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版一年级下册信息技术《认识演示文稿》教案_第1页
北京版一年级下册信息技术《认识演示文稿》教案_第2页
北京版一年级下册信息技术《认识演示文稿》教案_第3页
北京版一年级下册信息技术《认识演示文稿》教案_第4页
北京版一年级下册信息技术《认识演示文稿》教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北京版一年级下册信息技术认识演示文稿教案认识演示文稿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方面:1.使学生掌握PowerPoint的启动与退出。2.使学生掌握利用内容提示向导制作幻灯片演示文稿的方法。3.使学生掌握播放幻灯片的方法。技能方面:培养学生自学能力。情感方面:1.培养学生创造思维能力。2.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二、教学重点幻灯片的制作和播放。三、教学难点幻灯片的制作。四、教学方法1.自学法。2.演示法。3.观察法。4.实践法。五、教学手段与教学媒体1.多媒体网络教室。2.教师准备演示的幻灯片样例。六、课时安排1课时。七、教学过程(见下表)续表八、板书第二十课 认识PowerPoint一、启动PowerP

2、oint二、创建演示文稿三种方法:1.利用内容提示向导制作演示文稿2.利用模板创建演示文稿3.利用空演示文稿创建具有个人风格的演示文稿三、播放演示文稿四、退出PowerPoint第一篇:一年级下册美术走近大自然教案一年级下册美术走近大自然教案走近大自然时:2时学习领域:造型*表现教材简析:本与上学期所学的“大家一起做”有些相似,但本主要是利用自然界中的材料进行造型。教学目标:、能够利用自然界中垂手可得的材料进行造型游戏。、同学之间团结、协作,共同完成作品。、走进自然,更加热爱大自然。教学重难点:、是否能积极参与这次活动的全过程。是否能与学生团结合作。、是否能对自己所选材料的特性有近一步了解,是

3、否进一步领略大自然的美丽。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多幅欣赏图片、有关录像资料、电教设备。学生:收集各种废旧瓶子、彩色纸、绳子、竹竿等,带小碗或小盘子。教与学活动的过程:第一时活动一:通过录像、实物投影设备观看岩画、沙雕等装饰大自然的造型活动的录像。欣赏大地艺术作品的图片。请学生谈一下观看的感受,说一说这种艺术形式与自己以前接触过的艺术形式有何不同。活动二:出示教师制作的小冰花,请学生看一看、摸一摸,引起学生兴趣。根据自己的经验说一说它是怎样做成的。活动三:看看自己带的材料哪一些直接就可以用来制作小冰花,哪一些还需要进行改造再做。2-3人一组,制作小冰花的胚子。活动四:将冰花胚放到小碗或小盘里,拿到

4、操场上使其上冻。在等待冰花上冻的时间里,学生观察自己学校的校院里哪一个地方、适合进行什么样的大地艺术创造活动。并根据各组讨论结果分配各组下节要准备的工具材料。活动五:将冻好的小冰花小心的取出,大家一起玩一玩,并把它吊到学校里的松树上,再运用带来的其它材料,把松树打扮成圣诞树。活动六:收拾整理,整队回班。第二时活动一:带队来到校园里。将材料工具放好。回忆曾经学过的文“雪地里的小画家”中小动物是怎样在雪地里作画的。利用带来的工具在沙地上仿造一下各种小动物的脚印。体会造型的快乐。活动二:各组派代表交流自己组上节讨论得要进行的艺术活动的创作思路,教师和其他同学可以提出建议,使其思路更趋合理。可以根据造

5、型内容交换各组需要的工具、材料。活动三:小组合作完成作品。教师要指导组长分配任务,鼓励每个人都要发扬合作精神,还要注意安全。活动四:“大地艺术展”,互相参观。活动五:收拾与整理。教学评价:、是否能积极参与这次活动的全过程。是否能与学生团结合作。2、是否能对自己所选材料的特性有近一步了解,是否进一步领略大自然的美丽。札记:在上这一的头一个星期五下了一场罕见的冬雪,但星期一上时,雪却化的干干净净。这让我懊悔极了:为什么不能灵活的请教导处调整时,充分利用最适宜上这一的时间?!却让孩子们只能用沙子假装堆雪人!好懊悔,好懊悔!如果再这样抓不住机会,孩子们也会对美术失去兴趣了第二篇:第二册走近大自然优秀教

6、案课时:2课时学习领域:造型*表示教材简析:本课与上学期所学的“大家一起做”有些相似,但本课主要是利用自然界中的资料进行造型。教学目标:、能够利用自然界中垂手可得的资料进行造型游戏。、同学之间团结、协作,一起完成作品。、走进自然,更加热爱大自然。教学重难点:、是否能积极参与这次活动的全过程。是否能与同学团结合作。、是否能对自身所选资料的特性有近一步了解,是否进一步领略大自然的美丽。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多幅欣赏图片、有关录像资料、电教设备。同学:收集各种废旧瓶子、彩色纸、绳子、竹竿等,带小碗或小盘子。教与学活动的过程:第一课时活动一:通过录像、实物投影设备观看岩画、沙雕等装饰大自然的造型活动的录

7、像。欣赏大地艺术作品的图片。请同学谈一下观看的感受,说一说这种艺术形式与自身以前接触过的艺术形式有何不同。活动二:出示教师制作的小冰花,请同学看一看、摸一摸,引起同学兴趣。根据自身的经验说一说它是怎样做成的。活动三:看看自身带的资料哪一些直接就可以用来制作小冰花,哪一些还需要进行改造再做。2-3人一组,制作小冰花的胚子。活动四:将冰花胚放到小碗或小盘里,拿到操场上使其上冻。在等待冰花上冻的时间里,同学观察自身学校的校院里哪一个地方、适合进行什么样的大地艺术发明活动。并根据各组讨论结果分配各组下节要准备的工具资料。活动五:将冻好的小冰花小心的取出,大家一起玩一玩,并把它吊到学校里的松树上,再运用

