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人教三年级上册(统编)第八单元-司马光教学设计王水清_第1页
小学语文人教三年级上册(统编)第八单元-司马光教学设计王水清_第2页
小学语文人教三年级上册(统编)第八单元-司马光教学设计王水清_第3页
小学语文人教三年级上册(统编)第八单元-司马光教学设计王水清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司马光教学设计选材来源:统编版第五册第24课司马光设计意图:余光中先生说:“如果把它(文言文)抛掉不用,我们就会变成没有记忆的民族。”随着统编教材使用的推进,小语教材中文言文比重增大是铁板钉钉的事实。未来中小学生的语文学习,文言文是个绕不开的坎儿,如何帮助孩子跨越障碍、博古通今,小古文再次成为语文教学的热门话题。本文是小学阶段安排的第一篇文言文,课文十分简短,只有30个字,7个标点。这篇课文中的有些词语与现代文的词语基本一致,尤其是动词与现代文有着共通之处,这样一来可以消除学生的畏难情绪,而插图对应着故事的结局,将司马光的品质可视化。部编版教材将小古文编排到了三年级,看似古文低幼化的背后其实蕴

2、藏着编者的良苦用心。三年级是孩子思维发展的高峰期,是逻辑思维的启蒙阶段,文言文篇幅短小精悍,语言结构严谨、灵活,语言表达缜密、跳跃,通过文言文的学习,可以帮助孩子打好精神的底子,文化的里子。预设目标:1.在老师帮助下,通过范读、跟读、自读的方式,正确把握小古文的朗读停顿和节奏。2.借助注释和插图等资源,用自己的话讲一讲这个故事,在理解的基础上能正确朗读并尝试背诵小古文。3.通过反复朗读和比较感受小古文语言的精炼。4.背诵课文。并能通过对比等方法感受司马光的冷静、沉着的品质。教学过程:一、揭题导入,了解古文1出示两篇自我介绍的文言,引出古文言文概念2今天,我们要认识的这个人,姓司马。单名一个光字

3、。跟老师一起写课题。读题。你还知道哪些复姓?3你知道司马光这个人吗?(根据提示内容交流)二、形式多样,读好古文1.读准读通。这则小古文连标点符号一共37个字。自己读读看(自由读)。反馈:碰到困难了吗?(预设:登瓮 水迸等词正音)2.读出节奏。古人读书,讲究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我们借助注释,读出节奏来,能够更好地帮助我们理解文言文。(自由读,尝试读出节奏,追问:为什么要这样停顿?)谁来读?(引导读出节奏来。)3.范读提升。来,听一听老师是怎么读的,请你拿起笔,划一划分界线。(师有节奏地范读。)出示: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请两位

4、同学个别读。齐读。)4.去标点巩固。古人写文章时,有时候还会这样写。出示去标点的卷轴式司马光,学生齐读。三、借助注释,读懂小古文1、自读梳理,了解人物1.这则故事除了写司马光,还写了谁?(渗透读书方法:古人讲究不动笔墨不看书。)拿起笔,从文中找出表示人物的词语来。2.预设:群儿 一儿 众 光 儿 板书:群儿 一儿 众 光 儿。边板书边问:群儿就是指一儿众光就是指(你怎么知道光就是司马光的?再一次强调看注释的重要性)2、小组合作,读懂小古文1.这些人都在干什么呢?我们来小组合作学习。合作要求:第一步:先自由读文言文,思考这些人都在干什么?第二步:组长组织合作讨论,并指定同学负责用自己的话填写表格

5、。等会派代表汇报。问:遇到不会的地方怎么办?谁在干什么(或怎么样了)群儿一儿众光反馈,学生补充。四、对比阅读体会品质,比较异同1.再回到故事中来。儿得活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出示:光持石击瓮破之。之是谁?对,文言文中,“之”一般指代前面的物品。光持石击碗破之的之指的是碗?持石击杯破之,之就是杯子。2.再读这句话。既然儿得活的主要原因是光持石击瓮破之,那这样写可以吗?(隐去“众皆弃去”)。预设:不可以。写众皆弃去,是为了衬托司马光的机智勇敢的。小结:我们不仅读懂了小古文的意思,还读懂了司马光的冷静机智勇敢。1.如果你是大人,得知这件事,你会怎么说?众闻之,赞曰:“光( )也!”2.再读文,将智勇双全的司马光记在心里。3.尽管是第一次学,你们喜欢读这样的小古文吗?五、拓展课外文言文孔融让梨1.出示孔融让梨一篇小古文孔融让梨:“孔融四岁,与诸兄同食梨,融独择小者,父问故,融曰,儿年幼,当取小者。”2学生借助注释试读,尝试解读。六、推荐阅读,总结延伸。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