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五单元21古代诗歌五首己亥杂诗(其五)龚自珍-己亥杂诗(其五) 教案_第1页
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五单元21古代诗歌五首己亥杂诗(其五)龚自珍-己亥杂诗(其五) 教案_第2页
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五单元21古代诗歌五首己亥杂诗(其五)龚自珍-己亥杂诗(其五) 教案_第3页
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五单元21古代诗歌五首己亥杂诗(其五)龚自珍-己亥杂诗(其五) 教案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己亥杂诗(其五)教案教学目标:1.以读为本,指导学生掌握诗歌诵读的方法,多读多练。2.先读后解,以读带解,引导学生借助注释,自主探究,理解诗歌的感情,掌握鉴赏诗歌的方法。3.以本诗体现的爱国精神和奉献精神为支点,联系旧课相关诗歌,温故知新,加深对本诗感情的理解。4.拓展积累相关课外名句,引导学生养成多读诗文多积累的阅读习惯,增强文化自信,提升对中华文化的自豪感。教学重难点:掌握诗歌诵读的方法,理解诗歌主旨,把握情感,掌握鉴赏诗歌的方法。教学方法:诵读法、讨论法、讲授法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同学们,暮春时节,眼见花谢飘零,你会有怎样的心情或感受?对于落花归向何处,你又会有怎样的思考

2、呢?落花曾勾起古代多少文人伤春之叹,而偏偏有一位诗人,却对落花有着不同的理解和寄望,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龚自珍的己亥杂诗(其五),一起品读诗歌,赏析诗中别样的落花!二.作者及写作背景介绍(一)知人论世作者介绍龚自珍(17921841),字璱人,号定盦。浙江仁和(今杭州)人,清代思想家、文学家。龚自珍出生于书香门第,但仕途不顺。他的祖父、父亲都在北京做过官,幼年时,他就在京入塾就读,后来又多次赴京参加会试,直至在京做官。任官期间,他主张革除弊政,抵制外国侵略,曾全力支持林则徐禁除鸦片。48岁辞官南归,次年卒于江苏丹阳云阳书院。他的诗文主张“更法”、“改图”,揭露清统治者的腐朽,洋溢着爱国热情。著

3、有定庵文集,留存文章300余篇,诗词近800首,今人辑为龚自珍全集。(二)知人论世写作背景关于这次辞官南归,原因或是“才高动触时忌”,或是“忤其长官”,又或是“为粤鸦片案主战,故为穆彰阿所恶” 。当时,清王朝的统治已经进入了“衰世”,呈现出“忽忽中原暮霭生”的景象,诗人深感忧虑。(三)关于作品己亥杂诗清道光十九年(1839年)是己亥年,这一年诗人辞官离京返回杭州,后又北上迎接眷属,往返途中共写成七绝315首,总题为己亥杂诗,内容或直抒胸臆,或回忆往事,或叙述见闻,或赠答友朋,等等。这首诗是其中的第五首,是作者刚刚离开京城时所写。三. 配合背景音乐,吟咏诵读,先读后解,初步感知(一)教师范读,正

4、音,辨析同音形近字、划分节奏,全班齐读。(二)教师针对全班朗诵作评价,提出建议,提示朗诵应注意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1.朗读诗歌除了注意把握节奏,我们还应注意些什么?2.刚才你从诗中读出怎样的感受?3.想一想,作者可能是以怎样的心情创作这首诗歌?我们又应以怎样的感情来读这首诗歌会更贴近作者所传达的情感?(三)引导学生揣摩情感,酝酿情绪,把握感情,自行朗读,多读几遍之后,全班配乐朗诵。四.展开联想,感悟诗境(一)结合注释,理解诗意。1.学生自主学习,结合注释,理解诗歌大意。2.通过提问法,师生共同探究诗中的景语,分析意象。例如:浩荡离愁离愁如水波汹涌,化无形为有形;离愁浩瀚无边,漫无边际,愁绪至

5、深。白日斜既是点明离京时间,也是象征清王朝已现衰颓之象,诗人深感忧虑。落花先分析落花的形象,再引导学生由物及人,理解落花有情是诗人有着家国深情的含蓄表达。3. 配合音乐,展开联想,感受诗境。教师有感情地逐句描述各句诗意,全班展开联想和想象,逐句深情齐读原句,加深理解,为下一步把握情感,鉴赏表达技巧做准备。(二)赏析诗歌,把握情感,鉴赏表达技巧1.请找出诗中表露诗人情感的词语。(提问)2.你还能从哪些词句找出诗人蕴含的情感?(小组交流讨论,代表发言)(教师提示:一切景语皆情语。注意抓住意象,探究景与情的表达的关系。)(三)鉴赏名句,赏析语言美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这两句诗表达了作

6、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蕴含了什么道理?对你有哪些启发?(小组讨论,代表发言,教师小结)(教师提示:可以从情感、哲理等方面谈谈你的感受。)教师梳理、小结:1.艺术手法:移情于物,借物抒情,寓理于景2.情:诗人虽以眼前飘零的落花自喻,但并不消极,既不冷酷无情,也不自哀自怜,而是以乐观豁达的态度面对仕途失意,自己虽辞官南归,但还要带着奉献精神,关心着国家的命运,不忘报国之志,至死也仍将怀着牵挂国家人民的一腔热情。3.理:“落红”自身生命的消逝并不可悲,它将继续无私地奉献自己,化为春泥,成为培养新生命的养料,滋润新花,从而超越自身生命,使生命得到延续。4.启发:好诗应能使人从吟咏诵读中明情、明事、明理。五

7、.比较拓展(一)温故知新,联系旧课相关诗歌,加深对本诗感情的理解。回顾小学学过的己亥杂诗(九州生气恃风雷),旧课新解,结合本诗,比较阅读。加深对本诗体现的爱国精神和奉献精神的理解和感悟。(二)拓展积累课外关于爱国精神和奉献精神名句,感受和学习诗人们的爱国精神和为国奉献的崇高精神。有关爱国精神和奉献精神的名句分享:1.“奉献”名句: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杜甫春夜喜雨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李商隐无题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 罗隐蜂2. “爱国”名句: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屈原)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六.展开联想,熟读成诵(一)读一读比一比配合音乐,学生自由朗读,与同学们比一比谁读得更好,感情更充沛。(二)根据诗意的描述,配合音乐,展开联想,熟读成诵七.课堂小结:1.读诗须做到:展开联想、把握感情、注意节奏。2.艺术手法:移情于物、借物抒情、寓理于景。3.注意联系、复习回顾、比较阅读、拓展积累。4.为人处世:立志报国、甘于奉献、“三明”(明情、明事、明理)、乐观豁达。八.布置作业:1.背诵、默写本诗,完成练习册习题。2.课后再搜集有关“奉献”、“爱国报国”的名句,与同学交流分享。3.选取一事物,运用托物言志/借物抒情/寓理于景等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