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生活化的德育新路径探索_第1页
基于生活化的德育新路径探索_第2页
基于生活化的德育新路径探索_第3页
基于生活化的德育新路径探索_第4页
基于生活化的德育新路径探索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基于生活化的德育新路径探索 罗伟刚 汤家鹏Summary德育是教育的灵魂,处于教育的核心地位。但一直以来德育处于似乎很重要却又被搁置一旁的尴尬境地。德育的实效这几年遭到许多批评和责难与其日益脱离生活有密切关系。德育的科学化、理想化、制度化和抽象化皆导致德育脱离生活,削弱德育的生命力。因此,我们要呼唤德育回归生活,通过德育课程和教学改革,达到“教学合一”,使德育课程和教学回归生活:另外,使家庭、学校和社会共同参与德育是有益的探索。Key德育 有效 新探索 生活化:G410 :A :1009-0592(2009)02-324-02德育是教育之首,因为德育是教育的灵魂和核心。这是我们普遍的共识。可

2、是,由于种种原因,德育处于似乎很重要但又被搁置一旁的尴尬境地。德育源于生活,但我们的德育却日益脱离生活,致使相当多的学生不能做到知行合一。要增强德育的实效,必须使德育回归生活,让学生在生活中和实践中受教育,形成良好的品德。这是学界近几年来达成的共识。如何使德育生活化正在探索当中,还没有形成比较一致的看法。我们正在探索的路上,仍需继续探索和开拓,不能懈怠。一、德育脱离生活的现状生活是德育的土壤,德育不应脱离生活而独立存在。德育与诸育(智育、体育等)皆由专门的学校来实施,这当然有利于德育的专业化。但是,当学校作为独立的机构从生活中分离出来时,就意味着它与生活脱离开来,德育也随之被当作特殊的东西并与

3、生活割裂开来。自那时起,德育设有专门的教师、课程、活动、制度,以对学生实施有计划、有目的、有组织的影响,使之形成符合社会要求的品德。在学校建立之初,学校德育起到了较好的作用,可是由于如今的学校的外部环境已经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再加上德育的课程日益脱离生活,传统的德育模式很难适应如今的教育形势。德育脱离生活的表现如下:(一)德育科学化人们对待德育时,没有把它和一般的知识性的教学活动区分开来,就象对待物的生产加工一样,而且有意为之。把学生看作是物,而不是能动的人,并认为德育也应自觉地以自然科学(如物理学和化学)领域无往不胜的科学世界观和科技理性为指导,努力发掘德育中的“客观规律”,然后通过数学的精确

4、计算予以衡量,其最终的目的是使学生能按照道德律行动。殊不知,过分的追求所谓的科学化和精确化本身是不科学的。德育的作用对象是人,不是没有生命的物体;德育的过程伴随人的感情,会出现前进、反复、停滞等复杂的现象,难以达到精确化。传统德育中灌输德育论和现代德育中的主知主义、形式主义等思潮均在某种程度上追求这种科学化的。在德育培养目标上,追求科学化的德育认为,一个在受过德育教育的人,就象一个在物理、化学等自然科学上受过教育的人一样,他的人格方面的良好素质主要体现于掌握较为充分的德育知识,具备较强的道德认知能力和判断力。科学化使德育过分追求机械灌输,不注重人的感情、意志和信念,最终会导致机械的人。科学化使

5、德育远离了生活的土壤。(二)德育理想化德育理想化则主要用理想主义的目光来看待德育的目标,认为德育应达到理想的或者理所当然的目标,从而表现为对生活现实的脱离,变成了不切实际的空想。它在现实生活之外预设了一个至善至美的无缺点的世界,认为这个世界才是真实的,是真正值得追求的。它要培养毫无缺点的人格,譬如圣人和完人,而不顾及这种人格的实现是否可能以及是否必要。“譬如,从小要为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树立无产阶级革命的人生观、做共产主义事业的接班人等等,这些响亮的口号每个学生都会喊,但未必都理解,恐怕小学生中难有一个人能理解得了。”一定的德育理想是必要的,但不应不分对象和不分德育层次。过于理想的反而达不到理

