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基础教育财政投入的现状、问题与对策_第1页
农村基础教育财政投入的现状、问题与对策_第2页
农村基础教育财政投入的现状、问题与对策_第3页
农村基础教育财政投入的现状、问题与对策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农村根底教育财政投入的现状、问题与对策一、农村根底教育财政投入的现状与问题现行的农村根底教育投资体制始于1985年,其核心思想在于两点:一是分级办学、分级管理;二是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十几年中,农村根底教育投资体制一直是“以乡镇为主。这种体制在运行过程中暴露出了许多问题:教育经费短缺且使用效益不高,政府投资比重持续下降,投入程度的区域差距日益扩大等。而且由于我国乡镇经济开展程度及农民承受才能差异极大,使得农村根底教育普及和开展中出现了严重的不平衡,特别是经济落后地区教育经费短缺及由其引起的老师外流、师资缺乏问题异常突出。2000年开场在各地陆续展开的农村税费改革,取消了农村教育费附加和农村教育

2、集资两项政策,使原有的农村教育经费筹措机制发生了重大变化,农村根底教育的开展举步维艰。安徽省作为农村税费改革的发源地,税费改革较大幅度地减轻了农民负担,但基层政府的收入也随之减少。2000年1776个乡镇财政供应人员达66万人,仅工资一项就需要49.5亿元,而当年乡镇可用财力约46亿元,连乡镇人员工资都不够,根本无力举办农村根底教育等公用事业。为此,国务院2001年公布的?关于根底教育改革与开展的决定?中提出“实行在国务院指导下,由地方政府负责、分级管理、以县为主的农村根底教育管理投资、管理体制。2002年国务院办公厅下发的?关于完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的通知?也强调:农村义务教育实行“在国务

3、院指导下,由地方政府负责、分级管理、以县为主的体制,从政策上实现了由“以乡镇为主到“以县为主的根底教育投入体制的过渡。从政策层面上明确规定了农村义务教育应以县级财政支付为主,使根底教育投资体制改革向前迈进了一步,但其理论意义不大。“以县为主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使县内教育投入的贫富差异得以平衡,但仍无补于一个县财政的绝对匮乏。事实上县财政和乡镇财政有着相似的困难处境,很少有地方乡镇开展较差而县财政却能“风景那边独好。即使把权责由乡上升到县,也并不能从根本上改变义务教育投入短缺的现状,这一点可以从目前仍然存在的老师工资拖欠现象得到印证。当前我国的财力分配格局中,中央和省级政府掌握了主要财力,但根本摆脱

4、了负担根底教育的责任;县乡政府财力薄弱,却承当了绝大局部根底教育经费。小马拉大车,大马拉小车,这种政府间事权与财权不对称是根底教育经费短缺的制度成因。教育经费短缺及由其引起的老师外流、师资缺乏问题的根底教育现状,要求我们在当前政策的指导下,结合国外经历进一步完善根底教育投资体制。二、完善农村根底教育财政投入的理论根底和国外经历一、根底教育财政投入体制的理论根底根据公共经济学理论,根底教育是一种典型的公共物品。由于根底教育是一种全民教育,传授的是根底知识,目的是满足社会公众对初等教育的需求,推动人类文明的进程。根底教育的数量和质量直接关系着一个国家整体素质程度的上下和综合国力的强弱,它是经济和社

5、会开展的重要推动因素,对一个国家的长远开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因此具有较强的公共性和较弱的私人性,是一种准公共物品。对于农村而言,通过根底教育进步农村人口的整体劳动素质,使其进步进入劳动力市场的才能,是促进农村地区经济和社会开展的一个重要手段。研究说明,教育是缓解贫困的重要手段。根底教育具有正的外部效应。根底教育不仅可使个人获益,也可使别人获益。教育收益通常并不能被限制在某个地理区域,也不能被限制在某个产业部门。人们一旦承受了良好的根底教育,就具有了更强的判断才能,能进步自己的涉世处事才能。根底教育是进步整个民族素质的根本途径,到达社会民主与法制的必由之路,其社会收益是显而易见的,显著的外部性特

