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轲刺秦 详细版课件_第1页
荆轲刺秦 详细版课件_第2页
荆轲刺秦 详细版课件_第3页
荆轲刺秦 详细版课件_第4页
荆轲刺秦 详细版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战国策是是一部国别体史书,作者已不可考。经过汉代刘向整理编辑,是定名为战国策。全书共三十三篇,是先秦历史散文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著作之一。战国策 主要记载战国时期各国谋臣策士游说诸侯或进行谋议论辩时的政治主张和纵横捭阖、尔虞我诈的故事,也记述了一些义士豪侠不畏强暴、勇于斗争的行为。 春秋战国时代有名的四大刺客之一。原是卫人,叫庆轲,到了燕国以后,改名荆轲,他是燕国元老田光的好友,喜欢读书击剑,结交名人勇士。 课文中提到的击筑的高渐离,就是朋友之一。燕太子为了刺秦王,先找智勇双全的燕国元老田光。太子丹与荆轲一见如故,互倾肺腑之言。几经恳请,荆轲接受了刺秦任务。太子丹万分高兴,奉荆轲为上卿,精心

2、侍奉以后,就是便是课文所记。 荆轲整体感知 1、听录音,默读课文,在课文中标记难字的读音和难句的节奏。2、对照课本注释,疏通文意 3、复述文章故事情节。 读准字音淬樊於期(w)拊心(f)戮没(l m)骨髓(su)自刎(wn)揕其胸(zhn)变徵(zh)濡缕(r)偏袒扼腕(tn wn)惶急(hung)被八创(bi chung)箕踞(j)背景简介 荆轲刺秦王的故事发生在战国末期的公元前227年,即秦统一中国之前的第六年。当时,秦于前230年灭韩,又于前 228年破赵( 灭赵是公元前222年),秦统一六国的大势已定。地处赵国东北方的燕国是一个弱小的国家。 当初,燕王为了结好于秦国,曾将太子丹交给秦国

3、作人质。太子丹于公元前 232年逃回燕国。想派刺客去劫持或者刺杀秦王赢政,使秦“内有大乱”,“君臣相疑”,然后联合诸侯共同破秦。荆轲刺秦王的故事,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发生的。荆轲刺秦王失败之后,秦大举攻燕,于公元前 226年破燕,公元前 222年灭燕。 背景简介战国形势公元前458年韩、赵、魏三家分晋,标志着战国时代的开始。前356年秦国商鞅变法 前344年魏惠王称王,是七雄中第一个称王的。前230年秦灭韩 前225年秦灭魏 前222年楚赵燕灭亡 前221年 秦灭齐统一廷刺秦王图穷匕见秦将王翦破赵,虏赵王,尽收 其地,进兵北略地,至燕南 界。 太子丹恐惧,乃请荆卿曰: “秦兵旦暮渡易水,则虽欲长

4、侍足下, 岂 可得哉? ”荆卿曰: “微 太子言,臣愿得谒 之。今行 而无 信, 则秦未可亲也。 夫今 樊将军,秦王购 之 (以)金千斤, 邑万家。 诚能得樊将军首,与燕督亢之地图献(于)秦王,秦王必 占领掠夺南部边界就请求卿: 对人的尊称。旦暮:早晚,形容时间短。经常侍奉(又)怎么没有请求却,表转折信物、凭据接近应作:千斤金亲:形作动, 亲近,接近。定语后置即万家邑邑: 聚居地,封地。如果真的给一定重金征求拜会,前往说见臣,臣乃得有以 报太子。”太子曰: “樊将军以穷困 来归丹, 丹不忍以 已 之私, 而伤 长者之意, 愿足下更 虑 之! ” 荆轲知太子不忍,乃遂私见樊於期,曰: “秦之遇将

5、军,可谓深矣。 父母宗族,皆为戮没.今闻购樊将军之首,金千斤,邑万家,将奈何?” 樊将军仰 天太息流涕曰: “吾每 念, 常痛于骨髓,顾计不知 说同悦,乐意 接见 有以: 有所以,有用来的。就能够有办法来报答因为穷困:走投无路,古今异义归附为了自己的私事辜负了心意改变对策对待狠毒被杀戮和没收为奴隶同族的人定语后置将奈何:(你)打算怎么办仰面朝天长长地叹息每当想到这些到不过想不到于是,就,同义副词所出耳!”轲曰:“今有一言,可以(之)解燕国之患,而报将军之仇者, 何如?”樊於期乃前曰:“为之奈何?”荆轲曰:“愿得将军之首以献秦, 秦王必喜而善见臣.臣左手把其袖,而右手揕其胸,然则将军之仇报, 而

