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自身修养_第1页
加强自身修养_第2页
加强自身修养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加强自身修养,不断提升自身素质是做好教师的关键在参加省级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全员远程培训第二阶段名师网络培训后,我觉得作为一名新世纪教师,应该在工作岗位上,借助网络资源和培训机会,不断加强自身修养,努力提升自身素质,为适应现代教学需要而服务。这也是做好一位教师的关键。通过这次培训,我觉得收获多,效果明显。我主要谈谈对“教学内容选择”的认识来总结自己的收获,具体叙述如下:合宜的教学内容是语文教师备课的关注点。我认为对教学内容的选择应把握两点:第一,依据体式来确定教学内容,第二,根据学情来选择教学内容。具体叙述:对一个具体作品、具体文章的理解,要依据它的文章体式。什么是合适的文本解读呢?要符合两个

2、要求:第一,对这种特定体式的文本,阅读取向要“常态”。也就是说,像正常人、像能读这样作品的人那样去阅读。第二,在特定文本体式中,要运用符合这种体式的阅读方法。比如说,符合诗歌阅读的方式、符合戏剧阅读的方式来阅读。语文课堂教学中存在很大问题,且主要是教学内容的问题。教学内容的问题,往往根源于教师的文本解读。也就是说,我们教师在文本解读的时候,出现了一些问题,出现了一些偏差。正是这样的问题和偏差,导致了教学内容的失误甚至错误。以背影为例,就是没有按照散文的体式来阅读散文作品。在以往的语文教学中,类似的状况是大量存在的。许多人都在讲,进行阅读教学,教师的文本解读能力是关键,这并不是说语文教师的文本解

3、读能力差,更多的情况,是我们自觉不自觉地采取了不合适的解读方式,导致解读的偏差或错误。举一个教材的例子:郭沫若的天上的街市,后面要学生“思考下边的问题”:诗中哪些是写实的句子,哪些是写想象的句子?它们各起了什么作用?诗中怎样由联想进入想象?想象又是怎样逐步展开的?诗中的牛郎织女和传说中的牛郎织女命运有什么不同?作者为什么这样写?这些思考题出得合适吗?阅读一首诗歌从这些角度入手,关注这些地方,对头吗?从来没有人这样阅读诗歌,也没有人这样写诗歌。那么,在教什么东西呢? 在教的东西合适么?这就是过去阅读教学的内容之所以大范围、长时期、集团性地出现问题的根由。在备课时,往往以一种很特殊的阅读取向,采用

4、了一种很特殊的阅读方法。 拿起一篇课文的时候,最好先不要把自己当“语文教师”。我的意思是,首先应该把自己当成一名读者,去阅读去理解去感受。如果一开始就把自己当成语文教师,很容易堕入“语文教师备课”这种特殊的阅读取向,也就是以往形成的集团性的阅读取向。比如说,阅读小说药,对这篇小说太熟悉了,一看到标题,自然就会想到它的主题,它的明暗两条线索等等。正常的小说阅读,恐怕不是这样的程序。很少有人先明确了主题和结构,然后再去读小说。正常的程序,应该是先对小说的情节、人物、细节等进行理解感受,再慢慢形成对主题的认识。阅读,是某种特殊体式的具体文本的阅读。在备课时,教师的文本解读,要依据这种体式的特性。合适

5、的文本解读,有两个特征:第一,阅读取向常态,也就是像正常人(具有较高阅读能力的人)那样来读一个作品。第二,阅读方法要契合这种文章体式本身所要求的。这种体式的文章要读什么,读哪些地方呢?要合法,要有理据。依据文本体式确定教学内容,可参考钱理群、孙绍振所写的一系列解读文章。孙绍振曾批评过某高考卷中的一道“诗歌鉴赏”题。该题要求学生指出对一首诗解释不恰当的一项,“标准答案”是:“金黄的稻束站在收割过的秋天的田里,涉及的时间,从全诗看,除了秋天外,还隐指暮色降临以前。”孙先生说:“显然,这是超越了时间和场景的具体性的,确定时间根本没有意义,暴露出命题者对诗歌理念上的外行:抒情诗与散文不同之处,就是它是

