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课件_第1页
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课件_第2页
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课件_第3页
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课件_第4页
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古 代 中 国的 农 业 经 济1古 代 中 国的 农 业 经 济2【目录】农业起源耕作方式繁重税役土地制度水利事业小农经济1234562【目录】农业起源耕作方式繁重税役土地制度水利事业小农经济3Part 1【农业起源】农业的地位农业的起源引 入 新 课 目录 3Part 1【农业起源】农业的地位 目录 4引入新课五谷黍稷麦粟稻4引入新课五谷5引入新课无农不稳,无工不富,无商不活。民间俗语5引入新课无农不稳,无工不富,民间俗语6农业的起源区域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作物粟和水稻传说神农能殖嘉谷,创制了原始农具耒耜6农业的起源区域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作物粟和水稻传说神农能殖嘉7农业的起源“古之人民皆食

2、禽兽肉。至于神农,人民众多,禽兽不足,于是神农因天之时,分地之利,制耒(li)耜(s),教民农耕。”成为农业的始祖。 白虎通卷二肩披树叶,头生双角,手捧五谷,在传说的“圣王”中有显赫的地位。7农业的起源“古之人民皆食禽兽肉。至于神农,人民众多,禽兽不8农业的起源区域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作物粟和水稻传说神农能殖嘉谷,创制了原始农具耒耜史证许多新石器时代的遗存陕西半坡村出土的新石器时代的谷子8农业的起源区域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作物粟和水稻传说神农能殖嘉9农业的地位支撑着古代的社会生产和生活古代重大文明成就取得的基础9农业的地位支撑着古代的社会生产和生活古代重大文明成就取得的10Part 2【耕作方式】

3、评 价生产工具的演变耕作方式的进步 目录 10Part 2【耕作方式】评 11耕作方式的进步原始社会:刀耕火种西汉前期:南方依然采用火耕水耨 11耕作方式的进步原始社会:刀耕火种西汉前期:南方依然采用火12耕作方式的进步春秋战国时期:发达地区采用 铁犁牛耕“宗庙之牺为畎亩之勤”。 国语晋语农用动力的革命传统耕作方式形成12耕作方式的进步春秋战国时期:发达地区采用 铁犁牛耕“宗庙13耕作方式的进步汉代画像砖上的牛耕图(江苏徐州出土)东汉牛耕图画像石(甘肃嘉峪关市出土) 汉代:牛耕普及全国 13耕作方式的进步汉代画像砖上的牛耕图东汉牛耕图画像石汉代14耕作方式的进步西汉:耦犁 东汉:一牛挽犁有利山

4、地开垦便于牛耕普及14耕作方式的进步西汉:耦犁 东汉:一牛挽犁有15生产工具的演进原始社会商周时期15生产工具的演进原始社会商周时期16生产工具的演进春秋战国汉代战国铁口犁汉曲柄锄汉代铁镰16生产工具的演进春秋战国汉代战国铁口犁汉曲柄锄汉代铁镰17生产工具的演进耧车(播种工具)唐代曲辕犁17生产工具的演进耧车(播种工具)唐代曲辕犁18评价发展阶段耕作方式生产工具原始社会刀耕火种石、骨、木商周时期石器锄耕石、骨、木少量青铜器春秋战国铁犁牛耕(发达地区)铁农具汉代铁犁牛耕普及全国曲柄锄、大镰唐代铁犁牛耕曲辕犁18评价发展阶段耕作方式生产工具原始社会刀耕火种石、骨、木商19评价积极:提高生产效率,促

5、进农业发展,推动社会进步 19评价积极:提高生产效率,促进农业发展,推动社会进步 20评价局限:农业耕作技术难有革命性突破 20评价局限:农业耕作技术难有革命性突破 21Part 3【小农经济】区 别认 识产 生 目录 21Part 3【小农经济】区 别 目录 22产生时间春秋战国时期条件铁犁牛耕技术的出现土地私有制的出现特点以家庭为生产生活单位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为满足自家生活需要和缴纳赋税22产生时间春秋战国时期条件铁犁牛耕技术的出现特点以家庭为生23认识1、中国封建社会农业生产的基本模式;积极性2、中国封建社会生存和发展的经济基础;3、推动精耕细作技术发展的主要动力;4、封建王朝主要财

6、源;5、中国古代重大文明成就的基础。23认识1、中国封建社会农业生产的基本模式;积极性2、中国封24认识1、分散性:一家一户小生产局限性2、封闭性:缺少交往和合作3、落后性:工具简单、技术陈旧、容易满足4、脆弱性:易受天灾、苛政、土地兼并的影响5、阻碍社会分工和商品经济发展,近代中国迟滞不前的根源之一24认识1、分散性:一家一户小生产局限性2、封闭性:缺少交往25与自然经济的区别区别自然经济:强调自给自足,与商品经济相对立。小农经济:强调以家庭为单位。原始社会和奴隶社会不是小农经济而是自然经济中国封建社会的小农经济等于自然经济注意:25与自然经济的区别区别自然经济:强调自给自足,与商品经济相2

7、6Part 4【土地制度 】解决对策土地兼并土地制度 目录 26Part 4【土地制度 】解决对策 目录 27土地制度商周时期:土地名义为国家公有,实际归国王所有封建社会:封建土地所有制 三种表现形式地主土地所有制国家土地所有制小农土地所有制27土地制度商周时期:封建社会:封建土地所有制地主土地所有制28土地兼并结果土地高度集中,贫富分化加剧原因封建土地私有制的确立土地买卖的合法性影响严重影响国家的赋税收入引发社会动荡不安 地方势力强大影响中央集权 阶级矛盾激化危及王朝统治28土地兼并结果土地高度集中,贫富分化加剧原因封建土地私有制29土地兼并 方里而井,井九百亩,其中为公田。八家皆私百亩,同