6、燕国见陵之 耻 除 矣。将军岂 有意 乎?”樊於期偏袒 扼腕 而进 曰:“此臣日夜切齿拊( f)心 也,乃今 得闻教!”遂自刎。一种办法可以用(它)解除忧患并,表递进怎么样上前对它怎么办呢(愿听高见)前:名作动秦王好好地抓住zhn刺 既然这样,那么被欺凌,侵犯耻辱疑问副词,是否,是不是想法偏袒:脱下一支衣袖偏袒:古今异义走近一步说咬牙切齿捶胸痛恨的事如今才得到你的教诲就 太子闻之,驰 往,伏尸而哭,极哀。 既已 无可奈何,乃遂 收盛樊於期之首, 函 封之。 于是太子预求 天下之利匕首,得赵人徐夫人之匕首,取之(以)百金,使工以药淬之。以试人,血濡缕,人无不立死者。乃为装 遣荆轲。 燕国有勇士秦

7、武阳,年十二杀人, 人不敢与忤视。 。 乃令秦武阳为副。 荆轲有所待, 欲与(之)俱,其人居 远 未来,而为(之)留待。 驾车前往同义副词,表已然, (事)已至此 同义副词,于是预先寻求世上锋利徐夫人:姓徐名夫人买到收起来装好函: 用匣子封闭起来,名作动词工匠准备行装(使秦)忤: 逆,相对同(他)正眼看做副手等待一个朋友等待的人和(他)一起去住在远处因而留下来等待 顷之 未 发,太子迟之, 疑其有改 悔, 乃复请 之曰:“日 以 尽矣, 荆卿岂 无 意哉? 丹请 先 遣秦武阳!”荆轲怒, 叱 太子曰:“今日往而不反者, 竖子也! 今提 一匕首入不 测 之强秦,仆所以留者, 待吾客与(之)俱。今

8、太子迟之,请 辞决矣!”遂发。 太子及宾客(中知其 事者,皆白 衣 冠 以送之。 至易水上,既 祖, 取道。高渐离击 筑,荆轲和 而歌, 过了些时候动身改变初衷和后悔的念头迟:形作意动,以为迟,认为他迟。 又请求他难道没有动身的意思吗请允许我派发怒斥责没用的人通返”拿着不可预料停留下来的原因同去意动,认为迟请允许我辞别代词,这穿上白衣戴上白帽来, 名作动祖: 古时出行先祭路神称祖,亦称“祖道”。 祭过路神上路敲着和着节拍 唱歌为 变徵之声,士皆 垂 泪涕泣。 又 前而 为歌 曰: “风萧萧 兮易水寒, 壮士 一去 兮 不复还!” 复为 慷慨 羽声, 士皆瞋目, 发 尽 上 指 冠。 于是荆轲遂

9、就车而去,终已不顾。 既 至 秦,持 千金之资 币物, 厚 遗 秦王宠臣中庶子蒙嘉。 发出 悲凉 声音作歌 唱道 (荆轲)萧萧风声悲鸣啊彻骨寒冷这一离去啊就永远不再回来!发出声调激愤睁大眼睛上:名作动坐始终回头看一眼 已经 拿着 价值千金的 钱财礼物优厚地 赠送给币: 礼品,古今异义中庶子: 官名。蒙嘉: 人名嘉为(之)先言 于秦王曰:“燕王诚 振怖大王之威,不敢兴兵以拒 大王,愿举国为内臣, 比诸侯之列, 给贡职如郡县,而得奉 守 先王之宗庙。恐惧不敢自 陈, 谨 斩樊於期头,及献燕之督亢之地图,函封,燕王拜送于庭, 使使以闻大王。并唯 大王命 之。” 秦王闻之,大喜。乃朝服, 设 九宾,

10、见燕使者(于)咸阳宫。 替(他)事先进言向确实惧怕抵抗出兵威势做秦国的大臣排在全行列里像秦国的郡县那样贡纳税赋能侍奉 守住祖先恭谨地派使者希望听凭 大王的吩咐穿起上朝的礼服,,名词作动词古代外交上最为隆重的礼节,有九个迎宾赞礼的官员司仪施礼省略介词 荆轲奉 樊於期头函,而秦武阳奉地图匣,以次 进。 至陛下, 秦武阳色 变 振恐, 群臣怪之, 荆轲顾笑武阳,前为(之) 谢曰:“北 蛮夷 之鄙人,未尝见天子,故振慑,愿大王少假借之, 使(之)毕 使于前。” 秦王谓轲曰:“起, 取 武阳所持图!” 轲既取图奉之,发图,图穷而匕首见。因左手把秦王之袖,而右 手持匕首揕之。未至身,秦王惊,自 引而起,

