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自相矛盾教学设计自相矛盾教学设计 篇1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2、理解文章中有关词语的意思。3、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理解这则成语故事包含的意思。4、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新课1、同学们,在我们几年的学习中已经知道了很多的寓言故事,能说几个故事的名字吗?2、那你能说说这些寓言故事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呢?3、今天我们就再学习一篇则新的寓言故事,指读课题:自相矛盾。二、提出要求、自读课文1、打开课本,提出自学要求a、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顺课文。b、想想文章讲了一件什么事?c、划出不理解的词语。2、检查自学效果a、请同学读书,其他同学评价。b、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讲了一
2、件什么事?c、提出自己不理解的词语。三、扣词、精读课文“张口结舌”的教学在同学质疑过程中扣住“张口结舌”,问:什么叫张口结舌?课文中讲了谁张口结舌?他为什么会张口结舌?“夸口”的教学通过张口结舌的教学引出两次夸口的内容?a、他夸口之下说了什么话?b、那你能读好夸口的语气吗?c、引导学生用“随你都”说几句话。d、这两句话一起说出来你会想些什么呢?四、联系生活、揭示文章意思1、同学们,现在你知道那个人为什么“张口结舌”了吧?(指名回答)2、在生活中你有过这样的经历或者听说过这样的事例吗?五、读古文,进一步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1、这个故事和这么多的事例确实给了我们很大的启示,其实早在2200多年前自相
3、矛盾这个故事就已经流传开了,它是我国法家学说的杰出代表韩非子所作,想去读读2200多年以前韩非子的自相矛盾吗?2、出示古文自相矛盾学生自读。3、指名学生读,教师范读学生根据课文说说古文大概的意思。4、小结:同学们我们刚刚分别读了现在自相矛盾和2200多年前的自相矛盾你们发现了什么吗?六、小结同学们,在我们中华民族悠久的文化长河中,还有很多像自相矛盾一样流传了几千年的寓言故事,我们可以利用课外的时间去读一读,不光可以拓宽我们的视野,也会使我们在今后的人生的道路上走的一帆风顺!七、作业(略)八、板书设计:自相矛盾夸口张口结舌夸口自相矛盾教学设计 篇2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
4、理解课文内容,知道自相矛盾的意思,培养学生学习成语,积累成语的兴趣。初步按触文言文,能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3、凭借课文中具体的语言材料,使学生在理解寓意的过程中受到启发教育。4、仿编成语故事,培养学生学习成语故事的兴趣,发展学生想象思维能力及模仿写作能力。教学重、难点:体会成语故事的寓意,创编成语故事教学准备:课件自相矛盾教学时间 :一课时。教学过程 :课前活动:分两组比赛,说一说“自”字开头的成语。一、积累成语,揭示课题。1、试说“自”字开头的成语(多媒体展示:有关“自”的成语20个。)自给自足 自觉自愿 自力更生 自告奋勇 自强不息 自食其力 自愧不如自由自在 自知之明 自不量力 自
5、欺欺人 自暴自弃 自鸣得意 自以为是自我陶醉 自相残杀 自高自大 自作聪明 自吹自擂 自相矛盾2、齐读成语。3、引入课文,板书课题,简介矛与盾(矛:长矛,古代用于进攻的武器;盾:盾牌,古代用于防守的武器。)4、播放自相矛盾的flash二、精读自相矛盾。1、自由初读课文2、谁能说一说这个故事主要讲了什么?3、“夸口”什么意思?(说大话。)文中是谁在说大话?他说的是什么大话?学生勾画相关语句,指名朗读,学生评议。师:谁来学着文中的人夸夸矛和盾4、如果你是围观的人,你会怎样想?怎样说?指导读好问话。(设置孩子、中年人、老人,让学生品味语气。)5、 “张口结舌”是什么意思?(张着嘴巴说不出话来。)能换
6、一个词语来替代吗?(哑口无言)他为什么张口结舌?那个人售物时说话前后矛盾对他会有什么后果?(东西卖不出去,失去信用。)6、拓展:如果你是那位卖矛与盾的人,要想把自己的东西卖出去,你会怎样推销自己的矛与盾?(四人一小组讨论。)7、通过学习课文和他们的表演中,你明白了什么?说话、做事不能相互抵触,要前后一致。(说话办事必须实事求是,前后一致。)你身上有过自相矛盾的现象吗?如果有会有怎样的后果?你应该怎么办?三、初识古文,激发兴趣。1、我们知道有些成语是出自古代的寓言和历史书籍,今天我们学习的一则成语就出自于古代思想家韩非子写的一本书里。韩非子简介韩非,先秦时期韩国公子,是我国 先秦时期着名政治理论
7、家,卓越的唯物主义哲学家。子:古代对有学识男子尊称。原文:楚人有鬻盾与矛者,誉之曰:“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其人弗能应也2、练读原文3、看着原文复述课文。四、仿编成语故事。1、播放自相矛盾现代版2、四人小组编成语故事。3、交流,评价。五、教师总结。自相矛盾教学设计 篇3知识目标:学会4个会认字和5个会写字。情感目标:通过阅读课文,理解寓言的内容。能够联系实际理解寓言所比喻的意思。能力目标:朗读并背诵课文。教学重点:读懂课文内容,理解寓意。教学难点:掌握结合注释及查字典理解重点字词的方法,进而读懂课文内容。教学安排:两