8、带来的其它资料,把松树打扮成圣诞树。活动六:收拾整理,整队回班。第二课时活动一:带队来到学校里。将资料工具放好。回忆曾经学过的课文“雪地里的小画家”中小动物是怎样在雪地里作画的。利用带来的工具在沙地上仿造一下各种小动物的脚印。体会造型的快乐。活动二:各组派代表交流自身组上节课讨论得要进行的艺术活动的创作思路,教师和其他同学可以提出建议,使其思路更趋合理。可以根据造型内容交换各组需要的工具、资料。活动三:小组合作完成作品。教师要指导组长分配任务,鼓励每个人都要发扬合作精神,还要注意平安。活动四:“大地艺术展”,互相观赏。活动五:收拾与整理。教学评价:1、是否能积极参与这次活动的全过程。是否能与同

9、学团结合作。2、是否能对自身所选资料的特性有近一步了解,是否进一步领略大自然的美丽。札记:在上这一课的头一个星期五下了一场罕见的冬雪,但星期一上课时,雪却化的干干净净。这让我悔恨极了:为什么不能灵活的请教导处调整课时,充沛利用最适宜上这一课的时间?!却让小朋友们只能用沙子假装堆雪人!好悔恨,好悔恨!假如再这样抓不住机会,小朋友们也会对美术课失去兴趣了。第三篇:小学美术一年级-走近大自然教案小学美术一年级-走近大自然教案课题:走近大自然 课时:2课时学习领域:造型*表现 教材简析:本课与上学期所学的“大家一起做”有些相似,但本课主要是利用自然界中的材料进行造型。 教学目标: 、能够利用自然界中垂

10、手可得的材料进行造型游戏。 、同学之间团结、协作,共同完成作品。 、走进自然,更加热爱大自然。 教学重难点:、是否能积极参与这次活动的全过程。是否能与学生团结合作。 、是否能对自己所选材料的特性有近一步了解,是否进一步领略大自然的美丽。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多幅欣赏图片、有关录像资料、电教设备。学生:收集各种废旧瓶子、彩色纸、绳子、竹竿等,带小碗或小盘子。 教与学活动的过程: 第一课时 活动一:通过录像、实物投影设备观看岩画、沙雕等装饰大自然的造型活动的录像。欣赏大地艺术作品的图片。 请学生谈一下观看的感受,说一说这种艺术形式与自己以前接触过的艺术形式有何不同。 活动二:出示教师制作的小冰花,

11、请学生看一看、摸一摸,引起学生兴趣。根据自己的经验说一说它是怎样做成的。 活动三:看看自己带的材料哪一些直接就可以用来制作小冰花,哪一些还需要进行改造再做。2-3人一组,制作小冰花的胚子。 活动四:将冰花胚放到小碗或小盘里,拿到操场上使其上冻。在等待冰花上冻的时间里,学生观察自己学校的校院里哪一个地方、适合进行什么样的大地艺术创造活动。并根据各组讨论结果分配各组下节要准备的工具材料。 活动五:将冻好的小冰花小心的取出,大家一起玩一玩,并把它吊到学校里的松树上,再运用带来的其它材料,把松树打扮成圣诞树。 活动六:收拾整理,整队回班。 第二课时 活动一:带队来到校园里。将材料工具放好。 回忆曾经学

12、过的课文“雪地里的小画家”中小动物是怎样在雪地里作画的。利用带来的工具在沙地上仿造一下各种小动物的脚印。体会造型的快乐。 活动二:各组派代表交流自己组上节课讨论得要进行的艺术活动的创作思路,教师和其他同学可以提出建议,使其思路更趋合理。可以根据造型内容交换各组需要的工具、材料。 活动三:小组合作完成作品。教师要指导组长分配任务,鼓励每个人都要发扬合作精神,还要注意安全。 活动四:“大地艺术展”,互相参观。 活动五:收拾与整理。 教学评价:1、是否能积极参与这次活动的全过程。是否能与学生团结合作。2、是否能对自己所选材料的特性有近一步了解,是否进一步领略大自然的美丽。札记: 在上这一课的头一个星

13、期五下了一场罕见的冬雪,但星期一上课时,雪却化的干干净净。这让我懊悔极了:为什么不能灵活的请教导处调整课时,充分利用最适宜上这一课的时间?!却让孩子们只能用沙子假装堆雪人!好懊悔,好懊悔!如果再这样抓不住机会,孩子们也会对美术课失去兴趣了。第四篇:走近大自然走近大自然,享受大自然读沈从文读本之捉蟋蟀有感宜兴市第二实验小学 六(1)班 朱本心暑假里,妈妈为我买了沈从文读本这本必读书。一拿到手,我便兴致勃勃地看了起来。其中,对捉蟋蟀这篇文章更是深有感触。落小雨有落小雨的情趣,落大雨有落大雨的乐趣。在下雨时节,孩儿时的沈从文最喜欢做的事不过为到田埂上去捉蟋蟀了。捉蟋蟀委实不容易。嘴里,口袋里,手掌里

