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关于四年级数学说课稿锦集六篇_第1页
2022年关于四年级数学说课稿锦集六篇_第2页
2022年关于四年级数学说课稿锦集六篇_第3页
2022年关于四年级数学说课稿锦集六篇_第4页
2022年关于四年级数学说课稿锦集六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 页2022关于四年级数学说课稿锦集六篇关于四年级数学说课稿锦集六篇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时常会需要准备好说课稿,是说课取得成功的前提。那么问题来了,说课稿应该怎么写?以下是我收集整理的四年级数学说课稿6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四年级数学说课稿 篇1一、说教材本课时教学内容是:苏教版四年级下册第八单元第62、63页。对称是?数学课程标准?空间与图形领域中图形与变换的重要内容。学生在三年级下册已经初步认识了轴对称图形和对称轴,也接触过根据对称轴所在的位置,画出轴对称图形的另一半的过程。那么本课要在这根底之上,着重在对对称轴这局部知识的进一步探究、学习,能画出一些简单轴

2、对称图形的对称轴,正确判断对称轴的条数。学生经过三年级的学习应该已经有这方面的朦胧认识,但要通过今天的学习使这种认识浮出水面,在头脑中形成清晰的,有条理的知识结构,进而加深对轴对称图形特征的认识,开展学生的空间观念。二、说教学目标根据?数学课程标准?和教材特点,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我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为:1.知识目标:(1)让学生经历长方形,正方形等轴对称图形各有几条对称轴的探索过程,会画简单的几何图形的对称轴。(2)根据对称轴所在的位置,画出轴对称图形的另一半,并借此加深对轴对称图形特征的认识,开展空间观念。2.能力目标: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大胆猜测、分析判断、动手操作、实践验证的能力。3.

3、情感目标:进一步感受对称美,感受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运用,增加学习数学的兴趣。三、说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经历发现长方形、正方形对称轴条数的过程。教学难点:正确画出平面图形的对称轴。根据对称轴所在的位置,画出轴对称图形的另一半。四、说教法和学法?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独的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操作,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依据这一教学理念,教学中,通过小组合作,借助操作活动,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从而开展学生的数学技能。五、说教学准备长方形、正方形纸、平面图形、多媒体课件六、说教学过程结合本课的特点,我设计了四个教学环节:(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二

4、)动手操作,探索新知(三)稳固深化,拓展应用(四)总结欣赏,反思延伸具体教学过程如下:(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本课的开头,通过让学生对图片的观察,从而自然的回忆对轴对称图形的认识,如何判断一个图形是否是轴对称图形,如何表示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调动其已有的知识储藏,也为本课进一步认识轴对称图形,探究对称轴的条数,正确画出对称轴打下一个知识根底。接着让学生明确今天的学习内容并板书课题:图形的对称(二)动手操作,探索新知这局部我分为三个层次来教学:1、探索长方形对称轴。2、指导学生画对称轴。3、探索正方形的对称轴和长方形的对称轴。首先第一局部探索长方形的对称轴,我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学情,他们是有能力根

5、据以往的知识经验进行操作并得出结论:长方形有2条对称轴,可以上下对折,也可以左右对折.这对于学生来说,并不难,所以我没有在这里放过多的时间。其次,指导学生画对称轴,我把教学的重点放在了第二层次指导学生画对称轴上.引导学生思考:刚刚同学们是通过对折的方法找到对称轴的位置的,可是很多轴对称图形是不能对折的,比方黑板上的这个长方形,你怎样来画出这个长方形的对称轴呢?由此激发学生探索的欲望,尝试自己画长方形的对称轴,然后交流自己的方法。而老师要做的是在学生自主探索的过程中,引导学生标准方法,在长方形中,只要找到两条长(宽)的中点这两个关键的点,就能很快地确定对称轴的位置,连接两个中点,就是一条对称轴,

