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社会领域存在的主要问题与政策课件_第1页
当前社会领域存在的主要问题与政策课件_第2页
当前社会领域存在的主要问题与政策课件_第3页
当前社会领域存在的主要问题与政策课件_第4页
当前社会领域存在的主要问题与政策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当前社会领域存在的主要问题与政策选择党史党建教研部副教授 林盛根社会的定义社会是人类生活的共同体,是一群享有共同地域和共同文化的相互作用的人,是由有一定联系、相互依存的人们组成的、超乎个人的、有机的整体。一个社会未必等于一个国家。它既是一种人与人的结合体,也是一种结构、一种制度。人类社会:大社会文化政治社会环境经济人社会领域:小社会人口与健康学习与工作休闲与福利社会生活人口家庭家居卫生教育劳动收入贫困休闲娱乐交通通讯社会保障公共安全社会结构人口、家庭、城市化、社会分层、社会流动、卫生结构教育、劳动力、职业、收入、贫困结构等休闲娱乐、交通通讯、社会保障、犯罪结构等社会福利生育、家庭、居住、卫生等

2、制度教育、学习、劳动、分配、消除贫困的制度休闲娱乐、交通通讯、社会保障、公共安全的制度社会观念相关理论和观念相关理论和观念相关理论和观念小康杂志与新浪网联合,从2005年10月20日起,对“中国全面小康进程中最受关注的十大焦点问题”进行调查。在网友心目中排在前十位的问题分别是:医疗制度改革、环境保护、社会保障、腐败问题、食品安全、教育收费、社会治安、房地产价格、社会道德风气以及分配不公。 七是“住房价格过高”,八是“社会治安问题”,九是“社会风气问题”,十是“环境污染问题”。主要谈六个问题:一、“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关切民生的重大问题 二、就业问题就业问题仍是中国城镇居民的心头患 三、收入差距

3、问题影响社会稳定和发展的重要问题四、教育问题影响经济社会发展大计的问题一、 “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关切民生的重大问题 据统计,我国城乡家庭人均年消费总支出中,医疗支出占11.8%,远高于交通通讯支出(7.4%)和衣着支出(6.3%),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近几年城乡居民家庭医疗、支出负担上升过快的问题。调查显示,63%的居民认为“看病难”,7%的居民家庭认为现在“看病贵”。 主要表现在: 1、医疗服务费用个人负担沉重。 2、低收入家庭的参加医疗保险率还很低。 3、疾病成为最主要的致贫“杀手”。 主要原因:一是医疗卫生资源布局不够合理。 二是政府卫生投入不足。 三是医疗保险覆盖面较小。 四是公立医院

4、的公益性质有所淡化。五是药品和医用器材生产流通秩序存在混乱现象。六是对医疗机构监管不严。 要重点做好以下工作:1、建立新型卫生服务体系,提高医疗供给能力。建立福利医院 ,优先发展城市社区和农村村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继续加快市级综合医院和专科医院发展。 2、完善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尽力扩面,力争应保尽保,切实提高参保率;探索和完善医保与医疗卫生服务相互配合的有效体制和机制,最大限度地发挥有限资源的作用;医保定点要重心下移,重视发挥社区基本医疗服务“守门人”职能。 3、加大对贫困人口的医疗救助。要完善医疗救助办法,积极通过财政支持、吸纳社会捐助等多渠道筹集资金,建立医疗救助基金,依托社区卫

5、生服务体系。要突出医疗救助的责任,提高救助资金的使用效应,注意重点帮助那些有劳动能力却身患疾病的贫困人群恢复劳动能力,重新就业自救脱贫,实现医疗救助的良性循环。 二、就业问题中国城镇居民的心头患 据零点研究咨询集团历年的中国居民生活质量报告显示,在20012005年期间,下岗就业问题一直是城市居民关注的首要问题。当前,我国的就业问题主要存在于以下三大人群: 一是城镇居民;二是农民;三是学生。 近年来,就业问题主要呈现几种发展趋向:1、就业问题高关注,失业人群低龄化 2、就业服务信息不畅、培训缺乏,就业机会不足3、农村就业服务更落后 在未来几年的就业压力依然很大,就业形势依然严峻:第一,随着企业

