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12-T447-2011托儿所幼儿园消毒卫生规范_第1页
DB12-T447-2011托儿所幼儿园消毒卫生规范_第2页
DB12-T447-2011托儿所幼儿园消毒卫生规范_第3页
DB12-T447-2011托儿所幼儿园消毒卫生规范_第4页
DB12-T447-2011托儿所幼儿园消毒卫生规范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ICS 01.040.11C 63 DB 12/T 4472011Standard for disinfection in nursery and ki indergarten2011- 10 - 19 发布2012 - 01 - 01 实施天津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发 布DB12/T 4472011 PAGE * ROMAN II目次前言II范围1规范性引用文件1术语和定义1消毒卫生原则2卫生要求2消毒要求3卫生指标4检验方法4附录 A(规范性附录)托儿所、幼儿园常用消毒方法6附录 B(规范性附录)采样及检验方法11前言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由天津市卫生局提出并归

2、口,由天津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负责解释。本标准起草单位:天津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天津市红桥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费春楠、张之伦、苏旭、纪学悦、周玉燕、沈芃、刘军、宁培勇、刘贺、丁津华、丁亮。 PAGE 13托儿所 幼儿园消毒卫生规范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托儿所、幼儿园内消毒卫生的术语和定义、消毒卫生原则、卫生要求、消毒要求、卫生指标、消毒方法和检验方法。本标准适用于我市各种类型的托儿所、幼儿园。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 4789.4食品

3、微生物学检验 沙门氏菌检验GB/T 4789.52003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 志贺氏菌检验GB 4789.10食品微生物学检验 金黄色葡萄球菌检验GB/T 4789.112003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 溶血性链球菌检验GB/T 5750.112006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 消毒剂指标GB 9667游泳场所卫生标准GB 14934食(饮)具消毒卫生标准GB 15979一次性使用卫生用品卫生标准GB/T 18204.32000公共场所茶具微生物检验方法 大肠菌群测定GB/T 18204.92000游泳池水微生物检验方法 细菌总数测定GB/T 18204.102000游泳池水微生物检验方法 大肠菌群测

4、定DB12/T 444.12011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清洗消毒操作规程 第1部分:清洗DB12/T 444.22011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清洗消毒操作规程 第2部分:消毒消毒技术规范卫生部2002版餐饮业和集体用餐配送单位卫生规范卫生部2005版托儿所幼儿园卫生保健管理办法卫生部、教育部2010版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3.1清洁clean用物理方法清除物体表面的污垢、尘埃和有机物3.2消毒disinfection杀灭或清除传播媒介上病原微生物,使其达到无害化的处理。3.3预防性消毒preventive disinfection对可能受到病原微生物污染的场所和物品进行的消

5、毒。3.4疫源地消毒disinfection for epidemic focus对存在或曾经存在传染源的场所进行的消毒。3.5终末消毒terminal disinfection传染源离开疫源地后进行的彻底消毒。3.6物体表面surface of object幼儿在托儿所、幼儿园生活、娱乐可接触到的物体表面。不包括墙壁和地面。3.7餐饮具table ware盛放或接触直接入口食品或饮品的器具。3.8卫生洁具sanitary ware用于环境、个人清洁的用具和排泄物、分泌物的盛放器具。消毒卫生原则托儿所、幼儿园日常卫生管理以清洁为主,预防性消毒为辅,消毒遵照科学、安全、适度的原则。当所在地发生传

6、染病疫情时,应在托儿所、幼儿园内开展预防性消毒。消毒以物理方法为主,化学方法或其他消毒方法为辅。当托儿所、幼儿园内发生传染病疫情时,应按照疫源地消毒相关要求进行消毒。消毒实施过程中应当充分考虑托幼儿童群体的特殊性和消毒药剂对环境的不良影响。卫生要求管理规定托儿所、幼儿园卫生保健工作内容及工作人员管理应符合卫生部、教育部托儿所幼儿园卫生保健管理办法(2010年)的规定。保健人员托儿所、幼儿园应配备经过当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与妇女儿童保健机构培训合格的保健人员,负责卫生和消毒工作。规章制度托儿所、幼儿园应建立各项规章制度,包括室内外环境卫生制度、日常卫生管理制度、健康检查制度(包括晨检制度、全日观察

