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Word文档,下载后可任意编辑 精品解析浙教版科学八下第三章 第3节 化学方程式(中等难度)登录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浙教版科学八下第三章 第3节 化学方程式(中等难度)一、单项选择题1科技人员成功研制出新型催化剂,可将二氧化碳转化成液体燃料,反应的微示意图如图。有关该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A反应前后分子的种类和数目都不变B反应前碳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C该反应的基本类型为置换反应D反应物与生成物的粒子个数比为1:1:12(2021余杭模拟)小乐为了检验气体X(纯净物),进行了如图所示实验。观察到实验中干冷烧杯内壁有水珠,实验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则对气体X分析正确的是()A根据实验的现象,
2、说明气体X含氢、氧元素B根据实验的现象,说明气体X含碳、氧元素C根据实验的现象,说明气体X为甲烷气体D根据实验的现象,说明气体X一定含碳、氢元素3(2020九上鄞州月考)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利用可再生资源,我国正式开展实施“玉米转化汽油醇”工程。汽油醇主要是由汽油与乙醇按一定比例配制成的。下列反应与“玉米转化汽油醇”这项技术直接相关的是()A葡萄糖 酒精(乙醇)十二氧化碳+能量B糖类+氧 二氧化碳+水+能量C葡萄糖 乳酸+能量D水十二氧化碳 有机物+氧气4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A波尔多液的配制:CuSO4+Ca(OH)2Cu(OH)2+CaSO4B铁屑溶于稀硫酸中:2Fe+3H2SO4
3、 Fe2(SO4)3+3H2C酒精在空气中燃烧:C2H5OH+3O2 2CO2+3H2OD铁屑与硫粉混合加热:Fe+S Fe2S35(2020九上萧山期中)在托盘天平的两端各放一只烧杯,在两烧杯中分别注入相同质量分数、等质量且足量的稀硫酸,调节至平衡。现向左边烧杯投入20.8克10%的氯化钡溶液,向右边烧杯投入21.2克铁与铜的混合物,充分反应后,天平重新平衡,则混合物中铁的质量为()A5.6克 B11.2克 C8.4克 D14克6(2020九上鄞州月考)在化学反应AB=CD中,若有5克的A与10克的B恰好完全反应,生成1克的C和一定质量的D,,小明做实验前发现容器中只有5克B,则最多生成的D
4、的质量为()A5克 B7克 C13克 D8克7(2020九上鄞州月考)铜能与硝酸反应,但不产生H2根据反应方程式:3Cu+8HNO3(稀)3Cu(NO3)2+2X+4H2O,推测X的化学式是()AN2O3 BNO2 CNO DN2O8(2020九上鄞州月考)下列有关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正确的是()A2KClO3 KCl+O2 BAl+H2SO4 = AlSO4+H2CCu+2HClCuCl2+H2 DCu(OH)2+2HClCuCl2+2H2O9(2020九上鄞州月考)一定条件下,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密闭容器中反应, 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分数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丁是该反应的催
5、化剂B该反应的基本类型是分解反应C该反应中的乙、丙的质量比为 317D该反应中的甲、丙的质量比为 71010(2020九上海曙月考)往一定量的稀硫酸中加入过量的锌粒,如图所示是反应过程中某种量y随加入锌粒的质量变化的图像。由此可知,y不可能表示()A溶液中水的质量 B生成硫酸锌的质量C参加反应的硫酸质量 D生成氢气的质量11(2020九上慈溪月考)下列说法能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的是()Aa 克水受热形成 a 克水蒸气B铁生锈后的总质量比原来铁的质量大C湿衣服晾干后,质量变小D10 克食盐溶于 70 克水中得到 80 克食盐水12(2020九上慈溪月考)A、B、C 三种物质各 15g,在一定条件下
6、充分反应后生成新物质 D 30g。若增加 10g A,A 与C 恰好完全反应,则参加反应的 B 与C 的质量比是()A53 B52 C23 D3213(2020九上慈溪月考)下列反应中产物都是 C,如果 C 的化学式为 A2B3,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AAB2B22C BAB22B22CC2AB2B22C D4ABB22C14(2020九上慈溪月考)化学反应前后,肯定没有变化的是()原子的种类、原子的数目、分子的种类、分子的数目、元素的种类、物质的种类、物质的总质量A BC D15(2020九上慈溪期中)下列化学方程式中正确的是()A铁粉与盐酸反应:2Fe6HCl=2FeCl33H2B铁与
7、硫酸铜反应:FeCuSO4= FeSO4CuC向氯化钙溶液中滴加硝酸钾溶液:CaCl22KNO3=Ca(NO3)22KClD将氢氧化钡加入到硫酸铜溶液:Ba(OH)2CuSO4=BaSO4Cu(OH)216(2020九上慈溪期中)某有机物在氧气中完全燃烧只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据此判断该有机物组成说法正确的是()A一定含有碳、氢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B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C只含有碳、氢元素D无法确定17(2020九上金华月考)通过下列化学反应不能达到目的是()A制氯化铁:2Fe+6HCl=2FeCl3+3H2B实验室制取氢气:Zn+H2SO4=ZnSO4+H2C用硝酸钡溶液区别氢氧化钠溶液和硫酸钾
8、溶液:K2SO4+Ba(NO3)2=BaSO4+2KNO3D用氢氧化铝治疗胃酸过多症:Al(OH)3+3HCl=AlCl3+3H2O18(2020九上台州月考)下列各组物质中,充分反应后溶液或固体总质量减小的是()A稀盐酸和澄清石灰水 B氧化铜和稀盐酸C氢氧化钠溶液和二氧化碳 D碳酸钠晶体风化19(2020九上宁波月考)在反应 2AB3CD 中,A 和 B 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 51,已知 20gA 与一定量 B 恰好完全反应,生成 5gD,则在此反应中 B 和C 的质量比为()A419 B217 C13 D3520(2020八上浙江期中)用I2O5可以测定空气受CO污染的程度,发生反应的化学
