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中考语文总复习教案全套_第1页
2018年中考语文总复习教案全套_第2页
2018年中考语文总复习教案全套_第3页
2018年中考语文总复习教案全套_第4页
2018年中考语文总复习教案全套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中考总复习教案目录第一部分积累与运用第1、2课时字音第3、4课时汉字第5、6课时词语(成语)及运用第7、8课时标点符号第9、10课时修辞第11、12课时病句(文)的修改第13、14、15、16课时名句的识记第17、18、19课时中外名著第20课时口语交际第21、22、23课时综合学习与探究第二部分现代文第24、25课时记叙文阅读第26、27课时说明文阅读第28、29课时议论文阅读第30、31课时散文阅读第32、33课时小说阅读第34、35课时现代诗歌阅读第三部分文言文第36、37课时文言实词第38、39课时文言虚词第40、41课时文言句式第42、43课时文言翻译第44、45课时课内阅读第46

2、、47课时课外阅读第48课时诗词赏析第四部分写作篇和综合(模拟)练习第一、二课时语音一、复习要点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提出“学会汉语拼音,能说普通话”初中学生“累计认识常用汉字3500个,其中3000个左右会写,“在使用硬笔熟练地书写正楷字的基础上,学会规范、通行的行楷,提高书写速度。考点分析同学们通过三年的初中学习,应该能够正确认读3500个左右常用字的字音。同学们应该了解汉语拼音方案,掌握汉语拼音规则,认读汉语拼音的音节。从近几年的中考来看,语音考查一般放在试卷的最前面,往往是第一个题,试题分值往往在二到四分。有采用选择的形式,有采用让同学们注音的形式。以双音节词或者成语为考查重点。考查的

3、往往是一些多音字、容易误读的以及生活中常用常见字的读音。在近几年的中考试题中,也常常会在阅读题中考查汉字的读音,要求同学们能够根据语境来确定多音字和重点字的读音。备考指南语文教学大纲已经给我们作了明确的要求,同学们应该以教材为基础,掌握3500个左右常用字字音。同时要了解一些有关注音的常识。语音复习,重在扎实的复习。同学们在复习的时候,要注音理解下面的内容。1、掌握好声母和韵母声母21个:bpmfdtnlgkhjqxzhchshrzcs韵母21个:(单韵母7个)aoeiu0er(复韵母6个)aieiaoouie0e(鼻韵母8个)aneninOnangengingong2、四声的准确标定与标调位

4、置声调五声:一声)、1(二声)、八(三声)、四声)和轻声。标调识记口诀:有a不放过,无a找o、e,i、u并列标在后,单个韵母不用说。隔声符号运用:a、o、e开头的音节连接在其他音节后面时,音节的界限发生混淆,用()隔开,如皮袄(pido)。3、拼写注意事项拼写规则要领:i单独成音节时,前面加y,如衣(yi)ou行的韵母,前面无声母时,把u写成w,如乌(wu)。0行的韵母,前面无声母时,应加y,0上两点省略,如雨(yu);0行韵母跟j、q、x相拼,省略0上两点,如居(ju)、去(qu)、需(xu),与n、l相拼,两点不能省略,如女(n0)、吕(10)。大写和连写:人名、地名等专有名称的第一个字母

5、要大写;每句话的第一个字母也要大写。汉字拼写时,要按词连写,词与词之间要分开写。韵母儿写成er,用作韵尾的时候写成r。例如:儿童拼作6rt6ng,花儿拼作hudr。iou,uei,uen前面加声母的时候,写成iu,ui,un。例如niu(牛),gui(归),lun(论)。bpmfw只能和o拼,不能和uo拼。如:波只能拼写成bo,不能拼写成buo,我只能拼写成wo不能拼写成wuoo二、中考典例1、下列加红字的读音有误的一项是(C)脂肪(zhT)魁梧(wd)湖泊(b6)褴褛(I0)干涸(h6)酝酿(niang)和谐(xi6)违背(wei)心旷神怡(yf)杳无音信(ydo)彼竭我盈(jie)大声疾呼

6、(jf)解析:这个题主要考查常见多音的读音。C项中的湖泊中的泊应该读p&。2、下列词语中加红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是(B)A.铿锵(qang)挪动(nu6)不无裨益(bi)B.琴弦(xian)褴褛(ID)载歌载舞(zai)C.兑换(dui)处理(chu)哄堂大笑(h6ng)D.摇曳(ye)别墅(shu)大事渲染(xuan)解析:这个题主要考查了汉语拼音的规则、常见字(包括多音字)的读音。A项中锵的注音qdng,本身就不符合汉语语音拼写规则。C项中的处为多音字,在这里应该读三声。就处来说,同学们应该能够辨析它在什么情况下读三声,什么情况下读四声。D项中的大事渲染中的渲应该读四声。3、给下面加红的字注

7、音,根据拼音写汉字。(1)惟妙惟肖xiao(2)参天耸立sdng_解析:这个题,主要考查常用字的读音。肖本身是多音字。即读xiao,也可以读xiao,同学们要能够辨析这种常用多音字的读音。耸作为常用字,有一些同学往往误读为r。4、下列加红字的注音都正确的是(B)绽放(zhan)斟酌(zhen)模样(m6)提防(tf)对称(cheng)袭击(xf)教诲(hu】)赔偿(chang)潜滋暗长(qian)深恶痛疾(wd)不屑置辩(xie)人迹罕至(hdn)解析:这个题,主要考查常见多音字的读音。A项中的对称的称是多音字,应该读chenC项中的模样中的模应该读mu0D项中的提防的提是多音字,在这儿应该读

8、dT。5、读下面的句子,给加红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填汉字。不食嗟来之食,表现了中国人民的骨气。嗟jie_贮_zh(2)植物合成了这些食物,大部分都用来组成躯体和贮藏在种子或块根、块茎中。u_解析:这两个字,都是生活中常见,但是同学们易错的。嗟容易读成cha。贮容易读成chD。6、下列词语中加红字的读音相同的一项是(A)A.浅尝辄止谪守巴陵B.不辍劳作缀满繁星C.瞠目结舌堂而皇之D.杞人忧天挤眉弄眼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形近字、同音字的读音。A项中的两个字都读zhe,B项辍读chuo,缀读zhui,C项瞠读cheng,堂读tang,D项杞读qY,挤读jY。三、模拟练习:(参见全优中考第三、四课时汉字一