7、制度和因病缺勤登记制度)、传染病报告和应急处理制度、消毒隔离制度等。消毒药械使用的消毒剂、消毒器械应合法、有效,并在产品有效期内按照批准的适用范围和使用方法使用。预防性消毒首选季铵盐类、双胍类等中、低效消毒剂;发生传染病疫情时,应选择含氯、含溴类及过氧化物类等高效消毒剂。保健室托儿所、幼儿园应设有保健室,应配备防护用品、专用固定紫外线灯、体温表、压舌板、手电筒、毛巾、肥皂、便器、清洁用具、消毒药械等。体温表一人一用一消毒,压舌板应使用一次性或一人一用一消毒。食堂(营养室、厨房)食堂(营养室、厨房)应取得当地卫生行政部门或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发放的卫生许可证。消毒要求餐饮具餐饮具消毒应按照卫生部

8、餐饮业和集体用餐配送单位卫生规范的要求进行管理。物体表面物体表面要保持清洁,定期用干净湿抹布擦拭,每周用消毒液擦拭或喷洒消毒 1 次。玩具要保持清洁,每周至少 1 次浸泡或擦拭消毒,不能浸泡或擦拭消毒的应在阳光下曝晒,每次 4 h 以上或采用紫外线照射 30min60min。床上用品应专人专用,被褥定期晾晒,床单、被套、枕套和枕巾,每 2 周更换清洗 1 次。对污染的床上用品及时更换或消毒。卫生洁具蹲便池用后随时冲洗干净,无积粪、尿垢,无异味。便盆、尿壶用毕随时倒掉粪尿,并清洗干净,每天消毒 1 次。不同场所的抹布、拖把均应专用并有标记,不得混用。用后及时清洗干净,晾干备用,必要时进行消毒处理

9、。洗漱用品应保持清洁,牙刷、刷牙杯、毛巾等生活用品应个人专用。室内空气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新鲜,每日应开窗通风,上下午各一次,每次 30min 以上;不宜开窗通风的,应配备换气扇。集中空调系统,应按卫生要求进行定期清洗或消毒,清洗按 DB12/T444.1 执行,消毒按 DB12/T444.2 执行。戏水池水使用中的戏水池应每天进行消毒,保持清洁无异味。消毒后符合 GB 9667 有关要求。出现疫情时的消毒发现传染病病人时,应报告当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按要求将病人转移至家庭或医院隔离治疗。发现呼吸道传染病病人时,应加强开窗通风,对病人可能接触过的物体表面进行消毒。发现肠道传染病病人时,应加强对

10、工作人员及托幼儿童的手卫生,及时对病人可能接触过的物体表面进行消毒,加强直接入口食品的加热处理及其卫生管理、饮用水安全措施。发现其他传播途径的传染病病人时,应根据传播途径的特点开展消毒工作。消毒方法按照附录A执行。卫生指标消毒对象日常状态下卫生指标应符合表1规定。表 1卫生指标对 象项目卫生指标室内空气1.细菌菌落总数(cfu/m3)1000物体表面细菌菌落总数(cfu/cm2)大肠菌群致病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沙门氏菌、溶血性链球菌)15不得检出不得检出工作人员手细菌菌落总数(cfu/cm2)大肠菌群(发酵法)致病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沙门氏菌、溶血性链球菌)20不得

11、检出不得检出餐饮具大肠菌群(cfu/50cm2)致病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沙门氏菌、溶血性链球菌、志贺氏菌)不得检出不得检出戏水池水1.细菌菌落总数(cfu/ml ) 2.大肠菌群(MPN/L)3.游离性余氯(mg/L)100018 0.30.5检验方法采样及检验方法按附录B执行。附录A(规范性附录)托儿所、幼儿园常用消毒方法常用的消毒方法煮沸消毒法适用范围:餐(饮)具、织物、被单等耐湿热物品的消毒。操作方法及注意事项:煮锅内的水应将物品全部淹没。水沸开始计时,持续15min30min。计时后不得再新加入物品,否则应从重新加入物品煮沸时算起。流通蒸汽消毒法适用范围:适用于餐饮具及其它耐湿热器具和

