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鹃枝上杜鹃啼》名师优质公开课获奖教学设计_第1页
《杜鹃枝上杜鹃啼》名师优质公开课获奖教学设计_第2页
《杜鹃枝上杜鹃啼》名师优质公开课获奖教学设计_第3页
《杜鹃枝上杜鹃啼》名师优质公开课获奖教学设计_第4页
《杜鹃枝上杜鹃啼》名师优质公开课获奖教学设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杜鹃枝上杜鹃啼名师优质公开课获奖教学设计 江苏省木渎高级中学陈祥书 教学目的: 1、着重于对文章的理解。 2、着力于对文章的修改。 教学时数: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在大自然中,鸟类和人类关系非常密切。古今中外,鸟类常常被看着是人类情感的象征。比如说,青鸟象征着幸福,鸽子象征着和平,喜鹊象征着吉祥,乌鸦预示着灾祸。在众多鸟中,有一种杜鹃鸟,深受中国诗人词客的喜爱,经常成为他们作品中的角色。今天,学习一篇与杜鹃有关的小品文杜鹃枝上杜鹃啼。小品文,篇幅短小,形式多样,内容多样。 二、新授内容 (一)导读第一节。 1、齐读第一节。 2、为什么说“杜鹃和我最有缘”?这个“缘”是通过什么联结的

2、?请用最简洁的语言加以概括。 因为杜鹃惯作悲啼,甚至啼出血来,其悲哀到了极点,而作者年轻时又写作哀情小说,一个“哀”字,使作者与杜鹃结了缘。结缘之后,又偶见一词中有“杜啼瘦”三字,于是取笔名“瘦鹃”,进而成了正式名号,结下了不解之缘。简言之:同哀相怜,因哀结缘,但作者还是希望杜鹃鸟有欢愉之声的。 3、第一节共4句,能否将第3句调到第2句前?能否将第4句调到末节中的“西欧”前?请说说理由。 能将第3句调到第2句前。因为杜鹃悲啼,极其悲哀属前缘;作者写悲情小说,取笔名瘦鹃并成正式名号属于后缘:宜于先说前缘,再讲后缘。调动之后,前后衔接更为紧密。因为在“要算是杜鹃了”后,接着讲“杜鹃惯作悲啼”显然比

3、原来接得紧。只是调动之后,尚需作一些修改:将“鹃而啼瘦,其悲哀可知”改为“以之为哀的象征,一个哀字使我与之结缘”。在“我开始写作哀情小说”之后,补上一句:“与杜鹃志同道合,同悲共哀,常有心酸,时有断肠。”在“有一天”前加“后来”。 能将第4句调到末节中的“西欧”前。从第一句看,末句与上文意思不一致。因为上文讲同哀相怜,因哀结缘,充满悲哀。而末句写一片欢愉,悦耳动听。从末节看,移至“西欧”前更为和谐。因为前后的小杜鹃歌是一回事,移来之后,不仅可证明“西方人似乎爱听杜鹃声”,而且与杜鹃钟发出“克谷”之声形成对举。从全文看,由中国谈到西方,由波兰谈到西欧各国,由悲啼谈到欢愉,显得更为顺畅、更为自然。

4、值得注意的是:调动时,宜于删去“可是波兰有支民歌小杜鹃”。 (二)导读第二节。 1、指名读第二节。 2、这一节强调什么?花与鸟有什么“连带关系”? 强调杜鹃花鸟同名。这从“惟有杜鹃花鸟同名,最为难得”就可以看出。 连带关系,主要有两点:(1)特指中国古诗词中鸟与花的文化积淀,如“黄鹂”与“翠柳”“凤凰”与“梧桐”“鸳鸯”与“荷花”。(2)是指不同的季节有不同的花与鸟,不同的花开和鸟鸣代表不同的季节。 3、第2节引用了两句诗,其意思是什么?“杜鹃花落杜鹃啼”与“杜鹃枝上杜鹃啼”结构是否相同?引用它们是为了说明什么? (1)前句意思是杜鹃花花开花落,杜鹃鸟悲声啼叫,揭示的是自然规律;后句意思是杜鹃

5、鸟在杜鹃花枝上啼叫,诉尽无限悲愁,可是春天却不会理会,杜鹃花也不为之动容。 (2)结构不同。前句是并列(联合)结构。后句是偏正结构,杜鹃花枝上的杜鹃鸟啼叫;重点是杜鹃鸟啼叫,虽然文题涉及杜鹃花和杜鹃鸟,但重点却在杜鹃鸟啼叫。所以,本文一直在重点写杜鹃鸟啼叫,杜鹃花只是一带而过。 (3)是为了说明花与鸟同名。 4、“平凡”指什么?“别有情味”的内涵是什么/ (1)诗句“平凡”是指沿用古人“天地间愁种子”的思路,把古人的意思用另一种诗句表达出来。(创新不够,显得平凡) (2)杜鹃花鸟同名,一语双关,特别有情味。前句可引起种种联想,后句可表对亡友的怀念;所以,也特别有情味。另外,从特别有情味中,可以