9、、考点分析语文教学大纲和语文课程标准中规定中学生应该能够掌握3500个左右常用字。在中考考试中,查考汉字,主要是为了准确区分常见的同音字,能够辨析简单的形似字,能够理解常见多音多义字在不同词语中的读音和意义,同时要要求同学们书写汉字笔画清楚,字形正确、规范。从近几年的中考来看,汉字考查一般放在语音考查的后面,或者与语音题结合在一起,试题分值往往二到四分。有的采用选择的形式,有的采用让同学们根据拼音书写汉字的形式。考查的内容都是在教材中出现,常用常见又易错的词语。此外,同学们还应该了解汉字构造,掌握常见字的笔顺、笔画、辨析形声字的声旁和形旁,熟练使用汉语工具书,学会部首和音序检字法。对于汉字的考

10、查,不局限于选择题或者填空题,在阅读题中,也常常考查同学们对于汉字的理解。二、备考指南同学们在复习的时候,应该以教材为基础,逐课进行汉字的积累。把每一课中出现的重点字词都罗列出来。对于多音多义字,应该能够根据具体的语境,辨析汉字的准确读音和意义。对于形似字,要注意运用比较的方法,辨析他们的区别。(一)纠正、防止错别字的方法分辨形旁,注意字音。如贝多和财物有关,亻多和人有关,饣多和饮食有关;纟多和丝、棉、麻有关,氵多和水有关;衤多和衣服有关;月多和身体有关。看清声旁,分辨同音字,如沧不要写成沦,”经常不要写成经长。分辨形似字意义,如菅和管”;分辨同音字意义,如抱负与报复。记住少数带多数。辶和廴,

11、从廴的字只有三个:廷、建、延,其余均从辶。不随意简化(二)笔画和笔顺在书写汉字时,从落笔到抬笔,就是一笔或叫一画,这些点或画就叫笔画。汉字基本笔画有八种,即:点、横、竖、撇、捺、勾、折、提。每一种笔画有一种或几种变形写法。写字时笔画的先后顺序,叫笔顺。常见的笔顺规则有以下八种:先左后右,如认、助、则、仁等;先上后下,如王、旦、恩、梦等;先横后竖,如十、干、主、井等;先撇后捺,如人、文、令、义等;从外到内,如同、月、闻、风等;先进后关,如园、田、因、国等;先中间,后两边,如小、水、办、少等;先里头,后旁包,如断、画、函等。学习掌握汉字笔画和笔顺规则,有助于我们正确查检字典、词典,指导书写,还能使

12、写出的字体工整美观,提高书写速度。(三)形声字形声字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表示字的意义,另一部分表示字的读音。表示字义的部分叫形旁,表示字音的部分叫声旁。形旁和声旁结合方式主要有六种。左形右声:偏铜冻征硝城右形左声:攻劲削瓢故雌上形下声:管霜爸芳崖界下形上声:慈斧贡忿凳膏外形内声:固病阀园裹衷内形外声:闻问闷辩(四)形似字、同音字、多音多义字有些字形体相近,不细心分辨就容易写错、用错。例如,未来的未和末梢的末,区别仅仅在起笔两横的长短,意思却完全不同。正确书写和运用形似字,主要靠认真。把字形认准,字义弄懂,一笔一画认真书写。还要在积累词汇的同时,分辨形似字。有些字读音相同,这类字叫同音字,例如,

13、唤“换涣”焕都读huan,壁和璧都读bl。还有些字读音相近,如浊(zhu6)和烛(zhd)。分辨读音相同或相近的字,要从字义入手,并且记住经常和什么字组成词使用。不止一个读音,不止一个意义的字叫多音多义字。分辨这类字也要从字义入手,记住读这个音时表示什么意思,读另一个音又表示什么意思。例如:薄,用在薄板中读bd。,表示厚度;用在薄弱中读b6,表示单薄、弱;用在薄荷中读b&,是一种植物的名称。(五)查字典1音序检字法如果知道某个字的读音,想查这个字的意义,就可以使用音序检字法。例如查津字的意义。知道津读jTn,按这个音节的声母j去查汉语拼音音节索引,知道属于jTn的音节的字在哪一页,然后再找到这

14、一页,就查到津字了。部首检字法如果不知道某一个字的读音,就可以使用部首检字法。例如查津字,首先确定要查的这个字属于氵部,然后从部首目录中找到T部在检字表中的哪一页,再从检字表查出津字在字典的哪一页。注意:在检字表中查津字的笔画,只查除去部首部分的笔画,即只查聿的笔画一6笔。3常用符号的意义一个字因意义不同而有几个音的,就在各个注音前用(一)(二)(三)等标明。一个字不止一个意义的,就用等表示有几个意义。注解中的引、喻、转、连等符号,引表示由原意引申出来的意义,喻表示由比喻形成的意义,转表示由原义转化而成的意义,连表示本字可以和一个意义相同或相近的字并列起来构成大致同义的词。(六)正确识记汉字的

15、字形,应注意以下几点:(1)掌握汉字的字形要靠日积月累,平时读书看报,看电视都要做有心人,遇到不认识的或拿不准的字,一定不要随便放过,要勤查字典,积累多了,出错也就少了。(2)要将汉字的字形与它的音和义结合起来识记,这样比死记硬背掌握要轻松得多,记得也要牢固。第一,要了解汉字的基本特点。音形义统一是汉字的基本特点。要从三者的对应关系入手,根据现代汉字的字音和字义,正确识别它的字形。第二,要了解现代汉字的结构特点,现代汉字据85%以上是形声字,一般来说,声旁表音,形旁表意,因此可以通过形旁加以辨别。第三,要了解错别字产生的原因:音同或音近造成错误。形近造成错误。音近形近造成误读。不明成语典故造成

