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印度洋上生死夜教案印度洋上生死夜教案1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一、复习导入:1、了解故事梗概;2、词语的理解(引出“抽搐”)二、辨析文中两个“抽搐”的不同含义:A、此时,克勒松的手脚不停地抽搐,嘴里吐出大团大团的白色泡沫。B、皮埃尔的心也在抽搐,他知道,这很可能是生命力即将耗尽的信号。1、让学生针对这两个句子和这两个“抽搐”质疑。 这两个“抽搐”意思一样吗?(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理解) 克勒松的手脚为什么会不停地抽搐?(读15小节)重点体会“现在惟一的办法是迅速返回港口”中的“惟一” 皮埃尔的心为什么在抽搐?(读45小节)A、重点体会“现在我可能是世界上惟一确切知晓这场海难即将发生的人。”中的“惟一”
2、,并与“现在惟一的办法是迅速返回港口”中的“惟一”连起来体会此时皮埃尔的矛盾心情。B、指导朗读:是呀,皮埃尔的心在抽搐,我们的心也在抽搐;皮埃尔的心十分痛苦,我们的心也十分痛苦;皮埃尔的心异常焦急,我们的心也异常焦急。(这时学生的思维火花和迸发的情感交融在一起,通过朗读走进了作者的内心世界,也走进了皮埃尔的内心世界。)他们的命运最终如何呢?(读67小节)重点体会A、“他反而变得分外平静,只是在亡妻的耳朵边轻轻地说话:亲爱的,原谅我”(他为什么反而变得分外平静?他请求亡妻原谅他什么?他真的做错了吗?)B、“谢天谢地,皮埃尔自言自语,克勒松,现在你可以安息了”(皮埃尔谢什么?为什么说“现在你可以安
3、息了”)让学生补充这两个省略号省略的话后指导朗读。三、课外拓展,收集信息1、向学生推荐抉择一文。2、要求学生收集相关主题的故事,准备交流。总结:疾风知劲草,烈火见真金。在海啸这样的天灾面前,人本身是渺小的,然而皮埃尔在生与死的严峻考验做出的抉择,却让人深切地感受到一个灵魂的伟大,将永远震撼着我们的心灵。印度洋上生死夜教案2一、教学要求: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能结合上下文辨析文中两个“抽搐”的不同含义。3、借助语言材料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体会主人公皮埃尔在生死关头,把自己以及妻子的安危置之度外,关心他人胜过自己的高贵品质。二、教学时间: 三课时
4、第一课时一、揭示课题:1、出示世界地图。A、世界上有哪四大洋?B、在世界地图上指出印度洋的位置,说说它的周围是哪几个洲?2、板书课题。A、看到这个题目,可以知道些什么?B、看到这个题目,你还想知道什么?二、初读课文。1、各自默读课文,划出文中带有生字的词语,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2、检查。讨论下列词语的意思:猝不及防、抽搐、泡沫、耗尽、须臾。A、猝不及防:猝,忽然。事情突然发生,来不及预防。B、抽搐:肌肉不随意地收缩的症状,多见于四肢和脸面。C、泡沫:聚在一起的许多小泡。结合生活实际讲解。D、耗尽:消耗光了。E、须臾:极短的时间。(相机指导字型及难写部分。)3、齐读生字词。4、再读课文,
5、思考刚才提出的问题:故事发生在什么时候?课文写的是一件什么事?5、读后讨论小结:时间:1998年6月21日夜里;地点:印度洋上马斯科林群岛的海洋中;人物:法国船长皮埃尔和他的妻子克勒松;事情:船长皮埃尔携妻子克勒松夜游印度洋,克勒松不幸落水,为章鱼缠住,被夺回后仍生命垂危。与此同时,皮埃尔得知附近即将发生海啸,顾不得抢救妻子克勒松,冒着生命危险向客轮报信,挽救了更多人的生命。6、理清课文脉络:文章可以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1)皮埃尔夫妇驾驶快艇在印度洋上游玩。第二部分(2-6)皮埃尔夫妇海上遇险,经历了生与死的考验。第三部分(7)皮埃尔获知地震、海啸没有造成人员伤亡后的心情。三、布置作业:1
