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课件-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_第1页
《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课件-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_第2页
《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课件-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_第3页
《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课件-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_第4页
《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课件-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永遇乐辛弃疾京口北固亭怀古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1.解典故,理解这首词的情感和艺术手法;2.吟词作,感受这首词的豪放词风;3.赏名句,领会爱国忧时的博大胸怀。学习目标:铁板铜琶继东坡高唱大江东去,美芹悲黍冀南宋莫随鸿雁南飞。问:该对联写的是谁?写了哪些方面的内容?答:辛弃疾从对联里我们可以看到,辛词的风格是豪放的,与东坡齐名;更能体会到辛弃疾对南宋朝廷的一片忠诚。他的这份赤诚之心,在他的诗歌里几乎都有体现。今天我们一起学习辛弃疾的一首豪放词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看看词人又是如何来表达这份情感的。辛弃疾 辛弃疾(11401207年),南宋词人。字幼安,号稼轩,历城(今山东济南)人。二十一岁参加抗

2、金义军,曾任耿京军的掌书记,不久投归南宋。历任江阴签判,建康通判,江西提点刑狱,湖南、湖北转运使,湖南、江西安抚使等职。四十二岁遭谗落职,退居江西信州,长达二十年之久,其间一度起为福建提点刑狱、福建安抚使。六十四岁再起为浙东安抚使、镇江知府,不久罢归。一生力主抗金北伐,并提出有关方略,均未被采纳。其词热情洋溢、慷慨激昂,富有爱国感情。有稼轩长短句以及今人辑本辛稼轩诗文钞存。文学成就辛弃疾是南宋爱国词派的代表,是两宋豪放词派的代表,是宋词的集大成者。著有稼轩长短句,流传至今的词作有620多首,数量居两宋词家之冠。其词多数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乃“人中之杰,词中之龙”

3、,与苏轼合称“苏辛”。他的词作长于用典。辛弃疾与苏轼辛词和苏词都以境界阔大、感情豪爽开朗著称,但不同的是:苏轼常以旷达的胸襟与超越的时空观来体验人生,常表现出哲理式的感悟,并以这种渗透人生的感悟使情感从冲动归于深沉的平静,偏于潇洒疏朗、旷达超迈。而辛弃疾总是以炽热的感情与崇高的理想来拥抱人生,更多地表现出英雄的豪情与悲愤。给人以慷慨悲歌、激情飞扬之感。主观情感的浓烈、主观理念的执着,构成了辛词的一大特色。 创作背景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写于宋宁宗开禧元年 ,时辛弃疾六十六岁。当时韩侂tu胄zhu执政,正积极筹划北伐,闲置已久的辛弃疾于前一年被起用为浙东安抚使,这年春初,又受命担任镇江知府,戍守江

4、防要地京口。从表面看来,朝廷对他似乎很重视,然而实际上只不过是利用他那主战派元老的招牌作为号召而已。辛弃疾到任后, 一方面积极布置军事进攻的准备工作;创作背景但另一方面,他又清楚地意识到政治斗争的险恶,自身处境的孤危,深感很难有所作为。辛弃疾支持北伐抗金的决策,但是对独揽朝政的韩侂胄轻敌冒进的作法,又感到忧心忡忡,他认为应当做好充分准备,绝不能草率从事,否则难免重蹈覆辙,使北伐再次遭到失败。辛弃疾的意见没有引起南宋当权者的重视,他来到京口北固亭,登高眺望,怀古忆昔,心潮澎湃,感慨万千,于是写下了这篇词中佳作。初读诗歌1.请大家自由朗读诗词,读完后有什么样的感受?用自己的话概括。这首词给人一种豪

5、放之感,引用了很多典故,又能感受到词人的悲愤之情。2.用自己的话描述诗词大意。学生自由表达。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 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 x),赢得仓皇北顾。 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 可堪回首,佛狸( b l)祠下,一片神鸦社鼓。 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初读理解词意京口:即镇江 北固亭:在镇江北固山上 觅: 寻找 风流:英雄遗迹和余韵 寻常:普通 金戈:精锐部队草草:草率 赢得:落得 可堪:不堪,哪堪 神鸦:指在庙里吃祭品的乌鸦社鼓:祭祀所奏的鼓乐

6、凭:靠 历经千古的江山,再也难找到像孙权那样的英雄。当年的舞榭歌台还在,英雄人物却随着岁月的流逝早已不复存在。斜阳照着长满草树的普通小巷,人们说那是当年刘裕曾经住过的地方。回想当年,他领军北伐、收复失地的时候是何等威猛! 然而刘裕的儿子刘义隆好大喜功,仓促北伐,却反而让北魏太武帝拓跋焘乘机挥师南下,兵抵长江北岸而返,遭到对手的重创。我回到南方已经有四十三年了,看着中原仍然记得扬州路上烽火连天的战乱场景。怎么能回首啊,当年拓跋焘的行宫外竟有百姓在那里祭祀,乌鸦啄食祭品,人们过着社日,只把他当作一位神祗来供奉,而不知道这里曾是一个皇帝的行宫。还有谁会问,廉颇老了,饭量还好吗?译文整体感知 1. 解