16、错误。第四,要掌握识别错别字的方法,了解了错别字产生的原因,就可以通过读音,字形及其意义去识别了。近几年中考的语音、汉字题,更多地着眼于实际运用,更加贴近生活。如在具体语境中给汉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汉字,改正错别字。材料多取材于报刊、杂志,在实践中考查学生语音、汉字的语言知识。三、附录容易写错的字(详见全优中考)四、中考模拟练习(参见全优中考)第五、六、七、八、九、课时词语(成语)及运用一、考点分析近几年中考试题中,对于词语的考查,主要偏重于理解词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分辨词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感情色彩,并能能够根据语言环境正确使用词语。中考中所考查的词语,往往是两音节的或者是成语。分值往

17、往在四到六分。对于词语的考查,可以在语文基础知识中进行,也可以在阅读中进行。词语是我们学好语文的基础。在写作当中,我们同样会用到词语。词语掌握的好坏,也直接关系到作文水平的高低。二、备考指南对于词语的识记,同学们要尽可能地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来揣摩和理解词语的意义。同学们应该总结教材中每一篇课文中出现的重点词语。要复习词语的时候,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三、复习要点1、掌握课文中常用词语的书写;2、理解重要词语在具体语境中的含义,并能根据语境进行揣摩,理解词语的比喻义、引申义;3、能根据语境需要正确选用词语,并能根据语境辨析词语(或成语)运用的正误;4、能根据语境准确、得体、连贯运用词语(或

18、成语);5、能根据语境正确运用关联词。(一)正确理解词义词有单义和多义之分。单义词大多是表示事物名称的词、科学术语、外来词和新造词。汉语中大量的词是多义词。凡是表示多种相互联系的不同意义的词叫多义词。一个多义词不论它的义项有多少个,其中必有一个是本义,其它的意义是从这个本义发展变化而来。意义发展变化的途径有两种:引申和比喻。引申义是由词的本义演变发展而产生的意义,因此引申义与本义在意义上或多或少有一种“子与母”“流与源的关系。如“浅的本义是表示从表面到底部距离短的意思(水很浅)。引申为程度不深(他的功底浅);引申为表示时间不久(他们相处的日子很浅);引申为颜色淡(浅蓝色)。学习过程中要记住本义

19、,学会引申。比喻义是通过基本义的比喻用法而逐步固定下来的新义。如用“手足”比喻“兄弟”,用“虎口”比喻危险境地。词的比喻义和修辞上的比喻不同。词的比喻义虽然最初是通过比喻用法逐渐形成的,但它已经成为词的一个新的固定意义,为群众所接受;而比喻修辞是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临时打比方;本体和喻体间无固定搭配关系,一个本体可以有多个喻体。了解了汉语的词义特点,同学们在考试中要结合语境对词语的含义进行具体分析。(二)词语的感情色彩类型概念举例褒义词带有赞许、肯定、喜爱、尊敬等感情色彩的词秀壮丽谦逊刚强贬义词带有贬斥、否定、厌恶、鄙视等感情色彩的词笨奸诈卑劣渺小中性词不带褒贬感情色彩的词结果状况配合方法(三)

20、辨析近义词:1从意义方面来辨析词义的轻重不同:如“激动”比“感动”更急剧,更强烈。词义着重点不同:如“诡辩”着重在“诡”,即欺诈、怪异,“诡辩”就是用欺诈的手段、奇怪的言辞来为自己的谬论辩护。“狡辩”着重在“狡”,即不老实、耍花招,“狡猾”就是歪曲事实,狡猾的为自己的错误言行辩解。词的范围大小不同:如“战争”、“战役”和“战斗”范围由大到小。从色彩方面来辨析感情色彩不同:如“爱护”是褒义词,“庇护”是贬义词。语体色彩不同:如“出租车”适用于书面语,“的士”适用于口语。从用法方面来辨析搭配对象不同:如“爱戴”适用于对长辈、上级,“爱护”适用于对晚辈、下属。语法功能不同:如“公然”在句中只能作状语

21、,如公然侵入”,“公开”在句中还可以作谓语和定语,如“事件的真相早已公开了”,“公开的秘密”。(四)正确使用成语考题中常见的成语使用的错误现象主要有以下几种:望文生义。如“告别时,这位服装个体户一定要送我几件高档的衣服,真是大方之家。“大方之家”是指专家学者,句中误理解为“出手大方的人”。意思弄反。如“如果能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就会收到事倍功半的效果。“事倍功半”是形容花费的劳力大,收到的成效小。与句意相反,应该改为“事半功倍”。张冠李戴。如“虽然他是残疾人,但我们不能对他刮目相看。“刮目相看”是指用新的眼光来看待,与语义不符合,按句义可以改为“另眼相看”。色彩不当。如正因为他具有自命不凡的崇

22、高理想,才在工作中取得了出色的成绩。“自命不凡”意思是自以为很了不起,含有贬义,用在句中形容的崇高理想有误。示例精析例1、填入下列句子的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1)圣母殿宽七间、深六间,极为,却无一根柱子。(2)在影响学生的内心世界时,不应挫伤他们心灵中最的一个角落人的自尊心。(3)著名作家叶文玲曾经满腔热诚地中学生:“不管写长文章或短文章,都要从心里写,要从心里流出来。宽敞敏感告诫B.宽敞敏锐训诫C.宽阔敏锐告诫D.宽阔敏感训诫分析与解:“宽敞和“宽阔”同有“大之意,但也存在着一定的区别,“宽敞一般指室内的,“宽阔多用于指室外的,如水面、草原等,根据句子情况,应选用“宽敞”;“敏锐”

23、、“敏感”也是在相同中存在着区别,他们在搭配上存在着区别,如“敏锐”一般同“观察力”、“眼神等搭配,而“敏感”一般同“神经”等词搭配;“告诫”和“训诫”两词同有劝诫之意,但是“训诫”一词还有“教训,训导”之意在内,结合三个词语的情况,故正选答案应是A。例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白杨礼赞语言流畅、文笔优美,是一篇脍炙人口的散文佳作。中华民族在任何内扰外患、艰难险阻面前,都表现出了坚忍不拔,不可战胜的英雄气慨。一提到环城河近几年的变化,管委会的老马夸夸其谈,充满了建设者的自豪。也有解散辫子,盘得平的,除下帽来,油光可鉴,宛若小姑娘的发髻一般,还要将脖子扭几扭,实在标致极了。分析

