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法官人身安全保障机制的建立_第1页
谈法官人身安全保障机制的建立_第2页
谈法官人身安全保障机制的建立_第3页
谈法官人身安全保障机制的建立_第4页
谈法官人身安全保障机制的建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法官人身安全保障机制建构浅析法官人身受到侵害事件时常出现在媒体:昌平的枪声无情的 剥夺了一个美丽法官年轻的生命;利刃让广西陆川法官退休生活 戛然而止;江苏沐阳的法官在步行上班途中遭被执行人袭击,生命垂危,所有这些,都只是因为他们从事的司法事业 ,是正义的守护神。法官们在用鲜血和生命捍卫着法律的尊严。一、 研究法官人身安全保障的现实必要性英国丹宁法官说:“在所有必须维护法律和秩序的地方,法 院是最需要法律秩序的。 司法过程必须不受干扰和干涉。 冲击司 法正常进行就是冲击我们社会的基础” O由此可见,法官的人身安全保障是多么的重要!可以想象, 法官的人身安全随时面临非正义的无情践踏,这种现象得不到

2、改观,那么手握法槌的法官们,头顶笼罩着人身遭受侵害的阴影, 即使在宪法和法律面前,也很难做出公正恰当的裁判。一方面, 让法官这个正义的化身,面对生命底线不保时心酸胆寒, 从而不 敢挺直腰杆办案;另一方面,则会对一些极端的当事人形成示范 效应,滋生出更多恶性事件。(一)法官的人身权不容侵犯这是法律自身要求法官代表国家依法行使审判权, 他们是公平正义的化身, 保 护他们的人身不受不法侵害,就是捍卫国家法律。 人民法院落 实 的实施办法(以下简2017年2月21日人民法院报2版,周陈华诉讼风险岂可由法官人身安危买单称办法)第九条规定,各级人民法院应当设立法官权益保障 委员会,,保护司法人员依法履行法

3、定职责规定第十八 条,,应当对法官,及其近亲属采取出庭保护,结合刑法在妨害司法罪和故意伤害罪中无论是对维护司 法秩序,还是对危害他人人身安全都有明确的量刑处罚标准。(二)法官的人身权不容侵犯是当前安全形势的要求当前,世界局势动荡,暴恐组织活动猖獗,经济下行压力影 响下,诉求矛盾突出,表现在个体行为上是诉讼当事人举动怪戾, 动辄诉诸暴力,司法作为社会矛盾纠纷的救济渠道,法官作为化 解社会矛盾的中间人,稀里糊涂地卷进了矛盾的焦点,以致袭击法官事件时有发生,且后果严重。从规模上说既有群体性也有单 个性;从诉求上说既有多样性也有单一性;从时限性说既有持续性也有短时性;从程度上说既有递进性也有突发性;从

4、形成的动因上说既有义愤性即时起意也有残暴性蓄谋已久行为。法官人身权力没有保障,国家的法治建设就没有保障, 国家就不会长治久 安,因此加强法官的人身权力保障已刻不容缓。(三)法官的人身权不容侵犯是彰显司法公信力的要求法官的人身权遭受侵犯,受伤的是法官,挑战的是国家法律 制度。法官连自己的生命权都没有保障,怎么去保护别人,彰显 社会的公平正义?它必定挫伤人民群众对国家法治建设的信心, 降低司法的公信力。(四)法官的人身权不容侵犯是司法正义理念的要求法官依法独立行使审判权,居中裁判案件是社会主义司法正义理念的要求。司法正义应完整地包括实体正义和程序正义。法官的人身安全没有保障, 实体正义和程序正义就

5、无从谈起。因为法官审理案件是靠主观认识来裁判案件。主观认识受到外界不 良因素干扰,居中裁判就很难做到,司法的信任危机就会产生。社会不重视法官的人身权益,要企求司法公正,这是舍末逐末。二、侵害法官人身权的种种表现,暴露了诉讼当事人在我国快速发展的司法进程中,心理准备的仓促性随着我国司法进程的步伐加快, 尤其是司法改革的大背景下, 我国一部分当事人的思想理念不能适应司法改革的脚步,司法理念仍停留在过去封建专制的法治思维上, 遇到矛盾仍想通过“蛮、 横、狠、推、闹、舌L”来解决问题,尤其是一些诉讼弱势群体, 不善于依法主张权利,却热衷于剑走偏锋,对法官采取“暴力”, 以此来要挟法律,达到自己非法的目