6、、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进一步了解课文内容。2、用钢笔描红、临写。再抄写词语。第二课时一、导入:同学们,读了课文有什么感受?(交流)那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这篇感人的文章。二、自读自悟:平时老师和大家一起学习课文,总是会提几个问题让大家读书思考,是不是?今天老师要提什么问题呢?暂时保密。请大家先自己读读课文,边读边想,猜一猜老师会在哪里提问题?如果老师在这里提问题,该怎样回答?可以在书上做做记号。三、交流质疑:看来同学们还是很会提问题的,许多地方都和老师想到一起去了。好了。谁先说说?(对一些简单的问题让学生即时解决;对一些较麻烦又与课文关系不大的问题建议在课后解决;引导学生思考最值得研究的有价值的
7、问题。)1、皮埃尔遇到了哪些危险*这个问题提得有水平,来,请你写到黑板上来。(板书:遇到危险)2、面对生死考验皮埃尔的表现如何问得好,这个问题值得我们研究。也请你上来写一下。(板书:表现)3、皮埃尔为什么这么做?这个问题提得很好,激发了大家的思维。(板书:?)四、小组讨论:到现在为止,同学们提的问题都很不错,能帮助我们进一步了解课文内容,读懂课文。那怎样解决这些问题?还要请大家再仔细读读课文,以小组为单位选一个你认为最值得研究的问题讨论讨论。开始吧!五、交流体会:交流时可以用自己的话概括课文中的内容,也可以读读课文中的有关句子。1、哪个小组选择了第一个问题?那你能回答这个问题吗?(如不能正确回
8、答则请其他同学帮助、补充)(遇到的危险有:第2节:妻子受伤。第三节:发生海难;第五节、第六节)(相机板书:妻子受伤发生海难)你能把这些句子读一读吗?(抓住“咚”、“猝不及防”、“死死缠住”等)2、第二个问题:能说说你们的理解吗?(相机板书:艰难抉择、坚持报信)在突如其来的一系列危险面前,皮埃尔的心理活动有哪些变化?(相机出示.课件中的文字内容。第四、五六、七节中片段)(解决课后问题4中两个“抽搐”的不同含义。)在生死考验面前,皮埃尔把自己的安危置之度外,也顾不上生命垂危的的妻子,强烈的责任心使他作出了另人敬佩的抉择:必须挽救更多人的生命。让我们再来充满敬意地读读这些句子。(练习朗读)3、第三个
9、问题:学生交流,教师主要指导读好两句话:A、此时,他反而变得分外平静-B、“谢天谢地”,皮埃尔自言自语,-为什么?省略号表示什么?想象补充省略号中蕴涵的话。读好这两句话。(相机板书:舍己为人)六、.总结延伸:疾风知劲草,烈火见真金。在生与死的严峻考验面前,最能显示出一个人的灵魂。像皮埃尔这样的英雄还有许许多多,你们还知道哪些英雄的故事?(船长、悲壮的一幕、大江保卫战-)今天,在我们国家面临非典病魔侵害的严峻考验面前,同样涌现了无数先人后己、救死扶伤、临危不惧、尽职尽责的人民英雄。(出示一些照片资料)课后同学们可以搜集一些资料,下节课我们再来一起研究学习。第三课时一、指导复述课文:1、默读课文,
10、说说课文梗概。(克勒松不幸落水,被大章鱼缠住,皮埃尔将其夺回时已处于昏迷状态,急需返回港口抢救。但就在这时,皮埃尔发现海底将会发生地震或火山爆发,顾不得抢救妻子,而是向渐渐驶近危险海域的豪华客轮打灯语和呼喊,要求他们掉转航向。结果豪华客轮脱离了险境,未发生任何事故。克勒松的死换来了更多人的生,皮埃尔感到欣慰。)2、要复述好,就要抓条理,抓重点,抓详略。A、抓条理。(按照板书理解全文层次)B、抓重点。(妻子克勒松的危急情况、海啸的迹象、皮埃尔的表现、豪华客轮的情况)C、抓详略。(第一和第三部分略,皮埃尔的表现详)3、练习简要复述。复述后评议。4、也可进行“创造性复述”指导:今天我们要进行创造性复
11、述,各自发挥自己的想象,补充文章中的有关内容。A、出示:“正在这时,他突然发现灯光移近的速度明显减慢了,他知道轮船已经收到信号。”讨论:豪华客轮上的船长看到灯语之后会怎么样?(船长立即作出决定:减慢航行速度,掉转航向;派出船上的直升机,赶快去救出打灯语的救命恩人。)B、出示:“突然,他看到一些彩色的光点从游船上升起,迅速向他飞来。”“第二天上午,皮埃尔醒来时,发现自己躺在医院的病床上。”讨论:当人们把皮埃尔送往医院时又会发生什么情况?(人们会议论些什么?怎么行动?送到医院后,医护人员会说些什么?怎样抢救?)5、同座练习复述,互相提出修改意见。6、指名复述,师生共同评议。二、布置作业:1、回答课
