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四川省资阳市安岳县驯龙中学高三生物上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_第1页
2022-2023学年四川省资阳市安岳县驯龙中学高三生物上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_第2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022-2023学年四川省资阳市安岳县驯龙中学高三生物上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一、 选择题(本题共40小题,每小题1.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对下列甲丁图的描述中,正确的是A图甲是生活在适宜环境中的绿色植物光合作用部分过程图解,A、B、C表示化合物,a、b表示生理过程,则C能为b过程提供还原剂,但不能提供能量B图乙曲线表示水稻叶片多云天气时光合作用的强度。如果该图表示在晴天时叶片的光合作用强度,则b点应向右上方移动C图丙中,外部环境因素处于适宜的条件下,如果A、B曲线分别代表喜阴和喜阳两种植物的光合作用强度,那么曲线B应代表喜阳植物D图丁表示用相同培养液

2、在相同光下分别培养小球藻,则一定时间内B试管中小球藻繁殖速度加快、而C试管中小球藻繁殖速度逐渐减慢参考答案:D2. 新陈代谢是生物的基本特征,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与胰岛细胞、浆细胞相比,人体皮肤细胞中的核孔数目少,代谢强度低B.小肠绒毛上皮细胞内含有大量线粒体,产生大量能量以满足物质运输时的需求C.叶绿体内膜面积广阔,能对光能进行吸收、传递和转化,是进行光反应的主要场所D.抗体的合成分泌需要多种细胞器的分工合作,这都是在细胞核的控制下完成的参考答案:C3. 下列关于哺乳动物胚胎工程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囊胚的内细胞团细胞和滋养层细胞功能上的差异是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 B胰蛋白酶处理卵

3、裂球获得的单细胞可直接移植到同期发情的各种受体的子宫中继续发育C胚胎干细胞核移植可得到一群性状完全相同的个体D滋养层细胞发育成胎膜和胎盘是在囊胚期参考答案:A本题考查哺乳动物胚胎工程的知识。4. 右图表示某池塘中几类生物在一昼夜内释放或吸收CO2量的变化,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曲线A可以代表池塘中藻类光合作用强度变化B曲线B可以代表池塘中腐生生物呼吸作用强度变化C2时左右CO2释放量下降与水温较低有关D18时左右曲线B所代表的生物不进行呼吸作用参考答案:5. 下图表示两个脱氧核苷酸分子在DNA聚合酶的作用下的聚合过程。若由脱氧核苷酸分子聚合形成的小分子DNA共有500个碱基对,则其缩合过程中形

4、成的磷酸二酯键数、产生的水分子数、该DNA分子中羟基(OH,碱基中不含羟基)数分别是A499、499、502 B499、498、501C998、998、1004 D999、999、1002参考答案:C6. 下列关于真核细胞生物膜的叙述,正确的是A.健康细胞中溶酶体的水解酶不会破坏溶酶体的膜B.构成膜的脂质主要包括磷脂、蛋白质和胆固醇C.有氧呼吸及光合作用产生ATP的过程均在膜上进行D.核糖体、高尔基体和线粒体的膜组成成分和结构很相似参考答案:A7. . 哺乳动物断奶后,乳糖酶数量逐渐减少。1万年以前,人类开始食用家畜的乳汁,成年人体内乳糖酶含量明显增加,而少数不能产生乳糖酶的被称为“乳糖不耐症

5、”。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 乳糖酶基因的表达受人体内外多种因素的影响B. 不能用斐林试剂检测乳糖是否被乳糖酶水解C. 人类食用家畜乳汁导致乳糖酶基因突变D. 人类发生这种变化的实质是有关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参考答案:C乳糖酶基因的表达受人体内外多种因素的影响,A正确;乳糖是还原糖,其水解产物也是还原糖,因此不能用斐林试剂检测乳糖是否被乳糖酶水解,B正确;人类食用家畜乳汁不会导致乳糖酶基因突变,C错误;人类发生这种变化的实质是有关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D正确。8. 为了验证胚芽鞘尖端确实能产生促进生长的某种物质,用胚芽鞘和琼脂块等材料进行实验时,对照实验的设计思路是()A完整胚芽鞘分别置于单侧

