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天津市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系统建设方案书天津颐诺教育软件有限公司二零零八年五月目录 TOC o 1-5 h z 引 言 5 HYPERLINK l bookmark8 o Current Document 第一章 需求分析及整体设计 6 HYPERLINK l bookmark10 o Current Document 背景概述及需求分析 6 HYPERLINK l bookmark12 o Current Document 系统设计思想及原则 7 HYPERLINK l bookmark14 o Current Document 1.2.1 系统总体实现目标 7 HYPERLINK l boo
2、kmark16 o Current Document 1.2.2 系统设计指导思想 7 HYPERLINK l bookmark18 o Current Document 1.2.3 系统设计原则 8 HYPERLINK l bookmark20 o Current Document 系统总体规划 9 HYPERLINK l bookmark22 o Current Document 系统基本技术路线 10 HYPERLINK l bookmark24 o Current Document 面向服务架构 11 HYPERLINK l bookmark26 o Current Document
3、应用体系结构 11 HYPERLINK l bookmark28 o Current Document 安全技术路线 12 HYPERLINK l bookmark30 o Current Document 第二章 系统主要功能模块设计及描述 14 HYPERLINK l bookmark32 o Current Document 系统主要功能模块 14 HYPERLINK l bookmark34 o Current Document 系统各模块描述 14 HYPERLINK l bookmark36 o Current Document 2.2.1 数据管理 14 HYPERLINK l
4、bookmark38 o Current Document 2.2.2 评价标准 15 HYPERLINK l bookmark40 o Current Document 2.2.3 评价模块 15 HYPERLINK l bookmark42 o Current Document 系统管理模块 16 HYPERLINK l bookmark44 o Current Document 第三章 系统数据服务设计 17数据服务的设计原则 17 HYPERLINK l bookmark46 o Current Document 数据服务总体设计 18 HYPERLINK l bookmark48 o
5、 Current Document 数据架构 19 HYPERLINK l bookmark50 o Current Document 数据模型具体设计 20 HYPERLINK l bookmark52 o Current Document 3.4.1 学校信息 20 HYPERLINK l bookmark54 o Current Document 3.4.2 科室信息 21 HYPERLINK l bookmark56 o Current Document 3.4.3 学生信息 22 HYPERLINK l bookmark58 o Current Document 教职工信息 25 H
6、YPERLINK l bookmark60 o Current Document 第四章 标准体系设计 28 HYPERLINK l bookmark62 o Current Document 评价标准化体系 28 HYPERLINK l bookmark64 o Current Document 修习标准体系 28 HYPERLINK l bookmark66 o Current Document 4.1.2 综合实践活动标准体系 29 HYPERLINK l bookmark68 o Current Document 4.1.3 基本素质评价标准体系 30 HYPERLINK l book
7、mark70 o Current Document 4.1.4 综合素质评价标准体系 31 HYPERLINK l bookmark72 o Current Document 评价过程体系 33 HYPERLINK l bookmark74 o Current Document 评价总体过程 33 HYPERLINK l bookmark76 o Current Document 4.2.2 模块修习评价过程 33 HYPERLINK l bookmark78 o Current Document 4.2.3 综合实践活动评价过程 34 HYPERLINK l bookmark80 o Cur
8、rent Document 4.2.3 基本素质评价过程 34 HYPERLINK l bookmark82 o Current Document 4.2.3 综合素质评价过程 35 HYPERLINK l bookmark84 o Current Document 4.2.4 复议过程 35 HYPERLINK l bookmark86 o Current Document 数据安全体系 36 HYPERLINK l bookmark88 o Current Document 访问控制体系 38 HYPERLINK l bookmark90 o Current Document 第五章 评定