12、后问题。2、把这个故事讲给小朋友听。板书设计:迹象克勒松皮埃尔豪华客轮蓝光 橙光摔入水中 昏迷渐渐苏醒 伤口流血 夺回克勒松意识到:海底将发生地震 应该立即离开我有责任通报信息 手脚不住地抽搐嘴里吐出大团大团白色泡沫打灯语声嘶力竭呼喊来了仍在行驶;明显减慢 红光躯体冰凉被救起灯光转大弯印度洋上生死夜教案3一、教材分析:1、本文篇幅较长,但是脉络清晰,故事情节跌宕起伏,在完美的结构里,延展着扣人心弦的故事情节(遇到危险化险为夷感到欣慰),富有艺术感染力。2、通过对心理活动的描写,突出并揭示人物品质。当感觉到所处位置要发生海啸时,皮埃尔的心理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是“立即离开这儿”,还是向来往船只通
13、报这一信息。当责任心让他选择留下打灯语时,它为客轮开始没有看清灯语而急得发疯;为妻子生命垂危心在抽搐;当客轮转航后,他心情反而变得分外平静;得知没有船只和人员伤亡时的欣慰。这些作者都作了细腻的描写,从而突出并揭示了人物的高尚品质。二、设计理念:1、熟读:阅读教学的根本目的在于学会阅读和发展语言,那么,阅读能力和语言能力获得的根本凭借和途径是什么呢?古人告诉我们:最佳也是唯一的方法就是多读、熟读,虚心涵泳,反复吟诵。也就是说,课文“范型”是凭借,阅读实践是根本。以课文为凭借,以读书活动为根本的外部语文(范文语言)信息的加工内化过程。张田若先生曾经说:“我认为一课书教完之后,成败的第一个规范应该是
14、学生是否读熟了课文。”2、精思:不加咀嚼的朗读真能让学生感悟、理解、内化吗?不启动思维,不用心体悟,在囫囵吞枣的朗读中,精彩的词句浮光掠影般地在学生的大脑中闪过。教师要引导学生从消极被动的“接受式阅读”向质疑问难的“探究式阅读”转变,鼓励积极探究,大胆质疑,读出共性中的个性。3、感悟:我国古代教育家荀子在劝学篇中早就认为语文学习的关键是感悟自得,“诵数以贯之,思索以通之,为其人以处之”。这种保守的语文教学精华用到今天的语文教学中,就是强调“披文入情”、“体情悟道”、“遵路识真”。即指导学生边读书边进入角色,换位考虑,设身处地,解读课文里的语言文字,领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和写作思路,然后让学生联系自
15、身的生活体验。从课本中走出来,变成自身的经验能力。三、教学目标:1.进一步学习课文内容,理解皮埃尔的心理活动。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体会皮埃尔船长舍己救人,危险中将自身生死置之度外的高尚精神。四、重点、难点:理解皮埃尔的心理活动,体会皮埃尔船长舍己救人,危险中将自身生死置之度外的高尚精神。五、教学过程一、整体感知,撰写批注:每个人的生命只有一次,生命是如此美丽,生命又是如此脆弱,有时生死仅距一步之遥。这节课让我们走进课文,与书中人物进行一番心灵的对话。用你喜欢的方式读课文,划出主人公皮埃尔在生死考验面前的表示,写上批注。静静地读书,用心去体会。(保证充沛的时间写批注)二、学习课
16、文:(交流感悟)紧扣生死主线,让学生自由提问,自由感悟,逐一解决。1、方法引路,渐入情境。寻找自身感动的地方,评价皮埃尔,感受英雄形象。出示:“不,我不能走!现在我可能是世界上惟一确切知晓这场海难即将发生的人。我有责任向来往船只通报这一信息。”以这句话为例,重点指导学生交流自身读后的感受、理解、体会,相机让学生板书皮埃尔是一个怎样的人?联系船长一文。2、文本交流,进入情境。A辨析文中两个“抽搐”的不同含义:(1)此时,克勒松的手脚不停地抽搐,嘴里吐出大团大团的白色泡沫。(2)皮埃尔的心也在抽搐,他知道,这很可能是生命力即将耗尽的信号。让学生针对这两个句子和这两个“抽搐”质疑。这两个“抽搐”意思