6、光照射和黑暗条件下B胚芽鞘尖端和未放过尖端的琼脂块分别置于胚芽鞘切面的同一侧C未放过尖端的琼脂块和放过尖端的琼脂块分别置于胚芽鞘切面的同一侧D胚芽鞘尖端和放过尖端的琼脂块分别置于胚芽鞘切面的同一侧参考答案:C【考点】植物生长素的发现和作用【分析】设计实验满足的原则:对照原则、单一变量原则【解答】解:验证胚芽鞘尖端确实能产生促进生长的某种物质,要把尖端离体进行实验注意实验的单因子变量为:有无胚芽鞘故应用未放过尖端的琼脂块和放过尖端的琼脂块分别置于胚芽鞘切面的同一侧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实验设计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要点,把握知识间内在联系的能力9. 水稻的花药通过无菌操作,接入

7、试管,经过如下过程培育试管苗。据图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a、b、c、d中的植物细胞只有b中的细胞具有全能性 B. a、b、c的培养基中都有琼脂、有机物、水、植物生长调节剂等物质 C. 水稻花药经ad发育成试管苗的过程涉及有丝分裂、减数分裂等细胞分裂方式 D. 只要渊节培养基中各种营养物质的比例就能诱导b中的愈伤组织分化成试管苗参考答案:B10. 下列关于细胞知识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硝化细菌、霉菌、颤藻的细胞都含有核糖体、DNA和RNA 细胞学说揭示了“细胞为什么要产生新细胞” 柳树成熟的筛管细胞中的细胞核和线粒体均能发生碱基互补配对现象 胆固醇、磷脂、维生素D都属于固醇蛙红细胞、人

8、肝细胞、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并不都有细胞周期,但这些细胞内的化学成分都不断更新 A B C D参考答案:B11. 下图是三个处于分裂期细胞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甲可能是丙的子细胞B三个细胞不可能来自同一个体C三个细胞均含有二个染色体组 D三个细胞均含有同源染色体参考答案:A三个细胞可能来自同一个体;甲丙含二个染色体组,乙含四个染色体组;甲没有同源染色体,乙、丙含同源染色体。12. 下列过程中,涉及肽键数量变化的是 ( ) A.洋葱根尖细胞染色体的复制 B.用纤维素酶处理植物细胞C.小肠上皮细胞吸收氨基酸 D.蛋清中加入NaCl使蛋白质析出参考答案:A13. 下列关于酶的叙述,正确的是A. 同

9、一种酶可以存在于分化程度不同的活细胞中B. 酶通过提供反应所需的活化能来提高化学反应速率C. 酶是由内分泌腺细胞合成的,具有高效性和专一性D. 低温下酶的活性较低是因为酶的空间结构被破坏参考答案:A同一种酶可以存在于分化程度不同的活细胞中,如与呼吸作用有关的酶,A正确;酶的作用机理是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B错误;所有活细胞都可以产生酶,酶具有专一性和高效性,C错误;酶的催化活性受温度的影响,低温可以降低酶的活性,但是不会破坏酶的空间结构,D错误。14. 艾滋病是人类免疫缺陷疾病。有关此病的叙述,正确的是 AHIV主要通过感染人体B淋巴细胞,从而影响体液免疫 B艾滋病人群患恶性肿瘤的比率与健康人

10、相比没有差异 CHIV在繁殖过程中,其RNA在宿主细胞中控制病毒自身蛋白质的合成 D目前接种疫苗是治疗艾滋病的有效措施参考答案:答案:C15. 具有细胞壁的选项是A花粉B红细胞C胰岛A细胞D流感病毒参考答案:A16. 某动物处于正常有丝分裂后期的细胞中有60条染色体。下表中能正确表示该动物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和后期的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和染色单体数目的是 ( )参考答案:B本题考查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染色单体数目变化的知识。17. 下列各组物质中,由相同种类元素组成的是( )A胆固醇、脂肪酸、脂肪酶 B淀粉、半乳糖、糖原C氨基酸、核苷酸、丙酮酸 D性激素、生长激素、胰岛素参考答案:B18. 报

