诏安中校本教材_第1页
诏安中校本教材_第2页
诏安中校本教材_第3页
诏安中校本教材_第4页
诏安中校本教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诏安一中校本教材诏安文物与名胜前言诏安境内有新石器时代和商周时期的原址,唐宋元明清又出现众多的石刻、木刻、府第祠堂、寺庙宫观、书院、楼堡、牌楼及名人墓葬,还有辛亥革命后大量的革命文物史迹及纪念建筑。1949年以前,文物受不一样程度损坏。新中国建立后,文物管理工作逐渐完美,县政府先后宣告5批共58处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并将7座明朝石牌楼报省政府同意宣告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使好多濒临破坏的古建筑物获取维修和保护。馆藏出土文物中宋朝瓷器有属省内罕有珍品,还有大量的文物待急救。诏安文物遗迹与自然景观相辅相成,山海名胜,相辅相成,是资源丰富的旅行胜地。第一章原址第一节文化原址1990年在霞葛天桥村石桥山坡

2、上发现零星古石器,主要有尖状器、刮削器、石片等,经中国科学院考古专家判断,这些古石器约有800014000年历史。1985年在梅岭腊洲村腊洲山南、北坡发现大量石器、石料和绳纹、印纹陶片。断崖贝壳层中有印纹陶、陶纺轮、蚌器、石钵、石镞、砺石块和唐、宋时期的瓷罐。文化层厚0.20.3米,积聚整个东部山顶,覆盖面1000平方米。遗物分布范围2.5万平方米。经省考古队和厦门大学人类学专家以碳14测定,属7000年前的新石器贝丘原址。霞葛镇石桥村老虎首山顶发现3处印纹陶片堆及一些凌乱的印纹陶片。覆盖面6750平方米。印纹包含篮纹、方格纹。有完好的印纹陶罐和已风化的石锛各1件。官陂镇梅子林村梅子林山有5个

3、山头相对独立,都有遗物分布,发现的遗物有钱纹陶片、泥质、软质陶片和石器、纺轮、砺石等。官陂镇彩霞村6个马蹄形山包,遗物有陶片、石器和瓷器,覆盖山头数万平方米。霞葛镇华河村弯门山顶及四周发现印纹陶片(篮纹、方格纹)和陶纺轮,分布范围2000平方米,在该山的东、南、西坡发现宋朝的陶罐片、瓷碗,分布范围约900平方米。官陂镇凤狮村汤头自然村,西为溪流,东、南都是大山,发现有零星的砺石、陶片和石器。官陂镇新坎村溪口自然村溪流中的1块孤石上有二组蛇产卵图像(岩画),范围为1.51.4米。第二节民居原址西潭乡塘东村后壁山东部临赤水溪边断层的缓坡上,发现分布大量瓷片、瓦片和三合土墙,地层裸露厚度约2米。西潭

4、乡麻园村西北山的山坡断面地层发现筒瓦、瓦当瓷片,地层厚度2.5米。地面也分布大量同类遗物,还发现1支石柱础。范围约1万平方米。桥东镇村西村介里自然村周边,地势平坦,地表耕土遍及陶片,有红色、紫红色,也有夹沙陶。器形有板瓦、筒瓦及陶罐。断面上积聚层厚约0.81.10米。范围400600平方米。西潭乡上陈村与岑头村之间的缓坡,有大量瓷片、瓦片、瓦当,断层中可见厚达1.5米的积聚层。第三节宋朝窑址肥窑在深桥镇双港村肥窑自然村东南山坡上。方言读瓷为“肥”,肥窑即瓷窑。面积约1.2万平方米,窑基裸露。作坊区有砖窑基、窑具。西坡有大量瓷片(器形为壶、罐、碗、盘)的积聚层。瓷器碎片分布在山的四周。侯山窑在深

5、桥镇赤水溪村西南的侯山上。面积约1万平方米。作坊区有三合土墙基、瓦片。地层有大量瓦片、瓷片和支具。窑基裸露,地面分布窑砖。瓷片以罐、壶、盆为主。第四节城堡原址一、古城原址县城在南诏镇。元至正十四年(1354年)右丞罗良命屯官陈君用砌筑石城,四周约1981米,高3.7米,东面对溪,西、南、北三面依山凿成干濠。明弘治十七年(1504年),南诏守御千户所设在这里,开始拓建城西部分,砌以石块,四周扩大到4230米,墙高增到5米。嘉靖九年(1530年)从漳浦析出置诏安县时,即作为县城。嘉靖二十年(1541年)知县何春、嘉靖二十八年(1549年)知县李尚理两次重建。嘉靖三十七年(1558年)知县龚有成增高

6、城墙0.93米,设垛子962个,筑东、西、南门的月城敌台5座,虚台1座,窝铺8座;清浚城壕,深、广各6.2米,使城壕四周与海水潮汐相通。嘉靖四十二年(1563年)知县梁士楚加筑外城,四周约3732米;又筑西关城933多米,使城的内外壮固。崇祯八年(1635年)知县王政岐再次清浚城壕,使壕沟复通潮水。清顺治十二年(1655年)因兵燹破坏城墙。次年,知县欧阳明宪新建城墙约2186米,垛子366个,高8.6米,设炮台4座,窝铺8座。康熙六十年(1721年)、同治十二年(1873年)、光绪二十八年(1902)、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和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均重建。民国27年(1938年),因抗

7、日战争拆掉所有城墙。1949年今后,墙基原址经多年整理,筑成环城路。东、南关的城壕屡经修葺,1996年为排污暗沟。悬钟城在梅岭镇诏安湾西岸。明洪武二十年(1387年)江夏侯周德兴奉皇帝诏命建置,为千户所城。四周约1711米,砌以条石,城墙面广3.11米,高6.22米。有女墙861垛,窝铺15座。东西南北4门上各有楼。此中东西2门阻海,北门通前去县城的大路,南门闭塞不通。以四周环绕的海水作护城壕。嘉靖四十二年(1563年)十月倭寇陷城。隆庆六年(1572年)重建,增筑月城3座,垛子600个,窝铺10座。清顺治十八年(1661年),当局实行“迁界”政策,城遂废圮。康熙五十六年(1717年)总督觉罗

8、满保、巡抚陈宾、布政木哈捐资重建。后因年代长远,颓毁甚多。至1996年存东、南、西3个城门及部分城墙。城门外为沙土地,海水已退出数百米。二、古堡原址东峤堡在四都镇东峤村。据乡民笔录该堡是明嘉靖年间为防倭入侵而建。1996年存东西南北4个城门(含城楼),城门高2.32.6米,宽1.61.8米,墙厚1.4米。城楼顶端至地面高约6米。城门墙基层用乱石,上层用三合土。东西南3个城门石匾分别题刻“岐阳光旦”、“东里宝城”、“星占寿老”。其余城墙已毁。仙塘城堡在桥东镇仙塘村。建于明万历年间。城墙用条石依山而筑,呈不规则六边形,周长约400米,高5.5米,厚1.17米,有东、南2门,南门匾刻“还薰”2字,旁