14、,衣服里,鞋子里,都塞满了蟋蟀,自己却还想捉,这可咋办呢?不用担心,他自有妙法。首先,他看看自己所捉的蟋蟀中,哪只看起来最弱不禁风,就放生哪只。然后继续捉,捉到一只更大的就再放生一只。就这样,一直捉到天黑才肯罢休。最有趣的事还在后头,和老木匠斗蟋蟀。斗来斗去,虽然一直输,可他却依然热衷于捉了斗,斗了捉沈从文先生是那样的热衷于走进大自然,享受大自然。这不仅为他积累了许多丰富的野外知识,更为他提供了不计其数的写作素材。读了这篇文章,我不禁想起了半年前捉蚱蜢的那件事,那是风和日丽的一天,火辣辣的太阳高照着大地;绿油油的杨柳梳洗着头发;黄灿灿的蝴蝶练习着舞蹈;我和妈妈一起去森林公园捉蚱蜢。我仔细地搜寻

15、着草丛,忽然发现一只小蚱蜢,我急急忙忙的铺了过去。岂知那小蚱蜢双腿一蹬,便不见了踪影。我懊恼地叹了一口气。继续在草丛中徘徊着。一声惊叫,打破了我的专注。循声望去,原来妈妈也发现了一只成年蚱蜢我立即像一阵风似的跑了过去。这次,我小心了,深吸一口气,猛地一抓,逮了个正着。可是,一不小心把他的翅膀给弄断了。出于惭愧,我把它放生了。我垂头丧气地坐着,霎时看见一只蚱蜢正蹲守在我声旁。我连大气也不敢出全神贯注地盯着它,蹑手蹑脚地用手罩住了它,而它也在不知不觉中成了我的“囊中之物”。哈哈,我终于抓到属于我的第一只蚱蜢了。此时的高兴劲就否提了。随后,我又抓了好几只蚱蜢。不但让我享受了捉蚱蜢的乐趣,更让我了解了

16、许多关于蚱蜢的丰富知识。所以 朋友们,让我们在紧张的学习工作之余,适当地放松一下,一起走近大自然,享受大自然吧!第五篇:小学美术一年级-走近大自然教案Fpg 小學美術一年級-走近大自然教案課題:走近大自然 課時:2課時學習領域:造型*表現 教材簡析:本課與上學期所學“大家一起做”有些相似,但本課主要是利用自然界中材料進行造型。 教學目標: 、能夠利用自然界中垂手可得材料進行造型遊戲。 、同學之間團結、協作,共同完成作品。 、走進自然,更加熱愛大自然。 教學重難點:、是否能積極參與這次活動全過程。是否能與學生團結合作。 、是否能對自己所選材料特性有近一步瞭解,是否進一步領略大自然美麗。 教學準備

17、:教師:準備多幅欣賞圖片、有關錄影資料、電教設備。學生:收集各種廢舊瓶子、彩色紙、繩子、竹竿等,帶小碗或小盤子。 教與學活動過程: 第一課時 活動一:通過錄影、實物投影設備觀看岩畫、沙雕等裝飾大自然造型活動錄影。欣賞大地藝術作品圖片。 請學生談一下觀看感受,說一說這種藝術形式與自己以前接觸過藝術形式有何不同。 活動二:出示教師製作小冰花,請學生看一看、摸一摸,引起學生興趣。根據自己經驗說一說它是怎樣做成。 活動三:看看自己帶材料哪一些直接就可以用來製作小冰花,哪一些還需要進行改造再做。2-3人一組,製作小冰花胚子。 活動四:將冰花胚放到小碗或小盤裏,拿到操場上使其上凍。在等待冰花上凍時間裏,學

18、生觀察自己學校校院裏哪一個地方、適合進行什麼樣大地藝術創造活動。並根據各組討論結果分配各組下節要準備工具材料。 活動五:將凍好小冰花小心取出,大家一起玩一玩,並把它吊到學校裏松樹上,再運用帶來其他材料,把松樹打扮成聖誕樹。 活動六:收拾整理,整隊回班。 第二課時 活動一:帶隊來到校園裏。將材料工具放好。FpgFpg 回憶曾經學過課文“雪地裏小畫家”中小動物是怎樣在雪地裏作畫。利用帶來工具在沙地上仿造一下各種小動物腳印。體會造型快樂。 活動二:各組派代表交流自己組上節課討論得要進行藝術活動創作思路,教師和其他同學可以提出建議,使其思路更趨合理。可以根據造型內容交換各組需要工具、材料。 活動三:小

19、組合作完成作品。教師要指導組長分配任務,鼓勵每個人都要發揚合作精神,還要注意安全。 活動四:“大地藝術展”,互相參觀。 活動五: 收拾與整理。 教學評價:1、是否能積極參與這次活動全過程。是否能與學生團結合作。2、是否能對自己所選材料特性有近一步瞭解,是否進一步領略大自然美麗。劄記: 在上這一課頭一個星期五下了一場罕見冬雪,但星期一上課時,雪卻化乾乾淨淨。這讓我懊悔極了:為什麼不能靈活請教導處調整課時,充分利用最適宜上這一課時間?!卻讓孩子們只能用沙子假裝堆雪人!好懊悔,好懊悔!如果再這樣抓不住機會,孩子們也會對美術課失去興趣了。Fpg第一篇:人教课标版七年级历史下册教案辉煌的隋唐文化(一)模

20、版第7课 辉煌的隋唐文化(一)班级:姓名:小组:学习流程流程一自学第一目“高超的建筑水平”,了解唐代建筑的风格和赵州桥的有关情况。大家一睹奇观吧!1. 唐朝时世界上最大的城市是( )A、 洛阳 B、 长安 C、 杭州 D、 开封 2.现存世界上最古老的石拱桥是( ) A.卢沟桥 B.赵州桥 C.安平桥 D.西安桥 3.欧洲出现类似的桥,比赵州桥晚( ) A.400多年 B.500多年 C.600多年 D.700多年 4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石拱桥是何时建造的 ( ) A 秦朝 B 三国 C 隋朝 D 唐朝 5赵州桥的设计者是( )A 鲁班 B 李春 C 沈括 D 房玄龄6.世界上最古老的一座石拱桥

