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中毒中暑应急预案_第1页
2022年中毒中暑应急预案_第2页
2022年中毒中暑应急预案_第3页
2022年中毒中暑应急预案_第4页
2022年中毒中暑应急预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重庆三环高速公路江津至綦江段 中毒、中暑应急预案 编制: 复核: 审核: 葛洲坝集团第五工程有限公司重庆三环高速公路江津至綦江段施工总承包项目经理部二一三年六月目录 TOC o 1-3 h z u HYPERLINK l _Toc5 1、总则 PAGEREF _Toc5 h 3 HYPERLINK l _Toc6 2、适应范围 PAGEREF _Toc6 h 3 HYPERLINK l _Toc7 3、组织领导及职责分工 PAGEREF _Toc7 h 3 HYPERLINK l _Toc8 4、应急救援安排 PAGEREF _Toc8 h 5 HYPERLINK l _Toc9 4.1应急救

2、援组 PAGEREF _Toc9 h 5 HYPERLINK l _Toc1 4.2现场应急指挥小组 PAGEREF _Toc1 h 5 HYPERLINK l _Toc2 4.3职责分工 PAGEREF _Toc2 h 5 HYPERLINK l _Toc3 4.4、项目部人员分工 PAGEREF _Toc3 h 7 HYPERLINK l _Toc4 4.5、现场应急指挥小组主要职责 PAGEREF _Toc4 h 7 HYPERLINK l _Toc5 5、应急救援工作的原则 PAGEREF _Toc5 h 8 HYPERLINK l _Toc6 6、职业性中暑定义 PAGEREF _T

3、oc6 h 8 HYPERLINK l _Toc7 7、中暑症状 PAGEREF _Toc7 h 8 HYPERLINK l _Toc8 8、中毒、中暑的处理 PAGEREF _Toc8 h 8 HYPERLINK l _Toc9 9、及时逐级汇报 PAGEREF _Toc9 h 9 HYPERLINK l _Toc0 10、食物中毒的现场保护和样品保留 PAGEREF _Toc0 h 9 HYPERLINK l _Toc1 11、如实反映情况 PAGEREF _Toc1 h 9 HYPERLINK l _Toc2 12、做好中暑预防工作 PAGEREF _Toc2 h 9 HYPERLINK

4、 l _Toc3 13、相关文件和记录表格 PAGEREF _Toc3 h 101、总则1.1、为提高重庆三环江綦高速公路工程隧道项目部的安全事故应急的快速反应能力,确保科学、及时、有效地应对安全事故的发生,最大限度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保障国家和人民财产的安全,维护社会稳定,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第六十九条及有关法律、法规之规定,结点多线长,施工区域分散,危险源较多的实际和各职能部门的职责,特制定项目部事故应急预案,以求在发生事故后能够迅速有效地组织抢救,避免事故的扩大,减少人员伤亡、降低经济损失。1.2、以“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采取切实可行

5、措施,建立本项目部安全事故应急救援体系,迅速有效地组织开展抢救的指导工作。2、适应范围本应急预案适用隧道分部所有施工现场及施工人员。在工作场所因中毒、中暑引起紧急情况时,承担对他人实施紧急救助的责任,承担对单位财产实施紧急保护的责任。在其他场所发生事故时,承担对人民财产实施紧急救助的义务。3、组织领导及职责分工项目部领导小组为了加强3A分部对本系统安全事故应急救援工作的指导,3A分部决定成立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领导小组,分部小组由隧道施工队组成,3A分部领导小组统筹指挥各分部小组,各分部小组(现场最初应急领导上组)以总部小组为中心开展工作。总部小组以项目经理为组长,总工程师为副组长,各部、室负责人

6、及项目部安全负责人为组员的应急救援领导小组,负责安全事故的应急救援的领导工作。组 长:刘登荣副组长:佘建组 员:陈云龙、王远、张旭东、赖家顺、蒋廷先、张晓辉、刘步云总部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安质环保部。电话:,各分部领导小组如下:3.1、隧道一队领导小组组 长:李会全副组长:曹飞洲组 员:尹强、杨海、蒋世军、黄剑涛、屈伟杰、高战飞、屈奔、杨群值班电话:3.2、隧道二队领导小组组 长:杨华副组长:王洪杰组 员:杨尊达、杨尊华、王大勇、张琪、曹勇、李基盛、马年宾值班电话: 3.3、隧道三队领导小组组 长:陈平副组长:李晓组 员:钟玉龙、李国成、杨军、李彬、陈友金、李向东、陈云、方炳生、马婷婷值班电话:

