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届四川省宜宾市二中学化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中达标检测试题含解析_第1页
2023届四川省宜宾市二中学化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中达标检测试题含解析_第2页
2023届四川省宜宾市二中学化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中达标检测试题含解析_第3页
2023届四川省宜宾市二中学化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中达标检测试题含解析_第4页
2023届四川省宜宾市二中学化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中达标检测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022-2023学年九上化学期中模拟试卷注意事项:1 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考生信息条形码粘贴区。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4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20分)1下列不属于化学研究对象的是A水的浮力B水的性质C水的分子结构D水的元素组成2根据课本上“用扫描隧道显微镜获得的苯分子的图像”和“通过移走硅原子构成的

2、文字”两幅图片,不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A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B分子、原子的体积是很小的C分子、原子间有一定的间隔D分子、原子是真实存在的3春秋原始青瓷簋是常州博物馆馆藏精品,出土于淹城遗址,显示了古人智慧。瓷器制作工艺中主要发生化学变化的是A采石制泥B拉坯造型C晒坯蘸釉D烧窖成瓷4规范、正确的实验操作是确保实验顺利开展的基础。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A熄灭酒精灯B加热时移走烧杯C向试管滴加液体D观察试管内的液体5下列物质中,含有氧分子的是AKClO3BO2CO3DH2O26下列转化不能通过一步反应实现的是( )AFe2O3FeBHClH2CNaNO3NaClDCO2CaCO37下列

3、物质的用途错误的是()A纯碱可用于蒸馒头B大理石制作华表C消石灰改良酸性土壤D浓硫酸干燥氨气8用分子原子的观点分析下列变化,其中分子本身发生改变的是( )A水蒸发B石蜡熔化C水通电分解D试管破裂9有a.b两支试管,b试管内有少量二氧化锰。现同时向两支试管内滴加等质量的同种过氧化氢溶液,能正确表示a. b两支试管放出氧气的质量与反应时间关系的图是ABCD10元旦晚会上同学们表演了四个“化学魔术”,下列“魔术”中没有涉及化学变化的是()AA BB CC DD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4分)11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是国际通化的化学语言。请填空:(1)2个氢气分子的化学符号为_;(2)2

4、个铝离子的化学符号为_;(3)标出氧化铁中铁元素的化合价_;(4)化学式“CO2”的一条宏观意义是_;一条微观意义是_。三、计算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5分)12下图是电解水的实验装置,请回答:(1)B端为电源的_(填“正”或“负)极。(2)结论:该实验说明水是由_组成。四、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8分)13氧气和氧的化合物在工农业生产、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一)工业制氧气(1)工业上用空气制取氧气。空气中主要组分的沸点如下表:组分氮气氧气沸点()-196-183根据氧气和氮气的_不同,将液态空气分离得到氧气。(2)揭开盛有液态空气的保温瓶盖,并将燃着的木条置于瓶口上方,可观察到_(填字母)。

5、A 木条熄灭B 条燃烧更旺C 木条先熄灭,后燃烧更旺(二)生活中的氧气(3)某家庭制氧机上有湿化瓶装置。人吸氧时观察到瓶中有气泡。湿化瓶装置类似于下图。关于该装置,下列说法正确的有_(填字母)。A b导管连接制氧机B b导管连接人吸氧气的塑料管C 使用该装置可以观测是否有氧气输出D 使用该装置可以观测氧气输出的速率(4)下列物质中含有氧分子的有_(填编号)。CO2 海水 H2O2 空气 液氧 高锰酸钾(三)渔业制氧气(5)运输活鱼时,用过氧化钙(CaO2)可增加水中含氧量。联想到过氧化钙(CaO2)的此作用,小明在实验时,提出下列猜想并用下图装置进行实验:(猜想)CaO2与H2O反应用于实验室

6、制取氧气。(实验过程)_(填一实验步骤);向试管中加入CaO2和H2O后,有极微量细小气泡缓慢放出。将导管伸入集气瓶中,几乎收集不到气体。放置到第二天,集气瓶中只收集到少量气体,震荡试管后仍有极微量细小气泡缓慢放出。(实验结论)CaO2与H2O反应_(填“能”或“不能”)用于实验室制取氧气。(分析与反思)结合上述实验,小明认为运输活鱼时用CaO2做增氧剂的优点是_。小明觉得储存CaO2,注意的问题有_。同学们对CaO2与H2O反应的生成物猜想如下:.氢氧化钙和氧气 .碳酸钙和氧气你认为猜想_(填序号)一定是错误的,理由是_。按照猜想,写出CaO2与H2O反应的化学表达式_。(四)CaO2品质的

