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脉输液治疗的安全管理与风险防范_第1页
静脉输液治疗的安全管理与风险防范_第2页
静脉输液治疗的安全管理与风险防范_第3页
静脉输液治疗的安全管理与风险防范_第4页
静脉输液治疗的安全管理与风险防范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静脉 输 液 治 疗 安全管理与风险防范魏皙第1页静脉输液发展历史1940年以前静脉输液只被用于病情危急病人,仅由医生执行操作,被认为是一项医疗行为,护士只能帮助准备静脉输液所需物品 20世纪40年代以后,因为第二次世界大战、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暴发,静脉输液技术快速发展。因为医生不再有充分时间完成静脉输液治疗,护理责任范围得以扩展。护士才被允许负责静脉输液治疗,第一位被允许负责静脉输液治疗护士是波士顿麻省总医院Ada Plumer,她以后成立了世界上第一个静脉输液小组。第2页静脉输液是指一定量无菌溶液或药液直接输入静脉内方法。输液用量:中国8瓶/人均 发达国家3.33瓶/人均第3页第4页我国当

2、前静脉输液现实状况据中国安全注射联盟统计,我国每年因不安全注射致死亡人数在39万以上。当前 “凡病皆吊瓶”现象非常严重。哪怕是牙痛、伤风感冒等小病,也要挂“吊瓶”。教授调查发觉,95%以上人不知道滥用输液及不安全注射危害.当前,有很多人,不论什么病,也不论病情怎样,纷纷要求输液。尤其是换季之时,感冒发烧患者大幅增加,各大医院输液室也人满为患。第5页第6页第7页1.用错药 2.穿刺失败 3.液体渗出引发肿胀 4.拔针后引发青紫、 疼痛、出血 5.液体输完后空气进入体内 6.液体输完不知道 7.漏输少输液体第8页主要内容一、输液治疗依据标准(专业化管理发展)二、INS静脉炎质量管理标准三、静脉输液

3、风险原因四、静脉输液并发症五、我们当代社会静脉输液问题六、静脉输液安全管理目标及办法第9页一、专业化管理发展1940年美国建立起第一支静脉输液队伍 静脉输液护士。20世纪70年代,美国成立了静脉输液护理学会(INS),制订输液治疗护理实践标准,指导输液护理实践,并向全球推广。 我国1999年12月在北京成立中华护理学会静脉输液专业委员会,先后组织翻译了美国静脉输液护理学会(INS)编写出版输液治疗护理实践标准(、和)。伴随专委会成立及输液治疗护理实践指南与实施细则颁布,我国静脉输液护理进入了一个新发展时期。第10页专业化管理发展I.N.S.宣言 “I.N.S.存在是为了经过建立标准,继续教育,

4、提升公众意识和不停研究来完善静脉输液护理。 I.N.S.最终目标 是在世界范围内使全部需要接收静脉输液治疗个体和全部接收静治疗病人在静脉治疗与花费上得到最有效确保第11页美国INS输液治疗护理实践标准() 护理实践篇 老年患者 标准 护士应具备关于该特殊群体临床知识和专业技术。 医疗机构制订老年患者输液临床管理制度和程序。 实施细则 使用各种药品老年患者,有发生不良事件和药品相互作用潜在危险。 应考虑接收输液治疗老年患者相关安全问题环境原因,并能够进行有效管理。第12页输液治疗护理实践指南与实施细则 由中华护理学会静脉治疗专业委员会着手组织编写。年10月出版发行。 我国首部按照循证护理标准制订

5、输液治疗护理实践指南与实施细则。为护理人员在输液治疗领域提供专业标准。第13页输液治疗护理实践指南与实施细则宗旨: 规范实践标准,加强职业防护,提升输液治疗护理安全性,为患者提供安全有效输液治疗。标准: 偱证护理标准,以当前最正确证据为依据,在多学科教授及大、中型医院护理人员合作下达成共识。第14页输液治疗护理实践指南与实施细则输液治疗工作内容评定治疗方案评定患者情况选择穿刺部位选择穿刺工具正确准备穿刺部位正确应用输液工具静脉通路护理、维持及管理第15页输液治疗护理实践指南与实施细则执行输液治疗护理人员资质标准和权限(一)资质标准依据护士条例取得护士资格注册护士可从事基本输液治疗护理工作执行P

