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泓域/储能设备公司企业文化管理手册储能设备公司企业文化管理手册目录 TOC o 1-3 h z u HYPERLINK l _Toc112786549 一、 项目概况 PAGEREF _Toc112786549 h 2 HYPERLINK l _Toc112786550 二、 评价标准 PAGEREF _Toc112786550 h 5 HYPERLINK l _Toc112786551 三、 企业文化投入与产出的特点 PAGEREF _Toc112786551 h 8 HYPERLINK l _Toc112786552 四、 企业文化建设与管理的基本力量 PAGEREF _Toc112786
2、552 h 10 HYPERLINK l _Toc112786553 五、 “以人为本”的主旨 PAGEREF _Toc112786553 h 13 HYPERLINK l _Toc112786554 六、 科学技术环境 PAGEREF _Toc112786554 h 17 HYPERLINK l _Toc112786555 七、 社会文化环境 PAGEREF _Toc112786555 h 20 HYPERLINK l _Toc112786556 八、 企业文化方格理论 PAGEREF _Toc112786556 h 25 HYPERLINK l _Toc112786557 九、 企业文化理
3、论潮源 PAGEREF _Toc112786557 h 32 HYPERLINK l _Toc112786558 十、 先进企业的共同精神追求 PAGEREF _Toc112786558 h 50 HYPERLINK l _Toc112786559 十一、 企业精神企业文化的亮点 PAGEREF _Toc112786559 h 55 HYPERLINK l _Toc112786560 十二、 企业文化管理与制度管理的关系 PAGEREF _Toc112786560 h 59 HYPERLINK l _Toc112786561 十三、 企业文化管理与人力资源管理的关系 PAGEREF _Toc1
4、12786561 h 63 HYPERLINK l _Toc112786562 十四、 产业环境分析 PAGEREF _Toc112786562 h 66 HYPERLINK l _Toc112786563 十五、 长时储能:碳中和时代的必然呼唤 PAGEREF _Toc112786563 h 67 HYPERLINK l _Toc112786564 十六、 必要性分析 PAGEREF _Toc112786564 h 68 HYPERLINK l _Toc112786565 十七、 公司简介 PAGEREF _Toc112786565 h 69 HYPERLINK l _Toc11278656
5、6 公司合并资产负债表主要数据 PAGEREF _Toc112786566 h 70 HYPERLINK l _Toc112786567 公司合并利润表主要数据 PAGEREF _Toc112786567 h 70 HYPERLINK l _Toc112786568 十八、 发展规划分析 PAGEREF _Toc112786568 h 71 HYPERLINK l _Toc112786569 十九、 项目风险分析 PAGEREF _Toc112786569 h 78 HYPERLINK l _Toc112786570 二十、 项目风险对策 PAGEREF _Toc112786570 h 80
6、HYPERLINK l _Toc112786571 二十一、 法人治理 PAGEREF _Toc112786571 h 81项目概况(一)项目基本情况1、承办单位名称:xx有限公司2、项目性质:技术改造3、项目建设地点:xx(以最终选址方案为准)4、项目联系人:丁xx(二)主办单位基本情况经过多年的发展,公司拥有雄厚的技术实力,丰富的生产经营管理经验和可靠的产品质量保证体系,综合实力进一步增强。公司将继续提升供应链构建与管理、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应用研发。集团成立至今,始终坚持以人为本、质量第一、自主创新、持续改进,以技术领先求发展的方针。未来,在保持健康、稳定、快速、持续发展的同时,公司以“和
7、谐发展”为目标,践行社会责任,秉承“责任、公平、开放、求实”的企业责任,服务全国。公司坚持诚信为本、铸就品牌,优质服务、赢得市场的经营理念,秉承以人为本,始终坚持 “服务为先、品质为本、创新为魄、共赢为道”的经营理念,遵循“以客户需求为中心,坚持高端精品战略,提高最高的服务价值”的服务理念,奉行“唯才是用,唯德重用”的人才理念,致力于为客户量身定制出完美解决方案,满足高端市场高品质的需求。公司不断建设和完善企业信息化服务平台,实施“互联网+”企业专项行动,推广适合企业需求的信息化产品和服务,促进互联网和信息技术在企业经营管理各个环节中的应用,业通过信息化提高效率和效益。搭建信息化服务平台,培育
8、产业链,打造创新链,提升价值链,促进带动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协同发展。(三)项目建设选址及用地规模本期项目选址位于xx(以最终选址方案为准),占地面积约64.00亩。项目拟定建设区域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规划电力、给排水、通讯等公用设施条件完备,非常适宜本期项目建设。(四)项目总投资及资金构成本期项目总投资包括建设投资、建设期利息和流动资金。根据谨慎财务估算,项目总投资27414.95万元,其中:建设投资20510.14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74.81%;建设期利息227.34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0.83%;流动资金6677.47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24.36%。(五)项目资本金筹措方案项目总投资