6、的。主要表现:(一)“软暴力”是专制社会的遗毒残余法官是法治的信仰者,更是公平正义的裁决者,他们踏着自 己的理想在法治的阳光下艰难前行。 社会有太多影响法官依法裁 判的因素,让法官不甚其扰。一是来自行政领导的干扰。 虽然司法改革已进入深水区, 司 法人员的管理已经“去行政化”,但是在中国人心目中,法官仍 是一种“官”,他们是一种社会地位和权力的象征,尤其是我们 有些地方法官的职级晋升仍然与法官的“行政职务”有着千丝万3缕的联系,在承办案件中遇到行政领导过问的案件,难免“投鼠 忌器”,心中失去天平。从当事人层面说,他们更是如此,坚信“中国是个人情社会”,案件到法院,他们不相信法律和证据, 而是到

7、处“托门子、找关系、打招呼”,打招呼的“来头”越大, 他们越心安。二是来自信访投诉的干扰。当事人的诉求得不到满足表现形 式多种多样,有的人不依靠法律,而是到处投诉、信访。压降信 访量是评价一个单位一个法官工作业绩的尺度,有的为了减少信访压力,增强法官息诉信访“责任心”直接让承办法官去做违法 信访当事人的工作,将法官置身于矛盾旋涡,更易诱发法官人身 安全问题,让法官心灰意冷。三是来自当事人违法行为的干扰。 稍不满意,法治意识淡薄 的当事人就会采取哄闹、谩骂、侮辱、威胁法官或对案件承办法 官近亲属无理纠缠来干扰司法。当事人的主张未必得到法官的支 持,法官判决支持的权利也未必兑现。由于当事人对司法裁

8、判心理承受能力的差异,一部分当事人在诉讼目的没有达到后,无视国家法律尊严,无视法官人格,为了一己私忿,公然对法官采 取语言伤害、胁迫,有的甚至用不雅行为随意践踏法律,如有一 个女当事人为发泄心中不满, 居然在法官办公室大小便, 有的跟 踪纠缠法官年迈的父母,未成年子女,不仅影响法官居中裁判, 也干扰法官及亲人的正常生活,更影响法官的身心健康。2017年2月21日人民法院报2版周陈华诉讼风险岂可由法官人身安危买单(二)暴力是对法官的直接伤害中国法官并不是能办好案就能做法官, 还需要有息事宁人的 技巧,可见做好法官有多难?当事人的司法心理承受力稚嫩,超乎想象。到法院打官司必然要有胜败,即使胜诉也很

9、难是当事人 心理预期的胜诉,在案件审理过程中,当事人的种种怪戾行为, 让法官心理茫然。一是当事人自伤自残,让法官感到揪心。高度法治是法官的 理想王国。然而在现实司法实践中有些当事人为了发泄心中的不 满,他不是去伤人,而是采取自伤、自杀的方式来表达,这让很 多法官错愕:事情发生,法官你不能不管,管又该如何管?如: 有一位当事人拿到裁判文书后, 发现裁判文书不如意,于是他当 众欲吞下刀片,被制止后他又要割自己的手腕,刀片被收缴后, 他就用牙咬自己的动脉血管。 还有一个当事人因对赡养诉讼纠纷 裁判文书不满意,居然跑到法庭上吊自杀,种种法盲行为让燃灯 前行的法官措手不及:在普法教育深入的今天,怎么会发

10、生这样 的事?二是当事人伤人尤其是伤及无辜的人让法官感到痛心。对法律不懂你可以问,对裁判不理解你也可以问,也可以上诉、中诉, 但你不能伤及无辜的人,你伤人,不是伤的别人其实是伤的法官, 伤的是国家法律,伤的是当事人自己。三是当事人直接伤害法官让法官感到灰心。司法容易遭受不 满。这是由司法裁判的特点决定的, 它不可能使案件的每个当事人都满意,它不可能使每个案件的当事人都满意,它也极有可能使案件的每个当事人都不满意。 无论怎么不满意,当事人都不应 把怨气撒在法官身上,对法官诉诸暴力,甚至残暴地危害法官生 命安全。法官只是代表国家行使司法权,再说法律作为一种救济 手段,它有滞后性,即使法律跟上时代步

