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复习课件_第1页
论语复习课件_第2页
论语复习课件_第3页
论语复习课件_第4页
论语复习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论语复习要做到以下四点目中有人口中有词心中有脉手中有题 (一)目中有人 就是我们的心目中有具体的人物形象的认识、理解和积累。1、从学习记忆的特点来看,形象记忆的巩固率优于抽象记忆,因为学习者借助人物形象较容易唤起记忆。2、从论语选读教学的定位和考查要求来看,无论是学习还是考试,都要求文字理解和文化内涵探究兼顾。而理论、观点的理解和把握,最终是对语言表达者人物形象的认识。3、从教材的特点来看,选读中几乎每一课都有一个具有某种特征的人物形象。 说说每一课里的人物形象 周而不比,一位懂得敬重他人又坚持 原则的君子,宣传着原始儒学的交往原则。 诲人不倦,一位良师,呈现着一种大教育家的气象。 高山仰至,

2、一代师表,表达着知者的人品之美。 沂水春风,一群弟子,呈现着一个个治国理念,学子的风采。 中庸之道,一位智者,以理性的气度,讲解着持中、稳健、包容、调和的内涵,和谐的精义 (二)口中有词 就是学生有一定数量的论语语录的理解和诵记,就是对选读的具体内容的诵读、理解、记忆,这是硬功夫,大家都在下功夫。掌握重要词语,疏通文句。背诵重要的句子。理解记住各章儒家观点。(三)心中有脉1.从学习记忆的特点来看,记忆要有载体。并且,要有线索。2.从选读教学定位和考查要求来看,主要要求学生对论著的内容理解和观点的把握。论语中的语录众多,观点、主张众多,要能准确地把握,就要有一定的线索3.从教材的特点来看,选读这

3、本教材的每一篇课文都是编者整合后的组合性文本,以一个主题,若干个语录片断组合的形式出现。中庸之道重要概念1.中庸:儒家的处世原则。中,主要指折中、适当、不走极端。庸,用,“中庸”即以中为用、取用其中的意思。2.礼之用,和为贵:礼的作用是维护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的等级制度,在强调人与人之间差别的同时,也在调节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使人们各安其分,以保持社会的安定。3.和而不同:和,和谐。指不同事物之间的平衡和协调。“周而不比”是对人,“和而不同”是对事。(一)文本回顾子曰:“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子贡问:“师与商也孰贤?”子曰:“师也过,商也不及。”曰:“然则师愈与?”子曰:“过犹不及。

4、”(11.16)子贡问曰:“乡人皆好之,何如?”子曰:“未可也。”“乡人皆恶之,何如?”子曰:“未可也。不如乡人之善者好之,其不善者恶之。”子曰:“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4.10)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根据以上几则,请试着概括孔子的“中庸之道”的内涵。自主探究为什么孔子把“乡原”提到“德之贼”的程度来评价?答:孔子把中庸看做“至德”,即中庸之德,而不只是当做一种处理的方法。(1)君子调和而不混同,小人混同而不调和。(2)“乡愿”看似忠厚老实,但往往是“同而不

5、和”,只是四方讨好,自私伪善,不讲是非,没有一点道德原则。(3)这种人,更多的是道德败坏的小人,对社会风气的破坏是很大的。(4)孔子判断一个人的德行,不以众人的好恶为依据,而以善恶为标准。解读步骤:1、认定它们的出处2、回忆这一课的主题3、思索这一段语录出自这一课的第几章,阐述的内容是什么,是从什么角度诠释这一课主题的4、思考、选择答此题答案的关键词中庸之道1.礼之用,和为贵:礼的作用是维护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的等级制度,在强调人与人之间差别的同时,也在调节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使人们各安其分,以保持社会的安定。2.和而不同:和,和谐。指不同事物之间的平衡和协调,即对立的统一。3.乡原:被乡民视为忠

6、厚朴实,实则同流合污、阿世媚俗的人。4.中庸的内涵:中庸不是无原则地调和,而是在一定的原则下寻求矛盾各方的协调与和谐。5.“中庸”与“和”的精神实质是通过做事适度在矛盾中求统一。沂水春风1.曾点描绘了一幅师生暮春郊游的太平盛世的和乐景象 。2.孔子赞同曾点的原因:说法一:孔子虽提倡积极入世,但多年的奔波,多次的碰壁,让他心灰意冷,曾皙描绘的图景,正与孔子此时“知时而不求为政”的心情契合。说法二:曾皙所描绘的礼乐教化、天下大治、人人悠闲自足的理想境界,正是孔子“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的“礼治”政治理想的写照。 高山仰止 1.用行舍藏:有人任用,就施展抱负;没人任用,就隐退全身。2.孔子的