11、春花的花色白色(只含白色素)和黄色(含黄色锦葵色素)由两对等位基因(A和a,B和b)共同控制,两对等位基因独立遗传,控制机理如图所示。现选择AABB和aabb两个品种进行杂交,得到F1,F1自交得F2,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F1的表现型是黄色 BF2中黄色白色的比例是35C黄色植株的基因型是AAbb或AabbDF2中的白色个体的基因型种类有5种参考答案:C19. 有关生物膜结构与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A.膜载体蛋白的合成不需要ATPB.葡萄糖跨膜运输不需要载体蛋白C.线粒体外膜与内膜的主要功能不同D.变形虫和草履虫的细胞膜基本组成成分不同参考答案:C20. 小华不小心碰到滚烫的开水壶,手会迅速缩回

12、。关于该反射的叙述,正确的是A反射活动中需要神经递质参与兴奋的传递B突触后膜上会发生“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变过程C神经冲动在神经纤维上单向传导,在突触处双向传递D刺激以电信号的形式在整个反射弧中进行传导参考答案:A21. 将两个细胞液浓度相同的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分别置于A、B溶液中,细胞失水量的情况,如图所示。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 该实验可选取绿色植物成熟的叶肉细胞来进行B. 若B溶液的浓度稍增大,则曲线中b点右移C. 两条曲线的差异是由于A、B溶液浓度不同导致D. 6min时取出两个细胞用显微镜观察,均可看到质壁分离现象参考答案:C绿色植物成熟的叶肉细胞有中央液泡,当其处于高于

13、细胞液浓度的外界溶液中时,细胞会失水而发生渗透作用,A正确;曲线图显示,处于A溶液中的细胞一直处于失水状态,说明其溶液的溶质不能被细胞吸收,处于B溶液中的细胞,随时间的推移,细胞失水量先逐渐增加而后又逐渐减少,说明其溶液的溶质可能为小分子物质,可被细胞吸收,因此两条曲线的差异可能是由于两种溶液的溶质的差异所导致,C错误;若B溶液的浓度稍增大,细胞失水速率变快、失水量变多,a点上升,但是外界溶液浓度升高,细胞吸水延迟出现,复原时间延长,所以b点应右移,B正确;6min时两个细胞都处于失水状态,均可看到质壁分离现象, D正确。【点睛】解答此题需明确:在一定浓度的溶质不能透膜的溶液中可发生质壁分离现

14、象,在一定浓度的溶质可透膜的溶液中可发生质壁分离后自动复原;关键是理清脉络,形成清晰的知识网络。在此基础上,对比分析两曲线的变化趋势,结合各选项的问题情境进行分析作答。22. 下列有关细胞器的说法正确的是()A核糖体是噬菌体、细菌、酵母菌唯一共有的细胞器B线粒体是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在其中生成的产物有丙酮酸、二氧化碳和水C叶绿体是所有生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含有DNA、RNA、蛋白质和磷脂等成分D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末期,细胞中的高尔基体活动加强参考答案:D23. 右图表示某生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细胞核内DNA含量变化的曲线。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OA段表示染色体复制,含量加倍BBD段的

15、团藻细胞中含有两组中心粒C细菌与BC段细胞相比主要区别是没有核膜和核仁DCD段细胞核中染色体:染色单体:DNA为1:2:2参考答案:B24. 下图中正确表示水稻呼吸强度与K+速度的关系的是 ( ) 参考答案:C25. 培养流感病毒,应该选用 A无菌的牛肉汤 B含有多种无机盐的培养液 C固体培养基 D适宜温度和湿度条件下的活鸡胚参考答案:D26. 细胞周期包括间期和分裂期,在间期可能取得良好效果的是植物组织培养作物(如小麦、水稻)诱变育种肿瘤的某些药物治疗“神舟”四号飞船生命实验之一小白鼠的淋巴细胞骨髓瘤细胞电融合我国科学家在世界上最早克隆一批大熊猫早期胚胎,这表明我国的大熊猫人工繁殖研究再次走