24、与解:A选项中的“脍炙人口”用的比喻义,指“比喻人人赞颂和传诵,在A句语境中应是恰当的;B选项中“坚忍不拔”指意志坚强,决不动摇,在B选项中用来形容中华民族是恰当的;C选项中的“夸夸其谈”在感情色彩上是贬义词,与句中的“自豪”等词是不协调的;D选项中“标致”在感情色彩上是褒义贬用,表达了鲁迅先生对醉生梦死、耽于玩乐的清朝学生的愤慨之情,结合语境应是正确的,故正选答案为Co(八)复习小结:要解答好这类题,首先要重视平时对词汇的积累,尤其对词义的用法要有准确的理解和掌握。其次,应对不同的题型采取不同的解答方法。如词语运用性选择题,可以从四方面入手:注意题干显示测试要求的关键性词语;快速浏览句子,了

25、解句子的基本意思;把备选词语进行相互比较,找出其细微差别;根据提供的语境推敲备选词语,以确定恰当的选项。再如,解答结合语境理解某一词语的确切含义这类试题,也应注意三点:准确把握题干所示的语境;准确判断词语在特定语境下的特定含义;把词语的语境含义放到它所在的语境中去检验,保证其使用的准确性。(九)中考典例1、(北京)下列加红字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D)A.畸形畸:不正常的诲人不倦诲:教导B.肆虐肆:任意地干无边无垠垠:界限C.镂空镂:雕刻惟妙惟肖肖:相似D.匿名匿:隐藏重峦叠嶂嶂:屏障解析:根据语境能够辨析词义。重峦叠嶂本身是一个并列短语。重峦叠嶂中的嶂的意义应该与峦相似,在这儿可以解释为高险像屏

26、障的山。如果解释成屏障“,放在这个短语中是解释不通的。2、(河南)根据拼音写汉字。(1)ydn(偃)旗息鼓(2)jT(畸)形发展解析:这两个小题,是考查常见易错字的字形。题目中考查的这两个字,在现实生活中常说和常用,但是大部分学生又是容易写错的。这一类汉字是中考考试中经常考查的。3、(北京)句中加红字解释都正确的是(B)(1)他触目伤怀,自然情不能自已。(2)于是大家放开喉咙读一阵书,真是人声鼎沸。A.触(感动)鼎(大)B.触(接触)鼎(古代的一种锅)C.触(接触)鼎(大)D.触(抵)鼎(正在)解析:考题选用的两句话,都来自于课文。触目伤怀中的触字和人声鼎沸中的鼎字,都是同学们理解词语的关键字

27、。这个考题,也说明了同学们在复习的时候,应该扎实地以课本为基础。4、(北京市西城区)下列有错别字的一项是(C)教诲挑拨离间人声鼎沸B.修长潜滋暗长姹紫嫣红C.滑稽惟妙惟肖故弄悬虚D.豁亮异想天开骇人惊闻解析:答案为C项。辨识错别字,要将字形与字义结合起来。C项中故弄悬虚应写为故弄玄虚。”玄虚是指用使人迷惑的形式来掩盖真相的欺骗手段。5、(北京市东城区)在横线处按指定音节填字组词。生活(ji6)据不(chu6)劳作不屑置(bian)保持(jian)默答案:生活拮据、不辍劳作、不屑置辩、保持缄默。解析:根据所给拼音写汉字组词是传统而有效的考查题型,同学们平时学习时应重视对字词的练习,把词语的音形义

28、结合起来记忆,以积累词语。答案为:生活拮据、不辍劳作、不屑置辩、保持缄默。6、在书刊和广告中经常看到错别字或不规范用字,请你以语委会监督员的身份,把下列词语中这样的字找出来,将正确的填在横线上。(要求工整、规范)重峦叠障德高望众世外桃园随心所浴答案:障-嶂众-重园-源浴-欲解析:该题考查了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符合语文课程标准中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这一条款。该题题干新活,体现出人文精神,设题内容来自于广告,来自于生活,来自于课文,使人感到亲切。v第十拟练习(参十全优中考)十二课时病句(文)修改一、复习要点1、能辨别句子的正误,修改常见的病句;2、能根据语意表达的需要,选用恰当的

29、句式、句子;3、能根据句意关系选用恰当的关联词语;借助关联词语,理解句子的含义。4、能根据语境准确、得体、连贯地运用语言。有关句子的知识和能力的考查历年来都是中考语文试题中“语基积累运用”部分的重要角色。具体的考查要求有:能分析单句的成分;会找句子主干;了解各种句式及表达作用;能区别常见复句类型,正确使用关联词语,分析二重复句间的关系;能知道病句类型及特点,会辨析和修改常见病句。能根据语境准确、得体、连贯地运用语言。考查的重点目前放在对知识的运用和能力的形成两个方面,以便更好地检测学生的语文素质。二、解答这类试题,应注意的是:了解句子大意以及句子之间的关系;逐层压缩句子成分,显示句子主干;注意

30、各种句子成分的位置规律;分析各种病句产生的原因,摸清规律;了解各类试题的考查要求,运用解答的方法和技巧,如语感审读、提取主干、造句类比等;严格按照题目要求,正确使用病句修改的规范符号;对一些应用性的题目要认真把握题干信息,紧密联系上下文语境,仔细揣摩。三、病句主要包括6种类型: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其中前四类是语法结构方面的问题,后两类是句意方面的问题。语序不当(1)名词修饰语多项定语与中心语的正确次序一般是:表领属性的或时间、处所的;指称或数量的短语;动词或动词短语;形容词或形容词短语名词或名词短语。另外,带“的”的定语放在不带“的”的定语前。例如