7、人格魅力:学问精深,道德高尚;对待学生,至情至性,平易近人,没有架子;关爱学生自主探究“性相近,习相远”与“有教无类”有怎样的关系?谈谈你的认识。答:孔子“有教无类”思想的理论基础是其“性相近也,习相远也”的人性论。“性相近”说明了人皆有成才成德的可能性,而“习相远”又说明了实施教育的重要性。正是基于“人皆可以通过教育成才成德”的认识,孔子才作出了“有教无类”的决断。结合文本内容,孔子认为教育者应该具有哪些素养?答:对学生的态度要“诲人不倦”,精神上要“安贫乐道”,学问探究上要“切磋琢磨”,追求更高境界。阅读论语中的一段文字,然后回答问题。陈亢问于伯鱼曰:“子亦有异闻乎?” 对曰:“未也。尝独

8、立,鲤趋而过庭。曰:学诗乎?对曰:未也。不学诗,无以言!鲤退而学诗。他日,又独立,鲤趋而过庭。曰:学礼乎?对曰:未也。不学礼,无以立!鲤退而学礼。闻斯二者。” 陈亢退而喜曰:“问一得三:闻诗,闻礼,又闻君子之远其子也。” 这段文字生动反映了孔子作为老师和作为父亲两重身份的教育特点。(1)从这则材料中看,作为一个老师,孔子有怎样的教育教学思想?请简要回答。(2分)(2)作为父亲,孔子这样教育儿子,是不是少了一份温情?请你就此谈谈看法。(3分) 周而不比重要概念1.周而不比:“周”指以义合,“比”指以利合。 群而不党:合群团结但不结党营私。 和而不同:和谐而不同一。 矜而不争:庄重自持但不争强好胜

9、。2.儒家的交往观: 周而不比团结不勾结; 能好人、能恶人爱憎分明; 友直、友谅、友多闻交益友; 忠告善道、不可则止把握分寸、适度交往; 以文会友、以友辅仁。自主探究现代社会是竞争的社会,孔子却说“矜而不争”,是否与时代相悖?答:不是与时代相悖。君子不争,不是说没有进取心。君子有进取心,但不与人斤斤计较,不为私利与他人争执,更不去争名于朝,夺利于市。君子在集体生活中,与他人和睦相处,关系融洽,为公共利益,为多数人的利益而团结一致,而耻于与少数人拉帮结派,相互勾结。儒家的核心思想是“仁者爱人”,而孔子却说“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这该如何理解?答:孔子认为,仁是区分善恶的准则,所以只有仁者之好恶

10、才能当于理。仁者具有最高美德,站在公正立场上,能明善辨恶。惟有仁者,才能正确地爱,正确地恨。仁者爱人重要概念1.忠恕:孔子待人的基本原则。忠,对人尽心竭力,指积极为人,即“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恕,待人仁爱宽厚,指推己及人,即“己所不欲,勿施于人”。2.孔子仁爱观:是以孝悌为根本的,主张在“亲亲”的基础上推己及人,孔子还主张志士仁人应该杀身成仁,但孔子的仁的高标准是看一个人对社会的贡献,看他能否维护王权、安定百姓 ,孔子更看重大节大信。3.墨子兼爱:孔子的仁爱是以尊尊亲亲为基础的有等差的爱,墨子的兼爱是取消等级差别的普遍之爱,这就破坏了严格区分上下尊卑的宗法等级制度,所以孟子说墨子的兼

11、爱是无父。知其不可而为之评判“知其不可而为之”的精神:反映了追求理想的执着精神和牺牲精神。但对这种精神要具体分析,首先,行为的目的是什么,是逆潮流而动,还是为了正义事业和崇高理想。为了正义事业“知其不可而为之”的精神,在精神境界上达到常人罕至的高度,其理想主义的光芒照耀着人类精神的大道,对群众的动员作用和榜样作用不可低估。其次,从斗争策略上来说,要重视保存和积蓄力量,不应作无谓的牺牲。克己复礼1.礼:用以区别尊卑贵贱的社会制度及与之相适应的礼节仪式。2.正名:指纠正与礼乐制度的规定相违背的各种名分。是为了维护旧的等级制度。3.色:侍奉父母时应该保持敬爱和悦的神色态度。4.孔子所说的“克己复礼”,是在承认个人有一定自由欲望基础上提倡人要克服欲望、约束自己,达到“礼”所规范的要求。孔子“君君、臣臣”的意思主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