6、正确标准地画出长方形所有的对称轴。3、正方形的对称轴在第三层次探索正方形的对称轴过程中,我先让学生猜猜它有几条对称轴,然后自己动手折一折,操作验证,再在书上画出结果,有了长方形对称轴的探索根底,学生能轻松找到并画出正方形的所有对称轴。最后,我追问:你在画对称轴时是怎么确定关键的两个点的再次强调图形对称轴的正确,标准画法,加深对轴对称图形对称轴的认识。(三)稳固深化,拓展应用练习局部,我比拟注重对习题的开发和利用,进行适当地顺序调整、拓展和延伸,使练习局部成为本课的亮点。主要分为5个层次来练习。1.想想做做第1题是对根底知识的稳固。2.正多边形的对称轴。(想想做做第4题)在学生完成画出正多边形的

7、对称轴后,我适当追问,引起学生思考:按照这样推断,那正七边形会有几条对称轴?正十边形呢?正一百边形呢?那么这个规律可以怎么说?让学生归纳总结出这道题中隐含的规律:正几边形,就有几条对称轴。3.比拟复杂图案的对称轴.(想想做做第2题)学生在完成题目要求后,我又追问:你在找,画它们的对称轴的时候可以把它们和我们学过的图形联系起来吗?分别是哪些图形?4.根据对称轴所在的位置,画出轴对称图形的另一半。示想想做做第3题:根据对称轴所在的位置,画出它的另一半使它成为一个轴对称图形.这里,我也非常注意表达学生的自主性和对学生方法的指导,让学生想一想怎样找最准确。5.设计轴对称图形请学生来做一回小小设计师,发

8、挥想象力,自由设计对称的图案并画出它的对称轴。四年级数学说课稿 篇2一、说教材一教材分析“解决问题的策略是国标苏教版小学数学教材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中的内容。解决问题的策略是解决问题必要的一种问题解决思想方法,它是正确、合理、灵活地进行问题解决的思维素质,掌握得好与坏将直接影响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这局部内容是在学生已经积累了一定的数量关系及解决问题的经验,初步了解了同一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方法的根底上学习的。本课系统研究用列表的方法收集、整理信息,并在列表的过程中,分析数量关系,寻求解决类似归一、归总的实际问题的有效方法。学好本课知识,将为以后学习用列表等方法来解答求两积之和差等的实际问题奠定知

9、识、思维和思想方法的根底。教材安排的例题,主要是呈现生活情景,提供数学信息,让学生经历列表整理信息的全过程,再通过“寻求策略解决问题发现规律的系列活动,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列表整理数据信息策略的价值,并产生这一策略的心理需求,形成解决问题的策略,从而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二学情分析对本课所研究解决的数学问题,学生在以往的学习过程中,在生活的实践体悟中,有一定的整理信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想方法经验,但一般处于无序状态,通过今天的学习,将学生无序思维有序化、数学化、标准化。三目标定位根据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背景及本课的知识特点,预定如下几个教学目标:1、通过创设生活情景,借助生动的、

10、有趣的、富有挑战性的研究内容,使学生在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初步体会用列表的方法整理相关信息的作用,感受列表是解决问题的一种策略;学会用列表的方法整理简单实际问题所提供的信息;还会通过列表的过程分析数量关系,寻求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 cn-teacher 2、通过自主探索、动手实践、合作交流等学习活动,使学生经历提取信息,发现问题,列表整理条件,解决问题的知识获取过程,从中培养学生搜集信息,整理信息,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开展他们的推理能力。3、通过对类似归一、归总的实际问题的探索,使学生进一步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增强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获得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教学重点:

11、使学生经历列表整理、分析数量信息,决策问题解决策略,并列式解决问题,体会列表这一策略解决实际问题的价值,并能运用该策略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教学难点:正确整理、分析数学信息关系,学会通过所整理的信息决策问题解决策略,并内化成自己的问题解决策略。二、说教学程序:鉴于本课教学内容设定的教学目标及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实际情况,设计如下四局部展开教学。一联系生活,激趣引新:教学一开始,通过班内学生比赛,发现课程用列表的方法呈现更加清晰、整齐,从而出示本课课题,并说明列表整理信息的方法是我们解决较复杂数学问题时的好帮手。二合作探索, 领悟内涵1、初步感知列表例1主要教学两积之和的实际问题。这也是学生第一次接触