8、养公田,公事毕,然后敢治私事。孟子滕文公上春秋时:井田制开始瓦解,私有制产生29土地兼并 方里而井,井九百亩,其中为公田。30土地兼并春秋时:各国税制改革客观承认土地私有 管仲 相地而衰征,则民不移;政不旅旧,则民不偷;山泽各致其时,则民不苟;陆阜陵墐,井田畴均,则民不憾;无夺民时,则百姓富;牺牲不略,则牛羊遂。 国语齐语30土地兼并春秋时:各国税制改革客观承认土地私有 管仲 31土地兼并战国:变法运动从法律上肯定土地私有 商鞅 秦孝公用商君,坏井田,开阡陌虽非古道,犹以务本之故,倾邻国而雄诸侯。汉书食货志31土地兼并战国:变法运动从法律上肯定土地私有 商鞅 32解决对策开明政治家:改革田制地

9、主阶级不可能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民众暴动:提出“平均”口号含平均地权内容,成传统经济意识重要内容32解决对策开明政治家:改革田制民众暴动:提出“平均”口号33解决对策徭役兵役(均田、限田)封 建 国 家佃农抑制兼并地主自耕农田赋人头税田赋地租土地兼并沦为农民起义激化矛盾新的封建国家新的自耕农轻徭薄赋死亡或逃亡33解决对策徭役(均田、限田)封 建 国 家佃农34Part 5【繁重税役】徭 役赋 税 目录 34Part 5【繁重税役】徭 役 目录 35秦朝“泰半之赋”,收成的三分之二缴给国家形式田亩税和从头税是主要形式实质古代国家剥削农民的主要手段专制王朝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赋税影响沉重赋税使农民破产

10、,破坏经济生活秩序引发社会动乱,往往成为王朝覆灭和经济文化凋残的直接原因35秦朝“泰半之赋”,收成的三分之二缴给国家形式田亩税和从头36徭役类型各种工程实质古代王朝强制民众无偿劳动影响过度征发使农民长期离开土地,破坏正常经济生活秩序引发社会动乱,往往成为王朝覆灭和经济文化凋残的直接原因36徭役类型各种工程实质古代王朝强制民众无偿劳动影响过度征发37Part 6【水利事业】归 纳灌溉工具水利工程 目录 37Part 6【水利事业】归 纳 目录38水利工程大禹治水既平息了洪水,又发展了灌溉事业 38水利工程大禹治水既平息了洪水,又发展了灌溉事业 39水利工程李冰主持 郑国主持39水利工程李冰主持

11、40水利工程汉代关中农民创造“井渠”法40水利工程汉代关中农民创造“井渠”法41水利工程东汉王景治理黄河黄河在河套平原41水利工程东汉王景治理黄河黄河在河套平原42灌溉工具戽(h)斗是古代最常见的提水器具42灌溉工具戽(h)斗是古代最常见的提水器具43灌溉工具后汉书记有毕岚作翻车,三国马钧加以完善。 43灌溉工具后汉书记有毕岚作翻车,三国马钧加以完善。 44灌溉工具隋唐五代时,北方使用立井水车,长江流域出现高转筒车44灌溉工具隋唐五代时,北方使用立井水车,长江流域出现高转筒45灌溉工具宋代的立井水车 明清时的风力水车45灌溉工具宋代的立井水车 46归纳大禹治水都江堰 (李冰) / 郑国渠(郑国

12、)井渠法 / 治理黄河(王景)风力水车立井水车(北) 高转筒车(南)、京杭大运河水转翻车灵渠战国汉代隋唐五代明清宋代传说秦46归纳大禹治水都江堰 (李冰) / 郑国渠(郑国)井渠法 47Part 7【农业经济的特点】1、经济形态:2、耕作方式:3、土地制度:4、生产方式:自然经济铁犁牛耕封建地主土地所有 制为主体小农经济;精耕细作47Part 7【农业经济的特点】1、经济形态:自然经济铁犁48Summary总结本节内容我们要重点掌握:耕作方式从刀耕火种到铁犁牛耕从石骨木到铁器耕作技术的积极作用及局限小农经济产生的条件与特点它的积极性与弱点土地制度奴隶、封建社会的土地制度土地兼并与土地私有制的产

13、生48Summary总结本节内容我们要重点掌握:耕作方式从刀49巩固练习国语晋语有“宗庙之牺,为田亩之勤”的记载;孔子的学生冉伯牛名耕,司马耕字子牛,由此得出的历史结论确切的是A、孔子有教无类,学生多是贫家子弟B、孔子非常重视教育学生参加农业劳动C、春秋人物多取贱名D、孔子生活的春秋时代可能已有牛耕D49巩固练习国语晋语有“宗庙之牺,为田亩之勤”的记载;50巩固练习C唐代均田制规定:成年男子授口份田八十亩,死后由政府收回,除非地广人稀的地区,不得过限占田。对此认识不正确的是A、当时可能存在着土地国家所有制B、均田制有利于小农经济的发展C、实现了农民土地所有制基础上的“平均地权”D、一定程度上能缓解土地与劳动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