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湖北宜昌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中复习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1页
2022-2023学年湖北宜昌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中复习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2页
2022-2023学年湖北宜昌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中复习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3页
2022-2023学年湖北宜昌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中复习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4页
2022-2023学年湖北宜昌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中复习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022-2023学年九上化学期中模拟试卷考生请注意:1答题前请将考场、试室号、座位号、考生号、姓名写在试卷密封线内,不得在试卷上作任何标记。2第一部分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需将答案写在试卷指定的括号内,第二部分非选择题答案写在试卷题目指定的位置上。3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单选题(本题包括12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变化,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A铁矿石粉碎B生铁炼成钢C铝制成铝箔D打磨磁石制指南针2烟台有丰富的海洋资源,氯化钠占整个海洋盐类的80%以上,下列有关氯化钠的说法正确的是( )A室温下的氯化钠饱

2、和溶液不能再溶解氯化钾B取出部分上层溶液,可将接近饱和的氯化钠溶液变为饱和C可用品尝的方法鉴别氯化钠溶液和氯化镁溶液D将100g质量分数为20%的氯化钠溶液稀释为10%,所用的仪器有:烧杯、量筒、玻璃棒和胶头滴管3下列成语中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A百炼成钢 B火树银花 C铁杵磨针 D火上浇油4随着霜降节气的到来,树林里渐渐呈现出“层林尽染”的景象,这主要是气温降低,叶片内叶绿素减少,叶黄素等显现出效果的缘故。植物中所含叶黄素对视力保护有一定的效果,它的化学式为,以下关于叶黄素的说法正确的是( )A叶黄素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三种元素的质量比是20:28:1B叶黄素由40个碳原子、56个氢原子和

3、2个氧原子构成C叶黄素的相对分子质量是568D叶黄素分子中含有一个氧分子5下列现象的微观解释中,不正确的是A氢气和液氢都可作燃料相同物质的分子,其化学性质相同B温度降低水银温度计示数变小温度降低,原子之间间隔变小C八月桂花香分子在不断地运动D水受热变成水蒸气水分子分裂变成了原子6下列关于自然界中的水的说法正确的是A地球上的淡水资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B水体污染的来源主要有工业污染、农业污染和生活污染C水分解可以得到氢气,因此水是廉价且清洁的能源物质D水的软化是将海水变成可饮用的淡水7如图是物质的分类及部分转换关系图,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转化a一定是化学变化B转化b一定是化学变化C转化b中一定

4、有元素的化合价发生改变D分离液态空气制取氧气属于转化c8碳酸氢铵是白色固体,稍微受热就能快速分解NH4HCO3NH3+H2O+CO2。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碳酸氢铵属于混合物B碳酸氢铵要密封保存在阴凉干燥处C加热碳酸氢铵时,白色固体会逐渐消失D碳酸氢铵是白色固体是指碳酸氢铵的物理性质9下列物质中属于钾肥的是()ANH4ClBK2SO4CNaOHDNH4H2PO410下列科学家中是我国女科学家的是( )A徐青莲B屠呦呦C道尔顿D拉瓦锡11下列物质的性质,属于化学性质的是A颜色B密度C可燃性D沸点12下列有关分子、原子和离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A保持氧气化学性质的粒子是氧原子B原子的最外层电子

5、数决定元素的种类C氯化钠是由离子构成的化合物D分子间有一定间隔,原子间没有间隔二、填空题(本题包括4个小题,每小题7分,共28分)13现有如图所示仪器,请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B、G两种仪器的名称:B_; G_;(2)实验室若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二氧化锰在此反应中是_(填“反应物”、“生成物”或“催化剂”);(3)用高锰酸钾制取并收集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应选用的仪器编号为ABD和_;(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A 使用排空气法收集气体,导管伸入集气瓶底部是为了排净空气B 使用排水法收集气体,刚产生气泡立即收集以便收集的气体更纯C 使用氯酸钾制取氧气,加入催化剂可使生成氧气的

6、质量增加D 使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试管口放一团棉花的目的是防止加热时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14用如图所示实验对蜡烛的燃烧进行探究。(1)实验1中,将一根火柴梗平放入火焰中,约1s后取出,该实验的目的是_。(2)实验2中,能推测蜡烛燃烧后生成了水的现象是_。15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为了探究“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做了如图两个实验:实验一: 实验二:组合序号组合的溶液(实验一):把试管中静置后的上层清液倒入洁净的烧杯中,最后只得到蓝色沉淀和无色溶液。(1)根据上述现象判断,试管中一定反应完全的是_(填化学式);写出试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混合后得到蓝色沉淀一定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2)混