12、衣物等的消毒。操作方法及注意事项:常用的流通蒸汽消毒设备有蒸汽消毒柜、蒸汽消毒车,按其使用说明书操作。餐具应垂直放置,防止空气留存在死腔内,大量物品使用铁丝筐盛装。包装不宜过大过紧,能吸收大量水的衣物不得浸湿放入。消毒时注意排除消毒柜内的冷空气。消毒碗柜消毒法适用范围:餐饮具、奶瓶、盛奶器等。操作方法及注意事项:按照产品使用说明书。浸泡消毒法适用范围:餐饮具、织物、耐湿物品等。操作方法及注意事项:消毒溶液应浸没全部物品,腔管类物品应使消毒溶液充满管腔。作用至规定时间后,取出用清水冲净,晾干。根据消毒溶液的稳定程度和污染情况,及时更换所用溶液。擦拭、喷洒消毒法适用范围:家具、门把手等物体表面和地

13、面、墙面等的消毒。操作方法及注意事项:擦拭消毒时,用布或其他擦拭物浸以消毒剂使用浓度的溶液,依次往返擦拭被消毒物品表面。喷洒消毒时,用消毒剂使用浓度的溶液直接喷洒物品表面,作用至规定时间。对家具、门把手等物体表面喷洒消毒时,作用至规定时间后还要用清水擦洗,去除残留消毒剂。喷雾消毒法适用范围:室内空气、居室表面和家具表面的消毒。操作方法及注意事项:普通喷雾消毒法:用普通喷雾器进行消毒剂溶液喷雾,以使物品表面全部润湿为度,作用至规定时间。喷雾按照先上后下,先左后右的顺序进行。气溶胶喷雾消毒法:喷雾时,关好门窗,喷头与被消毒物品的距离以消毒剂溶液均匀覆盖物品表面为度。作用30min60min后,打开

14、门窗,驱除空气中残留的消毒剂雾粒及气味。消毒人员应佩戴防护口罩和眼镜,防止消毒剂溶液进入呼吸道和接触粘膜。紫外线消毒法适用范围及条件:用于室内空气、物体表面的消毒。消毒方法物体表面消毒采用悬吊式或移动式紫外线灯消毒,灯管距离污染表面不宜超过1m,在灯管紫外线辐射强度符合要求的情况下,照射时间不得少于30min。高强度、低臭氧紫外线杀菌灯,有效距离内照射30min60min。消毒有效区域为灯管周围1.5m2m。室内空气消毒在室内无人条件下,紫外线灯悬吊式或移动式直接照射。采用室内悬吊式紫外线消毒时,将带有反射罩的紫外线灯安装于2m2.5m高处,安装灯的数量按不少于1.5W/m3计算,在灯管紫外线

15、强度符合要求的情况下,照射时间不少于30min。注意事项消毒时必须使消毒部位充分暴露于紫外线,并应达到足够的照射剂量。消毒纸张、织物等粗糙表面时,要适当延长照射时间,两面均应受到照射。消毒效果受环境温度、相对湿度、空气中悬浮粒子、消毒对象受有机物污染的影响。消毒室内空气时,房间内应保持清洁干燥,减少尘埃和水雾;温度低于20或高于40,相对湿度大于 60%,受有机物影响时,应适当延长照射时间。紫外线灯可以配用对紫外线反射系数高的材料(如抛光铝板)制成的反射罩。在使用过程中,应保持紫外线灯表面的清洁,每12周用酒精纱布或棉球擦拭1次,发现灯管表面有灰尘、油污时,应随时擦拭。应定期测定紫外线灯的辐照

