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的冬景》(高一必修优质公开课获奖教学设计)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3ea8cdf01f7b14e833745d3841b90da6/3ea8cdf01f7b14e833745d3841b90da61.gif)
![《江南的冬景》(高一必修优质公开课获奖教学设计)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3ea8cdf01f7b14e833745d3841b90da6/3ea8cdf01f7b14e833745d3841b90da62.gif)
![《江南的冬景》(高一必修优质公开课获奖教学设计)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3ea8cdf01f7b14e833745d3841b90da6/3ea8cdf01f7b14e833745d3841b90da63.gif)
![《江南的冬景》(高一必修优质公开课获奖教学设计)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3ea8cdf01f7b14e833745d3841b90da6/3ea8cdf01f7b14e833745d3841b90da64.gif)
![《江南的冬景》(高一必修优质公开课获奖教学设计)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3ea8cdf01f7b14e833745d3841b90da6/3ea8cdf01f7b14e833745d3841b90da65.gif)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江南的冬景(高一必修优质公开课获奖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对自然美的观察、感受能力和通过文本阅读感知、发现、鉴赏美的能力。 2、训练学生掌握散文的结构特点,学会从语言特色、表现手法、文章意蕴等方面赏析散文。 教学重点: 体会作者散文中的意境美 教学难点: 学习对比、避实就虚等散文写作手法 课时安排: 一课时 一、导入 毛泽东写北国的冬天沁园春.雪,老舍写济南的冬天,对于江南,更多的文人愿意写春天。如宋朝韦庄的菩萨蛮“人人尽说江南好。游人只合江南老。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南朝梁丘迟的与陈伯之书“暮春三月,江南草长,杂花生树,群莺乱飞”。很少有人写冬天,冬天给人的感觉是冷,可是在郁
2、达夫笔下,江南的冬天却有另一番情调。 二、作者介绍 郁达夫(18961945)原名郁文,浙江富阳人。幼年丧父,1913年随兄赴日留学,毕业于东京帝国大学经济部。1921年以小说沉沦轰动文坛。1921年他参与发起成立“创造社”。1923年到上海任创造季刊、创造周刊编辑。先后在北京大学、武昌师大执教。1930年入“左联”。抗战爆发后,辗转香港、南洋群岛从事抗日宣传,后流亡苏门答腊,此间任翻译七个月之久,暗中保护和营救不少印尼群众和当地华侨,1945年被日本宪兵杀害。1952年被追认为烈士。一生著述颇丰,有文集十二卷,包括小说、诗歌、散文、评论、翻译等。 著名戏剧家夏衍评价他“达夫是一个伟大的爱国者
3、,爱国是他毕生的精神支柱。”国画大师刘海粟曾经说过;“青年画家不精读郁达夫的游记,画不了浙皖的山水;不看钱塘、富阳、新安的山水,也读不通达夫的妙文。”这是对郁达夫写景散文的高度评价。 三、具体研读 1、作者笔下的江南具体指那些地方? 明确:第2段:大江以南;第5段:钱塘江两岸;第6段:我们江浙。综上,江南应该是长江以南的江浙一带。 2、第4段“闽粤一带”是不是作者所讲的“江南”? 明确:不是。因为那里“和暖原极和暖”,是“极南的气候异状”。通过对比的手法,作者将他所感受到的“江南的冬景”作了更明确的区域界定。 3、找出集中描写冬景的段落。 明确:第2、5、7、8、9段。 4、在这些段落中描写了
4、几幅画面?尝试给每幅画面命名。并指出每幅画反映出江南冬天的什么特点。 (三个问题引导学生阅读课文,增强阅读思维的指向性,并且注意给思维设置梯度,使思考的范围越来越缩小,思考的问题越来越具体。学生可直接采用相关段落中的词语进行命名,也可以对段落的相关信息进行整合加以命名。命名过程中尽量放手让去筛选相关信息,教师只在必要时做适当点拨。) 明确: 曝背谈天图可爱 冬郊闲步图生气 微雨寒村图悠闲(迷人) 诗意雪景图美丽 旱冬闲步图逍遥(晴和) 5.作者对江南冬景总的印象是什么? 明确:第三段:明朗。此即文章的文眼,文章的纲。 6.作者用什么表现手法传达明朗的特点?(提示学生表现手法相当于艺术特色,可以
5、从修辞手法、写作手法、表达方式几方面加以考虑,具体赏析见下。) 四、赏析 针对上述五幅画面,引导学生讨论哪一幅最精彩,并简要说明理由。经过讨论,尽管欣赏的理由各不相同,学生喜欢的画面却比较集中,具体有三幅,分别是冬郊闲步图、微雨寒村图和诗意雪景图。教师就引导学生对这三幅画面进行详细地赏析,赏析时要求学生针对每幅画面,回答教师提出的具有思维梯度的一组问题1、写了哪些景物2、景物有何特点3、作者感受如何4、运用何种手法(其中2和3两个问题在上面的讲授中已经基本解决,所以重点是第1和4两个问题。) 冬郊闲步图赏析 1、所写景物:白色的芦花、火红的乌桕叶、雪白的乌桕子、赭色的野草根边带有绿意。 2、所