9、款署:“乾隆七年孟冬重建”;东门门匾刻“旭日”2字,旁款署:“旨大清壬戌年十月丁未重兴”(乾隆七年、大清壬戌年同为1742年)。城门都有内外2重,外门拱圆形,内门方形,皆高2.2米,宽1.28米,厚1.17米。至1996年,从东门到南门近100米城墙完满。城堡中住6户共30人。梅洲堡在四都镇梅洲自然村。明正德二年(1507年)始建土城,万历十四年(1586年)改筑石城墙约99米。万历十九年(1591年)再行补筑。城周长2000米,高5米,墙厚3米多,全用花岗岩条石砌成。城垛整齐,有4个门楼和数处月城。东、北门之间还有1处完好的月城。城门石匾刻“先春门”(东)、“宝成门”(西)、“明万历甲申阜财

10、门仲冬长至立”(南)、“拱辰门”(北)。1996年存城楼残破的东门。上湖堡在四都镇上湖村。筑于明嘉靖三十九年(1560年)。周长1200米,高4米。花岗岩条石砌墙,有4个石拱门,门上各有楼。门高2.9米,宽1.6米,墙厚1.35米,连门带楼高7米。东门石匾刻“皇明宾阳门嘉靖庚申年立”,其余门分别刻“西门”“南门”“北门”字样。1996年存部分城墙和所有拱门。马厝城堡在四都镇马厝城村。约建于明嘉靖间,清朝重建。周长约1000米,高4米(花岗岩砌基层高3米,三合土筑上层高1米),厚0.8米,有东门、南门、辕门、石城门、水门等5个门。1996年存水门和石城门及部分旧墙和石门匾,上刻“鹳巢道光二年葭月

11、吉”。溪南堡在深桥镇溪南村。原建于明朝,清顺治十二年(1655年)九月二十八日,该村因抗衡郑成功,被郑部将黄廷、万礼率兵攻陷,堡墙摧平。后曾重建。1996年仅存南、北门处各一小段城墙。仕渡堡在深桥镇仕江村。清乾隆七年(1742年)筑。城形似葫芦,墙用三合土夯成,高5米,厚0.6米。有“长春”(东)、“紫来”(西)、“迎薰”(南)、“拱秀”(北)4个石砌城门。1996年存南北两门和部分城墙。南门宽1.55米,有城楼。门上石匾刻:“乾隆壬戌桂月建迎薰门”。第五节关寨原址分水关在深桥镇分水关农场周边。山峦起伏,列嶂隙处,成一天然关隘,为闽粤通衢。明洪武年间(13681398年)设漳潮巡检司于庙堂。嘉

12、靖二十七年(1548年)始筑石城作巡检司署。天启初年(约16211623年),建大士庵,知县周立在南部改筑新城,城周长370米,高5.3米。东边设2门,西设1门,依照山势取土围筑而成,置炮台1座。崇祯年间(约1633年),闽粤士绅为南澳副总兵郑芝龙建“功覃闽粤”石牌楼。清同治六年(1867年),知县杨庆容延工围石加固关门,并增高炮台,在关门上题刻“漳南第一关”榜书。民国19年(1930年),因修筑漳汕公路,关城被所有拆毁。1996年唯存南坡上的观音堂、石牌楼和民国34年9月30日立的“抗倭纪迹碑”。硕兴寨在西潭乡福兴村硕兴寨自然村。清嘉庆七年(1802年)由县城硕兴行老板谢捷科出资兴建。占地3

13、600平方米,用三合土夯成,呈正方形,4个角落各有月城。寨内四周房屋共38间,均2层楼房,高约8米。寨墙厚0.68米。寨中筑祠堂,由门楼、下厅、两廊带天井、拜亭、大厅及两配房(带巷)构成。祠门及门楣两壁用花岗岩石料雕琢花卉鸟兽等图案。祠堂前的大埕有2口水井,直径各1.5米,外为圆形青麻石井圈,内呈八角状。寨门为拱形双层石门斗,宽3.2米。门的内径宽2.1米。门楣上方石匾长2.1米,高0.7米,书刻“嘉庆七年置西湖责山书”。门前对联书刻:“猴岭狮湖增气象,龙潭麟石结精灵”,保存完满。第六节革命原址婴谷堂秀篆镇顶安村虎坑自然村小祠堂。民国14年(1925年)秋饶平共产党员詹任初、刘金丹住这里宣传革

14、命。翌年冬,该村贫穷农民在此建立革命运动委员会。民国16年春,建立神秘的中共党员小组。翌年7月,为中共饶平县委办公室所在地。民国29年夏,饶平县委迁出后,县委委员刘金丹连续留住领导革命斗争,直至1949年关。玉兔公厅俗称陈厝公厅。在南诏镇城内街的县前街,门牌34号。民国15年4月,公民党左派余佩皋(女)在此创办诏安县农会。百顺居官陂镇凤狮村浮山自然村的1座民居。民国17年春,中共饶和埔军联成员罗时元在这里开设武术馆,睁开革命活动。文圃学堂在霞葛镇南陂村厚安自然村。民国17年夏秋间,中共工农红军饶和埔诏独立支队党代表温仰春到此以教书为掩护睁开革命活动。是年关建立中共闽粤边工作委员会(后称饶和埔诏

15、县委),以学堂为会址。龙伞岽秀篆镇石东村东北侧的1座大山,海拔1152米。民国18年秋,中国工农红军第十一军第六师第四十八团建立后,以此山为依据地睁开革命军事活动。犁壁石山在秀篆镇石东村石下自然村的东南,海拔985.4米,山顶有小平川。民20年2月,中共饶和埔诏县委从文圃学堂转移到此,在山上召开县委扩大会议,作出重要决策。汶仔头祠堂在秀篆镇石东村的石下自然村。民国20年春,中共饶和埔诏县委转移到石下村。同年7月,组建中国工农红军饶和埔诏特务营第三连,连部设在汶仔头祠堂。敦敬堂秀篆镇石东村石下自然村祠堂。民国20年8月,中共饶和埔诏县委代书记余丁仁等3人,从这里赴江西瑞金参加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第一

16、次工农兵代表大会。回来后,余丁仁又在此召开县委会议传达会议精神和召开饶和埔诏工农兵代表大会,选举建立饶和埔诏苏维埃政府。顶馆白洋乡深湖村的1座圆形寨楼。民国21年春,中共饶和埔诏第一区委员会设在这里。民国23年春,中共饶和埔诏县委委员余丁仁在此领导游击队与潮澄饶红三大队会合,睁开革命游击活动。北蔗村是红星乡进水村的1个小自然村。民国21年秋,闽南红三团卢胜带1个排到此。民国23年夏,粤东潮澄饶红三大队也在这里活动。翌年10月,两支队伍合编为闽粤边独立营,仍以北蔗为据点,向四周地区睁开活动。十八间是红星乡的1个小自然村。民国24年3月,中共闽粤边特委派委员何鸣在这里召开潮澄饶县委和区委负责人会议