9、模块设计 39 HYPERLINK l bookmark92 o Current Document 模块修习评定 39 HYPERLINK l bookmark94 o Current Document 综合实践活动评价 40 HYPERLINK l bookmark96 o Current Document 基本素质发展评价 41 HYPERLINK l bookmark98 o Current Document 综合素质评价 43 HYPERLINK l bookmark100 o Current Document 第六章 评定方法设计 44 HYPERLINK l bookmark102
10、 o Current Document 应用平台门户 44 HYPERLINK l bookmark104 o Current Document 系统主流程图 45 HYPERLINK l bookmark106 o Current Document 评价涉众 45 HYPERLINK l bookmark108 o Current Document 学生评价: 45 HYPERLINK l bookmark110 o Current Document 教师评价: 46 HYPERLINK l bookmark112 o Current Document 家长评价: 46 HYPERLINK
11、l bookmark114 o Current Document 社区评价: 46 HYPERLINK l bookmark116 o Current Document 评价设定 46 HYPERLINK l bookmark118 o Current Document 评价的导入 47 HYPERLINK l bookmark120 o Current Document 第七章 系统的部署与实施 48 HYPERLINK l bookmark122 o Current Document 系统的部署 48 HYPERLINK l bookmark124 o Current Document 项
12、目的实施与管理 49 HYPERLINK l bookmark126 o Current Document 项目管理方法概述 49 HYPERLINK l bookmark128 o Current Document 项目周期模型 49 HYPERLINK l bookmark130 o Current Document 7.3.2 项目沟通 51 HYPERLINK l bookmark132 o Current Document 软件工程质量监督保证体系 51 HYPERLINK l bookmark134 o Current Document 7.4.1 质量保证的基本思想 52 HYP
13、ERLINK l bookmark136 o Current Document 7.4.2 系统实施过程的质量保证活动说明 53 HYPERLINK l bookmark144 o Current Document 7.4.3 实施过程提交文件汇总 56 HYPERLINK l bookmark146 o Current Document 质量计划 57 HYPERLINK l bookmark148 o Current Document 项目控制 59 HYPERLINK l bookmark150 o Current Document 7.6.1 管理控制 59 HYPERLINK l b
14、ookmark152 o Current Document 7.6.2 交付控制 59 HYPERLINK l bookmark154 o Current Document 7.6.3 缺陷管理 (Defect) 60 HYPERLINK l bookmark156 o Current Document 变更管理 63 HYPERLINK l bookmark158 o Current Document 系统测试 66 HYPERLINK l bookmark160 o Current Document 7.8.1 测试任务与步骤 66 HYPERLINK l bookmark162 o Cu
15、rrent Document 7.8.3 设计测试用例和数据 66 HYPERLINK l bookmark164 o Current Document 系统验收 68 HYPERLINK l bookmark166 o Current Document 7.9.1 递交成果的签署 68 HYPERLINK l bookmark168 o Current Document 7.9.2 递交成果的拒绝 69 HYPERLINK l bookmark170 o Current Document 7.9.3 软件系统的验收 69 HYPERLINK l bookmark172 o Current D
16、ocument 第八章 系统用户培训计划 71 HYPERLINK l bookmark174 o Current Document 培训承诺 71 HYPERLINK l bookmark176 o Current Document 培训遵循的原则 71 HYPERLINK l bookmark178 o Current Document 面授培训 72 HYPERLINK l bookmark180 o Current Document 应用软件系统培训 72 HYPERLINK l bookmark182 o Current Document 8.4.1 培训目标 72 HYPERLIN