17、一样吗?(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理解)克勒松的手脚为什么会不停地抽搐?(3)指导朗读:是呀,皮埃尔的心在抽搐,我们的心也在抽搐;皮埃尔的心十分痛苦,我们的心也十分痛苦;皮埃尔的心异常焦急,我们的心也异常焦急。(4)朗读竞赛,男生、女生、教师进行朗读竞赛。这时学生的思维火花和迸发的情感交融在一起,通过朗读走进作者的内心世界,也走进皮埃尔的内心世界。3、文本交流,情感体验B、他反而变得分外平静,只是在亡妻的耳朵边轻轻地说话:“亲爱的,原谅我”让学生个性化的读,教师点评,渗透个性化的朗读。C、“谢天谢地,”皮埃尔自言自语,“克勒松,现在你可以安息了”配乐爱无止境,指名学生朗读。三、拓展想象,延伸情境给课
18、文补白,此时皮埃尔醒来了,看到了最新消息,但身体状况还不是非常好,我们只能派五六个代表进去采访,你们准备问他什么问题?上台扮演。四、研讨生命,拓展延伸我们学过许多有关生死的课文,学习了这一课,你对生命有了什么新的感悟?写上一两句话。生命感言:_ 。疾风知劲草,烈火见真金。在海啸这样的天灾面前,人自身是渺小的,然而皮埃尔在生与死的严峻考验做出的抉择,却让人深切地感受到一个灵魂的伟大,将永远震撼着我们的心灵。希望同学们在人生的旅途上扬起不朽的生命风帆,树立起一块不倒的丰碑。五、向同学推荐有关生死的文章、书目、电影印度洋上生死夜教案4教学要求1、正确、流利、较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学习生字新词,能结合
19、上下文体会一下两个抽搐的不同意思。3、通过教学,体会皮埃尔船长舍己救人,在生死关头将自身以及妻子的生死置之度外的高贵品质。教学流程一、读好课题二、初读课文1、指名分节朗读课文。2、主要检查同学是否能读准字音,读顺句子。三、学习生词1、这一环节参插在第二流程中进行。2、读准“猝、搐”的读音。3、掌握生字“臾”的笔顺。4、理解“猝不及防、须臾”的意思,尤其能结合上下文体会两个抽搐的不同意思。5、描红、临写放在第二流程后进行。四、看图说话1、找出课文插图与文中那一节相对应。2、默读第五节,说说图意,内容包括事情的四要素。五、体会中心1、灯语的内容是什么?2、此时,皮埃尔除了在打灯语,还在干什么?3、
20、此时,皮埃尔的心情怎样?4、学到这儿,你想对皮埃尔说什么?5、在文中找一找,还有哪些地方可以看出皮埃尔舍己为人的高尚精神?6、读最后一个自然段,体会皮埃尔得知事情结果后的思想感情。六、感情朗读1、选择1至两个令你感动的片段读一读。2、指名感情朗读片段。七、练笔升华1、结合上文,补充省略号中的话。“亲爱的,原谅我”2、简要交流。八、赠送名言印度洋上生死夜教案5教学要求: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借助语言材料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体会主人公皮埃尔在生死关头,把自己以及妻子的安危置之度外,关心他人胜过关心自己的高贵品质,体会生命的意义。教学难点 :1、能结合上下文辨析文中两个抽搐的不同含义
21、。2、借助语言材料体会皮埃尔在生死关头把自己以及妻子安危置之度外,关心他人胜过关心自己的高贵品质。教学过程 :一、检复质疑导入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第24课印度洋上生死夜。1、快速浏览课文第一段,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第一段留给你感受最深的是什么?(妻子克勒松伤势严重;皮埃尔十分爱自己的妻子克勒松。)在这紧要关头,皮埃尔要做的肯定是(挽救妻子克勒松。)可是,出示课文最后一句:克勒松,现在你可以安息了可见,克勒松已经不幸去世了。此刻,面对这种情况,你心里自然而然地产生了哪些问题?(1、为什么不救自己的妻子?2、还有什么比妻子的生命更加重要的东西吗?3、为什么说你可以安息了?)2、整合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
22、,我们首先要弄懂一个问题:在妻子处于生与死的严峻考验之际,发生了什么情况?皮埃尔船长表现怎样?二、自主合作学习,精读感悟。(一)、布置自学思考题自由读课文,思考:在妻子处于生与死的严峻考验之际,发生了什么情况?皮埃尔船长表现怎样?把自己感触深的语段画下来,多读一读,并把自己读后的感受与学习伙伴交流、讨论。1、学生自学;2、学生交流讨论,教师巡视、参与讨论。(二)、集体交流汇报。1、妻子伤势严重,留下通报信息。我们应该立即离开这儿。想到这,他立即将快艇加速,在海面上飞驰。可另一个念头又冲入他的脑海:不,我不能走!现在我可能是世界上惟一确切知晓这场海难即将发生的人,我有责任向来往船只通报这一信息。
