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北地方社会研究》课程教学大纲_第1页
《苏北地方社会研究》课程教学大纲_第2页
《苏北地方社会研究》课程教学大纲_第3页
《苏北地方社会研究》课程教学大纲_第4页
《苏北地方社会研究》课程教学大纲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苏北地方社会研究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信息课程代码(COURSE CODE)304B1034课程名称(COURSE TITLE)苏北地方社会研究课程性质(COURSECHARACTER)专业选修课学分(CREDIT)2学时(CONTACT HOURS)32先修课程(PRE-COURSE)中国古代史、中国近代史、中国现代史课程负责人(COURSE COORDINATOR)适用专业历史学(师范)课程简介:本课程为专业选修课程,是为大学历史系三年级本科生开设的专业课程,是历史学 习的重要组成部分。该课程通过对苏北地方社会在秦汉、唐宋、明清时期的历史、文化 所进行的考察,特别是自近代以来的社会历史发展,

2、从苏北这个独特视角对中国历史进 行深入研究,使学生在了解苏北地方社会历史发展的同时,更好地了解 20 世纪中国乡村社会结构所发生的历史性变动,及其在建设现代民族国家过程中乡村社会独特的境遇, 进而使学生真正理解和掌握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的基本趋势。课程分导言、苏北区域历史 和地理、淮河与苏北、中国大历史视域下的苏北、近代苏北地方社会的失范、苏北地方 统治秩序的重构、秩序重构的社会后果等七个部分。通过学习,学生将能够完整、系统、准确地掌握中国历史上乡村社会演变的基本走向,特别是能够把握近现代史上乡村社会 嬗变的特点,提高自身的理论素质和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二、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程学习,

3、学生以两千余年的苏北地方社会变迁为视角,系统地认知苏北区域在秦汉、唐宋、明清乃至民国时期的历史进程,特别是自近代以来的社会历史发展。较好地掌握这一历史进程中所呈现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及相关的历史知识,进而建构起苏北地方社会研究课程学习的方法与路径,运用历史学、地理学、社会学、政治学等理论和方法, 对苏北地方社会演变之脉络及重大历史事件进行解读、研判、评估,得出合乎科学性、历史性的见解和认知。通过本课程学习,学生能够掌握历史学习的基本技能,利用现代多元化的手段方式查阅与梳理相关历史文献,建构较为厚实的历史知识体系与理论基础,使学生在读、思、写等方面的综合能力有明显提升,同时结合田野调查,全方位培

4、养学生的能力,以胜任未来的历史教学与研究及从事相关行业的工作。通过本课程学习,学生能够在剖析苏北地方社会的基础上,认识中国历史发展的复杂性和艰巨性。善于归纳,运用历史文献及知识,解决苏北区域小社会与国家大历史之间的关系问题,学会从微观和宏观结合的角度来立体考察中国社会的变迁发展。注重对苏北区域进行纵向与横向的历史比较和分析,培养宽阔的历史视野,对区域社会的特点、规律以及对中国大历史进程的影响等方面,有基本的认知,形成良好的历史研究与教学素养。通过本课程学习,学生能够在了解中国大历史发展普遍规律的同时,也充分认识到地方区域社会变迁的特殊性,尤其是在建设现代民族国家过程中乡村社会独特的境遇,进而使

5、学生真正理解和掌握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的基本趋势。课程目标对毕业要求的支撑关系表毕业要求毕业要求指标点课程目标 1课程目标 2课程目标 3课程目标 4毕业要求 1毕业要求指标点 1.1M毕业要求指标点 1.2毕业要求指标点 1.3M毕业要求 3毕业要求指标点 3.1H毕业要求指标点 3.2HH毕业要求指标点 3.3H毕业要求 4毕业要求指标点 4.1ML毕业要求 7毕业要求指标点 7.1M毕业要求指标点 7.2M毕业要求 8毕业要求指标点 8.1M毕业要求指标点 8.2M三、教学内容与预期学习成效知识单元对应课程目标知识点预期学习成效实现环节学时导言课程目 标 1、2、3、4苏北地方社会研究意义中

6、国乡村社会变迁的基本特点、影响学习目的、意义、方法了解中国乡村社会变迁的基本特点及对中国社会演进大势的影响;熟悉区域社会史的研究概况,明确学习的意义及方法。课堂教学 多媒体课件21. 苏北区域的地理历史概况课程目 标 1、2、 3苏北地理环境;苏北历史演变。了解苏北区域的自然地质、地貌和资源概况;了解并掌握苏北区域历史沿革,重点是高层政区建制与区域政治中心的变迁、县级政区的次第设置;了解苏北区域的地理历史概况后,从而对苏北地方与中国大历史之关系形成全面、连贯的认识。课堂教学多媒体课件课堂研讨实践:就苏北地理历史概况进行探讨,书面作业及课堂交流62. 淮河与运河双重作用下的苏北课程目 标 1、2