16、强度,如果降到要求强度以下,应及时更换。采用合格的紫外线照度计对紫外线灯辐照强度进行检测,紫外线照度计至少一年检定1次。应在无人情况下使用紫外线灯消毒,以免引起损伤。紫外线灯开关应与照明灯开关保持一定距离,安装在幼儿不能触及处。餐饮具的消毒适用范围:适用于餐具、饮具、配餐用具及物品的消毒。餐饮具的消毒方法流通蒸汽消毒20min(温度为100)。餐具要完全浸没于水中,水沸后开始计时,煮沸消毒15min。远红外线消毒箱,温度达到125,维持15min,消毒后温度应降至40以下再开箱,以防止碗盘炸裂。自动冲洗消毒洗碗机消毒,按使用说明书。化学消毒:不具备热力消毒条件的托儿所、幼儿园或不能使用热力消毒

17、的餐饮具,可采用化学消毒法。用含250mg/L有效氯或有效溴消毒液浸泡10min20min。消毒后的餐具应用自来水冲洗,去除残留消毒剂,不可再用抹布重新擦抹,患儿餐具应单独消毒处理。消毒后的餐具,应存放在清洁密封的容器内,以免再次污染。切菜板的消毒方法洗烫法:用硬刷和清水刷洗,再用沸水烫;化学消毒法:用含250mg/L有效氯或有效溴消毒液浸泡10min20min。水杯的消毒方法陶瓷、玻璃、搪瓷、不锈钢等耐热、耐湿口杯可采取流通蒸汽消毒20min30min,或煮沸消毒15min 20min。奶具的消毒方法奶瓶、盛奶器等奶具清洗干净后,经流通蒸汽消毒20min30min后备用。奶嘴用清水冲净,煮沸

18、消毒,煮沸时间不得少于15min,干燥贮存,24h更换。用毛刷刷干净的奶具放入煮锅中,加水没过奶具,将锅置于加热器上烧开,再放进奶嘴,煮沸10min15min。患儿餐饮具的消毒方法消毒程序为:清洗去污,煮沸30min或流通蒸汽消毒30min或含1000mg/L有效氯消毒液浸泡30min。若使用消毒剂,浸泡后应用清水洗净。物体和环境表面的消毒适用范围:适用于托儿所、幼儿园幼儿生活、就餐、活动的各种场所的桌面、床面、地面、墙壁、水龙头、卧具、玩具、毛巾等物体和环境表面的消毒。地面消毒常规保洁与消毒,每日用清水拖地1次。有传染病疫情时,采用含250mg/L500mg/L有效氯或有效溴的消毒液拖地作用

19、30min。当地面受到明显污染时,用1000mg/L有效氯或有效溴的消毒液拖地或喷洒地面,作用30min。墙面消毒通常不需要进行常规消毒。当受到病原微生物污染时,可采用化学消毒剂喷雾或擦洗。常用含有效氯1000mg/L消毒剂溶液喷雾和擦洗处理, 墙面消毒一般为1.5m高即可。 喷雾量根据墙面结构不同, 以湿润不流为度。室内物体表面化学消毒剂消毒。用250mg/L有效溴或有效氯的消毒剂溶液,或用含1000mg/L季铵盐的单链或双链季铵盐类消毒剂溶液,擦拭或喷洒室内各种物品表面。当污染物中含有大量有机物时,可相应加大消毒剂剂量。紫外线灯消毒。按A.1.7.2.1执行。玩具的消毒耐热的木制玩具可在开

20、水中煮沸10min15min,塑料和橡胶玩具可在500mg/L有效溴或有效氯的消毒剂溶液中浸泡30min,怕湿怕烫的毛绒类玩具可在烈日下曝晒4h,高档电动电子玩具可定期用75%酒精棉球擦拭触摸部位或用紫外线照射。卧具、毛巾的消毒床单、枕巾、被套、枕套等耐热、耐湿的纺织品可煮沸消毒20min,或用流通蒸汽消毒20min,或用250mg/L500mg/L有效溴或有效氯的消毒液浸泡15min30min。不能煮沸或蒸汽消毒的被褥、床垫,床上卧具等物品,可在阳光下曝晒4h以上或用紫外线照射。卫生洁具的消毒对容易受到污染的包括洗手池、卫生间、便池、坐便器、抹布、拖把等物品,通常情况下,每天用清水擦抹刷洗处

