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日的幻觉》教案4_第1页
《落日的幻觉》教案4_第2页
《落日的幻觉》教案4_第3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落日的幻觉教案4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速读课文,把握主体内容,提炼信息语句。 2、研读课文主体,培育学生阅读理解力量。 3、观赏重点语段,课堂延长,训练学生运用语言的力量。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把握课文主体内容,提炼信息语句,培育学生阅读理解力量。 难点: 课堂延长,训练学生运用语言的力量。 教学设计:学生自读自学为主,教师适当点拨,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唐代诗人王维有诗曰:“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这两句诗语言质朴自然,意境博大。但落日真是这样吗?(多媒体展现) 落日是扁的! 落日怎么会是扁的?莫非古人观看错了?下面,让我们一起走进落日的幻觉,走进漂亮梦幻的夕阳。 二、初读

2、课文,自主学习,整体感知: 1、教师范读,学生静听,然后请大家谈谈听到哪些内容。 2、学生小声自读课文,提炼有关幻觉及成因的重点信息语句,教师板书小结。 (见板书) 3、学生独立完成课后表格填写。 日落时的幻觉 产生幻觉的缘由 颜色深黄、殷红 光线散射和光波长短原理 神奇的暗弧,暗弧外面有亮弧 地球外表和大气层的弯曲,光线散射,大气层密度不同 西方天空消失迷人的紫光 眼睛的叠合效应 接近地平线时太阳变扁了 光线折射的原理 太阳似乎变大了 未说明缘由(其实没有变大) 三、重点研读,合作探究: (阅读课文第25段内容,思索问题。) 1、第2段主要运用 的表达方式,这样写的好处是 。 2、第3段在全

3、文构造上属于 ,在内容上起着 的作用。 3、第4段中“1871年 10倍以上。”的句子主要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 4、第5段中的“这种奇异的大气光学现象”指的是什么? 5、这四段内容在解释落日的各种幻觉现象时主要遵循什么挨次的? 明确: 1、描写 生动、形象,使文章文学性、可读性更强。 2、过渡句 承上启下 3、举例子、作比拟 增加文章的可信度,鲜亮有效地说明白短波光散射比长波光强。 4、“由于地球外表暗弧上的亮弧。” (第5段开头局部) 5、由现象到原理的规律挨次。 四、课堂拓展延长: 请同学们推举一名朗读力量较强的同学来朗读课文第2段。大家说说这段的语言描写如何?谈谈感受

4、。(鼓舞学生发言) 既然日落的幻觉如此美轮美奂,那么日出的幻觉又怎样呢?请大家结合记忆,动手写写。 例如: 我们在拂晓的曙色中等待了大约半个钟头,才看到旭日露出小小的一角,辉映着朝霞,赛似刚从高炉里倾泻出来的钢水,光线四射,令人不敢张开眼睛直视。过了一会儿,红日冉冉上升,光照云海,五彩缤纷,灿若锦绣。那时恰好有一股劲的山风吹来,云烟四散,峰壑松石,在彩色的云海中时隐时现,瞬息万变,如同织锦上面的装饰图案,每幅都换一个样式。这样的风光霞光,我们就是在彩色图片和彩色电影中也很难看得到的。 黄秋耘黄山秋行 等着,等着,天色由拂晓的鱼肚白色,渐渐成淡蓝色。大家全神贯注的注视对面的山峰,中心山脉的顶峰亮了,接着一片霞光四射,只一刺眼,如轮的旭日跃升而出。先是一角、半圆、全圆,刹时万道金光投向大地,山林亮了,幽谷亮了,溪水也亮了,四野青翠欲滴,阳光普照大地,又是崭新的一天! 鲍晓晖阿里山今昔 五、课堂小结: 今日我们共同学习了一篇文学性、学问性均很强的说明文。我们在了解了有关落日的幻觉的科学原理同时,也充分领会了美丽文学语言的无穷魅力。此外,我们还了解了一些说明文的常识,课后要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