31、:一位优秀的有20多年教学经验的佛山一中的语文教师。正确次序:佛山一中的(领属性的)一位(数量)有20多年教学经验的(动词短语)优秀的(形容)语文(名词)教师。下面是多项定语次序不当的例子:许多附近的妇女、老人和孩子都跑来看他们。(表数量的“许多”应紧靠中心短语)在新中国的建设事业上,发挥着他们无穷的蕴藏着的力量。(表性质的“无穷的”应紧靠中心词)里面陈列着各式各样过去所使用的东西。(表性质的“各式各样”应紧靠中心词。)下面是定语误放状语位置的例子:夜深人静,想起今天一连串发生的事情,我怎么也睡不着。(“一连串应修饰“事情”)这种管子要不要换,在领导和群众中广泛地引起了讨论。(“广泛”应修饰“

32、讨论”,“地”改为“的”)(2)动词修饰语多项状语次序比较复杂,须特别注意的是:先时间后处所;先介词结构后情态动词、形容词;表示对象的介词结构一般紧靠中心语;不要弄错修饰对象。例如:在办公室里许多老师昨天都同他热情地交谈。正确次序:许多老师昨天(时间)在办公室(处所)都(范围)热情地(情态)同他(对象)交谈。看下面的例子: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上一世纪曾发生过一场血战。(上一世纪应放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前)我们再也不是任意被列强欺侮的国家。(被列强应放在任意前)开考半个小时后,就有人陆续交卷。(陆续应修饰有)国有15个洲禁止黑人在娱乐场所与白人享有平等的地位。(与白人应修饰平等)大家就工资问题交换了

33、广泛的意见。(广泛应修饰交换)(3)关联词语的位置一般来说,两个分句同一个主语时,关联词语在主语后边;不同主语时,关联词语在主语前边。下面句子是位置不当的例子:他如果不能实事求是,事业就会受到损失。(他应移到如果后面)要是一篇作品里的思想有问题,那么文字即使很不错,也是要不得的。(即使应移到文字前。照原句就变成了只是文字要不得,不是作品要不得。)搭配不当(1)主谓搭配不当例如:我国棉花的生产,过去不能自给。(不能自给的是棉花而不是生产。)中国人民的解放在民族关系上起了基本的变化。(中国人民的解放没有起变化,起变化的是民族关系。正确的表达应是个兼语句,要改在为使)(2)动词和宾语搭配不当例如:他

34、在运动会结束后正式退出了运动员生涯。(“退出生涯”动宾搭配不当)解放前,爸爸和哥哥两人挣来的钱还不够养活一家人的生活。(养活的只能是人,不能是生活。)(3)修饰语和中心语搭配不当例如:教师肩负培养大批科技队伍的重任。(“队伍”应改为“人才”)黑暗中,还听得见连滚带爬的脚步声。(“连滚带爬”不能修饰“脚步声”,)(4)一面与两面搭配不当例如:做好生产救灾工作决定于干部作风是否深入。(做好是一面性的,是否深入是两面性的。)艺人们过去一贯遭白眼,如今却受到人们的热切的青睐,就在这白眼与青睐之间,他们体味着人间的温暖。(白眼和青睐指相反的两面,但底下的温暖只适用于一面。)(5)否定与肯定搭配不当例如:

35、我想这应该是不必叙述的,没有谁不会想象不出来。(没有谁不会想象不出等于说谁都想象不出,推测原意就是谁也想象得出。)我们并不完全否认这首诗没有透露出希望,而是说希望是非常渺茫的。(不完全否认等于部分承认,基本上还是承认。因此这句话说我们承认这首诗没有透露出希望,刚好和作者的本意相反。改法有两种我们也承认这首诗也透露了一些希望或我们并不否认这首诗也透露了一些希望)会员家属除凭发出的入场券外,并须有家属徽章,无二者之一不能入场。无二者之一即不能入场从字面意思上推,可有有二者之一即可入场的意思。跟原意不符,应该说“二者缺一即不能入?成分残缺或赘余(1)缺主语例如:通过努力的学习,使她的成绩得到很快的提

36、高。(应删去“通过”或“使”。)对于不文明守纪的同学,难道不应该受到责备吗?(去掉“对于”或删掉“受到”。)(2)缺谓语例如:佛山市民都在努力为建设一个文明卫生城市。(结尾应加上“而奋斗”完成了任务之后,大家到餐厅夜宵。(应是“吃夜宵”(3)缺宾语例如:虽然每天工作很忙,但还是抓紧和同学研究或自己看书。(抓紧什么?时间一词不能省。)我们要尽一切力量使我国农业走上机械化,集体化。(句子应是走上的道路)(4)累赘重复例如:一年来,妇女工作已打下了相当的工作基础,获得了一定的工作经验。(第二、第三个工作应删去。)其实这是过虑的想法。(虑就是想,应删去的想法。)结构混乱造成结构混乱的原因,主要有两种:

37、(1)两种同义格式杂糅如:一个人变好变坏,关键在于内因起决定作用。(“关键在于内因”与“内因起决定作用”同义,用一个即可。)止咳祛痰片,它里面的主要成分是远志、秸梗、贝母、氯化铵等配制而成的。(要么用“主要成分是等”,要么用“是由等配制而成的”不能将二者糅在一起。)从短篇三题为起点,他进入了一个更新的阶段。(把“从开始”和“以为起点”糅在一起了,改“从”为“以”)(2)两个分句糅成一个单句分句之间的停顿用逗号或分号,如果误用连接并列成分的顿号,就造成分句糅合的毛病。例如:小张除跳舞外,兼任报幕、开场、结尾的节目还得由她编导。(“小张兼任报幕”和“开场由她编导”是两个分句,各有主语,其间误用顿号

38、,“兼任”一词径直管到“节目”,造成杂糅和搭配不当的双重毛病。)表意不明(1)指代不明例如:有人主张接受,有人反对,他同意这种主张。(这种主张指代不明)(2)有歧义例如:他请几个营的干部参加座谈会。(几个修饰营还是干部?)在休假的这段时间里,我们的体重逐日增加,最高的达五公斤。(很可能使人误会是逐日增加的量最高有五公斤,这当然不是事实,应把逐日改为都有。)现全渠已勘测完毕144华里。(没说全渠有多长,如果全长144华里,那么144华里只是全渠的一部分,那么不能说完毕,该说现全渠已勘测了144华里。)介绍菲律宾的一种权威著作。(可以解释为介绍一菲律宾的一种权威著作,也可以解释为介绍菲律宾的种权威

