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宋庆龄故居的樟树第一课时教学设计教材分析:这是一篇以物育人的叙事性文章。文章具体描写了宋庆龄故居的两棵樟树的外形和生长特点,以及它具有拒虫的香气且能永久保持的高贵之处。既表达出作者对这两棵樟树的赞美之情,又在字里行间渗透着作者对宋庆龄的深深怀念之情。教学目标:知识目标: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情感目标:通过阅读,理解课文内容,懂得樟树的可贵之处,领会樟树的象征意义,体会作者对宋庆龄的崇敬与怀念之情。能力目标:开发课程资源,拓展内容,培养学生搜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培养学生抓住关键词句,理解、领悟课文内容的能力。教学重点、难点:本课的重
2、点是4、5两个自然段。第四自然段描写了樟树的外形和生长特点,重在让学生抓住关键词句,来理解、感悟樟树的“蓬蓬勃勃”。第五自然段介绍了樟树的可贵之处,这不仅是文章的重点,同时也是难点,理解这一段的内容对理解文章的中心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也就是说,只有让学生领会到樟树那永久保持的拒虫香气的象征意义,才能使他们懂得樟树的特点和宋庆龄高尚人格之间的联系。设计理解:教学设计理念:本文是一篇借物喻人的文章。作为作者重点描述的两棵樟树的形象,我们要在教学时作重点突破。首先从文章的铺叙中,提炼出描写要点:枝杆粗壮、树叶稠密、四季常青、蓬蓬勃勃、散发香气。这是从大量的描写中“读出一条线”的读书方法,即概括、提炼
3、的能力训练。然后,再回归到语言文字,进一步品味两棵樟树的特殊之处,不仅是在概括、提炼之后,从理性提炼回归到感性描述,品味作者语言文字的味道,更是在樟树和学生的情感之间架起沟通的桥梁,在认同式阅读的同时,用交流感受、感情朗读等方式,也建立起对樟树的情感,为下面的教学做好铺垫。多媒体设计理念:由于学生和文中的主人公不是处于同一时代、同一环境,知识基础、生活阅历、文化心理、世界观等,学生都难以触摸。因此,我通过多媒体课件拉近学生与文本的距离,易于学生理解文中樟树的特点和高贵品质,并且利用网络资源的优势,指导学生搜集一些关于宋庆龄和樟树的资料,为下一课时领会樟树那永久保持的拒虫香气的象征意义,懂得樟树
4、的特点和宋庆龄高尚人格之间的联系作了很好的铺垫。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樟树叶和樟树制品六、教学过程(一)出示图片揭示课题(多媒体出示:几幅樟树图)同学们,上课前,咱们先来看几张图片。你们认识这种树吗?我们今天要学的课文就跟它有关。板课题咱们一起读读课题。初读课文识记生字1、要想学好课文,就要把课文读好。下面就请同学们自己读读课文,注意把生字读准,并且记住他们的字形。2、(出示生字词:宋庆龄、搬家、稠密、繁衍、瞻仰)谁来读读生词。指名读(给生字加上拼音)你带领大家读一读。3、这里的“龄”字和“繁”字,字形挺复杂,你有什么好办法记住它吗?指名回答说得不错,让我们伸出手指,跟着电脑一起来写一写。(演
5、示“龄”和“繁”的书写)(三)再读课文 找出重点1、现在,咱们再来看看课题。从课题中,我们不难发现,樟树是这篇课文的主角,那课文是如何来描写樟树的呢?老师这儿有两个问题,请你们自己默读课文,讨论讨论,看看能不能解决。2、(多媒体出示:、课文哪几个自然段描写樟树?、作者从哪几个方面来介绍樟树?)3、指名汇报(四)精读第四自然段 感受樟树外形美 1、那咱们就先来看看第四自然段,(出示第四自然段)这一段主要写了樟树的外形特征(多媒体出示:樟树图)板:外形请一位同学朗读这一段,其他同学看看,这一段共有几句话?分别写了樟树的什么?2、枝干有什么特点?(枝干闪动)指名回答(闪现“粗壮”“四面八方”“远远的
6、”)那么树叶呢?(树叶闪动)指名回答(闪现“稠密”“绿得发亮”多么)稠密是什么意思?这层层叠叠的绿叶密不透风,在灿烂的阳光下,还闪着亮光。(闪光)3、多么充满活力的樟树啊!这充沛的活力不是一天如此,也不是一月如此,而是四季常青(闪现)。是啊,你瞧(多媒体配乐出示:樟树四季的变化)师叙述:无论是夏天还是冬天,它们总是那么蓬蓬勃勃(闪现)。是的,不管是在怎样的环境中,樟树无时无刻不在彰显着蓬勃的生命力。这段话中有一组关联词,就让我们深刻地体会到了这一点。你能找出它吗?指名回答(闪现 “无论”“总是”)谁能照着样子,用上“无论总是”也来说个句子。指名回答4、樟树枝繁叶茂、四季常青、生机勃勃,生命力是
7、多么旺盛啊!你能用充满感情的朗读将它表现出来吗?谁来试试?(多媒体配音并出示:友情提醒:读好彩色的词是读好这段话的关键哦!)5、他读得怎么样?好在哪儿?6、你能读得像他那样好吗?如果老师加大点难度,(多媒体出示填空:“樟树不高,但它的枝干_,而且伸向_,伸得_。_的树叶_。樟树_,无论是夏天还是冬天,它们总是那么_。”)还行吗?一起试试。7、读得真棒!老师从你们的朗读中,深切地感受到,这樟树真美啊!板:美(五)精读第五自然段 体会樟树内在美1、刚才,同学们说到第五自然段也是描写樟树的,那它又写了樟树的什么呢?请大家先默读这一段,边读边思考这样几个问题,(出示:、这一自然段写到了几种树?分别是什