6、征决定了根底教育必须由政府来进展投资。根据世界银行高级教育经济学家普萨卡拉波罗斯对教育投资回报率进展研究说明,不同阶段的教育回报率是不同的,初等教育投资的回报率和社会回报率相对与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都要高,而且初等教育的社会效益更加明显。从区域来看,农村根底教育的外部性比城市更要加强。每年都有大量的农民子弟通过高考走进大学,他们毕业后很少回到农村,从而使农村根底教育成为城市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城市成为农村根底教育的收益者。所以,农村教育单纯由农村县、乡两级地方政府财政来投资不符合公共产品投资与受益的相对公平性。二国外根底教育投资体制当今世界,各国政府都特别重视教育的开展,根据根底教育的特点,将其

7、投资举办责任归于州政府和地方政府的为多,并以州政府为主。美国是三级政府共同负责的,以州政府为主组织根底教育。1992年,公立根底教育资金来源中,联邦占6.6%,州政府占约46%,地方政府包括城市、镇或县的一局部占47%。根底教育是州和地方政府提供的最根本的公共效劳,也是最大的支出1991年占州和地方政府总支出的1/4,占地方本级支出的40%。1992年,50个州共有36个州的州级教育资金占教育总支出的40%,有46个州占比到达30%以上。转贴于论文联盟.ll.法国有中央、大区、盛市镇政府四级体制,根底教育由省和市镇共同承当,但以省政府为主。省政府负责初中教育,占全部根底教育投资的85%左右。小

8、学教育由市镇财政负责,仅占全部教育经费的15%。在澳大利亚,初等和中等教育的支出责任完全在州政府,州政府负责管理和经营学校,并负责学校所有的资金来源,地方政府没有任何支出责任。在巴西、墨西哥,根底教育是中央和省的共同责任。在德国、印度、阿根廷,根底教育主要是省州政府负责任。三、完善农村根底教育财政投入制度的建议一树立科学的教育开展观教育作为上层建筑,其开展规模和速度必须同经济根底相适应,我们确定教育开展目的、规模和速度,必须与经济、社会开展程度相适应。教育尤其是根底教育,具有周期长、见效慢的特点,教育的平衡开展相对教育大起大落更能适应社会和经济开展的需要。农村经济开展落后,经济根底还很薄弱,财

9、力有限,更应当树立科学的教育开展观,确立与当地经济相适应的根底教育目的,利用有限的教育资金,实现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全面进步教育的投资效益。二、构建新的根底教育投资格局,明确各级政府在根底教育中的投资比例作为公共物品的根底教育应当按照公共经济学理论,同时借鉴国外根底教育投资体制的先进经历,明确各级政府在根底教育投资中的投资责任。把根底教育的责任安排在中央和省级政府,同时县级财政也承当重要职责,最终形成多级政府承当根底教育职责的财政保障格局。就当前而言,可以解决县、乡两级财政的投资窘态,调整根底教育公共投资的责任与义务不对称现象。就长远来看,有助于解决我国目前存在的根底教育分布不均的问题,实现政

10、府的教育宏观调控目的。详细由中央按照因素计算法确定根底教育的公共支出的基准数额。按照在校生和老师岗位计算经常性支出费用,按照各省学校数量和规模确定校舍根底建立经费。中央按照基准数额的一定比例参照他国可以为10%-20%划到各省;各省按照此标准至少承当40%,经济条件好的,可以增加资金数额;县级财政拿出基准数额的40%-50%,根据当地经济状况增加数额。三级政府的资金共同组成根底教育资金,成立专门帐户严格管理。乡镇政府不在承当根底教育支出,而负责辖区内的根底教育组织工作。三、充分利用中央和省级政府根底教育的财政转移支付手段各级政府对根底教育投资的分担比例已经明确,但对根底教育实行财政转移支付是必不可少的,尤其是对贫困地区的落后的根底教育。通过政府财政转移支付可以在根底教育正常开展的同时,实现政府对教育因经济地区差异导致的地区失衡进展宏观调控,进展教育政策引导。四、以税收制度保障各级政府根底教育投资的资金来源在保证现有的税制构造和税收总量的情况下,明确一项或假设干项税种为义务教育专项税,宏观调控义务教育。这方面可以借鉴美国的做法,美国教育经费主要来源于各州的财产税,另有一些国家把个人所得税收入专项作为教育资金来源。采用这种征税方法税基稳定丰富,税收来源不会因为经济的波动而有较大的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