39、著作。如果作者意思是后者,就不如把一种提到头上。)不合逻辑这里的不合逻辑指的是句子的意思在事理上讲不过去。例如:学习有态度与方法之分。这句话形式上跟生物有动物、植物和微生物之分是一样的,但动物、植物和微生物加起来等于生物,而态度和方法加起来不等于学习,所以这句话就是不合逻辑。下面是一些逻辑上的有问题的类型。(1)自相矛盾例如:他是多少个死难者中幸免的一个。(既然幸免,自然是没有死,怎么能说是死难者中的一个呢?应改为多少人死难了,他是幸免的一个。)这增强了中国人民与侵略者斗争的无比力量。(既然已经无比,如何还能增强?应删去无比。)(2)范围不清例如:从事业的发展上看,还缺乏各项科学专家与各项人才

40、。(各项人才包括科学家,不宜并列,该说各学科的专家与其他人才。)他们一面拼命的往上爬,一面又不免跌落深渊。“一面一面表示两件事同时进行,句中的两件事显然不是同时的,应改为他们虽然拼命的向上爬,但是终于不免跌落深渊。)(3)强加因果例如:最近我这位朋友去了一趟南方回来,结果他的思想依然如故。(去了南方回来思想变了,可以说是去了一趟南方的结果,现在思想依然如故,怎么能说是去了一趟南方的结果呢?)因为他来自北方,思想根本上还是旧的一套。(为什么来自北方思想就旧?且北方到底是相对什么而言的?)(4)主客倒置例如:在那个时候,报纸与我接触的机会是很少的。(应该是我和报纸的接触。)去年的学习情绪和今年比较

41、起来大不相同。(我们比较一先一后两件事,一般总是以后者为主体,应是今年的学习成绩和去年。)四、中考实例例一:选出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由于“非典”的影响,今年来我市旅游的人数比去年同期降低了一倍以上。知识是一切世界上最可宝贵的财富。他的写作水平不但在全校冒尖,而且常常居全班之冠。经过昨夜的一场大雨,空气清新了许多。解析:DA选项“降低”不能用“一倍;B语序不当。例二:选出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经过大家的努力,使我们出色地完成了上级交给的任是否有“以农民为本的理念,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手机作为科技进步带给人类的新工具,本身并无利弊对错。即使一直没有试验成功,但他一点儿也不气馁。解析:C

42、o例三:选出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只要我们领会了书中的精华,才能体会到读书的乐趣。如何防止驻伊美军免遭汽车炸弹的袭击,这是美国政府头痛的问题。“炎黄子孙不忘本,两岸兄弟一家亲”道出了我们海峡两岸人民共同的心声。D.救援物资迟迟未到,他们很难克服粮食紧张,淡水缺乏。解析:Co五、模拟训练(参见全优中考第十三、十四、十五十六课时名句的识记一、考点阐释“背诵常见的名句名篇”是指对中国古代优秀诗文作品及其重要语句进行考查。意在引导考生重视诵读,培养语感,强调语文学习中的积累、感悟及熏陶,提高人文素质。这些名句名篇,或揭示了人生的哲理,或反映生活的真谛,或描摹了人物的情貌,或表现了事物的真相,具有思想

43、性、哲理性、艺术性,语言简炼,涵义深刻。千百年来一直为人们所喜爱,而且常读常新,具有永恒的思想价值和艺术魅力。“常见的是为考生备考限定一个大致范围,意思是所要考的内容并不是漫无边际的,而是日常的阅读和写作活动中常会遇到的,如中学课本所规定的背诵篇目以及所涉及到的名句名篇。能力层级为A。二、热点透视名言名句的三条基本原则:朝代:例重于先秦和唐宋文体:侧重于诗歌和散文内容:侧重于思想性、教育性和审美性。(1)思想性:能体现高远的人生境界或高尚的道德情操。如: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孟子膝文公下寄意寒星荃不察,(鲁迅自题小像)(2)教育性:能概括生活的一般道理或为人处世事的方法等。如:,勿施于人。

44、(论语颜渊)由俭入奢易,。(司马光训险示康),人不学不知道。(礼记学记)(3)审美性:描绘景物凝练传神,意境深邃。如:忽如一夜春风来,。(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霜叶红于二月花。(杜牧山行)教师在组织复习时,可根据以上三条原则,精编一套“名言名句汇编”,下发给每一个同学,突出复习重点。在编写时还要注意四点:数量适中(一般在1000条左右)、校对无误、出处清楚、编排有序。三、攻关对策(1)强化两条措施,提高识记效果。对精选出来的名句名篇,学生必须熟记。为了提高识记效果,可采取如下的两条措施:分块切割,化整为零。先将精选出来的名句名篇,按朝代或文体顺序切割成大的条块。然后规定每天掌握35条。这样

45、既保证了识记的计划性,也消除了学生的畏难情绪,达到了化整为零的目的。定期检查,强化落实。自查:老师在印发“名言名句汇编”的同时,可配发一套同步的填空练习,让学生每天自记、自测、自查。抽查:课前一分钟,老师可随机抽三四名同学对句或板演,每天督查。考查:每次阶段性考试,都要设计4-5个名言名句填空题进行考查,并对测试中暴露出来的共性和个性问题进行集中纠错和个别指点。(2)实五个环节,确保书写准确。考生错写名言名句的反例可以引以为戒:(1)错位搭配。如:莫愁前路无知己,。(高适别董大)下句应填“天下谁人不识君”而有的考生却错位搭配“天涯何处无芳草”(2)答非所问。如:忽如一夜春风来,。(岑参白雪歌送