6、改革的深化,还会不断有一些工人下岗或者失业,这批人的就业难度是非常大的。 第二,城镇新增劳动力就业人数比较大。第三,中国农村有大量的富余劳动力要转移到城市里就业。 政策的重点,除了进一步扫除农民工进城务工的障碍,增加城市劳动力市场的透明度,加快全国就业服务中心的信息联网,为失业人员提供免费的再就业培训服务外,应当放在提高劳动者的就业能力和就业质量上。建议把“雇主赔偿社会救助”作为今后处理失业问题的基本政策出发点。 三、收入差距问题影响社会稳定和发展的重要问题 基尼系数,是20世纪初意大利经济学家基尼创建的用以判断分配平等程度的指标。联合国有关组织规定:一个社会的基尼系数,若低于0.2表示收入绝

7、对平均;0.20.3表示比较平均;0.30.4表示相对合理;0.4-0.5表示收入差距较大;0.6以上表示收入差距悬殊。 据全面小康蓝皮书中国全面小康发展报告(2006)统计:根据我国规定的贫困线,目前全国农村贫困人口约2600万人,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线下约有2200多万人,两者合计有4800多万人,占总人口的比重大约为3.7%。如果根据联合国规定的国际贫困线,目前中国约有1.35亿人还处在国际贫困线以下,相当于总人口的1/10,占世界贫困人口的12%,居世界第二位。就广州而言,1990年,广州市城市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为2749元,农村居民年人均收入1539元,两者收入比为1.79:1,2

8、000年扩大到2.29:1;而到了2004年,这一差距扩大为2.55:1。 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ited Nations Development Programme,简称UNDP)警告称,中国不断扩大的贫富差距可能会威胁其社会稳定。 在政策上需要重点研究几个问题:现阶段我国收入差距的发展趋势和合理界限是什么?如何处理公平和效率的关系,以达到实现社会公平和保护经济发展活力这样的双重目标?怎样采取更为透明、公正的分配方式,消除灰色收入的体制根源?如何在保护公、私产权的同时切实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以达到劳资两利之目的?如何调节投资和消费的关系,适当提高目前显得过低的最终消费率,以增加城乡居民消费

9、?主要政策取向:1、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拓展就业渠道,改善就业和创业环境,增加就业和再就业。 2、建立健全公平的社会保障体系,完善社会救助制度。 3、完善税收调节机制, 缩小贫富差距。4、注重整合、优化城乡资源,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四、教育问题影响经济社会发展大计的问题当前,在教育方面存在五大热点问(一)关于应试教育的问题 多年来,应试教育一直是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和难点问题之一。主要原因:1、社会二元化结构和竞争的加剧;2、教育考试制度的弊端;3、传统文化的原因。 4、人才使用的不计成本。要解决应试教育的问题,首先应该向社会宣传一种正确的人才培养观。要跳出教育看教育,要从全社会的视野来进行改革。

10、要扬的是选拔之长,要避的是应试教育压抑人才成长之短。 (二)关于减轻中小学生过重负担的问题 一是要合理确定初中和小学的教育目标。 二是要把义务教育阶段培养学生品行放在首位。 (三)关于我国基础教育行政管理的问题应该让校长、教师和社区来发挥作用,切实加强并支持社区和家长委员会的作用。 (四)关于英才教育的问题 在强调教育均衡化和教育公平的时候,不应该忽视英才教育的问题。 要处理好大众教育与精英教育、提高国民素质与培养骨干人才的关系。(五)关于构建多层次、多立交的教育体系的问题建立一个完整的多层次、多立交的教育体系。有助于解决教育的公平化问题 政策取向:1、建立有中国特色的教育体制,把大众教育和精

11、英教育有机结合;2、加大教育投入,均衡教育资源;3、加强分层教育,分类指导,增强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4、把教育放在政绩考核评估的突出位置,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标。 五、社会保障问题影响社会持久和谐的重要问题社会保障(SOCIAL SECURITY)即国家和社会依法对社会成员基本生活给予保障的社会安全制度。它指的是社会成员因年老、疾病、失业、伤残、生育、死亡、灾害等原因而失去劳动能力或生活遇到障碍时,依法从国家和社会获得基本生活需求的保障。国家建立社会保障体系的目的是通过利益的再分配保障公民的基本生活需求,缓解阶级矛盾,维持社会稳定,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安定的社会环境。我国的社会保障的构成社