8、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1、猜画谜,激发学生学寓言的兴趣。(出示一些经典寓言故事的图片)2、教师引导学生:低年级时,我们学过不少寓言故事,还记得吗?都有哪些?寓言就是以浅显而生动的小故事,向人们讲述做人、做事的道理。但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两则寓言故事与以往的表达方式上有些不同,是什么呢?打开书,快速浏览,你发现什么?是两则文言文。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词。1、以前我们学过一些古诗,怎样才能将文言文读准确,有什么方法吗?请学生尝试自己读故事,注意把每个字的字音读准确,同时注意断句。2、指名读生字、词语。“矛、盾、锐利、坚固、祠、遂、弗”请学生到黑板前,板书第一则寓言的题目。教师强调“矛盾”二字
9、书写并字面解题。3、教师范读课文。4、同桌同学互读课文,在互帮互助中,把故事读通顺。三、细读课文,深入体会。1、指名读文章,讲一讲故事大意。2、故事究竟是怎样发生的呢?学生读第一句。教师出示:楚人有鬻盾与矛者你知道了什么?怎么知道的?“从前楚国有一个人卖矛和盾。”“鬻”的理解学生是通过书下的注释了解的。在此提示学生学习文言文要善于运用书下注释帮助理解。3、他是如何叫卖的?你知道了什么?分别请学生读那个人叫卖的两句话的。学生解释句子大意。理解过程中“坚、利、于”等词语学生在注解里无法找到解释,可引导学生翻阅字典或结合生活实际理解,并给予肯定和鼓励。学生带着理解读一读这两句话,并体会其中重点词句的
10、含义。他为什么要这样夸耀自己的矛、盾?之前他会想什么?叫卖时的语气、神态、动作是怎样的?周围的人听会又会有哪些表现呢?出示填空:自主思考,集体交流,四人小组内可以演一演。指导学生有感情讲一讲小故事,并有感情地朗读句子。4、人群中,有这样一个人,他不仅在听,更在想,于是他问了一个有趣的问题。指名读,谈理解。楚国人的反映怎样?“应”:回答。“弗能应”:不能够回答。能用一个词语表达吗?无言以对、哑口无言。5、为什么“弗能应也”?这个楚国人片面地夸大矛、盾的作用,结果出现了自己说话相互抵触的情景。6、那么,你怎样理解“自相矛盾”这个成语呢?比喻说话、做事相互抵触。四、布置作业。1、抄写生字新词语。2、
11、有感情地朗读,尝试背诵。用现代汉语讲一讲这个故事。自相矛盾教学设计 篇4【教学要求】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学习本课1个生字,理解有生字组成的词语。3、理解课文内容,知道自相矛盾的意思。4、凭借课文中具体的语言材料,使学生在理解寓意的过程中受到启发教育。【教学重、难点】理解故事的寓意。【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复习成语,引入新课,揭示课题。1、同学们,通过以前的学习和课外阅读,我们已经积累了不少成语。下面,我们先来进行一场“成语大比拼”活动。请看大屏幕。师:的确,中华民族有灿烂悠久的文化,成语又是其中一朵奇葩,我们要多多学习成语,积累成语。今天我们就再学一个成语
12、故事:自相矛盾。2、板书课题,观察课文插图,理解“矛”和“盾”。(出示多媒体)二、精讲课文。1、想知道这个故事的内容吗?请自由朗读故事。2、那谁愿意来读读课文?3、这个故事讲的是一件什么事情?(1)教给学生概括故事主要内容的方法。(先说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经过、事情的结果。)(2)帮助学生认识和理解“戳”(教师板书字形,动作演示“戳穿”)在这个故事中,是什么“戳”什么?(4)他是怎么卖他的矛和盾的?(边叫边夸)顺势帮助学生区分“买”和“卖”。(5)文中用了一个什么词?(夸口)(板书)3、“夸口”是什么意思?(说大话。)他是怎么说的?他先夸自己的(盾坚固得很什么矛都不能戳穿)他接着
13、又夸自己的(矛锐利得很什么盾都能戳穿)。(1)谁来读读这位楚国人的话。(2)谁再来学学这位楚国人夸夸自己的“矛”和“盾”。(3)听了这位楚国人的话,有人买吗?为什么?对,他们没买,因为他们听出了这位楚国人话中有问题。有什么问题?(他说话前后不一致,相互抵触)4、如果你是其中围观的人,你会怎样想?怎样说?指导读好问话。(设置孩子、中年人、老人,让学生品味语气。)(1)你是一位孩子,叔叔_。(2)你是一位中年人,兄弟,_。(3)你是一位老人,年轻人,_。5、在围观者的反问中,那个楚国人有什么反应?(1)只能“张口结舌”是什么意思?(张着嘴巴说不出话来。)(2)“张口结舌”还可以换成哪些词?在围观者
14、的反问中,那个楚国人XXXX,回答不出来了。(哑口无言,目瞪口呆,理屈词穷,无话可说)(4)他为什么张口结舌?他敢试给大家看吗?为什么?(5)拓展思维练习:如果试的话,会有什么的结果?如果矛戳穿了盾,说明盾不_,这跟他说的哪一句话相矛盾?如果矛盾不能戳穿盾,说明矛不_,这跟他说的哪句话相抵触,这两种结果,最终都使他的矛和盾_。四、课本剧小表演。五、联系生活,明道理。1、通过学习课文和刚才的表演中,你明白了什么道理?说话、做事不要相互抵触,要前后一致,实事求是。2、那个楚国人说话前后矛盾对他会有什么后果?东西卖不出去,失去信用。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在你的身上,有过自相矛盾的现象吗?如果有,给你带