7、3.4、隧道五队领导小组组 长:翁剑锋副组长:翁小希组 员:蔡敏、陶中华、刘永、刘福建、岳顶军、权申克、陈雄、乔魏值班电话:3.5、隧道六队、七队领导小组组 长:郑传斌副组长:郑传寿组 员:何光用、陈振铨、陈振兴、林小龙、王国龙、李明伟、谢友波、念保茂、李明录、刘明彬、玛赫啊铁、陈超、李兴全、俄木日铁值班电话:3.6、隧道八队领导小组组 长:林世淋副组长:张建斌组 员:吴润、林大珠、刘尚涛、李生、吴祥云、吴成龙、黄太胜、史云值班电话:4、应急救援安排4.1应急救援组领导小组下设应急救援专业组,各应急救援专业组领导小组的领导下工作。应急救援专业组为:应急援救组、后勤保障组、伤员救治组、通信联络组

8、、治安保卫组、调查取证组、技术分析组和善后处理组。安全事故应急救援指挥领导组织机构如下:安全事故应急救援指挥领导小组应急援救组后勤保障组伤员救治组通信联络组治安保卫组调查取证组技术分析组善后处理组4.2现场应急指挥小组事故发生后,事故现场最初应急领导小组,替代安全事故应急救援指挥领导小组,行使项目部的现场指挥权;项目部最初应急小组的责任在于保证在任何时候接到报警后能立即采取行动,及时正确的应急行动,把事故减至最低点。现场应急指挥小组构架:应急指挥小组现场总指挥:现场行政职务最高的员工应急指挥小组现场副总指挥:现场主管工程师成 员:现场工程技术人员及工人当发生安全事故时,应急救援系统迅速启动,指

9、挥领导小组成员及应急救援专业组迅速到达指定岗位。4.3职责分工4.3.1指挥领导小组职责(1)、负责本单位“预案”的制定、修订和演练。(2)、组织指挥各方面力量处理事故,统一指挥对事故现场的应急救援,控制事故蔓延和扩大。(3)、检查督促现场做好抢险救援、信息上报、善后处理以及恢复生产秩序的工作。(4)、确定事故的升级、求援,落实接应、配合救援的组织工作。(5)、发布和解除应急救援命令。(6)、向有关上级单位通报事故情况,接待和配合上级有关部门人员进行事故调查,必要时向有关单位发出救援请求。(7)、根据事故应急处理的需要,指挥部有权紧急调集人员、储备的物资、交通工具以及相关设施、设备;必要时,对

10、人员进行疏散或者隔离,并可以依法对污染区域实行封闭。(8)、组织事故调查,总结应急救援工作经验教训。4.3.2救援专业组分工(1)、应急救援组:由安质环保部、工程部和项目部及分部有关人员组成,负责人:项目经理。担负查明危险源,提出应急和补救措施;项目经理负责人员和劳力的调配。(2)、后勤保障组:由物资设备部、计划财务部和项目部及分部有关人员组成,负责人:物资部长。担负应急车辆、资金的调配以及伤员生活必需品和救援、器材、物资的供应任务。(3)、伤员救治组:由项目部安质环保部及分部安质人员等有关人员组成,负责人:安质环保部长。担负受伤人员的现场急救和护送伤员入院医治,取得伤员伤害程度诊断报告、死亡

11、证明等。(4)、通信联络组:由工程部人员组成,负责人:工程部长。担负各应急小组之间的联络和对外联系通信任务。(5)、治安保卫组:由项目部人员组成,负责人:项目分部经理。担负现场治安,交通指挥,设立警戒,指导人员疏散。(6)、调查取证组:由安质环保部、质量部、工程部等有关部门人员组成,负责人:安质部长。负责搜集事故现场物证、痕迹,测量并绘制事故现场示意图,标注现场遗留物的尺寸、位置、特征、名称等。对事故现场全貌、方位、遗留物、致害物、痕迹、尸体、伤害部位等拍照、摄像。收取事故目击者、责任者、相关人员的口述、笔述、笔录及伤亡人员档案,并复制、拍照、建档。对有涂改、灭失可能或以后难以取得的相关证据,

12、应登记封存,事故调查终结后,予以启封送还。(7)、技术分析组:由安全环保部、工程部、物资设备部等有关部门人员组成,负责人:总工程师。负责收集有关设计、施工方案、作业指导书,工程日志和班前安全讲话等相关材料,对有关设备、设施、器具、起因物(指导致事故发生的物质、物体)、致害物(指直接作用于人体引起伤害和中毒的物质、物体)、痕迹、现场遗留物等进行技术分析、检测和试验,提报事故报告。(8)、善后处理组:由综合办公室、计划财务部等有关部门人员组成,负责人:综合办公室主任。负责指导伤亡人员家属接待和死亡人员的丧葬工作,核定抚恤、丧葬等费用,协调善后处理各项事宜。4.4、项目部人员分工(1)、项目经理:组

13、织指挥全项目部的应急救援工作。(2)、副经理(总工程师):协助项目经理负责应急救援的具体指挥工作。(3)、安质环保部部长:协助总指挥做好事故报警、事故通报及事故处置工作。(4)、工程部部长:事故现场通信联络和对外联系。必要时代表项目部对外发布有关信息。(5)、财务部部长和安全环保部:负责现场医疗救护指挥及中毒、受伤人员分类抢救和护送转院工作。(6)、物资部部长:负责应急车辆的调配以及抢险救援物资的供应和运输工作。(7)、项目分部经理:组织应急救援队伍,启动救援设备、物资。4.5、现场应急指挥小组主要职责指挥现场的应急救援工作,判断事故发展趋势,在事故升级后积极配合、辅助救援机构的活动。核实现场