6、ICC穿刺者,应为在临床工作5年以上主管护师,同应经过PICC相关知识培训并取得培训合格证书。专业静脉治疗护士应拥有输液治疗护理中必须具备专业知识和技能。 第16页二、INS静脉炎质量管理标准 1. 静脉炎发生应视为患者治疗不良后果,为护理不良事件,应填写不良反应汇报单。 2. 静脉炎衡量通常以美国INS(美国静脉输液护理学会)标准为主。 3. 建立防治静脉炎发生指南,对静脉炎发生、程度、原因以及所采取干预办法进行统计,并给予保留存档。第17页二、静脉炎质量管理标准 4.在发生静脉炎时,护士应含有对静脉炎部位进行评定能力,能采取统一标准量表来判断静脉炎程度和严重性,并决定是否需要治疗护理干预。

7、 5.静脉炎发生后所采取干预播伎俩、治疗和纠正办法及患者宣传教育等内容应统计于患者病例中。第18页二、静脉炎质量管理标准 6.任何被评为2级或以上静脉炎发生后,应填写临床输液并发症监测报表,并按照静脉输液并发症监测上报流程汇报相关部门。 7.依据国际标准,静脉炎发生率必须控制在5%范围之内。第19页三、静脉输液风险原因治疗车封闭式与开放式。药品本身有危险致反应源。光线、灰尘、垃圾、液体瓶口消毒是否等等。环境原因设备原因人员原因药品原因戴口罩、注意无菌技术。患者原因职业原因体质差、过敏体质、药品蓄积等。第20页四、静脉输液并发症1、外渗、渗漏1、外渗、渗漏1、外渗、渗漏2、静脉炎3、发烧反应4、

8、空气栓塞5、急性肺水肿6、导管相关性静脉血栓形成第21页四、静脉输液并发症 (一)外渗、渗漏 临床表现:皮肤发白或半透明或水肿,伴有疼痛,皮肤紧绷,有渗出,(或)皮肤变色、有瘀伤、血肿胀等。第22页四、静脉输液并发症美国静脉输液护理学会(INS)级别 渗出、外渗临床表现0 没有症状1 皮肤发白,水肿范围最大处直径小于1英寸,皮肤发凉、 伴有或不伴有疼痛 。23 皮肤发白,水肿范围最大处直径1-6英寸,皮肤发凉, 伴有或不伴有疼痛。4 皮肤发白,半透明状,水肿范围大于6英寸,皮肤发 凉,轻到中度疼痛,可能有麻木感。皮肤紧绷,有渗出。 皮肤变色,有瘀伤,肿胀。可凹性水肿,循环障碍,中 度到重度疼痛

9、,任何容量血液制品、刺激性或腐蚀性 液体渗出。第23页高渗药品外渗临床表现 1.输液中有肿胀及急性烧灼痛。 2.外渗部位形成硬结,严重出现簇庖疹及水疱、溃疡或斑块,在溃疡或斑块下面可见组织坏死。 3.溃疡、斑块部位最终出现坚硬黑色焦痂。 4.关节僵硬、活动受限。第24页药品外渗后处理标准 1.马上停顿输入,尽可能回抽。 2.更换输液器,输入生理盐水。局部封闭。 3.抬高患肢48小时,局部冷敷或冰敷(普通用硫酸镁湿敷)时间约为二十四小时。 4.局部封闭:惯用药品有:生理盐水5-10ml、碳酸氢钠或硫代硫酸钠2ml、利多卡因2ml、地塞米松1ml局部封闭方法:用20ml注射器从穿刺点下1-2cm处

10、作扇形皮下注射。注射范围直径大于10cm。 5.有局部皮肤破溃时不要涂任何膏剂,应该采取无菌换药方法处理,清理创面后也能够用高渗盐水纱布湿敷,上面覆盖凡士林纱布。假如有严重局部组织损伤或坏死,能够请外科会诊,清创处理。第25页静脉外渗处理标准 1.热敷:较多学者报道,热敷可用于血管收缩剂、阳离子溶液、高渗液,如去甲肾上腺素、肾上腺素、阿拉明、氯化钙、葡萄糖酸钙、氯化钾、甘露醇、盐酸氨芥等。 2.冷敷。冷敷可使局部血管收缩,减轻局部水肿和药品扩散,从而减轻局部组织损害,主要用于抗肿瘤药品。 3.药品湿敷。临床上最惯用硫酸镁进行各种药品外渗湿敷。有临床试验报道:红花醇+654-2+黄连黄柏+3%硼

