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人教八年级下册《卖炭翁》教学实录_第1页
初中语文人教八年级下册《卖炭翁》教学实录_第2页
初中语文人教八年级下册《卖炭翁》教学实录_第3页
初中语文人教八年级下册《卖炭翁》教学实录_第4页
初中语文人教八年级下册《卖炭翁》教学实录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一篇对“宫市”的控诉书卖炭翁如何艺术地加工生活素材教学构思:如何艺术地加工生活素材教学目标:通过对比阅读,更直观的理解“艺术来源于生活,并高于生活”,并学习文学作品加工生活素材的方法。教学重难点: 1.品味卖炭翁的艺术性;2.学习如何加工生活素材。课前: 1对比阅读顺宗实录和卖炭翁2.疏通文意:作家作品介绍教学过程:一、温习旧知识文常、字音、词语、二、明确学习任务(一)在同学们预习的时候,我发了篇短文给大家,要求大家将它和卖炭翁进行比较阅读。这篇短文选自顺宗实录:尝有农夫以驴负柴至城卖,遇宦者称“宫市”,取之;才与绢数尺,又就索“门户”,仍邀以驴送至内。农夫涕泣,以所得绢付之;不肯受,曰:“须

2、汝驴送柴至内。”农夫曰:“我有父母妻子,待此然后食。今以柴与汝,不取值而归,汝尚不肯,我有死而已!”遂殴宦者。街吏擒以闻,诏黜此宦者,(街使的属吏捉住他上报,德宗颁诏将宦官废免,赐给农夫十匹绢。)而赐农夫绢十匹。然宫市亦不为之改易;谏官御史数奏疏谏,不听。(PPT展示)(二)作业情况归纳展示。1.老师将大家提交的资料进行了整理,主要有三个方面的相似之处:(1)都是叙事性作品;(2)主人公命运相似;(都记载了货物被抢的遭遇)(3)都反映的人民“苦宫市”的主题。(补充资料:“苦宫市”,就是人民以“宫市”为苦,就是“宫市”给人民带来了苦难。)那么,什么叫“宫市”呢?我们先来看看旧唐书上的记载:“宦者

3、主宫中市买,谓之“宫市”置“白望”数十百人于两市及要闹坊曲,阅人所卖物,但称宫市,则敛手付与,真伪不复可辨,无敢问所从来。及论价之高下者,用值百钱物买人值数千物人将物诣市,至有空手而归者,名为宫市,其实夺之。” (PPT展示)所谓“宫市”,就是宫廷派宦官到市上去购买物品,任意勒索、掠夺。名为“宫市”,实际上是一种公开的掠夺,是一种极其残酷的剥削方式。2.有一个同学的视角非常独特,他发现这两段文字的体裁不同:顺宗实录是史书(从哪里看得出来?“实录”),卖炭翁是诗歌(这又是从哪里看出来的呢?语言的形式和注释),也就是说顺宗实录是纪实文章,卖炭翁是文学作品。3.你们知道为什么老师要让大家对比阅读这两

4、段文字吗?因为顺宗实录里的卖柴农夫是卖炭翁的原型!中唐时期“宫市”害民的情况,史书里多有记载;但千百年后仍然普遍为人们所了解,却不是因为顺宗实录里的卖柴的农夫的故事,而是由于白居易写的一篇“苦宫市”的卖炭翁?为什么呢?(生自由发言学生发言可跳过)其实,根源在于文学作品(强调,放大)更能感染人,流传更广远,具有经久不息的生命力!今天,我们来共同赏读一篇对“宫市”的控诉书,通过对比阅读来学习卖炭翁是如何艺术地加工生活素材的。三、对比阅读“艺术来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它的意思是说:我们的文学创作选材于生活,但又不是现实生活的刻板照搬,而是对生活素材的艺术化处理。加工生活素材的原则是:凸显主题。我

5、们来看看白居易是如何艺术化地加工生活素材,表达对“宫市”控诉,使得卖炭翁的形象跨越千年,仍然引得无数的后人扼腕叹息。我们在两段文字的对比阅读中去寻找答案!(一)人物形象我们先来看看两段文字的人物形象。1.身份提炼有的同学留意到了主人公身份的区别:卖柴农夫与卖炭老翁为什么白居易诗中的主人公不是卖柴农夫而是卖炭老翁呢?(1)“炭”和“柴”相比,更来之不易,更凝结着劳动人民的血汗;(2)更寄托着劳动人民的希望(希望炭比柴卖出更好的价格);(3)老翁的形象比农夫的形象更弱小;总结:通过卖炭翁的遭遇,就更便于有力地表现“苦宫市”的主题。所以,他不写“卖柴农夫”而写“卖炭老翁”,在艺术形象的选择与提炼上,

