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务教育五年级数学上册教案_第1页
义务教育五年级数学上册教案_第2页
义务教育五年级数学上册教案_第3页
义务教育五年级数学上册教案_第4页
义务教育五年级数学上册教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义务教育五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义务教育五班级数学上册教案1 教学目标: 1、体会小数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整数是一样的,会计算小数四则混合(以两步为主,不超过三步) 2、利用学过的小数加、减、乘、除法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进展应用意识。 3、培育学生善于探讨数学问题的良好习惯,能够综合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掌握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算法,会进行小数四则混合运算。 教学难点: 通过解决具体问题理解运算间的联系。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师:前几天五班级同学对我们平时所产生的生活垃圾进行了调查讨论,下面就是五班级两个班级的调查汇报情况。(课件出示教材情境图)师:从这个调查汇报情况中你获得了哪些数

2、学信息? 学生:五班级1班汇报信息:一个人4周可产生30.8千克生活垃圾。五班级2班汇报信息:一个小区周一到周五共产生生活垃圾3.5吨,周末每天产生生活垃圾1.3吨。 师:看到这些数学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引导学生根据不同的信息提出不同的数学问题。 二、探究新知 1、讨论连除、乘除混合运算。 根据学生提出的不同问题,老师有选择性地出示问题:一个人4周可产生30.8千克生活垃圾,那么一个人平均每天产生多少千克生活垃圾? 学生阅读题目后,老师提问:“要想求出一个人平均每天产生多少千克生活垃圾,需要什么书籍条件?题目中是否直接给出?用什么方法计算?”学生独立思考计算后,在小组内沟通自己的想法。

3、 小组汇报,学生可能会呈现的方法 一种方法:先计算47=28,算出四周一共多少天,再用30.828算出平均一天产生多少垃圾。 另一种方法:先算每周产生多少千克垃圾,用30.84=7.7,再用7.77算出平均每天产生多少千克垃圾。 2、讨论除、加混合运算。 出示问题2:一个小区周一到周五共产生生活垃圾3.5吨,周末每天产生生活垃圾1.3吨。与平时相比这个小区周末每天要多处理多少吨生活垃圾? 学生独立完成,老师要引导列分步算式的同学试着列出综合算式,根据其中的数量关系,运算出结果。 3、总结规律 引导学生面容两题中的三个综合算式,再一次得出结论: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与整数四则混合运算顺序相同,整

4、数运算定律在小数运算中同样适用。 三、巩固练习 完成教材第17页算一算 义务教育五班级数学上册教案2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理解小数四则混合运算与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相同,掌握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能正确计算小数四则混合运算; (2)体会小数四则混合运算在实际生活上的应用价值,能利用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3)进一步培育学生迁移、类推的数学能力,使学生养成仔细计算的习惯,坚定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 掌握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能正确计算小数四则混合运算。 教学难点: 掌握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使学生体会迁移、类推的数学思想,运用

5、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 多媒本课件、练习题卡。 教法学法: 新课程标准指出:老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根据这一理念,我遵循“激”、“导”、“探”、“放”的原则,在教学中我精心设计准备题,诱导学生思考,鼓舞学生概括沟通,并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迁移、类推,促进学生对新知的内化和建构。 在合理选择教法的同时,我还注重了对学生思维能力、学习能力的培育,融观察、比较、讨论、沟通、自主探究等学习方法为一体,让学生利用已掌握的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来解决新课。教学中,突出“五让”的特色:书本让学生自学;问题让学生提出;规律让学生发现;疑难让学生研讨;评价让学生参加。以上的“五让”,符

6、合了新课程标准的理念,真正体现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大约10分钟) 1、谈话引入。 2、出示情景图。 让学生明确题中的数学信息,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用20元买3本笔记本和1支钢笔,还剩多少元?让学生独立计算,并说出解题的思路。 3、回顾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只有加减法或只有乘除法的运算,应从左往右依次计算;如果既有加减法又有乘除法,要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在有括号的算式里,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中括号里面的。 4、揭示课题。 在实际生活中,文具的单价不仅仅是整数,还有很多小数的情况。小明今天运气就非常的好,赶上了文具店庆周年降价促销的活动,价格由

7、整数变成了小数。 由此引入今天的课题:小数四则混合运算。(板书课题) 二、组织活动,探索新知。(大约16分钟) 1、自主探索,尝试练习 使学生明白:虽然,文具的单价发生了变化,但是解题思路没有变,让学生独立列式计算。如果用分步计算的要鼓舞学生根据解题思路再列出它的综合算式。 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明白综合算式的运算顺序与解题思路的全都性,括号在综合算式中所起的重要作用。对一次性用综合算式解答的同学要加以及时的表扬。 2、沟通讨论,归纳总结 引导学生观察、比较这四个算式,通过小组沟通、讨论得出: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与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相同。 设计意图:在这两个环节的教学中,我让学生先解