9、27414.95万元,根据资金筹措方案,xx有限公司计划自筹资金(资本金)18135.71万元。(六)申请银行借款方案根据谨慎财务测算,本期工程项目申请银行借款总额9279.24万元。(七)项目预期经济效益规划目标1、项目达产年预期营业收入(SP):56100.00万元。2、年综合总成本费用(TC):46184.71万元。3、项目达产年净利润(NP):7246.43万元。4、财务内部收益率(FIRR):19.49%。5、全部投资回收期(Pt):5.84年(含建设期12个月)。6、达产年盈亏平衡点(BEP):22057.20万元(产值)。(八)项目建设进度规划项目计划从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编制到工程
10、竣工验收、投产运营共需12个月的时间。评价标准企业文化的评价分为两类,一类是对企业文化发育和成长客观状态的评价,另一类是对企业文化管理工作的评价。本书所阐述的主要是对企业文化发育和成长客观状态的评价。从根本上讲,评价企业文化优劣的标准很简单,就是看企业文化与企业所从事的事业及市场环境是否相适应,是否有助于形成企业的竞争力,是否有助于推动企业的长远发展。但具体来说,评价一个企业的文化优劣,要看企业文化的引导力、教化力、维系力和激励力这四种力量的大小。(一)引导力企业文化无形中发挥着引导作用;引导企业的行为,引导员工的行为。优秀的企业文化在人们心目中是一座灯塔,照亮着人们前进的方向,把人们引向光明
11、之途。当企业制定一项营销决策时,它会提示决策人不能为一时的销售盈利而丧失企业的商誉,应处理好企业利益与消费利益的关系,处理好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的关系;当企业推出一项新的分配制度时,它会告诫管理者,分配制度的精神不在于惩罚,而在于正面激励;当员工早晨走上工作岗位,它会提醒他们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专业精神做好每一件事,不能把工作当成负,担和赚钱的手段,而应从中寻求创造和奉献的乐趣。毫无疑问,劣质的企业文化一定会把人们引向迷途和黑暗。只要看企业主流文化能否对企业和员工起到正面引导作用,或引导力大小,即可对企业文化的优劣状况给出一个大体评价。(二)教化力一个企业的文化是否有成效,首先要看它能不能提供对企业
12、从上到下各种角色的教化与训练。企业文化的教化力,往往不只是能提供保证企业业务经营正常运转的职业训练和角色训练,即不只是一种纯粹的职业技能、技术和专业素质训练,也不只是常规的社会道,德教育,而是能造就特有的“企业人”。健康、完美的企业文化,反映着企业看问题的独特的视角、价值观、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给人以责任感、正义感,使人能够区分善恶美丑、是非曲直,引导员工做人以诚相待,做事讲信誉,公私应分明,工作应进取,对“企业人”起着全方位的正面教化作用。而一种病态的企业文化,其教化作用则是负面的,它给予员工的必是人世间无公平可言,信誉、名声不值钱,做人要圆滑、老到,环境本来是充满敌意的,工作说得过去就行等
13、。两种不同的企业文化,其教化作用是截然不同的。评价一种企业文化的优劣,只要看其教化作用的方向以及教化力的大小,便能得出较为正确的评价意见。(三)维系力维系企业共同体存续的核心和基本力量是企业文化。一个企业只要有了自己的文化传统,就有了价值支柱,就有了精神寄托,就有了追求和向往,就有了在逆境中求生存的勇气和力量。没有资金,可以用信用得到贷款,引进资金;没有主意,可以集思广益,获取情报,也可以引进人才与技术;陷入困境,可以全员同舟共济,共渡难关,遇到“外敌人侵”,大家可以“同仇敌气”,协同作战。企业文化维系力的大小主要通过以下几个方面得到检验:一是企业能否提供一种物质诱因(或物质刺激)与员工贡献相
14、平衡的机制,使员工在企业困难时期能够牺牲报酬,在景气时期能够分享收益;二是企业能否提供职业安全保障机制,满足员工职业安全感的需要;三是企业能否创造一种团体认同感,使员工有归属感,形成一种靠对共同事业的认同而不是靠血缘关系或物质利益带来的团体凝聚力;四是企业能否通过创造一种成就感与机会均等感,让员工看到有实现理想的可能;五是企业能否通过对员工自我价值与企业经营目标的协调,使员工找到二者的最佳结合点和最大的发展空间。(四)激励力企业文化的激励力,也就是企业文化对文化行为主体能够产生激发、动员、鼓动、推进的力量。激励的结果往往具有某种放大效应。事实上,依照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能够满足企业员工各个层次
15、需要的企业文化,在其发挥维系作用的同时,又具有激励力。一种优秀的企业文化,给人以明确的目标,在企业主导价值观念的引导下,鼓励人们坚持个性,不断创新,为人们提供露头角的广阔天地;一种优秀的企业文化,为每一个人提供一种积极向上的价值动力,鼓励每一个人恪尽职守,超越自我,创造佳绩。一种不良的企业文化肯定没有这种力量和功效。因此,从企业文化对组织成员是否具有激励作用和激励力的大小,可以对企业文化的优劣程度做出一个大体的评价。企业文化投入与产出的特点为了更好地研究企业文化的评价标准、方法与指标体系,有必要首先对企业文化投入与产出的特点做一简要分析。(一)投入与产出比特点企业文化管理需要投入,自然也会有产