16、在人类最前列ABCD参考答案:B27. 实施基因工程第一步的一种方法是把所需的基因从供体细胞内分离出来,这要利用限制性内切酶。有一种限制性内切酶能识别DNA分子中的GAATTC顺序,切点在G和A之间,这是应用了酶的A高效性 B专一性 C多样性 D催化活性受外界条件影响参考答案:答案:B28. 使细胞失去识别能力的物质是()A限制酶B龙胆紫C多糖水解酶D班氏试剂参考答案:C【考点】细胞膜的成分【分析】细胞膜的主要组成成分是蛋白质和脂质,其次还有少量糖类,脂质中主要是磷脂,磷脂双分子层构成生物膜的基本骨架,蛋白质分子镶在细胞膜表面、部分或全部嵌在磷脂双分子层中,或者横跨整个磷脂双分子层,在细胞膜的

17、外侧存在多糖与蛋白质结合形成的糖蛋白,糖蛋白对于细胞的识别具有重要作用【解答】解:具有细胞识别功能的是细胞膜上的糖蛋白,因此利用蛋白酶或多糖水解酶可以破坏糖蛋白的结构,从而使细胞失去识别能力故选:C29. 纤维素、纤维素酶、纤维素酶基因的基本组成单位分别是A. 葡萄糖、葡萄糖和氨基酸B. 葡萄糖、氨基酸和脱氧核苷酸C. 氨基酸、氨基酸和脱氧核苷酸D. 淀粉、蛋白质和DNA参考答案:B纤维素属于多糖,其基本组成单位是葡萄糖;纤维素酶的本质是蛋白质,其基本组成单位是氨基酸;纤维素酶基因是DNA,其基本组成单位是脱氧核苷酸故选:B30. 豌豆的高茎为显性,基因型为Dd的高茎豌豆自然状态下繁殖n代,下

18、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每代均不淘汰dd,则Fn中高茎植株所占比例为B.每代均淘汰dd,则Fn中高茎植株所占比例为C.每代均不淘汰dd,则Fn中能稳定遗传的个体所占比例为D.每代均淘汰dd,则Fn中D基因的频率为参考答案:A不淘汰dd,基因型为Dd的高茎豌豆自然状态下繁殖n次,即自交n次,Fn中DD占, dd占,Dd占,可见高茎植株(DD+Dd)所占比例为,A项错误;每代均淘汰dd,则Fn中纯合子(DD)所占比例为,,B项正确;每代均不淘汰dd,则Fn中能稳定遗传的个体(DD+dd)所占比例为,C项正确;每代均淘汰dd,Fn中Dd所占比例为1-DD所占比例=,则Fn中D基因的频率为,D项正确

19、。31. 下列有关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A氨基酸、葡萄糖和核苷酸分子均可通过核膜B叶绿体基质中含有核酸和参与光合作用的酶C水分子和钾离子以自由扩散方式进出轮藻细胞D精细胞变为精子后,尾部的线粒体与其运动有关参考答案:C32. 关于制作果酒和果醋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在变酸的果酒液面观察到的菌膜,一般是醋酸菌大量繁殖形成的B酵母菌和醋酸菌的发酵过程均需在密闭的容器中进行C在果酒制作过程中无需接种酵母菌,只需控制适宜的温度即可D果酒的酒精度越高,接种醋酸菌后得到的果醋酸度就越高参考答案:A33. 下列生物学研究中所选择的技术(方法)恰当的是( )A用纸层析法提取叶绿体色素 B用18O标记

20、H2O和CO2证明CO2是光合作用的原料 C用标志重捕法调查鼠的种群密度D用显微镜观察染色体确认基因突变参考答案:C34. 下列属于可遗传的变异的是( )A.由于水肥充足,小麦出现穗多粒大的性状B.同卵双胞胎由于成长环境不同身高出现差异C.在棕色猕猴的自然种群中出现了白色的猕猴D.人由于晒太阳而使皮肤变黑参考答案:C【知识点】生物的变异综合解析:A、B、D三项中的变异是环境条件引起的且遗传物质没有发生改变,而棕色猕猴的自然种群中出现了白色的猕猴是由于发生了基因突变,遗传物质发生了改变,是可遗传的变异。【思路点拨】根据变异的可遗传性原因分析35. 下列有关ATP的叙述,正确的是A.线粒体是蓝藻细