8、决整数作条件的问题,再解决小数作条件的问题,然后再引导学生对所列出的整数算式和小数算式进行观察比较从而让学生深刻地体会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与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相同,较好地突破了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 三、实践运用,巩固新知。(大约10分钟) 为了让学生能够更好的掌握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正确地进行计算,我设计了四道闯关练习题。 第一关、我会算。 368+325-88 15(107-35+18) 30 480(24-8) 530+1225 60 通过练习,巩固了学生对新知识的掌握,培育学生正确计算的能力。 第二关、我会解决。 让学生体会小数四则混合运算在实际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培育学生

9、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全课小结,沟通评价。(大约4分钟) 课堂总结是对本节课所学知识进行归纳总结,以及对学生学习情况的评价,也是对学生情感、态度进行评价。 义务教育五班级数学上册教案3 教材类型: 苏教版所属学科:数学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现实情境中初步认识负数,了解负数的作用,感受运用负数的需要和方便。 2.使学生知道正数和负数的读法和写法,知道0既不是正数,又不是负数。正数都大于0,负数都小于0。 3.使学生体验数学和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爱好,培育学生应用数学的能力。 4.增长学生的自然知识,产生热爱自然,享受自然的情感。 教学重点: 初步认识正数和负

10、数以及读法和写法。 教学难点: 理解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教学具准备: 温度计、练习纸、卡片等。 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感受生活中的相反现象。(放在课前) 1.游戏:我们来玩个游戏轻松一下,游戏叫做我反我反我反反反。游戏规则:老师说一句话,请你说出与它相反意思的话。 向上看(向下看)向前走200米(向后走200米)电梯上升15层(下降15层)。 下面我们来难度大些的,看谁反应最快。 我在银行存入了500元(取出了500元)。 知识竞赛中,五(1)班得了20分(扣了20分)。 10月份,学校小卖部赚了500元。(亏了500元)。 零上10摄式度(零下10摄式度)。 2.谈话:李老师的

11、一位朋友喜欢旅游, 11月下旬,他又打算去几个旅游城市走一走。我呢,特意帮他留意了一下这几个地方在未来某天的最低气温,以便做好出门前衣物的准备。下面就请大家一起和我走进天气预报。(天气预报片头) (二)教学例1 1.认识温度计,理解用正负数来表示零上和零下的温度。 (课件出示地图:点击南京出示温度计和南京的图片)首先来看一下南京的气温。这里有个温度计。 那我们先来认识温度计,请大家仔细观察:这样的一小格表示多少摄式度呢?5小格呢?10小格呢? 问:好,现在你能看出南京是多少摄式度吗? 学生沟通:是0。 师:你是怎么知道的?(那里有个0,表示0摄式度)。 没错。(结合图说)这是零刻度线,表示0。

12、(老师板书0)。 谁来温度计上表示出0。 我们再来看上海的气温。(课件:点击上海出现温度计和上海的图片) 上海的最低气温是多少摄式度呢?(学生回答4摄式度后,老师板书4)在温度计上拨一拨。问:拨的时候是怎样想的呢?(在零刻度线以上四格) 指出:上海的气温比0要高,是零上4摄式度。(老师结合图,突出上海的气温在零刻度线以上)。 接着让我们一起来了解首都北京的最低气温。(课件点击北京的图片和温度计) 北京又是多少摄式度呢? 与南京的0比起来,又怎样了呢?(比南京的0要低) 你能用一个手势来表示它和0的关系吗?(对,北京的气温比0度低,是零下4摄式度) 你能在温度计上拨出来吗? 现在我们已经知道了这

13、三个地方的最低气温。仔细观察上海和北京的最低气温,它们一样吗?(不一样,一个在0以上,一个在0以下)。 对,上海的气温比0高,是零上4摄式度,我们可以记作+4,读作正四摄式度,写的时候先写一个正号(指出是正号不是加号,意义和读法都不同了)再写一个4(板书),大家跟我一起来比划一下。+4也可以直接写成4,把正号省略了。所以同学们所说的4也就是+4。(板书) 北京的气温比0低,是零下4摄式度。我们可以用-4来表示零下4摄式度(板书-4)。跟老师一起来读一下。写的时候可以先写一个负号(指出是负号不是减号)再写一个4就可以了,同桌互相比划一下。 小结:通过刚才对三个城市的温度的了解,我们知道,记录温度

14、时,以0为界线,用象+4或4这些数可以来表示零上温度,用-4这样的数可以表示零下温度。 2.试一试:学生看温度计,写出各地的温度。并读一读。(写在卡片上) 师:我们再来了解一下其他几个城市的最低气温,注意观察温度计,把这些温度记录在卡片上,并读一读。准备好了吗? 香港:(19或+19)。写好了请举起你们的卡片。提问:你是怎么想到用+19来表示的?这位同学是用19来表示的?行吗?为什么?(对,正号可以省略不写)。 哈尔滨:(-10)。老师写了10后举起来:“和老师的记录一样的请举牌。为什么没人和我的一样啊?(对,零下10摄式度,我们用-10来表示,10摄式度是表示零上10摄式度的)。 西宁:你们