23、生汇报;引导自由轻声读;谈感受,朗读(矛盾,想救妻子,又想通报信息;责任心强;态度坚决;英勇;把自己和妻子的生命置之度外等)指名读小结:妻子伤势严重,刚好海底有地震或者火山爆发,皮埃尔船长首先想到要立即救治妻子,但是责任心,职业良心告诉自己,他应该留下来向来往的船只通报海底将发生地震的信息。就这样,他把死的可能留给了妻子和自己,把生的希望留给了来往船只上的人们。2、轮船没有看清灯语,急得几乎发疯。此时,克勒松的手脚不住地抽搐,嘴里吐出大团大团的白色泡沫。皮埃尔的心也在抽搐,他知道,这很可能是生命力即将耗尽的信号。该死的船,快停下!快停下!他一边打灯语,一边在声嘶力竭地呼喊。轮船仍然在行驶。皮埃
24、尔几乎急得要发疯了:天哪,难道克勒松的血白流了?难道我们俩将白白付出生命的代价?生汇报;谈感受和体验;相机朗读,自我评价。(声嘶力竭的呼喊;发疯得喊;心在抽搐;引导感受皮埃尔船长内心的痛苦和焦急。为了轮船上人们的生命安全,他愿意失去夫妻俩的生命,假如轮船上的人们不能获得解救,他不甘心。)自由读,个别读,齐读。小结:此时此刻,皮埃尔船长的内心是那么痛苦,又是那么焦急,痛苦的是他和妻子即将付出生命的代价,焦急的是轮船根本没有发现他的灯语,仍旧在行驶,他所担心的一场超级海难即将要发生。他真是心如刀割,心急如焚。让我们再次朗读这一语段,感受皮埃尔船长痛苦而焦急的感情。3、为了确保轮船安全,宁愿和妻子葬
25、身大海。其实,他完全可以打这样的灯语:请救救我们!可是,他没有这样做。因为他知道,在这一海域,海啸随时都会发生。他抱住了克勒松,发现她的躯体已经冰凉。此时,他反而变得分外平静,只是在亡妻的耳朵边轻轻地说话:亲爱的,原谅我读过以后,你又产生了什么感受?(谈、读结合)假如你是皮埃尔船长,你会和亡妻说些什么?亡妻在天之灵,她又会说些什么呢?指名有感情地朗读。小结:面对亡妻,面对自己的即将死亡,皮埃尔船长是那么平静了。因为此时此刻,他心满意足了,是他挽救了大轮船,挽救了众多的生命,而他也准备和自己愧对的妻子一起在大海中得到永生和不朽。(三)、延伸拓展,感悟生命价值。1、后来,皮埃尔船长意外获救了。第二
26、天上午苏醒后的他又有怎样的表现呢?(亡妻的痛苦;得知轮船平安后的欣慰和高兴;)2、学到这里,我想同学们肯定对皮埃尔船长或者克勒松有话要说,你想说些什么?(学生自由表达自己的感情;)3、学了这课,你最大的感受是什么?4、你不懂或者提出探讨的地方。四、总结谈话同学们,生命对于我们每一个人来说,都是短暂的,但是生命对于我们每一个人来说,她却有可能是永恒的,在短暂中追求永恒,将会使得我们每一个人的生命焕发耀眼的光芒。让我们多来做一位生命焕发耀眼光芒的人吧。印度洋上生死夜教案6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3、能结合上下文辨析文中两个“抽搐”的
27、不同含义。4、借助语言材料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体会主人公皮埃尔在生死关头,把自己以及妻子的安危置之度外,关心他人胜过自己的高贵品质。教学重点、难点: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2、借助语言材料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体会主人公皮埃尔在生死关头,把自己以及妻子的安危置之度外,关心他人胜过自己的高贵品质。教学准备:课文朗读磁带、投影片教学时间:三课时教学过程:第一教时一、揭示课题l、出示世界地图。(1)提问:世界上有哪四大洋?(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和 、北冰洋)(2)请在世界地图上指出印度洋的位置,说说它的周围是哪几个洲。(亚洲、大洋洲、南极洲和非洲)2、板书课题:印度洋上生死夜(1)