17、,并建立闽粤边支队(独立营)。民国32年秋,中共云和诏县委书记陈文平在这里召开县委扩大会议,被公民党察觉包围,与会者突围出险,公民党放火烧村。清冷庵在秀篆镇乾东村。民国17年春,中共饶平县委派邱亚挠到这里睁开活动。翌年春,中共饶和埔诏县委派余丁仁等到此,组织周边约30个农村的革命斗争。民国21年夏,中共饶和埔诏第四区委员会在这里建立。民国24年6月,闽西南军政委员会领导的红九团,与饶和埔诏游击队、潮澄饶红三大队在青龙山苏区会合,在这里召开军民联欢会。达三祠堂在建设乡月港村。民国24年10月,中共闽粤边特委委员张敏在这里成立中共云和诏县委。民国26年7月1416日,中共闽粤边特委代书记张敏在这里

18、主持召开云和诏县委扩大会议。16日下午2时,公民党沈东海部侵袭会场,张敏、李才炎等特、县、区委领导11人被抓走,不久就义于县城。为有名的“月港事件”。进水石洞在红星乡进水村的乌山花薇石下大堂北,是天然大石洞。民国24年10月,中共云和诏县委和闽粤边独立营开始在这里活动。民国26年关,在这里设置游击队伤病院,先后接收和治疗伤病员300多名,被称为乌山伤兵站。城东小学在南诏镇东关街。民国26年秋,中共诏城支部在该校创办诏安孩子剧队,以演戏和其余文艺活动形式进行抗日救亡宣传。到民国30年皖南事变后,诏城支部暂停活动,孩子剧队解散。火畲村在官陂镇林畲村。民国27年3月,中共云和诏县委在这里建立火畲村支

19、部。民国33年1月,中共闽南特委在这里发动了“禾仓岽伏击战”,清剿公民党公田联防队反动武装。上洋坑在官陂镇龙磜村。中共云和诏县委在这里建立全县第一个妇女支部。梅子林在官陂镇陂龙村。民国29年初,中共闽南特委为摆脱经济困境,组织基干班20多人,在这里垦荒种植,建立生产自救基地。乌山三角洞在红星乡进水村北蔗自然村东南方淡水尾大山中,是个可容纳20多人的大石洞。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中共闽南地委机关驻进这里,石洞内设电台,四周设哨所、兵工厂、看守所、医院等。第二章墓葬第一节唐宋元墓沈、李夫人墓墓主人传为唐朝开拓漳州将领沈世纪的夫人尤氏和李伯瑶的夫人卢氏。在桥东镇含英村真武山麓。山呈龟形,龟头在山麓

20、,墓在龟头天然石堆后。至1996年,墓前有巨石一块,无墓碑及其余表记。吴大成墓墓主人为梅洲村鼻祖吴大成。吴字子集,号梅月,南宋乾道间官秀州司理从军。宝庆三年(1227年)卒后葬在四都镇梅洲自然村周边的渐山西麓。至1996年占地2000平方米,建筑面积120平方米,坐东北朝西南。墓堆封土,墓碑高1.13米,宽1.2米,碑面上刻圆形太阳,下刻云朵,无碑文。有酒殿、花屏摆手等配套。沈楸墓墓主人为诏安沈姓开基鼻祖沈楸及配偶林氏。沈楸生于南宋,授宣义郎衔。后辈世居诏安。到元朝时择地葬在南诏镇西北的梅塘山上。坐东南向西北,至1996年存墓堆封土,无墓碑及其余装饰性建筑物。许耐京墓墓主人为元初诏安许姓鼻祖许

21、耐京和配偶文氏。在南诏镇西郊。此墓坐北朝南。墓堆封土。墓碑高1.4米,宽0.6米,碑文刻“七十三朝奉墓”。无其余装饰性建筑物。墓道前原有石坊,上方书刻“泰岳锺祥”,至1996年已废。叶氏始初祖母墓墓主人为诏安宝桥叶姓始迁的祖母,葬于元朝,在深桥镇华表村的松柏山下井地方。至1996年占地200平方米。坐北朝南。墓碑高1.1米,宽0.38米,书刻“叶氏始初祖母墓”。第二节明墓林仲安墓墓主人林仲安为诏安林姓先人,元至顺间任进义将军镇梅岭。林仲安殁于明洪武十五年(1382年)。墓在桥东镇含英村大坑内河田山。山脉呈蜈蚣形状,因此俗称蜈蚣墓。墓坐西北朝东南。墓堆不明显,有砖、三合土围筑的半圆形椅围,还有砖

22、、三合土结构墓碑,高1.62米,宽3.16米,无嵌石,无刻字,下有酒殿。花屏摆手为三级进阶式,二级进阶两边各置石雕龙头。叶亹墓墓主人叶亹为明正德间进士,历任知县、河南按察司佥事、广西布政司参议等。墓在深桥镇树美村佳一坑山,1996年占地700平方米。坐西南朝东北,尚存墓堆、墓埕和部分花屏。沈玺夫妻墓建于明万历三十七年(1609年)。墓主人为敕封司徒尚书郎中宪品秩沈玺和配偶叶氏。在白洋乡旧宙村八仙山岩岭上。至1996年占地450平方米。坐北朝南,有墓碑亭,亭匾为篆文阴刻“双寿归全窝”。亭内竖横式墓碑,高1米多,宽2米多。墓碑左右各镶人物浮雕。墓前花屏摆手为三级进阶式,两边延伸处各雕有龙头。石屏镌

23、刻鸟兽花卉人物等浮雕,石制狮、羊、虎、马、烛柱、旗杆平摆列两旁。墓左偏后处有个小石亭,中竖书刻“赤山后土正神”石碑。整座墓建筑物均系花岗岩石料,基本完满。朱由树墓墓主人朱由树,明宗室,隆武帝派任诏怎知县。清顺治三年(1646年),因贼夜袭县城死。民间称其墓为朱爷墓。在南诏镇西郊的良峰山东麓。墓碑高1.5米,0.8米。碑面书刻:“江西建昌、益藩、安义三府镇国将军,诏安县主,被难节烈熊兆朱公之墓”。50年代山地开垦时墓碑失落,1996年仅存墓堆。第三节清墓释道宗墓塔墓塔主人释道宗(16131701年),俗姓张。明崇祯间参加组建“以万为姓企业”起义师,后参加郑成功部。是有名社党天地会和佛教香花宗的开