11、绝袖。 拔剑, 剑长,操 其室。时 恐 急,剑坚, 故不可立拔。 捧着按次序进宫殿前台阶下脸色害怕起来怪: 以为怪,意动用法,对此感到奇怪。 替谢罪边远地区的粗鄙人稍微原谅让(他)在大王面前完成使命取来献给秦王打开全部打开趁机刺到拿的惊骇挣扎扯断握住剑鞘当时(秦王)又怕又急插得紧立即拔出 荆轲逐秦王,秦王还 柱而走。群臣惊愕, 卒 起 不意, 尽失 其度。而 秦法,群臣侍(于)殿上者,不得持 尺兵; 诸郎中执兵,皆陈(于)殿下,非有诏 不得上。 方急 时, 不及召 下 兵,以故荆轲逐秦王,而卒惶急 无以(之) 击 轲, 而乃以手 共 搏之。 是时,侍 医 夏无且以其 所奉 药囊提轲。秦王方 还

12、柱走,卒惶急不知所为。左右乃曰:“王负剑!王负剑!”遂拔剑以击荆轲,还同环:绕着卒同猝:突然发生常态按照侍立在一点兵器君王的命令上殿正危急殿下的侍卫无以: 没有用来的。没有武器来击杀 卒同猝,突然惊慌失措就用空手一起同荆轲搏斗这随从医官用自己捧着的药袋朝荆轲掷去正怎么办就把剑背在背上断其 左股。 荆轲 废,乃 引 匕首 提 秦王,不中,中柱。 王复击轲,被 八创。 轲自知事不就, 倚柱而笑,箕踞 以骂曰:“事所以 不成者, 乃 欲以生 劫 之,必得 约契以报 太子也。” 左右既前, 斩荆轲。秦王目眩 良久。 大腿倒下举起d投击受了八处创伤成功靠象箕一样,张开两腿坐着,箕踞:名作状。 的原因就是

13、活生生地劫持上前头昏眼花了好长一段时间荆轲刺秦王开端(1、2):行刺缘起结构分析发展(39):行刺准备高潮(1017):廷刺秦王结局(18):荆轲被斩求取信物准备匕首配备助手怒叱太子易水送别厚遗蒙嘉顾笑武阳图穷匕见倚柱笑骂大军压境计议行刺遇难身亡1、通假字秦王必说见臣 今日往而不反者 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 图穷而匕首见 秦王还柱而走卒起不意 说,通“悦”,高兴。 反,通“返”。振,通“震”,震慑。 见,通“现”。 还,通“环”,绕。卒,通“猝”,突然文言知识2、重点实词微太子言假如没有今行而无信信物诚能得樊将军首果真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因为今闻购将军之首悬赏今太子迟之认为慢终已不顾厚遗秦王宠臣中庶

14、子蒙嘉愿举国为内臣轲自知事不就乃引其匕首提秦王自引而起回头赠送全成功举起伸、挣3、指出下列句子的词类活用现象并解释进兵北略地 函封之 樊於期乃前曰 左右既前 其人居远 方位名词作状语,向北。 名词作状语,用匣子。 方位名词作动词,走上前。 方位名词作动词,走上前 形容词活用作名词,远方。 使使以闻大王 太子迟之 发尽上指冠 群臣怪之 动词使动用法,使听到。 形容词意动用法,以为迟。 名词作状语,向上。 形容词意动用法,以为怪。4、一词多义荆轲奉樊於期头函。 轲既取图奉之。诸郎中执兵。 方急时,不及召下兵。秦兵旦暮渡易水。于是荆轲遂就车而去,终已不顾。 吾每念,常痛于骨髓,顾计不知所出耳。双手捧

15、着献上兵器士兵军队回头看不过,但奉兵顾涕:(古义)眼泪; (今义)鼻涕。 币:(古义)礼品; (今义)货币。 穷困:(古义)走投无路; (今义)贫穷。 5、古今异义(1)樊将军仰天太息流涕(2)持千金之货币物(3)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偏袒:(古义)袒露一只臂膀; (今义)袒护双方中的某一方。 郎中:(古义)宫廷的侍卫; (今义)称中医医生。 提:(古义)投击; (今义)拿着。 股:(古义)大腿; (今义)量词(用于成条的东西)。 (4)樊於期偏袒扼腕而进(5)诸郎中执兵(6)乃引其匕首提秦王(7)断其左股 6、特殊句型(1)判断句此臣日夜切齿拊心也今日往而不反者,竖子也事所以不成者,乃欲以生劫之(2)被动句父母宗族,皆为戮没燕国见陵之耻除矣(3)倒装句常痛于骨髓 (状语后置 ) 嘉为先言于秦王 (状语后置 ) 燕王拜送于庭 (状语后置 ) 群臣侍殿上者 ( 定语后置 ) 秦王购之 ( 以 ) 金千斤,邑万家 ( 状语后置,数量词作定语后置 ) 见燕使者咸阳宫(状语后置)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定语后置)7、固定结构 臣乃得有以报太子 而卒惶急无以击轲 将奈何 将军岂有意乎 荆卿岂无意哉 仆所以留者有用来的办法 没有用来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