7、合后所得无色溶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_(填化学式,下同)可能含有的溶质是_。(实验二):(3)在组合、中,组合_无明显现象,但它们的实质不同,为了证明实质不同,小夕在实验过程中使用了酚酞试液。(4)实验结束后把3个组合反应后的溶液混合,混合后溶液也显无色。混合后所得溶液中除酚酞外溶质的组成可能是_(填化学式)。(结论):(5)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是:生成物中有_生成。16通过两个月学习,我们认识了多种物质,体会到人们对物质的研究是一种科学探究的过程,按照科学的程序进行研究会大大提高研究的效率。请认真仔细阅读林料,根据材料填写下列空格:通常状况下,二氧化碳是一种无色、能溶于水的气体,密度到为空气的

8、1.5倍。二氧化气体在一定压强和低温条件下能够变成白色块状或片状固体,俗称“干冰”。二氧化碳溶于水后,部分和水反应,生成了碳酸,二氧化碳还能与氢氧化钙的水溶液(俗称石灰水)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水。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稳定且没有毒性,可用作实验和工业生产的保气:它既不能燃烧,也不支持持燃,所以可用来灭火。存储镁粉的仓库起火,不能用二氧化碳灭火,镁可以在二氧化碳中剧烈燃烧,产生耀眼白光,生成一种金属氧化物和一种黑色颗粒,放出大量热。二氧化碳是农业生产中最好的气体肥料,还是工业上生产尿素、甲醇、碳酸氢铵和碳酸氢钠等的要原料。实验室里可以用大理石或石灰石固体和稀盐酸反应来制取。(1)二氧化碳的用途(填写两

9、条)_,_。(2)用下图所示方法,把二氧化碳气体慢慢倒入放有燃着蜡烛的烧杯中,下层蜡烛先熄灭,上层蜡烛的火焰后熄灭。由此推测出的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有_,化学性质有_。(3)实验室要制取二氧化碳气体时,发生装置应选用_,收集二氧化碳时,收集装置应选用_。(4)根据信息写出镁在二氧化碳中燃烧的符号表达式_。三、实验题(本题包括2个小题,每小题7分,共14分)17钙是人体必须的常量元素,每日必须摄入足够量的钙目前市场上的补钙药剂很多,下图是某种品牌的补钙药品的部分说明书请回答下列问题:(1)CaCO3中钙元素的质量分数为_(2)若每片钙片的质量为0.5g,则钙片中钙元素的质量分数为_(3)如果按用量

10、服用,每天摄入钙元素的质量为_g18某大理石样品(主要成分碳酸钙,所含杂质不溶于水且不与酸反应)与足量的盐酸充分反应生成氯化钙、二氧化碳和水,过滤后将滤液蒸干,冷却后称量所得氯化钙固体,相关实验数据如下图所示(先称量空蒸发皿的质量是22.2g,最后称得蒸发皿和氯化钙总的质量是33.3g.)(1)氯化钙的质量为_g。(2)计算该大理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_四、计算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2分)19(6分)近期,某公司员工在租住某品牌公寓数月后,查出患白血病,随后病情恶化去世的事件,引发了各界关注,矛头直指室内甲醛污染。我国现行的室内空气监管标准主要有两种,其中具有强制性的是由建设部、国家质量监

11、督检验检疫总局联合颁布的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规定包括住宅、医院、老年建筑、幼儿园、学校教室等在内的类民用建筑工程,甲醛浓度限量。客观而言,白血病与甲醛污染是否有直接联系,目前尚未有定论。甲醛化学式为HCHO,本身无色、带有刺激性气味,在室温下极易挥发,但一般只有甲醛超标两到三倍以上,才能引起人们的感官察觉。不是说室内没有味道就不存在甲醛污染,单凭嗅觉来判断是不充分的。另一方面,新家的味道还包括TVOC或者苯系物的味道。所以有味道就是有甲醛污染,是错误的认知。清华大学环境学院曾就民间流传去除甲醛的“土方法”做过实验:分别将一定量的剩茶叶、新鲜柚子皮、绿萝、活性炭放入甲醛超标模拟实验