6、想的境地和目标。(三)德育制度化制度与德育有本质的区别,但也有内在联系。“制度在一定意义上是道德的合法后裔。”正是制度与德育的这种联系,使得制度对生活于其中的人有一定的影响。但是,如今的学校的德育领地被制度占据殆尽,德育沦为制度的附庸,学校不是靠循循善诱的教导、疏导去引起学生的自我教育,而是用各种制度来规范学生,一旦学生违反,立即实施惩罚。这确实方便了教育管理者。但也造成了学生只会被动地服从和接受,学生的自我教育的主体性被制度抹杀了。况且,学生在学校能够很好地遵守纪律,出了学校大门就未必能够自律。这就是为什么五天的学校教育反不如两天的社会影响。我们无意抹杀学校制度的积极作用,但如今相当学校用制

7、度淹没德育的事实令人忧心。(四)德育抽象化受主知主义和科学理性主义的影响,象物理和化学等自然科学一样,学校的德育教材喜欢建立完整和抽象的概念体系。这些概念知识无疑是正确无误的,但它们未免太过于抽象,脱离了生活,特别是脱离学生的生活经验。教师讲授这些概念,能对学生有何启发?学生只关心与他们生活经验有关的事情。教给他们一大堆道德知识,恐怕他们当中的大部分人不知如何去做。德育应该是有魅力的,也应该是具体的,看得见,摸得着的,以便学生心中有数。德育的抽象化严重使德育脱离了生活,削弱了它的生命力。二、德育应回归生活从以上的分析,我们知道,德育的科学化、理想化、制度化和抽象化的倾向都使德育脱离了它赖以生存

8、的生活,降低了德育的实效,削弱了其生命力。要提升德育的实效,使其有吸引力,时代呼唤德育回归生活,把德育放入生活中,在生活中促进良好品德的形成和发展。(一)生活是德育的基础“生活是指处在主体间际的人与环境相互作用、满足需要、创造意义的过程。”因此,生活是主体间性的,是孕育道德的土壤的水分。马克思也指出,“个人怎样表现自己的生活,他们自己就是怎样”。每个人都是被生活所规定的,一旦一个人降生,这个人就用生活表现自己。马克思还指出:“意识在任何时候都只能是被意识到了的存在,而人们的存在就是现实生活过程”。生活包含了人的活动的所有方面。物质生活是道德产生的基础。物质生活是人类一切历史得以可能的基本前提。

9、同时,人类最初的道德就是直接来源于人类生存的物质生活的需要,直至今日为止,道德也不是完全与物质利益无关的,也同样是建立在物质生活基础之上的 。道德是在生活之中的。这也意味着道德不是可以从生活中能够脱离生活而单独存在的东西,它既是人类存在、社会生活实践过程中的主体规定,也只能通过人的生活实践展现出来,具有和现实生活不可剥离的特性。(二)德育应生活化要使德育有生命力,就必须放在生活中进行,促进德育自身的完善。德育生活化是近些年学界达成的一个共识。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虽然一生都未曾提出过“德育生活化”这样的概念,但他的德育理论和实践都一直在倡导德育的生活化,“即教育者按照一定的社会要求和受教育

10、者的需要,遵循品德形成的规律,采用集体生活与教育引导等有效的手段,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影响受教育者,使受教育者在德育的生活中学习德育,实现内化与外化,把他们培养成为追求真理做真人的人这样的一种系统活动的过程。”显然,没有生活做中心的德育就是死德育。要发挥德育在学校教育中的作用,不能离开生活,必须联系实际生活,联系实践,以实际生活为中心进行德育工作,才能使德育起到塑造心灵的作用。德育在生活中进行,并不意味着德育等于生活,也不是无条件地迎合生活,而是要在生活过程中引导生活。三、使德育生活化的新探索目前,学界在积极而热烈地探讨如何使德育生活化的问题,也有一些学者把自己的研究成果付诸实践,取得一定

11、的实效。但是,德育生活化才刚刚起步,许多不足在所难免,仍需要我们进一步探讨、论证和付诸实践。(一)德育课程回归生活目前,小学初中的德育课程做了重大的改革,其中,德育教材的变化最为明显。德育课程所要学习的道德规范,社会知识、生活常识等等都是从生活中来的课程源于生活,生活是第一性的,这是新德育课程的理念。我们必须明白德育知识不是人们凭空架构、制造出来的,它们都是出于生活的需要而产生的。新课程改革的目的就是为了生活的。马克思主义认为,道德起源于人类的生产劳动,亦即人类最基本的生活活动。要改变过去那种脱离实际生活的教育要求和教育方式。不要去传授那些与实际生活相脱节的知识和经验,不要把学习只看作是掌握某