24、创人。墓建于清康熙四十年(1701年)。在桥东镇凤山岭的凤山报国寺西侧。坐北朝南,墓塔高4米,分3层,末层嵌墓碑,碑高0.83米,宽0.3米。至1996年保存完满。会真所墓在深桥镇溪南村南门外。占地1300平方米。坐南朝北。墓堆甚大,墓埕广阔,前临池塘。墓碑高1米,宽0.57米。清顺治十二年(1655年)九月二十八日,郑成功派部将黄廷、万礼率兵报复溪南村抗缴兵饷,攻陷溪南堡,屠戮村民多人。死难者集体埋葬于此。至1996年墓保存完满。叶观海墓墓主人叶观海,字汾浦,清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拔贡生。嘉庆间个人修纂县志。墓建于同治四年(1865年),在深桥镇上营村的坑头尾山上。至1996年保存完满

25、。节义千秋墓在南诏镇西郊。墓堆甚大。清同治四年(1865年)三月初六,太平天国侍王李世贤部将丁太阳攻陷县城时,清兵巷战阵亡,居民自杀或逃离时自相践踏、跌城、跌落东溪,死难者数千。清朝光复后,知县张鸿书收埋全体死难兵民筑此墓。墓至1996年保存完满。谢琯樵墓墓主人名画家谢琯樵(18111864年),名颖苏。在西潭乡福兴村的硕兴寨旁叶厝山麓。谢琯樵死于清同治三年(1864年),同治五年(1866年)由漳州扶柩回乡,归葬于此。民国28年(1939年)重建,并将其配偶蔡氏、萧氏,及长子谢荣彰、长媳李氏合葬为一墓。占地64平方米,坐南朝北。墓堆封土,除花岗岩墓碑及酒殿外,无其余装饰性建筑物。墓碑高0.8

26、2米,宽0.43米。至1996年保存完满。第三章建筑第一节寺庙庵宫一、寺九侯禅寺在金星乡湖内村的九侯山。始建于唐朝,清乾隆九年(1744年)、光绪三(1877年)重建。坐北朝南,三进,有门楼、拜亭、正殿,左右各置配房。门楼有窗可远眺海面,称望海楼。至1996年存宋朝碑刻、石池;清朝碑刻、铸钟;并有宋朱熹和明黄道周、沈鈇题匾。南山寺在深桥镇大美村的南山北麓。始建于五代,历代重建。“文化大革命”时期被村办工厂占用时,因失火焚毁。1978年后由华侨、港胞等捐资重建。占地300平方米。坐南朝北。正殿面阔3间,屋顶为四垂单面坡式,中部突出为四方形3层楼阁式屋顶,梁架结构呈八卦形,顶端为藻井,建筑独到。正

27、殿双侧为配房。至1996年存清朝重建碑刻。清泉寺在四都镇大兴(废)村周边。宋朝建。寺前有泉,清而甘,故名。宋人胡某隐于此,胡诗湖山八景之“清泉古庙”即指这里。久废。良峰寺在南诏镇澹园街西郊的良峰山。元至正间寺僧无则建。寺在中峰,花草云烟,颇饶佳致。明朝文人常登临赋诗,沈鈇的良峰寺、潘土蕃的良峰看菊、张廷范的登良峰等尚流传。寺久废。振海寺在深桥镇仕江村。始建于元朝,历代重建,至1996年占地面积110平方米,坐南朝北。硬山顶式建筑,由门楼、前殿、天井、后楼阁构成。后楼分拜亭、正殿。门楼、门楣、墙肩均为花岗岩。门匾题刻“振浪潮音”,门联刻“座上莲花,南海现成丹阁景;瓶中杨柳,西天传报仕江春”。保林

28、寺在桥东镇含英村。始建于明朝初年,清朝两次重建。至1996年占地440平方米。坐北朝南。歇山顶式建筑,由门楼、前殿、两廊、拜亭、大殿带东配房构成。大殿面阔3间,进深3间,梁架为一斗三升式斗拱,带柱础圆梭形石柱。拜亭方形石柱带柱础。两廊为圆形石柱。前殿梁架为一斗三升式,方形石柱带柱础。东配房6间,2厅4暗。有清康熙间碑刻1方。报国寺在桥东镇内凤外凤两村之间的凤山岭上。明万历间知县郑化麟应邑绅沈鈇央求而建。历代重建。民国25年(1936年)开始修筑公路时,前殿被拆掉。抗战成功后重建,70年代扩建。占地1400平方米,坐北朝南。有大殿、拜亭、钟鼓亭和天王殿。正殿为单檐悬山式,面阔3间,进深7米。木构

29、抬梁、穿斗混杂结构,斗拱为一斗三升式。因寺前为公路出入不便,开东侧大门。赵朴初题刻门匾“报国寺”。至1996年保存完满。慈云寺在南诏镇北关街。始建于明万历间,历代重建。占地500平方米,坐北朝南。为门楼、拜亭、正堂三进式石木结构。正堂为单檐悬山式,面阔3间,进深4间,抬梁式,为9檩前步廊。斗拱为一斗三升连曲折额枋,周长0.92米。梁架结构基本属清代风格。有清道光间重建碑刻。澹园寺在南诏镇澹园街。初名澹园院。明万历间邑绅沈鈇倡建。历代重建。至1996年占地500平方米。坐北朝南。为三进建筑,由门楼、拜亭、正殿构成。正殿为单檐悬山式,面阔3间。抬梁式,斗拱为一斗三升式。石柱带梭形,直径0.32米。

30、有清乾隆间碑刻、光绪间木匾和原建门楼石匾。青云寺在南诏镇西门街中山西路。始建于明朝。至1996年占地700平方米。有大殿和东西两排配房,坐北朝南。石木结构。正殿单檐悬山式。面阔3间,进深3间。外门楼坐西朝东。“文化大革命”时被酒厂占用,1978年列为文物保护单位,酒厂退还寺产。河山古寺在深桥镇溪南村河灶山南麓。始建于明末年。原名何山寺,址在西麓。清顺治间,檀越主何某参加郑成功部攻溪南堡战斗,致寺被清朝官府毁弃。乾隆间,溪南人进士陈丹心建议重建于南麓,并改寺名“何山”为“河山”。后经多次修筑,至1996年面积360平方米。坐北朝南,依山建寺。硬山顶式,有门楼、下厅、天井、大殿和东配房。从天井到大

