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呼铁第二中学高一地理下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_第1页
2022-2023学年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呼铁第二中学高一地理下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_第2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022-2023学年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呼铁第二中学高一地理下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一、 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2分)1. 观察地貌时,应选择最佳的观察地点,按照一定次序观察地貌。下图为延安宝塔及附近景观图。据此完成34题。3图示最佳的观察地点是()A延河大桥 B延安宝塔C延安宾馆 D延河游船4在最佳地点向四周望去,视野内主要的地貌为()A河流地貌 B风沙地貌C黄土地貌 D冰川地貌参考答案:B C3.观察地点应选择在地势较高处,且四周没有遮挡物。读图可知,延安宝塔位于山顶,地势高,视野开阔,故B项正确。4.延安位于黄土高原上,视野内主要的地貌为黄土地貌,故C项正确。2. 如果一个城市的等级越

2、高,则它( )A提供职能种类越多,服务范围也越大 B提供职能种类越多,服务范围越少C提供职能种类越少,服务范围越大 D提供职能种类越少,服务范围也越小参考答案:A3. 古生物化石对研究古气候、古环境有重要意义,中国地质博物馆的中华龙鸟化石原产于我国辽宁西部含有火山灰的湖泊沉积形成的岩层中,该岩层还含有多种动植物化石。读中华龙鸟化石图,回答下题。根据化石推断,中华龙鸟的生存环境最可能是( ) A.火山频发的海洋深处B.温暖湿润的湖泊附近C.风沙肆虐的沉积盆地D.冰川广布的高寒荒漠参考答案:B由材料信息“含有火山灰的湖泊”可知,中华龙鸟生活在湖泊附近;由材料信息“含有多种动植物化石”可知,其气候温

3、暖湿润,适宜生物生存。4. 下图为我国某城市1990-2010年各区人口密度变化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7. 区土地利用类型最有可能为A.商业用地 B.居住用地 C.政府机关用地 D. 工业用地8. 关于该城市发展的叙述正确的是A.该城市总人口明显减少 B.区商业服务等级最高、种类最多C.K滨河带适宜建开放式公园 D.高新技术产业区应建在区 参考答案:7.B8.C5. 在农业方面,田纳西河流域管理局注重分析研究各地区特点,下列符合因地制宜生产的是坡地较多的地方以栽培果树、蔬菜为主平原集中种植玉米、棉花、大豆等作物发电厂附近,又利用电厂余热,发展热带作物的生产A B C D参考答案:A6. 读

4、北半球等压线和风向示意图,完成45题。4形成风的直接原因是()A地面冷热不均 B水平气压梯度力的作用C地转偏向力的作用 D太阳辐射差异的作用5图中正确表示风向的箭头是()A甲 B乙 C丙 D丁参考答案:B D解析:4.风形成的直接原因是水平气压梯度力的作用。5.水平气压梯度力垂直于等压线,由高压指向低压;受地转偏向力影响,北半球风向右偏,近地面风在摩擦力的影响下,最终和等压线斜交,D项正确。7. 关于“因特网”的叙述,正确的有: ( )A又称国际互联网B是“数字地球”的具体体现C可被用来开展电子商务活动D是当今信息领域发展最快、普及率最高的通信网络参考答案:AC略8. 中国南方村落多呈带状分布

5、的主要原因是( ) A气候潮湿 B平原面积小 C文化背景 HYPERLINK / l aa#aa D沿河流伸展参考答案:D9. 几千万年前,恐龙称霸全球,但不知什么原因,恐龙突然绝灭。恐龙绝灭后,地球上其他动物得以生存和繁衍下来,这是自然地理环境的什么功能在起作用?()A光合作用 B生产功能 C分解功能 D平衡功能参考答案:D10. 在城市各种功能 区中,最基本的职能分区是( )A、商业区 B、工业区C、 住宅区 D、行政区参考答案:C11. 下图中区域植被由沿海向东,逐渐从森林过渡到草原。读图完成下面小题。16. 当图中甲地正午时,北京时间是A. 9时 B. 15时 C. 11时 D. 17