7、讨论小明购得用于增氧的CaO2产品一包(杂质不含钙元素),该包标签如图所示。试计算:(6)CaO2中钙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为_。_gCaO2与24.5g KClO3中含氧元素的质量相当。此一包产品至少含CaO2_g。(7)作为相对原子质量标准的碳原子质量为2.01026kg,某种氧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8,则该氧原子质量为_1026kg。14水是生命之源,也是工农业生产不可缺少的物质。合理利用和保护水资源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1)如图一是水通电分解的示意图。在实验过程中,试管a中产生的气体是_,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检验b试管中气体的操作方法和现象是_。(2)如图二分别是水蒸气液化,水

8、通电分解和氢气在氯气中燃烧的微观变化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图表示的化学方程式为_;从微观角度解释图、图的本质区别是_;由图、图可得到:化学变化中一定不变的粒子是_,可能发生改变的是分子的_。(3)“生命吸管”可直接将污水净化为饮用水,主要处理步骤与自来水的净化过程相似,如图三所示:(离子交换树脂的主要作用是去除重金属离子、软化水质)“生命吸管”中活性炭的作用是_(填字母,下同),超滤膜的作用是_A去除有害菌和部分病毒 B吸附杂质 C除去较大的不溶性杂质若无生命吸管,取用河水时,要降低水的硬度和杀灭病原微生物,生活中常采取_方法。下列做法不合理的是_(填序号)。A严格监管化肥和农药的使用B积极

9、探索污水处理的新技术C不间断地放水洗衣服D抑制水中所有动、植物的生长五、探究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3分)15西达本胺是我国自主研发的一种抗癌新药,其化学式为C22H19FN4O2.(1)西达本胺是由_种元素组成的,西达本胺中碳与氧的质量比是_,(2)西达本胺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是多少?_(写出简明计算过程,结果精确到0.1%)16钙是人体必须的常量元素,每目必须摄入足够量的钙。目前市场上的补钙药剂很多,如图是这种品牌的补钙药品的部分说明书。请回答:(1)CaCO3的相对分子质量为_(2)CaCO3中钙、碳、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_;(3)若每片钙片的质量为0.5g,则钙片中钙元素的质量分数为_;

10、(4)如果按用量服用,每天摄入钙元素的质量为_。参考答案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20分)1、A【解析】根据化学研究的是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基础自然科学进行解答。【详解】A、水的浮力属于物理学研究的内容,不属于化学研究的对象,故A错误;B、水的性质是研究物质性质,属于化学研究的对象,故B正确;C、水的分子结构是研究物质的结构,属于化学研究的对象,故C正确;D、水的元素组成是研究物质的组成,属于化学研究的对象,故D正确。故选A。2、A【解析】“用扫描隧道显微镜获得的苯分子的图像”和“通过移走硅原子构成的文字”两幅图片可以得到的结论是分子、原子的体积是很小、分子、原子间有一定

11、的间隔、分子、原子是真实存在的,不能得看出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的。故选A。3、D【解析】A、采石制泥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B、拉坯造型过程中只是形状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C、晒坯醮釉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D、烧窖成瓷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选项错误。故选D。4、A【解析】A、酒精灯用灯帽盖灭,故选项正确;B、加热中的烧杯不能用手直接接触,以免烫伤;故选项错误;C、向试管中滴加液体时,胶头滴管不能伸入试管中,应悬空垂直于试管上方,故选项错误;D、加热试管中的液体时,试管口不能朝向

12、任何人,以免伤人,故选项错误;故选:A。5、B【解析】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KClO3、O3、H2O2中含有氧元素,而无氧气分子;O2中含有氧分子,故B正确;故选B。6、C【解析】A、氧化铁与一氧化碳在高温条件下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转化能由一步反应实现,此选项不符合题意;B、锌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锌溶液和氢气,转化能由一步反应实现,故选项不符合题意;C、由NaNO3转化为NaCl,假设能反应,对应的是硝酸盐和NaCl,而硝酸盐和NaCl均是可溶性盐,不符合复分解反应的条件,故该反应不能实现,此选项符合题意;D、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转化能由一步反应实现

13、,此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C。7、D【解析】A、纯碱能和发酵酸反应,所以纯碱可用于蒸馒头,故A正确;B、大理石可以做装饰材料,所以大理石制作华表,故B正确;C、消石灰属于碱,能中和酸,所以消石灰改良酸性土壤,故C正确;D、浓硫酸能和氨气反应生成硫酸铵,所以浓硫酸不能干燥氨气,故D错误。故选:D。8、C【解析】在发生物理变化时变化的是分子之间的距离,分子本身没变,发生化学变化时,分子本身发生了改变.【详解】分子本身发生改变的发生的是化学变化,即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由题意可知只有水通电分解生成了氢气和氧气,所以属于化学变化。故选:C。9、B【解析】催化剂是指在化学反应中能改变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