15、来了怎样的后果?六、拓展作业:看看下列句子有无自相矛盾的地方?1、我肯定李琳大概是生病了。2、我估计他今天一定不会来参加会议了。3、昨天,下了一夜大雨。4、广场上到处是五颜六色的红旗。5、我国的艺术珍品很多,莫高窟中精美的壁画就是仅有的一个。6、我的家庭作业全做完了,只剩下两道数学题没有做。七、质疑提问。八、作业布置:1、把这个故事讲给家人听。2、课外阅读23个成语故事。自相矛盾教学设计 篇5教学内容成语故事自相矛盾共几课时2课型新授第几课时1教学目标1.学习自相矛盾中的生字词,理解“夸口”、“张口结舌”、“自相矛盾”的意思。2.读懂寓言故事的内容,感悟寓言故事的寓意。3.通过说、问、演等活动
16、,使学生在了解寓意的基础上受到教育。教学重难点感受寓言故事的寓意,从中受到教育。教学资源自相矛盾的原文预习设计1.读成语故事,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课文,理解“夸口”、“张口结舌”、“自相矛盾”的意思。2.想一想第一则成语讲了一件什么事,给你什么启发?学 程 预 设导 学 策 略调整与反思第一板块:导入课题,激发兴趣。(3分钟)1. 自相矛盾 滥竽充数画龙点睛。2. “寓言”就是通过一个故事来说明一个深刻的道理。3.齐读课题。第二板块:初读课文自相矛盾,学习生字词。(10分钟)1.学习理解生字。(1)学生读准词语。(2)多种形式理解词语意思。戳:用手指或长条物的顶端捅。学生做“戳”的动作。说大话。
17、学生读句子。张口结舌:张着嘴巴说不出话来。哑口无言。2.学生自读故事。第三板块:读懂故事内容,明白故事寓意。(16分钟)学程单:1.学生读课文,思考课文的主要内容。2.学生默读课文,找一找课文中最能表现这个人骄傲、愚蠢、可笑的句子。(1)学生读自己找到的句子,谈感受。(2)学生用“夸口”的语气读读这两句话。生练习读这两句话。指名读,评价。试着加上表情和动作再读。指名反馈表演读。3.嘲笑讽刺。4.因为别人问,用他的矛戳他的盾结果会怎么样,他不知道怎么回答好。5.学生各抒己见。6.学生联系实际交流。7.说话、做事要实事求是,前后一致,讲究分寸,不能故意夸大,言过其实。第四板块:初识古文。(10分钟
18、)学程单:1.学生读一课一练收藏夹中的古文自相矛盾。2.指名读。3.学生结合刚才读懂的课文对照着学,理解这篇古文意思。4.齐读古文。第五板块:明确任务,完成作业。(1分钟)第一板块:导入课题,激发兴趣。1.在中华民族悠久灿烂的文化中,成语是其中的瑰宝。它概括性强、内涵丰富。如果在作文或说话中,恰当地运用一些成语,就可以获得形象生动、言简意赅、入木三分的奇妙效果。而这些成语大多出自寓言故事,或是历史故事、神话传说、名家名言等。今天我们要学的第8课成语故事(读题),它里面就出现了三个经典的成语。你知道是哪三个成语吗?其实这里面的三个成语故事就是三则寓言。(板书:寓言)2.那你知道什么是寓言吗?(板
19、书:故事、道理)3.我们先来学习第一个成语故事自相矛盾。( 板书:自相矛盾)(读题)第二板块:初读课文自相矛盾,学习生字词。1.出示词语,理解词语意思。自相矛盾 张口结舌 楚国 买卖锐利 戳穿 夸口(1)指名读词语。(2)理解词语意思。知道“戳”的意思吗?字典上怎么说啊?伸出手指头,做做“戳”的动作。那文中写的是用什么戳什么呢? “夸口”什么意思?文中是谁在说大话?他说的是什么大话呢?(指名读句子)“张口结舌”是什么意思呢?能给它换个词代替吗?2.自读故事,注意把每个字的字音读准确。同桌再互相读一读,纠正评价。第三板块:读懂故事内容,明白故事寓意。1.再读读课文,想想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2.请
20、你快速默读课文,找一找课文中最能表现这个人骄傲、愚蠢、可笑的句子。出示句子:我的盾坚固得很,随你用什么矛都戳不穿它。我的矛锐利得很,随你什么盾它都能戳穿。(1)指名学生读自己找到的句子,说说你为什么觉得他可笑、愚蠢?相机理解“自相矛盾”。(2)指导学生用夸口的语气读一读这两句话。3.这楚国人,说话夸大其词,简直比黄婆卖瓜还厉害。这时,有个围观的人是怎么问他的?应用怎样的语气来问?4.那个楚国人为什么张口结舌说不出话来了呢?5.是呀,那个楚国人已经被大家质问得“张口结舌”,已是窘态毕现、狼狈不堪了。6.现在如果你是卖矛和盾的人,你会怎样推销自己的矛和盾?怎样才能不自相矛盾了?7.联系生活实际,谈
21、谈你身边有没有这样的人和事。8.读了这则故事,你明白了什么道理?板书:说话、做事要前后一致。8.是啊!做人要实事求是,不然没人相信你的,到时就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了。第四板块:初识古文。1.读一课一练收藏夹中的古文自相矛盾。2.指名读。3. 结合我们刚才读懂的课文对照着学,理解这篇古文意思。4.齐读古文。第五板块:布置作业1.抄写文中生字词。2.读熟课文,并将这个故事讲给家长听。3.一课一练中自相矛盾的题目。二、初读课文自相矛盾,学习生字词。任务驱动【学习单一】(1)读准,读通故事。(2)理解生字词:戳、茅、盾、锐利、坚固、夸口、张口结舌1.观察学生的自主学习,归结共性问题,思考导学策略。2.