6、时17. 图中沿海的森林类型可能是A. 热带雨林 B. 亚热带常绿硬叶林C. 山地针叶林 D.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18. 草原最茂盛的季节,该地区盛行A. 西南风 B. 东北风 C. 东南风 D. 西北风参考答案:16. B 17. A 18. A16.当图中甲地正午时,东京经75度地方时为12时,利用东加西减的方法,可以计算出东经120度时间为15时,即北京时间是15时,选择B。17.从纬度位置看,图中位于热带地区,沿海地区降水多,沿海的森林类型可能是热带雨林,选择A。18.从纬度上来看,此地位于北半球,区域植被由沿海向东,逐渐从森林过渡到草原,说明降水量自西向东减少。草原最茂盛的季节是北半球

7、的夏季,南半球东南信风随着太阳直射点北移,在地转偏向力的影响下,向右偏转,形成西南风,选择A。12. 22近年“绿色GDP”日益成为专家和政府决策层关注的一个话题,以下有关“绿色GDP”的叙述正确的是 A“绿色GDP”的增长主要靠提高绿地面积和森林覆盖率来实现 B“绿色GDP”含义是不追求GDP的增长速度,而追求环境质量 C“绿色GDP”的提高会增加资源的相对消耗量 D“绿色GDP”的实质是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参考答案:D13. 下列属于天体的是地球 河外星系 天空中飘动的云 星际空间的气体和尘埃 陨石 流星体A.B.C.D.参考答案:D地球和星际空间的气体尘埃属于天体,而河外星系是天体系统

8、,陨星及天空中的白云属于地球的一部分,不适宜独立天体,故选D。14.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外部圈层只有水圈和大气圈 B.内部圈层有地壳、地幔和地核C.地表以下到地核温度逐渐下降 D.地表以上到大气圈顶部温度逐渐上升参考答案:B15. 下图中昼夜温差最小的是 ( )参考答案:D16. 下列大洲中,目前城市化水平较低的是 A.大洋洲 B.欧洲 C.北美洲 D.亚洲参考答案:D17. 读下图,判断下列问题。32、图中正确指示北半球近地面风向的是A. A B. B C. C D. D33、从图示来看()A. 水平气压梯度力不能影响风速B. 地转偏向力只改变风的速度C. 高空大气运动受摩擦力作用不明显

9、D. 摩擦力只影响风速,不影响风向参考答案:32.D 33.C18. 下图为我国某地区年等降水量线(单位:毫米)和最近建成的某高速铁路分布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24. 图示高铁的东南段有明显弯曲,影响因素是A. 地形 B. 城市 C. 降水 D. 河流25. 下列做法体现可持续发展公平性原则的是A. 子孙后代共享资源和环境 B. 世界各国共同开发热带雨林C. 各国保持现有的人口规模 D. 国际合作解决大气污染问题参考答案:24. B 25. A24. 影响高铁布局走向的是经济因素,即城市的分布。选B正确。19. 全膜双垄沟播种技术是一种集覆盖抑蒸,垄沟集雨、垄沟种植为一体的新型地膜覆盖技术。甘

10、肃省利用该技术使农作物产量大大提高,下图示意全膜双垄沟播种技术。读图完成下面小题。46. 甘肃省利用全膜双垄沟播种技术能大幅度提高农作物产量,主要是充分利用了A. 热量 B. 降水 C. 光照 D. 土壤47. 降水量相对较小的地区,为最大限度起到减少水分流失的作用,最佳覆膜时间是A. 春季 B. 夏季 C. 秋季 D. 冬季48. 下列不属于该技术对农作物生长产生的有利影响的是A. 拦截降水径流 B. 增强昼夜温差C. 防止大风掀膜 D. 减少水分蒸发参考答案:46. B 47. C 48. B46. 根据材料,全膜双垄沟播种技术是一种集覆盖抑蒸,垄沟集雨、垄沟种植为一体的新型地膜覆盖技术。

11、甘肃省水资源短缺,利用全膜双垄沟播种技术能大幅度提高农作物产量,主要是该技术采用了大小垄相间的种植方式,全地面覆盖地膜后,人为增加了集雨面积,可使有限的降水、甚至是5mm以下的无效降水,通过垄的分水作用、地膜的良好阻渗作用,汇集到种植沟,并沿播种孔入渗到作物根部,变成有效降雨,大大提高了耕层土壤水分含量,选B。该区域播种农作物在膜外,所以与保温无关。光照、土壤也与此关联度不大。47. 甘肃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降水少,蒸发旺盛。秋季,蒸发旺盛,在前茬作物收获后,及时深耕耙地,在十月中下旬起垄覆膜。此时覆膜能够有效阻止秋冬春三季水分的蒸发,最大限度地保蓄土壤水分,据此选C。48. 该技术其特点:一