7、题:“永遇乐” ,词牌,“京口北固亭怀古”,题目。京口是三国时吴大帝孙权设置的重镇,并一度为都城,也是南朝宋武帝刘裕生长的地方。面对锦绣江山,今昔对比,以古讽今,抒发自己的情怀。2.怀古诗词(1)定义:怀古诗词主要是以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陈迹为题材,借登高望远、咏叹史实、怀念古迹来达到感慨兴衰、寄托哀思、托古讽今等目的。这类诗由于多写古人往事,且多用典故,手法委婉。2.怀古诗词(2)解读技巧:怀古诗的作者是在怀念古代史实的基础上抒发个人情怀的,诗中必然涉及到历史典故,也必然反映作者当时的思想感情。 解读这类诗首先要根据诗中的物象确定史实,理解典故内容和它所包含的意义,再看作者抒情的角度。品

8、读诗歌词中使用了哪些典故?找出来,和同学讨论,词人这样写的目的和作用是什么呢?典故:孙权、刘裕、刘义隆、佛狸祠、廉颇。全班同学结合课前积累的资料信息,分析整理诗词中典故的作用。1.小组学习(一组)孙权知多少?说一说你了解的孙权。诗词中说的是那件事?学生结合注解和资料,整理信息。一组展示:孙权败曹曾经在京口建都的孙权。孙权是三国时吴国的皇帝,他在南京建立吴都,并且能够打垮来自北方的侵犯者曹操的军队,保卫了家园。用意:“英雄无觅”,对英雄人物的景仰及对当前局势的担忧。2.小组学习(二组)查找资料:刘裕和刘义隆是什么关系?词人写他这两个人的目的是否相同?刘裕建立政权宋武帝,出身贫寒,曾经生活在荒僻小

9、街巷,却讨伐桓直,平定叛乱。刘裕先灭山东的后燕,后灭陕西的后秦,光复洛阳、长安、煊赫一时。“ 想当年 ” 三句颂扬刘裕率领兵强马壮的北伐军驰骋中原,气吞胡虏。用意:赞颂功业,如果遇到这样的国君自己的正确策略就会被采纳。刘义隆北伐惨败宋文帝,刘裕的儿子。他不能继承父业,好大喜功,听信王玄漠北伐之策,打没有准备的仗,结果一败涂地,北魏军队一直追到长江边,声称要渡江,都城震恐。封狼居肯是用汉朝霍去病战胜匈奴,封狼居前山,举行祭天大礼的故事。刘义隆听了王玄漠的大话,对臣下说:“闻王玄漠陈说,使人有封狼居前意。 刘义隆战败时有 北顾涕交流 的诗句。用意:不能草率从事,必须做好准备。品读解典故拓跋焘(1)

10、词人写佛狸祠下的“神鸦社鼓”,是一种什么样的心情?表达了什么情感?“烽火扬州路”与“神鸦社鼓”的景象形成鲜明的对比,扬州记录着北宋南逃的耻辱与仇恨。可是,如今佛狸祠前却是祭神赛社,烟火不断!借古讽今,批评中原百姓忘记了国恨家仇,劝谏朝廷勿忘收复失地。表达了作者沉重的心情。品读解典故廉颇原文: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记载:秦国攻打赵国之际,赵主想重新起用廉颇,派人去看他的身体情况,“廉颇之仇郭开多与使者金,令毁之。赵使者既见廉颇,廉颇为之一饭斗米、肉十斤,被(披)甲上马,以示尚可用。赵使者还报王曰:廉将军虽老,尚善饭;然与臣坐,顷之三遗矢(屎)矣。赵王以为老,遂不召。”作

11、者和彼时的廉颇在处境上有什么可比之处?运用廉颇的典故,用意是什么? 品读解典故廉颇 同:都是“烈士暮年”,同样空怀一腔忠贞,却又报国无门。 异:廉颇尚有人“问”;一句“凭谁问”(靠谁来问呢),显示出辛弃疾此时已经无人来“问”了,更加悲怆。 意图:以廉颇自比,表示自己年岁虽高,尚有余勇,表达了作者渴望杀敌报国,收复失地的雄心壮志,同时也劝谏朝廷能重用人才。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用典总结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以怀古为名,借典抒情,表达了渴望像孙权、刘裕一样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和人到暮年仍旧壮心不已的英雄气概。同时,借古讽今,劝谏统治者重用人才,劳记国耻,收复失地!一颗爱国心,满腔报国志,尽在其中!