12、需要用三步计算解决的实际问题。教材提供了两组数据,分别是小芳家栽桃树、杏树和梨树的行数,以及三种果树每行栽的棵树,同时提出第一个问题:桃树和梨树一共有多少棵?由于题目中的条件比拟多,数量关系相比照拟复杂,由于之前的引导,学生们很快联想到可以用列表的策略整理这些条件。潜移默化中,学生经历了从现实情境中选取有用信息并形成结构完整的数学问题的过程,同时也充分感受列表整理条件的优点。2、分析数量关系本环节中启发学生思考:你能根据数量之间的关系,确定先算什么吗?这样在关键处加以点拨,激活了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容易理解:根据题中的条件,“可以先分别算出桃树和梨树的棵树;根据题中的问题,

13、“要求桃树和梨树一共有多少棵,可以先算桃树和梨树各有多少棵。这里让学生自主经历分析数量关系的过程,其意义不只在于让学生通过独立思考理解题中的数量关系,更在于这一过程中学生切实体会到:分析数量关系既可以从条件想起,也可以从问题想起。在此根底上,要求学生列式解答,并进行检验,同时留出空白,以便于课堂上的反应与评讲。接下来,提出第二个问题:杏树比梨树多多少棵?放手让学生按照解答第一题的过程,通过独立思考完成解题。3、回忆和反思在解决完两个问题后,引导学生对解决问题的过程进行回忆和反思。第一个问题引导学生回忆解决问题的过程,说说解决问题时一般要经历哪些步骤,并通过交流,总结和归纳解决问题的一般步骤;第

14、二个问题引导学生反思分析数量关系的过程,说说自己的体会,以进一步提炼解决问题过程中获得的认识与经验,体验分析数量关系的一般过程与方法。这样,已解决问题的策略为主线,引导学生经历解决实际问题的全过程,有利于学生深刻体验解决问题的策略,逐步形成策略意识,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使实际问题的教学走出教师教题型、学生记解法的困境。三稳固练习,深化开展1、“练一练第一题以图文结合的方式呈现实际问题,同时提出“先整理题中的条件,再解答的要求,有利于学生进一步体会列表整理题中信息的方法,感受列表整理对理解数量关系的作用,初步形成策略意识。2、第2题以纯文字的形式呈现的实际问题,有利于学生更深刻体

15、验综合运用从条件和问题出发分析数量关系的过程,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四全课总结最后,让学生说说在这节课上学会了什么知识?让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整理、稳固。四年级数学说课稿 篇3一、说设计理念?标准?中明确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开展水平与已有的知识经验根底上。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时机。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根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同时新课程提倡教师要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并充分开发各种课程资源,实现新课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使教材更好地效劳于学生。二、说教材?节日礼物?,它是

16、在学生学习了从三个方向观察立体图形和在实际生活中有从不同方向观察同一物体经历的根底上进行教学的。通过这局部内容的学习,旨在让学生在观察、想象、分析和推理等观察物体的具体活动中,判断观察对象画面所发生的相应变化,开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本节内容包括由低到高观察同一物体和由远到近观察同一物体,学生掌握这些内容,不仅有利于开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提高学生空间想象能力和空间推理能力。同时也提高了学生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一些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体验到数学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能根据提供的情境图,想象、判断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物体的形状和物体的范围变化。2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通

17、过仔细观察、合理猜测、小组讨论等活动,体会并判断从不同位置观察同一物体可能看到不同的形状,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与合作交流能力;让学生经历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的过程,开展学生的运动智能、空间想象智能;促进学生观察、分析、归纳、概括、交流等能力的提高。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营造一种轻松愉悦的气氛,让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展现自我,培养其积极的乐学态度;通过合作交流,养成互助合作的习惯,培养团队协作的意识。教学重点:通过观察画面,判断观察者从高到低不同的观察位置所观察的对象在其视觉中对应的范围。教学难点:如何根据图片判断观察位置,以及判断所观察的对象在其视觉中对应的范围。重难点突破:仔细观察、大胆