21、位于哪个省( ) A 浙江省 B 河北省 C 陕西省 D 河南省 7.下列有关赵州桥的说法全部不正确的是( )唐朝的杰出建筑由鲁班设计比欧洲类似的桥早700多年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石拱桥A. B. C. D. 流程二速读第二目“雕版印刷术的发明”,能说出唐时出现的四大发明之一及现存世界上最早的标有确切日期的印刷品和唐代名医孙思邈的相关情况,完成后做下面的练习。1. 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出现在隋唐时期的是( ) A.指南针 B.印刷术 C.火药 D.造纸术2. 现存世界上最早的标有确切日期的印刷品是( ) A、 唐朝印制的佛经 B、 唐朝印制的古兰经 C、 唐朝印制的金刚经 D、 唐朝印制的圣经

22、3发明雕版印刷术的是( ) A 中国 B 日本 C 朝鲜 D 英国4. 在隋唐时期,你能看到的制作佛经、日历和诗集的最高手段是( ) A 雕版印刷 B 活字印刷 C 刻板印刷 D 陶瓷印刷5. 在唐朝有一位 101 岁的医学家,他被后世尊为“药王”,他是( ) A 孙思邀 B 黄帝 C 张仲景 D 华佗6. 在唐朝有“药王”之称的医学家,撰写了一部流传后世的医学名著叫( ) A 千金方 B .黄帝内经 C 百病集 D 本草纲目 流程三阅读课文第三目“光耀千古的诗坛”,结合观看李白、杜甫、白居易三人画像插图和“文献资料、诗句摘录”,然后讨论回答:1.唐诗繁荣的情况怎样?2.哪三位诗人的成就最突出

23、? 3.说说他们的诗歌风格? 1. 以下人物中被称为“诗仙”的是 ( ) A.杜甫 B. 李白 C. 隋文帝 D.武则天 2. 我们今天能读到的唐诗有( ) A 二万多首 B 三万多首 C 近四万首 D 近五万首 3. “三吏”、“三别”的作者是( ) A 李白 B 杜甫 C 白居易 D 王维 4其诗直白如话,通俗易懂的是( )A 白居易 B 孟浩然 C 杜甫 D 辛弃疾5 秦中吟 新乐府 的作者是( ) A 李白 B 杜甫 C 白居易 D 李春 6不肯“摧眉折腰事权贵”的诗人是( ) A 李白 B 王维 C 杜甫 D 李贺。7. 唐朝是我国诗歌的黄金时代,著名诗人中被称为“诗圣”的是( )

24、A 白居易 B 李白 C 杜甫 D 韩愈 流程四合作探究:1、赵州桥的外观造型有什么特点?2、赵州桥的设计有什么巧妙之处?3、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标有确切的雕版印刷品是什么?4、雕版印刷术与手抄笔录相比,具有哪些优越性?5、唐玄宗时完善科举考试的措施产生了什么影响?6、唐朝哪三位诗人的成就最突出?7、其中被尊称为“诗仙”的是谁?被尊称为“诗圣”的是谁?写诗“直白如话、通俗易懂”的是谁?他们的诗歌有哪些共同的特点?第7课 辉煌的隋唐文化(一)班级:姓名:小组:达标测评一 选择题1下列科技成就中,哪一项是隋朝时出现的 ( ) A 设计建造赵州桥 B世界上首次测量本初子午线的长度 C 发明地动仪 D

25、发明活字印刷术2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标有确切日期的雕版印刷品产生于( ) A 汉朝 B 唐朝 C 隋朝 D 宋朝3.“赵州桥什么人儿修?玉石的栏杆什么人留?什么人骑驴桥上走?”这是河北民歌小放牛的歌词。赵州桥的设计和主持建造者是( ) A.祖冲之 B.贾思勰 C.僧一行 D.李春 4. 下列佳句中,由杜甫创作的是( )A.“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B.“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C.“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D.“黄河落天走东海,万里写入胸怀间。”5. 提倡诗歌要更多的反映现实生活,达到教育目的的诗人是( )A.李白 B.白居易 C.杜甫 D.王维 6. 我国的诗歌黄金时代是(

26、) A.汉 B.秦 C.清 D.唐7. 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有明确时间记载的印刷品是( ) A.春秋 B.左传 C.汉书 D.金刚经 8有关雕版印刷术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 我国在世界上最早进行雕版印刷 B 雕版印刷品最早出现于汉朝C 雕版印刷术的发明有利于文化传播D .金刚经 是世界上现存最早,标有确切日期的雕版印刷品9 .赵州桥的建筑,结构科学,坚固耐用,防洪省料,造型美观,在中国甚至世界桥梁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你知道赵州桥的出现比欧洲早多少年吗( ) A 两千多年 B 一千七百多年 C 一千四百多年 D 七百多年 10 赵州桥是我国杰出的建筑之一,这样伟大的建筑是与中国哪一项水利工程同一

27、时期修筑的( ) A 隋朝修建的贯穿中国南北的大运河 B 秦朝为解决向南方运输军粮而修建的灵渠C 战国时期修建的蜀中水利枢纽都江堰 D 战国时期关中著名的水利工程郑国渠11 你知道赵州桥以哪一项设计成为世界著名的建筑( ) A 最早进行了石拱建筑 B 最早运用了水泥 C 最早使用了粘合剂 D 最早使用防滑技术12 “百尺长虹横水面,一弯新月出云霄”是形容( ) A 北京的卢沟桥 B 泉州的洛阳桥 C 西安的浦桥 D 河北的赵州桥 13 唐朝都城长安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城市,当时最有名的建筑物是( ) A 大明宫含元殿 B 皇城 C 宫城 D 大雁塔 14. 隋唐时期的建筑风格特点不包括( ) A