28、提问:看到这个题目,不用看课文,我们就可以知道些什么?(这一课题告诉我们:事情发生的地点是在印度洋上,发生的时间是在夜里,中心事件与课文中人物的生死有关)(2)过渡:在印度洋上到底发生了一件怎样的事情呢?让我们读读课文来了解吧。二、初读课文,理解生字新词,初步了解课文梗概1、各自默读课文,画出文中带有生字的词语,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试着想一想它们各是什么意思。(1)学生默读后教师出示词语:猝不及防、抽搐、泡沫、耗尽、须臾。讨论这些词语的意思。(2)齐读生字新词。2、指名朗读课文,揭示思考题:(1)这个故事发生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主要人物是谁?(2)简要地说说课文写的是一件什么事。读后讨论上述问
29、题,小结3、理清文章脉络。文章可以分为三个部分:三、作业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进一步了解故事的发生、经过和结果。2、用钢笔描红、临写。3、读一读,再抄写生字词。第二教时一、复习l、听写词语。2、这篇文章可以分为哪三个部分?二、精读训练l、教师提问:第一部分也就是文章的开头,依次讲了哪些内容? (故事发生的时间、主要人物和地点)齐读第1自然段。2、默读课文第2-6自然段。(1)说一说,这5个自然段分别写了什么内容。克勒松猝不及防,摔入水中,被大章鱼缠伤,皮埃尔将其夺回。克勒松急需返回港口救治,但皮埃尔发现海底即将发生地震或火山爆发。皮埃尔决定回到出事地点。皮埃尔打灯语和呼喊要求客轮掉转航向。
30、客轮掉转航向,皮埃尔被客轮上的直升机救离险境。(2)这一部分可以分为几层?(分4层:第23自然段为第一层,写洋上遇险;其余3个自然段各为一层,写的是:两个念头 全力报信一一艰难脱险)(3)研读第一层。指名朗读第一层讨论:皮埃尔从哪些迹象意识到海底将要发生地震或火山爆发?结合课文内容理解惟一。(没有别的办法,只有这一个)(4)研读第二层。(两个念头)皮埃尔面对这一处境,他起初是怎么想的?为什么?后来他作出了怎样的决定?为什么?指导朗读不,我不能走!现在我可能是世界上惟一确切知晓这场海难即将发生的人。我有责任向来往船只通报这一信息,体会皮埃尔的责任心和勇气。讨论、朗读后在上表内完成有关板书(2)。
31、(5)研读第三层。(全力报信)观察课文插图,说说图上画了些什么。(组织学生描述)朗读第5自然段。重点理解克勒松当时情况的危急以及皮埃尔的动作、心理活动和语言。教师口述:皮埃尔突然发现灯光移近的速度明显减慢了,轮船已经收到信号。(6)研读第四层。(艰难脱险)朗读第6自然段,思考:皮埃尔为什么不向豪华游轮打出灯语请救救我们?他发现她(克勒松)的躯体已经冰凉,在亡妻的耳朵边,轻轻地说:亲爱的,原谅我 想一想:原谅他什么?指名读直升机很快飞到了他们的头上到节末,口述直升机救皮埃尔等人的情况。3、根据板书,简要回顾课文内容。三、作业1、阅读课文,熟记内容,为复述做好准备。2、预习课后作业第5题。第三教时
32、一、继续精读训练指名读第三部分后,讨论: 1、皮埃尔从报纸上了解到什么消息?(海里发生地震,引起了海啸,没有人员伤亡)2、看到这一消息后,他说了些什么?(皮埃尔自言自语;谢天谢地,克勒松,现在你可以安息了3、从皮埃尔的这些话里,我们可以想象到他心里是怎么想的呢?(一是他在庆幸海底地震所引发的海啸没有造成船只毁坏和人员伤亡。二是他顾不上抢救妻子,义无反顾地坚守在危险地点发出海难信号,使超级豪华游轮安然脱险,妻子没有白白付出生命的代价,她的死换来了更多人的生,如果地下有知,她也会感到欣慰)二、复述指导简要复述:1、要搞好复述,就要抓条理,抓重点,抓详略。(1)抓条理。(按照板书理解全文层次)(2)