17、K l bookmark184 o Current Document 8.4.2 培训对象 72 HYPERLINK l bookmark186 o Current Document 8.4.3 培训方式 72 HYPERLINK l bookmark188 o Current Document 第九章 系统运行维护承诺 739.1服务品质承诺( SLA) 73 HYPERLINK l bookmark190 o Current Document 应用软件系统服务与支持 73 HYPERLINK l bookmark192 o Current Document 9.2.1 技术支持办法 739
18、.2.2 服务承诺 74引言本方案以天津市教委关于印发“天津市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方案” 的通知(津教委中 20085 号)(以下称为 “文件” )为依据进行设计,为 完整体现文件对于天津市普通高中学生评价的具体标准为目的,为落实和执 行文件的要求,而建立一整套信息化的系统解决方案。方案以“统一规划、统一传输、统一应用、统一实施”为指导思想,充分利 用现有网络资源、 信息资源,以学校为中心,兼顾校园内网访问与校园外网访问, 力求方便学生,教师,家长,社区等参与者的方便使用。第一章 需求分析及整体设计背景概述及需求分析根据天津市教委为贯彻落实 教育部关于积极推进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改 革的通
19、知(教基 200226 号)、教育部关于印发 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 和 15 个学科课程标准(实验)的通知 (教基 20036 号)和教育部关于进 一步加强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工作的指导意见 (教基 20056 号)的要求,结 合天津市的实际,建立以促进学生发展为目标的评价体系,而制定的下发 “关于 印发“天津市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方案”的通知”的精神,结合教委相关职能部门针对各区县教育局及各学校实际情况, 为认真贯彻落 实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工作中的实际需要, 在经过广泛调研基础上, 市教 委下发了“天津市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方案” 。方案的下发为各学校在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工作
20、中提供了指导依据, 为改革 学生评价的内容和方法, 建立以促进学生发展为目标的评价体系, 促进学生综合 素质的提高和身心健康发展提供指导思想; 为适应新课程试验的要求, 落实普通 高中课程方案,实施素质教育提供保障;并将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 而开 发建立一套“天津市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系统”系统设计思想及原则系统的建立是为了配合市教委相关部门旨在建立以促进学生发展为目标的 评价体系,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和身心健康发展;落实普通中学课程方案, 适应新课程试验的要求;为全面、真实的反映中学生在校期间的表现提供依据; 为中学生的素质教育提供保障;为高校招生提供参考信息的目的而进行的。系统
21、总体实现目标系统是在利用现有教育体系的信息化资源基础之上, 根据市教委发布的 “天 津市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方案”而建设的一套对普通高中学生进行全面, 规范,权威标准化评价体系,系统具有,实用性,扩展性,可操作性等特点,系 统的建设将积极配合市教委相关部门的对天津市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方 案的开展,为评价方案的落实提供信息化保障。系统设计指导思想1、全面性:要以教委提出的从基础性发展目标的六个维度及其基本含义制 定评价标准,具有全面性和权威性。 而且可以根据不同区县教育局, 不同学校的 要求,更加细致的定义评价要求。2、导向性:系统提供的评价标准是根据天津市教委的要求,而规范制定的,
22、对具体学校在实施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过程中,具有向导性的作用。3、发展性:系统的评价标准是可以根据根据不同区县教育局,不同学校的 要求,更加细致的定义评价要求评价规范标准的,具有很大的可发展性。4、多元化性:在对学生的评价中,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同伴、家长、 教师等多主体都可以通过系统参与到评价中, 更加全面的反映学生的综合素质情 况。5、客观性:系统在记录任何评价结果时,都将核实评价人员的具体信息, 保证评价内容的的客观性、 准确性、有效性, 使系统评价切实起到客观记录学生 成长的作用。6、操作性:系统要操作方便,评价的指标体系要可以灵活设置。系统设计原则在系统开发时我们将遵循以下设