22、指名学生展示,通过答案的比较进行指导。3.教师相机补充理解生字词的意思可以通过找近义词,做动作,用词说话等多种方式。三、再读课文,指导学生读懂故事的内容。1.那他为什么会没话说了呢?谁再来把课文读一读啊?(把那人叫卖的两句话变红)2.有层次的指导学生用夸口的语气读一读这两句话,并体会其中重点词句的含义。(1)他是用怎样的语气来说的呢?板书:夸口a.我听出来了,他特别强调了他的盾很坚固,矛很锐利。谁的读法跟他不同?b.你强调的是什么? “随你”是什么意思?大家看,他跟第一个同学体会的不一样,读的就不一样。谁还能读出不同来?c.你们听出他想表达什么意思啊?“特别得好”这个意思,你们从哪个词听出来的
23、?“很”d.挺有意思的!为什么这么读?生:因为我要强调让大家来买“我的”的矛和盾啊!哦,有自己独特的想法,很好。(2)指导表演读。(3)(手指一个学生)我看你特投入,来,到前面表演表演。呵呵!这楚国人,说话夸大其词,简直比黄婆卖瓜还厉害。3.这个人为什么给大家留下这样的坏印象呢?四、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明白故事的寓意。任务驱动【学习单二】(1)他的话有问题吗?(2)“用你的矛来戳你的盾”,同学们,猜猜会有怎样的结果?(3)故事要告诉我们什么道理?1.好极了,那我们来仔细看看他说的这两句话,有问题吗?2.评价:你好厉害!一下就切中了他话中的要害。问的真漂亮!对啊!围观的人也是这样问的。读,“用你的
24、矛来戳你的盾,会怎样呢?”3.用你的矛来戳你的盾,同学们,猜猜会有怎样的结果?4.(相互抵触、不一致。)你们理解的很准确,看来大家已经读懂了这个故事。5.那个楚国人已经被大家质问得“张口结舌”,已是窘态毕现、狼狈不堪了。板书:张口结舌(是啊!要实事求是,不然没人相信你的,到时就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了)6.说话如此,其实做事也是这个道理。7.对啊!我们以后说话、做事也要实事求是,讲究分寸,不能故意夸大,言过其实,否则,也会陷入“自相矛盾”的境地。生读道理。板书:说话、做事要前后一致。五、初识古文,激发兴趣。1.这个故事有意思吗?(有)这么有意思的一个故事,它出自古代思想家韩非子写的一则寓言,如今
25、它已经成为人们熟知的一个成语自相矛盾(读)。任务驱动读一读原文,尝试理解1.出示原文:2.都是古文,你有什么办法读懂它吗?老师告诉你们一个办法,可以结合我们刚才读懂的课文对照着学,这样很快你就能自己读懂它了。3.用现代语言表达古文句子的意思,句子的形式可以灵活些,不必强求说法一致,意思不错即可。作业设计(1)抄写文中生字词。(2)一课一练中自相矛盾的题目。读熟课文,并将这个故事讲给家长听。教学内容8. 成语故事自相矛盾教学设计 篇6一、 教学目标(一) 知识与技能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2掌握重点词语在意思。3流利朗读并背诵课文。(二)过程和方法1、教师指导学生通过多样方式的朗读,熟读课文。2、通
26、过个人探究和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结合注释理解课文意思,并用自己的话说一说。(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自相矛盾让学生明白脱离实际地夸大某种东西的长处,往往会闹出笑话的道理。2、画蛇添足告诉我们做了多余的事反而不适当。二、教学过程(一)、看图猜成语,激发兴趣。1、同学们,在中华民族悠久灿烂的文化中,成语是其中的瑰宝。相信你们已经积累了许多成语,其中有些来自于神话故事,有些来自于历史故事,还有些来自于寓言故事。你能根据下列图片猜出分别是什么成语吗?2、这些成语都出自寓言故事,谁来说说什么是寓言吗?3、板书课题,认识“矛”和“盾”及它们之间的关系。(二)、明确学习目标,回顾学法。1、课件出示学习目标
27、。2、回顾学法,谁来说一说怎样学习文言文寓言效果会好一些呢? 1、读。读正确,读流利; 2、译。结合注释,读懂文本意 思; 3、悟。明白文中道理; 4、背。最后达到熟读成诵。 (三)、指导朗读课文1、 全体学生自由读文(读文要求:一句一句地读,把音读准。)2、课件播放课文朗读录音,请学生边听边划出节奏,标出重读之处。3、课件出示朗读提示,指名读课文4、范读课文,同桌同学互读课文,在互帮互助中,把故事读通顺。5、齐读课文,小结朗读情况。(四)、再读课文,尝试翻译文言文。1、学生结合注释,尝试翻译文言文。2、同学之间合作学习翻译文言文3、逐句翻译文言文(课件逐句出示文言文)4、指名说说全文的意思。
28、5、课件出示译文,学生齐读。(五)、自主探究,悟出文中道理。1、楚人是怎样夸矛和盾的?请用书中的话说一说。楚人这样说的目的是什么?他说的话应该是怎样的语气?2、听了楚人的一番夸耀,旁人又是怎么说的呢?3、听了旁人的质问,那个楚人有什么反应呢?4、面对旁人的质问,他为什么答不上话来呢?如果真用他的矛去戳他的盾,结果会怎样?1、戳不穿说明 盾坚固矛不锋利 2、戳得穿说明 矛锋利盾不坚固 (楚人言过其实,前后矛盾,不能自圆其说。这也是他的可笑之处。)5、请说说成语“自相矛盾”的意思。6、通过学习这个寓言故事你明白了一个什么道理?(我们说话、办事要实事求是,不能言过其实,自相矛盾。)三、诵读背诵,加深
29、理解。四、拓展延伸,课堂小结。1、你在生活中遇到类似自相矛盾的情 况吗?举个例子说说。 (1)、我肯定李琳大概是生病了。 (2)、广场上到处是五颜六色的红旗。 (3)、昨夜,校园里漆黑一片,只有李老师办公室灯火通明。 (4)、我国的万里长城是世界上没有的奇迹。 (5)、我的家庭作业全都做完了,只剩下两道数学题没有做。2、请用“自相矛盾”造句。3、作者介绍:韩非子书名。集先秦法家学说大成的代表作。韩非是战国末期着名的哲学家、思想家,政论家和散文家,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韩非死后,后人搜集其遗着,并加入他人论述韩非学说的文章编成。共五十五篇,二十卷。提出了“法”、“术”、“势”相结合的法治主张。重要