33、抓重点。(妻子克勒松的危急情况、海啸的迹象、皮埃尔的表现、豪华客轮的情况)(3)抓详略。(第一和第三部分略,皮埃尔的表现详)3、练习简要复述。复述后评议。三、作业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2、把印度洋上生死夜的故事讲给小朋友们听。印度洋上生死夜教案7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学习皮埃尔关心他人胜过关心自己的高贵品质。教学过程:一、复习1998年6月20日傍晚,法国船长皮埃尔正携妻子克勒松,从风景如画的马斯科林群岛度假回来。他驾驶着高速快艇,在一望无际的印度洋上行驶着。突然,一个特殊情况发生了,是什么特殊情况呢?学生答后,板书:妻子受伤,将要地
34、震。二、讲读第4节。1、引读。(师引)船长皮埃尔面对不断流血的妻子和即将发生的地震,皮埃尔先想到“我们应该立即离开这儿”(生读)。(师引)想到这,他立即将快艇加速,在海上飞驰。(生读)(师引)可另一个念头又冲入他的脑海“不,我不能这一信息”。(生读)2、讨论。皮埃尔为什么要作出这样的决定?3、小结。是赶快离开?还是留下给过往船只通报信息,挽救更多人的生命?皮埃尔进行了一次生死抉择。(采用引读的方法,先整体了解情节,再引导学生思考一个问题。既注意了情境,又不使阅读浮于表面。)三、讲读第5、6节过渡:小艇上没有无线电通讯系统,皮埃尔怎么做了呢?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认真读读课文的5、6节。把你最
35、受感动的地方划下来。1、自读。2、交流。(1)“为了避免一场回到了出事地点。”板书:调转方向。(2)“该死的船-代价”板书:声嘶力竭呼喊。(3)“此时,克勒松信号。”板书:妻子冰凉很平静。(4)“其实,他完全可以没有这样做”板书:没有呼救。3、追问:最后,客轮上的直升机把皮埃尔和已死去的克勒松救了出来。请读读本小节最后两句话,告诉了我们什么?(体会灾难的巨大)如果客轮航行到此,后果会是怎样?(让学生找出自己最受感动的内容,谈谈自己的体会和认识,体现了主体性教育。追问,也是必要的。)4、小结。皮埃尔在客轮来之前,有足够的时间离开这个即将发生灾难的地方。可他没有逃离,毅然回到危险地带;客轮来时,身
36、旁的妻子不断抽搐,口吐白沫,生命垂危,皮埃尔心如刀绞,依然拼命地给客轮打灯语,叫它不要开过来。后来,客轮脱险了,却失去了心爱的妻子,茫茫的印度洋上,只剩下皮埃尔和已冰凉的妻子。这时,他完全可以打出灯语,让客轮来解救他们,可他没有这样做。四、讲读第7节。过渡:对于海啸有没有引起船员伤亡呢?皮埃尔在第二天,从报纸上才了解到。他看到这一消息后,说了些什么?1、自读。谁来说说他当时的内心想法?学生答后,板书:谢天谢地。2、课文最后用了一个省略号,请你接着皮埃尔的话继续说下去。五、总结课文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了印度洋上生死夜这篇课文,跟随皮埃尔在印度洋上经历了一场生死的考验。皮埃尔把妻子以及自身安危
37、置之度外,毅然通报信息挽救客轮的高贵品质,唱响了一曲关心他人胜于关心自己的动人赞歌。他的精神是多么可贵啊!(老师.总结性的语言,还要简洁一些。)六、作业把这个故事讲给别人听。印度洋上生死夜教案8第二课时一、课时目标:1继续学习课文二三段。2理解皮埃尔的心理活动。3体会文中两次“抽搐”的不同意思。二、课时重难点:体会皮埃尔的心理活动,掌握文中“抽搐”的不同意思。三、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四、教学过程:教学过程自我加减一、复习听写。抽搐泡沫猝不及防声嘶力竭耗尽须臾风景如画谢天谢地二、精读第二段。1自由读文第三至六自然段。2文中写了皮埃尔的几次心理活动?勾画出内容,读一读。(1)在意识到海底将发生地
38、震或火山喷发时,皮埃尔首先想到了什么?(2)他这样做了吗?为什么?(现在我可能是世界上唯一确切知晓这场海难即将发生的人,我有责任向来往船只通报这一信息。)(3)观看海啸录象,想象海难爆发时的情况,理解“我可能是世界上唯一确切知晓这场海难即将发生的人”的含义。(4)从“-”中你体会到什么?指导学生读好“不,我不能走”,抓住皮埃尔的责任心和勇气。3朗读课文第五自然段,找出两个“抽搐”,并联系上下文在小组中进行讨论。(前者指手脚的生理反映,后者指心理状态,很着急,轮船还没收到信号,妻子快要死了,心理很痛苦,伤心。)4皮埃尔知道轮船已经收到信号后,为什么不打“请救救我们”的灯语?你认为他这样做法对吗?