16、出,而且这种投入与产出比在所有的非物质项目投入与产出比中是最大的。以前很多人认为企业文化管理的投入是成本,是一种管理成本。本书认为,企业文化管理的投入不是成本,而是投资。投资与成本的概念不一样,投资是追求回报的,是讲效益的;而成本是要压缩的,是需要节省的。从成本观出发,企业文化管理投入越少越好,不花钱才好;但从投资观出发,为了加强企业文化管理,应当加大投资,在特殊时期,当企业文化严重滞后于企业发展需要时,还要追加投资。当然,在企业文化管理上的投资,不光是物质方面的,更重要的是精神方面的,如情感、智慧的投入等。(二)投资回报周期特点在企业文化管理上的投资,其产出(回报)不是立竿见影的。这种产出具
17、有间接性、模糊性和长期性的特点。这些特点往往影响人们对企业文化管理价值的正确判断。有些人说,抓经营管理是实的,马上能见成效;抓企业文化是虚的,无法衡量其具体效果,因此没有建设企业文化的积极性,不少企业只是在宣传部门挂一块牌子,企业文化管理成为一种部门职能,不把企业文化管理放到应有的“一把手工程”的战略地位上。(三)产品特点企业文化管理的投入,其产出包括两部分:一是精神产品,如正确的价值观、坚定的信仰、高尚的追求、良好的道德风尚、快捷有效的工作作风和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等。二,是物质产品,即经济效益。通过企业文化管理带来的经济效益,需要通过一定的通道。比如,促使企业按经济规律办事,提高经营效率;调
18、动人的工作积极性,产生精神变物质的效应;提高企业商誉,增加品牌价值等。但这种周期往往比较长,且较难测量。美国管理学家约翰科特所著的企业文化与经营业绩一书,通过对大量企业文化成功案例的分析论证,使人们坚信文化就是生产力,文化就是无形资产,文化就是财富。在企业文化管理上舍得投入,加上对这种投资进行科学管理,一定会获得理想的产出。企业文化建设与管理的基本力量毛泽东曾经说过,人民群众是创造历史的真正动力。企业员工是推动企业生产力发展的最活跃的因素,也是企业文化建设与管理的基本力量。企业文化建设与管理的过程,本质上就是企业员工在生产经营活动中不断创造、不断实践文化的过程。(一)企业文化的创造者企业员工身
19、处生产经营第一线,他们在用自己勤劳的双手创造物质文明的同时,也在用自己的智慧创造着精神文明。企业文化既体现着企业家的智慧,更体现着员工的智慧。在企业中,个别员工也许不是最有智慧的,不一定比得上高层管理者和企业家,但他们作为一个群体,集体的智慧是最强大的,正是靠着他们集体的聪明才智,不断丰富着企业文化的内容,推动着企业文化的革新与进步。比如,企业员工在新技术、新产品开发中,接触到大量的科技信息,迸发出很多先进思想的火花,这些信息和思想火花集中起来就可能成为一种新文化的材料,技术与产品的开发过程也就变成文化的变革过程,创新思想、宽容失败以及实事求是的文化观念可能由此而生。再如,员工从事生产活动,面
20、对现代化大生产,分工细密,环环相扣,一个环节出现纸漏,就会影响整个生产过程,因此协作观念和集体主义精神应运而生;同时,现代化作业要求人们办事认真,遵守规范和标准,因此也会产生与之相适应的精益求精的工作精神和严谨、严格、严密、严明的工作作风。又比如,员工从事营销活动,与供应商、经销商、竞争者及顾客打交道,会使他们树立强烈的市场意识、竞争意识、危机意识、风险意识和先进的服务理念,并认清企业与供应商、经销商、竞争者、顾客相互依存的关系,认清竞争与合作、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企业眼前利益与长期利益的辩证统一关系。固然,企业文化离不开企业家的积极倡导和精心培育,这种倡导和培育加速了企业文化的新陈代谢,即摒
21、弃旧文化、创造新文化的过程。但是,企业文化源于企业生产经营实践,源于员工在生产经营实践中产生的群体意识。可以说,新文化是由员工在生产经营实践中创造的,没有这种创造活动,企业文化就犹如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不可否认,在信息化时代,文化的相互传播速度越来越快,就一个企业来讲,企业家可能从企业外部(如其他企业)捕捉到一种新的文化,在本企业加以倡导和推广,但这种新的文化从广义来讲也是员工(其他企业员工)创造的,即使移植到本企业也必须有现实基础;否则,远离企业实际,再好的文化也不会发挥作用。(二)企业文化的实践者员工不仅是企业文化的创造者,也是企业文化的“载体”,是企业文化的承载者和实践者。企业文化不仅是
22、蕴藏在人们头脑中的一种意识、一种观念、一种思想和一种思维方式,从实践的角度看,它也是一种行为方式、一种办事规范、一种作风、一种传统和习惯以及一种精神风貌。如果企业文化只停留在精神层面,不能通过行为表现出来,就没有任何价值。在企业文化由精神向行为以及物质转化的过程中,员工是主要的实践者,正是靠全体员工在工作和生活中积极实践企业所倡导的主流文化,以一种正确的行为方式和行为规范,一种优良的工作作风和传统习惯,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爱岗敬业,做好本职工作,才能生产出好的产品,推出优质的服务,创造出最佳的经济效益,真正产生由精神变物质的积极效应。从这个角度看,企业文化管理过程就是在企业家的引导下,员工
23、积极认同、自觉实践的过程,员工实践的好坏,直接决定了企业文化管理成果的优劣。企业文化管理是需要一定的提炼、灌输和宣传推广等活动的,但这些活动都是手段,目的是实践。经过实践的企业文化才是真实的企业文化;否则,只能是可能的或泡沫的企业文化。从上述企业文化的创造和实践两个环节看,企业员工都起到关键性作用。人创造文化,文化也改造人。员工创造并实践企业文化,企业文化作为员工成长和发展最重要的环境,反过来也改造并提高了员工的思想素质、道德素质和文化素质。企业文化与员工素质在相互推动中共同得以提高。也正是因为如此,在企业文化管理中应充分贯彻“以人为本”的主旨。“以人为本”的主旨(一)人的本质人为什么能够创造