9、方程式为:I2O5+5CO=I2+5CO2,根据生成的CO2的多少,可以判断CO的含量,关于这个反应,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参加反应的I2O5的质量等于生成的I2的质量B参加反应的各物质中的氧原子总数等于生成的CO2中的氧原子数C反应物所含元素种类与生成物所含元素种类不同D参加反应的I2O5和CO的质量比等于生成的I2和CO2的质量比二、填空题21(2021八下西湖期中)把4g硫粉放在给定质量的氧气中燃烧,有关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请回答: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O2的质量(g) 3 4 6SO2的质量(g) 6 8 8(1)上述实验中,第 次实验恰好完全反应;(2)上述实验中,第 次实验中
10、氧气有剩余,剩余 克;(3)在这三次实验中,符合质量守恒定律的是 。22(2021温州模拟)无色液体A是一种日常生活中很常见有机燃料,请根据下列转化关系回答:(1)若该液体A在空气中完全燃烧,二氧化碳和水。则该有机物A中一定含有 元素,C物质为 (填化学式)。(2)请写出一个上述关系图中有置换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3(2020九上西湖期末)下列是光亮铁钉的系列变化。请回答问题:(1)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以是 。(2)中铁钉与空气中的 发生化学反应。(3)若和参加反应的铁质量相同,则光亮铁钉(A)、红色铁钉(B)、无锈铁钉(C)三者质量由大到小顺序为 。(用ABC字母表示)24(2020九上
11、新昌月考)书写以下化学方程式:(1)稀盐酸除去铁锈: ;(2)硝酸钡和稀硫酸反应: ;(3)铁和稀硫酸反应: ;(4)硝酸银和稀盐酸反应: ;(5)氢氧化铜和稀盐酸反应: ;25(2020九上鄞州月考)在一定条件下,Mg和MgH2的相互转化可以实现氢气的储存和释放。其工作原理如图。(1)氢气储存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氢气很容易逃逸,若氢气存储效率为10%,储存1kg氢气,至少需要Mg的质量为 kg(2)氢气释放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理论上,52kgMgH2最多能释放氢气的质量为 kg.26(2020九上宁波月考)痕检是提取指纹的一种重要方法,硝酸银显现法就是其中的一种。人的手上有汗
12、迹,用手取用白纸后, 手指纹线就留在纸上。如果将硝酸银溶液小心地涂到纸上,硝酸银溶液就跟汗迹中的氯化钠作用,生成氯化银,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氯化银在光照条件下分解生成银粒和另一种单质(气体),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银粒呈灰 褐色,随着反应的进行,银粒逐渐增多,颜色由灰褐色逐渐变成黑色,而显现出黑色的指纹线。27(2020杭州)北宋张潜在其浸铜要略序一书中对铜的冶炼有如下记载:“山麓有胆泉,土人汲以浸铁,数日辄类朽木,刮取其屑,锻炼成铜(1)书中提及的“胆泉”为硫酸铜溶液,“浸铁”即将铁放入其中,写出此冶 炼铜方法中生成铜的化学方程式 (2)若“浸铁”前后溶液中存在的离子种类如图所示,其中
13、 表示不同种类的离子,则 表示 填写离子符号)28()某同学在科技活动课上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论证质量守恒定律,瓶内放了足量的盐酸,b是未充气的气球,里边放有6.5 g锌粉,将它紧紧套在瓶口上(图A)。将图A的装置在托盘天平上称量,质量为W1g,然后将气球内锌粉全部倒入瓶内,立即产生气体,气球逐渐胀大,锌粉全部反应(图B)。反应结束后,再次称量,质量为W2g,结果W2W1。试分析:(1)此反应是否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填“符合”或“不符合”)。(2)天平显示W2W1的原因是 (装置不漏气)。(3)若生成的H2为0.2 g,在标准状况下,气球体积最大不超过 L(保留一位小数)。(标准状况下氢气密
14、度为0.089 9 g/L)29痕检是提取指纹的一种重要方法,硝酸银显现法就是其中的一种。人的手上有汗迹,用手取用白纸后,手指纹线就留在纸上。如果将硝酸银溶液小心地涂到纸上,硝酸银溶液就与汗迹中的氯化钠作用,生成氯化银,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氯化银在光照条件下分解生成银粒和另一种单质,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银粒呈灰褐色,随着反应的进行,银粒逐渐增多,颜色由灰褐色逐渐变成黑色,从而显现出黑色的指纹线。30用mg氯酸钾和ng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取氧气,当加热至固体质量不再减少时,冷却后称得残余固体的质量为pg。则生成氧气的质量为 g(用所给的字母表示)。三、解答题31(2021江干模拟)某品牌汽
15、车使用相同标号的乙醇汽油和普通汽油时,每百公里油耗和CO排放量的数据如表格:项目 平均油耗/L co排放量/g乙醇汽油 11.8 1.358普通汽油 11.8 2.108(1)由表中数据可知,乙醇比汽油对环境更友好的理由是: 。(2)以植物秸秆为原料制得乙醇,理论上生产1.8吨的葡萄糖,需要3.24吨植物秸秆。现要制取4.6吨乙醇,至少需要该植物秸秆多少吨?32(2021八下西湖期中)某兴趣小组为测定某品牌钙片中碳酸钙含量,取某品牌钙片10克放入烧杯中,每次加入50克稀盐酸充分反应后并用电子天平称量,记录实验数据如下。(除碳酸钙外其他杂质不与盐酸反应)加入稀盐酸次数 0 1 2 3 4烧杯和所
16、称物质总质量/克 150 198.9 247.8 297.8 m(1)表格中m的数值为 。(2)计算出该品牌钙片中CaCO3的质量分数(要有计算过程)。(3)经过分析讨论,同学们觉得这样测得的结果有可能偏大,原因是 (可多选)A.水会蒸发 B.盐酸会挥发 C.钙片没有充分研磨33(2021下城模拟)清代医学著作本草纲目拾遗中“强水”的条目下写到“性最烈,能蚀五金”。“强水”中有硝酸,“五金”是指金、银、铜、铁、锡。其中铜和稀硝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Cu+8HNO3=3Cu(NO3)2+2X+4H2O(1)X 的化学式为 。(2)19.2 克铜完全反应最多可生成Cu(NO3)2多少克?34(2