21、胞产生ATP的主要场所 B.呼吸作用产生的ATP可用于C3的还原C.ATP分子由1个腺嘌呤和3个磷酸基团组成D.细胞连续分裂时,伴随着ATP与ADP的相互转化参考答案:D36. 如图遗传系谱中有甲(基因为D、d)、乙(基因为E、e)两种遗传病,其中一种为色盲症已知8只携带一种致病基因则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A甲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乙病为色盲B13号的致病基因来自7和8,7号的致病基因来自2C11号携带甲致病基因的几率比12号携带乙致病基因的几率大D7和8生出两病兼发男孩的概率和两病兼发女孩的概率一样参考答案:C考点:伴性遗传;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的实质及应用分析: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5

22、和6都不患甲病,但他们有一个患甲病的女儿(10),即“无中生有为隐性,隐性看女病,女病男正非伴性”,说明甲病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已知甲、乙两种病中有一种是红绿色盲,则乙病为红绿色盲据此答题解答:解:A、由以上分析可知,甲病为常染色体上的隐性遗传病,乙病为色盲,A正确;B、13个体的基因型为XeXe,其致病基因来自7和8;由于7号的X染色体来自于2号,所以7号的致病基因来自2号,B正确;C、由于10号患甲病,5号、6号正常,所以11号携带甲致病基因的几率为;7号患乙病,所以12号携带乙致病基因的几率是1;因此,11号携带甲致病基因的几率比12号携带乙致病基因的几率小,C错误;D、已知8只携带甲

23、或乙一种致病基因,由图可知其携带的是乙病致病基因,即8不携带甲致病基因,因此其子代不可能患甲病,所以7和8生一个两病兼发的孩子的概率都为0,D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结合系谱图,考查伴性遗传、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及应用,要求考生掌握人类遗传病的特点,能根据系谱图和题干信息“其中一种为红绿色盲”准确判断两种遗传病的遗传方式,再结合题图准确判断各选项,属于考纲理解和应用层次的考查37. 汶川大地震,使被困在废墟中等待救援的人处于高度紧张和“饥寒交迫”之中。此时,在人的体温调节和血糖平衡调节及应激反应中,分泌活动都增强的内分泌腺是 A胰岛 B垂体 C肾上腺 D性腺参考答案:C38. 根据:藏报春甲(

24、aa)在20时开白花;藏报春乙(AA)在20时开红花 ;藏报春丙(AA)在30时开白花。在分析基因型和表现型相互关系时,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由可知生物的性状表现是由基因型决定的 B由可知生物性状表现是由环境决定的 C由可知环境影响基因型的表达 D由可知生物的性状表现是由基因型和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参考答案:B39. 有关某一个体中细胞有丝分裂和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叙述,正确的是A. 两者后期染色体数目和染色体行为不同,DNA分子数目相同B. 两者前期染色体数目相同,染色体行为和DNA分子数目不同C. 两者末期染色体数目和染色体行为相同,DNA分子数目不同D. 两者中期染色体数目不同,染色体行

25、为和DNA分子数目相同参考答案:A【分析】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分裂期过程的最大区别是染色体的行为不同,有丝分裂前期有同源染色体但不联会,中期染色体的着丝点被纺锤丝拉到赤道板位置排列整齐,后期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离并分别移向细胞的两极,此时染色体数目暂时性加倍,DNA分子数不变,分裂的结果是分裂前后染色体数与DNA分子数与分裂前一样;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同源染色体联会,中期是联会的同源染色体被拉到赤道板的两侧并列分布,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及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分裂的结果是染色体数目和DNA 数目均减少一半。【详解】两者后期染色体数目不同,染色体行为也不同,有丝分裂后期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

26、分开成为染色体,而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但是两者的DNA分子数相同,A正确;两者前期DNA分子数和染色体数目相同,但染色体行为不同,有丝分裂前期染色体散乱的分布于细胞中,而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同源染色体两两配对形成四分体,B错误;两者末期染色体行为和数目不同,DNA分子数目相同,C错误;两者中期的DNA分子数和染色体数目相同,但是染色体行为不同,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的着丝点都排列在赤道板上,而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同源染色体成对地排列在赤道板上,D错误。【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细胞有丝分裂和减数第一次分裂的过程,对比分析两者的前期、中期、后期、末期的过程和特点,