23、计原则:1、先进性原则:博采众长,在保证方案可靠性和技术成熟性的基础上, 采用 先进的系统体系结构, 先进的构架方式,先进的系统硬软件平台,先进的 应用软件设计思想和实现技术, 确保本系统起点高,技术领先,为各类业 务功能的实现提供最佳的技术平台支持。2、可靠性和可用性原则: 可靠性和可用性是我们在本系统的设计、 开发和建 设等各环节中考虑的首要原则。 在此次系统开发中我们将采用先进的系统 体系结构、 规范且具有容错功能的应用平台、全面的系统监控措施、完备 的安全手段,确保重要数据万无一失,提高系统的可靠性和连续可用性。3、实用性: 实事求是,从工作的实际需要的情况出发, 在保证满足各项功能
24、的基础上,保证整个系统易学、易用和易于维护。4、可扩展性和灵活性: 采用符合国际标准和适应国际发展潮流的信息系统集 成技术、可平滑扩展的系统硬件体系结构、开放式的系统软件平台、模块 化的应用软件结构以及符合国际规范的标准接口, 确保系统在处理能力和 业务功能方面可灵活扩充, 并可与其它系统进行无缝互连。此外, 本系统 采用的平台和体系具备强大、灵活应用扩容支持。5、安全性: 安全性包括系统安全性和业务操作安全性两大部分。 系统安全性 可通过系统架构、设备 /软件选型、病毒防杀等措施来实现。业务操作安 全性可通过操作权限(包括系统权限、数据权限和角色权限)的授权、分 配和管理机制, 数据库操作的
25、审计机制, 数字签名和数字证书等身份确认 机制,日志记录和事件监测机制,以及使用 B/AS/DS 三层结构将客户机 与数据库服务器进行隔离等措施来保证。 由于本系统的特点, 内部的业务 操作安全性将是我们考虑的主要方面。系统总体规划通过上述系统分析,我们对系统的整体框架作了全面的设计,设计图如下:学生自评小组互评家长评定教师评定社区评定评价方学生综合素质评定评定模块评价标准体系评价过程体系数据安全体系访问控制体系标准体系数据服务数据中心(学校/教师/学生/家长)应用服务(J2EE服务器/IIS服务器)底层网络支撑(INTERNET,OS)系统整体上分为了四个层面, 分别是数据服务层、 标准体系
26、层、 评定模块层和评定涉众层本系统的最终结构如下图所示:说数据服务层层 务 服 据 数标准化体系层通系 要体 主范系 体 全 安 据 数评定模块层能 功 块 模 定 评 的 要 主评定方法层评 自 生 学定 要 主定 评 长 家系统基本技术路线根据系统的设计思想, 为充分保证系统在安全性、易扩展性、易维护性等方 面的要求,系统的开发将采用稳定安全的技术作为系统建设的保障。面向服务架构面向服务是一种全新的服务形式, 面向服务架构是基于统一的信任与授权服 务平台,通过安全 XML 技术提供各个具体业务系统的统一接口,通过统一的面 向服务面向各个职能人员提供闭环式业务应用和资源整合及共享机制, 并提
27、供对 整个业务应用的统一监督管理功能。该平台提供基于安全 XML 技术的统一调用 接口,采用统一的信任与授权服务平台。面向架构遵循统一出口和统一入口的原则, 通过统一的门户式服务门户对各 个科室部门和患者提供应用服务, 对内整合各业务应用系统, 通过对上层应用服 务的请求, 调度下层业务逻辑及其相关业务系统的资源, 完成以事件为驱动的工 作流和数据流的运行。应用体系结构系统开发将是采用先进的基于 B/AS/DS 三层结构,通过 B/S 三层应用体系 结构之上的 .NET 三层构架平台( Browser/Application Server/Database Server)。 Microsoft
28、? .NET 是 Microsoft XML Web services 平台 。XML Web services 允许应用程序通过 Internet 进行通讯和共享数据,而不管所采用的 是哪种操作系统、设备或编程语言。 Microsoft .NET 平台提供创建 XML Web services 并将这些服务集成在一起之所需。并运行在应用服务器之上,实现业 务逻辑的快速部署和灵活调整, 并通过部署在应用服务器层的专用组件实现对数 据库的存取访问, 以充分保证数据库系统的安全可靠访问。 通过对上层应用服务 的请求,调度下层业务逻辑及其相关业务系统的资源, 完成以事件为驱动的工作 流和数据流的运行
29、。因此构建系统开发和运行环境的技术核心概括为:采用多层架构的 B/S 结构;采用 C#语言技术,基于 C#技术的分布式计算技术进行系统架构设计和系 统开发;采用 Web Service 技术;支持 Windows等操作系统;采用 IIS/.net Framework 应用服务器;利用 XML作为系统接口的数据交换标准,进行信息资源整合;采用组件技术提供系统的快速开发和更新;安全技术路线安全组件应用系统安全模型如下图所示, 用户访问应用系统时将看到动态的菜单, 菜 单由集成服务框架根据权限控制层提供的信息动态产生用户能够使用的功能。 这 些功能将通过应用系统组装、权限配置工具进行管理,分为子系统
30、、 应用和模块 三个层次进行组织。提供应用的安全组件调用,保障数据安全。应用系统安全模型登录安全1)登录方式。登录账号统一规划,对用户口令进行高强度加密,确保口令 安全,记录日志备查。2)提供用户登录规则管理登录的用户用户应用访问安全提供认证和访问权限的设置,阻止非法用户对应用的访问。平台应用框架提供应用系统根据用户权限自动拒绝访问的能力。保证系统管理员全局管理和局级(即子系统级)的内部管理两级要求。系统管理员可以管理全局的软件模块和组织人员,并且可以定义子系 统,并把模块配送给该子系统。应用平台将不同管理体系的业务结构用子系统的概念来实现。不同子系统管理员,在本子系统范围内管理提供模块级权限