28、 规模宏大,气势雄浑 B 圆顶尖塔 C 整齐而不呆板 D 华美而不纤巧二 连线题。15. 将人物与代表作连线。(1)李白 A石壕吏 (2)杜甫 B秦中吟 (3)白居易 C蜀道难三、知识回顾。高超的建筑水平赵州桥、唐都长安:赵州桥:人物:隋朝 主持建造。地位:是世界上现存 的一座石拱桥,比欧洲早七百多年。反映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杰出的智慧。唐都长安:唐都长安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城市,城北的 气势宏伟,富丽堂皇。雕版印刷术的发明:1、时间: 时期。2、成就: (朝代)印制的 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标有确切日期的雕版印刷术。3、作用:印刷术的发明,大大-,是中华民族对世界文化发展的重大贡献。第二篇:七年级

29、历史下册 第7课 辉煌的隋唐文化(一)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第7课 辉煌的隋唐文化(一)【导入新课】上课之前,请同学们欣赏一组图片。 多媒体展示:提出问题 大家知道他们穿的是什么样的服装吗?各国把中国人叫什么?把世界各地中国人聚居的地方叫什么?你们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学生活动预期效果: 【生1】唐装。 【生2】唐人。 【生3】唐人街。【生4】因为唐朝在世界上享有很高的声誉,各国人都把唐朝看成中国的象征。 设计意图:创设情景,设置悬念,以利于集中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探究兴趣。教师讲述:唐朝时国家统一,政治清明,经济繁荣,民族团结共同努力创立了辉煌灿烂的隋唐文化,今天我们就将学习第7课辉煌的隋唐文化(

30、一)。 【讲授新课】总体构思:本课的内容设计分为三部分:高超的建筑水平;雕版印刷术的发明;光耀千古的诗坛。一、高超的建筑水平首先让我们一同学习高超的建筑水平。 【提出问题】隋唐时期的建筑有何特点呢?学生活动预期效果:隋唐的建筑规模宏大,气魄雄浑,整齐而不呆板,华美而不纤巧。 【提出问题】隋唐时期的建筑在哪方面有突出成就? 学生活动预期效果:在桥梁工程方面,有突出成就。 1.赵州桥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一座石拱桥 多媒体展示:赵州桥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一座石拱桥 【提出问题】请同学们指出图中桥的名称、设计者,什么时候建造的?学生活动预期效果:赵州桥是隋朝时期一个叫李春的工匠设计并主持建造的,原名叫安济

31、桥,现在叫“赵州桥”。【提出问题】请欣赏赵州桥,指出桥的外观造型有何特点?学生活动预期效果:学生通过讨论分析出特点:1.科学性:桥跨度大,弧形平。上平过车马,下阔可通船。四小拱瘦身省材,水大泄洪。两端的小拱加大泄洪面积,减小对桥身的冲击。2.艺术性:大小拱相配,轻盈匀称。 多媒体展示:世界现存最古老的一座石拱桥,比欧洲早了七百多年。 教师小结:赵州桥在建造上有其独到的特点:桥身跨度大,而弧形平缓,既节约石料,又便于行人和四辆行走;平拱大跨度的运用,不仅增加了排水面积,减少了水流阻力,而且又节省石料,减轻了桥身重量增加了桥的稳定性;采用纵向并列砌筑法,每道拱券可独立站稳,自成一体,既便于施工,节

32、约木材,又便于单独修补等。赵州桥不仅科学技术水平很高,而且造型艺术也很优美。它的弧形平拱和敞肩小拱,雄伟而秀逸,稳重且轻盈。桥两边的栏板和望柱上,雕刻着各种蛟龙、兽面、竹节和花饰等,刀法苍劲有力,风格豪放新颖。设计意图:通过对问题的设置,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利于促进学生个性的张扬。充分利用图片资源,让学生从直观感受中去体会其中的更深层次的含义。 多媒体展示:赵州桥比一比北京颐和园玉带桥云南丽江黑龙潭桥【提出问题】这些石拱桥与赵州桥相比,有什么不同?假如你是建筑师,你会建一座什么样的石拱桥?学生活动预期效果:学生依据前面的问题赵州桥的外观造型特点,回答自己的想法。设计意图:让学生当场设

33、计一座石拱桥,并说明设计的原理。这样可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丰富的想象力。多媒体展示:评价赵州桥的诗句。【提出问题】诗中如何描写赵州桥?学生活动预期效果:赵州桥的造型象龙一样矫健,且姿态优美;桥象一弯新月那样美。 【提出问题】请学生计算赵州桥的存在已经有多少年的历史?学生活动预期效果:赵州桥至今已经历了一千三百多年,是现存世界上最古老的石拱桥。教师总结:赵州桥,这座具有高度科学水平和艺术水准的工程技术,是中国人民勤劳和智慧的结晶,是中华民族的骄傲。1991年美国土木工程师学会将赵州桥遴选为“国际土木工程历史古迹”。赵州桥成为桥梁建筑史上难得一现的秀美风景,已被国家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成为

34、当地的一个重要的旅游资源,每年都吸引无数国内外旅客观光旅游。设计意图:通过评价此桥的诗句引导生认识桥的造型美观。引导生通过观察得出结论,向学生渗透“环境保护”和“保护人类文化遗产”等意识。 2唐都长安和大明宫含元殿唐朝建筑的骄傲多媒体投影:唐都长安城平面图以及大明宫含元殿复原图:唐唐都都长长安安 含元殿复原图上:唐大明宫玄武门复原图下:某影视城中的仿唐城门含元殿是大明宫的正殿,殿基高于坡下15米,面阔11间,进深4间,殿外四周有宽约5米的“玉阶”三级,殿前有长达70余米的龙尾道至殿阶。【提出问题】唐朝长安城建筑布局如何?学生活动预期效果:学生根据课本内容和课前准备回答。【生1】它东西约九千七百