46、武判官归京)下句应填“千树万树梨花开”,而有的考生却答非所问,填写成“河边杨柳发芽了”添字、漏字。如:老吾(添“之”)老,以及人之老。(孟子梁惠王上),学(漏“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礼记学记)写错别字。如:桃李不言,下自成蹊(误写“蹊”成“溪”)。(史记李将军列传)(5)笔画不清。如:玉不琢(“琢”字右边笔画不清)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礼记)要避免上述情形的发生,必须强化如下五个环节:(1)领悟含义。对每一条名言名句,都要领悟其大致含义,特别是其中的关键字词,老师尤应适当点拨。如:“为人性僻耽(ddn入迷)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圈点强记。对名言名句中的易混字、易错字,要用红笔圈点出

47、来,以激起有意注意,重点把握。如:“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中的“跬”,“一张一弛,文武之道”中的“弛”。(3)边诵边写。学生在记忆时,可边背诵,边用笔在草稿纸上写出上、下句或句子中的关键字;老师在检查时,不仅要抽人背诵,而且还要抽人板演或默写,以防止“口是手非”(4)规范书写。学生在书写时,要做到“三清”“三不”:“三清”就是卷面清洁,字迹清楚,笔画清晰;“三不”就是不写潦草字,不写繁体字和不规范的简化字,不添减笔画。(5)看清要求。中考名言名句填空要求都是“任选三句”,考生在答题时可以全答,而且阅卷时也以答对的句数计分。有的填空要求改为“只选三句”考生只能选答三句,否则,阅卷时以前三句中答对

48、的句数计分。所以考生答题时一定首先看清填写要求。四、对应训练补出下列名句的上句或下旬。静以修身,。(诸葛亮诫子书),只是近黄昏。(李商隐乐游原)捐躯赴国难,。(曹植白马篇),老大徒伤悲。(汉乐府长歌行)补出下列名句的上句或下句。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论语季氏)随风潜入夜,。(杜甫春夜喜雨)溪云初起日沉阁,。(许浑咸阳城西楼谢脁),俯察品类之盛。(王羲之兰亭集序)补出下列各句的上句或下句。,千金散尽还复来。(李白将进酒)嘈嘈切切错杂弹,。(白居易琵琶行)君子坦荡荡,。(孔子论语述而)智者千虑,必有一失;。(司马迁史记淮阴侯列传)写出下列各句的上句或下句。竹外桃花三两枝,。(苏轼惠崇春江晚景

49、)春潮带雨晚来急,。(韦应物滁州西涧),除却巫山不是云。(元稹离思其四),为伊消得人憔悴。(柳永风栖梧)在文章中贴切地引用名句可以使文句显得优雅。写出或补出下列句中引号内的名句。夏日雨后的山里,空气清新,禾苗秀美,忽见翠峰之上,蓝天之下,彩虹横贯,真是“赤橙黄绿青TOC o 1-5 h z蓝紫,。”学校里语音室、电脑、电视等设施设备一应俱全,可都“,没有派上用场,只是摆设而已。当许多城市居民彩电、冰箱、空调都齐备的时候,这边远山村才开始有黑白电视,真所谓“人间四月芳菲尽,。”我国的广告业,起步迟,发展快,颇有“忽如一夜春风来,”之势。按题中要求填写句子。梦游天姥吟留别一诗中最能表现作者性格的一

50、句诗是:“”。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表现诗人美好愿望的句子是“”。琵琶行一诗以琵琶女的遭遇身世为明线,诗人的感受为暗线,两线交汇在“”这句诗上。某年中秋,我驻美使馆召开部分留美学生座谈会。主持人的发言引用了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一诗中的名句:“。”甲同学的发言引用了张九龄的诗句:“海上生明月,。”乙同学的发言引用了李白的诗句:“举头望明月,。”丙同学的发言引用了杜甫的诗句:“,月是故乡明。”丁同学的发言引用了苏轼的诗句:“但愿人长久,。”戊同学的发言引用了王安石的诗句:“,明月何时照我还。“五、附录常用名言警句(详见全优中考)六、中考模拟(详见全优中考第)第十七、十八、十九课时“中外名著”阅读一、

51、考点梳理1、要求学生在平常的语文学习中,对文学名著要适当加以了解,记住作品的作者、人物、情节等有关内容,训练自己的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提高自己的鉴赏水平。2、考查作品的基本常识外,还要求概述情节,甚至要写出阅读收获,情节是比较经典的或能给学生留下深刻印象的,既不为难学生又可避免不读名著而得分的现象。3、尽量考虑到综合性,可以结合语言基础知识、阅读、写作题,将相关的知识整合起来。二、备考要点从涉及内容来看,此类题主要考查名著的名称,名著的作者,名著中的主要人物形象,精彩的故事情节,内容提要以及从作品中得到的启发等。从考查的形式看,主要有:名著常识填空、根据有关情节撰写对联、针对某一部名著展开辩论

52、、制作名著推荐卡、名著访谈录、名著仿写、读名著谈阅读体会以及课外名著拓展阅读等形式。考题讲究开放性、灵活性、综合性,充分体现新课标的精神。三、名著阅读建议:(一)不能单独地为应试而读名著,那种带有明显功利目的的阅读,往往会掩盖作品的多种美质。(二)“好书不厌百回读”作为经得起历史考验、历久弥新、人皆推之的名著不是读一遍、两遍就能得其精髓的。(三)名著本身就是丰富的语言宝藏,那种只看情节、光图热闹的阅读,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语文阅读。(四)重要章节、精采段落要反复研读,要以审美者的眼光去欣赏,要以批评家的心态去接受。做到这样几点,我想:作为中华民族宝贵精神遗产的名著,才能真正走进学生的心灵应考策略。

53、四、题型特点(一)、填空式(2005年福建省福州市)一部水浒传,塑造了多少流传百世的英雄形象,点亮了多少闪耀的罡煞之星。话说梁山第十四条好汉武松,为兄报仇怒杀、潘金莲;发配孟州途中,在酒店结识(母夜叉);醉打蒋门神,替金眼彪夺回;大闹飞云浦,血溅鸳鸯楼,为躲避官府缉捕,削发扮成;夜走蜈蚣岭,痛杀王道人正是:“山中猛虎,见时魄散魂飞;林下强人,撞着心惊胆裂。”(二)、对联式(2005年江苏省镇江市)看了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后,有人出了一副对联。上联是“身残志坚,保尔唱响生命曲”请你分别结合西游记和水浒传中的有关情节写出下联。西游记:水浒传:(三)、辩论式(2005年湖北省黄冈市)某校初三(6)班同学