12、这首词通过怀古,借古讽今,表现了词人对英雄人物的仰慕、抗金报国建功立业的忠心热情、对当朝无人无能的失望、对韩侂胄草率出兵的劝诫、对人心安于现状的担忧和对自己不被重用的愤懑。总结归纳,把握主旨情感:1、用典。词中用典虽多,却贴切恰当,不仅没有妨害思想感情的表达,而且以少胜多,表现了非常丰富的内容和思想。正如词综所说,由于这首词用典恰切,感慨深邃,“发端便欲涕落,后段一气奔注,笔不遏;廉颇自拟,慷慨壮怀,如闻其声;谓此词用人名多者,尚是不解词味”。艺术特色2、对比。 以古代英雄的业绩与可悲的现实相比,来针砭南宋的萎靡不振;用刘裕的“气吞万里如虎”与刘义隆的“赢得仓皇北顾”相比,提出历史的经验教训,

13、指出今日应有的做法;用四十三年前的“烽火扬州路”与眼下的“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相比,这是抒发忧国忧民的感慨,感叹由于统治者不思收复失地,把人们的民族感情都冲淡了;用廉颇被免职后尚有赵王派人聘问与自己的冷落处境相比,抒发报国无门的愤慨。通过这些交互重叠的对比,使词义更加丰富曲折,感情更加委婉强烈,形象更加鲜明生动。艺术特色“咏史怀古诗”概念 : 咏史怀古诗是以_ 为内容,常用_等艺术手法,来抒发_ 等感情的诗歌。历史人物事件、历史遗迹、借景抒情、借古讽今、对比、用典怀才不遇、昔盛今衰、借古讽今主要情感:1、缅怀前贤,或敬仰先贤,渴望像先贤一样建功立业;或对比先贤,寄托哀思,惋惜先贤功业未就,

14、抒发壮志未酬、 怀才不遇之感伤。2、借古抒怀,感慨昔盛今衰、物是人非,盛衰无常、国运衰微 ; 借古讽今,揭露统治者昏庸腐朽、奢侈淫逸,警告统治者吸取历史教训,同情下层人民的疾苦,担忧国家民族的前途命运(忧国忧民). 3、理性反思,对历史作客观评价。对自然(物是人非、世事变迁、自然永恒):物是人非之惆怅;沧海桑田之感慨;自然永恒之慨叹。咏史怀古诗:1、结构:临古地(绘景象)思古人忆其事抒己怀。2、常见的思想感情: 借(古人)感慨身世,关照自我:抒发对古人的缅怀之情,表达渴望像古人那样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悲叹年华消逝,时不我待,怀才不遇、壮志难酬。临(古迹)抒发感慨,感伤兴衰(变迁):感慨盛衰无常

15、、昔盛今衰、物是人非的伤感,暗含对现实的不满甚至批判。思(古事)借古讽今,劝诫世人:感慨国运衰微,忧国伤时,揭露统治者的昏庸腐朽,同情下层人民的疾苦,担忧国家民族的前途命运。3、常用的手法: 用典,对比,衬托,虚实结合,借景抒情,借古讽今。掌握咏史怀古诗歌鉴赏方法:读懂注解,弄清史实(“怀”什么“古”) 知人论世,找准连接点,领会作者意图(为什么怀古) 深入分析,体悟作者感情(在怀古中表达了什么感情) 总体把握,分析艺术手法(对比、用典、虚实结合、借古讽今) 八、辛弃疾诗句积累1、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丑奴儿2、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贺新郎3、众里寻

16、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青玉案4、君如无我,问君怀抱向谁开。水调歌头5、何以箫声默,默声箫以何? 多情深许几,几许深情多。菩萨蛮6、若教眼底无离恨,不信人间有白头。鹧鸪天7、人间不识精诚苦,贪看青青舞。虞美人8、将军百战身名裂。 向河梁、回头万里,故人长绝。贺新郎9、易水萧萧西风冷,满座衣冠似雪。 正壮士、悲歌未彻。贺新郎10、啼鸟还知如许恨,料不啼清泪长啼血。 谁共我,醉明月?贺新郎11、梦回人远许多愁,只在梨花风雨处。玉楼春 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辛弃疾 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注:造口:一名皂口,在江西万安县南六十里。郁孤台:今江西省赣州市城区西北部贺兰山顶,又称望阙台 长安:今陕西省西安市,为汉唐故都。此处代指宋都汴京。拓展练习本诗与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都是辛弃疾登高远望之作,但两首诗抒情方法有所不同,请分析两首诗的抒情手法,分别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1)永遇乐借古伤今,用典抒情表现了词人抗金救国、恢复中原的热切愿望和壮志难酬的苦闷,也表现了对南宋统治者苟且偷安、不图恢复、不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