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十八章第1步第2步第3步第4步第二讲一、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1能量流动分析的基本思路(将种群作为整体来研究)对于生产者来说,能量输入通过 ;对于消费者来说,能量输入来自于 。植物的光合作用上一个营养级2能量流动的过程(1)能量的输入:食物链、食物网 有机物中化学能有机物中化学能3能量流动具有的两大特点(1) ,其原因为:从食物链方面看, ;从能量利用形式看, 不可被再利用。 (2) ,有效传递率为 。单向流动食物链不逐级递减可逆转热能10%20%科目一考试 2016年科目一模拟考试题科目二考试 2016年科目二考试技巧、考试内容、考试视频4研究能量流动的意义(1)帮助人们科学规划、设计 ,使能
2、量得到 的利用。(2)帮助人们合理地调整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关系,使能量持续高效地流向 的部分。人工生态系统最有效对人类最有益二、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1)生态系统物质循环中所指的“物质”是什么? 。(2)与能量流动相比,物质循环表现出如下两大特点:物质循环发生于生物圈内,具有 。无机环境中的物质可以被生物群落 。这与能量的单向流动和逐级递减是不同的。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全球性反复利用(3)生态系统碳循环过程:碳循环主要形式: 。循环途径:CO2考点一生态系统能量流动考情解读 本考点在高考中多以图像、图解等形式结合食物网进行命题,题型有选择题也有非选择题。能量流动的内涵、能量流动的有关运算和能量
3、分流过程分析均属高频考查点。2013年高考中结合物质循环以生活实际为素材,通过食物网、能量流动图解、生态农业等模式进行综合考查的可能性极大。做一题例1(2012湖南十二校联考)下图甲为北极冻原生态系统中部分生物构成的食物网。图乙虚线方框内表示一个生态系统,箭头表示该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方向。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甲中雪兔和狼之间存在明显的种间关系是_。(2)假如北极狐的食物1/2来自雷鸟,1/8来自植物,且该系统能量从生产者到消费者的传递效率为10%,从消费者到消费者的能量传递效率为20%,如果北极狐种群增加的能量为80 kJ,若不考虑其他变化的影响,则需要植物的能量是_kJ。(3)图乙中
4、C代表生态系统中的成分是_。(4)下表表示图乙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情况。分析上表可知,流入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为_(J),从第二营养级到第三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为_。从能量输入和输出来看,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否增加?_。解析从图中可以看出雪兔和狼之间只有一个箭头联系,二者存在明显的种间关系是捕食;北极狐的能量有三个来源,雷鸟提供1/2,植物提供1/8,雪兔提供3/8,若北极狐增加的能量为80kJ,则植物增加的能量为801/220%10%801/810%803/820%10%3 600(kJ);从图乙中可以看出C为分解者,A为生产者,B、D分别为初级消费者和次级消费者,流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为生产者固
5、定的太阳能,即(900106) J,第二营养级到第三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为18100100%18%;从能量的输入和输出来看,能量的输入大于输出,因此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正在增加。答案(1)捕食(2)3 600(3)分解者(4)90010618%增加链一串1生态系统中某营养级生物(以某消费者为例)的能量去路分析(1)图解:(2)能量去路分析:消费者摄入能量消费者同化能量粪便中能量,即动物粪便中能量不属该营养级同化能量,应为上一个营养级固定或同化能量。消费者同化能量呼吸消耗生长、发育和繁殖生长、发育和繁殖分解者分解利用下一营养级同化未被利用由、知,消费者同化的能量呼吸消耗分解者分解下一营养级同化未被利
6、用。2生态金字塔归纳关键一点(1)生态系统中流入某一营养级的一定量的能量在足够长的 时间内的去路有三条:自身呼吸消耗;流入下一营 养级;被分解者分解利用。但这一定量的能量不管如 何传递,最终都以热能形式从生物群落中散失。(2)粪便中能量尿液中能量:某营养级动物粪便中能量不 属该营养级的同化量,而属于上一营养级同化量的一部 分,但尿液中所含能量则不然尿液(如尿素)中所含 能量应属本营养级同化量的一部分。通一类 1.右图表示某一生态系统的能量金字塔,其中、分别代表不同的营养级,E1、E2代表能量的形式。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和是实现物质循环的关键生态成分B该图所示的食物网只有1条食物链:CE1表