54、在阅读西游记时,对猪八戒有两种不同的看法,为此语文老师组织了一场辩论。假如你是正方,针对反方辩词该怎么说?反方:我方认为猪八戒好吃懒做,见识短浅,在取经的路上意志不坚定,遇到困难就嚷嚷着要散伙。而且还经常搬弄是非、耍小聪明、说谎,又爱占小便宜,贪恋女色。是一个谈生怕死、自私自利的人。正方:(四、推荐卡(2005年辽宁省沈阳市)某同学用表格形式做读书卡片时,遇到了困难,请帮助他把表格填充完整。精彩情节法庭审判契约纠纷案作品作者水浒施耐庵老舍威尼斯商人(五、访谈式(2005年山西省)小林参加中央电视台“开心辞典”答题活动时,向你电话求助,让你为他介绍水浒中的一段故事。请你把你讲的内容写在下面。要求

55、:从“景阳冈武松打虎”或“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中任选一个;叙述简明,情节概括,任务性格突出;字数在80个以内(含标点)。(六)感悟式阅读下面的一段文字,根据要求答题。(2005年南通市)为你打开一扇门中说:“亲近文学,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是一个文明人增长知识、提商修养、丰富情感的极为重要的途径。”请从下列书目中任选一个,结合作品内容,就“增长知识”、“提高修养”、“丰富情感”中的一点,写出你的阅读体会。书目:繁星春水童年西游记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上述几种类题型有的要填书名、作者、人物、情节,还有的要写读后感。这就要求学生在平常的语文学习中,对文学名著要适当加以了解,记住作品的作者、人物、情节等有关内

56、容,训练自己的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提高自己的鉴赏水平。五、解题思路1、结合语言基础知识例1:根据下面画线句子的特点,仿写两个句子。课外阅读是提高语文水平的重要途径,可以使我们获得很多有益的启示,充实我们的生活。读三国演义,我们可以领略到诸葛亮舌战群儒的风采;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我们能领悟到人生的真谛和生命的意义;例2:根据三国演义中的人物及情节,补全下面的一对对子。借,诸葛亮贤才,三顾茅庐例3:根据名著内容对对子。绝望岛,鲁滨逊战胜孤独这三道题将句子仿写、对对子和名著阅读结合起来进行考查,既能真实考查学生名著阅读的基本情况,又能考查学生的仿写、对对子的能力,是具有开放性和综合性、对学生能力要求

57、较高的题目。2、结合阅读例:阅读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完成以下题目。本文开头简要列举的六个历史事例的共同点是什么?在新课标所要求阅读的课外文学名著中,有许多人物的经历可以印证“痛苦和磨难造就人”这一道理,请举出一例,按提示加以说明。作品名称:主要人物:主要事例:对你的启示:这道题将文言文阅读和名著阅读结合起来考查,由课内延伸到课外,学生必须找准课内与课外的共同点,并且要能写出书中事例和对自己的启示,限制性和开放性相结合,能比较真实地考查学生的名著阅读情况。3、结合写作(2005年广东省课改区)备开展题为“话说英雄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阅读参考资料感动中国2004年颁奖词(节选),按后面要求做好准备

58、。感动中国2004年颁奖词(节选)任长霞她是中原大地上的一个女英雄。扫恶打黑,除暴安良,她铁面无私;嘘寒问暖,扶危济困,她柔肠百转。十里长街,白花胜雪,挽幛如云,那是流动在百姓心中的丰碑!一个弱女子能赢得百姓的爱戴,是因为,在她的心里有对百姓最虔诚的尊重。(1)、请你从读过的文学名著中推荐一位令自己感动的英雄人物。人物姓名:作品名称:、写一段简短的话,向同学们介绍这位令你感动的英雄人物。要求像“颁奖词一样简洁流畅,既能概述其主要事迹,又能反映人物的性格。这道题将时事、仿写的知识进行了综合,既考查了考生积累名著的程度,又考查了考生语言运用的能力,。从积累名著来看,考生要从自己阅读过的名著中搜寻自

59、己感动的人物和相应的作品,同时还要熟悉书的内容,既能概述其主要事迹,又能反映人物的性格,更需要语言的简洁流畅。六、中考真题大练场附仁全套教材名著导读统计(每册3部共18部)七上:爱的教育(意大利德亚米契斯)繁星、春水(中国冰心)伊索寓言(古希腊伊索)七下:童年(俄国高尔基)鲁滨孙漂流记(英国笛福)昆虫记(法国法布尔)八上:朝花夕拾(中国鲁迅)骆驼祥子(中国老舍)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俄国奥斯特洛夫斯基)八下:西游记(中国施耐庵)海底两万里(英国凡尔纳)名人传(法国罗曼罗兰)九上:水浒传(中国罗贯中)傅雷家书(中国傅雷)培根随笔(英国培根)九下:格列佛游记(英国斯威夫特)泰戈尔诗歌(印度泰戈尔)简爱

60、(英国夏洛蒂勃朗特)(中国名著6部,占1/6,绝大部分是西方名著。)附2、中考名著试题集萃(详见全优中考七、中考模拟(参见全优中考第二十课时口语交际就、语言表达与运用一、口语交际【考查内容】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公民的必备能力。口语交际着重考查学生在具体交际情景中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以及参与意识和情意态度。【命题方向】以纸笔测试的形式考查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会尽可能地创设接近真实的交际情境。【考点链接】口语交际的知识与能力可分为两个方面:一是听话,二是说话。具体包含以下几种形式:一是生活情景对话,考查学生在具体的情景下说话的能力,这是考查的重点;二是论辨性质的口语,其实也是在一定的语境下的口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