15、记录好了,同桌互相校对一下再来沟通。问:为什么这样用这个数来表示? 我们再来听一段中央台的天气预报,将你听到城市的最低和最高温度记录下来。 播放中央台播音员播报的天气预报(天津 呼和浩特乌鲁木齐银川) 指名一位学生上前沟通。师:你们觉得他记录怎样?这位同学的前面的正号没写,可以吗?老师把-1的负号去掉,你们同意吗? 谁能在温度计上拨出11?谁来拨-1? 小结: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得出:以零摄式度为界线,零上温度用正几或直接用几来表示,零下温度用负几来表示。 (三)自主学习珠峰、吐鲁番盆地的海拔表达方法,进一步认识正数和负数。 义务教育五班级数学上册教案4 第一课时 小数乘以整数 教学内容:P2

16、例1,做一做,P3例2,做一做,P7练习第14题。 教学目的: 1.使学生理解小数乘以整数的计算方法及算理。 2.培育学生的迁移类推能力。 3.引导学生探索知识间的联系,渗透转化思想。 教学重点:小数乘以整数的算理及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确定小数乘以整数的积的小数点位置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让学生观察学案表格中因数和积的变化,并说说发现了什么。 2.猜一猜:3.53=?为什么? 二、引入尝试 大家喜欢放风筝吗?今天我就带领大家一块去买风筝。 1.小数乘以整数的意义及算理。 出示例1的图片,引导学生理解题意,从图中你了解到了哪些数学信息? 例1:燕子风筝每个3.5元,买3个风筝

17、多少元?(让学生独立试着算一算) 汇报结果:谁来汇报你的结果?你是怎样想的?(板书学生的汇报。) 用加法计算:3.5+3.5+3.5=10.5元 用乘法计算:3.53=10.5元 3.5元=35角 353=105 105角=10元5角=10.5元 理解3种方法,重点讨论第三种算法及算理。 理解意义:为什么用3.53计算? 3.53表示什么?(3个3.5或3.5的3倍.) (4)初步理解算理。怎样算的? (5)买5个4.8元的风筝要多少元呢?会用这种方法算吗?P2做一做 2.小数乘以整数的计算方法。 象这样的3.5元的几倍同学们会算了,那不代表钱数的和 0.725你们会算吗?能不能将它转化为已学

18、过的知识来解答呢?(生试算,指名板演。) (1)做完后,小组讨论计算过程。 (2)强调依照整数乘法用竖式计算。 义务教育五班级数学上册教案5 教材分析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小学数学五班级上册第五单元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第一课时 (包括教材80-81页例1、例2和“做一做”,练习十五中的第1-4题。)通过实验、操作、观察图形的拼摆、割补理解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的来源,从而进行分析、概括出面积计算公式,进一步进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进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学情分析 1.学生在以前的学习中,初步认识了各种平面图形的特征,掌握了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计算,加上这些平面图形在生活中随处可见,应用也

19、十分广泛,学生学习时并不陌生。 2、从学生的现实生活与日常阅历出发,设置切近生活的情境,把学习过程变成有趣的活动。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 2、会正确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过程与方法: 1.通过操作、观察、比较活动,初步认识转化的方法,培育学生的观察、分析、概括、推导能力, 2、进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运用转化的思想探索知识的变化规律,培育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演示和操作,使学生感悟数学知识内在联系的逻辑之美,加强审美意识。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难点:理解和掌握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理解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

20、算公式推导过程。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什么叫面积?常用的面积计量单位有那些? 2.出示一张长方形纸,他是什么形状?它的面积怎么算? 二、探究新知 1、情景导入:出示长方形、 平行四边形 。这两个图形哪一个大一些呢?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怎样算呢 ? 板书课题: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2.用数方格的方法计算面积。 (1)用幻灯出示教材第80页方格图:我们已经知道可以用数方格的方法得到一个图形的面积。现在请同学们用这个方法算出这个平行四边形和这个长方形的面积。 说明要求:一个方格表示1cm2,不满一格的都按半格计算。把数出的数据填在表格中(见教材第80页表格)。 (2)同桌合作完成。 (3)汇报结果,可用投影展示学生填好的表格。 (4)观察表格的数据,你发现了什么?通过学生讨论,可以得到平行四边形与长方形的底与长、高与宽及面积分别相等;这个平行四边形面积等于它的底乘高;这个长方形的面积等于它的长乘宽。 2.推导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公式。 (1)引导:我们用数方格的方法得到了一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但是这个方法比较麻烦,也不是处处适用。我们已经知道长方形的面积可以用长乘宽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不是也有其他计算方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