21、理,保持清洁。当受到病原微生物污染时,参照下列的方法消毒处理。盥洗池的消毒应保持清洁。传染病患儿用过的盥洗池先用含1000mg/L有效氯或有效溴的消毒剂溶液浸泡30min, 取出冲洗干净。便器的消毒可用500mg/L有效溴或有效氯的消毒液浸泡30min,冲洗干净备用。传染病患儿用过的便器,以1000mg/L有效溴或有效氯的消毒液浸泡30min,然后用清洁剂刷洗干净,再浸泡于500mg/L有效溴或有效氯的消毒液中30min,取出冲洗干净备用。浸泡用消毒液每天更换1次。抹布、拖把的消毒传染病流行季节,使用后的抹布、拖把用1000mg/L有效溴或有效氯的消毒液浸泡消毒30min。室内空气的消毒紫外线

22、消毒。按A.1.7.2.2执行。消毒剂熏蒸或喷雾消毒:一般仅用于终末消毒,常用的消毒剂及消毒剂量为:按每立方米用 15% 过氧乙酸溶液 7ml(1g/m3),加热蒸发,在相对湿度 60%80% ,室温下熏蒸 2h;以 0.5%过氧乙酸溶液(20ml/m3)气溶胶喷雾消毒,作用 60min;用 3%过氧化氢溶液(20ml/m3)气溶胶喷雾消毒,作用 60min。洗手与手消毒洗手方法:打开水龙头,把手淋湿,擦上肥皂或洗手液;手心、手臂、指缝相对搓揉 20 秒,掌心相对,手指并拢相互摩擦;手心对手背沿指缝相互搓擦,交换进行;掌心相对,双手交叉沿指缝相互摩擦;一手握另一手大拇指旋转搓擦,交换进行;弯曲

23、各手指关节,在另一手掌心旋转搓擦,交换进行;搓洗手腕,交换进行;用清水把手冲洗干净;用清水将水龙头冲洗干净,再关闭水龙头;最好用擦完手的纸巾来关;用干净的毛巾/纸巾擦干或烘干机烘干。不要和别人共用毛巾或纸巾。手消毒方法:可选用含乙醇、季铵盐、氯己定或碘伏消毒产品,按使用说明进行手的消毒。注意事项:若不慎手直接接触到污物,应在流动水下认真洗手,再用手消毒剂消毒双手。附录B(规范性附录) 采样及检验方法采样及检验原则微生物指标的检验应在采样后6h内尽快进行。室内空气微生物采样及检验方法样品采集采样在动态下进行。室内面积不超过30m2,在一条对角线上设里、中、外3点,里、外点位置距墙1m;室内面积超

24、过30m2,设东、西、南、北、中5点,周围四点距墙1m。采样方法:将营养琼脂平板(直径为9cm)置于采样点60cm100cm高度,打开平板盖,使平板在空气中暴露5min,盖上平板盖。细菌培养将采样平板置于37培养24h观察结果,计数平板上细菌菌落数。菌落计算式中:空气中细菌菌落总数(cfu/m3) 50000NAT (B.1)N平板上平均细菌菌落数(cfu/平板) A平板面积(cm2)T暴露时间(min)物体表面、手微生物采样及检验方法样品采集物体表面:将经灭菌的内径为5cm5cm的无菌规格板放在被检物体表面,用一浸湿有无菌生理盐水的棉拭子在规格板内横竖往返各涂擦5次,并随之转动棉拭子,连续采样4个规格板面积,共采集100cm2(被采样本表面积100cm2取全部表面),然后剪去手接触部分,将棉拭子放入10ml无菌生理盐水采样管内送检。门把手等小型或不规则物体则采用棉拭子直接涂抹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