17、021九下慈溪月考)在托盘天平(灵敏度极高)两边各放盛有等质量、等质量分数足量稀盐酸的烧杯,天平平衡,向左烧杯中缓慢加入一定质量的镁粉,同时向右烧杯中加入一定质量的铁粉,测量加入的金属质量m和相应的烧杯内物质质量变化量M,画出M一m曲线,并在坐标轴内画出曲线oac和obe,回答下列问题:从向左右烧杯加入金属开始观察,当左右烧杯加入的金属粉末质量相同且观察到反应不再进行后停止观察,则指针变化情况为 ;m1:m2= ,曲线oac表示的是 (选填“左边”或“右边”)烧杯中M与m的变化关系35(2021九下柯桥开学考)“过碳酸钠”(2Na2CO33H2O2)俗称固体双氧水,它既有碳酸盐的性质,又有双氧
18、水的不稳定性和氧化性,是很好的消毒剂和供氧剂,广泛应用于洗涤、印染和医药等领域。“过碳酸钠”的制备流程如下:请回答下列问题:(1)H2O2在催化或受热条件下易分解,其化学方程式为 ;在上述流程中,向反应前的H2O2中加入稳定剂的作用是 。(2)在“过碳酸钠”中加入下列物质时,不会导致“过碳酸钠”变质的是 (填序号)。A二氧化锰 B稀盐酸 C硫酸钠 D石灰水(3)“过碳酸钠”极易分解,得到碳酸钠、水和氧气,其反应方程式可表示为2(2Na2CO33H2O2)=4Na2CO3+6H2O+3O2请通过计算说明:若“过碳酸钠”分解产生氧气12g,则同时产生碳酸钠的质量是多少?若将上述产生的碳酸钠全部配制
19、成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溶液,逐滴加入到一定质量的 CaCl2和HCl的混合溶液中,反应过程中加入的Na2CO3溶液的质量与产生沉淀或气体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则x的数值为多少?四、实验探究题36(2021八下杭州月考)某校科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阅读资料时发现,18世纪末,法国科学家拉瓦锡曾经做过这样一个实验:让水蒸气通过一根烧红的枪管,会生成一种气体。同学们对这个实验很感兴趣,并提出了问题:红热的铁与水蒸气反应生成的气体是什么?猜想一:生成的气体可能是氧气。猜想二:生成的气体可能是氢气。为验证生成的气体是什么,该组同学在老师的指导下,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并收集反应产生的气体(装置中必要的铁
20、架台、铁夹、铁圈、石棉网、加热设备等在图中均已略去)。试管A内装有铁粉,烧瓶B中装有一定量的水,提供反应所需的水蒸气。(1)该装置中需加热的仪器为 填字母)。(2)根据已有的知识推测,图中装置C在实验中起到的作用是()A收集气体 B保护实验装置 C干燥作用(3)该组同学对所收集的气体进一步实验发现:该气体不溶于水,比空气轻,并且能燃烧,同时还生成了一种黑色粉末状固体。写出组成黑色固体的元素并说明理由 。37以下是老师引导学生探究“质量守恒定律”的教学片段,请你参与探究并帮忙填写空格(包括表中的空格)。【提出问题】化学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是否相等?【猜想与假设】猜想1:可能不相等; 猜想2:
21、可能相等。【实验探究】甲、乙两组同学用托盘天平分别称量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 甲组 乙组实验方案(反应后略)实验现象 有气泡产生,天平指针向右偏转 铁钉表面有红色物质析出,溶液颜色发生改变,天平指针没有偏转结论 猜想1正确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 猜想2正确【反思评价】究竟哪种猜想正确?通过讨论,同学们发现甲组中有气体溢出,导致指针向右偏转。得到启示:在探究化学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是否相等时,凡有气体生成或参加的反应一定要在密闭中进行。【优化装置】同学们对甲组左盘中的反应装置进行了如下三种改进,你认为最佳装置是(2) (填序号),从另外两种装置中任选一种指出其不足(3) 。38实验中,小红误将
22、氢氧化钠溶液当成酸滴加到金属铝中,结果发现也有气泡产生,为了解该气体的成分,实验小组进行了以下探究。提出猜想小红猜想是氧气;小敏猜想是氢气;小雨猜想是二氧化碳。其他同学认为小雨的猜想是错误的,理由是 ;进行实验利用图所示的装置分别进行实验小红:反应一段时间后,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a处,观察到木条不复燃,则她的猜想错误。小敏:用图所示装置干燥从a导管出来的气体,将管口a与 (填“b”或“c“)端管口连接。反应一段时间,点燃干燥的气体,通过对现象的分析,得出他的猜想正确。得出结论锌和氢氧化钠反应生产氢气和偏铝酸钠(Na2Zn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交流讨论有同学认为,小敏的实验方案有欠缺,步
23、骤中存在安全隐患,理由是 。39(2020九上镇海月考)小科同学为了探究质量守恒定律,设计了如图“白磷燃烧前后质量测定”的实验(实验前天平已达到平衡)。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1)白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2)实验前要在锥形瓶底部铺一层细沙,其作用是防止 。(3)实验过程中,可看到气球的变化情况是 。(4)实验后发现天平指针偏向右边,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可能是 (只回答一种可能)。(5)白磷燃烧 (填“遵循”、“不遵循”)质量守恒定律。40(2020九上杭州月考)金属冶炼就是要把金属从化合态变成游离态,使金属氧化物还原成金属单质,如图为有关实验室用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的实验装置,装置乙中的溶液为澄
24、清石灰水,请回答与该实验有关的问题:(1)实验时,从甲装置的玻璃管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现有含杂质的氧化铜样品10g(假设杂质不参加反应),为测定该样品中氧化铜的质量分数,某同学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得到下列两组数据: 反应前 氧化铜完全反应后I组 洗气瓶和石灰水的质量为185g 洗气瓶和瓶内物质的总质量为187gII组 玻璃管和氧化铜样品的质量为57. 9g 玻璃管和玻璃管内物质的质量为56. 1g(2)关于这两组数据,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_(选填字母)A玻璃管中固体减少的质量即为氧化铜中氧元素的质量B利用这两个数据都可以计算出样品中氧化铜的质量分数C装置乙中石灰水增重的质量与反应产生二氧化碳