31、殿拾级而上,大殿高出天井2米。面阔3间,1厅1暗。东配房1厅3暗。门楼对联曰:“河透南溪,溪边杨柳;山经北院,院里昙花。”文佛寺在西潭乡潭东村的斗头山岩阿。始建于明崇祯十一年(1638年),清光绪间重建。至1996年面积120平方米。坐北朝南。由门楼、两廊、天井和大殿构成。长林寺在官陂镇林畲村长林自然村。明崇祯末年,由开山僧道宗草创。南明永历七年(1653年),由道宗延请延平郡王郑成功主持拓建,缘首张子可,郑部大将黄山、张进、甘辉、洪旭、万礼等捐资助缘。次年完工。历代重建。建筑面积500平方米。坐北朝南。由门楼、两廊、天井、大殿、东西厢构成。1960年被赤竹坪林场拆毁改建为职工宿舍,至1996

32、年保存原址及拓建、清朝重建碑刻4方,石柱楹联3副和永历六年(1652年)卢若骥题刻木匾1块。高隐寺在官陂镇官北村的高隐山麓。清康熙十三年(1674年)由长林寺僧道宗倡建。后多次扩建重建。占地530平方米,依山筑建。由前殿、两廊、天井、后楼并带两配房构成。前殿为歇山顶式建筑,面阔3间,进深3间,木柱带石柱础,穿梁木屋架;后殿分楼顶楼下,上基层各为1厅2暗。至1996年寺内存原建及重建碑刻4方。天悬居中寺在四都镇上湖村。始建年代未详。清同治七年(1868年)村民胡糕棵入寺修行,光绪三年(1877年)圆寂,其肉身(不腐遗体)即奉祀寺中,号尊提佛祖(俗称上湖佛祖),专祀尊提。面积102平方米,坐北朝南

33、。由门楼、天井、拜亭、殿堂构成。殿1厅1暗。厅中大龛置于铁鼎上,肉身(遗体)即坐置其上。殿匾书“天悬居中寺”。寺门匾书“丹种云池”。门联书:“丹种换凡天悬真色相,云池浴体居中曜生灵”。尊提的肉身于1966年被毁。1978年后村民整修寺院,至1996年较为完好。二、庙西潭大庙在西潭乡潭光村。始建于宋朝,历代重建。面积616平方米,坐北朝南。由前座、后座、后楼三部分构成。全长44米,宽14米。前座为歇山顶式建筑,有门楼、下厅、天井带两廊、拜亭和大殿。大门石匾书刻“天南一柱”,款署乾隆辛巳岁立。下厅面阔3间,进深3间,方形石柱带础,梁架为一斗长式4拱。大殿面阔3间,进深3间,与拜亭同为方形石柱带础,

34、梁架为一斗三升式斗拱。后座也是歇山顶式建筑,有天井、拜亭、殿堂。与前座后门相通。殿堂面阔5间,1厅2明2暗。圆形木柱带石柱础。后楼已被改建他用,未复原貌。1984年重建前楼,供奉文昌帝君。柔懿夫人庙在西潭乡岑头村。建于明初年,万历间重建,清康熙间重建。祀唐开漳诸功臣,庙匾题“威惠庙”,因所祀神像中有陈元光女儿柔懿夫人,旧县志遂以柔懿称庙。面积600平方米,坐西朝东,由门楼、天井、拜亭、中殿、内殿构成。北侧另置配房。1956年后作糖厂库房,破漏未修复。城隍庙在南诏镇西门街。明嘉靖九年(1530年)始建,历代多次拓、改建、重建。1996年占地1200平方米。坐北朝南,单檐歇山式。前门楼面阔3间,为

35、11檩前步廊,举架较高,用一斗三升弯拱式斗拱。明间为二攒,次间一攒。为带梭形石柱,直径0.32米,柱础古镜式。门前一对石抱鼓,下槛高0.64米。至1996年存明朝万历、天启,清康熙、乾隆间重建碑刻5方。文庙在南诏镇城内街。明嘉靖十年(1531年)始建,历代多次扩建重建。占地5000平方米。坐北朝南。由门楼、拜亭、大殿构成。门楼二进,两廊,中为天井,拜亭连接大殿。面阔5间,进深12米。大殿为单檐悬山式,抬梁与穿斗混杂结构。石柱带梭形,周长1.5米,圆形鼓镜式柱础。门楼外广场带半月池,中有3孔石拱桥,桥长15.9米,宽2.7米。桥头围照壁,由广场双侧门通行庙外。门边围石栏杆长106.2米。日军侵华

36、时期大殿被日机炸坏,民国时期两廊作丹诏小学教室。1951年大殿修整后作县人民大礼堂,丹诏小学教室改为会议人员宿舍,“文化大革命”时期前殿配房被人民武装部使用,1984年大成殿用作潮剧团库房。1993年门楼外广场被建为“老干部活动中心”楼,19959月由县政府拍卖建“常安国贸商业城”。该城确定后,原建筑物拆毁,仅有建筑工人拾存于洋尾庵的原文庙圣旨石(书:文官下轿,武官下马)、石门匾3块、杉木中脊1根及部分石柱础。武庙在南诏镇西门街。明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始建,万历三十二年(1604年)和清朝多次重建。占地524平方米。坐西朝东。大殿为单檐悬山式,面阔3间,进深3间,抬梁式,梁架构件用材较大

37、,为13檩卷栅式。二进为两廊,中为天井。门楼、门楣、墙肩均为花岗岩构成。梁架为木构。柱均为石柱,带梭形。明间金柱周长1.2米。础为圆形,方形鼓镜式柱础。明间平身科用两攒,次间一攒。斗拱为弯拱一斗三升式。1989年再次修葺,供奉关帝雕像。赵元帅府(西里庙)在南诏镇东城村。别名西里庙。相传始建于明嘉靖间,屡经废兴。面积80平方米,坐北朝南,歇山顶式。正殿面阔3间,进深3间,梁架为穿插结构。八角形石柱,带柱础。拜亭方形石柱,带柱础。东岳庙在南诏镇东关街。始建于明万历二十一年(1539年),历代重建。占地1000平方米。坐西朝东。由门楼、天井、大殿、后殿构成。门楼面阔3间,双侧各成殿堂外向,旁门通中间

38、,为整座出入大门。再进为拜亭带两廊神厅。隔天井为大殿,重檐歇山式。面阔3间,进深3间,整间广阔。抬梁式,为13檩前步廊。大殿前为轩顶前廊,连接拜亭,为9檩卷栅式。明间金柱均为石柱,直径0.34米。斗拱为一斗三升式。殿正中神龛为石构,高0.77米。神龛边门为毯纹格扇四抹。明间平身科为两攒,次间一攒。正檩上有八卦星向。后殿由1明2暗带小天井构成,与大殿边门相通。民国时期再次修复,至1996年存供奉东岳大帝、关帝、注生娘娘、十殿阎罗王、速报司、善事司及诸佛雕像。有明万历年间木匾、碑刻各1方。清朝碑刻1方,石香炉2座。东里庙在南诏镇南关街。相传始建于明万历间,屡经废兴。面积366平方米。坐西朝东。为歇