6、高度概括的,超越具体时间的确定性,有利于它的深邃概括。”这里所说的“诗歌理念”,实际上就是诗歌的“读法”在诗歌中的“时间”里,读出什么东西来。钱理群有一篇解读走向虫子的文章,题目是“说什么理,如何说理”,文章开宗明义:“要读懂并讲清这篇文章,关键在要弄清其文体:这是一篇说理的散文,而不是描写、纪实的散文,更不是抒情的散文。”因此,文本解读就应该从“说什么理,如何说理”来展开。好的阅读教学,往往基于合适的文本解读;不那么好的阅读教学,其原因往往是不顾文本体式,采用了不当的解读方式、阅读方法。比如散文,不管是什么体式的散文,不少教师都采用“整体感知”、“重点段分析”、“词语揣摩”的模式,这样的“文

7、本解读”方式,不出问题才是怪事。依据体式来阅读,是阅读的通则。依据文本体式来解读课文,来把握一篇课文的教学内容,是阅读教学的基本规则。一篇课文的教学内容,从学生的角度讲,可以归结为三句话: 学生不喜欢的,使他喜欢; 学生读不懂的,使他读懂; 学生读不好的,使他读好。 也就是说,教师要教的,是学生不喜欢的地方,是学生读不懂的地方,是学生读不好的地方。这是我国优秀语文教师的成功经验。我们经常说,钱梦龙老师是“导读法”,蔡成清老师是“点拨法”,段力佩先生所主持的是茶馆式的“读读、议议、讲讲、练练”。在以往,我们对优秀教师的成功经验,往往从教学模式、教学方法的角度去学习和提炼归纳,现在我们知道,这是远

8、远不够的。“导读”,在哪里导呀?导的是什么?“点拨”,在哪里点?点的是什么?拨的是什么?“读读、议议”,是学生读和议,“讲讲”是教师讲,讲什么呢,这就牵涉到教学内容的问题。 钱梦龙老师曾经说过一段很能体现语文教学真谛的话:我备课的时候,自己觉得理解起来有点难度的地方,就想,学生可能也会较难理解;自己看了好几遍才看出来好处的地方,就想,学生也很难看出它的好处来,我就在这些地方导一导。换句话说,“导读”导的就是学生读不懂的地方、学生读不好的地方。曾经有人问,钱老师上课为什么学生总能跟他配合得这么默契呢?钱老师回答说:“因为首先我考虑的不是学生将会怎样配合我的教,而是我的教怎样去配合学生的学,因此,

9、仔细体察学生认识活动的思路和规律,是我备课的一个重要内容。” 备课,文本的教学解读,一方面要依据体式,正确解读课文。更重要的是,要根据学生阅读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学生学情的,对学生读不懂、读不好的地方有切实帮助的教学内容。语文学习曾经发表过董水龙老师的只教不懂的,不教已懂的背影教学案例(语文学习2006年第6期)。标题很鲜明,背影教什么呢?董老师设计了三个问题:(1)“文章有一条分界线,分开了回忆与现在两个部分,你能把它找出来吗?”这是关于文章结构的,也与理解文章的主旨有直接的关系。(2)“为什么说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二年余了,而不是说我与父亲没有见面已二年余了?”试图通过“不相见”和“没有见面”

10、这两个短语的不同,探讨朱自清父子的关系,体会朱自清所感受到的父爱。(3)“为什么说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只是背影,而不是其他外貌、体态或品德之类呢?”教背影,这三个问题是不是最关键的问题?这可以讨论。但董老师这种努力的方向,无疑是正确的:教学生不懂的,从学生学情出发,选择适合学生学情的教学内容。了解学情,并不是指对学生的情况泛泛而论,而是要针对某一篇具体的课文,去探测学生的学习经验哪些地方读懂了,哪些地方没读懂,哪些地方能读好,哪些地方可能读不好。叶圣陶先生说过一段经典的话,道出了阅读教学应该“教什么”的真谛:“知识不能凭空得到,习惯不能凭空养成,必须有所凭借。那凭借就是国文教本。国文教本中排列着一篇篇的文章,使学生试去理解,理解不了的由教师给予帮助(教师不教学生先自设法理解,而只是一篇篇讲给学生听,这并非最妥当的帮助);从这里,学生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