7、示主要通过光合作用所摄入的能量D能量可在食物链中循环利用解析:图中为生产者,为顶级消费者而非分解者;该图每一塔级均代表某环节的营养级,并非一类生物,可含多条食物链,能量不可循环利用。答案: C2(2012唐山一模)某生态系统中有a、b、c、d四种生物,构成食物链abc,d为分解者,下图是该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入b处发生的一系列变化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图中的甲表示b的同化能量,乙表示b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B大肠杆菌可以参与丁过程C当生态系统处于相对稳定状态时,b的种群数量一般处于K/2值D图中d的能量不全部来自b生物解析:当生态系统处于相对稳定状态时,b种群数量一般处于K值;b摄入
8、量为其同化量和粪便量之和,其同化量一部分用于呼吸消耗、一部分用于自身的生长、发育和繁殖;大肠杆菌在生态系统中的地位是分解者,d表示分解者,丁过程表示分解者分解释放能量的过程,大肠杆菌可参与此过程;d的能量可来自于b的粪便,而此部分属于上一营养级a的能量。答案: C考点二生态系统物质循环过程、特点及相关原理在生产实践中的应用考情解读 此考点在高考中经常结合能量流动以食物网、生态农业等形式进行考查,题型包括选择题和非选择题;在全球减排、发展低碳经济的背景下,与碳循环相关的原理和过程的考查预计会成为2013年高考热点。做一题例2(2010广东高考)气候变化与生态系统的碳循环密切相关。下表为A、B两个
9、不同时期陆地生态系统与大气环境的碳交换情况。时期碳吸收量(kg Ca1)碳释放量(kg Ca1)A1.2010141.201014B1.2010141.261014(1)生态系统碳的吸收主要是通过_作用实现的,碳的释 放主要是通过_作用实现的。(2)表中_时期的生态系统处于稳定状态,原因是 _。(3)由于过度的人工碳排放,破坏了生态系统的_,导致 大气中_增加并引起全球气候变化。(4)人们正在积极开发新能源以减少碳排放。如“叶绿素太阳能电 池”是模仿类囊体吸收光能的特征而制造的,类囊体吸收光能 的过程发生在光合作用的_阶段;又如经改造的蓝藻能 在细胞内将光合作用产生的_直接发酵转化为燃料乙醇。
10、解析(1)生态系统主要通过生产者的光合作用吸收大气中的CO2,再通过呼吸作用释放CO2。(2)分析图表可知,该生态系统A时期的碳吸收量与碳释放量相等,而B时期的碳吸收量小于碳释放量,即B时期该生态系统会导致环境中CO2含量不断增多,而A时期该生态系统的碳能维持相对稳定。(3)当碳过度排放到环境中时,会破坏生态系统的碳平衡,从而导致大气中CO2增多,形成温室效应。(4)类囊体吸收光能发生在光合作用的光反应阶段;光合作用产生的有机物经发酵可转化为乙醇。答案 (1)光合呼吸(2)A碳的释放量等于碳的吸收量(3)碳平衡CO2浓度(4)光反应有机物链一串1碳循环解读(1)大气中的碳元素进入生物群落是通过
11、植物的光合作用或化能合成作用实现的。(2)碳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的循环是以CO2的形式进行的。碳元素在生物群落中的传递主要靠食物链和食物网,传递形式为有机物。(3) 大气中CO2的来源有三个:一是分解者的分解作用;二是动植物的呼吸作用;三是化石燃料的燃烧。(4) 实现碳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进行循环的关键因素是生产者和分解者。2物质循环与能量流动比较项目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形式光能化学能热能(一般形式)化学元素过程沿食物链(网)单向流动在无机环境和生物群落间往复循环范围生态系统各营养级全球性特点单向流动,逐级递减反复出现,循环流动关键一点(1)碳循环图解的识别方法: 上图为生态系统的碳循环图
12、解。首先找出两个成分之间具有双向箭头的是A和E,一个为生产者,一个是大气中的CO2库。又因为其他各个成分都有箭头指向A,所以A为大气中的CO2库,E为生产者。然后观察剩余的几个成分,其中其他生物部分的箭头都指向C,所以C是分解者,剩余的B、D、F则为消费者。整个图解中,食物链是EFDB。(2)能量流动与物质循环图形绘制差异:生产者唯一的能量来源是“太阳能”,其他指向生产者的箭头应属“物质”而非“能量”。在生物群落内部,大凡传递有机物时,也同时传递着能量(有机物是能量的载体)。通一类3下图是生物圈中碳循环示意图,下列相关分析不正确的是 ().A生物圈通过碳循环实现碳元素的自给自足B甲是消费者,丙
13、是生产者,各成分间以CO2的形式传递碳元素C对戊过度开发利用会打破生物圈中碳循环的平衡D碳循环过程需要能量驱动,同时又是能量流动的载体解析:图中甲为消费者,乙为分解者,丙为生产者,丁为大气中的CO2库;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以CO2的形式传递碳元素,在生物群落之间以有机物的形式传递碳元素。答案: B4下图所示是某个农业生态系统的模式图,据图分析回答:(1)完成这个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图解。(2)该生态系统的初级消费者除了人、家禽和家畜之外,还有害虫等,如何运用信息传递的作用控制害虫数量?(列举两项)_。(3)从种间关系角度分析,可以采_(列举两项)等方法,提高农作物产量,使更多的能量流向人类。