18、猜测是判断所观察的对象在其视觉中对应的范围的突破口。三、说教法学法为了实现教学目标,有效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做到以活动促开展,我采用自主体验的教学模式,引导学生通过仔细观察、合理猜测、小组讨论等活动,自主进行体验、探究。在教学过程中我 主要采用:1、情境教学法为了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快速、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课始的故事导入、课中新知识学习的情境创设等,把学生领入乐学的气氛之中。2、操作法利用学生自己,让学生动一动,说一说,动脑、动口,调动他们喜学、爱学、乐学的情趣,使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到数学学习的活动中,自主进行体验、探究。3、观察讨论法通过让学生独立观察、猜测、小组讨论等,体验、判断从

19、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物体的形状和物体的范围变化,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4、练习法叶圣陶先生说:凡能力总要在实践中得到锻炼。所以,在自主体验、探究、学习新知识后,就要通过一些有层次、生活化、形式多样的练习,使学生稳固所学知识,把所学的知识真正内化,形成技能技巧。四、说教学流程教学是通过两个活动完成的。活动一:由低到高观察物体数学来源于生活,我首先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时机,让学生模拟数学情境,通过数学活动的手段,从中帮助学生真正去发现、感悟、理解、解决教材中抽象、枯燥的数学问题,对于书本中的主题图,很多学生难以理解,这时我就让学生亲身体验。同学们,老师想考考你们的眼力,请你们从三个不同的位置观察

20、自己的课桌,好吗?请看课件要求:蹲着观察;眼睛与桌面在一条直线上观察;站着观察。观看后让学生在小组内交流。同学们,你所看到的物体画面有什么不同呢?说得对,由低到高来观察物体,由于位置不同所看到的物体画面的范围也不一样。这时我把书中的主题图?节日礼物?改成练习,出示课题节日礼物,同时这时出示课件,同时让学生思考:小狗贝贝从蹲在地上到最后爬上桌子,它观察礼物的位置有什么变化?观察的对象又有什么变化呢?这时学生就能在刚刚亲身活动的根底上看到东西的变化很快的判断出他们观看时所处的位置,观察位置由低到高,观察对象的范围逐渐扩大。板书低到高范围扩大 那么大家在生活中你有碰到过这样的事吗?能举一个例子吗?谁

21、来说一说,前后左右可以交流一下。你们说的都很好。通过说一说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活动二:由远到近观察物体的不同对于设计由远到近观看物体教学时,因为学生在课前的准备过程中通过观察学校内的景物,使学生对于从远到近观察物体和从近到远观察物体有了感性的认识。因此在教学中我先让学生进行说说生活中碰到这样的情况时,从近到远观察物体你发现有什么变化呢?对,站得远,看到的范围大;站得近,看到的范围小,但是清楚。板书远到近范围缩小。接着我不作较多的讲解,直接进行了练习,课件出示:小明沿小路向树林看守人的小屋走去的动态画面。途中标出A、B两点,再出示两幅图和问题:仔细观察下面两幅图中,哪幅是在A点处看

22、到的,哪幅是在B点处看到的?大家先独立完成,再将你的想法小组内说一说,进一步稳固了远近观看的规律。然后再次请同学们分组从教室的最后面、中间及讲台上这三个地点来观察黑板,再次体验远、近观察物体的不同。从而验证了刚刚交流中发现的规律。贴近了生活实际,培养了学生的空间观念。让学生充分感受到数学和生活的联系,数学确实就在我们的身边!实际应用、拓展延伸:1、根本练习。2、拓展练习。3、生活延伸, 动手操作。动手操作这一环节是57页的画面课件显示,同学们请先观察然后在书上分别画出小明站在A、B位置时所看到的树的范围。能完成吗?好开始。这时学生分组活动,学生有困难时,我呢作适当的巡视指导。通过有层次、生活化

23、、形式多样的练习,不仅培养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而且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同时还受到了为人处世的思想教育。五、说板书设计节日礼物观察位置 观察对象低 高 范围扩大远 近 范围缩小简练的文字起到了提纲挈领、突出重点的作用,使学生看到板书就可以一目了然地回忆本节所学内容,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四年级数学说课稿 篇4一、说教材1、教学内容:我选择的说课内容是人教版数学教材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大数的认识?第一课时亿以内数的认识。2、教材地位与作用:学生在第一学段已经学习了万以内的数的读写认,而本单元那么是在以前学习数的根底上,进一步认识亿以内的数的读写并了解其在实际生活中的意义。这