24、文化、承载文化和改造文化?我们需要对人的本质进行一些考察,从而也为确定以人为本的主旨找到理论依据。在西方传统哲学那里,人是介于神与自然之间的第三者,既具有灵魂,又具有肉体,人区别于神是因为人有肉体和物质性,人区别于自然是因为人有灵魂和精神性。在中国传统哲学看来,人总是处在与他人的相互关系中,人区别于动物的关键在于人有道德,学会修身养性、学会做人是人生的主要目标。在此基础上,马克思主义强调从社会关系和实践活动中来理解和把握人,认为人是名副其实的社会动物,劳动创造了人本身,人是各种社会关系的总和。从以上看出,人是具有自然属性、社会属性和精神属性的复合体,但本质是社会性和劳动性。依据这种观点,我们不
25、难推出这样的结论:人作为社会环境和时代的产物,对集体(或社会)具有依赖性;同时,人是自己命运的主人,在适应环境过程中改造环境,在承载文化的同时也创造文化。因此,现代企业只有坚持以人为本,确立员工在企业管理中的主体地位,相信群众和依靠群众,才能把企业办好。这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在现代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或者说在生产力的进步中,人是最积极、最活跃、最关键的因素,是创造力的源泉。人的主观能动性发挥得如何,直接关系企业生产经营效率和经济效益的高低。尤其是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里,在决策正确的前提下,哪个企业能够最大限度地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开发员工的潜力,哪个企业就能争取主动,获得长足发展。(二) “
26、以人为本”的内涵与实践途径“以人为本”,即把人作为企业管理的根本出发点,把确立人的文化主体地位,满足人的需要,提高人的素质,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作为企业文化管理的重要任务。也就是提倡尊重人,相信人,激励人,发展人,使人能动地发挥其无限的创造力。坚持“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管理主旨,其主要实践途径是解决好以下四个相互联系的问题。1、充分地重视人充分地重视人,即视员工为企业的最佳资本,把管理的重心转移到做人的工作上来。长期以来,在企业中存在着重经营、轻管理的现象;在管理中又往往把侧重点放在建制度、定指标、搞奖惩上,忽视员工的主观能动性。实践证明,这种只见物不见人、重物轻人的做法,是无法实现管理的预期
27、目的的;只有充分重视人,尊重员工的文化创造和管理参与行为,发挥人的主动性与积极性,才能确保企业文化管理的活力。2、正确地看待人正确地看待人,即明确员工作为企业管理与文化主体的地位,处理好管理者与员工之间的关系。近一个世纪以来,围绕企业员工是什么人的问题,西方学者进行了大量探索,提出了“经济人”、“社会人”、“自我实现的人”和“复杂人”等多种假设。尽管随着管理实践的深入,这些假设一个比一个趋于合理,但都没有摆脱一个大的思维模式:管理者是管理主体,员工是管理客体;所谓科学管理就是谋求管理主体对管理客体的有效控制。用这一思维模式指导实践,不能解决管理者与员工之间固有的冲突与矛盾。从根本上讲,员工是企
28、业管理与文化的主体。企业只有充分尊重、信任员工,确保其主体性,才能实现管理者与员工文化追求的一体化,企业共享型的文化才能建成。3、有效地激励人有效地激励人,即在确保员工主体地位的基础上,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把蕴藏在员工中的聪明才智充分激发出来。为了达到这一目的,必须进一步完善企业的民主管理制度,保障员工的民主权益,使员工能够广泛地参与企业的各种经营管理活动;改变压制型的管理方式,变高度集权式的管理为集权与分权相结合式的管理,变善于使用行政手段进行管理为多为下级提供帮助和服务,变自上而下的层层监督和控制为实行员工的自我监督和自我控制;为员工创造良好的工作条件和发挥个人才能、实现个人价值的平台,
29、完善人才选拔、晋升、培养制度和激励机制,帮助员工进行个人职业生涯设计,满足员工物质和精神上的各种需求。4、全面地发展人全面地发展人,即努力把员工培养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新型劳动者。好企业是一所好学校,它不光是人的使用者,而且也是人的培育者。企业只有重视对员工的培养,提高员工的道德修养、科学文化素质和各种能力,丰富员工的物质和精神生活,才能使员工得到全面发展,成为有高素养的文化人和关注自身与企业双重价值的现代企业人。企业员工全面发展、素质提升的过程,就是企业文化创造与创新的过程。科学技术环境科学技术影响人类的前途和命运,是最强大的生产力。科学技术的进步对企业发展的影响,更是直接而
30、显著。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尤其是包括信息技术、生物技术在内的新的技术革命,造就许多新的行业,新的市场机会,同时也给某些行业带来威胁。例如,单是电脑和网络技术的发明,给企业经营和管理带来的影响就是深远的。所以,西方有人把科学技术称为“创新性的破坏力”。(一)技术变化的步伐加快许多今天认为很普通的技术性产品,在30多年前是不可想象的;1926年美国曾有人认为商业电视“犹如白日做梦”;1948年有人预言人类在月球登陆还需要科学家再努力200年。但事实并非如此,许多新技术、新发明的迅速普及推广,为人们所始料不及。托夫勒在未来的冲击一书中认为,未来新技术的发明、发展和传播,从构思到实现的
31、时间将愈来愈短,新产品从开始上市到大量,投产的时间也将大大缩短。在第三次浪潮一书中他更进一步预言,未来生活将全面电子化,人们不出家门便可通过电脑系统进行学习、工作、购物和娱乐等活动,如在家接受工作单位的指令,查阅公共图书馆的资料,通过电视购买商品等。家庭成为生活和工作的“单位”,家庭成员结合得更加紧密,同时工业化造成的污染也将减少。高度的电子化、信息化和网络化将使消费模式发生重大变化,给企业的生产和销售带来实质性的影响。没过多少年,托夫勒的很多预言已经变成了现实。科技的迅猛发展,人们工作方式和消费方式的变化,对现代企业文化都产生了直接的影响,如人们要求更加自主,有更宽松的工作环境,更重视自我价