25、的质量不相等D如果实验称量很准确,则玻璃管中固体减少的质量应等于装置乙中石灰水增重的质量(3)通过计算该样品中氧化铜的质量分数为 。答案解析部分1【答案】D【知识点】元素化合价的规则与计算;化学方程式的概念、读法和含义;置换反应及其应用【解析】【分析】(1)根据图片分析判断;(2)在化学式中,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据此计算碳元素的化合价;(3)单质与化合物反应,生成新的单质和化合物,这就是置换反应;(4)写出反应的方程式,然后比较粒子个数。【解答】A.反应前的分子的种类和个数都发生了改变,故A错误;B.在二氧化碳中,根据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得到:x+(-2)2=0,解得:x=+4价,故B错误
26、;C.反应物有两种,而生成物只有1种,为化合反应,故C错误;D.方程式为:CO2+H2=CH2O2,因此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粒子个数之比为1:1:1,故D正确。故选D。2【答案】D【知识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解析】【分析】根据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只能证明一定含碳和氢元素,可能含氧元素分析。【解答】A、 根据实验的现象,说明有水生成,则气体X一定含氢,可能含氧元素 ,不符合题意;B、 根据实验的现象,说明有二氧化碳生成,则气体X一定含碳元素 ,可能含氧元素,不符合题意;C、 根据实验的现象,只能说明气体X中一定含碳、氢元素,但不能确定是甲烷气体 ,不符合题意;D、 根据实验的现象,说明气体X一
27、定含碳、氢元素,符合题意;故选D。3【答案】A【知识点】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解析】【分析】根据题目的描述确定反应物和生成物,进而对反应的文字表达式进行判断即可。【解答】根据题目的描述可知,既然是玉米转化汽油醇,那么生成物肯定应该有酒精或乙醇存在,故A正确,而B、C、D错误。故选A。4【答案】C【知识点】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解析】【分析】根据方程式书写原则分析,书写方程式首先要尊重客观事实,即正确书写出该反应中涉及到的物质的化学式,要遵守质量守恒定律,即按反应前后原子个数相等配平。【解答】A、波尔多液成分为硫酸铜和氢氧化钙,二者反应可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和硫酸钙,方程式中没有标沉淀符
28、号,不符合题意;B、铁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不符合题意;C、酒精在空气中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方程式书写正确,符合题意;D、 铁屑与硫粉混合加热方程式没有配平且没有条件 ,不符合题意;故选C。5【答案】B【知识点】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解析】【分析】根据天平左右盘增重质量相等天平平衡及右盘加入铁与铜的混合物,增重质量为混合物质量-产生氢气质量分析。【解答】 左边烧杯投入20.8克10%的氯化钡溶液 ,则左侧增重质量为20.8克,要使天平重新平衡,则右侧也需增重20.8克,则产生氢气质量为21.220.80.4克,设加入铁的质量为xFeH2SO4=FeSO4H256 2x 0.4g56:2
29、=x:0.4gx=11.2g;故选B。6【答案】B【知识点】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解析】【分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及化学反应中各物质质量比分析。【解答】 在化学反应AB=CD中,若有5克的A与10克的B恰好完全反应,生成1克的C,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同时生成D质量为5+10114克,即B和D的质量比为10:145:7,小明做实验前发现容器中只有5克B,则最多生成的D的质量为7克;故选B。7【答案】C【知识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解析】【分析】根据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种类和个数不变分析。【解答】由方程式可知,反应前原子种类及个数为:铜3、氢8、氮8、氧24,反应后:铜3、氢8、氮6、氧22,化
30、学反应前后原子种类和个数不变,所以2X中2个氮原子2个氧原子,X化学式为NO;故选C。8【答案】D【知识点】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解析】【分析】根据方程式书写原则分析,书写方程式首先要尊重客观事实,即正确书写出该反应中涉及到的物质的化学式,要遵守质量守恒定律,即按反应前后原子个数相等配平。【解答】A、方程式没有配平,不符合题意;B、生成物硫酸铝化学式书写错误,不符合题意;C、铜不与盐酸发生反应,不符合题意;D、方程式书写完全正确,符合题意;故选D。9【答案】C【知识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解析】【分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分析,密闭容器中反应前后质量不变,可设为整体1,由此确定出反应前丙和
31、反应后乙的质量分数,再依据各物质反应前后的质量分数变化确定反应物和生成物及参加反应和生成的质量,反应后质量分数增加,则为生成物,反应后质量分数减少,为反应物,增加或减少的质量分数之比即为反应的质量比。【解答】A、丁反应前后质量不变,可能是催化剂,也可能是杂质不参与反应,不符合题意;B、反应前丙为170%-14%-10%=6%,反应后乙为142%40%10%8%,由各物质质量分数的变化可知,甲为反应物,乙为反应物,丙为生成物,丁可能是催化剂,可能是杂质,所以该反应是两种物质反应生成一种物质,属于化合反应,不符合题意;C、 该反应中的乙、丙的质量比为(14%8%):(40%6%) 317 ,符合题