6、表现了他的艺术匠心。这就是文学作品的处理艺术之一:艺术形象的选择与提炼。2.形象塑造我们再来看看两段文字对人物形象处理。有同学说:顺宗实录只是如实地记录宫使掠夺人民财物的过程,对人物是平实地叙述。卖炭翁在叙述事件的基础上还着力地塑造出了非常令人同情的艺术形象卖炭翁,和让我们憎恨的形象宫使。分析卖炭翁形象顺宗实录里是这样描述卖柴的农夫的:“尝有农夫以驴负柴至城卖农夫涕泣农夫曰:“我有父母妻子,待此然后食。今以柴与汝,不取值而归,汝尚不肯,我有死而已!” (PPT展示) 大家找出卖炭翁集中描写卖炭翁的语言:“卖炭翁心忧炭贱愿天寒。” (PPT展示)比较一下这两段文字,确实前者叙述平实,后者着力渲染

7、。我们来看看诗人是怎样通过丰富的艺术想象来着力塑造卖炭翁的形象的。用从“我读到了一个样的卖炭翁”回答问题?(学生提到的诗句,如果说得不全面,可问:还有其他同学留意到这句诗吗?还有其他同学能从不同的角度谈吗?还有没有补充的?)预设1:我从“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这两句诗中,读出了一个辛苦劳作的卖炭翁。追问:(1)卖炭翁的“炭”怎么来的?而“烧炭”用的“薪”又是怎么来的?而被宫使抢走的那车炭有多重?(2)“伐薪烧”的地点在哪里?“南山中”。为什么不是“伐薪烧炭于山中”? 以“南山中”作为“伐薪”“烧炭”的场所,用环境的艰险来烘托卖炭翁的凄苦,此其一。另外,终南山在长安城南四十里以外,要把在“南山

8、中”烧出的炭运到长交去卖,也很不容易,下文哪两句诗印证了路途的遥远和艰辛板书:劳动艰辛所以,看似普通的一笔,却是诗人的匠心独运。预设2:我从“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这句诗中读出了卖炭翁的艰辛。(肖像描写)如果从人物描写的角度看,这属于什么描写呢?肖像描写那这句话中包含了几种颜色呢?烟火色,灰色,苍苍;白色,黑色。卖炭翁灰尘满面,十指熏黑,给人一种灰暗的感觉!身上唯一亮丽的颜色竟然是头发花白!两鬓花白与十指黑强烈的对比,让人感到心酸啊!)板书:劳动艰辛、年老体弱预设3:我从“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这句中读出了卖炭翁的衣食无着。板书:生活困苦预设4:“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

9、天寒。”(肖像描写、心理描写)穿着单薄的衣裳,应该盼望温暖的天气,可他忍受着刻骨的寒冷,心里想的却是“愿天寒”!(这是心理描写,大家批注在旁边)他希望下雪,他盼望天再冷些,把炭卖个好价钱。集体读“愿天寒”。这样一个极度矛盾的心理,让我们再次从诗句中读出了卖炭翁的可怜!(集体读)板书:生活困苦、心里矛盾总结板书:贫无立锥之地,别无衣食来源预设5:“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动作描写)路远、雪大、车重、人困、人饥板书:艰难跋涉诗歌第一节,诗人用多种描写手法,从多个角度着力渲染卖炭翁的悲苦形象:叙其劳动过程之艰状其劳动环境之脏写其长期烧炭之劳绘其饱经风霜之衰

10、诉其生活无着之惨抒其长途跋涉之苦(PPT展示)小结:卖炭翁贫无立锥之地,别无衣食来源,“身上衣裳口中食”,全指望他千辛万苦烧成的“千余斤”木炭能卖个好价钱。白居易的这一纸控诉书里一字一句包含着多少对劳动人民的同情啊!(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再次齐读诗歌第一节,注意读出对卖炭翁的深切同情。分析宫使形象不管是卖柴的农夫还是卖炭翁都是可怜的。他们的悲剧是谁导致的?宫使我们来看看两段文字中有关宫使的语言:尝有农夫以驴负柴至城卖,遇宦者称“宫市”,取之;才与绢数尺,又就索“门户”,仍邀以驴送至内(PPT展示)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

11、半匹红绡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PPT展示)我们看看,这两段文字的宫使都可恨,但那段文字的宫使更让人憎恨呢?后者更可恨!我们来分析分析,文学大家白居易是如何让宫使这么招恨的。从“”我读到了一个样的宫使?(PPT展示)预设1 :“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板书:趾高气昂(肖像描写)相比卖炭翁的样子,这宫使显得洋气高贵多了。注意:在塑造卖炭翁和宫使的时候,同样用了外貌描写,同样使用了色彩,二者给读者带来的感官却迥然不同?为什么?一个是暗色,一个是亮色,凸显宫使身份的高贵。何其鲜明的对比,在读者的心里留下了多么痛的一击啊! 预设2 :“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板书:专横霸道(动作描

