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人教七年级下册陋室铭教案2_第1页
初中语文人教七年级下册陋室铭教案2_第2页
初中语文人教七年级下册陋室铭教案2_第3页
初中语文人教七年级下册陋室铭教案2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人教版七年级下册陋室铭 渠县李馥镇第二学校 雷雪琴学习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积累文言字词。2.反复诵读,领会文章内容,并力求当堂成诵。3.体会本文托物言志的写法。4.正确理解文中所表现的作者高洁傲岸的情操和安贫乐道的生活情趣。教学重点:反复诵读,领会文章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背诵课文。教学难点:体会本文托物言志的写法。课时计划:1课时。教学过程一、故事导入,激发情趣多媒体展示:“面对大江观白帆,身在和州思争辩。”“杨柳青青江水平,人在历阳心在京。”教师动情讲解刘禹锡三搬三迁的人生故事。1.作者:刘禹锡,字梦得,河南洛阳人,唐代进步的思想家,有成就的文学家。曾被白居易誉为“诗豪”。二、初读

2、课文,感受音乐美1.检查预习情况:注音、句读2.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注意停顿。三、走进陋室,再读课文,把握主旨1“高洁”1.出示题目陋室铭,了解铭文特点。2.师:陋室铭,刘禹锡想要借这陋室,让自己铭记什么呢?让我能走进陋室,去看个究竟。刘禹锡说:片言可以明百意。在陋室铭81字的片言中,刘禹锡的百意是什么?下面请自读课文47句,根据注释翻译,在翻译的基础上为这几句话做批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环境幽雅)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交友儒雅)“可以调素琴,阅金经。”它给人一种闲适的感觉。(生活高雅)(板书:贫乐调素琴阅金经)3.在这样简陋的条件下,也能如此自得其乐,我们不禁要与刘禹锡对话一

3、番示例:问:你这房子都长青苔、长青草了,你还说不陋?刘:“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这是多么幽雅,怎么能说陋呢?问:看你这穷酸样,估计不会有人与你为友吧?答:问:你既没有丝竹,又没有案牍,你,你还有什么好乐的呢?答:4.由此可见,刘禹锡是一个怎样的人?(不与世俗同流合污,高洁脱俗)(板书:高洁)板书:调素琴阅金经高洁5.请大家用快乐、舒缓、愉悦的语气读读“可以调素琴,阅金经。劳形”。四、走近作者,深读课文,把握主旨2“豪气”师:刘禹锡为什么能做到安贫乐道呢?文章仅仅表达安贫乐道的主旨吗?要想从“片言”中明白“百意”,我们还要去了解一下作者的经历,介绍作者的经历(出示资料)刘禹锡一贬再贬,直到6

4、5岁才回到洛阳,一般的人会有怎样的心理?(悲伤、郁闷)刘禹锡会怎样去面对呢?百亩庭中半是苔,桃花开尽菜花开。种桃道士归何处?前度刘郎今又来。附小序:因再题二十八字,以俟后游。师:他甚至做好了再次被贬的准备。这是何等的豪情!这就是有着铮铮铁骨的刘禹锡。1.你能从陋室铭字缝间看出刘禹锡暗含的“豪气”吗?(仙、龙,诸葛庐、子云亭)(提示:从文章的开头和结尾几句去读读。)让我们一起读一读开头三句,看看有没有隐含在其中的“豪气”。快速了解“比兴”。2.让我们一起读一读结尾两句,看看这里有没有隐含在其中的“豪气”。“诸葛庐、子云亭”的典故。说说作者为什么要写这两个典故。(板书:思诸葛比子云)是为了说明自己的陋室不陋。说明自己也要像诸葛亮遇到明君,在政治上有所作为,和子云一样在文学上名扬天下。3.可见刘禹锡具有怎样的气概?(豪迈)板书:思诸葛比子云豪迈4.这样一个大诗豪住在这里,这陋室还会陋吗?所以他在结尾写道:何陋之有?加横批:陋室不陋5.现在,让我们怀着对刘禹锡更加深刻的理解和崇敬,充满豪情地读最后2句。注意:最后一句“何陋之有”连读两遍,语气要一遍比一遍强。五、总结刘禹锡一生坚持自己的政治理想,为此,他屡遭贬谪,历经坎坷。 但是一间陋室哪里困得住你的铁骨,一片青苔哪里遮得住你的壮志,一本金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