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孟》教学设计_第1页
《孔孟》教学设计_第2页
《孔孟》教学设计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孔孟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初步了解孔孟思想观点的异同点;2背诵孔孟的名言警句。能力目标:通过课文学习,培养学生从事物发生,问题产生的时代背景中去分析原因的能力。情意目标:为孔孟两位伟大的哲人自豪,为祖国的悠久历史和深厚文化积淀骄傲。教学过程一、导入:“大成至圣老师”大家都知道指的是孔子,在儒家学派中,地位仅次于他的就是孟子了,所以孟子被称为“亚圣”。这两位人物,常常是孔孟并举,孔孟之道并提,被视为儒学的代表人物,孟子被认为完全继承了孔子的学说和观点。他们的学术观点,生活理念被认为毫无二致。事实是这样的吗?让我们一同走进课文孔孟。二、简介作者和孔孟及他们的名言警句(多媒体显示)三、研习课文

2、导读第一自然段齐读第一自然段,思考:从哪里可以看出人们总认为孔孟是一体的?(形影相随,孔称“至圣”,孟称“亚圣”,孔有论语,孟有孟子,孔主张“成仁”,孟主张“取义”总之,从两人“尊号”、著述、主张方面,都印证了这一点形影相随,孟随孔,有孔则有孟。)(板书:形影相随)那么,真的是如影相随,孔孟一体吗?(由此一问,导入第二、三、四自然段的阅读)导读二、三、四自然段。请同学朗读(24)这三个自然段,找出孔孟的不同之处,完成表格的填写。(多媒体显示)通过以上列举分析,我们清楚了,虽然我们张口就说“孔孟之道”,实际上“孔”“孟”除了有许多相同的地方之外,两人还各有其“道”主张见解并不完全相同。文章的深刻

3、就在于此,作者并不停留在表象上,而是引导我们深长思之,那么作者认为造成孔孟思想差异的根源究竟是什么呢?请同学们阅读课文的(511)段回答这个问题.导读五十一自然段。(1)这七个自然段落,集中分析了孔孟不同的原因。请同学看一下,个性不同是二人主张不同的原因吗?(是,又不是。因为作者明确指出“不能说无关”,能解读这个句式,就是有关的意思。但作者用了上述句式,表达“有关”的成份就压到了最低点,实际上作者的意思已经很明显了,有关,但关系不大,基本无关,另有原因在。)根本的原因是什么呢?(1)相去两百年,中国局势,已起了很大变化;(2)此一时,彼一时)(2)孔子时代社会特点是什么?(多媒体显示)板书:社

4、会相对宁静。(3)孟子时代社会特点是什么?(多媒体显示)板书:社会十分动乱。4、导读十二、十三自然段造成孔孟之道同中有异的根本原因在于时代,在于中国独特历史地理特点。社会相对宁静,孔子才会闲适;民不聊生,孟子只能大声疾呼“民有饥色,野有饿殍”,时代造就了思想,思想与时俱进,这也是孔、孟主张虽有不同但却是“圣”的原因所在吧!5、研读句子,回答问题6、课文小结补充:下面两段文字分别选自论语和孟子,请同学读一下,说一说哪一篇选自论语,哪一篇选自孟子。(一)曰:“麻冕,礼也;今也纯,俭,吾从众。拜下,礼也;今拜乎上,泰也。虽违众,吾从下。”(选自论语)译文说:“用麻布作礼帽,这是合于古礼的;召集大家都用丝来做,这样俭省一些(麻做礼帽,按规定要用经线2400根,细密难成,不如用丝俭省),我同意大家这样做。臣见君时,先在堂下跑拜,然后升堂再跑拜,这是合于古礼的。召集大家都直接升堂行跑拜礼,这是一种骄傲轻慢的表现。虽然违反大家的作法,我仍然要从古礼,在堂下跑拜。(二)曰:“汤放桀,武王伐纣,有诸?“对曰:“于传有之。”曰:“臣弑其君,可乎?”曰:“贼仁者谓之贼;贼义者谓之残”。残贼之人谓之一夫。闻诛一夫纣矣,未闻弑君也。“(选自孟子)译文齐宣王问:“商汤流放夏桀,周武王讨伐商纣,真的有这些事吗?”孟子答:“史料中有这种记载。”宣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