35、多米,南北长约八千六百多米,是今天西安旧城面积的十倍。长安城规模庞大,“长安百万家”,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城市。【生2】长安城市、坊分开,东西对称,城内街道、住宅规划得有如棋盘,全城街道整齐宽直,树木成行,两边有排水设施;这些都是我国城市建筑史上的新创造。【生3】大明宫位于长安城东北的龙首原上,居高临下,唐太宗时开始修建。含元殿是大明宫的正殿,皇帝每年元旦、冬至举行大朝会,以及阅兵、献俘等主要仪式,都是在此殿举行,其性质相当于北京故宫的太和殿,面积也基本相当。 教师总结:雄伟的含元殿建筑群,充分显示了一千三百年前我国建筑工匠和设计师们的杰出的创造才能。国家预计投入为13亿至15亿元资金,将大明宫

36、遗址作为十一五规划的重点项目进行修复,重现盛唐恢弘气势。设计意图:学生通过资料,认知长安的繁盛和大明宫的恢弘。真正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使学生的认知得以提高,从而升华教学。二、雕版印刷术的发明教师过渡:接下来我们来学习隋唐文化繁荣的第二个方面的表现,雕版印刷术。我们的祖先从盖章中得到启示,发明了雕版印刷术。 【提出问题】1.唐以前的人如果要出一本书,需几千本,只能用什么方法?这一方法有什么不足? 2.什么是雕版印刷术呢?3.隋唐时期人们用这种方法印了些什么书呢? 学生活动预期效果:【生1】学生小组讨论后得出:手抄。这一方法太慢也很花时间。【生2】雕版印刷是把要印的文字反刻在一块块

37、木板上,让文字凸出,然后在字面上涂墨,覆上纸,轻轻一刷,字迹就印在纸上成了正字了。 【生3】佛经、日历、诗集。 多媒体展示:雕版印刷工艺教师过渡:下面我们就来给大家介绍一本用雕版印刷术印的佛经金刚经。 多媒体展示:金刚经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标有确切日期的雕刻印刷品。金纲经雕印于868年。是一部经卷,长488厘米。卷首是图册,接着是经文,画面精美,线条流畅,墨色均匀清晰,印刷技术已很纯熟。金纲经发现于敦煌石窟,近代被外国殖民者掠走。 提出问题 1.请大家看最后一行字,你有怎样的发现呢?2.继雕版印刷之后又出现了活字印刷,印刷术的发明有何影响? 学生活动预期效果:【生1】金刚经是现存世界上最早的标有

38、确切日期的雕版印刷品。【生2】印刷术的发明,大大促进了文化的传播。是中华民族对世界文化发展的贡献。教师小结:从图片可以看出,这部佛经画面精美,文字清晰,可见当时的印刷技术已相当成熟。雕版印刷术来源于生活的体验,离不开人们的观察,探索及创新。继雕版印刷之后又出现了活字以刷。可以说科学发展是无止境的,要求我们不断地去探索和创新。设计意图: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加速学生感知和理解的进程,同时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领域。三、光耀千古的诗坛教师过渡:隋唐时各族人民在前代文化基础上,不仅创造出辉煌灿烂的科技成就,而且在文学方面尤其是诗歌也取得了辉煌的成就。提出问题 1.唐朝是我国诗歌创作的黄金时代。表现在哪些方面

39、?2.唐朝流传下来的有两千多位诗人的近五万首诗歌。其中大家最熟悉的有哪些诗人? 学生活动预期效果:【生1】唐诗内容丰富、风格多样、才华横溢的诗人层出不穷。 【生2】李白、杜甫、白居易。 多媒体展示:三大诗人三、光耀千古的诗坛李白杜甫白居易 1.李白多媒体展示:李白的画像和诗歌望庐山瀑布和早发白帝城。代表作有:早发白帝城蜀道难将进酒等等早发白帝城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送孟浩然之广陵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提出问题李白的诗主要描写哪些方面内容?通过朗诵,同学们感受到其诗歌有哪些特点? 学生活动预期效果:李白的诗想像丰

40、富;非常浪漫;多歌诵祖国的大好河山. 教师总结:李白作品特点:豪迈奔放,清新飘逸;想象丰富,语言轻快。因此被人们誉为“诗仙”。 设计意图:通过朗读感受李白诗歌的特点,要求同学讲出自己的真实体会,不至于去照读课本。 2.杜甫教师过渡:这一时期的现实主义诗人代表是杜甫。他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时期。 多媒体展示:杜甫杜甫,字子美。他是唐代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生活在唐朝盛转衰的时代,他看到朝政的黑暗,体会到人民生活的痛苦。安史之乱爆发后,长安沦陷,杜甫以强烈的爱国之情,悲痛至极地写出了“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这样感人的诗句。安史之乱期间,杜甫还创作了不少反映战乱中人民苦难遭遇的名篇如“三吏”、

41、“三别”等。770年冬,贫病交加的杜甫在湘水上的一条小船上,永远停止了歌唱,终年59岁。有的沉郁悲怆:提出问题 1.杜甫的作品有什么特点?2.“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背后隐藏着怎样的故事?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学生活动预期效果:【生1】特点是气魄雄浑,沉郁悲怆;沉郁悲怆,语言精练凝重。 【生2】杜甫被人们称为“诗圣”。【生3】“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作者这样写,表达了他对统治阶级的不满。 设计意图:深刻体会杜甫的爱国之情,体会杜甫对统治阶级的不满和对人民的同情。 3.白居易教师过渡:杜甫去世后两年另一位现实主义诗人诞生。白居易生活在中唐时期。 多媒体展示:白居易的画像白居易白居易,