32、意;D、 该反应中的甲、丙的质量比为(70%42%) :(40%6%)1417 ,不符合题意;故选C。10【答案】A【知识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解析】【分析】根据锌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锌和氢气,参加反应的硫酸、生成的硫酸锌、氢气质量都会增加至反应结束不变,而溶液中水的质量不变分析。【解答】A、锌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锌和氢气,溶液中水的质量不变,符合题意;B、 锌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锌和氢气,硫酸锌的质量会从原点起增加,至反应结束后不再变化,不符合题意;C、参加反应的硫酸质量会随反应的发生而增加,至反应结束不再改变,不符合题意;D、生成氢气质量会随反应的发生从原点起增加,至反应结束后不再改变
33、,不符合题意;故选A。11【答案】B【知识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解析】【分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是化学反应遵循的普遍规律分析。【解答】A、 a 克水受热形成 a 克水蒸气属于物理变化,不能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不符合题意;B、 铁生锈是铁与氧气和水共同作用,所以生锈后的总质量比原来铁的质量大 ,符合题意;C、 湿衣服晾干后,质量变小 ,是由于分子不断运动,不是化学变化,不能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不符合题意;D、 10 克食盐溶于 70 克水中得到 80 克食盐水 ,属于物理变化,不能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不符合题意;故选B。12【答案】C【知识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解析】【分析】根据同一反应中
34、各物质质量比总相等分析。【解答】 若增加 10g A,A 与C 恰好完全反应, 即A和C反应的质量比为25:155:3,则15克A消耗C的质量为9克,同时生成D30克,则反应的B的质量为301596g, 参加反应的 B 与C 的质量比是 6:92:3;故选C。13【答案】D【知识点】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解析】【分析】根据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种类及个数都不变分析。【解答】A、 如果 C 的化学式为 A2B3, 反应前后A、B原子个数都不相等,不符合题意;B、 如果 C 的化学式为 A2B3, 反应前后A原子个数不相等,不符合题意;C、 如果 C 的化学式为 A2B3, 反应前后A原子个数不相
35、等,不符合题意;D、 如果 C 的化学式为 A2B3, 反应前后原子种类和个数都不变,符合题意;故选D。14【答案】A【知识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解析】【分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及化学反应实质进行分析。【解答】 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原子的数目、元素的种类、物质的总质量一定不变,分子的种类、物质的种类一定改变,分子的数目可能改变;故选A。15【答案】D【知识点】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解析】【分析】化学方程式是否正确,注意以下几点:反应原理是否正确;化学式书写是否正确;反应条件是否齐全;沉淀或气体符号是否齐全;方程式是否配平。【解答】A.铁粉与盐酸反应:Fe2HCl=FeCl2H2 ,
36、生成物错误,故A错误;B.铁与硫酸铜反应:FeCuSO4= FeSO4Cu,生成铜单质不能用沉淀符号,故B错误;C.向氯化钙溶液中滴加硝酸钾溶液,由于相互交换成分后,没有沉淀、气体或水生成,因此二者不反应,故C错误;D.将氢氧化钡加入到硫酸铜溶液:Ba(OH)2CuSO4=BaSO4Cu(OH)2,故D正确。故选D。16【答案】A【知识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解析】【分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分析即可。【解答】因为反应物中有氧气参加,所以该有机物中是否存在氧元素无法确定。由于氧气中只有氧元素,因此碳元素和氢元素肯定来自于该有机物,那么它一定含有碳元素和氢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故A正确,而B、C、
37、D错误。故选A。17【答案】A【知识点】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解析】【分析】A、根据铁发生置换反应生成+2价亚铁化合物分析;B、根据实验室制取氢气利用锌和稀硫酸反应分析;C、根据硝酸钡与硫酸钾反应产生沉淀、与氢氧化钠不反应分析;D、根据氢氧化铝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铝和水分析。【解答】A、铁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符合题意;B、实验室制取氢气利用锌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锌和氢气,方程式正确,不符合题意;C、硫酸钾和硝酸钡发生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而氢氧化钠不与硝酸钡反应,可以鉴别,不符合题意;D、氢氧化铝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铝和水,方程式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A。18【答案】D【知识点】质量
38、守恒定律及其应用【解析】【分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分析,结合所给各物质反应时固体和溶液的变化情况解答。【解答】A、 稀盐酸和澄清石灰水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溶液质量不变,不符合题意;B、 氧化铜和稀盐酸,固体溶解,质量减少,溶液质量增加 ,不符合题意;C、 氢氧化钠溶液和二氧化碳溶液质量会增加 ,不符合题意;D、 碳酸钠晶体风化,因失去结晶水固体总质量减少 ,符合题意;故选D。19【答案】B【知识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解析】【分析】根据化学反应中物质的相对质量比与实际质量比相等分析。【解答】 在2AB3CD 中,A 和 B 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 51 ,则A和B的质量比为10:1, 20gA