32、值的实现等。(二)创新的机会增多由于新技术革命迅速发展,现代市场上创新的机会无穷无尽,凡是人们所需要的新产品或劳务,总有源源不断的新构思出现,而且在技术上能很快有所进展。目前,各国科学家正在力争实现的构思主要有:实用太阳能、防治癌症和艾滋病的药物、电动汽车、海水淡化、家务机器人、有效而又无副作用的避孕药品等。这些构思和实验不仅是技术性的,而且是商业性的。企业可以在顾客购买力允许的范围内,将新技术产品导入目标市场。这种变化不仅要求企业要树立强烈的创新意识和冒险意识,要有敏锐的市场眼光,而且要有面向全球和面向未来的文化理念。(三)研发费用提高随着新技术的不断涌现,产品的生命周期不断缩短。40年前产
33、品的生命周期平均是8年,20年前为5年,10年前为3年,到目前有些产品仅有一年甚至半年的生命力。各国企业为了在新产品的竞争中占据制高点,纷纷加大研发投入,研发费用在销售收入中比重越来越大。很多公司的巨额研发投入,也获得了可观的专利授权。企业除自己投入巨资进行技术研发外,还通过购买专利等多种途径取得新技术。这种变化要求企业树立强烈的科技兴企意识,树立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善于博采众长借力发展等文化理念。(四)技术革新的法规增多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由于新技术的迅速发展和新产品的大量涌现,导致一些不良后果的出现,因而一些国家的政府对新产品的检查和管理日益加强,对安全与卫生的要求越来越高。以至于西方有些公
34、司花费数百万美元开发的新产品,由于政府认为不安全,结果被迫从市场上收回。除了政府的管制外,社会上还有些人反对科学技术的随意商业化,要求政府在新科技用于商业之前进行严格评估。他们认为,大规模的科技创新,会对大自然、个人生活、环境卫生以至整个人类社会造成威胁,因而主张以自行车代替汽车,以天然食品代替合成食品,以天然纤维织物代替化学纤维织物。他们也反对核工业、高层建筑、公园和风景区的游乐设施等,认为这些会破坏自然界生态平衡。这些变化对企业决策、经营方向、产品开发以及与此相适应的文化观念都会产生影响。总之,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及对经济发展的巨大促进作用,使得科技人员在企业员工中比重日益增多,其地位也越来
35、越重要。这不仅要求企业必须树立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理念,千方百计在企业内营造出重视科技的文化氛围,而且还要看到脑体劳动者比例关系的变化给企业文化带来的重大影响,企业必须重视教育的投入,重视管理方式的变革,正确处理好科技人员与一线劳动者的关系,承认差别,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为科技人员实现自我发展、实现自我价值创造良好的条件。社会文化环境(一)社会文化对企业文化的影响这里的社会文化环境主要是指一个国家、地区或民族的传统文化,如风俗习惯、伦理,道德观念、价值观念等。社会文化具有持续性,世代沿袭传承,并且不断得到丰富和发展,它制约着人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对人们的工作、生活以及社会交往都会产生直接
36、的影响。在一定的历史时期形成的企业文化是社会文化的一种亚文化,与社会文化环境背景相互呼应、相互推动,是一般与个别的关系。一方面,企业文化以社会文化为其成长的肥沃土壤,从社会文化中吸收营养,伴随着社会文化的发展而发展;另一方面又有自身的演变规律,以自身的创新与创造,向社会不断输送新的文化因子,从而影响整个社会文化的进步。这里主要分析社会文化环境对企业文化的影响和制约作用。世界各国的企业文化无一不成长于社会文化的摇篮之中,其特质无一不打上民族文化的烙印。日本文化与日本企业文化、美国文化与美国企业文化、欧洲文化与欧洲企业文化都各自有如母子般的共同基因。中国历史悠久,民族文化博大精深,在很多方面,特别
37、是儒家文化中的人本思想、和谐思想、团体意识等均具有现代价值,对于维系市场经济利益主体之间的平衡,克服盲目竞争、肆无忌惮地向大自然索取带来的弊端,对于创造和谐的、带有人情味的管理模式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尤其是当代,中国的社会文化中体现着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先进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以及现代科技文明和市场文明,这些都直接影响或决定着企业文化的发展方向和发展重点。可以说,中国的社会文化,是中国企业文化管理的精神源泉。在企业文化管理中,应克服盲目崇拜发达国家的心理,振奋民族精神,善于从中国的社会文化中吸收营养,继承优良传统。这样,才能使企业文化形成特色,产生持久的生命力。(二)地域文化对企业文化的影响在
38、谈到社会文化对企业文化影响的同时,不得不具体谈到地域文化对企业文化的影响。1、地域经济文化发达状况对企业文化的影响地域经济文化发达程度不同,对企业愿景、价值观、风气的形成有着直接的影响。从中国来看,地域性经济文化差距明显,东南沿海地区经济文化发达,有广州、上海、深圳、宁波、顺德、青岛等若干经济活跃、文化繁荣的中心城市;也有因地理环境、交通条件、经济政策等方面的影响,经济文化发展相对较慢的内陆,尤其是西北地区。因此,处于不同地区的企业,因市场需求差异、信息来源差异、竞争性差异以及员工素质差异等,使得企业的文化理念及风格出现差异性。经济文化发达地区的企业,其文化导向和风格更加市场化,创新和竞争精神