24、一单元是在小学阶段对整数学习的最后一课。对以后学生在学习中接触大数,并计算大数奠定了知识根底,而且初步感知大的数目。3、教材的编排特点:a.结合实际情境,让学生感受大数,产生学习需要。b.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经验自主探索。本节课的学习,不仅是学生对数认识的一次扩展,也进一步表达了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通过学习,能加强学生对数据实际意义的理解,会用数学的眼光分析身边一些数据的意义,这表达了“数学来源于生活,最终效劳于生活的理念!这个年龄段的学生一般具有接触面广、独立性增强、善于观察和发现、乐于动手操作等特点,而且学生在三年级的时候已经系统的学习过万以内的整数。结合学生的这些特点,我

25、会做一些课前准备,一是准备了?亿以内数的认识?的教学课件;二是准备计数器、游戏卡片等教具。二、教学目标根据本节课的重、难点和内容的特点,我制定了以下三条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在认识万以内数的根底上,进一步认识新的计数单位“万、“十万、“百万、“千万、“亿。使学生知道亿以内各个计数单位的名称和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关系。(2).结合现实素材,让学生感受学习较大数的必要性,使学生体会较大数的实际意义,感受亿以上数的意义,培养学生的数感。(3).让学生在活动中体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生活和应用数学的意识,培养学生自主探索,自我评价和蔼于合作的能力。(二)过程与方法

26、(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教学重难点重点:1、学会读、写亿以内的数;2、掌握亿内数的数位顺序表,了解十进制计数法。3、认识数级个级、万级、亿级,会根据数级正确地读、写亿以内的数。教学亿以上数的读法与写法。难点:1、读写数位较大的数目。2、理解“十进制计数方法。四、说教法、学法教法:为了完成教学任务,在教学方法方面,我会紧密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创设有趣的情境,开展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掌握知识和技能。创设具体的教学情境,培养学生对大数的感受,开展学生的数感。大数对于学生读起来比拟困难,教师应充分利用好教材文本,创设具体教学情境,让学生对大数

27、获得丰富感受,注意放手让学生探索,理解大数的读法后,通过独立练习,小组合作交流训练,到达熟练程度。注重根底知识,根本概念的教学,给学生留有自主探索的空间,对于数位、数级,十进关系等知识,应该让学生牢固掌握,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去发现,去体会,通过自己的独立思考到达对这些知识的理解。密切了大数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教学中教师应注意培养学生收集大数的习惯和能力,数的产生与开展都是生活实践的需要,认识数是为了用它来交流,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从而培养学生数学意识。学法:学生主体参与;动手操作;多向交流;教学游戏五、教学理念坚持以学生开展为本,为学生终身可持续开展、和谐开展打根底。遵循

28、儿童心理规律和认知规律。加强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学生必须获得有价值的数学,必须的数学,不同的人在学上得到不同的开展。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在教师精心组织下充分让学生自己去发现探索亿以内数的规律,关注学生个体差异,使每个学生都有学习成功的体验。数学教学立足于学生已有的知识,教师应教给学生借助已有知识去获得新知识能力,培养学生敢于自主学习、尝试新知的研究学习。小学生已有的数学认知结构和生活经验为其独立解决数学问题提供了可能。为此,在教学“延伸性、迁移性知识时,我直接让学生自己自主尝试、积极探索,引导学生独立思考,通过操作、观察、分析、比拟、推理、发现和总结,给学生

29、自主探索新知的空间、时间,为学生创设“主动参与的时机,让学生在探索中获得开展。六、说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学前准备:口答:一千里面有10个百,一万里面有10个千;口述万以内的数位顺序。(个位十位百位千位万位)2师:同学们,我们已经学会万以内的数,在日常生活中,还经常用到比万大的数。(利用课件出示20 xx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数据图片)你们会读这些数吗?瞧,这些数比以前学习的万以内的数更大,今天我们就来认识更大的数,板书课题:亿以内数的认识。(二)探究新知。1、请学生拿出计数器,一千一千地数,当数到10个一千时问:一千一千地数,10个一千是多少?(一万)强调:千位上的10个珠子怎么办?2、