39、与一定量 B 恰好完全反应,生成 5gD ,则参加反应的B的质量为2克,同时生成C的质量为20+2517克,故B和C质量比为2:17;故选B。20【答案】B【知识点】化学方程式的概念、读法和含义;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解析】【分析】根据化学方程式的意义分析判断。【解答】A.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生成的I2都来自于参加反应的I2O5,而I2O5中还有氧元素,因此参加反应的I2O5的质量大于生成的I2的质量,故A错误;B.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量保持不变,因此参加反应的各物质中的氧原子总数等于生成的CO2中的氧原子数,故B正确;C.根据方程式可知,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都是3
40、种,因此反应物所含元素种类与生成物所含元素种类相同,故C错误;D.参加反应的I2O5和CO的质量比:(1272+165):(12+16)=334:28;生成的I2和CO2的质量比为:(1272):(12+162)=254:44,故D错误。故选B。21【答案】(1)二(2)三;2(3)都符合【知识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解析】【分析】(1)根据第一组实验数据,推算第二次应该生成二氧化硫的质量;将第二次和第三次实验数据对比,分析第二次中的硫是否完全反应即可;(2)在第三次实验中,氧气的质量增加了,但是二氧化硫的质量没有增加,说明氧气有剩余,与第二组比较计算即可;(3)质量守恒定律适用一切化学反应
41、过程。【解答】(1)根据第一次数据可知,3g氧气反应生成6g二氧化硫,那么第二次应该生成二氧化硫:,则第二次的氧气完全反应。第三次加入6g氧气时,二氧化硫的质量保持不变,这说明其中的硫已经完全反应,则第二次实验时恰好完全反应。(2)比较第二次和第三次实验数据可知,第三次实验中氧气有剩余,剩余氧气的质量:6g-4g=2g。(3)在这三次实验中,符合质量守恒定律的是都符合。22【答案】(1)碳氢;H2O(2)H2+CuOCu+H2O【知识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解析】【分析】(1)根据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及水是常用溶剂分析;(2)根据氢气与金属氧化物反应属于置换反
42、应分析。【解答】(1) 若该液体A在空气中完全燃烧,二氧化碳和水,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该有机物A中一定含有碳和氢元素,C是常见溶剂,通电可分解产生气体,则C为水,化学式为 H2O ;(2)该关系图中氢气与氧化铜反应生成铜和水属于置换反应,方程式为 H2+CuOCu+H2O ;故答案为:(1) 碳、氢; H2O ;(2) H2+CuOCu+H2O 。23【答案】(1)Fe+CuSO4=Cu+FeSO4(2)氧气和水(3)BAC【知识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解析】【分析】(1)根据铜盐的溶液呈蓝色分析;(2)根据铁生锈实质分析;(3)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分析。【解答】(
43、1) 为铁与铜盐如硫酸铜的反应,化学方程式可以是 Fe+CuSO4=Cu+FeSO4 ;(2) 中铁钉生锈是铁与空气中的氧气和水发生的反应;(3) 若和参加反应的铁质量相同,铁与硫酸铜反应时,每56份质量的铁会置换出64份质量的铜,固体质量增加,铁生锈吸收氧气和水,质量也会增加,且总质量大于铁与硫酸铜后的固体,光亮铁钉(A)、红色铁钉(B)、无锈铁钉(C)三者质量由大到小顺序为 BAC ;故答案为:(1) Fe+CuSO4=Cu+FeSO4 ;(2)氧气和水;(3) BAC 。24【答案】(1)Fe2O3+6HCl2FeCl3+3H2O(2)Ba(NO3)2+H2SO4BaSO4+2HNO3(
44、3)Fe+H2SO4FeSO4+H2(4)HCl+AgNO3AgCl+HNO3(5)Cu(OH)2+2HClCuCl2+2H2O【知识点】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解析】【分析】根据方程式书写原则分析,书写方程式首先要尊重客观事实,即正确书写出该反应中涉及到的物质的化学式,要遵守质量守恒定律,即按反应前后原子个数相等配平。【解答】(1)铁锈成分为氧化铁,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反应方程式为 Fe2O3+6HCl2FeCl3+3H2O ;(2)硝酸钡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钡和硝酸,反应方程式为 Ba(NO3)2+H2SO4BaSO4+2HNO3 ;(3)铁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方程式为
45、Fe+H2SO4FeSO4+H2 ;(4)硝酸银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银和硝酸,反应方程式为 HCl+AgNO3AgCl+HNO3 ;(5) 氢氧化铜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铜和水,反应方程式为 Cu(OH)2+2HClCuCl2+2H2O ;故答案为:(1) Fe2O3+6HCl2FeCl3+3H2O ;(2) Ba(NO3)2+H2SO4BaSO4+2HNO3 ;(3) Fe+H2SO4FeSO4+H2 ;(4) HCl+AgNO3AgCl+HNO3 ;(5) Cu(OH)2+2HClCuCl2+2H2O 。25【答案】(1)Mg+H2=MgH2;120(2)MgH2 Mg+H2;4【知识点】书写
46、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解析】【分析】(1)根据氢气储存时生成氢化镁书写方程式,再利用氢气的质量代入方程式计算镁的质量分析;(2)根据氢气释放同时生成镁书写方程式,再利用氢氧化镁质量代入方程式计算氢气质量分析。【解答】(1) 氢气储存时是氢气与镁反应生成 MgH2 ,化学方程式为 Mg+H2=MgH2 ;设储存1kg氢气,至少需要Mg的质量为xMg+H2=MgH224 2x 1kg10%24:2=x:(1kg10%)x=120kg;(2) 氢气释放时发生分解反应,同时生成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MgH2 Mg+H2;设理论上52kgMgH2最多能释放氢气的质量为yMg