12、是显著减少了土壤水分的蒸发。尤其是秋覆膜和顶凌覆膜避免了秋冬早春休闲期土壤水分的无效蒸发,又减轻了风蚀和水蚀,保墒增墒效果显著;二是显著的雨水集流作用。相间的大小垄面是良好的集流面,将微小降雨集流入渗于作物根部,大大提高了天然降水的利用率;三是增加了积温,扩大了玉米及中晚熟品种的种植区域;四是有效抑制田间杂草,减轻土壤的盐碱为害。由此判断,该技术对农作物生长产生的有利影响的是拦截降水径流,覆膜可减少降水水分蒸发,相接处用垄面或表土地方谱,可防止大风掀膜,但该技术不能增强昼夜温差,据此选B。20. 下图为甲、乙两城市1月、7月均温与降水量示意图。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各题。20. 由图可知

13、A. 甲位于北半球,乙位于南半球B. 甲位于南半球,乙位于北半球C. 甲、乙均位于北半球D. 甲、乙均位于南半球21. 下列城市中,气候特征与甲城市最相似的是A. 乌鲁木齐B. 拉萨C. 上海D. 哈尔滨参考答案:20. A 21. C【20题详解】读图可知,甲7月气温高,1月气温低,应位于北半球,乙1月气温高,7月气温低,位于南半球,故选A。【21题详解】读图可知,甲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应为亚热带季风气候,乌鲁木齐为温带大陆性气候,拉萨为高原山地气候,上海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哈尔滨为温带季风气候,故选C。21. 下图为中国和美国的部分地区,阴影部分为玉米带。读图,回答2829题。28我

14、国东北玉米带和美国玉米带所共同具备的有利自然条件是()热量丰富,生长期长地广人稀夏季降水丰富,且灌溉水源充足地势平坦土壤肥沃A B C D29中美两国玉米带所共有的社会经济条件是()劳动力充足机械化程度高市场广大复种指数高交通运输便利A B C D参考答案:28.D 29.C22. 下图为北半球甲、乙、丙、丁四座山峰的海拔和山麓气温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19. 山顶最有可能出现终年积雪的是A. 甲 B. 乙 C. 丙 D. 丁20. 山麓自然带最有可能为常绿阔叶林的是A. 甲、乙 B. 乙、丙 C. 丙、丁 D. 甲、丁参考答案:19. B 20. C19. 出现终年积雪需要全年气温在0以下,

15、根据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降低0.6计算可知,只有B地山顶终年气温在0以下,据此选B。20. 山麓冬温在0以上才可能是亚热带,有可能有常绿林的分布,据此丙、丁冬温高于0,选C。23. 图10为某时刻夜半球示意图,OP为地轴,P地是极点且位于海洋。读图回答3738题。37该日,太阳直射在 ( )A.赤道上 B.20N纬线上C.20S纬线上D.北回归线上38图中所示时刻 ( )A.南极圈上出现极昼B.O地昼短夜长C.R地昼长24小时D.T地昼长大于P地参考答案:37.C 38.C24. 诗句“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中,与“秋阴不散”导致“霜飞晚”密切相关的是A太阳辐射B大气逆辐射 C地

16、面辐射 D大气辐射参考答案:B试题分析:秋空上阴云连日不散,霜飞的时节也来迟了,留得满地枯残的荷叶,好听深夜萧瑟的雨声,与“秋阴不散”导致“霜飞晚”密切相关的是大气逆辐射。25. 由珊瑚礁组成的石灰岩,形成的机理是( )A沉积作用 B变质作用 C重熔再生作用 D冷却凝固参考答案:A26. 北大西洋极圈附近的冰岛曾发生大规模火山喷发,火山灰蔓延,使欧洲航空业蒙受重大损失。读地球各圈层划分示意图(如图)。回答下面小题。29. 这些蔓延的火山灰物质在地球圈层中迁移的顺序是( )A. 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岩石圈B. 岩石圈大气圈水圈、生物圈C. 水圈、生物圈大气圈岩石圈D. 水圈、生物圈岩石圈大气圈30