12、室。测试发现利用这些生活小物去除甲醛的确有效果,但效果微乎其微。科学家认为,避免室内甲醛超标最经济有效的方法就是开窗通风。至于加速甲醛释放的方法,因为甲醛释放与室内温度和湿度相关,可利用空调提高室内温度和湿度加速甲醛释放。甲醛在有氧化性物质存在的条件下,能被氧化为甲酸。甲酸进一步的分解产物为二氧化碳和水。综合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规定包括住宅、医院、老年建筑、幼儿园、学校教室等在内的类民用建筑工程,甲醛浓度限_。(2)甲醛是由_元素组成,它们的原子个数比是_。(3)新房装修,避免室内甲醛超标最经济有效的方法是_,而加速甲醛释放,可采取的措施是_。(4)请写出甲酸分解的符号表达式_。参考

13、答案一、单选题(本题包括12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B【解析】A、铁矿石粉碎是由块状铁矿石变为铁矿石粉,物质没变是物理变化,故不符合题意;B、生铁炼成钢的过程中本身的物质发生了变化,是化学变化,故符合题意;C、铝制成铝箔,本身物质没有发生变化是物理变化,故不符合题意;D、打磨磁石制指南针,本身物质没有发生变化是物理变化,故不符合题意;2、D【解析】A、室温下的氯化钠饱和溶液中仍然含有水,可以再溶解氯化钾,错误;B、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取出部分上层溶液,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不变,不可将接近饱和的氯化钠溶液变为饱和;C、不可品尝药品,以防发生危险,错误;D、将

14、100g质量分数为20%的氯化钠溶液稀释为10%,所用的仪器有:烧杯、量筒、玻璃棒和胶头滴管,正确。故选D。3、C【解析】试题分析: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根本区别在于是否有新物质生成,如果有新物质生成,则属于化学变化;反之,则是物理变化。A、百炼成钢,发生的反应为:C +O2点燃CO2,属于化学变化,错误,B、火树银花是物质的燃烧,生成新的物质,属于化学变化,错误,C、铁杵磨针是物质形状的改变,没有生成新的物质,属于物理变化,正确,D、火上浇油是物质的燃烧,生成新的物质,属于化学变化,错误,故选C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4、C【解析】A、根据化学式可知,叶黄素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三种

15、元素的质量比是(1240):(156):(162) 20:28:1,故A错误;B、叶黄素由叶黄素分子构成,一个叶黄素分子由40个碳原子、56个氢原子和2个氧原子构成,故B错误;C、叶黄素的相对分子质量是1240+156+162=568,故C正确;D、叶黄素是纯净物,叶黄素分子中没有氧分子,故D错误。故选C。5、D【解析】A、氢气和液氢都可燃烧,是因为它们是由氢分子构成的,同种的分子性质相同,故选项解释正确。B、水银是金属汞的俗称,温度降低水银温度计示数变小,是因为温度降低,原子间的间隔变小,故选项解释错误。C、八月桂花香,是因为花香中含有的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向四周扩散,使人们闻到花香,故选项

16、解释正确。D、水烧开后易把壶盖冲起,是因为温度升高,分子间的间隔变大,故选项解释正确。故选:B。6、B【解析】试题分析:A、地球上的淡水资源是有限,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错误,B、水体污染的来源主要有工业污染、农业污染和生活污染,正确,C、水分解可以得到氢气,当需要的条件是通电,造价高,因此水不是廉价且清洁的能源物质,错误,D、水的软化只是将海水中可溶性钙镁化合物除去,并不能变成可饮用的淡水,错误,故选B考点:水资源状况,水资源的污染来源,硬水与软水7、A【解析】A、转化a为混合物转化为纯净物,但不一定是化学变化,故说法错误;B、转化b为化合物生成单质,则一定是化学变化,故说法正确;C、转化

17、b中是由化合物转化为单质,有元素的化合价转化为0,一定有元素的化合价发生改,故说法正确;D、根据图可知:分离液态空气制取氧气属于转化c,故说法正确;故选:A。【点睛】判断一个变化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要依据在变化过程中有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生成其他物质的是化学变化,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是物理变化。8、A【解析】A、碳酸氢铵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属于纯净物,故符合题意;B、碳酸氢铵受热易分解,要密封保存在阴凉干燥处,故不符合题意;C、加热碳酸氢铵时,白色固体会逐渐消失,故不符合题意;D、碳酸氢铵是白色固体,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故不符合题意。9、B【解析】A、NH4Cl中含有氮元