31、控制,并具有权限细分等扩展能力。使用应用平台提供的权限控制体系控制到模块一级的读、写等权限,并 且可以通过管理工具管理。系统运行状态记录。平台提供系统运行和管理的日志服务数据访问安全数据访问控制。 对基础数据提供封装功能。 对外提供数据域级的读、 写接口 应用平台通过权限判断来确定应用如何访问基础数据,同时系统可以记录日志。数据加密:提供加密 API 。第二章 系统主要功能模块设计及描述系统主要功能模块天天天天天天天天天天天天天天模模模模模模模模模模模模模模模模模模模模模模模模模模模模模模模模模模模模模模模模模模模模模模模模模模模模模模模模模模模模模模模模模模模模模模模模模模模模模模模模模模模
32、模模模模模模模模模模模模模模模模模模模模模模模模模模模模模模模模模模模模模模模模模模模模模模模模模模模模模模模模模模模模模模模模模模模模模模模模模模模模模模模模模模模模模模模模模模模模模模系统功能模块分为四个部分:数据管理部分,评价标准部分,评价模块部分,系统管 理部分。系统各模块描述数据管理数据管理主要是对系统数据进行整体管理,包括:数据输入输出:对所有的数据进行数据的采集,将数据进行汇总,可以 将数据进行整体导入导出,也可以针对个体信息进行导入导出。数据查询:对个体信息, 依据定义的不同条件或组合条件进行查询结果,察看信息情况数据维护:对数据定期的备份和整理, 对不在使用的数据进行迁移整理
33、。评价标准主要是根据教委下发的文件要求,设置相关评价标准,包括:模块修习标准:设置在七个学习领域内,各科目内的学习模块名称,授课教 师,总学时与学分,课程是必修还是选修。综合实践活动标准分为三个部分:1)研究性学习模块:评价标准的设置,学分的设置;2)社会实践模块:评价标准的设置,成绩的设置,学分的设置;3)社区服务模块:评价标准的设置,成绩的设置,学分的设置;基本素质评价标准: 根据六个维度, 十七个要素的内容进行评价标准的设置。综合素质评价标准包括三个部分:1)学业水平考试模块:考试方式设置,考试成绩等级设置;2)综合素质评价模块:设置六个维度评价标准的设置;3)获奖情况模块:设置获奖的等
34、级;评价模块主要是各操作功能模块,包括:模块修习评价: 由授权的任课教师将学生的各模块修习学分录入到系统内, 或导入一定条件的模块修习学分。综合实践活动评价包括三个部分:1)研究性学习评价:学生填写课题名称 , 辅导教师 , 学习时数(天数)和体 验与收获,由辅导教师录入评价与评定的学分;2)社会实践:学生填写实践内容 , 实践地点 , 天数和体验与收获,由辅导教 师或同伴或家长录入评价,评定学分和成绩与等级;3)社区服务:学生填写服务内容 ,服务地点 ,天数和体验与收获,由同伴或 服务对象或家长填写评语,教师评定学分和成绩与等级:基本素质评价:由学生,小组,家长,教师,分别填写评价;综合素质
35、评价模块包括三个部分:1)学业水平考试模块:由教师录入考试的成绩和登记;2)综合素质评价模块:由教师录入评价;3)获奖情况模块:填写获奖情况,选择获奖登记;系统管理模块角色管理:设置不同的角色名称,如学生,小组长,班主任,年级主任, 教务主任等不同的角色;权限管理:根据不同角色默认分配不同的权限,对不同的模块具有不同 的权限;密码管理:每个用户在系统注册之后都会有一个默认的密码,用户登陆 后可以修改自己的密码,但当用户忘记密码后可以恢复其默认密码;日志管理:系统的任何人的任何操作都会被记录到系统日志内。第三章 系统数据服务设计服务数据层是整个系统的数据资源中心, 是数据资源的存储和积累, 为系
36、统 应用提供标准的数据访问服务并提供备份、 存储功能。 数据通过服务封装配置接 口、操作接口、管理接口,使得信息的使用满足安全和管理规则的约定,能处理 数据服务和数据权限等信息管理需求。数据服务的设计原则 数据设计和是否合理对于系统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数据的设计方面我 们遵循以下原则:数据设计标准原则:系统的数据的设计根据根据 EMIF ( Education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 Interoperability Framework )数据规范标 准。EMIF 数据规范主要采用了国家教育部颁布的两套数据标准 教 育管理信息化标准第 1 部分:学校管理信
37、息标准和基础教育教学资 源元数据规范。是为了解决教育管理信息系统之间能够彼此交换和使 用教育管理信息而制定的一套技术规范。因此本系统的数据设计也是遵 循此规范的而制定的。可扩展性原则:在系统设计时,每个层次的数据设计所采用应用和服务 都应具有可扩展的特点,数据的设计都采用模块化设计,数据设计可根 据系统的需求进行灵活扩展。可维护原则:在系统设计时,对于系统的数据允许相应权限的用户进行 相应的管理和维护,保证系统的稳定性。共享原则:系统内的数据可以为其他系统提供标准统一的数据接口,方 便与今后的系统集成。数据服务总体设计数据展现的模式 数据导出发布形式数据信息采集 数据处理模式可视化风格信息查询
38、 统计分析 信息管理数据应用数据的展现示意图如下:基础过滤数据转换合并数 据 模 型数据服务表现层处理层应用层数据层清洗数据中转服务支撑系统采用的数据都可以由系统本身采集, 也可以支持与其他系统做数据接口平台,系统只选择此系统所需应用的数据作为服务即可,系统的数据可以依据不同需求进行不同查询, 并可以进行数据的分析, 需要 分析的数据可以导入专门的数据分析系统来进行。系统的数据采用可视化的方式展现出来,使用户对数据的操作可以一目了系统产生的数据可以发布到别的应用平台,为别的数据应用做接口数据架构系统的数据架构从数据获取、 数据存储、数据展现与利用、 数据迁移与交换、 数据维护管理五个层面进行描