30、的有孤愤、解老、喻老、难势、问田、定法、五蠹、显学等篇。有清王先慎韩非子集解和今人梁启雄韩非子浅释等注解本。4、引导学生进行小结。五、作业:1、把“自相矛盾”的故事讲给家人听,与家人分享。2、课外阅读二至三个文言版寓言成语故事。自相矛盾教学设计 篇7教学目标:1、掌握生字词。2、了解寓言内容。3、了解寓言包含的寓意。4、朗读、背诵课文。教学重点:关键性话语展开讨论。教学难点:1、古今词义和表达上的不同。2、了解寓言所包含的寓意。3、用自己的话表达课文内容。教具准备:多媒体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1、师:(响起古典音乐)中国被誉为东方文明古国,中国古代的寓言更是文化宝库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人们把“
31、寓言比作理性的诗歌”,一个个短小的故事中蕴涵着深刻的道理,这一节课让我们共同走进古代寓言故事之中。2、板书课题:14寓言二则自相矛盾3、在课前,老师布置预习,请同学们查找与本课有关的资料,谁愿意汇报。4、同学们能从多种途径收集资料,不仅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本课内容,同时也锻炼我们的自学能力,开拓我们的视野。通过同学们的介绍,我们知道矛与盾是古代作战的武器,课文围绕着矛与盾会讲述一个什么样的故事呢?让我们一同欣赏课文吧!二、初步感知课文1、先听老师读课文,注意文中字的读音以及句子的停顿和读音。2、下面请同学们试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和句中的停顿,要把句子读通顺,难懂的地方多读几遍。3、谁愿意读课文
32、。4、看得出大家的掌声是对他的表扬,就让我们像他一样,有感情地齐读课文。读后告诉老师你都知道了些什么?三、翻译古文同学们通过朗读,已初步感知了文章内容,下面我们一起学习课文。1、第一句:(1)理解“鬻”和“誉”含义。(2)请翻译第一句(3)读的语气教师:让我们用炫耀的语气齐读这句话。2、第二句:(1)解释“利”(2)请翻译第二句(3)能用吹嘘的语气读出这句话。3、第三句:(1)翻译第三句(2)找出文中古今意思差别较大字?(3)读时注意什么(4)设想一下,问话人的年龄、性格,读时语气怎样?试这读一读。4、第四句:师:第四句内容很少,我们改变下形式,请一名同学到前面来担任小老师,带领大家一同理解这
33、一句。(1)“其人弗能应也”中“应”什么意思?(2)翻译第四句(3)看图想象一下楚人此时什么表情?这句话要用什么样的语气读?(4)为什么“其人弗能应也。”四、理解巩固文章内容1、看得出同学们学得都非常认真。现在谁能给大家讲一讲这个寓言故事。(板书)2、谁能说说读了这则寓言,你想到了什么?3、你们都非常善于思考,理解的很深刻,希望你能把自己的理解溶入到朗读中。五、全文总结本文以短小精悍的故事情节、幽默的语言,告诉我们做人一定要诚实,不要犯自相矛盾的错误。在我国的文化宝库中,这样的寓言故事有许多,它们蕴涵着深刻的道理,凝聚着宝贵的经验。希望同学们课下都来阅读,更好地培养自己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4、。最后让我们有感情地朗读本文。部编版五年级语文自相矛盾的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2、理解文章中有关词语的意思。3、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理解这则成语故事包含的意思。4、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新课1、同学们,在我们几年的学习中已经知道了很多的寓言故事,能说几个故事的名字吗?2、那你能说说这些寓言故事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呢?3、今天我们就再学习一篇则新的寓言故事,指读课题:自相矛盾。二、提出要求、自读课文1、打开课本,提出自学要求a、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顺课文。b、想想文章讲了一件什么事?c、划出不理解的词语。2、检查自学效果a、请同学读书,其他同学评价。
35、b、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c、提出自己不理解的词语。三、扣词、精读课文“张口结舌”的教学在同学质疑过程中扣住“张口结舌”,问:什么叫张口结舌?课文中讲了谁张口结舌?他为什么会张口结舌?“夸口”的教学通过张口结舌的教学引出两次夸口的内容?a、他夸口之下说了什么话?b、那你能读好夸口的语气吗?c、引导学生用“随你都”说几句话。d、这两句话一起说出来你会想些什么呢?四、联系生活、揭示文章意思1、同学们,现在你知道那个人为什么“张口结舌”了吧?(指名回答)2、在生活中你有过这样的经历或者听说过这样的事例吗?五、读古文,进一步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1、这个故事和这么多的事例确实给了我们很大的启示
36、,其实早在2200多年前自相矛盾这个故事就已经流传开了,它是我国法家学说的杰出代表韩非子所作,想去读读2200多年以前韩非子的自相矛盾吗?2、出示古文自相矛盾学生自读。3、指名学生读,教师范读学生根据课文说说古文大概的意思。4、小结:同学们我们刚刚分别读了现在自相矛盾和2200多年前的自相矛盾你们发现了什么吗?六、小结同学们,在我们中华民族悠久的文化长河中,还有很多像自相矛盾一样流传了几千年的寓言故事,我们可以利用课外的时间去读一读,不光可以拓宽我们的视野,也会使我们在今后的人生的道路上走的一帆风顺!七、作业(略)八、板书设计:自相矛盾夸口张口结舌夸口部编版五年级语文自相矛盾的教学设计2教学目
37、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理解课文内容,知道自相矛盾的意思,培养学生学习成语,积累成语的兴趣。初步按触文言文,能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3、凭借课文中具体的语言材料,使学生在理解寓意的过程中受到启发教育。4、仿编成语故事,培养学生学习成语故事的兴趣,发展学生想象思维能力及模仿写作能力。教学重、难点:体会成语故事的寓意,创编成语故事教学准备:课件自相矛盾教学时间 :一课时。教学过程 :课前活动:分两组比赛,说一说“自”字开头的成语。一、积累成语,揭示课题。1、试说“自”字开头的成语(多媒体展示:有关“自”的成语20个。)自给自足 自觉自愿 自力更生 自告奋勇 自强不息 自食其力
