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舟记》教学设计_第1页
《核舟记》教学设计_第2页
《核舟记》教学设计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核舟记导学案学习目标:1、积累文言词汇2、了解古代工艺美术的卓越成就3、学习总分总结构和空间说明顺序 知识链接:魏学洢生于1596年,卒于1625年,其所得之核舟为王叔远1622年(天启壬戌年)所刻,为王氏晚年所刻。 当第一个中国明代科学家徐光启,(1562年生,1633年卒)在他的有生之年终于用洋人的望远镜观测到日食时,这也就标志着放大镜将给中国人的微雕艺术带来前所未有的发展。然而,这样“贵值兼金价”的工具,是绝不会很快用在工匠艺人之手的。因此,微雕的真正意义上向“微小”的革命,当在放大镜普及之后。王叔远雕刻核舟时,没有使用放大工具,全仗目力。预习:1、读准下列字的字音罔( wng ) 贻(

2、 y ) 八分有奇( j ) 黍( sh ) 糁( sn ) 髯( rn ) 褶( zh ) 膝(x ) 楫( j ) 篆(zhun ) 狭( xi )诎(q) 2、解释下列划线的词。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 奇妙精巧 ) 能以径寸之木( 用 )高可二黍许( 大约 ) 中轩敞者为舱( 是 )雕栏相望焉( 左右相对 ) 佛印绝类弥勒( 像 )珠可历历数也( 分明可数的样子 ) 钩画了了( 清楚明白 ) 诎右臂支船( 同“屈”,弯曲 ) 其船背稍夷( 平 )3、翻译全文。 学习过程:一、朗读课文,自主先学 (一)、归纳文言词汇 初步理解课文1多义词 奇: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 (奇妙)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

3、 (零数)有: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 (有,与“无”相对)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 (同“又”,用来连接整数和零数)为:为宫室、器皿、人物 (雕刻)中轩敞者为舱 (是)2. 同义词 约可: 大约。历历了了: 分明可数的样子。状然: 的样子。3虚词 而: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 (表并列,并且、而且)启窗而观 (表承接,可不译)而计其长,曾不盈寸 (表转折,但是、可是) 之:径寸之木 (助词,的)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 (代词,这) 其:其两膝相比者 (他们)其人视端容寂 (那)4、通假字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 (“有”同“又”, 用来连接整数和零数)诎右臂支船 (“诎”同“屈”,弯曲)左手倚一衡木 (“衡”同“横

4、”,横)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 (“简”同“拣”,挑选)二、研读课文、小组合作、展示交流:(一)思考并用课文中的语句回答下列问题:1、本文的说明对象是什么?它有多大? 核舟。 长约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许。2、这个工艺品是用什么作成的? 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3、雕刻者是谁? (王叔远)4、作者是怎样称赞他的雕刻技术的? 技亦灵怪矣哉5、工艺品核舟的主题是什么? (盖大苏泛赤壁云)6、这么小的核舟上雕刻了多少人和物呢? “通计一舟,为人五为字共三十有四”(二)思考讨论:1课文如此细致地介绍核舟这雕刻品的艺术形象,说明了什么?雕刻技艺的奇巧、灵怪2题目核舟记的“记”是不是“记叙”?这是一篇介绍事物的说明文。

5、题目中的“记”在这里是描述、摹写的意思。文章全面而如实地描述了雕刻在核舟上的人和物,活灵活现,使人能领会神奇的刻工。(三) 概括各段写了什么内容?分析文章思路。(略)(四)理清课文结构1、对主体部分按照什么样的顺序?全文采用怎样的结构?以空间方位为序。 全文采用总分总的结构。2.课文分说部分不是按从头到尾的顺序,而是按船的中部、船头、船尾、船背的顺序描述“核舟”上的景物。作者从船的中部写起,有什么好处? 先写船中间的船舱部分,叙述它的窗子数量、位置,特别点明右窗扇上刻的是苏轼的后赤壁赋中的“山高月小,水落石出”两句,左窗扇刻的是前赤壁赋中“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两句,和第一段末句的“大苏泛赤壁”相照应,突出了雕刻品的主题。3、船舱两侧窗上刻的文字对表现核舟主题和王叔远技艺有什么作用? 对联从侧面显示了核舟的主题是“大苏泛赤壁”;窗可开关,充分显示了核舟雕刻技艺的精湛。 课堂检测:1 、将下面句子译成现代汉语。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 (3)启窗而望,雕栏相望焉。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 (4)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2、对下面一句朗读时音节停顿正确的是:( B ) A.虞山王毅叔远甫刻 C.虞山王毅叔远甫刻 B.虞山王毅叔远甫刻 D.虞山王毅叔远甫刻3、对下列几句“之”字的指代对象分析正确的是:( B ) 中轩敞者为舱,箬篷覆之。闭之,则右刻清风徐来石青糁之左臂挂念珠倚之 A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