8、么树?、用“ ”画出描写别的树的语句,用“”画出描写樟树的语句。3、从别的树与樟树的对比中,你感受到什么?)然后在小组里交流,看看怎样完成这张表格(出示表格)。2、谁来说说第一个问题。(多媒体出示画面:两种树,现出树木名称,教师完成“树木名称”的填写)3、你在文中画出了哪些语句?指名答我们再看图,从图上我们也能看出,因为石榴树容易招虫(填),所以无精打采;而樟树香气拒虫(填),所以蓬蓬勃勃。能让樟树不生虫的原来是它这种与生俱来的香气(多媒体在樟树图上闪现“香气”)。这香气还具有什么特征?它能够永久保持(填) 4、文中哪儿可以看出来呢?(出示:即使当它枝枯叶落的时候,当它已经作为木料制作成家具的
9、时候,它的香气仍然不变。只要这木质存在一天,虫类就怕它一天。)5、这段话中有这样一组关联词(闪现“只要”“就”),它强调突出了樟树的这一特质,你能用它也来说个句子吗?6、同学们说得都挺不错。那要想读好这段话,你认为应该突出哪些词语呢?你来说给大家听听。还有谁愿意根据自己的理解来读读,可以用上你喜欢的方式。7、大家想亲身来感受一下樟树独特的香气吗?老师这里给大家准备了一些樟树叶和樟树制品。分发你们自己闻闻。8、正是这种令害虫惧怕的独特的香气能够永久保存,才使得樟树在历经岁月的风雨洗礼后,仍然能够如此的蓬蓬勃勃,充满生机。通过这样一组对比,我们能够深刻地感受到,(多媒体出示:樟树的可贵之处就在这里
10、。)樟树的可贵之处就在这里。(填“樟树可贵”)9、由此也可见,樟树不但外形美,内在更美!板:内在美10、那就让我们饱含深情地来赞美它吧!和你的同桌先练读第五自然段,再结合这张表,力争做到熟读成诵。(出示:友情提醒:读读课文,看看图表,你会记得更快更熟哦!)自由练习好,一块儿试试,你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或者背诵。(六)回归课题 学生质疑 拓展铺垫1、学到这儿,我们再回过头来看看课题。课题除了告诉我们文章主要是写樟树,还告诉我们什么?指名答,在课题中用“”画出你有什么疑问吗?2、是啊,樟树那么多,作者为什么独独要写宋庆龄故居的樟树?(多媒体出示:宋庆龄故居图片)为什么要将这樟树与宋庆龄紧紧
11、地联系在一起?(多媒体出示:宋庆龄照片)这些问题我们都很想知道,但是,要解决这些问题,还需要我们对宋庆龄奶奶进行更加深入地了解。可以通过哪些途径去做进一步的了解呢?你们讨论讨论。3、你们的方法都很好,老师这儿也给你们准备了一些资料,你们可以把它和自己搜集的资料结合起来使用,阅读之后再和组里的伙伴交流一下感受,还可以把自己的想法写下来,我们将在下堂课进行更深入地探讨。4、(出示资料题目:、宋庆龄生平简介、宋庆龄小时候的故事、一身正气的宋庆龄、芳香四溢香樟树宋庆龄樟树奖 配轻音乐分发资料)5、最后,老师还要给同学们提供一个信息。其实,在我们家乡著名的旅游景点啬园里,就有许多樟树。啬园是我们民族实业
12、家、教育家张謇先生的墓园。和宋庆龄奶奶一样,张謇先生对于樟树也是情有独钟,刚才我们在课堂上所看到的樟树图片就是在那儿拍摄的。在老师学校的网站上,也有一些这方面的资料。如果你有兴趣的的话,可以亲自去啬园找一找,也可以登陆这个网站去查阅(多媒体出示:五山小学网页)。希望你们在下堂课上都能有更加出色的表现。七、作业设计: 1、给下面的字换偏旁组成另一个字,再分别组词:例:劝(劝说) 榴( ) 仍( ) 拒( )加( ) ( ) ( ) ( )2、造句:无论总是 。只要就 。八、板书设计: 22、宋庆龄故居的樟树 外 形 美 内 在 美宋庆龄故居的樟树教学反思“宋庆龄”,一个让人欣赏的名字,一个让人敬
13、仰的名字,一个让人难忘的名字。宋庆龄故居的樟树是一篇以物喻人的叙事性文章。文章具体描写了宋庆龄故居的两棵樟树的外形和生长特点,以及它具有拒虫的香气且能永久保持的可贵之处。文章既表达出作者对这两棵樟树的赞美之情,又在字里行间渗透着作者对宋庆龄的深深怀念之情。整篇文章层次清楚,语言简洁,重点突出。语文课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所以,在教学中,我注重语文课程的熏陶感染作用,重视语文的积累和感悟作用。第四自然段是赞扬樟树的外在美,我让学生通过看图,形象直观地理解“粗壮、稠密、蓬蓬勃勃”等词语,带着饱满的激情,在有感情的朗读中,体会樟树的勃勃生机。第五自然段是赞扬樟树的内在美,我采取以读为原则,抓住关键词句,品味樟树的可贵之处。这是为“樟树故居故居主人”联系起来作铺垫的。鉴于学生对宋庆龄的情况知道较少,我通过借助课外补充阅读资料,让学生更深入地认识宋庆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