42、字乐天。唐代杰出的现实主义诗人.年轻时家境贫寒,又逢藩镇混战。为逃避战乱白居易在外过了五、六年颠沛流离的生活,这使他对民间疾苦有了较深的了解。后来,他在朝廷作谏官,曾当面指摘皇帝过失,因此被贬为地方官。提出问题白居易的诗歌有何特点?学生活动预期效果:讽喻社会,同情人民;直白如话、通俗易懂。教师补充:白居易红线毯片断“宣城太守知不知?一丈毯,千两丝!地不知寒人要暖,少夺人衣作地衣。”设计意图:让学生体会白居易对人民的同情。提出问题 李白、杜甫、白居易为什么能在诗歌上取得如此卓越成就?学生活动预期效果:学生小组讨论,引导学生认识到对祖国山河的热爱,对民间疾苦的关心;刻苦学习和对诗歌的变革与创新。设

43、计意图:教学中教师与学生一起阅读欣赏三位大诗人的作品,从中品味他们不同的风格。 通过谈感受激发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四、小结提出问题 “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聪慧”。 隋唐时期,科技、文学成就卓越,其原因是什么?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学生活动预期效果:【生1】隋唐时期,我国疆域辽阔,南北统一,经济发达,中外文化交流频繁,在继承前代文化和吸收外来文化的基础上,各族人民共同创造了辉煌灿烂的文化。 【生2】隋唐科技文化处于领先地位,是中国人的骄傲和自豪。 【生3】在科学的道路上要有变革和创新的精神。 下面我们回顾本课书所学的知识,总结一下我们这一节课学了些什么东西?

44、(学生发言,利用表格总结)辉煌的隋唐文化(一)类别建筑人物(时代)代表成就李春(隋)赵州桥长安,大明宫含元殿印刷雕版印刷金刚经李白(盛唐)杜甫(唐由盛转衰)白居易(中唐)特点评价设计科学造型现存世界最古老的石美观拱桥,早欧七百年。最大城市,气势宏伟是世界上现存最早标有确切日期的雕版印刷品文学早发白帝城豪迈奔放蜀道难清新飘逸“三吏”“三气魄雄浑沉郁悲怆别”新乐府秦中吟直白如话通俗易懂诗仙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板书设计】第7课辉煌的隋唐文化(一)一、高超的建筑水平二、雕版印刷术的发明三、光耀千古的诗坛 一桥一城一版领先世界 李白杜甫居易光耀千古 【课堂总结】隋唐时期,我国取得了辉煌的科技成就

45、,充分说明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说明中华民族是一个伟大的民族,我们应该发扬中华民族的勤劳刻苦和认真钻研的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第三篇:人教课标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教案30 狼教学目标:1.了解蒲松龄及其聊斋志异。2.积累文言词汇:止、敌、顾、前、去、犬、意、洞、隧等。 3.理清情节结构,体会其中蕴含的道理。4.揣摩动作描写和心理描写,学习在叙事基础上发表议论的写法。 5.体会屠户内心世界的变化过程。 6.学会勇敢机智地与邪恶势力作斗争。教学重点:积累词汇,理解文意,体会道理。教学难点:怎样理解文章的主旨。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一、设置情境,导入新课:由学生说带“狼”字的

46、成语。然后谈起狼的本性顺势导入。二、回忆巩固作者:蒲松龄(16401715)字留仙,一字剑臣,别号柳泉居士。山东淄川(今山东省淄博市)人。清代著名文学家。代表作聊斋志异“聊斋”是他的书屋名称,“志”是记述的意思,“异”指奇异的故事。三、检查预习:1.检查朗读情况:学生齐读课文。(读准字音,读准句读) 2.检查字词句疏通情况。(以考查的形式进行)3.让学生口译进一步发现疑难问题。(小组解决或向老师提出)四、自由朗读,整体感知:1.用一句话概括本文叙述怎样的一个故事,并能说出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矛盾双方、故事的开端。2.理清情节。(屠户)遇狼-惧狼-御狼-毙狼五、变换角度,读评故事:1.揣摩屠夫

47、当时的心理和狼当时的心态。屠夫天晚回家,从遇狼到最后把狼杀掉,他当时心理是如何变化的,而狼当时的心态又是如何?请同学们展开丰富想象,用生动的语言加以描述,然后自选角色(四人小组,其中一人用客观叙述的语气旁白屠夫的行动)作形象表演。提示:要扣住几个主要情节: 屠夫:遇狼-惧狼-御狼-毙狼狼:缀行甚远-并驱如故-眈眈相向-假寐诱敌,挖掘出狼的性格。 (教师点评,师生共同分析屠夫和狼的形象) 屠夫:机智、勇敢、警觉、善于斗争。 狼:贪婪、凶狠、狡诈。 2.悟读:明主旨,谈感受。思考:你读了这个故事有什么感悟?(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去谈。学生畅谈之后,教师点评、小结。)六、布置作业:请结合图片

48、适当想象,将此文改写成一篇白话故事。注意环境、神态、动作、心理描写。第四篇:人教课标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教案21 伟大的悲剧教学目标:1.理清故事情节,体味关键语句。 2.感受并学习主人公的精神品质。教学重点:1.体会作者表达的颂扬之情;2.通过默读、重点朗读,体味关键语句; 3.认识人类挑战自身,实现生命价值的伟大。教学难点:1.体会作者表达的颂扬之情;2.认识人类挑战自身,实现生命价值的伟大。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南极,这块被冰雪包裹的圣洁之地,曾留下了一批批勇敢的探险家的足迹,但是,也有许多探险家因为气候或条件的不足,为此献出了宝贵的生命。现在,让我们看看那些为探索南极而献出生命的勇士们。