11、酸+复方丹参治疗效果显著优于硫酸镁。 4.拮抗处理。血管收缩药品(如去甲肾上腺素、多巴胺、阿拉明)外渗可采取酚妥拉明5-10mg溶于20ml生理盐水中作局部注射,用透明质酸酶等。第26页预防药品外渗方法 1.用适量液体稀释药液,防止浓度过高。 2.使用前应该识别了解所输入药品性质,对局部和静脉刺激程度。 3.正确评定所选择静脉和穿刺部位。 4.在输入药品前要抽回血来证实静脉是否通畅,并由另外一名护士确认被穿刺静脉是否正常,正常后方可注药。 5.给药过程中不停观察静脉情况,不停问询病人穿刺处有没有疼痛和烧灼感,对于言障碍、意识欠清患者重点关注。第27页预防药品外渗方法 6.经过莫非氏滴管时不要给

12、予压力。 7.对上肢水肿病人不选择患肢静脉给药。 8.有上腔静脉压迫综合症病人应该选择下肢静脉。 9.先输入非刺激性和非发疱剂药品;假如都是刺激性和发疱剂药品,应该先输入稀释较少药品。两种药品之间要给予生理盐水或葡萄糖液体。 10.让患者了解药品外渗症状,主动参加早期观察,对预防药品外渗有主动作用。第28页(二)静脉炎 1、临床表现:沿静脉走向出现条索状红线,局部组织发红、肿胀、灼热、疼痛,有时伴畏寒发烧等全身症状。 美国护理学会4级分级标准 0级输液部位无红、肿、热、痛及不适感觉 1级局部疼痛、红肿静脉无条索状改变,未触及硬结 2级局部疼痛、红、肿,静脉条索状改变,未触及硬结 3级局部疼痛、

13、红肿,静脉条索改变,可触及硬结第29页(二)静脉炎 2、预防:(1)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标准,药品及注射用物均符合操作要求,严防输液微粒进入血管。(2)禁止在瘫痪肢体行静脉穿刺和补液,输液最好选取上肢静脉。输入刺激性较强药品、氨基酸类或其它高渗药液时,应尽可能选取粗血管,输注速度要慢。(3)严格掌握药品配伍禁忌。(4)对长久静脉输液者要有计划更换注射部位。有留置针患者,加强留置针留置期间护理。(5)加强营养,增强机体对血管壁创伤修复能力和对局部炎症抗炎能力。 3、处理:一旦发生静脉炎,马上停顿在此部位输液,制动并抬高患肢。局部用50%硫酸镁湿热敷,每次20分钟以上,每日两次。或进行超短波理疗或

14、用各种方法进行中药外敷,如合并感染,遵医嘱给予抗生素治疗。第30页(三)发烧反应 1、临床表现:在输液过程中出现发冷、寒战和发烧。轻者38C左右,并伴有头痛、恶心、呕吐、心悸,重者高热、呼吸困难、烦燥不安、血压下降等。 2、预防:(1)加强责任心,严格执行查对制度。认真检验药品及注射用物是否符合要求。(2)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标准:安瓶割锯后消毒;加药注射器要严格执行一人一具,不得重复使用;输液操作规范,防止液体输入操作时污染等。(3)加药时防止重复屡次同一部位穿刺瓶塞。(4)提升穿刺技术,尽可能做到一针见血,穿刺成功后固定好,以防止重复穿刺静脉增加污染危险。(5)注意药品配伍禁忌。 3、处理:(

15、1) 发烧反应轻者,减慢输液速度,注意保暖。(2)高热者给予物理降温,观察生命体征,按医嘱及时处理。(3)对严重发烧反应者应停顿输液,予对症处理外,应保留输液器具和溶液备查。第31页(四)空气栓塞 1、临床表现:患者突发性胸闷,胸骨后疼痛、眩晕,血压下降,随即呼吸困难,严重紫绀,病人有濒死感。 2、预防:(1)检验输液装置连接是否完好,穿刺前彻底排气。(2)输液过程中勤巡视,及时更换添加药品,输液完成及时拨针,加压输液需专员守护。 3、处理:(1)马上置患者于左侧卧位,并保持头低足高位。 (2)给予高流量氧气吸入。严密观察患者病情改变。第32页(五)急性肺水肿 1、临床表现:患者突然出现呼吸困