47、H2 Mg+H226 252kg y26:2=52kg:yy=4kg。故答案为:(1) Mg+H2=MgH2 ;120;(2)MgH2 Mg+H2;4.26【答案】NaClAgNO3NaNO3AgCl;2AgCl 2AgCl2【知识点】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解析】【分析】根据硝酸银与氯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银沉淀和硝酸钠和氯化银在光照条件下分解生成银和氯气分析。【解答】 硝酸银与氯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银沉淀和硝酸钠,反应方程式为 NaClAgNO3NaNO3AgCl ; 氯化银在光照条件下分解生成银粒和另一种气体单质,即氯气,反应方程式为 2AgCl 2AgCl2 ;故答案为: NaClAgNO3
48、NaNO3AgCl ;2AgCl 2AgCl2 。27【答案】(1)Fe+CuSO4=FeSO4十Cu(2)Fe2+【知识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解析】【分析】(1)铁和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据此写出反应的方程式;(2)反应前溶液中含有的离子是Cu2+和SO42-,反应后除了Cu2+和SO42-,还有新生成的2价铁离子。【解答】(1) 冶炼铜方法中生成铜的化学方程式:Fe+CuSO4=FeSO4十Cu ;(2) 若“漫铁”前后溶液中存在的离子种类如图所示,其中 表示不同种类的离子,则 表示Fe2+ 。28【答案】(1)符合(2)氢气球受到空气的浮力(3)2
49、.2【知识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解析】【分析】(1)根据化学反应都符合质量守恒定律;(2)根据气球胀大受空气的浮力增大分析;(3)根据气体的体积质量/密度分析。【解答】(1)化学反应都符合质量守恒定律,所以该反应符合质量守恒定律;(2)因锌与盐酸反应产生氢气,气球胀大,受到空气的浮力增大,所以 天平显示W2W1 ;(3) 0.2g氢气的体积为,所以气球体积最大不超过2.2L;故答案为:(1)符合;(2) 氢气球受到空气的浮力 ;(3)2.2。29【答案】NaClAgNO3=NaNO3AgCl;2AgCl 2AgCl2【知识点】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解析】【分析】根据硝酸银与氯化钠反应
50、生成氯化银沉淀和硝酸钠、氯化银在光照条件下分解生成银和氯气分析。【解答】硝酸银与氯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银沉淀和硝酸钠,反应方程式为 NaClAgNO3=NaNO3AgCl ; 氯化银在光照条件下分解生成银和另一种单质,即氯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AgCl 2AgCl2 ;故答案为: NaClAgNO3=NaNO3AgCl ;2AgCl 2AgCl2 。30【答案】mnp【知识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解析】【分析】根据化学反应前后物质总质量不变分析。【解答】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前后物质总质量不变,则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物制氧气时,固体减少质量即为生成氧气质量, 则生成氧气的质量为(mn
51、p ) g ;故答案为: mnp 。31【答案】(1)每首公里油耗相同,值艺醇汽油比普通汽油非放的一氧化碳少(2)解:设需要葡萄糖的质量为mC6H12O6(葡萄糖) 2C2H5OH+2CO2180 92M 4.6t解得:m=9.0吨故需要植物秸秆的质量为【知识点】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解析】【分析】(1)一氧化碳有毒,大量排放会污染空气,根据表格分析两种燃料一氧化碳的排放量大小即可;(2)葡萄糖分解生成乙醇和二氧化碳,据此方程式计算出制取4.6t乙醇需要葡萄糖的质量。生产葡萄糖的质量与秸秆的质量成正比,据此列式计算出需要秸秆的质量。32【答案】(1)347.8(2)解:设碳酸钙的质量为xC
52、aCO3+2HCl=CaCl2+H2O+ CO2100 44x 2.2gCaCO3%=5g10g100%=50%(3)A,B【知识点】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解析】【分析】(1)加入稀盐酸后,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因此烧杯和所称物质的总质量的增加量应该等于加入稀盐酸的质量与生成氧气的差。根据第一次的数据可知,加入50g稀盐酸时,如果钙片没有完全反应,那么总质量增加:198.9g-150g=48.9g;第2次加入稀盐酸后,总质量增加:247.8g-198.9g=48.9g;第3次加入稀盐酸后,总质量增加::297.8g-247.8g=50g,此时正好等于加入稀盐酸的质量
53、,即它没有再次反应,因此第2次时钙片与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据此推算m的数值。(2)第2次实验时,二者恰好完全反应,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150g+100g-247.8g=2.2g,写出碳酸钙和稀盐酸反应的方程式,计算出碳酸钙的质量,并根据计算出它的质量分数。(3)只要是可能造成生成的二氧化碳质量偏大的情况,都会导致测量结果偏大。【解答】(1)3次加入稀盐酸后,总质量增加::297.8g-247.8g=50g,此时正好等于加入稀盐酸的质量,即它没有再次反应,因此第2次时钙片与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后面再继续加入稀盐酸,增加的质量就是加入稀盐酸的质量,那么m=297.8g+50g=347.8g。(2)
54、第2次实验时,二者恰好完全反应,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150g+100g-247.8g=2.2g;设碳酸钙的质量为xCaCO3+2HCl=CaCl2+H2O+CO2100 44x 2.2g;。(3)在实验过程中,二氧化碳的质量等于总质量的减少量。A.水会蒸发,会造成总质量减小的更多,导致二氧化碳的质量偏大,故A符合题意;B.盐酸会挥发, 会造成总质量减小的更多,导致二氧化碳的质量偏大,故B符合题意;C.钙片没有充分研磨,不会影响产生二氧化碳的质量,只会影响反应速度,故C不合题意。故选AB。33【答案】(1)NO(2)解:设最多可生成Cu(NO3)2的质量为x。3Cu+8HNO3= 3Cu(NO3