39、述。数据数据访问学生教师家长社区访问访问访问访问数据录入外部导入护 保 密 加 据 数学生基本信息数据教师基本信息数据修习学分数据综合实践学分评价基本素质评价数据综合素质评价数据数据存储运维数据数据维护据份复数备恢数据展现和利用综合信息查询综合数据报表数据挖掘分析初始化数据组织用户角色权限代码信息分类其他数据迁移与交换数据交换 数据迁移 数据转换 数据加载数据获取:及数据的采集可以进行录入也可以进行导入;数据维护:定期对数据进行备份,清除不再使用的数据进行迁移; 数据交互:系统内或系统外的数据交换,数据的迁移,转换,和加载迁移进入的数据;数据存储:数据可以被授权的用户进行访问,并且保证敏感数据
40、的加密保护;数据展现和利用:数据可以按照设定的条件进行查询,并形成报表, 还可以由数据挖掘系统对数据进行深入分析数据模型具体设计学校信息字段名字段中文名称主键类型长度允许空字段 说明参考来源RefId编号Char32数据对象的唯一标识符EMIFSchoolCode学校代码Char12前 6 位为国标省、地、县码,中间 3 位为当地政府所编乡(镇)码,后 3 位自编校码EMIFSchoolName学校名称VarCha r60指标准名称,与公章一致EMIFSchoolEName学校英文名称VarCha r180指翻译成英文的学校名称EMIFSchoolAdd学校地址VarCha r60指包括省(自
41、治区、直辖市)地(市、区)县(市、旗)乡(镇)街(村)的详细地址EMIFAreaCode所在地行政区划码VarCha r6参见 GB T2260-1999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代码EMIFMaster学校校长VarCha r30校长的姓名EMIFBuildDays建校年月VarCha r7指最初建校年月,格式:YYYY-MMEMIFCelebrate校庆日VarCha r60指学校的校庆日或校庆时间段EMIFDirDep学校主管部门VarCha r60学校上一级主管部门或单位的名称EMIFSetupCode学校办别Char1参见 DM XXBB 学校办别代EMIF字段名字段中文名称主键类型长
42、度允许空字段 说明参考来源码码CategoryCode学校类别码Char2参见 DM XXLB 学校类别代码EMIFEconomy所在地经济属性码Char1参见 DM SZDJJSX 所在地经 济属性代码EMIFMSch主教学语言码Char3参见 GB T4881 中国语种代码,用 3 位数字代码EMIFASch辅教学语言码Char3参见 GB T4881 中国语种代码,用 3 位数字代码EMIFPostCode邮政编码Char6指学校所在地的邮政编码EMIFTel联系电话Char30EMIFFax传真电话Char30EMIFEMail电子信箱Char30在互联网上的电子邮件信箱地址EMIFI
43、ndexAdd主页地址Char60在互联网上的主页地址EMIFOrgCode组织机构代码Char9学校组织机构代码,由八位本体代码和一位校验码组成EMIFHistory历史沿革TextEMIF科室信息字段名字段中文名称主键类型长度允许空字段 说明参考来源RefId编号Char32数据对象的唯一标识符EMIFSRefId学校编号Char32引用“ P 学校基本信息”的RefIdEMIF字段名字段中文名称主键类型长度允许空字段 说明参考来源OfficeNo科室号Char10指教研室、 研究室及党政各科室的代码,学校自编EMIFOfficeName科室名称Char20科室的名称EMIFOfficeS
44、 hort科室简称Char10科室的简称EMIFChargeManNo科室负责人职工号Char8指科室负责人的职工号EMIF学生信息字段名字段中文名称主键类型长度允许空字段说明参考来源RefId编号Char32数据对象的唯一表示符EMIFSRefId学校编号RChar32引用“ P 学校基本信息” 的 RefIdEMIFCRefId班级编号RChar32引用“ P 班级信息”的RefIdEMIFRegNum学籍号Char10教委下发的新增SchoolNum校内号Char10学校自编EMIFName姓名Char30在公安户籍管理部门正 式登记注册、人事档案中 正式记载的本人姓氏名 称EMIFNa
45、mePY姓名拼音Char60姓名全称的汉语拼音EMIFAlias曾用名Char30指曾经正式使用过的姓EMIF字段名字段中文名称主键类型长度允许空字段说明参考来源名EntranceDays入学年月Char7格式: YYYY-MMEMIFGrade年级Char1学生所在年级: 1高一 年级, 2高二年级, 3 高三年级EMIFIdNO身份证号Char18学生的身份证号或预留的身份证证号EMIFSex性别码Char1参见 GB T2261人的性 别代码EMIFBirthday出生日期Char10格式: YYYY-MM-DDEMIFNativePlace籍贯码Char6参见 GB T2260中华人
46、民共和国行政区划代码EMIFFolk民族码Char2参见 GB T3304中国各 民族名称罗马字母拼写 法和代码EMIFHealth健 康 状 况码Char2参见 GB T4767健康状 况代码,采用两位代码EMIFBelief政治面貌码Char2参见 GB T4762政治面 貌代码EMIFNowAdd现住址Char60指本人的常住地址EMIFRegPlace户口所在地Char60指户口所在地址,包括省(自治区、直辖市)地(市、区)县(市、 旗)乡(镇)街(村)详细地址EMIF字段名字段中文名称主键类型长度允许空字段说明参考来源RegType户口性质码Char1参见 DM HKXZ 户口 性质
