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完整版PPT_第1页
代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完整版PPT_第2页
代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完整版PPT_第3页
代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完整版PPT_第4页
代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完整版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古代诗歌鉴赏和古诗文默写 第三编 第4讲 鉴赏中国古代诗歌的 思想内容和观点态度 评价思想情感主要考查三点:(1)情感类别。(2)情感载体。(3)抒情方法。 评价内容主旨或思想观点主要考查:涉及的事物现象,某一诗句的大意或内涵,诗人的思想倾向、主张、追求、时代背景、社会现实等。 湖南卷很少就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思想观点单独设题,但是每年的诗歌鉴赏题都涉及情感内容和主旨。因为无论是分析意象、意境,还是分析关键词、锤炼语言,抑或是分析技巧手法,其落脚点都要归于诗歌的情感内容和主旨。因此,掌握分析诗歌情感内容和主旨的方法,对于整个诗歌鉴赏题的解答都是有益的。 1.掌握正确的鉴赏方法。 (1)知

2、人论世,通解文字。“世”即作者所生活的时代,也就是诗歌的写作背景;“人”即作者,也就是与所写诗歌有关的作者的一些情况,以及诗人的基本创作风格。我们应该注意这些情况,在此基础上,真正理解作品的文字所负载的思想内容及作者的观点态度。 (2)披文入境,体物察情。诗歌或描写,或抒情,或议论,表达着诗人深刻的认知和独特的感悟。想真正把握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就必须投入到诗人所描绘的境界中去,体察诗人所展示的景物,体会诗人所抒发的真情,从而把握哲思之奥,体味境界之妙。 (3)结合原诗,分析概括。分析概括时,要明确该诗所写的内容是什么(人、事、景、物);作者通过所写的内容(人、事、景、物),要抒发

3、怎样的感情,阐发怎样的观点态度,表现怎样的人生志趣(或是感情、道理、情趣)。 2.复习策略。 (1)了解诗歌的体裁、风格、流派等知识。如唐代以李白为代表的浪漫主义诗歌和以杜甫为代表的现实主义诗歌,宋代以柳永为代表的婉约词风和以苏轼为代表的豪放词风在感情表达上就有明显的区别。 (2)了解诗歌常见情感、题材类别。 (3)积累有关诗评的理论,提高自己的鉴赏能力。 3.评价诗歌思想感情的方法。 (1)抓意象、物象。如王维的鸟鸣涧:“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抓住意象(落花、静夜、空山,月出、惊鸟、鸟鸣),用以动衬静的手法,描绘了春山夜晚清幽自然而恬美的景色。流露了作者闲适宁静

4、的心境。 (2)抓关键词。如常建的题破山寺后院:“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竹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磬音。” 抓住“初”“高”“悦”“空”“但”等关键词来理解,诗中描绘了古寺清幽空明之景,表达了作者追求宁静、淡雅、闲适,摆脱喧闹与纷争的心境,以及旷远淡泊的胸襟和追求山水林泉之乐的隐逸情怀。 (4)抓韵脚。从押韵的角度来看,分析韵脚,有助于理解诗歌的情感类别。一般来说,押“a”“an”“ang”“ou”“ao”等开口呼,诗歌的情感比较昂扬、积极、明快;押“i”“in”“ing”“u”“ui”等齐齿呼、闭口呼,诗歌的情感比较低沉、消极、暗淡。 (3)抓注解、

5、背景。诗歌鉴赏题中提供的注解,往往暗含作者的写作背景,结合背景,知人论世,对于理解诗歌的情感主旨有鲜明的导向作用。 (5)抓画面特征。从画面空间的开阔与狭窄、色彩的明丽与暗淡、声音的悦耳与繁复等角度,可以判断诗歌的慷慨与颓废、昂扬与低沉、闲适与孤寂等情感类别。 4.把握作者的观点和态度的方法。 (1)了解诗歌创作的特定背景,结合诗的内容,把握作者的观点与态度。诗是现实生活的观照,一首诗的形成总与作者对特定的历史事实的感悟有关(所不同的是其表现方式的差异)。诗中所表现出来的作者对社会、对生活中的某人、某事或某种现象的或褒或贬,或肯定或否定,或赞美或嘲讽总带有时代的烙印,因此,分析诗中作者的观点或

6、态度,我们应尽可能多地联系诗歌创作的特定的历史背景,结合诗的内容作细致、全面的分析。例如: 伤 田 家 聂夷中 二月卖新丝,五月粜新谷。 医得眼前疮,剜却心头肉。 我愿君王心,化作光明烛。 不照绮罗筵,只照逃亡屋。 试分析作者在诗中表露的思想感情与态度。 唐末农民颠沛流离,无以生存。这首诗反映的便是当时唐末农村的状况。诗中开篇就描写了封建社会农村出现的一种怪现象。“寅吃卯粮”“卖青”(即把尚未产出的农产品低价抵押)、“挖肉补疮”,这是何等惨痛的现象,血淋淋的现实既深刻又典型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状。结尾两句,作者又用“绮罗筵”与“逃亡屋”构成鲜明的对比,反映出尖锐的两极分化、阶级对立的社会现实,