30、请学生10个10个地数,当数到10个一万时问:是多少?利用计数器问:怎么表示10个一万?3、照这样继续数下去。10个十万是多少?10个一百万是多少?10个一千万是多少?。师:一、十、百、千、万、十万、百万、千万都是计数单位。想一想: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是什么关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10,即十进关系)4、把所学数位按数位顺序表排列起来亿级万级个级亿千百十万千百十个万万万位位位位位位位位位1381900000表示8个千万为了便于读亿以内的数,我国沿用了四位一级的计数规律,即:从右起每4个数位是一级,分为个级、万级和亿级。(三)学习亿以内数的读法1、拿出作业本上的最末题(1)让学生自由读

31、(2)小组交流讨论,该怎样读,为什么(3)反应,老师做引导,而后总结读作:八千四百五十万七千六百A、从高位读起B、按照个级的读法,每一级的数读后加读万或“亿(4)思考:怎样去分辨这个数是在个级或万级?目的在于明确在读数之前必须先分级,有助于简单的读数。2、读数:13819000各自读,交流分级-从高位读起-按照个级读法,只是在后面加读级名最好在数位顺序表上表达,或进行分级。2496640700085000300先各自读,将其读法写下来,而后集体交流读法按照四位分级的原那么,我国的读数法那么是:(1)四位以内的数,按照数位顺序从高位读起。(2)四位以上的数,先从右向左四位分级,然后从最高位起,顺

32、次读出各级里的数和它们的级名。(3)如果一个数末尾有“0,末尾的“0不读;每一级末尾的“0也不读;其他数位上,不管连续有几个“0,只读一个零。例如30500804500,读作三百零五亿零八十万四千五百。(四)学习亿以内数的写法1、六千八百五十万四千二百学生尝试写数-交流-确定方法(分级,借助数位顺序表)2、三千零八万一千五百六十九万三千六百七十二万三千一百一十二学生练习后,指名到前板演,而后讲评,最终得出写数的方法:先分级,从高位写起,某一位一个计数单位也没有写0占位。3、讨论:什么时候写0,写几个0(五)复习稳固(六)全课小结:说一说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运用本节课学习的知识,和同学交流

33、你课前收集的这些更大数的实际意义。练习设计了5道题,2道读法题,2道写法题还有一个思考题。最后是回忆整理本节课的知识点,进行评价。四年级数学说课稿 篇5一、说教材1、教学内容是人教版数学第八册的内容。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在生产和日常生活有广泛的应用。这局部知识是在学习了小数的意义和小数的根本性质得根底上教学的,是本套教材内容的第四单元。而本节课内容是这个单元的最后一节课,主要属于掌握知识教学。学生学好这局部知识,可以用来解决日常生活中一些具体的问题。2、教学目标根据新课标要求和教材的特点,结合四年级学生的实际水平,可以确定以下教学目标:(1)、使学生掌握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的方法。(2)、能正确地

34、按需要用四舍五入法保存一定的小数位数。(3)、使学生理解保存小数位数越多,精确程度越高。3、教学重、难点通过旧知迁移新知的方法,让学生掌握、理解用“四舍五入法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的方法。4、教法、学法根据本教材内容和编排特点,为了更好地突出,突破重、难点,按学生的认知规律,遵循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的指导思想,主要让学生在“动手操作观察、比拟概括应用的学习过程中掌握知识。二、说程序设计课堂教学是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获得,能力开展的重要途径。基于些我设计了以下的教学设计。(一)、复习导入1、把下面各数省略万后面的尾数,求出它们的.近似数。98653458741312003982102、下