12、些书本知识和语言符号,这样的学习达不到一定的德育目标。新课程的基础是学生的生活经验。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所生活的世界与成人世界不同的,他们的世界是他们熟悉的世界。按照新课程所编写的教材实现了德育功能的转变。以往的教材只被当作单向传输信息的载体和工具。教材载负着某些知识和信息,学生学习教材就是被动地接受这些知识和信息,有时为了应付考试,还要死记硬背地将它们纳入自己的记忆中。所以,德育课程,尤其是德育的教材应适合学生的心理特点,带有学生生活的气息,而不是带有成人的特点。(二)倡导以“做”为中心陶行知倡导“教学做合一”。 这是他的主要的德育原则。他强调的是,“做”是中心,在做中学。我们现在的德育在“

13、做”上是远远不够的。我们往往强调教学法,却忽略“实践法”。这是当前德育课最大的弊端。他非常强调实践对品德的促进作用。实践出真知,实践才能做真人。他说:“人类和个人最初都是由行动而获得真知,故以行动始,以思考终;再以思考之行动始,以更高级融会贯通之思考终;再次而跃进真理之高峰。”毫无疑问,一个人要受到有效的教育,要心悦诚服地接受真理,必须是在行动中,在生活中,在实践中有亲身体验,有真切的感受,才会融会贯通,而“跃进真理之高峰”。因此,我们有必要转变德育观念,从过多研究教学法转变到研究“实践法”,开辟途径让学生在生活中做。(三)转变德育教学模式从问答走向对话是德育教学的改革方向。以往的德育课程及教

14、学虽然经历了不断的进步的改革,但在实际教学中由教师讲授仍然是主导的教学方式。讲授式教学实际上是“独白式”的教学,教学只是教师的独角戏,学生只是听众和观众。这种教育观念造成了这样一个后果:人们变得越来越不会独立思考和交流了,人们容易获得许多的知识,但却没有了思想和灵性。因此,我们呼吁对话式的教学模式。对话式的教学模式需要师生双方的参与。社会学家戈夫曼指出,“对话对参与者来说,它涉及到一个单一的视觉与认知注意的焦点;一种相互间愿意进行语言交流的明朗态度;一种强化了的相互行动的关联性;一种眼对眼的生态意义上的意见交换这种意见交换以一个参与者能够最大限度地审查另一个参与者对自己的监视。”对话式的教学要

15、求转变教师的角色意识。在对话式的德育课堂,教师与学生是平等的。如果教师始终以教育者自居,就不符合生活中的道德律,即生活中的人与人的关系是平等的。教师要善于营造学生能够与教师平等对话的德育氛围。(四)家庭、社会与学校共同参与有人曾提出过这样一个德育公式“5+2=0”,意思是学生在学校接受五天的正面教育,都被两个休息日回到家庭和社会受的负面影响抵消掉了。这个说法可能有些夸张。但是它提醒我们,对学生的教育决不仅仅是学校的责任,家庭和社会同样承担着很重要的责任;如果家庭和社会不和学校形成合力,学校教育的效力就会大打折扣。而我们碰到的现实是许多家长没有认识到这一点,也不太懂得如何配合学校共同教育好孩子的

16、方法。在这个社会方面,社会对学生的德育应负的责任是实在的,但是“社会”这个角色在生活中却是虚拟的,由于找不到一个明确的主体,社会教育往往被虚拟化和形式化。针对以上问题,我们有必要实现家庭、社会和学校共同参与学生的德育。利用“德育家长会”对家长进行培训是很好的途径,作为德育工作者,有责任告知家长其实他们平时不注意的许多生活琐事中都蕴涵着德育因素,他们与他人的交往、对生活的追求、履行家庭和社会道义的状况都会对孩子的品德形成起潜移默化的影响,所以要把家庭生活德育化。要帮助家长具体分析家庭生活中哪些生活事件和场景具有道德意义,要求家长在日常生活中增强德育意识,在道德上为孩子率先垂范。另外,我们要主动寻求把生活德育融入社会的途径。如今,社区生活是学生生活的一部分,应探索校社联合实施德育的有效的途径,社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