39、山顶式建筑。由正殿、拜亭、天井、后门楼、南配房(带天井)构成。正殿面阔3间、进深3间,梁架为穿插结构。圆形石柱,带柱础。拜亭为方形石柱,带柱础。南配房1厅2暗。后门楼向西。庙旁有古榕树1株。庙内祀三山国王,1989年重建,至1996年完满。悬钟关帝庙在梅岭镇南门村。始建于明朝,历代重建。面积350平方米。坐东朝西。由门楼、拜亭、正殿构成。正殿为单檐悬山式,面阔3间,进深3间。抬梁式,斗拱为一斗三升式。石柱带梭形,直径0.32米。功臣庙在南诏镇东城街。始建于明朝,原名祈山庙,清乾隆间重建后更名,历经重建。至1982年修复后坐北朝南。面阔3间,进深3间,为抬梁、穿斗混杂式。明间为抬粱式,11檩前步

40、廊。明间平身科4攒,次间用2攒。石柱带梭形,柱础为鼓镜形。供奉唐开漳将军欧哲神雕像,后殿增祀诸佛雕像。真君庙在南诏镇北关街。始建于明朝,历代重建。坐西朝东。主要供奉保生大帝吴真人雕像,兼奉沈世纪、佛祖及诸神雕像。由门楼、拜亭、前殿、天井带两廊、大殿、天井、后堂构成,布局独到。大殿为硬山顶。面阔3间。斗拱为三升式。石柱呈梭形,柱础为古镜式。拜亭为方形石柱。有明日启间重建残碑、郡判施公济世善事碑及古神像等。林家巷大庙在桥东镇林巷村。始建于明朝,历代重建。面积170平方米。坐北朝南。歇山顶式建筑。由门楼、天井、拜亭、大殿、东配房构成。大殿面阔3间,进深3间,梁架为一斗三升斗拱,柱为圆木柱,础为石础。

41、拜亭梁架为穿插木结构,方形石柱带柱础。门楼为抬梁式结构,圆木柱石柱础。门楼石匾书刻“上林保障”。东配房面阔5间,1厅4暗。庙内有元朝木雕和宋朝石雕神像各一尊。1979年重建,至1996年祀开漳功臣昭应侯许天正、妈祖(林默娘)及诸神雕像。广美庙在南诏镇东北街。始建于明朝,历代重建。面积156平方米,坐北朝南。歇山顶式建筑。由门楼、拜亭、正殿构成。正殿面阔3间,进深3间,梁架为一斗三升式,圆形石柱,带柱础。拜亭为方形石柱,带柱础。至1996年庙内祀祈山侯欧哲,两侧分别供奉三山国王、齐天大圣、水仙王、妈祖及诸神雕像。灵惠庙在深桥镇仕江村。始建于明朝,历经重建。1981年再修后边积200平方米。坐东向

42、西。歇山顶式建筑。由门楼、下厅、拜亭、大殿构成。大殿面阔3间,进深3间,梁架为弯拱一斗三升式,圆梭形石柱,有柱础。正门1,边门2。门前石抱鼓和石狮各1对。门楼、门楣、墙肩均为花岗岩构成。门上有石刻楹联一副,传系明末名书家张瑞图住该村时所书。至1996年庙主奉王公妈雕像,并祀三官爷公妈、福德公妈、水仙王、天后娘娘、五谷大帝和武德侯诸神雕像。威惠王庙在南诏镇城内街。建于明崇祯年间。历代拓建重建。清乾隆间,拓建为县祀典庙,祀开漳威惠王陈元光和许天正、马仁、李伯瑶、欧哲、张伯纪、沈世纪诸将军。面积410平方米。坐北朝南。由门楼、前殿、两廊带天井、拜亭、大殿及两配房构成。歇山顶式建筑。大殿面阔3间,进深

43、3间,梁架为一斗三升式。圆梭形石柱,带柱础。二进两廊,中为天井。门楼、门楣、墙肩均为花岗岩构成。梁架为木构,为石柱。有明崇祯间碑记1方。建国早期作县卫生院,后为邮电局,至1996年改建邮电局宿舍,庙前广埕建工商局楼房。另在县城北门内又一威惠王庙,建自明朝,后几次重建,祀陈元光及其夫人种氏。碧霞元君庙在桥东镇东沈村的双屏山麓。明崇祯年间建庙。历代重建。祀泰山女神碧霞元君雕像。面积300平方米。坐东朝西。由门楼、拜亭、大殿构成。大殿为单檐悬山顶式建筑,面阔3间,进深5米,抬梁式木结构。庙前有崇祯间沈起津撰书双屏泰山庙记碑刻。至1996年仍保存完满。玄天上帝庙在南诏镇东北街。始建于明朝。历代重建。前

44、殿祀玄天上帝雕像,后殿祀诸佛雕像。面积500平方米,坐西南朝东北。分前后殿,中为天井。后殿上为楼阁,硬山顶式建筑,面阔3间,进深3间,木架为三升式。圆木柱,鼓镜式石柱础。至1996年存有历代重建碑刻6方及明朝题匾。灵侯庙在南诏镇东门街。约明末年建,历代重建。祀开漳李伯瑶将军及夫人雕像。坐北朝南。由门楼、拜亭、大殿构成,为3开间建筑。庙前有戏台。万古庙在官陂镇下官村官陂墟。建于清顺治十七年(1660年),历代重建。奉祀郑成功部将万礼,称万公祖祠。因兼祀关帝,门匾题“义高万古”,故俗称万古庙。坐西北朝东南。由门楼、两廊带天井、大殿、后楼构成。硬山顶式建筑,阔11米,进深23.3米。石柱形状各异,门

45、楼柱为八角形,有柱础;两廊柱为四方形;大殿柱呈圆梭形,鼓镜形柱础。抬梁为一斗三升式。后楼已毁。至1996年存有清朝重建碑刻、缘碑各1方,清朝石香炉1口。西关武庙在南诏镇西门街。清顺治初年建置西觉寺。顺治十八年(1661年“)迁界”,原奉祀于悬钟城石桥头的关羽神像移祀该寺,改为关羽祀典庙。康熙三年(1664年)、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先后修筑。面积450平方米。坐西北朝东南。由门楼、天井、拜亭、大殿、后天井和后殿构成,并带南北配房各4间。大殿面阔3间,进深3间,圆形石柱。拜亭方形石柱。大殿祀关羽,后殿祀诸佛。新中国建立后,庙移作工厂,部分房屋改建。至1996年未修复,后天井嵌墙清康熙三年(1