17、. 结合右图(图中A表示横波、B表示纵波)判断,下列关于左图中信息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地震波通过界面时,波速都有明显的变化B. 在D、E两圈层,既能检测到横波、又能检测到纵波C. 地震波通过界面时,纵波速度增加、横波速度降低D. 地球的内部、外部圈层之间没有物质和能量的交换参考答案:29. A 30. A29.由题干“蔓延的火山灰”知火山灰在地球圈层中迁移的顺序不是从火山灰的来源开始,又根据“地球圈层结构示意图”,最上面是大气圈,中间是水圈,最下面是岩石圈,其中,生物圈为于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全部、岩石圈的上部很显然火山灰漂浮在大气圈中慢慢会沉积下来进入到水圈、生物圈最终沉积下来到岩石

18、圈故蔓延的火山灰物质在地球圈层中迁移的顺序是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岩石圈,故选A。30.界面深度为33KM可知其为莫霍界面,界面深度2900KM可知其为古登堡界面。地震波在通过这两个不连续面时会发生波速的明显变化,在莫霍界面处两波均加速,在古登堡界面处横波消失纵波大幅减速,A正确,C错误。D处位于莫霍界面和古登堡界面之间,横纵两波均能被检测到,E位于古登堡界面以下,只能检测到纵波,B错误。地球的内外部圈层之间时刻都在进行着物质和能量的交换,D错误。故选A。二、 填空题(共10分)27. 读下图“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图中序号代表的含义分别是_,_,_,_。甲、乙代表的岩石是_和

19、 。导致我国云贵高原的喀斯特地貌形成的主要外力作用中是_作用,其具体岩石类型是 ,该种岩石经过作用后,形成的乙类岩石是_。参考答案:冷却凝结(岩浆活动,侵入喷出)外力作用(风化、侵蚀、搬运、沉积、固结成岩)变质作用重熔再生 岩浆岩 变质岩 流水侵蚀沉积岩大理岩整体分析:该题考查三大类岩石与岩浆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注意岩浆岩只能由岩浆冷却凝固形成,三大类岩石都可以形成岩浆,沉积岩的形成为外力作用。(2)结合上题分析,甲为岩浆作用生成的岩浆岩,华山按其地质构造属于地垒,我国东部地区属于地垒结构的还有庐山、泰山等。(3)喀斯特地貌是石灰岩广布地区,因长期的流水侵蚀作用而形成,而石灰岩经历变质作用可能

20、形成变质岩。【点睛】本题难度一般,学生只要能抓住三大类岩石与岩浆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进而确定岩石类型和地质作用,注意利用生成的物质判断地质作用。三大类岩石的判断技巧:一个箭头指向的为岩浆岩,三个箭头指向的为岩浆,两个箭头指向的为变质岩或沉积岩。28. 读“岩石圈物质循环和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地球圈层结构中,甲以上是_,该范围内存在于地球内部的分界面叫_(界)面,地震波从上层传播到该界面速度会突然_。(2)乙处地质构造是_,我国渭河谷地按成因划分属于_(写出地质构造名称)。(3)丁表示的地质作用是_。岩石裸露地表后受外力作用,形成_(填字母)类岩石,其具有的突出特征是_和

21、_。(4)辐射的能量主要集中在_光波段。大量火山喷发物可能会导致_(填数码)增加,从而使全球气温升高;也可能会导致_(填数码)增加,从而使全球气温降低。(5)描述图中A处所示地貌形成过:_参考答案:(1)岩石圈 莫霍 加快(2)背斜 地堑(3)冷却凝固(喷出冷凝) b 有化石 有层理结构(4)可见光 (5)上游侵蚀作用形成的泥沙经过河流的搬运作用,在流出山谷后因河道变宽,流速降低,泥沙沉积。解析:(1)地球圈层结构中,甲为软流层,甲以上是岩石圈,该范围内存在于地球内部的分界面叫莫霍界面,地震波从上层传播到该界面速度会突然加快。(2)乙处岩层向上弯曲,则其地质构造是背斜,我国渭河谷地按成因划分属