38、 自愧不如自由自在 自知之明 自不量力 自欺欺人 自暴自弃 自鸣得意 自以为是自我陶醉 自相残杀 自高自大 自作聪明 自吹自擂 自相矛盾2、齐读成语。3、引入课文,板书课题,简介矛与盾(矛:长矛,古代用于进攻的武器;盾:盾牌,古代用于防守的武器。)4、播放自相矛盾的flash二、精读自相矛盾。1、自由初读课文2、谁能说一说这个故事主要讲了什么?3、“夸口”什么意思?(说大话。)文中是谁在说大话?他说的是什么大话?学生勾画相关语句,指名朗读,学生评议。师:谁来学着文中的人夸夸矛和盾4、如果你是围观的人,你会怎样想?怎样说?指导读好问话。(设置孩子、中年人、老人,让学生品味语气。)5、 “张口结舌
39、”是什么意思?(张着嘴巴说不出话来。)能换一个词语来替代吗?(哑口无言)他为什么张口结舌?那个人售物时说话前后矛盾对他会有什么后果?(东西卖不出去,失去信用。)6、拓展:如果你是那位卖矛与盾的人,要想把自己的东西卖出去,你会怎样推销自己的矛与盾?(四人一小组讨论。)7、通过学习课文和他们的表演中,你明白了什么?说话、做事不能相互抵触,要前后一致。(说话办事必须实事求是,前后一致。)你身上有过自相矛盾的现象吗?如果有会有怎样的后果?你应该怎么办?三、初识古文,激发兴趣。1、我们知道有些成语是出自古代的寓言和历史书籍,今天我们学习的一则成语就出自于古代思想家韩非子写的一本书里。韩非子简介韩非,先秦
40、时期韩国公子,是我国 先秦时期着名政治理论家,卓越的唯物主义哲学家。子:古代对有学识男子尊称。原文:楚人有鬻盾与矛者,誉之曰:“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其人弗能应也2、练读原文3、看着原文复述课文。四、仿编成语故事。1、播放自相矛盾现代版2、四人小组编成语故事。3、交流,评价。五、教师总结。部编版五年级语文自相矛盾的教学设计3知识目标:学会4个会认字和5个会写字。情感目标:通过阅读课文,理解寓言的内容。能够联系实际理解寓言所比喻的意思。能力目标:朗读并背诵课文。教学重点:读懂课文内容,理解寓意。教学难点:掌握结合注释及
41、查字典理解重点字词的方法,进而读懂课文内容。教学安排:两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1、猜画谜,激发学生学寓言的兴趣。(出示一些经典寓言故事的图片)2、教师引导学生:低年级时,我们学过不少寓言故事,还记得吗?都有哪些?寓言就是以浅显而生动的小故事,向人们讲述做人、做事的道理。但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两则寓言故事与以往的表达方式上有些不同,是什么呢?打开书,快速浏览,你发现什么?是两则文言文。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词。1、以前我们学过一些古诗,怎样才能将文言文读准确,有什么方法吗?请学生尝试自己读故事,注意把每个字的字音读准确,同时注意断句。2、指名读生字、词语。“矛、盾、锐利、坚固、祠、遂、弗”请
42、学生到黑板前,板书第一则寓言的题目。教师强调“矛盾”二字书写并字面解题。3、教师范读课文。4、同桌同学互读课文,在互帮互助中,把故事读通顺。三、细读课文,深入体会。1、指名读文章,讲一讲故事大意。2、故事究竟是怎样发生的呢?学生读第一句。教师出示:楚人有鬻盾与矛者你知道了什么?怎么知道的?“从前楚国有一个人卖矛和盾。”“鬻”的理解学生是通过书下的注释了解的。在此提示学生学习文言文要善于运用书下注释帮助理解。3、他是如何叫卖的?你知道了什么?分别请学生读那个人叫卖的两句话的。学生解释句子大意。理解过程中“坚、利、于”等词语学生在注解里无法找到解释,可引导学生翻阅字典或结合生活实际理解,并给予肯定
43、和鼓励。学生带着理解读一读这两句话,并体会其中重点词句的含义。他为什么要这样夸耀自己的矛、盾?之前他会想什么?叫卖时的语气、神态、动作是怎样的?周围的人听会又会有哪些表现呢?出示填空:自主思考,集体交流,四人小组内可以演一演。指导学生有感情讲一讲小故事,并有感情地朗读句子。4、人群中,有这样一个人,他不仅在听,更在想,于是他问了一个有趣的问题。指名读,谈理解。楚国人的反映怎样?“应”:回答。“弗能应”:不能够回答。能用一个词语表达吗?无言以对、哑口无言。5、为什么“弗能应也”?这个楚国人片面地夸大矛、盾的作用,结果出现了自己说话相互抵触的情景。6、那么,你怎样理解“自相矛盾”这个成语呢?比喻说
44、话、做事相互抵触。四、布置作业。1、抄写生字新词语。2、有感情地朗读,尝试背诵。用现代汉语讲一讲这个故事。部编版五年级语文自相矛盾的教学设计4教学目标:1、学习生字词,认识“戳”,理解“夸口”、“哑口无言”并造句。2、读懂课文,感悟寓意。3、通过说、问、演、写进行语言文字训练。教学过程:一、导入1、通过以前的学习,我们已经学会了许多成语。今天,我来考一考大家,看谁的成语积累最丰富。2、成语积累练习,男女分组抢答:含有数字“一、二、三十、百、千、万”的成语。3、在你所学过的成语中,你觉得哪一个成语最好玩,最有意思?说一说。4、看来大家掌握的成语真多。现在,我们就来学习一个来自寓言故事中的成语故事
45、,叫自相矛盾。板书课题,齐读。二、学习课文。1、课文中有一个生字比较难写,请大家看老师板书:戳chuo。指导读准音,认清形。(第一声,左上羽的变形,左下住多一横,右边是它的部首戈。)谁来用它组词?戳穿,戳破。动作演示“戳穿”。2、那么,自相矛盾中,是什么戳什么呢?请大家先来看一段视频。放动画。3、打开书,自由朗读,然后检查,正音。4、我发现有一个词,在那个楚国人说话前两次出现,那就是“夸口”。板书。指导读楚国人的话,理解并造句。他两次分别夸什么的呢?指名答。(板书矛:天下第一。盾:举世无双。)5、这个楚国人这样叫卖他的矛和盾,你听出了什么?听出矛盾来啦。指名说。6、是啊,旁观的人也听出来了,有
46、个人听不下去了,问了楚国人一个问题:用你的矛戳你的盾,会怎么样呢?幻灯出示句子:那个楚国人张口结舌,回答不出来了。指导读出感情。7、“张口结舌”是什么意思?用换词法理解并造句。那个楚国人,回答不出来了。(哑口无言,目瞪口呆,理屈词穷,无话可说)8、出示思考题:、这位楚国人这时候会怎样想、又怎样做呢?、你还想对这位楚国人说些什么?学生讨论、回答,揭示寓意,幻灯出示,齐读。(比喻言语、行动前后互相对立,不能自圆其说,自己打自己的嘴巴。)也就是说,无论做什么事,都要讲诚信,因为诚信是做人的根本。三、拓展练笔、小练笔:在生活中,自相矛盾的故事其实太多、太多。你遇到过这样的事例吗?结合自己的体验,写一篇