39、、时效观念更突出;经济文化欠发达地区的企业,其文化导向和风格更加凸显艰苦奋斗和无私奉献精神,更加勤奋和朴实无华。2、地域文化底蕴与传统风格对企业文化的影响不同的地域文化底蕴与传统风格给不同地域的企业文化打上了鲜明的烙印。比如,北京与上海两大中心城市目前在企业文化上的差异,明显地与“京派文化”和“海派文化”对两个地区企业长期不同的影响有关。“京派文化”讲正义、讲政治、讲大局,这对北京企业文化有着积极的影响。2011年,北京提出了“爱国、创新、包容、厚德”的“北京精神”,这种浓缩了京城的历史与传统,体现了北京时代风貌与精神特质,反映了北京市民对未来愿景、追求高度共识的城市文化,自然成为引领北京企业
40、文化发展的精神旗帜。同时,“京派文化”中也有讲等级,重关系、面子的传统,也有受八旗子弟遗风影响所形成的重志轻功、重言轻实乃至“天桥把式光说不练”的旧习,因此在北京企业文化中,就积淀了不少任人唯亲、讲哥们儿义气、消极保守、不重实际等因素。如北京企业有那么多下岗者,同时又有那么多工作机会吸引外来务工者,这一反常现象可能就与“京派文化”的消极影响有关。“海派文化”中所蕴涵的创新、冒险、竞争以及精明算计的金融意识和作风,与市场经济有很强的亲和力,与这种大文化相适应的企业文化自然能成为推动企业发展的积极力量。上海这几年迸发出来的旺盛的经济活力与“海派文化”有直接关系。当然,“海派文化”也有劣根性,“海派
41、文化”里异常突出的是功利性和崇洋思维模式。以我为中心,有利于自己的就拿起来用,有损于自我的就断然抛弃,发展至极端,就是对金钱、地位的崇拜。受“海派文化”影响较深的人,往往以自信的心态瞧不起外地人,却以自卑的心态崇尚西方文明和生活方式,这就不利于利他精神和合作精神的形成。因此,处于不同地域的企业,要研究本地区文化的特点和风格,积极吸收本地区文化的精华,拆弃糟粕,有效地开发本地区的文化资源。比如,地处鲁南的沂蒙山区,是著名的革命老区,也是齐鲁文化的发源地,企业在建设自身文化过程中,就应积极吸收革命老区文化和齐鲁文化中诚实、淳朴、和谐、仁爱等优良传统和革命战争时期沂蒙人爱国、奉献的革命传统。3、地域
42、商帮文化对企业文化的影响中国明清时代形成了“十大商帮”,虽然多数已经没落,但其商帮文化仍然对当地企业文化产生着持续性影响,近些年也有不少企业在深入挖掘商帮文化的优秀基因为今所用、为我所用。例如,晋商帮:学而优则“贾”,义中取利,信誉第一;徽商帮:贾而好儒,诚信为本,财自道生;龙游商帮:敢为天下先,海纳百川,宽以待人;洞庭商帮:审时度势,把握时机,稳中求胜;江右商帮:贾德质朴,广泛从业,小本经营;福建商帮:自强不息,爱拼会赢;广东商帮:追求厚利,既和且平;山东商帮:质朴单纯,重土安命,豪爽诚实;宁波商帮:灵活善变,卓尔不群,开拓创新;陕西商帮:追逐厚利,生财有道。这些商帮在多年的经营过程中形成的
43、理念、信条、传统和作风,尽管时过境迁,但作为一种亚文化,延绵不断,直到今天,在当地的企业中还多少得到某种体现。具有深厚商业文化底蕴的各商帮活动地区的现代企业,也应该继承本地商帮文化中的积极因素,古为今用,彰显特色。过去的“十大商帮”中没有“京商”,实际“京商”是客观存在的。3000多年的建城史和近860年的建都史,孕育了个性鲜明的“京商”文化。“京商”具有的精诚守信、精益求精、包容和谐、以客为尊、敢于担当、学习创新、前卫时尚和卓越一流的文化精神以及“京商”的儒气、和气、官气、贵气与义气等文化品格,深深地影响了并继续影响着北京企业文化的走向与风格。目前,中国企业正面临转型和文化再造,这正是企业结
44、合自身特点,利用本地文化优势,重塑个性文化的极好时机。总体来讲,利用地域文化必须具有学习与批判精神,既善于挖掘、学习、利用和弘扬,又善于在分析、比较的基础上,对本地区文化弃弊兴利,激浊扬清,同时善于借鉴其他地区和企业的文化精华,从而创造出一种既传统又现代,既有地域个性又有中国以至于世界共性,既反映本企业魅力又体现市场经济共同伦理的优秀企业文化。企业文化方格理论(一)企业文化学说的属性企业文化理论超越了泰罗制、行为科学和现代管理科学的理论认识,坚持以人为本,以文化人,重视价值观的作用,谋求企业与社会以及企业内部物质、制度和精神因素的和谐平衡。那么,企业文化学说是否专属企业管理学的范畴?对此学术界
45、有争议。本书认为,基于我国多数学者对企业经营与管理概念的界定,企业文化学说已经远远超越企业管理学的范畴,成为一门跨越经济、管理与文化三大领域的相对独立的边缘学科。企业文化形成与演变的规律,是受市场规律、管理规律及文化规律多重影响的。企业文化学说倡导“以人为本”,这里的“人”是一个大写的“人”,即不仅包括企业员工,也包括顾客,甚至从更广义来说,包括所有社会公众。开展企业文化管理,其目的不光是调动员工积极性,提高企业凝聚力,而且要赢得顾客,取得效益,提升竞争力。因此可以说,企业文化学说既有管理学属性,也有市场学属性。(二)企业文化方格论的提出企业文化作为一种微观文化现象,其核心价值观是企业的灵魂,
46、是企业生命的基因。这种灵魂、基因不仅有“人本化”的内涵,也有“市场化”内涵;企业文化的优劣,不仅决定着企业的管理方式和风格,而且决定着企业的经营方式和风格,对企业经营管理活动起全方位的决定作用。一个企业办得好坏,最终要看市场对它的认可程度。企业文化管理搞得好坏,其标准是什么?笔者在企业文化大视野(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一书中说过:“企业文化不是用来孤芳自赏的,其优劣最终由市场来评价。”笔者坚信,市场评价标准是最重要也是最终的标准。毫无疑问,从企业文化管理的角度看,其直接成效无疑会通过卓越的管理体现出来,通过激发员工个体的精神潜能和提高团队的战斗力,进而提高劳动生产率体现出来。同时,企业文化