22、于断层中的地堑。(3)丁处岩浆上升,故丁表示的地质作用是冷却凝固作用。岩石裸露地表后受外力作用,形成沉积岩即b类岩石,其具有的突出特征具有层理结构并常常含有化石。(4)为太阳辐射,其辐射的能量主要集中在可见光波段。大量火山喷发物使得大气中烟尘弥漫,可能会导致增加大气逆辐射,对应,从而使全球气温升高;烟尘弥漫也可能会导致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增加,即增加,从而使全球气温降低。(5)图中A处为山前冲积扇,是河流上游侵蚀作用形成的泥沙经过河流的搬运作用,在流出山谷后因河道变宽,流速降低,泥沙沉积形成的。【点睛】地质构造地质构造是指地壳运动引起的地壳的变形和变位。是内力作用下形成。1)地质构造类型:

23、褶皱(包括背斜和向斜)、断层(包括地垒和地堑)等。2)可用如下歌谣来区分背斜向斜:背上拱,成山岭,中间老,两翼新;向下弯,成谷盆;两翼老,中间新。背斜顶,受张力,易侵蚀,成谷地;向斜槽,物致密,抗侵蚀,成山岭。河流地貌的发育:一般而言,河流在上游多为高原、山地,以侵蚀为主,中游搬运,下游沉积。因此,上游为高山峡谷,中游河道变宽,下游为冲积平原、河口三角洲、冲积岛等。29. 读右侧等压线图(单位hPa),读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0分)(1)此图所示的季节为 季,此时我国境内雨区位于 地区。(2)从气流状况看,图中A的天气系统名称是 ,其水平气流方向呈 时针辐 。(3)E与F两地气温日较差比较大

24、的是 ;风力较大的是 ;F地吹 风(方向)。(4)图中AC、BD二线附近可能出现锋面系统的是 ,并可判断为 (冷、暖)锋。参考答案:(1) 夏 、 江淮(长江流域) (2) 气旋 、 逆 、 合(聚) (3) F 、 E 、 偏南(东南) 风(方向) (4) AC 、 冷 (冷、暖)锋三、 综合题(共38分)30.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每空1分,共6分):(1) 材料1中板块之间的实线代表 边界(生长或消亡);写出图中数码代表的板块名称: 板块 , 板块 (2) 喜马拉雅山是由 板块与 板块相互挤压形成的(填序号)。 (3) 印度尼西亚多火山地震的原因是 。参考答案:31.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25、。(12分)(1)在图中画出昏线,用阴影表示夜半球。(2)图中昼夜半球的分界线是_(晨/昏)线,它与太阳光线的关系是_。(3)B即将进入_(昼/夜)半球。(4)图中各点中,时刻为正午12:00的点是_,比B晚2小时的点是_。(5)按自转线速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把图中各点排列为_。参考答案:(1)过圆心作太阳光线的垂线即为昏线,右侧为夜半球。(2)昏相互垂直(3)夜(4)AF、H(5)B=HD=E=FA=C解析:该题以一幅侧视日照图为切入点,综合考查了地球自转线速度的纬度变化规律、晨昏线(圈)的判读、时间的换算和运用知识的能力。由于太阳光线与晨昏线(圈)所在的平面垂直,因此在侧视的日照图中过圆心(非

26、地球的球心)作太阳光线的垂线即为晨(昏)线;地球不停地自西向东自转,地球上各点也不停地自西向东经过晨(昏)线;在同一条经线上的地方时相同,太阳直射点所在的经线上各点的地方时均为12:00。32. 阅读以下资料,回答下列问题。资料:据有关部门统计,1984年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9485万人,到1994年上升到2亿人,2000年这一数字已增长到约3亿人。据估计这些人口中到少有四分之一以上涌入了大中城市。(1)分析农村剩余劳动力涌入大中城市的拉力因素。(2)农村剩余劳动力涌入大中城市可能会给农村带来哪些影响?参考答案:(1)大中城市的就业机会多,经济收入高,医疗、教育等条件好。(2)有利影响:促进了农村与外界的交流;有利于缓解农村的人地矛盾,改善农村生态环境。不利影响:可能会造成劳动力短缺问题;可能会出现留守儿童、孤寡老人等社会问题。(1)大中城市的就业机会多,经济收入高,医疗、教育等条件好,吸引农业剩余劳动力涌入城市,即大中城市的拉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