14、人员伤亡和损失情况,及时向指挥部汇报抢险救援工作及事故应急处理的进展情况。划定事故现场的范围,组织人员、群众疏散和对危险化学品的隔离防护,实施必要的交通管制及其他强制性措施。确定应急救援行动的终止,组织事故现场的恢复,现场恢复包括:现场的检查、检测及事故调查等工作。5、应急救援工作的原则5.1、项目部各部室应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原则。5.2、一旦发生包括安全事故,应立即启动本应急救援预案,合理安排项目部的各种资源5.3、组织应急救援行动时,应在遵循“保护人员生命安全优先,防止和控制事故蔓延优先,保护环境优先”的原则下,及时与环保、公安、医院第一时间取得联系,尽可能的降低事故造成的损失。

15、5.4、事故应急救援指挥系统实行替补原则,项目部负责人及成员因故不能履行职责的,由行政副职替补,确保随时到位,实施指挥。6、职业性中暑定义职业性中暑是指在高温作业下,由于热平衡和(或)水盐代谢紊乱引起的以中枢神经系统和(或)心血管障碍为主要表现的急性疾病。7、中暑症状7.1 热射病:在闷热的教室、房间、公共场所易发生,患者初感头痛、头晕、口渴,然后体温迅速升高、脉快、面红、甚至昏迷。7.2 日射病:在烈日下活动或停留时间过长,由于日光直接曝晒所致,症状同日射病,但体温不一定升高,头部温度有时增高到39以上。7.3热痉挛:由于在高温环境中,身体大量出汗,丢失大量氯化钠,使血钠过低,引起腿部,甚至

16、四肢及全身肌肉痉挛。8、中毒、中暑的处理8.1 中毒处理 8.1.1 迅速将病人移到荫凉通风处,解开衣扣,平卧休息。8.1.2 用冷水毛巾敷头部,或用30酒精擦身降温。喝一些淡盐水或清凉饮料。清醒者还可服人丹、绿豆汤等,昏迷者针刺人中,十宜穴或即送医院。8.2 中毒食物的处理:在查明情况之前,对可疑食物应立即停止食用。在卫生部门已查明情况,确定了食物中毒,即可对于引起中毒食物及时处理。对中毒食物可采取煮沸15分钟后掩埋或焚烧。液体食品可用漂白粉混合消毒。食品用工具、容器可用12碱水或漂白粉溶液消毒。病人的排泄物可用20时会乳或5的来苏溶液进行消毒。9、及时逐级汇报一旦发生食物中毒或中暑,应及时

17、向上级领导报告,报告内容有:发生中毒、中暑的单位、地址、时间、中毒或中暑人数及伤亡人数,主要临床表现,可能引起中毒的食物等。以利于有关部门积极采取措施,组织抢救,调查分析中毒、中暑原因和预防方法。若怀疑投毒则向公安部门报告。10、食物中毒的现场保护和样品保留发生食物中毒后在向有关部门报告的同时要保护好现场和可疑食物,病人吃剩下的食物不要急于倒掉,食品用工具、容器、餐具等不要急于冲洗,病人的排泄物(呕吐物、大便)要保留,以便卫生部门采样检验,为确定食物中毒提供可靠的情况。11、如实反映情况单位负责人及本次中毒、中暑有关人员,如食堂工作人员及病人等应如实反映本次中毒、中暑情况。中毒病人将所吃的食物

18、,病人中暑、中毒的主要特征,对中毒可疑食物的来源、质量、存放条件如实向有关部门反映。12、做好中暑预防工作12.1 盛夏期间做好寒暑降温工作,办公室、宿舍应开窗使空气流通,地面经常洒水,设遮阳窗帘等。12.2 合理安排工作时间,不易在炎热的中午强烈阳光下过多活动。加强个人防护,戴遮阳帽,饮消暑饮料。12.3 有头痛、心慌时应立即到荫凉处休息、饮水。12.4 劳动防护用品及时足额发放。13、相关文件和记录表格13.1 相关文件 法律法规与其它要求获取确认程序 伤亡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中毒、中暑应急预案形成的记录包括:附件1:中毒、中暑应急救援程序附件2:中毒、中暑应急救援组织及联系电话附件3:中毒、中暑应急救援器材、设备、机具附件1:3A分部伤亡安全事故应急救援体系响应程序警情判断响应级别接警信息反馈应急起动N救援行动事态控制应急恢复应急结束(关闭)工程抢险警容与交通管制医疗救护人群疏散环境保护现场监测专家支持人员救助总结评审应急救援事故调查善后处理解除警容现场清理现场指挥到位应急资源调配信息网络开通领导小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