7、具有很强的批判性。鉴赏这首诗时,我们若能根据题意从把握背景信息着手,结合全诗内容去分析,就能比较正确地把握作者的态度与思想感情了:对农民的同情,对君王的讽刺,对现实的不满。 (2)把握诗的情感,领悟作者的观点与态度。 诗包含着作者的情感,或愉悦欢快,或沉痛哀伤,或赞美仰慕,或豪迈闲适,但不管是哪一种情感都隐含着作者对生活、对社会、对人生的态度与观点,因此,读诗要把握诗情,才能走进作者的心灵,才能正确地领悟作者的观点态度。如怀古咏史诗,从情感的表现方式上来说,大致有两种:一是对历史作冷静、理性的思考,表达诗人仰慕或惋惜之情。如杜牧和王安石都写过题乌江亭 题乌江亭 (唐)杜牧 胜败兵家事不期, 包

8、羞忍耻是男儿。 江东子弟多才俊, 卷土重来未可知。 题乌江亭 王安石 百战疲劳壮士哀,中原一败势难回。 江东子弟今虽在,肯与君王卷土来 但由于两人对项羽的自刎都从自身的处境出发,因此,对历史的思考和表达出来的情感显然是不一样的。杜牧为项羽自刎而惋惜“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表达了对生活的百折不挠的态度;而王安石却感到项羽的失败是历史的必然“江东子弟今虽在,肯为君王卷土来?”表达了客观地面对现实的生活态度。二是把史实与现实结合在起,或是感慨个人遭遇,或是抨击社会现实。对这样的诗,我们就应从历史与现实结合的角度,析出作者在诗中所表现出的感情切入点,由此去分析作者对生活的态度与观点。 (3

9、)分析诗句的含蓄义或理趣义,析出作者的观点或态度。 抒情诗和叙事诗。大多古诗词的作者并不是直接地在诗中表达自己的态度或观点的,而是通过写景或写事来含蓄地表达自己对人生、对生活、对社会现实的情绪和态度。对这样的诗,鉴赏时要注意分析景物或人物的特点,把握其含蓄义,由此入手析出作者的观点或态度。例如: 【双调折桂令】荆溪即事 乔 吉 问荆溪溪上人家:为甚人家,不种梅花?老树支门,荒蒲绕岸,苦竹圈笆。寺无僧狐狸样瓦,官无事乌鼠当衙。白水黄沙,倚遍阑干,数尽啼鸦。 这首曲全篇有景有情,试分析这首曲子表现了作者对社会怎样的态度与情绪。分析这首元小令,我们可以看到,它在结构上很有艺术,开篇以问陡起,而后通过

10、“老树”“荒蒲”“苦竹”“狐狸”“乌鼠”等多个意象描绘了一派荒凉残败的景象,展现了一幅死寂沉沉的人间破落图,最后又通过描写小结。小令的主体,是景物描写,从选景所构成的意境来看,留给读者的是一种凄凉、死寂、残败的气象。这里很含蓄地寄托了作者的一种情绪,这种情绪显然是绝望而又无奈的。从这种情绪中,我们又不难析出作者对社会现实的不满的厌世态度。因此,据此可知,该题的答案是:表达了作者对社会现实的不满的厌世态度及一种绝望情绪。 说理诗。古诗词中除了抒情诗和叙事诗外,还有一部分是说理诗,这些诗往往是通过具体的事物来说理的。诗中常常会出现一些含有理趣义的诗句,对这些诗句要注意分析它的意义指向,因为这些诗句

11、是解读作者隐含在诗作中的观点与态度的关键句。例如: 论 诗 赵 翼 李杜诗篇万口传,至今已觉不新鲜。 江山代有人才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这首诗反映出作者什么样的愿望?表现出什么样的主张? 这首诗中的李杜当然是指“诗仙”李白和“诗圣”杜甫,作者用简略的文字“万口传”来描述了李杜诗作的魅力及影响,然后又通过后面的两句诗表达自己对文学创作的愿望与主张;文学创作应该是“代有人才出,各领风骚数百年”。这是两个理趣句,它隐含的意义是深刻的。理解了这一层,那么对作者在这首诗中表达的愿望与主张也就明确了,即反映了作者对文学创作应超越前人的愿望,表现出文学创作要创新发展的主张。 (4)从辨析用典入手,把握诗人的

12、观点态度。 用典,既可使诗歌语言精练,又可增强内容的丰富性和表达的生动性、含蓄性,增强作品的表现力和感染力,因此,诗人往往借用典故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辨析所用典故有助于把握诗作所表达的观点与态度。古典诗词的用典是多样的,有引用点化前人诗句的,有引用神话传说的,有引用历史故事的,等等。 如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词中就提到了孙权、刘裕、刘义隆、廉颇等历史人物及他们的故事,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宋辛弃疾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xi)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x),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