46、664年)重建碑刻1方。许氏祖庙在南诏镇东北街。建于清康熙年间,多次重建,1981年重建后边积368平方米。坐北朝南。歇山顶式建筑,由门楼、下厅、两廊带天井、拜亭、大厅构成。门楼及门楣、墙肩均为花岗岩石料。有正门1,偏门2,门外有石抱鼓一副,圆形石柱。下厅面阔3间,进深2间,方形石柱,带柱础,一斗三升式梁架。两廊方形石柱,带柱础。拜亭八角形石柱,带柱础,有两耳门。大厅面阔3间,进深3间,圆梭形石柱,带柱础,一斗三升式斗拱梁架。至1996年庙内供奉许天正大小雕像五尊及其夫人神位。三忠王庙在深桥镇考湖村。始建于清乾隆三十九年(1774年),后多次修筑。面积130平方米。坐东北朝西南。歇山顶式建筑,

47、由门楼、拜亭、大厅构成。门外2根方形石柱,带柱础。拜亭方形石柱。大厅面阔3间,进深3间,穿插式梁架,圆形石柱,带柱础。有清朝碑刻2方。至1996年庙内主奉吴明润、吴明泽和王妹吴氏雕像,并奉祀沈世纪、吴真人、五谷帝、李伯瑶及佛祖雕像。仙塘妈祖庙在桥东镇仙塘村。建于清朝初年,多次重建,1983年重建后边积140平方米。坐南朝北。歇山顶式建筑,由门楼、拜亭、大殿带两配房构成。大殿面阔3间,进深3间,梁架为一斗三升式斗拱,圆梭形石柱,带柱础。殿后壁倚山坡,背后有龟形巨石,龟首嵌入墙内神座下。门楼连拜亭,梁架为一斗三升式斗拱,方形石柱,带柱础。庙主祀妈祖大小雕像3尊,兼祀大伯公和五谷帝。三、庵院七贤庵在

48、四都镇梅山村的渐山上。南宋绍兴二十年(1150年),儒士陈景肃等7人在此筑庵讲学。明嘉靖二十二年(1543年),经福建提学同意,于讲学址建祠奉祀,俗称七贤祠或七贤庵。历代重建。坐东朝西。由门楼、两廊、天井、大殿及双侧配房构成,硬山顶式建筑。门楼为抬梁式木结构,方形石柱。大殿面阔3间,1明2暗,有宋朝朱熹题匾2方及宋植七里香古树1株、清嘉庆间刻石的陈景肃石榴洞赋等。斗头庵在西潭乡潭东村的斗头山岩阿。始建于宋朝,明嘉靖十二年(1533年)重建,清朝光绪间再修。面积100平方米。坐北朝南。单体建筑,单檐悬山式。面阔3间,进深6米。抬梁式木结构。广南庵(洋尾庵)在桥东镇桥头村的广南桥东侧。明万历七年(

49、1579年)知县邓于蕃倡建,后多次重建,1992年光侨和村民捐资再修,占地360平方米。坐北朝南。由门楼、两廊、拜亭、大殿带东配房构成。歇山式建筑。大殿面阔3间,进深3间,梁架为一斗三升式斗拱,圆梭形石柱,带柱础。两廊石柱为方形。门楼梁架为一斗三升式斗拱,方形石柱,带柱础。东配房1厅4暗。分水关大士庵在深桥镇闽粤交界分水关上。明日启初年(约1621年前后)知县周立、邑绅沈鈇倡建,清乾隆五十二年(1787年)仍原址拓建,至1996年坐南朝北,有佛厅1座。有门楼、拜亭、正殿、后殿和东西配房。正殿为单檐悬山式,面阔3间,进深2间,抬梁式,斗拱为一斗三升式,带梭形石柱。有乾隆间碑刻1方。庵右边有古榕树

50、及明刻“功覃闽粤”石牌楼。西亭观音庵在南诏镇西门街。始建于明朝,至1996年占地400平方米,坐南朝北。有门楼、天井、大殿。大殿面阔3间,进深3间。清朝扩建后殿,北倚大殿,坐北朝南。后殿的天井外建围墙,由西侧边门出入。镇龙庵在霞葛镇庄尾桥头,俗名铁华庵。建于明朝,历代重建。坐东朝西,系八角形重檐悬山顶式亭子。外头有圆形石柱8根,柱之间筑墙壁,每面墙壁宽3.86米。内围有8根无柱础圆形石柱,木构梁架出檐1米。亭子周长30米,内直径8米。正门石匾刻“镇龙庵”3字。南侧有旁门。有清朝历次重建碑刻8方和黄靖喜敬碑刻,分竖于庵外南墙和西墙边。正殿奉五显大帝,并有诸佛、神雕像。福善庵在四都镇梅南村旧梅洲堡

51、城外东北。始建于明朝,历代重建,面积724平方米。坐西南朝东北。由门楼、前殿、两廊带天井、拜亭、大殿、后殿及西配房构成。为歇山顶式建筑。大殿面阔3间,进深3间,梁架为一斗三升式,圆梭形石柱带柱础。大殿主奉开漳圣王陈元光夫妻,并奉昭应侯许天正、祈山侯欧哲、武德侯沈世纪、灵佑侯李伯瑶和诸神雕像。存清乾隆间捐田及重建碑刻各1方,石香炉1口。碧莲庵在四都镇田美村前埔。始建于明朝,历代重建,1987年再修,至1996年占地面积450平方米。坐北朝南。硬山顶式建筑,由门楼、天井、拜亭、大殿及东西厢房构成。大殿面阔3间,1厅2暗。拜亭为穿插式结构,方柱。东西配房各1明2暗,带天井,祀诸佛。开元院在秀篆镇焕塘

52、村坝里自然村。建于明朝,由漳州开元寺分香火,初袭称开元寺,后称院,历经重建,1996年占地170平方米。坐西北朝东南。由门楼、两廊带天井、拜亭、大殿及东配房构成。大殿为硬山顶式建筑,面阔3间,进深3间,一斗三升式梁架,圆梭形石柱,带柱础。两廊圆形石柱,带柱础。门楼前有1对石抱鼓。有明朝隆武间捐田、清康熙间募缘、道光间2次重建等碑刻4方。白石庵在白洋乡白石村。是佛祖庵、鹤立亭和太史册院的统称。建于明朝,历代重建。1985年重建,1996年占地412平方米。坐西向东。佛祖庵主奉观世音菩萨及罗汉等雕像,为歇山顶式建筑。有门楼、天井、拜亭、殿堂。殿堂面阔3间,进深3间,梁架为一斗三升式斗拱,圆形石柱,

53、带柱础。拜亭方形石柱,带柱础。门匾书“西天一柱”。鹤立亭奉文昌帝君,是佛祖庵的后楼。从庵的殿堂后墙左右门经后天井,登12级台阶。有拜亭和厅堂,均方形石柱,厅堂1明2暗,厅堂匾书“鹤立亭”。太史册院奉祀明朝漳浦人林偕春太史牌位,在佛祖庵右(南侧)。有下厅、天井带两廊和大厅。硬山顶式建筑。下厅和大厅均1明2暗。方形石柱,带柱础。大厅悬匾书“墨宝书馨”,下厅门匾书“词林妙品”。有清道光间重建碑刻1方。碧湖庵在深桥镇考湖村。建于清道光五年(1825年),历代重建,1985年再修,1996年占地504平方米。坐东北朝西南。硬山顶式建筑。由门楼、下厅、两廊带天井、拜亭、左右配房(带巷)构成。大厅面阔3间,