16、难、胸闷、气促、咳嗽、咳泡沫痰或泡沫样血性痰。 2、预防:(1)做好健康教育,依据不一样人群、不一样患者病情调整好滴速,而且通知患者切勿随意调整。(2)经常巡视患者,观察输液速度和患者反应感觉。 3、处理:发生肺水肿时马上减慢或停顿输液,在病情允许情况下使患者取端坐位,两腿下垂,给予高浓度氧气吸入(6-8L/min),予2030%乙醇溶液湿化氧气,遵医嘱给予镇静、强心、利尿和平喘药品,必要时进行四肢轮扎,降低回心血量。第33页(六)导管相关性静脉血栓形成 1.临床表现:输液速度减慢或停顿;发烧或不舒适;无法冲洗导管;撤出导管时发觉导管粗糙不平;胸痛;心动过速。 2.发生原因:导管在血管弯曲处或

17、关节处受压或扭曲,导管内有异物塞管腔。 3.处理: 拔掉导管,依据医嘱溶栓。第34页下面是一些我们熟悉案例: 止血带未松致年幼女孩痛失右手。进针后针柄和针梗断开。换床后致A床血输至B床,造成产生严重溶血反应。没有带单位医嘱让病人再也没有醒来。甘露醇外渗致组织坏死。随意执行口头医嘱。相同外衣不一样内容。第35页五、我们当代社会静脉输液问题:一、没有重视和利用输液实践标准,造成护士操作无章可循。二、没有输液专职护士资格认证体系,致使新护士踏入临床就直接为病人实施静脉治疗。三、对输液器品种及器材不了解。四、不了解血管和药品特点,选择错误输入路径,长久静脉输液血管保护不周,药品外渗且处理不妥。五、过分

18、依赖输液设备。第36页我们当代社会输液问题:六、多组液体安全隐患1、未重视药品配伍禁忌。 2、输液载体选取不适当。 3、药品浓度及输液时间控制不妥 。 4、药品剂量不准。第37页我们当代社会输液问题:七、知识缺乏:1、知识更新慢2、不了解血管解剖知识,缺乏个性化护理-老人循环功效差、双手凉、血管不易暴露,从而造成穿刺时对血管走向判断错误。3、缺乏相关专业知识:机械执行医嘱,过分信赖和依靠医生。4、忽略对患者疾病相关知识宣传教育,输液安全教育无针对性。第38页我们当代社会输液问题八、隐藏问题:1、护理工作超负荷;2、护理队伍整体素质参差不齐;3、药品使用监管力度不够;4、输液渗漏性损伤、头皮刮伤

19、、输液吊瓶砸伤;5、输液理念、技术落后,先进静脉穿刺工具推广迟缓;6、护士本身职业安全未受重视;7、风险意识淡薄,慎独精神差;8、法律意识冷淡,自我保护能力较低,负担着无须要法律风险。第39页六、静脉治疗护理安全质量目标目标一、严格执行查对制度,预防输液病人、药品发生错误。目标二、提升PICC置管安全性。目标三、安全使用高危药品。目标四、防范与降低临床输血风险。目标五、降低输液微粒产生、目标六、提升输液速度准确性目标七、防范与降低导管相关性感染发生。目标八、正确选择穿刺部位及血管通道器材目标九、防范与降低护士针刺伤发生目标十、提升PICC置管病人带管安全性第40页六、静脉输液安全管理办法一、建立健全输液管理制度1、建立输液不良事件登记汇报制度和处理预案:外渗、错输、漏输、不良反应等。2、建立严格查对制度并落实:是防止差错最主要办法,其中落实是关键。二、穿刺工具选择 1、合理选择穿刺工具类型:如头皮钢针、留置针、置管针等。2、穿刺工具材料选择。3、穿刺工具型号选择。选择标准必须确保患者安全!必须确保护士安全!第41页静脉输液安全管理办法三、穿刺部位评定穿刺前认真选择静脉是提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