47、小练笔:读自相矛盾有感写完后,老师进行评点。、作业:自学另外两则寓言。生字词各写两遍。部编版五年级语文自相矛盾的教学设计5教学目标1、自主学习字词,学会“吾、弗、夫”3个会认字,理解字义,识记字形;会写“矛、盾”等4个会写字。正确读写“矛盾、何如、弗能”等词语,联系上下文猜测重点词语的意思。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3、理解课文内容,理清故事的起因、发展、高潮和结局,了解人物的思维过程。7、能用自己的话讲述这个故事。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理清故事的起因、发展、高潮和结局,了解人物的思维过程;知道自相矛盾的意思,能用自己的话讲述这个故事。教学难点理解课文内容,理清故事的起因、发
48、展、高潮和结局,了解人物的思维过程。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准备课件教学流程(第一课时)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1、谈话激趣:同学们,在中华民族悠久灿烂的文化中,成语是其中的瑰宝。它概括性强、内涵丰富。如果在作文或说话中,恰当地运用一些成语,就可以获得形象生动、言简意丰、入木三分的奇妙效果。而这些成语大多出自寓言故事,或是历史故事、神话传说、名家名言等。【出示课件2】寓言是用比喻性的故事来寄托意味深长的道理,给人以启示的文学体裁,字数不多,但言简意赅。故事的主人公可以是人,也可以是拟人化的动植物或其它事物。该词最早见于庄子,在春秋战国时代兴起,后来成为文学作品的一种体裁。简单地说“寓言”就是通过一个故
49、事来说明一个深刻的道理。2、引导交流:说说自己了解的寓言故事。(揠苗助长郑人买履守株待兔刻舟求剑画蛇添足农夫和蛇等。)3、导入课题: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寓言故事自相矛盾。(板书课题:自相矛盾)学生齐读课题。4、理解题目:请同学们互相交流对课文题目的理解。(矛是古代人作战进攻敌人的刺击武器;盾是古代人作战中保护自己的盾牌。“自相矛盾”比喻自己说话做事前后抵触,自相矛盾选自韩非子8226;难一。)5、简介作者【出示课件3】韩非子韩非为韩国公子(即国君之子)。战国末期韩国人(今河南省新郑)。师从荀子,是中国古代着名的哲学家、思想家,政论家和散文家,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后世称“韩子”或“韩非子”。韩非
50、所写作品后来集为韩非子一书。秦王嬴政读了韩非的文章,极为赞赏。6、谈话过渡:下面我们就一起来学习韩非子的寓言自相矛盾,希望同学们在学习中能借助注释理解每句话的意思,能用自己的话讲述整个故事,分清事情的起因、经过、高潮和结局,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明白寓言告诉我们的道理。7、教师范读课文。设计意图:引导学生了解什么是寓言的基础上,告诉学生学习寓言的方法,并把这一方法渗透在整节课的教学之中二、初读课文,解决字词1、学生自读课文,要求:(1)大声流利地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2)遇到自己喜欢的语句,多读几遍。(3)了解这篇课文与以前的课文有什么不同。2、自学课文生字词,可以用笔在文中圈出来,然
51、后用合适的方法来解决生字词。3、了解文言文。【出示课件4】文言文的简单演变【出示课件5】文言文与白话文的简单区别4、检查学习效果,相机指导。【出示课件6】(1)楚人:楚国人。(2)鬻(y):卖。(3)誉:称赞,这里有夸耀,吹嘘的意思。(4)陷:刺破,这里有“穿透”“刺穿”的意思。(5)利:锋利。(6)以:用。(7)弗:不。(8)应:回答。(9)夫:放在句首,表示将发议论。三、再读感知,交流学法1、学生大声朗读课文,试着用自己的话说说每句话的意思。想想: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来介绍这件事的?是按照什么顺序来写的?哪些地方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2、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交流读后的收获,教师巡视指导。3、小组推
52、荐一名同学汇报交流的结果,其他同学做补充。4、教师总结:借助注释读懂古文。(1)方法:读懂古文最快捷的方法就是结合课文中的注释。在读好、读通课文的基础之上,对照课文中的注释和平时掌握的语言表达特点相结合来理解,自己尝试弄懂每个词、每句话的大概意思。实在不理解的地方可以借助外界的各种力量来进行理解。(2)运用:比如文中的句子,就可以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借助注释就能把每个词、每句话的意思理解了,还能根据文中提供的信息来把握课文内容的要点,从中明白读书的方法。四、指导朗读1、【出示课件7】楚人/有鬻/盾与矛者,誉之/曰:“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于物/莫不陷也。”或曰:“
53、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其人/弗能应也。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2、学生练习朗读。3、小组学生互读互听,互相评议。4、教师范读。5、指名多个学生朗读,师生评议。设计意图:指导学生掌握朗读节奏,为更好地朗读和理解课文奠定了基础。五、课堂总结,布置背诵【出示课件8】1、这一节课,我们学习了课文中的生字,理解了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并读熟了课文,大体了解了课文内容。2、请同学们课下自由朗读,试着背诵课文。第二课时一、复习检查,导入新课1、指名多个学生朗读课文,师生评议。2、谈话导入新课: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课文自相矛盾。设计意图:检查背诵环节的设计,既是为了与上节课衔接