12、写)读出宫使的专横霸道预设3:“一车炭,千余斤”“半匹红纱一丈绫”,板书:贪婪冷酷(补充资料:资治通鉴中记载:“多以红紫染故衣、败缯,尺寸裂而给之” (PPT展示)可见,宫使给的红纱和绫对老翁来说根本没有用。)一边是年老体弱、衣食无着、精疲力竭、孤苦绝望的卖炭翁,一边是趾高气昂、专横霸道、贪婪冷酷的宫使,两相对比之下,作者的感情自然而然地感染了读者: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和对专横跋扈的统治阶级强烈憎恨。再读全诗,读出对卖炭老翁的深切同情,对专横跋扈的统治阶级的强烈憎恨!两节诗语气语调的不同。(二)故事情节(情节加工)顺宗实录的结局是:街吏擒以闻,诏黜此宦者,而赐农夫绢十匹。然宫市亦不为之改易;谏

13、官御史数奏疏谏,不听。(PPT展示)卖炭翁的结尾是: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半匹红绡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只字未提炭被抢走后卖炭翁的反应)(PPT展示)诗人为什么不按照顺宗实录所记的真人真事塑造卖炭翁的形象,给卖炭翁一个圆满的结局呢?那就削弱了“苦宫市”的主题,降低了震撼人心的艺术力量。(出示:“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文章应该为了反映时代而写,诗歌应该为了反映现实而作)农夫只是个案,可能千千万万中只有这么一例。罢免了宦官,给予补偿,但只要宫市还在,这些底层人们的悲惨命运就不会结束。而卖炭翁就代表了所有受苦受难的人。这是一首反映事实的诗歌,而这样一个悲剧的结尾正是艺术

14、作品的力量。(三)留白艺术同学们从多个角度深入地对两段文字进行的深入比较,老师为你们拥有一双慧眼点赞,但是,老师要从写作手法上补充一点,那就是诗歌的留白艺术。留白,是中国艺术作品创作中常用的一种手法,指书画艺术创作中为使整个作品画面、章法更为协调精美而有意留下相应的空白,给读者留下想象的空间。艺术效果:“不着一字,而形神俱备”、“无声胜有声”(PPT展示)我们先看第一个留白:“身上衣正单”的卖炭翁“心忧炭贱愿天寒”,实际上是期待朔风凛冽,大雪纷飞。天气如他所愿吗?是的。从哪里看出来的?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课前我让同学们自主阅读的时候布置了一个作业:让大家发挥艺术想象,描写出衣着单薄

15、的卖炭翁拉着一车炭在风雨中赶路时的心里活动,下面我们来分享几个同学的艺术想象。要是在小说家笔下,是可以用很多篇幅写卖炭翁路上的心理活动的,而诗人却连一句也没有写。这因为他在前面已经给读者开拓了驰骋想象的广阔天地,就不必再浪费笔墨了。请大家课后补写第二个留白:发挥艺术的想象,描写卖炭翁在眼睁睁地看着一车千余斤的炭被拉走后动作行为和心里活动。(四)语言(语言艺术)有的同学提到了两段文字语言风格上的不同。顺宗实录:平实通俗卖炭翁:凝练、典雅、具有音韵美卖炭翁是一首新乐府诗。“新乐府”在古代文学史上,即“新题乐府”,是白居易相对于汉乐府而言的。指的是一种用新题写时事的乐府诗,它的形式更自由,可灵活变韵

16、。白居易、元稹大力倡导,以创作新题乐府诗为中心的诗歌革新运动,被称为“新乐府运动”。(PPT展示)语言美,是文学作品的又一个艺术追求。四、总结现在我们总结一下,文学作品对生活中的素材处理艺术有哪些。人物形象、故事情节、艺术手法、语言艺术五、拓展其实,卖炭翁这首诗歌跨越千年仍被我们所吟咏,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白居易的忧国忧民的情怀,他用一支饱蘸人文关怀的笔,艺术地处理生活素材写下了一封“宫市“的控诉书。作家要有情怀、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才是文学作品不息的生命之源。补充阅读:观刈麦我们本周课外古诗积累背诵的是白居易写的观刈麦,一起来深情朗读,体会白居易的平民情怀。观刈麦(白居易)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浆,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复有贫妇人,抱子在其旁,右手秉遗穗,左臂悬敝筐。听其相顾言,闻者为悲伤。家田输税尽,拾此充饥肠。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吏禄三百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