47、代码 ,指公安户籍 部门确认的农业户口或 非农业户口EMIFTel联系电话Char30本人的联系电话号码EMIFPostAddress通信地址Char60EMIFPostCode邮政编码Char6通信地址的邮政编码EMIFEMailAdd电子信箱Char30学生在互联网上的电子邮件信箱地址EMIFIndexAdd主页地址Char60学生在互联网上的个人主页地址EMIFPhoto照片Image学生的照片数据EMIF教职工信息字段名字段中文名称主键类型长度允许空说明参考来源RefIdRefIdChar32该教职工的通用唯一标识。EMIFSRefId学校 RefIdChar32引用“ P 学校基本信
48、息”的 RefIdEMIFORefId科室 RefIdChar5引用“ P 科室信息”的 RefIdEMIFEmployID职工号Char8学校或地方教育部门自编的教职工编号EMIFName姓名Char30EMIFNamePY姓名拼音Char60姓名全称的拼音书写形式EMIFAlias曾用名Char30曾正式使用的过的姓名EMIFIdNo身份证号Char18身份证号(包括军人证、护照等有效证件号)EMIFBirthday出生日期Char10出生证签署的并在公安户籍部门正式 登记注册、人事档案中记载的年月日, 格式: YYYY-MM-DDEMIFSex性别码Char1参见 GB T2261人的性
49、别代码EMIFFolk民族码Char2参见 GB T3304中国各民族名称罗马 字母拼写法和代码 ,用两位数字代码EMIFHealth健康状况码Char2参见 GB T4767健康状况代码 ,采 用两位代码EMIFReligion宗教信仰Char20信仰的宗教名称EMIFNativePlace籍贯码Char6参见 GB T2260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 区划代码EMIFBirthPlace出生地码Char6参见 GB T2260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 区划代码EMIFCompon本人成分码Char2参见 GB T4764本人成分代码 ,指EMIF字段名字段中文名称主键类型长度允许空说明参考来源ent本
50、人参加革命工作或担任国家干部前的社会地位或社会职业FamilyAdd家庭住址Char60指包括省 (自治区、 直辖市) 地(市、 区)县(市、旗)乡(镇) 街(村) 的详细地址EMIFNowAdd现住址Char60指本人当前的常住地址EMIFRegPlac e户口所在地Char60指户口所在地址,包括省(自治区、直 辖市)地(市、区)县(市、旗) 乡(镇)街(村)的详细地址EMIFRegType户口性质码Char1参见 DM HKXZ 户口性质代码 ,指 公安户籍部门确认的农业户口或非农 业户口EMIFEducatio n文化程度码Char2参见 GB T4658文化程度代码 ,本 人接受由国
51、家教育行政部门认可的各 类学校正式教育并获得有关证书的最 高文化程度EMIFJoinWor kDays参加工作年月Char7格式: YYYY-MMEMIFJoinSchDays来校年月Char7来校工作的实际报到年月, 以人事部门记载为准,格式: YYYY-MMEMIFBeginTe achDays从教年月Char7指本人开始从事教育工作的年月,格式: YYYY-MMEMIFWeaveT ype编制类别码Char1参见 DM BZLB 编制类别代码EMIFPhoto照片Imag e80教职工的照片数据EMIFPostAdd通信地址Char60EMIF字段名字段中文名称主键类型长度允许空说明参考
52、来源Tel联系电话Char30EMIFPostCod e邮政编码Char6指通信的邮政编码EMIFEMail电子信箱Char30在互联网上的电子邮件信箱地址EMIFIndexAd d主页地址Char60在互联网上的主页地址EMIFStrSuit特长Text指本人在某一方面的特殊能力或技能EMIFStation岗位职业码Char2参见 DM GWZY 岗位职业代码EMIF第四章 标准体系设计评价标准化体系修习标准体系修习标准体系设定主要设计主要涉及“语言与文学、数学、人文与社会、科 学、技术、艺术、体育与健康”七个学习领域。在各领域的科目下可设定具体课 程模块名称,选择,设置所有的授课教师,设置
53、总学时和学分,设定课程是选修 还是必修学习领域科目模块名称授课教师总学时数学分必/ 选修语言与文学语文可以设定具体课程模块名称设置授课教师设定总学时设置学分设定是必 /选修英语可以设定具体课程模块名称设置授课教师设定总学时设置学分设定是必 /选修数学数学可以设定具体课程模块名称设置授课教师设定总学时设置学分设定是必 /选修人文与社会思想政治可以设定具体课程模块名称设置授课教师设定总学时设置学分设定是必 /选修历史可以设定具体课程模块名称设置授课教师设定总学时设置学分设定是必 /选修地理可以设定具体课程模块名称设置授课教师设定总学时设置学分设定是必 /选修科学物理可以设定具体课程模块名称设置授课
54、教师设定总学时设置学分设定是必 /选修化学可以设定具体课程模块名称设置授课教师设定总学时设置学分设定是必 /选修生物可以设定具体课设置授设定总学设置设定是必 /程模块名称课教师时学分选修技术信息技术可以设定具体课程模块名称设置授课教师设定总学时设置学分设定是必 /选修通用技术可以设定具体课程模块名称设置授课教师设定总学时设置学分设定是必 /选修艺术艺术或音乐美术可以设定具体课程模块名称设置授课教师设定总学时设置学分设定是必 /选修体育与健体育与健可以设定具体课设置授设定总学设置设定是必 /康康程模块名称课教师时学分选修综合实践活动标准体系将学生参加的研究性学习、社会实践、社区服务活动中的表现进