54、,又是为了开启下节课的教学。二、再读课文,了解内容1、自由读课文,试着用自己的话说说每句话的意思,再试着用自己的话讲一讲这个故事。【出示课件2】(1)一边读一边看插图;(2)对照注释,揣摩句意;(3)小组合作,质疑问难,共同讨论。2、小组交流,互相评议和补充修改,试着在小组内统一说法。3、小组派代表做汇报发言,全班交流,师生评议,教师相机指导并小结。【出示课件3】(古文及逐句翻译)4、指名请同学连起来说一说。5、互相交流在学习中掌握的翻译文言文的方法。【出示课件4】(1)“留”,就是保留。凡是古今意义相同的词,以及古代的人名、地名、物名、官名、国号、年号、度量衡单位等,翻译时可保留不变。(2)
55、“删”,就是删除。删掉无须译出的词。(3)“补”,就是增补。补出省略句中的省略成分;补出省略了的语句。(4)“换”,就是替换。用现代词汇替换古代词汇。如把“吾、余、予”等换成“我”,把“尔、汝”等换成“你”。(5)“调”就是调整。把古汉语倒装句调整为现代汉语句式。(6)“变”,就是变通。在忠实于原文的基础上,把文言文中难懂的词句换成通俗易懂的词句。6、小组推荐代表用自己的话讲述这个故事。师生评议,教师相机指导并小结。故事范例:古时候,一个集市上人来人往,热闹非凡,有一个商人从商店里搬出矛和盾,在大街上高声叫卖。矛上的红缨闪闪发光,矛杆上的龙纹栩栩如生;而盾上的金纹更是光彩夺目,很快就吸引了很多
56、人。那人见这么多人来围观,心里很是高兴,他想:哈哈,这下子我才发财了!于是他说:“朋友们,我这矛和盾可是最完美的武器!赶快买呀!”有个年轻人问:“为什么说这是最完美的武器?”那个商人听了,连忙拿起盾来,炫耀道:“这块盾坚硬无比,世上的任何事物都不能损它一丝一毫!”人群中不少人惊叹不已。他又举起他的矛,炫耀道:“这是世界上最锐利的矛,它能穿破任何事物,不管多厉害的盾,我也能一下将它刺穿。”人群中人们都开始叫:“我买!我买!”那个商人心中暗喜:发财了,发财了。正当他忙的手忙脚乱的准备收钱的时候,有一个老年人站了出来,大声说:“等等!”大家都回过头来望着那个老年人,那个商人也吃惊地望着老人。那个老人
57、捋着胡须慢吞吞地说:“你不是说你的矛最锐利,你的盾最坚固吗?那用你的矛刺你的盾会怎么样呢”人们先是一愣,接着哄堂大笑,一哄而散,只留下那人满脸羞愧的商人和他的矛和盾。从那之后,商人不再卖弄小聪明,而是老老实实,本本分分地做生意,他的生意很快就红火了起来,全家人过上了幸福的生活。三、深读感悟,拓展交流(一)深入感悟。1、同学们,你们喜欢这个故事吗?那谁愿意再来给大家读读课文?2、指名读课文,正音。3、谁能用简洁的语言说一说这个故事主要讲了什么?(古代一个卖矛与盾的人,他先夸他的盾好,什么也戳不破;又夸他的矛好,什么都能戳破。旁人问他:拿你的矛戳你的盾会怎么样?那人哑口无言。)4、读了故事,感受了
58、人物语言,你觉得可以用个什么样的词语来形容文中那个卖矛又卖盾的人?(夸口)文中是谁在说大话?他说的是什么大话?学生勾画相关语句,指名朗读,学生评议。5、谁来学着文中的人夸夸矛和盾。(指名多个学生学着文中的人夸夸矛和盾。)6、如果你是围观的人,你会怎样想?怎样说?(学生各抒己见。)7、指导朗读:指导读好问话。(设置孩子、中年人、老人,让学生品味语气。)8、【出示课件5】在大家的追问中,那个楚国人只能“弗能应也”是什么意思?(无法回答。)能换一个词语来替代吗?(哑口无言。)他为什么无法回答?(因为他的话前后矛盾。)9、那个人售物时说话前后矛盾对他会有什么后果?(东西卖不出去,失去信用。)(二)深入
59、理解,探究寓意。1、互相交流,深入理解。(1)再读课文,试着用自己的话说说故事的起因、发展、高潮和结局。(2)小组交流,小组长整理并记录小组同学的意见。(3)全班交流,师生评议,教师相机引导并小结【出示课件6】:故事的起因是楚国有个卖矛又卖盾的人,他首先夸耀自己的盾,说:“我的盾很坚固,无论用什么矛都无法穿破它!”然后,他又夸耀自己的矛,说:“我的矛很锐利,无论用什么盾都不能不被它穿破!”(板书:起因楚人有鬻盾与矛者,誉之曰:“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于物莫不陷也。”)故事的高潮是有的人问他:“如果用你的矛去刺你的盾,会怎么样?”(板书:高潮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
60、如?”)故事的结局是那个人被问得哑口无言。(板书:结果其人弗能应也。)2、现场表演,理解寓意。(1)谈话激趣:如果你是那位卖矛与盾的人,要想把自己的东西卖出去,你会怎样推销自己的矛与盾?(2)小组同学合作交流:说一说,演一演。教师巡视。(3)指名小组现场表演,师生评议。(4)通过学习课文、参加和观看表演,你明白了什么?世上不可能共同存在牢不可破的盾和没有无坚不摧的矛,这个楚国人片面地夸大了矛与盾的作用,结果出现无法自圆其说的局面。比喻说话做事前后抵触,不能自圆其说。说话、做事不能相互抵触,要前后一致。【出示课件7】(板书:道理说话办事必须实事求是,前后一致。)你身上有过自相矛盾的现象吗?如果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第47届世界技能大赛木工项目-江苏省选拔赛技术文件
- 2023年温州市残疾人职业技能大赛-麦饼制作项目技术文件
- 2024年教案创新:《窦娥冤》教学的新视角
- 2024年PCCAD软件操作培训-赋能你的创意思维
- 2024年PIE工程师培训:高效团队与项目执行力提升
- 2024年微课视角下的《将进酒》课件设计
- 《黄河落日》教学课件制作技巧
- 病理学(医学高级):病理学真题
- 2024年工程制图教案:技术与艺术的结合
- XX工程160KVA箱变安装施工方案
- 统编版(2024)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3.1《做有梦的少年》教案
- 2024-2030年中国机器翻译行业市场发展趋势与前景展望战略分析报告
- 高速公路综合监控太阳能供电系统技术方案设计
- 2024年秋新华师大版七年级上册数学 2.4.3去括号和添括号 教学课件
- 【论述土木工程的信息化建设应用8600字(论文)】
- 北师大版(三起)(2024)三年级上册英语Unit 5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 2024年初级银行从业资格《个人理财》考试试题
- 公司资金调拨及内部往来管理流程手册模板
- 尊干爱兵课件2017
- 流程图练习题(三种结构)
- 消防监控服务合同范本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