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传统文化 创建特色校园_第1页
弘扬传统文化 创建特色校园_第2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弘扬传统文化 创建特色校园 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推进学校特色文化建设,促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是当今义务教育改革进程中一面鲜艳的旗帜。随着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的推进,作为学校立校之本的办学特色在提高育人质量,提升办学层次,增强核心竞争力方面起到强有力的支撑作用。 我校地处中国民间艺术文化之乡,近年来致力于非遗文化传承与发扬,2022年学校成为金华市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教学基地,经过数年的探索实践,逐步形成了晶牌特色。 一、根植地方文化,打造品质校园 地方优秀文化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成分在本地的一个缩影,它凝聚了中华文化精髓和地方特色文明。学校根植于于优秀地方文化,积极开发,合理利用,提炼升华

2、,滋养儿童心灵,坚定学生文化自信。 深泽炼火是深泽土生土长的原生态民间艺术,炼火者赤膊、光脚,高歌狂舞,大声呐喊,冲进通红的火炭堆上奔跑,动作粗犷有力,气势宏大。这体现了中华民族百折不挠、自强不息、乐观豁达、勇往直前的人文精神。 寿龟奉茶也是深泽文化艺术的典型代表,沉稳、踏实的寿龟身上蕴含着坚持不懈、乐观豁达、积极向上的优秀品质。深泽小学根植于此,营造了大气、灵气、朝气、雅气的校风,树立了乐观乐善会学会玩能说能干的学风,设计了形象可人的吉祥物七彩龟,制定了七彩龟争章标准,分别是文明龟、 自立龟、平安龟、 健康龟、 守纪龟、 勤学龟、 自信龟,将寿龟文化渗透到学校德育工作中。 学校生机勃勃,诗意

3、盎然,到处闪耀着传统文化的魅力。学校依据当地传统文化、地方特色命名学校道路、建筑,如非遗路、炼火路、先锋楼、寿龟楼、奉茶楼等,让非遗文化飞扬在校园的每个角落。 基于地方特色,学校在校门口精心设计了一条传统游戏文化长廊,一幅幅手绘的乌龟端茶、 唱大戏、 抽陀螺、 翻花绳等传统游戏生动形象地绽放在长廊上,每天见证着学生们的求学历程;在校内专门开辟传统游戏区,让学生体验传统游戏的娱乐性和趣味性,激发学生的创造性和主动 性;古朴典雅的润泽园内,建有寿龟池、 吟诗道、 弈 趣亭、 书法台,还专门开辟了垒砌区,学生闲暇时便 可在垒石叠砖,体验搭建的乐趣,发展搭垒的技能,领略古人的智慧。集科学知识和传统文化

4、为一体的二十四节气廊道和百草园,让学生进一步了解农耕、中草药文化的知识和魅力。整个校园都浸润在传统文化之中,传统文化亦如春雨般地滋润 着学生的心灵成长。 二、发扬民间艺术,开设非遗课程 2022年,学校被评为浙江省艺术教育(舞蹈)特色学校。2022年1月,学校被命名为磐安县首批特色学校。2022年12月, 学校成为金华市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教学基地。借着非遗文化进校园活动的东风,学校提出了文化深泽,爱心小学的办学理念,以建设幸福成长园为目标,倡导智慧引领、爱心护航的教风,不断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注重学生全面 素质的提高,构建了爱心飞扬德育课程、 智慧课堂基础 课程、舞动人生拓展课程、 文化深

5、泽综合实践课程体 系,着力打造爱心的家园、智慧的学园、艺术的乐园。 学校注重学生个性的发展, 以乡村学校少年宫活动为依 托,把非遗项目传承与拓展性课程开发与建设相结合,组建了以非遗文化为重点的,涵盖非遗、艺术、体育、生活、学 科拓展五大领域的近四十个社团,每周二的社团活动时间定点开展活动。积极开展铜钿鞭、腰鼓、寿龟奉茶、婺剧、传统织带、草编等非遗项目传承教学活动,组建十多支叫遗项目传 单队伍,聘请当地民间艺人浙江省优秀民间文艺人才陈茶花、县级组织非遗传承人马菊芳等担任社团辅导师,邀请民间寿龟端茶代表性传承人陈伟玉来校指导学生排练,让传统文化深植于师生些间,让学生全面素养得到提升。由于成效明显,

6、2022年12月,学校被金华市教育局评为金华市中小学教学改革先进学校, 并成为金华市深化义务教育课程改革基地学校。 为了进一步发扬民间艺术,传承传统技艺,2022年, 以弘扬传统文化、磨砺匠心精神为宗旨,学校投入近四十万元 苹设了非遗探究体验馆,共设四个分馆:民艺园、巧匠铺、女红垆、山娃草编艺术实践工作坊。民艺园配有表演视频集及体验器材,可进行本土非遗先锋、 铜钿鞭、 寿龟奉茶、腰鼓舞等表演性项目的教学和体验:巧匠铺设有传统木工、竹编、雕刻、活字印刷、手工皮具等体验项目;女红坊设有编织,:笋带、线织)、刺绣、剪纸、布艺等传统制作项目体验;山娃主编艺术工作坊设有草编、棕编、绳编等项目学习。各馆集

7、教 学、体验、展示为一体,参与者在亲自动手中、体验项目过程中,了解传统技艺,弘扬匠心精神。 三、立足乡土民俗,开展实践活动 近年来,学校充分利用当地自然资源、风俗特色,积极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感受家乡民俗风情之美,山间劳作之美,增强学生热爱家乡之情,培养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依据乡土地理,拓宽教学空间。学校充分挖掘乡土资源,苎宽教学空间,提供给学生更充足的活动空间、更丰富的思维空间和更广阔的艺术表现空间。 依托乡土民俗,发展学生个性。学校依据传统习俗,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培养了学生与时俱进的创新意识。 凭借地理区位,感受文化熏陶。学校充分利用周边社会资源组织研学活动,如组织师生参观大盘山博物馆、横店明清民居博览城、清明上河图,让师生置身与浓郁文化氛围中,在互动体验的过程中感受地域文化的独特魅力。 我校以深厚的乡土文化为底蕴,挖掘传承内涵,开发校本甲笋,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引领学生传承非遗文化;依托本地特有的民风民俗,淬炼校园文化,推进文化育人建设,彰显了学校的办学特色和晶牌。几年的实践表明,在传统文化的熏陶下,学生潜能得到充分的发挥,身心健康发展,核心素养有效提高,个性得以张扬;在民间艺术的滋养下,学生活泼开朗,乐观向上,多才多艺,教师队伍充满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