲“伸冤在我,我必报应便摆明了作者的态度。他的思想是“人犯了罪,其结果是受苦,而所有这些苦并不是人的,而是上帝的惩罚。安娜卡列尼娜对此也有切身的体会1。他认为,妇女的尊严就在于理解自己的使

2、命。一个妇女为了献身于母亲的天职而抛弃个人的追求越多,她就越完美。2所以,用儿子换取爱情的安娜与托尔斯泰价值观念中的妇女形象完全相违犯,她不可能会有好下常但是,从他妻子索菲亚的回忆录中,我们可以知道,托尔斯泰给自己提出的宗旨是不用谴责的口吻来描写这个妇女和她的行为。3可见托尔斯泰在安娜这个人物上付出的感情是复杂的。看来,要深化理解安娜之死的必然性,我们还必须回到安娜形象本身。另一种观点认为,安娜与周围环境的矛盾冲突导致了她的死亡。事实上,上流社会里偷鸡摸狗的事多得无法计算,而安娜的“罪过恰恰是她所追求的是在上流社会贵妇人那里找不到的真挚的爱情。肮脏虚伪的灵魂容不得纯真真诚的行动。这个臭气熏天的

3、上流社会,从各个方面压迫安娜,恨不得一把扼死她。4安娜追求的是个人的爱情,并不如革命者般举着为国为民的旗号,可二者对社会制度的反叛和否认在本质上是一样的。而且这种单枪匹马地对抗整个社会的行为,比之后者来得更为英勇。除了对抗那个制度下的人们以外,安娜主观违犯的还有法律的桎梏。安娜所做的一切永远无法改变她自始至终都是卡列宁妻子的这个事实。可是安娜顾不了这些法律的约束,顾不了人们对这种行为的攻击,她要的很简单,就是伏伦斯基的爱。同时从她在儿子面前无意间流露出对丈夫卡列宁的歉意来看,她的对抗又是怯懦的,这是她无力摆脱的根深蒂固的思想剩余和挥之不去的沉重的精神枷锁,注定安娜的一生要以悲剧告终。再有种说法

4、就是,安娜和伏伦斯基之间的矛盾让她走上了不归路。安娜抛弃一切,追求的仅是伏伦斯基的爱。“她对他的崇拜实在使她自己都吃惊了,因此,“如今再没有比失去他的爱情更害怕的了。5“唯有爱情,这种需求要求伏伦斯基时时表达他对自己的爱,而且要让她感受到这种爱的绝对真实和平等,不能有丝毫的懈怠,否那么安娜便会小题大作,这使伏伦斯基感觉到厌烦,更不想放纵她,于是安娜神经越崩越紧,走向死胡同也是必然。二、安娜单独走上绝路安娜真正提到死和在恍惚中付诸死的行动,这两者之间相距的时间是很短的。从小说情节开展来看,安娜只是到了所有的矛盾都累积到爆发的时候,她才想到了“死。第一次想到死纯粹是为了报复伏伦斯基,让他懊悔,更多

5、的是气话,因为安娜想给自己和他时机,想给他们来之不易的爱情时机,毕竟他们是互相爱着的。可正因为这份唯一的爱,使她不断地试验着伏伦斯基对她的爱,她把一个无意的正常行为规划为爱和不爱两类。她把自己、别人和这段爱都搞得很疲惫。所以,“她明白而真切地想到了死。之后,与朵丽谈话的未成功,伏伦斯基对她誓死情绪的不在意和纸条企求的漠视,直接导致了她的崩溃。众多复杂的情绪交织,在这种精神和身体状态下,她走向了铁轨。她渐渐地行动,似乎想给自己时间,但动作的连续性不能让她停下,她没有闲置的思维空间让她考虑,而当她意识到自己在做什么时,一切都晚了。这是一种真实的状态描绘。也许再多一秒,也许少了其中任何一环,她都不至

6、于落此下常安娜选择了这样的爱情,抛弃了一切。势利而虚伪的人避而远之,并报以嘲笑。他们鄙视爱情,赞成理智的婚姻。安娜与这样的人和社交界格格不入。彼得堡贵妇缪基公爵夫人无意间的一句话点出了个中奥秘,她说:“她做的是所有的人都偷偷摸摸做的,而她却不愿意欺骗。6而对真正仁慈的人,安娜却叛逆性地不愿靠近,因为在她心里有了别人怎么都不会想到的属于安娜的自卑自贱的情绪。在她走向死亡的路上,她放弃了与朵丽交谈,也许这次谈话会暂时改变事情开展的方向。倔强好强的性格让她宁错也不允许自己低下傲慢的头,承受别人的怜悯。另一方面,不在意的伏伦斯基用纸条一再地回绝她,也彻底击垮了她的尊严和微弱的希望。用自己所有的一切换来

7、的伏伦斯基的爱情原来那么不堪一击。对爱情的绝望,以及安娜除了爱情以外其他一概皆无的处境,使得死亡对于安娜来说也许是一种解脱。对丈夫和儿子的愧疚当然也是安娜临死前抱有的心情。安娜眼中不是没有上帝,不是没有伦理道德,不是不知道自己所做的一切是多么离经叛道,可也正因为知道这些她所做的一切才更显冲击力。她用最后的生命的力量,发出了灵魂的声音:“上帝,饶恕我的一切。她已经没有别的路可以选择。安娜带给读者的是沉重得透不过气来的压抑。这是她的悲剧,也是她的解脱。安娜鲜活的形象一直在笔者脑中,她是一个真正英勇的女子,与整个社会抗衡。虽然有封建剩余在她心中,虽然她不能无畏地继续活着,可她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性情已经把所有一切都击倒了。她的死亡并不是妥协,而是对抗,继续的对抗。注释:16杨思聪:?安娜卡列尼娜鉴赏?,重庆出版社,1988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