11、伐,但它不一定迎合每 一个当事人的诉求。三、透视当事人侵害法官人身权根源的社会性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于中国来说进入了战略机遇期, 也进入了社会转型期,更是进入了矛盾高发期。社会矛盾凸显, 如何解决,各级法院肩负着定纷止争,维护稳定的重任。想象一 个员额法官每年人均结案在 400件左右,这种高负荷的工作强度, 必然会导致一些社会问题。一是司法裁判程序的机械化。一个法官入额后考核他(她) 业绩的标准是结案率,法官的办案压力真的很大! 依据相关法律 规定法官办案是有时间限制的, 案件审结时限作为一个考核指标, 会引导锐意进取的法官走向极端, 他们案件的审结时限会变的越 来越短,片面的追求结案率,

12、会省略很多必须经历的程序,那么 生产出来的“产品”难免粗糙。法官审理案件也是需要思考、辩 别论证、加工、修正、释明,然后才能成为优等品“出厂”的。二是普法教育的形式化。当前的普法教育还是经常的, 但只 停留在教条的学习,形式的考试,经验的总结。不深入,我国的 立法已经相对成熟,但为什么还会出现无视法律的后果呢?就是不贴近百姓生活。笔者赞成保护人权,但我更赞同一个正义的宣 判胜过一堂法制课。公开法官审理、执行典型案件的过程,让普 法的情景剧大行其道,使百姓以一种喜闻乐见的方式接受普法教 育,这样普法的效果也许会更好。三是社会传媒的贬法化。如今社会传媒非常发达,网络、微 信等新闻手段多样,自媒体时

13、代让我们在获得巨大的信息量的同 时,也带来信息的杂乱性、虚拟性、随意性。别有用心的媒体会 把个别司法事件放大了作反面宣传,以致如今出了一个司法事件,大家首先怀疑法官怎么啦?甚至法官在执法办案中因公牺牲、受伤都要引发反面质疑。肯定是这个法官怎么怎么,四是法官人身权益保障的简单化。 值得庆幸的是国家颁布了 保护司法人员依法履行法定职责规定,最高人民法院颁布了 人民法院落实保护司法人员依法履行法定职责规定的实施办法,最高人民法院还成立了法官权益保障委员会,许多地方 法院也成立了相应的机构,有的还和公安部门建立权益联防联动 机制,笔者觉得还不够,要从国家长远发展的高度,重视法官的 人身权益保护。四、构

14、建中国法官人身权益保障的良性机制(怎么才能避免法官的人身权益不受侵犯?)中国法官比起法治成熟国家的法官,更容易受到质疑、挑衅和伤害,轻则被投诉、辱骂,重则被人身攻击甚至生命受到威胁,因此,也更需要加以特殊保护。 随着中国改革的深入,司法体制改革已进入深水区。 中国作 为一个人口大国,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已经形成, 但人们的法治意 识,司法理念尚不成熟,加上国外反华势力猖獗,一些弱势群体 极易被敌对势力利用,成为对付国家政权柱石的急先锋, 他们公 开站出来挑战法律,利用个案作说辞,把司法人员置身于对抗冲 击的旋涡,成为被伤害的靶子,已引起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如 何才能让手持利剑的法官,拥有保护自身安

15、全的盾牌?笔者觉得 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是要从提高法官的业务能力入手,增加人民的满意度。法官是代表国家行使审判权的,虽然承办案件不可能使每个当事人 都满意,但要经得起法律的检验。一要做优“精英工程” o入额 的法官要有坚定的理想信念,要讲政治、讲大局、讲原则、讲学 习。法官要心中有党、心中有民、心中有责。在短时间内实现员 额法官的角色转换,通过多种形式提高他们的业务技能, 使他们 成为活法典、法学家、政治家。二要打造“铁案工程”o要办好案件,法官必须要有扎实的法律功底。光有扎实的法律功底,法 官不一定能办好案件。这就要求法官有“工匠精神”:办案有公心、有良心、有善心、有爱心、有耐心、得民心。