12、会保险(政策性保险和商业保险 )社会救济社会福利优抚安置 年第一次全国经济普查显示,我国各类社会保障业和福利业法人单位已经达到 .万个,从业人员 万人,女性从业人员达 万多人,大专及以上学历的人员近 万人,高技能人才近 万人,各类企业的资产总计达 亿元,实收资本 亿元。 存在主要问题:(一)社会保障覆盖面狭窄除养老保险涉及个体劳动者外,其他各个保险项目(失业、工伤、生育保险 等)均没有为“非领薪者”,如大量城市自由职业者、非就业人口和进城农民工纳入社会保障范围,而且很大一部分“领薪”劳动者也未被涵盖进去。 城市社会保障的覆盖面还远远不够宽,而占全国人口大多数的广大农村地区,社会保障制度还处于探

13、索阶段,大部分地区还是空白。据统计,占总人口 左右的农民的社会保障费支出,仅占全国社会保障费总支出的;而占总人口 的城镇居民却占全国社会保障费的 。社会保障分布极度不均衡人口老龄化导致离退休、退职人员保险福利费支出额较高(据下表) 年 份社会保险福利费(亿元)(1)社会保障各项支出(亿元)社会保障支出总(亿元)(5)(1)/(5)(%)(2)/(5)(%)(3)/(5)(%)(4)/(5)(%)抚恤和社会福利救济费(2)社会保障补助支出(3)政策性价格补贴(4)19915544673237377995555,7676375199268566645321641073763961930199390

14、177527299312763707590235199412189951431447162857485841931995152241154636489200287605771821996179771280345391237967555381911997204381421455196273797465192021998233091712671212321437255332221999270831798834364697643929568945887517820003040521303525971042284821863144210921620013337226668786227415151316

15、6505201531442002387073729710172364507590606556321721092003435994988212621261728673816477401879162004481495634615245795876986625732198103年 份社会保障支出总额(亿元)GDP(亿元)社会保障支出总额/ GDP1991995.521280.44.6819921073.725863.64.1519931276.334500.63.7019941628.546690.73.4919952002.858510.53.4219962379.668330.43.481997

16、2737.974894.23.6619983214.379003.34.0719993929.582673.14.7520004821.889340.95.4020015131.698592.95.2020025906107897.65.4720036738.1121730.35.5420047698.6160280.24.08我国社会保障水平总体上处于较低的层次,主要表现为社会保障支出占 的比重较低, 年间,我国社会保障支出占 的比重在 左右,而且有升有降。 年,社会保障支出占的比重逐年下降,年为 ,到 年降为。 年以后,财政社会保障支出占 的比重稳中有升, 年比重达到最高 。 (二)社会保

17、障基金入不敷出,养老保险个人账户空帐运行 由于养老保障体制的转换,相当规模的“历史债务”需要从养老保险社会统筹基金支付。实行新养老保险制度以来社会统筹基金部分日益入不敷出,只能挪用个人账户资金,这使实行积累制的个人账户无法保证足够的基金,只能是“空账”运行。 年 份基金收入增长率(%)基金支出增长率(%)累 计1991215712063173071589144.0719923657769573219186002206119935035437674706346202585919947074240496610940473047719959500534308476128214298319961171

18、762334103187217457856199713379114181251332127682851998145897905151163208058783199919651234691924852734733542000227813159321154899094712200124889692523212697310540820023171462742284291224716080320033679981603312211982220654200442580015713502001217297500(三)社会保障法律法规不完善 近几年来,为适应建立社会保障体系的需要,我国加强了有关社会保障制度方面的立法工作,国务院制定了失业保险条例、工伤保险条例、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条例等行政法规,发布了一系列有关社会保障的决定。但是,还有一些社会保障领域的立法,如医疗保险、生育保险等社会保险和社会救济、社会福利方面的立法尚未完善。 政策取向:1、以社会公平为基本原则,扩大社会保障的范围 。2、以政府为主导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