47、管理的成效还表现在对经营的推动上。如把企业倡导的以顾客为中心的先进文化理念和特有的文化风格,渗透在经营战略中,凝聚在品牌和经营服务行为中,体现在企业形象和广告宣传中,最终,凸显企业的文化个性,提高企业商誉和顾客对企业的忠诚度,在市场上取得竞争优势。比如,“双星”和“耐克”两个运动鞋品牌,其每双鞋的生产成本只差25美分,但是售价相差56倍。这里除了技术上的差异外,主要是运作品牌和蕴涵在品牌中的文化生活的差异造成的。运作企业文化,既要关注到员工,又要关注顾客;既要运用于管理,也要运用到经营。评价企业文化管理搞得好坏,其标准是什么?不光要看员工的评价,更要看市场的评价。因此,企业文化是沿着“人本化”
48、和“市场化”两条脉络发展的,企业文化管理既要关注“人”,也要关注“市场”,要坚持“两点论”,二者不可偏废。企业文化的先进性与有效性,集中体现在“人本化”和“市场化”强度上。“人本化文化”和“市场化文化”不同强度的结合,能够形成多种类型的企业文化模式。这里所说的“人本化”,指企业对经营中涉及的所有的人的需求、价值实现和发展的一种态度和理念。这种态度和理念,驱使企业关心员工的报酬与工作环境、人际交往与自尊、精神需要与个人价值等;也驱使企业关心顾客及相关社会公众的价值与满意度等。这里所说的“市场化”,指企业对市场及竞争的一种态度和理念。这种态度和理念,驱使企业关注市场需求与发展变化,关注产品与服务创
49、新,关注经营效率与效益等。任何一个企业都会涉及这两个文化维度的发展方向和发展强度的高低。有的企业偏重于“人本化”,有的企业偏重于“市场化”,有的则二者兼顾。在发展强度上,由低到高也有相应的差别。根据不同的发展方向和发展强度,即可以建立一个坐标体系企业文化方格矩阵,作为研究企业文化模式的工具。(三)企业文化方格之“人本化”内涵美国企业家玫琳凯艾施女士回顾她成功的经验时说过:对我来说,P和L不仅代表“利润”(Profit)和“亏损”(Loss),同时也代表“人”(People)和“爱”(love)。优秀的企业文化超越机械的组织构架和狭隘的功利观,坚持人本化,重视员工和顾客,追求为员工和顾客创造幸福
50、与快乐,把以员工为本和以顾客为本统一起来,牢牢植根于企业本位,价值之中。企业文化方格之“人本化”维度,从企业管理角度来说,就是坚持以人为中心,体现人在企业中的主体地位;以文化人,激励人的竞争心和进取心;培养协作精神,形成团队心灵契约,实现全员的价值共享;提高人的整体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即一方面追求人力资本的最大回报,另一方面为社会培养高素质的社会公民。从企业营销角度来说,人本化就是坚持以顾客为中心,树立顾客至上的服务意识和为社会公众服务的社会责任意识,建立顾客满意系统和社会责任体系。(四)企业文化方格之“市场化”内涵企业文化方格之“市场化”维度,就是以市场为导向,提倡创新、追求效率,恪守信
51、用,提升市场竞争能力。具体内涵是:(1)坚持市场中心论。直面市场,以市场为中心组织企业的经营活动。市场是恒星,企业是行星,行星永远围绕恒星来运行。(2)创新与卓越意识。善于学习,敢于挑战自我,创新自我,视今天为落后,志在追求卓越,追求速度与效率,追求更高的目标;善于打破今天的平衡,创造新的平衡,使企业永远处于动态发展中。(3)反危机理念。能够在平稳发展尤其是快速发展中迅速找到危机点,建立完善的危机防范机制和应急机制。(4)适度冒险精神。敢于在市场博弈中承担经营风险,善于在风险中寻找更好的经营机会,并且善于行动,千方百计把好的想法变成现实。(5)借力法则。树立大市场观和大资源观,充分利用和发挥自
52、身的优势,从全球的视野去寻找合作伙伴,组合资源,借力发展;捕捉市场机会,建立虚拟供应链,改变大而全、小而全的经营理念与经营方式,提高灵活、柔性、合作、共享、快速反应、高效输出的素质和能力;注重培育品牌,开发无形资产价值,提升核心竞争力。(6)诚信原则。筑牢诚信底线,改变农耕民族狭隘的以家族为中心的诚信观,树立与现代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普遍主义平等诚信观,加强信用积累,提高信誉,在与全社会信用机制建设的互动中,不断提高信用管理水平。(五)在“人本化”与“市场化”的相互推动中建立“理想型文化”模式从企业文化方格矩阵中我们可以看出,“人本化”和“市场化”两个维度在实践中既相互独立,又相互交叉。在企业文化
53、管理实践中是相互推动、共同发展的。一方面,人的主体地位的体现,人的价值的最终实现,依赖于市场。市场经济造就独立人格,给人以独立意识,给人的价值实现提供最广阔的竞争平台。只有企业文化充分“市场化”,才能真正体现以人为本。另一方面,企业作为营利性经济组织,在走“市场化”道路中,也必然依赖于“人本化”。开发市场,要靠人的才智;赢得市场,要靠人的道德。只有把“人本化”思想融人“市场化”过程中,依靠员工,以顾客为本,关注社会公众利益,才能最终决胜于市场。建立理想型的企业文化模式,避免企业文化的畸形发展,必须把“人本化”与“市场化”的文化建设结合起来,实现二者的结合和互动发展,必须坚持并将以下观点付诸实践
54、:(1)企业具有双重性,首先具有经济性,追逐利润;同时企业也是一个生命,具有社会性,追求生命存在的社会价值与意义。企业经营的目的是获取双重的回报,既获得财富,又满足人的需要,培养人,实现人的价值,促进人的发展,而后者是终极目的,财富只是过程与手段。(2)企业的“人本化”价值观是建立在大写的人的基础上的。狭隘的“人本化”,单纯强调以员工为本,可能损害顾客利益和社会利益;片面强调以顾客和外部公众为本,可能直接或间接损害员工的利益。只有把二者统一起来,才是完整意义上的“人本化”。(3)在当代,“市场化”是实现人的价值的最好途径。通过市场创新和市场竞争,为顾客提供最好的产品与服务,为社会创造最好的环境
55、,实现顾客与社会价值的最大化;通过建立人才招聘与竞争的市场机制,激发员工的创造性,提高员工的素质,最终最大限度地实现员工的价值。企业文化理论潮源企业文化学说在形成过程中,吸收了不少相关理论的思想精华。如人学理论、社会动力理论、领导理论、学习理论与学习型组织理论等,这些理论从不同角度奠定了企业文化学说的基础,丰富了企业文化学说的内涵。(一)人学理论人学理论是探讨、研究人性的生成、发展规律,解释为什么要用教育的方法帮助人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以及为什么能够通过教育的方法提高人对组织的忠诚度,增强组织凝聚力的学说。1、中国古代的人学思想中国古代人学思想博大精深,对企业文化影响较大的是人性理论和仁学理论