16、诸心协力打造 铁案。三要打造“草根工程” o最易受到人身伤害的是基层法院 的法官,最难干好的也是基层法院的法官, 基层人民法院应该是2017年2月7日人民法院报五版胡昌明法官不容伤害安保机制亟待建立8大法官成长的摇篮。基层法院的法官追求一定要有高起点,这个 高起点当然也是包括扑下身子, 用老百姓容易接受的方式释法明 理,用老百姓容易接受的方式息诉止讼, 用老百姓容易接受的方 式解决新类型纠纷。二是要从提高法官的工作方法入手,增加人民的信任度。人民法官为人民。“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 义”是我们努力的方向,人民满意和信任是对我们司法工作最大 的褒奖。虽然我们做了许多卓有成效的工

17、作以后,当事人仍然不满意,这说明他们不认可我们法官的工作, 这就要我们从工作方 法上找原因。毛泽东说:“政策和策略是党的生命。”我们法官具 备了执法办案的法律知识, 我们在实际工作中也依法办案, 老百 姓却不信任我们,这说明我们的方法出了问题, 这就要我们改善 工作方法。长期以来,我国逐渐摸索出了巡回审判制度、人民陪 审制度、人大代表监督制度,以及地头庭审、床前庭审、巡回审 判模式。当然还可以开放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涉诉案件当事人 参与案件执行、旁听案件庭审,让他们参与到案件审执过程中来, 感受到法官的付出和辛劳,增加对司法工作的信任和理解。三是要从提高法律宣传力度入手, 增加人民的守法度。伤

18、害 法官的行为是守法意识薄弱。 法律是否深入人心,既要普及教育 也要加强管理。普及法律教育:一要创新普及法律知识的文化载 体,充分利用电视、传媒、自媒体这些普法工具,占领普法制高 点,不让别有用心的人有可乘之机。 二要充分利用自身的平台优势,通过以案说法、以案明法、以案普法。通过曝光暴力抗法者 的违法犯罪行为,通过报道拒绝执行案件当事人的违法犯罪案件 审理,来教育群众。力求“审理一案,教育一片”。通过剖析伤害法官的具体案件,警示伤害法官案件的发生。 三要加强对法治 宣传的管理。落实法律宣传的归口管理问题, 具体的说宣传教育 要“扎口”,宣传侧重用法治思维来引导社会,关于司法审判的 宣传要“扎口

19、”,法无定论不枉论,已有定论要卫权。涉及法官 的事件在微信微博上出现,要及时查明真相,还法官清白,该删 的及时删,该应对的要及时组织力量应对。四要从提高警卫防范意识入手, 增加人民群众对法官的敬重 度。加大案件审理风险评估力度,做好预警、预防暴力伤害法官 事件发生显得十分重要。古语“上医治未病”,法官不可能、不需要,也不能对当事人的每一项诉求都无条件服从,无底线满足O人民敬重法官,不是敬重这个职业,而是敬畏的国家法律,人 民法院要确立六个意识:一是法官要有“距离意识” O要与当事 人、案件代理人保持距离,不能让陌生人靠近,不能把个人和近 亲属的基本信息随意透露给当事人。 二是法官要有“团队意识

20、”。 各级法院要迅速建立法院工作人员人身安全工作领导小组,把团队战友当成自己的兄弟,关心他们及其亲友的人身安全。 三是法 官要有“信息沟通意识” O法院工作人员人身安全工作领导小组 要建立“人身安全信息库”,发现不良苗头,要及时互通信息,2017年2月21日人民法院报2版,周陈华诉讼风险岂可由法官人身安危买单10争取相互支持。四是法官要有“组织意识”O当个人和亲友人身安全遭受威胁,要主动向“法官权益保障委员会”报告,寻求法 院工作人员人身安全工作领导小组帮助。五是法院要有提升“装备意识”。各级法院要把司法安全装备的提档升级作为一项工作 指标,及时更新换代,确保法官在人身权受到侵犯时,能及时录 音、录像、摄影,固定证据。六是法院要有“武装保障意识”O法院的办法,法院与公安机关的联防联动方案都不是保护法 官人身权益不受侵犯的“伞” O当法院工作人员人身安全受到威 胁时,要有专门的措施、专门处置方案、专门警卫人员、专门技 术手段,确保法院工作人员人身不受侵犯。只有建立一支敢打必 胜的司法警察队伍才是确保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