39、小组讨论,各抒己见。(1)因为在这一海域,海啸随时都会发生,不愿累及别人。(2)想和亡妻克勒松在一起。(3)担心打出“请救救我们”,会影响别人逃生。(4)心中只想着拯救别人而忘记自己的危险处境。三、学习第三段。1指读第七自然段。2从“谢天谢地”、“安息”等词语中体会皮埃尔得知事情结果后的心情。(欣慰)四、全文,巩固提高。在海啸这样的天灾面前,人本身是渺小的,然而皮埃尔在生死之时做出的抉择,令人感到一个灵魂的伟大,震撼着我们,令世人敬佩!五、作业设计:1阅读课文,熟记内容,尝试复述。2完成课文后习题4,写出两个“抽搐”的含义。教学过程自我加减六、板书设计:24印度洋上生死夜皮埃尔离开留下传递信息
40、(船长)求救放弃陪伴妻子有责任舍己为人将生死置之度外我的教学反思:印度洋上生死夜教案9一、教材分析:1、本文篇幅较长,但是脉络清晰,故事情节跌宕起伏,在完美的结构里,延展着扣人心弦的故事情节(遇到危险化险为夷感到欣慰),富有艺术感染力。2、通过对心理活动的描写,突出并揭示人物品质。当感觉到所处位置要发生海啸时,皮埃尔的心理产生了一系列的变化,是“立即离开这儿”,还是向来往船只通报这一信息。当责任心让他选择留下打灯语时,它为客轮开始没有看清灯语而急得发疯;为妻子生命垂危心在抽搐;当客轮转航后,他心情反而变得分外平静;得知没有船只和人员伤亡时的欣慰。这些作者都作了细腻的描写,从而突出并揭示了人物的
41、崇高品质。二、设计理念:1、熟读:阅读教学的根本目的在于学会阅读和发展语言,那么,阅读能力和语言能力获得的根本凭借和途径是什么呢?古人告诉我们:最佳也是唯一的办法就是多读、熟读,虚心涵泳,反复吟诵。也就是说,课文“范型”是凭借,阅读实践是根本。以课文为凭借,以读书活动为根本的外部语文(范文语言)信息的加工内化过程。张田若先生曾经说:“我认为一课书教完之后,成败的第一个标准应该是学生是否读熟了课文。”2、精思:不加咀嚼的朗读真能让学生感悟、理解、内化吗?不启动思维,不用心体悟,在囫囵吞枣的朗读中,精彩的词句浮光掠影般地在学生的大脑中闪过。教师要引导学生从消极被动的“接受式阅读”向质疑问难的“探究
42、式阅读”转变,鼓励积极探究,大胆质疑,读出共性中的个性。3、感悟:我国古代教育家荀子在劝学篇中早就认为语文学习的关键是感悟自得,“诵数以贯之,思索以通之,为其人以处之”。这种传统的语文教学精华用到今天的语文教学中,就是强调“披文入情”、“体情悟道”、“遵路识真”。即指导学生边读书边进入角色,换位思考,设身处地,解读课文里的语言文字,领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和.写作思路,然后让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从课本中走出来,变成自己的经验能力。教学目标:1.进一步学习课文内容,理解皮埃尔的心理活动。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体会皮埃尔船长舍己救人,危险中将自己生死置之度外的崇高精神。重点、难点:理解皮埃尔的心理活动,体会皮埃尔船长舍己救人,危险中将自己生死置之度外的崇高精神。教学过程一、整体感知,撰写批注:每个人的生命只有一次,生命是如此美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临床执业医师考试核心内容试题及答案
- 2024心理咨询师考试的心理职业素养与试题答案
- 出售工程合同标准文本
- 众筹饭店协议合同样本
- 农村房屋抵押合同标准文本
- 2025年税务师考试学习方法探索试题及答案
- 公司果菜订购合同标准文本
- 2025年健康管理师相关法律法规的重要性试题及答案
- 2024药学领域新技术的发展及应用考试试题及答案
- 书本合同标准文本
- FZ/T 07019-2021针织印染面料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
- 初中生职业生涯规划课件两篇
- 低利率时代家庭财富管理课件
- 北京七年级下学期生物期中考试试卷
- 拖欠房租起诉书【5篇】
- 护理人员仪容仪表及行为规范
- 汽车品牌马自达课件
- 第六章广播电视的传播符号
- 仪器设备自校规程
- 苏教版五下数学小数报全套高清晰含答案
- 家庭《弟子规》力行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