18、素,属于氮肥,故选项错误。B、K2SO4含有钾元素,属于钾肥,故选项正确。C、NaOH中不含钾元素,不属于钾肥,故选项错误。D、NH4H2PO4中含有磷元素,属于磷肥,故选项错误。故选B。10、B【解析】下列科学家中是我国女科学家的是屠呦呦。故选:B。11、C【解析】物理性质是指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包括颜色、状态、气味、熔点、沸点、硬度、密度、溶解性、挥发性、导电性、导热性等。化学性质是指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包括可燃性、氧化性、还原性、毒性、稳定性、酸碱性等。【详解】A、颜色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故A错;B、密度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

19、,属于物理性质,故B错;C、可燃性需要发生化学变化才能表现出来,属于化学性质,故C正确;D、沸点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故D错。故选C。【点睛】物理性质、化学性质是一对与物理变化、化学变化有密切关系的概念,联系物理变化、化学变化来理解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则掌握起来并不困难。12、C【解析】A、氧气由氧分子构成,所以氧分子是保持氧气化学性质的粒子故A错;B、元素的种类决定于质子数,故B错;C、氯化钠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故C对;D、分子和原子间都有一定的间隔,故D错二、填空题(本题包括4个小题,每小题7分,共28分)13、试管 酒精灯 催化剂 EG AD 【解析】(1)仪器B

20、是试管;仪器G是酒精灯;(2)实验室若用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时,二氧化锰在此反应中是催化剂;(3)高锰酸钾加热分解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反应的方程式:;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反应物是固体,反应的条件是加热,适合于固体和固体加热制气体的装置;氧气密度大于空气,不易溶于水,可选用向上排空气法或排水法,故应选用的仪器编号为ABDEG;(4)A 使用排空气法收集气体,导管伸入集气瓶底部是为了排净空气,正确;B 使用排水法收集气体,刚产生气泡立即收集,收集到的气体中存在空气,错误;C 使用氯酸钾制取氧气,加入催化剂的目的是加快反应速率,不可使生成氧气的质量增加,错误;D 使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

21、试管口放一团棉花的目的是防止加热时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正确。故选AD。【点睛】气体的制取装置的选择与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的条件有关;气体的收集装置的选择与气体的密度和溶解性有关。14、探究火焰不同位置的温度是否相同 烧杯壁上有无色液滴生成 【解析】(1)将一根火柴梗平放入火焰中,是为了根据火柴烧焦的程度判断蜡烛火焰各层温度;故填:探究火焰不同位置的温度是否相同;(2)实验中,观察到烧杯内壁出现无色液体,说明蜡烛燃烧生成了水;故填:烧杯壁上有无色液滴生成。15、 NaCl、 NaOH NaCl和或、NaCl和 水或气体或沉淀 【解析】探究“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实验一:试管中氢氧化钠和硫酸铜反

22、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和硫酸钠,试管中氯化钡与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氯化铜,把试管中静置后的上层清液倒入洁净的烧杯中,最后只得到蓝色沉淀和无色溶液,说明原试管中氢氧化钠过量,试管中氯化钡完全反应,试管上层清液混合发生的反应为氢氧化钠和氯化铜反应生成氢氧化铜蓝色沉淀和氯化钠,氯化铜完全反应,氢氧化钠可能有剩余。(1)根据上述现象判断,试管中剩余有氢氧化钠,则试管中一定反应完全的是;试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混合后得到蓝色沉淀一定发生氢氧化钠和氯化铜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和硫酸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混合后所得无色溶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NaCl和,可能含有的溶质是NaOH。实验二:组合:溶

23、液和溶液,二者反应生成水和硫酸钠,无明显现象;组合:溶液和溶液,二者不反应,无明显现象组合:溶液和溶液,二者反应生成硫酸钠、二氧化碳和水,有气泡产生;(3)在组合、中,组合无明显现象,但它们的实质不同,为了证明实质不同,小夕在实验过程中使用了酚酞试液。(4)实验结束后把3个组合反应后的溶液混合,混合后溶液也显无色。氢氧化钠和碳酸钠溶液都能使酚酞变红,则说明混合后所得溶液显中性或酸性,故混合后所得溶液中除酚酞外溶质的组成可能是:NaCl和;、NaCl和。结论:(5)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是:生成物中有水或气体或沉淀生成。16、灭火 气体肥料(合理即可) 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 二氧化碳不可燃不助燃 B C 【解析】(1)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不能燃烧,所以可用来灭火;二氧化碳是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原料,农业生产中最好的气体肥料。(2)把二氧化碳气体慢慢倒入放有燃着的蜡烛的烧杯中,下层蜡烛的火焰先熄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