55、)2+2NO+4H2O192 56419.2克 x=x=56.4g答:19.2g铜完全反应最多可生成Cu(NO3)2 56.4克。【知识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解析】【分析】(1)在任何与周围隔绝的物质系统(孤立系统)中,不论发生何种变化或过程,其总质量保持不变。(2)已知化学反应方程式及参与反应的铜的质量时,列比例方程式计算即可;【解答】(1)化学变化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都不会发生改变,因此由化学方程式可知,X是NO;34【答案】先偏向右侧,最后指向中间;3:7;左边【知识点】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解析】【分析】写出金属镁与稀盐酸,金属铁与稀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
56、式,并表示出物质的总质量的变化量。根据反应的方程式,比较加入相同质量的金属时,总质量的变化量的大小关系,即质量的增加量大的一侧较重,指针将偏向这一侧;反应中稀盐酸的质量是相同的,根据反应的方程式计算出质量相同的稀盐酸完全反应时,镁和铁的质量之比,并据此确定图像与金属的对应关系。【解答】镁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镁和氢气,铁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分别是:、 。从向左右烧杯加入金属开始观察,当左右烧杯加入的金属粉末质量相同且观察到反应不再进行后停止观察,镁增加的质量一直小于铁增加的质量,所以则指针变化情况为:先偏向右侧,最后指向中间;由图示,m1、m2时金属与稀盐酸完全反应,
57、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知,参加反应的稀盐酸的质量相同时,此时消耗的镁与铁的质量比为24:56=3:7;通过分析可知,完全反应时消耗的镁的质量少,则曲线oac表示的是甲烧杯中M与m的变化关系。35【答案】(1)2H2O2=2H2O+ O2;防止双氧水分解(2)C(3)设同时产生碳酸钠的质量为x,2(2Na2CO33H2O2)=4Na2CO3+6H2O+3O2424 96x 12g;解得:x=53g;根据图像可知,生成二氧化碳质量为2.2g,生成碳酸钙5g;设与稀盐酸反应的碳酸钠的质量为y,Na2CO3+2HCl=NaCl+H2O+CO2;106 44y 2.2g;解得:y=5.3g;设与氯化钙反应
58、的碳酸钠的质量为z,Na2CO3+CaCl=CaCO3+2NaCl;106 100z 5g;解得:z=5.3g;那么一共需要碳酸钠溶液的质量为:。【知识点】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解析】【分析】(1)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分解,生成水和氧气,据此写出反应的方程式。加入稳定剂后,可以防止双氧水分解,据此分析解答;(2)只有不与过碳酸钠反应的物质,才不会导致它变质;(3)根据过碳酸钠分解的化学方程式,利用生成氧气的质量,列出比例式计算出生成碳酸钠的质量;碳酸钠先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再和氯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钠,根据图像确定生成二氧化
59、碳的质量和沉淀质量,利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分别计算出参加反应的碳酸钠溶液的质量,最后相加得到x的值。【解答】(1)H2O2在催化或受热条件下易分解,其化学方程式为: 2H2O2=2H2O+ O2 ;在上述流程中,向反应前的H2O2中加入稳定剂的作用是:防止双氧水分解。(2)过碳酸钠中的双氧水会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分解,稀盐酸与其中的碳酸钠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石灰水中的氢氧化钙与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只有硫酸钠和过氧化钠不反应,故C符合题意,而A、B、D不合题意。故选C。36【答案】(1)AB(2)A;B(3)Fe、O.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前有铁、氢、氧三种元素,生
60、成的气体为氢气,则黑色固体中含有铁、氧两种元素【知识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解析】【分析】(1)铁和水蒸气产生的条件是铁必须是红热的,因此装置A需要加热;B中的水只有在加热的条件下才能迅速产生足量的水蒸气,满足实验的需要,也需要加热。(2)根据实验过程,分成装置C的作用;(3)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结合常见物质的特征分析解答。【解答】(1)该装置中需要加热的仪器为AB;(2)C为集气瓶,可以收集反应产生的气体。当反应结束后,气体不再生成。随着温度的降低,装置内的气压会减小,此时水可能被倒吸进集气瓶,避免水进入试管发生炸裂,因此C能保护实验装置,故选AB。(3)组成黑色固体的元素为Fe、O,理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全职助理合同范本
- 2025年长沙货物从业资格证考试
- 保安服务合同范本
- 代办注销合同范本
- 内部包协议合同范本
- 动迁协议出租合同范本
- 公司团购合同范例
- 农业行业劳动合同范本
- 修路回收物资合同范本
- 人员劳动合同范本
- 《磺化过程》课件
- 设备基础预埋件施工方案
- 2024年10月自考01685动漫艺术概论试题及答案含评分参考
- 2024-2030年中国光伏建筑一体化(BIPV)行业发展模式规划分析报告
- 部编小学语文新教材培训
- 五年级书法上册第一课课件
- 《赢利》精读图解
- 高一化学必修一试题
- 大学生职业素养训练(第六版)教案 第二单元 学习职业礼仪
- 2022年中华护理学会输液连接装置安全管理专家共识解读
- 内镜下ESD护理配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