14、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反应前后不变的物质;催化剂能改变反应速率,催化剂不能使生成物的质量增加。a和b为两份质量相同的过氧化氢溶液,产生氧气的质量相等;b试管内有少量二氧化锰,反应速率快,至反应结束所需的时间少。观察图像,B符合变化过程。故选B。【点睛】明确催化剂能改变反应速率、不能改变生成生成物的质量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10、C【解析】判断一个变化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要依据在变化过程中有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生成其他物质的是化学变化,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是物理变化。【详解】A、魔棒点灯过程中酒精燃烧有新物质水和二氧化碳生成,涉及化学变化;B、旅行的火焰是蜡烛产生的“白烟”被点燃,有水和二氧化

15、碳生成,涉及化学变化;C、可乐变“雪碧”过程中活性炭吸附了可乐中的色素,在变化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没有涉及化学变化;D、水变“牛奶”过程中是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物了水和碳酸钙沉淀,涉及化学变化。故选C。【点睛】搞清楚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是解答本类习题的关键。判断的标准是看在变化中有没有生成其他物质。一般地,物理变化有物质的固、液、气三态变化和物质形状的变化。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4分)11、2H2 2Al3+ 二氧化碳或二氧化碳是由碳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1个二氧化碳分子或1个二氧化碳分子是由1个碳原子和2个氧原子构成的 【解析】(1)由分子的表示方法,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

16、式,表示多个该分子,就在其化学式前加上相应的数字,则2个氢气分子可表示为:2H2;(2)由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若表示多个该离子,就在其离子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故2个铝离子可表示为:2Al3+;(3)氧化铁中氧元素显-2价,铁元素显+3价;由化合价的表示方法,在该元素的上方用正负号和数字表示,正负号在前,数字在后,故氧化铁中铁元素的化合价为+3价可表示为:;(4)“CO2”宏观上可表示二氧化碳这种物质,二氧化碳是由碳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微观上可表示1个二氧化碳分子,1个二氧化碳分子是由1个碳原

17、子和2个氧原子构成的(合理即可)。三、计算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5分)12、正 氢元素和氧元素 【解析】电解水正极生成氧气,负极生成氢气,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2:1。【详解】(1)B端和D试管相连,D试管产生的气体较少,则为氧气,故B端为电源的正极。(2)电解水正极生成氧气,负极生成氢气,结论:该实验说明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点睛】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说明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四、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8分)13、沸点 A BCD 检查装置气密性 不能 持续产生氧气 密封防潮 猜想 反应物中不含有碳元素,不能生成碳酸钙 5:4 21.6 72 2.67 【解析

18、】(一)工业制氧气(1)根据氧气和氮气的沸点不同,将液态空气分离得到氧气。(2)揭开盛有液态空气的保温瓶盖,氮气先挥发出来,将燃着的木条置于瓶口上方,由于氮气不支持燃烧,可观察到木条熄灭;故填:A。(二)生活中的氧气(3)Ab导管不能连接制氧机,该选项说法不正确;Bb导管连接人吸氧气的塑料管,该选项说法正确;C使用该装置可以观测是否有氧气输出(是否出现气泡),该选项说法正确;D使用该装置可以观测氧气输出的速率(产生气泡快慢),该选项说法正确;故选:BCD。(4)中含有氧原子,没有氧分子;海水中含有氧原子,没有氧分子;中含有氧原子,没有氧分子;空气含有氧气,有氧分子;液氧为液态氧气,有氧分子;高

19、锰酸钾中含有氧原子,没有氧分子;故填:。(三)渔业制氧气(5)实验过程:该实验要求装置不漏气,连接仪器后,第一步为检查装置气密性。实验结论:放置到第二天,集气瓶中只收集到少量气体,说明反应速率极慢,因此与反应不能用于实验室制取氧气。分析与反思:结合上述实验,运输活鱼时用做增氧剂的优点是持续产生氧气。能与水反应,储存要注意的问题有密封防潮。猜想一定是错误的,理由是反应物中不含有碳元素,不能生成碳酸钙。按照猜想,与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和氧气,反应的化学表达式为:。(四)品质的讨论(6)中钙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为:40:(162)=5:4;设质量为x的与24.5g中含氧元素的质量相当,根据题意有:,x=

20、21.6g;该产品中钙元素至少占40%,此一包产品至少含质量:。(7)设该氧原子质量为x,根据题意有:,。14、氢气 2H2O 2H2+ O2 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木条能复燃,证明收集的气体是氧气 H2+Cl22HCl 水分子是否发生了变化 原子 数目 B A 煮沸 CD 【解析】(1)由水通电分解的示意图可知:在实验过程中,试管a中产生的气体是电源的负极产生的气体较多是氢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H2O 2H2+ O2。试管中气体是氧气具有助燃性,检验b试管中气体的操作方法和现象是: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木条能复燃,证明收集的气体是氧气。(2)图表示的反应是氢气在氯气中燃烧生成了氯化氢气体,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H2+Cl22HCl;从微观角度微粒的变化可知,图、图的本质区别是:分子是否发生了变化;由图、图可得到:化学变化中一定不变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