54、进深3间,有2根方形石柱倚抱入后墙,梁架为一斗三升式。门楼匾书“碧湖庵”。下厅面阔3间,进深3间,穿插式梁架,带柱础方形石柱。两廊方形和圆形石柱带柱础,有两耳门通配房巷路。拜亭方形石柱,带柱础。左右配房均面阔5间,1厅4暗。主供观音菩萨,两旁奉十八罗汉、伽蓝和达摩祖师雕像。有清道光、光绪及民国间重建碑刻3方。庵前广场有古榕树2株。四、宫观五通宫在霞葛镇五通村径口自然村。始建于明永乐元年(1403年),经历代重建,1996年占地面积600平方米。坐东朝西。为3进建筑,有门楼、两廊带天井、拜亭和正殿,单檐歇山式。正殿面阔3间,进深3间,并附右配房1座。宫内存明永乐元年(1403)确定石刻1方,清朝

55、重建碑刻2方,明末清初木制黄调阳神牌1座和康熙间知县陈汝咸题刻木匾1块。胜澳天妃宫在梅岭镇南门村胜澳滨海处。始建于明朝初年。明末寇乱,庙宇失修,清初仅存残垣,1986年侨胞、乡民募捐就原址重建,1996年建筑面积75平方米。坐东南朝西北。由拜亭、殿宇带右配房构成。面阔3间,梁为穿插式结构。朝天祖宫在桥东镇溪雅村。始建于明朝,历代重建。1984年再修,后至1996年占地面积240平方米。坐东朝西。歇山顶式建筑,由门楼、前殿、拜亭、大殿及南配房构成。大殿面阔3间,进深3间,梁架为一斗三升式,圆梭形石柱带柱础。拜亭连接前殿,方形石柱带柱础。前殿梁架为一斗三升式。门楼墙肩均为花岗岩石料。祀妈祖雕像。南

56、配房面阔4间,1厅3暗。有清道光十七年(1837年)木刻楹联1副。奉祀观音佛祖雕像。朝天宫在南诏镇南关街。始建于明嘉靖年间,清康熙五十九年(1720年)定为祀典庙。乾隆间先后增建妆楼和戏台。历代陆续扩建重建。1996年占地(不含戏台)1000平方米。坐西朝东。由门楼、拜亭、正殿和后阁楼构成。正殿为单檐歇山式,面阔3间,进深4间,抬梁式,为13檩前步廊。明间斗拱为2攒3层,一斗三升式。八角梭形石柱,直径0.32米,柱础为八角青石雕花式。陶瓦屋面,琉璃瓦当滴水。有清乾隆间石刻3方。奉祀天后妈祖雕像。护济宫在南诏镇北关街。始建于明万历十八年(1590年),历代重建。1989年修葺后至1996年面积1

57、240平方米。坐北朝南。前座堂有门楼、拜亭、大殿。大殿为单檐歇山顶,面阔3间,进深3间。前座堂祀昭应侯许天正的姑妈雕像,后座堂祀李伯瑶雕像。悬钟天后宫在梅岭镇东门村。始建于明朝,历代重建,至1996年面积150平方米。坐东北朝西南。由门楼、拜亭、大殿构成。单檐硬山顶式。大殿用弯式斗拱,八角形石柱带柱础。门前有石抱鼓1对。门楼石匾书刻“钟海耀光”。有清道光十年(1830年)重建碑刻1方,石香炉2座。西港天后宫在深桥镇平屿村。始建于明朝末年,历代重建,1990年再修,年面积317平方米。坐东北朝西南。歇山顶式建筑。由门楼、拜亭、大殿和东配房1996(带天井)构成。大殿面阔3间,进深3间,方形石柱带

58、柱础,梁架为穿插式木结构。门楼梁架为一斗三升式斗拱。开正门3个,耳门2个,门楣石匾书刻“天后圣宫”,款署清同治十年(1871年)重建。东厢1厅3房,有清咸丰八年(1858年)重建碑刻和道光戊戌年(1838年)雕琢石香炉。岭港天后宫在梅岭镇下何村海滨。建于清朝,曾重建。1981年再修,1996年面110平方米。坐北朝南,单檐硬山式建筑,由拜亭、正殿及东配房带天井构成。门楣石匾书刻“湄洲行宫”,款署清嘉庆四年(1799年)。太平宫在秀篆镇埔坪村发里自然村。建于清朝。1985年再度重建,1996年面积平方米。坐北朝南,歇山顶式建筑。由门楼、天井、拜亭、殿堂和左配房构成。殿堂面阔5间,1厅2明2暗。进

59、深3间。梁架为一斗三升式结构。圆形石柱,带柱础。有清道光元年(1821年)、道光五年(1825年)题缘碑刻。主祀佛母、观音、十八罗汉雕像像,两旁奉祀北帝、文昌帝、妈祖、大伯公、三王爷雕像。文昌宫在南诏镇城内街。原为漳潮巡检司,清同治十年(1871年)改建为文昌宫。1991年由省、县政府拨款重建,1996年占地1190平方米。坐北朝南,分前后2座。前座为门楼、拜亭、正殿3进建筑,单檐歇山式。抬架式为13檩前步廊,梁架为木结构。面阔3间,进深3间。石柱带梭形,柱径0.32米,鼓镜式柱础。檐柱为石柱,方形柱础。前门楼为7檩前步廊,单檐悬山式。瓦当为绿琉璃瓦式,瓦筒为陶制红瓦。门楼连接两廊,廊为单面坡

60、式。雕饰构件精良。后座楼上为一斗三升式,抬梁式为11檩前步廊。面阔3间,进深3间。柱为木柱,圆梭形,础为鼓镜式石础。楼下为1明2暗。斗山道观在西潭乡潭东村的斗头山上。民国诏安县志名胜志二十四景有“斗山道观”条目,同书名胜志寺观“斗头庵”条下载“山阿辟为道观”,均无具体记述。始建时间不详,观久废。新中国建立后,考先人员在山岳发现残碑1块,刻“宋嘉定庚午年道观”字样。近处有神仙台和仙足印岩画。第二节亭塔烟墩一、亭飞来佛亭在金星乡湖内村九侯山福胜岩右后处。始建于唐朝,历代重建。就天然石笋雕成佛像,在佛像顶加盖六角悬檐楼阁式小亭。亭外木匾题“飞来”2字,石柱刻楹联。济川亭在深桥镇仕江村的南山西北麓西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