35、面的()里可以填上哪些数。32()64532万47()05047万问:(1)你是怎么想的?(2)四舍是什么意思?五入呢?(二)、新授课1、导入新课(1)、有时我们和爸爸妈妈一起到商店买菜,电子称上显示价钱是7.53元,可是商店阿姨只收我们7.5元,这是为什么呢?在实际生活中我们往往只需要一个小数的近似数就可以了,那如何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这一内容.(板书: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2、讲授新课(1)、出例如题情境图。师:同一个小数根据不同的需要它有不同的说法即小数的近似数,那我们该如何求小数的近似数呢?生:思考。师: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同求一个整数的近似数相似,都可以根据四舍五

36、入法保存一定的小数位数.3、以该同学的身高为例进行讲解保存两位小数,保存一位小数,保存整数的方法。4、把课本上的例题以练习的形式让学生做。师:作必要的讲解和分析。5、总结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的方法(生齐读)。注意:保存两位小数,就要看第三位是舍还是入。保存一位小数,就要看第二位。保存整数,就要看小数局部的第一位即十分位的数。问:1.0和1数值相等,它们表示的程度怎样?a、让学生明确保存一位小数是1.0,原来的准确长度在0.95与1.04之间。b、让学生明确保存整数1,原来准确长度在0.5与1.4之间。即小数保存的位数越多,精确的程度越高。保存一位小数1.0,它是一个近似数,因此十分位上的0不能去

37、掉。6、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应该注意什么?a、要根据题目的要求取近似数值,如果保存整数,就看十分位是几;要保存一位小数,就看百分位是几;,然后按四舍五入法决定是舍还是入。b、取近似值时,在保存的小数位置里,小数末一位或几位是0的。0应当保存,不能去掉。(三)、完成课本74页的“做一做。独立完成,个别上讲台演做。提问其思考的过程。(四)、稳固练习1、完成课本75页练习十二的第1题。2、完成课本75页练习十二的第2题。3、把下面各小数四舍五入。(1)、精确到十分位3.470.2394.08(2)精确到百分位5.3346.2680.4954.思考9.996保存两位小数是()。(五)、布置作业。三、说教

38、学反思。这节课是掌握知识教学,在上课之前自己感觉整节课的设计挺不错的,开始的分类,由放到收,让学生在探索中学习。而在知识点的获取时,让学生主观发现,分析比拟,概括出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的方法,表达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整节课的设计,总体感觉还是比拟适合学生的思维开展的,在结构上,我也注重了前后照应,使整堂课也显得比拟紧凑。但是上完之后,我总觉得:学生掌握得不好,尤其是根据“四舍五入法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这里需要学生从逆向思维的角度去思考,但学生的逆向思维似乎都比拟欠缺,这是我对学生在能力上的估计缺乏。整节课时间比拟紧张,后面稳固练习和课小结的环节有点匆匆过场的味道,与自己曾设想的场景

39、有一定的差距。自己鼓励性的语言还欠缺,这也将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情绪。我觉得通过这一节课我学到了好多,作为一名教师,不能完全按照自己的意愿去设计课程,要考虑到学生。在今后的日子里,还得在实践中不断完善自己的教学方法。四年级数学说课稿 篇6一、教学内容:人教课标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例5“商的变化规律第三个“商不变的规律。二、教材分析“商的变化规律在小学数学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它是进行除法简便运算的依据,也是今后学习小数乘除法、分数、比的根本性质等知识的根底。教材中利用学生已有的计算技能,通过计算比拟,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发现商的变化规律。这局部内容不但可以稳固所学的计算知识,同时培养了学生初步的

40、抽象、概括能力以及善于观察、勤于思考、勇于探索的良好的学习习惯。裴老师教学的这一课,是在学生刚刚学习了除数不变,被除数和商的变化规律和被除数不变,除数和商的变化规律的根底上进行教学的。由于有了前面学习的根底,学生在语言表述和思维方面都没有太大的困难,学习起来比拟轻松。三、教学目标、重点难点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1、通过观察、比拟、探索,使学生发现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或除以一个相同的数0除外,商不变的规律。2、培养学生初步抽象、概括能力。3、培养学生善于观察、勤于思考、勇于探索的良好习惯。教学重点:通过观察、比拟、探讨发现商的变化规律。教学难点:理解被除数和除数的变化同步性,商不变时,被除数和除数相同的变化情况。四、教学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