6、用手法:工笔细描,浓墨重彩。 本幅画面关于景物色彩对比特点的赏析比较重要,可补充以下两例: 1、“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杜甫绝句 赏析:丛柳滴翠,黄鹂和鸣,白鹭横空,青天如洗。黄绿交融,青白对比,有声有色,鲜明生动。面对美景,诗人心情恬静欢快,胸怀舒展开阔。 2、“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杜牧山行 赏析:秋山苍翠欲滴,山巅白云缕缕,枫叶火红耀眼,晚霞鲜艳夺目。晚霞与枫叶相映,暮霭与寒山共色。冷色清新纯洁,暖色热情奔放,透露出勃勃生机,表达了诗人振奋喜悦的心情,给人以积极向上、乐观旷达的感受。 微雨寒村图赏析 1、所写景物:微雨寒村人家,长桥
7、远阜枝桠,乌篷酒客油灯。 2、所用手法:淡笔素描,水墨写意。 3、本幅画面的结尾引用唐五代诗人李涉的诗井栏砂宿遇夜可客有何作用?(学生讨论) 明确:风高放火,月黑杀人,这似乎是“遇盗”的典型环境;而绿林豪客也个个都是草莽英雄,杀人如麻。但是在潇潇暮雨笼罩下一片静谧的江村,极富诗意,就连性格彪悍的绿林豪客,此时也变得温文尔雅。深夜造访的“绿林豪客”与诗人谈论诗词,颇为风雅。朦胧悠远的意境、极其浓郁的诗意荡涤“绿林豪客”的心灵:原先的暴躁不安,如今已变成平淡冲和,这从一个侧面表现寒村微雨图迷人悠闲的魅力。 诗意雪景图赏析 对比下面一段老舍济南的冬天的雪景: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看吧,山上的矮松越发的
8、青黑,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山尖全白了,给蓝天镶上一道银边。山坡上,有的地方雪厚点,有的地方草色还露着;这样,一道儿白,一道儿暗黄,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看着看着,这件花衣好像被风儿吹动,叫你希望看见一点更美的山的肌肤。等到快日落的时候,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就是下小雪吧,济南是受不住大雪的,那些小山太秀气! 回答:1、两段文字相比,在描写雪景上有什么不同? 明确:济南的冬天写实实在在的雪景,江南的冬景没有描写具体雪景。 2、济南的冬天是实写,江南的冬景是虚写,这种虚写在这里具体指什么? 明确:引用诗句,避实就虚写江南冬景。 教师
9、补充一些例子,让学生明白避实就虚写法的好处。比如登徒子好色赋写东家之子的美,“增一分则太长,减一分则太短。著粉则太白,施朱则太赤。”陌上桑写秦罗敷的美,“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少年见罗敷,脱帽著帩头。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来归相怨怒,但坐观罗敷。” 3、课文中的四句诗句分别写了什么?按照什么样的顺序,营造了什么样的意境?(诗句往往简洁洗练,意象凝练,所以需要引导学生运用想象对诗句进行稀释还原。在学生想象还原的基础上,对学生的想象进行了归纳整理,进而再现出江南雪景优美图景。) 日暮时分,瑞雪纷纷,寒意森森,佳酿既陈,炉火正旺,与老友围炉对坐,推杯换盏,暖意融融。更深人静,瑞雪已停,月下梅花,投影于路,阵阵酒香,沁人心脾。深夜之中,偶尔传来几声犬吠,乃是行人叩门投宿。清晨破晓,孩童雪中嬉戏,忽一孩童跑来,报告惊喜发现:“前面村口,深雪之中,一枝红梅,傲雪怒放!” 4、这样的雪还让人感觉寒气逼人吗? 明确:不会让人感觉冷,而是令人欣喜,感觉温暖,体现了江南冬天明朗的特点。 五、总结:作者写江南的冬景,多用对比,引用古诗,多角度、多侧面写郊外的植被,江南的雨雪,无雨无雪时冬郊的闲步,刻画了不同时间、不同场合、不同天气下的江南的冬景,由此表现对江南冬天的热爱。 六、作业布置: 指导学生阅读课文第9、10节,让学生找出写旱冬景色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2.1《整式》听评课记录5
- 五年级上册数学听评课记录《4.5 探索活动:梯形的面积》(3)-北师大版
- 中图版地理七年级下册《第五节 黄土高原》听课评课记录5
- 青岛版八年级上册数学听评课记录《3-3分式的乘法与除法》
- 小学二年级数学口算速算试题
- 小学二年级第一学期班主任工作总结
- 五年级口算题带答案
- 浙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3.2《单项式的乘法》听评课记录
- 粤人版地理八年级下册《第一节 地理区域》单元整体听课评课记录2
- 听评课记录三年级语文
- 云南省普通初中学生成长记录模板-好ok
- SB/T 10415-2007鸡粉调味料
- JB/T 20036-2016提取浓缩罐
- 考古绘图基础
- GB/T 3452.4-2020液压气动用O形橡胶密封圈第4部分:抗挤压环(挡环)
- GB/T 32574-2016抽水蓄能电站检修导则
-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第三版)》第十三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标准论
- 变更索赔案例分析
- 2022年4月自学考试06093《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历年真题及答案
- 《花婆婆》儿童绘本故事
- DB44∕T 2149-2018 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技术规程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