14、解析:题图所示的是物质循环的过程,画能量流动图解时要注意能量的流动具有单向性,因此箭头必须是单向的,物质可以循环利用,但是能量必须来自生态系统以外的太阳能。在解答本题时,一定要抓住问题的关键, 比如第(2)小题要求从信息传递的作用角度分析,第(3)小题要求从种间关系角度分析,只有抓住关键,才能正确分析和解答。答案:(1)如图所示(2)利用昆虫信息素诱捕;利用昆虫的性外激素扰乱昆虫的雌雄交配(其他合理答案亦可)(3)除去杂草,减少竞争对手;消灭或控制害虫数量,减少农作物能量流入害虫体内(其他合理答案亦可)做一题例3同学们在课外活动中发现植物的落叶在土壤里会逐渐腐烂,形成腐殖质。他们猜测落叶的腐烂
15、是由于土壤微生物的作用,不同生态系统的土壤微生物分解能力不同,并设计了实验进行验证。(1)实验设计首先要遵循的是_原则和 _原则。(2)以带有同种落叶的土壤为实验材料,均分为A和B。实验 时A不做处理(自然状态);B用塑料袋包好,放在60的恒 温箱中灭菌1小时。B处理的目的是_ _。(3)(2)中实验的自变量是_,因变量是 _,无关变量是_(至少写出两点)。(4)如果同学们的猜测是正确的,若干天后(2)中B组的落叶 _。(5)如果同学们用带有相同量同种植 物落叶的冻土苔原和热带雨林的 等量土壤为实验材料,分别模拟 原生态系统的无机环境条件进行 C组和D组的实验,定期抽样检测样品土壤中未腐烂的落
16、 叶的含量,请根据预期结果在右图中绘出相应的曲线。解析由题意可知该实验的目的是验证落叶的腐烂是由于土壤微生物的作用,实验的自变量是土壤中微生物的有无,因变量是落叶的腐烂程度。为遵循生物实验设计的对照原则和单一变量原则,所以应尽量减少无关变量对实验的影响,如土壤温度、湿度、pH、落叶的种类和大小等。在绘制曲线时,应注意以下几点:明确横坐标和纵坐标的意义,其中纵坐标为未腐烂的落叶量;两曲线的起点相同,注意纵坐标初始值不为0;由于微生物的分解作用,两曲线呈下降趋势,且D组下降速度较C组快;由于随时间延长,微生物的数量增多,所以两曲线的下降趋势是由慢到快。答案(1)单一变量对照(2)杀死土壤微生物,同
17、时避免土壤理化性质的改变(3)土壤微生物(作用)的有无落叶的腐烂程度土壤温度、含水量、pH、落叶的种类和大小等(合理即可)(4)腐烂程度小于对照组(5)如右图学一技1变量分析项目内容自变量土壤中微生物的有无因变量落叶是否腐烂无关变量落叶的种类、土壤的理化性质、埋入土壤的时间等自变量设置方法取两份土壤,一份为自然状态(对照组),一份进行灭菌处理(实验组)2预期结果与结论做一题例4(1)在右图所示食物网中,E是生产者,共含有7.1109 kJ的能量,B生物种群总能量为2.3108 kJ,从理论上计算A最多获得的能量是 ()A2.84108 kJB2.38108 kJC1.41109 kJ D3.0
18、5108 kJ(2)在如图所示的食物网中,假如猫 头鹰的食物有2/5来自于兔子, 2/5来自于鼠,1/5来自于蛇,那么 猫头鹰若增加20 g体重,最少需要消耗植物 ()A600 gB900 gC1 600 g D5 600 g(3)某同学绘制了下图所示的能量流动图解,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生产者固定的总能量可表示为(A1B1C1A2 B2C2D2)B由生产者到初级消费者的能量传递效率为D1/W1C初级消费者摄入的能量为(A2B2C2D2)DW1D1D2.解析(1)解题流程如下:答案(1)B(2)B(3)C学一技1能量传递效率相关计算中的注意事项(1) 流入各级消费者的总能量指的是该级消费者同化的总能量,消费者粪便中所含有的能量不能计入其同化的总能量中。因此,同化量摄入量粪便中的能量。(2) 能量传递效率某一个营养级的同化量/上一个营养级 的同化量。(3) 计算某一生物所获得的最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美味早餐自己做》(教案)-2024-2025学年五年级上册劳动鄂教版
- DB41∕T 1815-2019 桃简约栽培技术规程
- 弱电工程包合同范本
- 七年级地理上册 第一章 第二节 地球运动地球的自转运动教学设计 (新版)新人教版
- 云南省峨山彝族自治县高中生物 第二章 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 2.2 通过激素的调节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必修3
- 一年级下册美术教学设计-5.快乐的小鸟5-岭南版
- 安全技术评价评价单元的划分和评价方法的选择
- 任务膨胀岩土的工程地质分类课件
- 2025年桥隧工职业综合技能资格知识考试题与答案
- 2025物业服务合同范本
- 湖北省武昌区七校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联考英语试卷+
- 医学数据标注培训课件模板
- 2024-2025北京中考英语真题阅读CD篇
- 高一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与答案解析(共三套)
- 2024城镇燃气用环压式不锈钢管道工程技术规程
- 《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主题班会课件
- 2024届高三一轮复习《庖丁解牛》课件
- 2023年10月自考00226知识产权法试题及答案含评分标准
- 油画人体200张东方姑娘的极致美
- 【ch03】灰度变换与空间滤波
- 抗结核药物的不良反应及注意事项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