55、行表现的评价标准设置项目内容评价内容与结果研 究 性 学 习评价标准学习态度:能正确认识研究性学习的课程意义,能主动参与课题研究,能自 主确定研究课题参与程度:在课题研究中承担的任务量;在课题研究中个人的作用与承担的 责任。研究能力:研究思路清晰,研究手段、方法科学可行;研究结果的表现形式科学合理、便于展示交流;研究取得了有一定价值的创新成果。学习成果:掌握了与研究问题相关的基本知识与技能;经历了问题研究的全 过程,获得了一定研究经验;形成了与研究问题相关的正确的价 值观。社会 实 践评价标准实践态度:能正确认识社会实践的意义。实践过程:能全程参与,积极投入。实践能力:具备相关的实践经验与技能
56、;具有一定的与人交往与沟通能力; 具有一定的社会适应能力。社服务态度:能正确认识社区服务的意义区评价服务过程:自主参与,对服务保持持续的兴趣。服标准服务能力:务掌握基本的服务技能,服务效果好。基本素质评价标准体系主要涉及“道德品质、公民素养、学习能力、交流与合作、运动与健康、审美与表现”六个维度,十七个要素的评价标准 。维度要素关键表现关心国内外大事,关心家乡发展,敬重国旗、国徽、国歌,爱国爱社会主义热爱社会主义, 有为民族振兴和社会主义发展作贡献的愿望与行动。尊敬师长礼貌尊敬老师,孝敬父母和长辈,主动与同学友好相处,主动帮待人助他人,对别人有礼貌。道德品质崇尚科学劳动热爱积极宣传科学的人生观
57、和价值观, 反对迷信活动; 反对邪教; 积极参加家务劳动和校内外公益劳动,爱惜劳动成果,节约 能源。遵纪守法公德维护自觉遵守学校和社会公共场所的纪律, 自觉遵守国家法律法 规,自觉维护社会公德,杜绝暴力,远离黄、赌、毒,远离 经营性网吧。诚实守信坚持说老实话,做老实事,重诺言,守信用,考试不作弊,并勇正义于对他人的不良现象展开批评。珍惜集体荣誉, 维护集体利益, 主动参加班级各项集体活动。关心集体保护具备环保意识,并能主动宣传环保知识,能参加有关环保的环境社会活动。自觉维护生活园区、校园和教育等公共场所的环境卫生。公民自信自尊自强在生活和学习方面都有很强的自信心, 珍惜自己在他人心目素养自律中
58、的形象;自强不息,勇于克服困难,在一些不良诱惑面前能约束自己。热心公益 责任感强积极参加各项社会公益活动,关心社会和他人,自觉行使公 民权利、履行公民义务。对个人的行为负责;具有社会责任 感。学习能力求知欲强 态度端正有强烈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学习兴趣浓厚,学习态度端正, 主动完成作业。方法得当 习惯良好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方法,能够制定有效的学习计划;善于 在学习中总结与反思并不断改进; 具有一定的收集和处理信 息的能力。善于钻研 富有创新具有丰富的想象力和创新意识;能够独立思考;善于提出问题并努力尝试用多种途径解决问题。交流合作理解他人 约束自己能主动与他人一起确立目标并积极去实现目标, 能尊
59、重并理解他人的观点与处境,能评价和约束自己的行为。善于交流 容易合作善于表达自己的思想和观点,善于倾听他人的观点,善于与 他人交流与分享。与家人、同学、老师的关系融洽,有合作 精神。运动健康体质健康 成绩优秀具备锻炼健身的能力和一定的运动技能;体质健康,精力充沛,体育成绩优秀。坚持锻炼生活乐观有常年坚持锻炼身体的习惯;能调控自己的情绪,能保持乐观的生活态度;有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卫生习惯。审美表现能感受美 能欣赏美仪容仪表整洁,质朴大方,言谈举止文明;掌握一定的审美 知识,能感受生活、自然、艺术和科学中的美,具有一定的 艺术鉴赏能力。参与艺术 善于表现积极参加各种艺术活动,能用多种方式进行艺术表现
60、。艺术 成绩突出。综合素质评价标准体系综合素质评价中涉及对学业水平考试, 综合素质评价总评标准和获奖情况标准设置获奖情况认定标准获奖情况等级设置学业水平考试标准考试方式设定考试等级设定是书面考试还是操作考试根据考试的成绩设置等级综合素质评价总评标准维度道德品质公民素养学习能力交流合作运动健康审美表现评价过程体系评价总体过程评价总体评价过程包括: 模块修习过程, 综合实践活动评价过程, 基本素质 评价过程,综合素质评价过程,复议过程。模块修习评价过程模块修习过程包括:模块修习设定(课程设定,认课教师设定,学分学时设定,选修必修设定),各模块学分认定,教师填写学分,教务处核实学分。综合实践活动评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精准评估宠物值类型与试题及答案
- 一年级语文日常交流试题及答案
- 解锁古代文学史核心考点试题及答案
- 2024年非食品产品质检问题试题及答案
- 语文综合素养六年级试题及答案
- 2024年汽车美容师客户满意度测评试题及答案
- 辽宁省丹东市2025届高三下学期3月总复习质量测试(一)数学 含解析
- 汽车故障检测设备使用常识试题及答案
- 广西南宁市横州市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英语试卷(含答案)
- 计量计价考试试题及答案
- 高支模巡视检查记录
- 2022-2023学年北京市海淀区高二下学期期中练习数学试题【含答案】
- 标准-美国DS-160中文表格-1
- 设计成果确认单
- GA/T 1163-2014人类DNA荧光标记STR分型结果的分析及应用
- 骨转移瘤课件
- 护士注册健康体检表下载【可直接打印版本】
- 核心素养视角下教师专业发展课件
- 污水处理培训课件
- 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综合性学习古诗苑漫步-综合性学习《古诗苑漫步》教案
- 高中英语各种教材词组汇总大全(超级实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