13、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b)狸(l)祠(c)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又例如: 新 沙 陆龟蒙 渤澥声中涨小堤,官家知后海鸥知。 蓬莱有路教人到,应亦年年税紫芝。 试分析这首诗中作者表露出来的对“官家” 的态度是怎样的? 借以曲折地表明了自己对时事的看法,表达了自己的理想抱负和壮志难酬的感叹。 这首诗反映的是当时尖锐的社会政治问题封建官府对农民敲骨吸髓的赋税剥削,诗中用了两个典故:“蓬莱”与“紫芝”。蓬莱仙境,传说有紫色的灵芝,人服用可以长生不老,在常人看来,蓬莱是神仙乐园,不受尘世的约束,包括赋税的苛扰,但在诗人看来,这些都不过是天真的幻想,蓬莱仙境之所以还没有税

14、吏的足迹,仅仅是由于仙凡路隔,如果有路让人可到, 那么官家想必也要年年去那里收税。诗中化用典故“蓬莱”与“紫芝”,并作假设推想,包含着这样一个严峻的历史真实官家搜刮的触须无处不到,根本就不可能有什么逃避赋税的净土乐园。通过对典故的辨析,明白了该题的答案为:这首诗讽刺了当时官府的剥削无处不在,表达了作者对官家厌恶嘲讽的态度。 (5)从涵泳(细细品味)诗的意境着手,把握诗人的观点与态度。 诗的主旨是通过一组组的意境来构成的,因此,涵泳诗歌的意境,有助于我们把握作者的观点与态度。诗歌的意境可以从诗的意象组合、色彩组合等来表现。例如: 丰乐亭游春 欧阳修 红树青山日欲斜,长郊草色绿无涯。 游人不管春将

15、老,来往亭前踏落花。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生活态度? 这首诗描写的是暮春时节丰乐亭周围的景色及游人尽兴游春的情景。前两句写景,后两句抒情,诗中写景,鲜艳斑斓,多姿多彩,抒情明朗活泼而又含意深厚。“红树”“青山”“绿草”“落花”构成暮春既缠绵又酣畅的意境。通过这样的意境表达了诗人眷恋春景的情感,从这组意境中可以看出作者对生活的热爱、对生命的热爱的态度。 考查对诗歌所抒发的情感和对诗歌主旨的理解。考查对诗歌风格的比较。解题思路:风格例子简析。例子最好是关键词,不必完整引用。要抓住区别点“理”“情”入手,结合具体诗句做答。 秦诗之理趣:作者阐发了季节更替、风物变化乃自然之理,认为春天固然美好,“留

16、春”的痴心儿女对春逝无需遗憾,夏天深幽的树荫也足以怡人。 元词之情趣:作者用“绿窗犹唱”“花落”“莺无语”“烟中树”“暮”“疏雨”“梦”等词语刻意营造春逝之氛围,用“留春”“问春”“寻春”等传达出他对春逝的怅惘意绪。 语淡情浓,表明作者不忍春逝,着意到梦中寻觅春天的踪迹,正可见(现实世界中)春逝之无可挽回。起结回环,结句更凸显此词蕴藉之特点。【解析 (1)描绘了在树叶掩映的绮窗内伴着凄冷的烛光,一个女子含泪给远方的丈夫写信的场景。第三句的“冷”字一语双关,既写烛光冰冷,也很好地烘托了女子思念丈夫的凄凉心情。 (2)怨的是,虽然丈夫有身居高位之荣,但自己却与他有一世分离、不得相聚之苦。“直”是指

17、女主人公在第二句直接表达闺怨的情感,“温”是指女主人虽有埋怨,但仍不忘丈夫,夜写家书,传达思念,温婉感人。 【解析】(1)这首诗写了两种画眉鸟,一是林中的,二是笼中的。作者用对比的手法写画眉鸟。前者在林中“随意移”“自在啼”,自由自在;后者锁于金笼之中,完全没有自由。 (2)这首诗借鸟咏怀,表达了对自由的赞美之情和对束缚个性、窒息性灵的憎恶之意。 【解析】(1)首联运用了反衬的艺术手法(或:以乐景衬哀情)。早春时节,一枝俏丽鲜艳的杏花伸出墙头,昭示着春天的生气,可是作者面对这美好的景象,却感到忧愁、苦涩。 (2) 惜春之情。杏花开放了,带来春天的消息,却无蜂蝶采赏,只能自开自落;自己行色匆匆,更无法等到花朵开尽。流离之苦(或:身世之叹)。诗人飘零在外,纵逢赏心悦目之景也难停留;杏花独自盛开于早春,无蝶欣赏,正是诗人孤独寂寞的写照。故国之思。诗人由眼前鲜艳的杏花联想到当年在京城看到的千万树杏花盛开的绚丽景象,这幅长安杏花图代表着作者深情怀念着的长安生活,与今日的流离在外形成对比,说明诗人虽然落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