49、二、整体感知故事情节:1概括的谈谈,本文写了什么内容?(展示问题)明确:写了英国探险家斯科特和它的队员在探索南极的归途中悲壮覆没的故事。2.概括复述故事情节。注意环境描写。 (13)满怀希望奔向南极 无限失望登上归程。 (47)归程途中危险骤增 埃文思发疯死去。 (810)奥茨越来越走不动 走向暴风雪迎接死亡。 (1116)三位英雄集体死亡 却不哀叹任何困难。三、研读课文:1.大家看课文的题目:“伟大的悲剧”,悲剧是以悲惨结局结尾的故事,既然是悲惨的故事为什么蕴含着伟大呢?二者以看似矛盾的词组合成课文标题,对全文的情节和意义起了什么作用呢?2.我们先从悲处入手,本文的悲剧之所以悲,体现在斯科特

50、探险队之行的哪几个方面?生:因为他们后到达南极。师:从文中的哪些地方可看出?(“无垠的雪地上的一个小小的黑点”) 师:他们这时是什么心情呢?(战栗了)师:知道自己失败了,成了亚军,斯科特一行人悲伤到了极点,但他们还不得不干什么?生:不得不为阿蒙森一行胜利者作证。师:体现在哪? (斯科特接受了这项任务,他要忠实的去屡行这一最冷酷无情的职责:在世界面前为另一个人完成的业绩作证,而这一事业正是他自己所热烈追求的。) 师:此时,他们心中有一种说不出的悲哀。(展示作证之悲) 生:他们在归途中全都牺牲了。 师:为什么牺牲了?(遇到险阻)都面临哪些困难?(线路固定、精力缺乏、寒气逼人、燃料太少) 因此,他们

51、斗不过这些归途中的困难,壮烈牺牲了。(死亡之悲) 师:(引导)文中有一句话说:“对人类来说,第一个到达者拥有一切,第二个到达者什么也不是。”这句话是谁的观点?(斯科特)作者以及世人们是不是这样认为的?(不是)那世人们对他们的离去表现出什么样的情感?生:这篇文章能够流传至今,本身就说明了世人对他们的怀念和对他们离去的悲痛。(世人之悲)师:同学们把悲剧之悲挖掘得很好,概括起来就有四悲:(展示)失败之悲、作证之悲、死亡之悲、世人之悲。这里的悲,你们认为是悲哀还是悲壮? 生:悲壮,因为虽然他们上演了一幕悲剧,但作者也认为他们是伟大的。 师:很好,这就谈到了题目中的伟大二字,鲁迅先生说:“悲剧就是把有价

52、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遭到毁灭的仅仅是斯科特一行人的肉体,生命,而他们的精神是有价值的,是伟大的。所以文章充满了悲壮的情感。3.那么大家就讨论一下,从文中找出斯科特一行的伟大之处,并有感情地朗读出来。(学生分组讨论)4.最后两句话的含义表达了作者对斯科特崇高的赞誉,意思是斯科特在与大自然的搏斗中虽然失败了,他的肉体倒下了,但是它的心灵经受了考验,变得无比的崇高。有价值的、美的毁灭当然是伟大的悲剧。5.斯科特一行人探险的真正意义是什么?认识自然,挑战人类自我,实现生命的价值,给后人以精神的鼓舞。四、拓展延伸:正是在他们的精神鼓舞下。一行又一行的探险队奔赴南极,使南极不再神秘。 欣赏南极探险取得的

53、成就:1.我国于1985年在南极洲乔治王岛上成功的建成了第一个南极科学考察基地中国南极长城站。2.1989年中国第五次南极考察队又在东南极大陆拉斯曼丘陵上建立中国第二个南极科学考察基地中国南极中山站。师总结:同学们,探险是一项极富挑战性的事业,即是对自然界的挑战,更是对自身的挑战。它不仅需要坚强的体魄,更需要有坚强的意志和为这项事业献身的精神,在你们心中一定有更渴望了解的奥秘,最渴望征服的世界,愿将来的某一天,你们探险的步伐能让世界为之瞩目,让祖国为之骄傲。第五篇:辉煌的隋唐文化(一)辉煌的隋唐文化(一)教案时间:2013年3月22日 班级:初一(2)班 执教:姚新文教学目标1、使学生了解掌握

54、隋唐时期在科技和文学方面的主要成就;2、使学生从史学的角度感知唐代的文学艺术成就,从而提高学生对唐诗的兴趣和欣赏能力。教材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赵州桥、雕版印刷术、唐诗(李白、杜甫、白居易、诗歌特色)。2、教学难点:赵州桥在世界桥梁史上的地位及作用。教学设想1、使用多媒体教学平台2、启发式谈话、讨论相结合教学内容和过程一、导入教课隋唐时期,国家统一,政治清明,经济繁荣,交通发达,对外交往活跃,同时,隋唐时期的文化的发展也是辉煌灿烂的。今天我们就来学习隋唐文化方面的杰出成就。(这一课的目录分为三个部分:一、高超的建筑水平;二、雕版印刷术的发明;三、光耀千古的诗坛)二、高超的建筑水平(一)赵州桥1、简介赵州桥,然后让学生思考:赵州桥是谁主持修建的?是何时修建的? 明确:(1)赵州桥简介:赵州桥原名安济桥,俗称大石桥,建于隋炀帝大业年间(605616年,至今已有1400多年的历史,是今天世界上最古老的石拱桥。赵州桥的特点是“敞肩式”,即在大拱的两肩再辟小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