6、透露出作者的喜爱之情。 (三)导读第三节。 1、自由放声读第三节。 2、学生质疑问难,估计要解答的如次: 解释词语: 春暮:暮春时节候之:等候它的叫声他:别的 补出省略: 赤口(头)有小冠鸣(头)必向北 3、引文本身说明了什么?引文用来说明什么?表达了什么感情? (1)说明了杜鹃的特征习性。(2)用来说明杜鹃一片至诚,是益鸟。(3)委婉含蓄表达地了作者的喜爱之情。 4、第一句能否删去?或者能否将第1句合并到第2节中去?假如合并,应如何进行修改? (1)可以删去。因为从第三节看,除第1句讲了杜鹃的别名之外,其余内容根本没有讲到杜鹃的名称。具体地讲,引文是讲特征习性,所作分析是讲杜鹃是益鸟。(2)

7、可以合并到第二节。因为第二节讲杜鹃花鸟同名,讲到了杜鹃的名称。(3)将“惟有杜鹃却是花鸟同名”扩展为:“尽管杜鹃有好几个别名(习见的有杜宇、子规、谢豹),但惟有它却是花鸟同名。” 5、“据李时珍说”前要不要加一句总括语?请说说理由。如果要加,那怎么加? (1)要加。因为“据李时珍说”给人的感觉是下面的引文是说明前面的什么观点的,或是说明前面某句话,绝不会单独这样讲。又因为引文内容是讲杜鹃特性习性,与第1句的别名问题不是一回事。所以必须加总括语。(2)如果删去第1句,宜补上“杜鹃的特征习性较为特别”。如果不删去第1句,宜补上“其特征习性较为特别”。 (四)导读第四节。 1、男生齐读第四节。 2、

8、第四节可划为两层,也可划为三层。划两层怎样划?划三层又怎样划?哪种划法更有道理?第四节引用神话、诗词、苏州例,其好处是什么? 开头至“听了心酸”悲啼 (1)三层据说至“伤情切”不如归去两层 末句居起变腔 (2)分两层更有道理。因为第一层是讲杜鹃神话,目的在写杜鹃悲啼。后面先讲杜鹃啼声像“不如归去”,并以诗词作证;再讲杜鹃啼声像“居起”:由“不如归去”到“居起”,实际上是讲杜鹃啼声变腔。(3)说明了杜鹃悲啼变腔,增加了文章趣味,透露作者的喜爱之情。 3、三个“据说”的意思是否相同?“不如归去”“以此为题材”中的“此”与“普通话”所指是否相同? (1)不同。第一个是“传说”之义;后两个是“据别人说

9、”。(2)完全相同。都是“不如归去”。 4、这一节,既引用了范诗,又引用了康词,是否重复?引用范诗康词的目的是什么? (1)不重复。因为讲“不少”必须用“两首以上”才能证明“不少”。又因为前面讲了“诗词”,后面必须举诗句、举词句。还因为范诗以“春光无限”为主,表明春天到了,应该归家;康词突出“不如归去”的“伤情”,以伤情为主。(2)目的是指出杜鹃的叫声很像“不如归去”。 (五)导读第五节。 1、齐读第五节。 2、这一节写了与杜鹃有关的哪两个内容?分别突出了什么? 写了杜鹃歌和杜鹃钟,分别突出了欢和趣。 3、对杜鹃啼叫,中西文化中有什么相同和不同? 相同:杜鹃就是杜鹃,它本身无所谓悲与喜,中国人

10、认为杜鹃声悲切,西方人认为杜鹃声欢愉,那是因情生景,景因情生。 不同:在中国文化积淀中,一向认为杜鹃啼声悲切,称杜鹃为“天地间的愁种子”,是一种悲哀的啼叫;而西方文化,则认为杜鹃啼叫悦耳动听,是一种欢愉之声。 4、作者对杜鹃声是如何看的?作者贯穿全文的感情是什么? (1)杜鹃声并不悲哀,古人听了心酸断肠,多半是心理作用。因为在作者看来,杜鹃啼叫有欢愉之声,别有情味,是提醒农人,提醒归去,何悲之有?何哀可言?但作者表达自己观点时,没有简单否定习惯说法,而是充分尊重文化传统,合理解释为心理作用。 (2)喜爱。从情味、益鸟、趣味、欢趣中,可以看出作者的喜爱之情,只是表现得比较委婉含蓄;即便从结缘的悲哀中,也可看出作者的欢愉情结。 三、阅读拙作 组织学生阅读拙作杜鹃枝上杜鹃啼有四处需要修改。 四、布置作业。 1、整理名句并加以背诵。 2、课外练笔:介绍某种花鸟虫鱼,或借某种花鸟虫鱼抒发情怀。 【板书设计】: 杜鹃枝上杜鹃啼 篇幅短小 (花)(鸟)小品文形式活泼 (散文)内容多样 与我有缘(悲哀) 花鸟同名(情味)(委婉) 悲(中)特征习性(益鸟)喜爱(作者) 并不悲哀悲啼变腔(趣味)(含蓄) 心理作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