27、总结两者在各个时期的染色体数目和DNA数目。40. 在水库的上游,将废弃农田和盐碱地改造大面积芦苇湿地,通过生物降解、吸收,可以有效解决城市生活污水和农业生产对水源造成的污染问题,使水库水质得到明显改善,相关说法错误的是()A湿地中生物种类多样,可利用正反馈调节维持其结构和功能的稳定B从废弃的农田到芦苇湿地的变化属于次生演替,该过程体现了人类对群落演替的影响C芦苇湿地构成了一个在物质和能量上自给自足的生态系统D该湿地不同地段物种组成上的差异是群落水平结构的体现参考答案:C【考点】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群落的结构特征;群落的演替;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分析】废弃的农田保留了土壤条件,甚至还有生物的繁殖

28、体,从废弃的农田到芦苇湿地的变化属于次生演替,该过程体现了人类对群落演替的影响;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的稳定性往往依靠负反馈调节来维持;芦苇不能吸收有机污染物,大量种植芦苇的原因是芦苇可以通过光合作用为生态系统输入物质和能量【解答】解:A、湿地中生物种类多样,可利用负反馈调节维持其结构和功能的相对稳定,A正确;B、从废弃的农田到芦苇湿地的变化,体现了人类的活动使群落演替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方向和速度进行,B正确;C、芦苇湿地生态系统在物质上能自给自足,但是在能量上,其需要吸收太阳能,即在能量上不是自给自足,C错误;D、该湿地不同地段物种组成上的差异是群落水平结构的体现,D正确故选:C二、 非选择

29、题(本题共3小题,共40分。)41. 果蝇的红眼和白眼受X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灰身和黑身受常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控制。下列表格表示实验结果。P红眼() 白眼()灰身() 黑身()F1红眼灰身F2红眼白眼31灰身黑身31(1)由F1可知,果蝇眼色的 是显性性状。(2)F2中白眼果蝇的性别是 。(3)现用纯合的灰身红眼果蝇()与黑身白眼果蝇()杂交,让F1个体间杂交得F2。预期F2可能出现的基因型有 种,雄性中黑身白眼果蝇出现的概率是 。如果让F2中灰身红眼果蝇随机交配得F3,F3中黑身白眼果蝇比例 。 参考答案:每空2分(1)红眼 (2)雄性 (3)12 18 1/72解析:本题考查基

30、因分离和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知识。由亲代红眼() 白眼()推出F2中白眼果蝇的性别是雄性,显性性状是红眼;纯合的灰身红眼果蝇()与黑身白眼果蝇()杂交,让F1个体间杂交得F2可能出现的基因型有12种。42. 某实验小组将菠菜幼叶和成熟叶的叶圆片(面积和质量相同),装入含蒸馏水的注射器中,排出叶片内的气体,使叶圆片下沉。然后将叶圆片分别放入不同浓度的NaHCO3溶液中进行实验(NaHCO3溶液为光合作用提供原料,且浓度变化对溶液pH的影响忽略不计,其他实验条件相同),观察第1片叶圆片上浮所需时间(min),结果如图。请回答:(1)当NaHCO3溶液浓度为1%4%时,相同浓度下,幼叶上浮时间均比成熟

31、叶长,可能是幼叶的光合作用能力比成熟叶_(填“强”或“弱”)。有人推测幼叶与成熟叶光合作用能力差异可能是叶片中光合色素的含量不同,为寻求证据,可以用_分别提取菠菜幼叶、成熟叶的色素,再用_法分离色素,观察并比较二者色素带的宽度及颜色深浅。(2)在NaHCO3溶液浓度为0的溶液中,叶圆片直至实验结束仍未上浮,其原因是缺乏NaHCO3直接影响光合作用的_阶段。当浓度超过5%,叶圆片也不上浮,最可能的原因是浓度过大,导致_。(3)当NaHCO3溶液浓度为3%时,适当提高溶液温度,第一片叶圆片上浮时间延长,该现象不能表明提高后的温度已超过总光合作用的最适温度,请说明理由:_。参考答案:(1)弱无水乙醇纸层析(2)暗反应细胞渗透失水过多而死亡(合理即可)(3)叶圆片上浮时间延长,只能表明净光合速率降低(或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