56、。(1)人性理论。淮南子修务训论证了人的品质和才能是后天环境磨练的产物,它批判先秦道家“人性各有所修短”的观点,举马为例说:“故其形之为马,马不可化;其可驾驭,教之所为也。马,聋虫也,而可以通气志,犹待教而成,又况人乎!”这是说,马的形状是不可改变的,但马的性格是可以驯服的,人性也可以因教而改变。孟子认为,人性的趋向善良“犹水流而就下”,尽管利用其他的力量,如拍打、堵挡,也可以使水跳起来,或是从山下流到山上,但这只是改变了水的“行为”,并没有改变水的“本性”。同样,人周围的环境尽管也可以使其变为不善良,但他的本性还是善良的。儒家的性善主要是指仁、义、礼、智、信等。为了恢复和保持人们善良的本性,
57、孔子主张先格物、知至、意诚、心正,而后方能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但主张人性恶的荀子却说:“饥而欲食,寒而欲暖,劳而欲息,好利而恶害,是人之所生而有也。”因此,“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荀子的思想中具有朴素唯物主义因素,他主张性恶,其实是指人的基本生理需要,这种基本生理需要若得不到满足,便会出现争夺,天下于是混乱。如果充分调动人力,努力生产,丰衣足食之后,人们的需要得到满足,天下也就太平了。这实际上与管子的“衣食足则知荣辱,仓廪实则知礼节”别无二致。“性善论”与“性恶论”对于研究调动企业员工的积极性具有同样重要的价值。一方面,要求企业必须大力发展生产,满足人们的基本生理需要;另一方面,随着人
58、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强烈地追求精神生活,追求人自身价值的实现。企业文化管理就必须从这一根本需要出发,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满足员工高层次的精神文化需要,加强教育,为员工的发展创造条件。(2)仁学理论。在中国传统的人学思想中,起核心指导作用的是儒家的“仁学”理论。“仁”是孔子道德哲学的最高范畴,也是整个儒家思想的内核。“仁”最为基本的含义是“爱人”。个体的人总是和周围的其他人联系在一起而处于一个系统中,以自己为中心,由近及远,由亲至疏,形成一个贵贱亲疏的阶梯,因而对他们的爱也有所区别。故儒家的仁爱,不是主张对一切人都同样地爱,而是要先爱、厚爱贵者、亲者。但儒家的仁爱又不主张把任何
59、人(包括贱者、疏者)排除在外,也强调“泛爱众”,即依据由近及远,由亲到疏的原则,把仁爱原则应用于一切管理对象。儒家之所以主张以仁爱来对待一切管理对象,因为他们认为只有这样才有利于缓和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的矛盾,有利于在二者之间建立和保持一种比较和谐的关系,在组织内部各成员之间形成亲密的情感联系,产生强大的内聚力、整体力,从而有助于实现管理目标。儒家“仁”学在管理中的具体运用就是行“忠恕”之道。“忠”强调在处理人与人、人与事的关系中,应有尽心尽力、诚实无欺的忠诚态度。为了忠诚,可以放弃自己的利益乃至生命。在今天的管理中,儒家的“忠”仍有着积极作用,那就是在管理中,应强调忠于员工、忠于企业、忠于顾
60、客、忠于社会。“恕”则是以自己的仁爱之心,去推度别人的心,从而正确地处理人际关系,谅解别人的不周不妥之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可见儒家“恕”道的基本内容就是不愿意加在自己身上的,也就不要去加在别人身上。在管理中,存在着管理者与被管理者、各级管理人员之间、员工与员工之间的矛盾,如果每个人能够从“恕”道出发,检查自己,多为对方考虑,以达到相互间求得共识,相互理解、宽容,那么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就趋于和谐和融洽。儒家“仁”学思想还主张“和”与“信”。“和”直接来自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同”之辨。古人认为“和”与“同”是两个内涵不同的概念,应加以严格区别,“和”是指把不同的事物结合到一起,达到平稳、和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快递公司加盟协议3篇
- 二手车销售协议范本(个性化版)版B版
- 个人不动产抵押借款协议样式版B版
- 二零二五版国际贸易公司员工劳动合同3篇
- 2025年度融资公司资产重组合作协议范本3篇
- 二零二五版房产代售全权委托协议2篇
- 二零二五年度智能电网电缆电线批量采购协议3篇
- 二零二五年度食品行业人才培训委托合同3篇
- 二零二五版副食品行业质量安全监管合作协议3篇
- 鲁中某国际商贸城建设项目可行性论证报告
- 物业工程管理安全培训课件
- 《文化苦旅》读书分享 PPT
- 氧化铝生产工艺教学拜耳法
- 2023年十八项医疗核心制度考试题与答案
- 气管切开患者气道湿化的护理进展资料 气管切开患者气道湿化
- GB/T 12706.1-2020额定电压1 kV(Um=1.2 kV)到35 kV(Um=40.5 kV)挤包绝缘电力电缆及附件第1部分:额定电压1 kV(Um=1.2 kV)和3 kV(Um=3.6 kV)电缆
- 管理模板:某跨境电商企业组织结构及部门职责
- 底架总组装工艺指导书
- 简单临时工劳动合同模板(3篇)
- 聚酯合成反应动力学
- 上海科技大学,面试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