7、、3、4淮河与苏北社会发展运河与苏北社会漕河盐榷与苏北社会。从神话传说、考古发现和文献史料中去了解淮河与苏北区域社会发展之关系;从文献史料和历史遗存去了解运河与苏北区域社会发展之关系;分别结合中国古代社会的漕河盐榷制度探讨苏北社会之发展。课堂教学; 多媒体课件实践:对淮安历史文化遗存 进行田野调查, 印证课堂教学内容。43. 近代苏北地方社会的衰败与失范课程目 标 1、2、3、4中国传统乡村社会结构的失衡;近代以来苏北地方社会的全面衰败;苏北地方社会的三种典型失范现象。了解掌握中国传统乡村社会控制模式及近代以来的失衡;结合运河淤塞和王朝末世,掌握十九世纪中期后苏北区域趋于全面衰败的基本态势;课

8、堂教学多媒体课件课后实践:63.在探讨苏北民性的基础上,对匪化、劣化和秘密会社纵横三种社会失范现象及危害进行分析。4. 苏北地方社会的统治秩序重构课程目 标 1、2、 3新政治架构的建立;乡村社会统治基础改造地方政权的军事化倾向苏北公共工程之兴建。县政府、县党部和区公所之功用与评价;传统土豪劣绅势力的削弱和新乡绅的崛起地方政权的军事化、保甲制度推行、社会后果导淮入海等公共工程的实施与评价。课堂教学多媒体课件研讨-国民党地方政权之社会改造的效果评价65. 秩序重构的社会后果课程目 标 2、3、 4新秩序体制与国家权力的扩张国家社会:依附与排拒。苏北发展道路之讨论。以权力、政府职能和社会动员力为观

9、测点,分析新体制与国家权力扩张之关系;对新秩序体制下的社会显性依附和隐形排斥抗拒进行讨论。对苏北历史进程作全时段考察,就其发展道路进行开放式讨论。课堂教学与交流多媒体课件46.结语课程目 标 1、2、3、4中国区域发展与大历史关系;近代以来中国社会转型发展之艰巨性中国社会发展之展望。结合中国历史发展之大趋势看区域社会发展之意义;从近代转型之艰难看中国社会发展之前路。课堂教学;课堂研讨:如何认识中国社会的近代转型。2课程目 标 1、2、3、4本学期教学内容的基本点识记能力、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写作与表达能力、价值观等方面的提升与养成。课堂检测2四、成绩评定及考核方式知识单元对应课程目标考核方式成绩

10、评定课程教学内容概述课程目标 1、2、3、4布置学期作业:结合课程学习,撰写一篇读书笔记、考察报告或小论文(不少于 2000 字)本课程成绩包括 3 个部分,包括平时出勤及课堂讨论交流、课堂即时书面作业、小论文或读书笔记撰写质量等方面。本课程属于考查课程, 平时成绩不少于 3 次,占比100%。具体要求及成绩评定说明如下:课堂出勤:无故旷课 3 次及以上,取消本课程的成绩评定。书面作业缺交 1 次,本课程成绩扣除三分之一。期末课堂检测。本次检测以卷面形式举行, 时间 1 学时。一般安排在本课程教学的最后一次课。缺席者不安排补考。读书笔记或小论文。读书笔记反映学生课堂听课及学期整体学习状态与效率

11、,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进行随机抽检或集体检查,根据笔记及学习质量予以成绩评估,一次不提供提出警告,两次缺席者判定 1 次平时成绩空缺。这是学期大作业,提交时学生需提供查重率分析报告,作为作业批改与成绩评判重要依据。2.平时成绩:(1)课后书面作业及课堂交流占比 60%;(2)期末课堂检测占比40%。1.导言课程目标 1、2、3、4课堂研讨:中国乡村社会变迁的基本特点?2. 苏北区域的地理历史概况课程目标 1、2、3、4课堂研讨:如何理解区域社会与大历史的关系?3. 淮河与运河双重作用下的苏北课程目标 1、2、3、4课堂研讨:对淮安古代历史文化遗存进行田野调查,印证课堂教学内容。4.近代苏北地方社

12、会的衰败与失范课程目标 1、2、3课堂研讨:对淮安近代历史文化遗存进行田野调查,印证课堂教学内容。5. 苏北地方社会的统治秩序重构课程目标 2、3、4课堂研讨:国民党地方政权之社会改造的效果评价6. 秩序重构的社会后果课程目标 1、2、3课堂研讨:对苏北历史进程作全时段考察, 就其发展道路进行开放式讨论7.结语课程目标 2、3、4课堂研讨:从近代转型之艰难看中国社会发展之前路课堂检测五、课程教材及主要参考书(一)建议教材自编讲义(二)主要参考书失范与重构M.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 年.王树槐中国现代化的区域研究:江苏省,18601916M.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专刊(48),1984 年.赵秀玲中国乡里制度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8 年.郑大华民国乡村建设运动 M.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 年.周积明、宋德金中国社会史论(上、下) M. 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黄丽生淮河流域的水利事业M.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