毒害品氰化钠事故的应急处置_第1页
毒害品氰化钠事故的应急处置_第2页
毒害品氰化钠事故的应急处置_第3页
毒害品氰化钠事故的应急处置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毒害品氰化钠事故的应急处置氰化钠属毒害感染性类危险化学品,其特性表现为:在水中的溶解度越大,其毒性越大,越易被人、畜汲取;呈固体状时的颗粒度越小,简单飞扬,越易引起中毒;呈液体状时的沸点越低,挥发性越强,空气中的浓度越大,越易从呼吸道进人人体引起中毒;绝大多数有机毒害品不仅有毒,而且有易燃、易爆、易腐蚀的危险性;是无机毒害品一般本身不燃,但其中的氰化物遇酸会产生剧毒、易燃的氰化氢气体等。一、氰化钠事故的特点氰化钠有以固体形式储于密封袋和金属桶内,也有以溶液形式用储罐、槽车进行储运。氰化钠事故的特点为:(一)极易造成人员中毒氰化钠具有剧毒危害,能通过呼吸系统、消化系统和皮肤进入人体,对呼吸酶有剧

2、烈抑制作用。中毒初期病症表现为面部潮红、心动过速、呼吸急促、头痛和头晕,然后显现焦虑、木僵、昏迷、窒息,进而显现阵发性抽搐、抽筋和大小便失禁,最终显现心动过缓、血压骤降和死亡。(二)严峻污染环境氰化钠及其与水作用产生的氰化氢对大气、水域及土壤会造成严峻的环境污染,对环境生物尤其是水生物会造成严峻危害。(三)引发燃烧爆炸氰化钠自身不燃烧,但遇潮湿空气或与酸类接触会产生剧毒、易燃的氰化氢气体,其爆炸极限为5.6%-40%。与氯酸盐、硝酸盐等接触会猛烈反应,引起燃烧爆炸。二、氰化钠事故的处置(一)报警遇到氰化钠事故时应问清事故发生的时间、具体地址、泄漏物质的载体、有无人员伤亡等情况,并立刻报警。(二

3、)个人防护进入事故现场的救援人员必需佩戴隔绝式呼吸器,穿着全封闭式防化服或抗腐蚀性的防化学喷溅服以及无钉鞋。对深人事故现场内部实施侦检、关阀堵漏等任务的救援人员更应强化全身性的安全防护。(三)侦察检测帮助组织人员对事故现场进行侦察检测,把握泄漏扩大区域,四周有无着火源,附近水系分布及流向;利用仪器检测事故现场氰化氢气体浓度,明确扩大范围;测定现场及四周区域的风向、风速、气温等气象数据。(四)建立警戒依据询情和侦检情况,确定警戒范围,建立警戒标志,布置警戒人员,严格掌握人员、车辆出入。氰化钠泄漏量多、扩大范围较大时,应将警戒区域划分为重危区、轻危区和安全区。在整个处置过程中,实施动态监测,并依据

4、监测情况,随时调整警戒范围。(五)疏散救生疏散泄漏区域及扩大可能涉及范围内一切无关人员。组成救生小组,携带救生器材快速进人危险区域搜寻遇险和被困人员,并快速组织营救和疏散。疏散时应明确疏散方向,选择合理的疏散路线,快速转移至安全区域。(六)排解险情1去除火源切断警戒区内全部电源,熄灭明火,停止高热装备工作,禁止运用非防爆器材。2.掌握扩大依据现场情况实行有效措施,确保包装容器内的氰化钠不再外泄。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将包装完好的氰化钠按时疏散出危险区域,并建立安全隔离带。对散落在外的氰化钠按时用塑料布或帆布掩盖,防止扬尘。若是氰化钠溶液泄漏,应筑堤或挖坑收容。按时封堵事故现场的排洪沟、下水道,严防氰化钠流人邻近河流、湖泊等水域。3.关阀断源管道发生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