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生产事故综合应急救援预案_第1页
安全生产事故综合应急救援预案_第2页
安全生产事故综合应急救援预案_第3页
安全生产事故综合应急救援预案_第4页
安全生产事故综合应急救援预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公司综合应急预案 安全生产事故综合应急救援预案 目 录 TOC o 1-3 h z u HYPERLINK l _Toc302752494 第一章总则 PAGEREF _Toc302752494 h - 1- HYPERLINK l _Toc302752495 1.1 编制目的 PAGEREF _Toc302752495 h - 1- HYPERLINK l _Toc302752496 1.2 编制依据 PAGEREF _Toc302752496 h - 1- HYPERLINK l _Toc302752497 1.3适用范围 PAGEREF _Toc302752497 h - 1- HYP

2、ERLINK l _Toc302752497 1.4体系构成 PAGEREF _Toc302752497 h - 1- HYPERLINK l _Toc302752498 1.5应急工作原则 PAGEREF _Toc302752498 h - 1- HYPERLINK l _Toc302752499 第二章 危险性分析 PAGEREF _Toc302752499 h - 1- HYPERLINK l _Toc302752500 2.1单位概况 PAGEREF _Toc302752500 h - 1- HYPERLINK l _Toc302752501 2.1.1地理位置及交通 PAGEREF

3、_Toc302752501 h - 1- HYPERLINK l _Toc302752502 2.1.2地质水文状况. PAGEREF _Toc302752502 h -2- HYPERLINK l _Toc302752503 2.1.3地区气侯条件 PAGEREF _Toc302752503 h - 2- HYPERLINK l _Toc302752504 2.2 工程产品方案、生产规模 PAGEREF _Toc302752504 h - 3- HYPERLINK l _Toc302752505 2.2.1 产品方案 PAGEREF _Toc302752505 h - 3- HYPERLIN

4、K l _Toc302752506 2.2.2生产规模 PAGEREF _Toc302752506 h - 4- HYPERLINK l _Toc302752507 2.3 工程总平面布置及储运 PAGEREF _Toc302752507 h - 4- HYPERLINK l _Toc302752508 2.3.1 总平面布置 PAGEREF _Toc302752508 h - 4- HYPERLINK l _Toc302752509 2.3.2 储运系统 PAGEREF _Toc302752509 h - 4- HYPERLINK l _Toc302752510 2.4 生产工艺及设备设施

5、PAGEREF _Toc302752510 h - 5- HYPERLINK l _Toc302752511 2.5 生产装置工艺流程 PAGEREF _Toc302752511 h - 5- HYPERLINK l _Toc302752512 2.6危险、有害因素分析 PAGEREF _Toc302752512 h - 6- HYPERLINK l _Toc302752513 2.6.1 物质危险、有害因素分析 PAGEREF _Toc302752513 h - 6- HYPERLINK l _Toc302752514 2.6.2 生产过程中危险、有害因素分析 PAGEREF _Toc302

6、752514 h - 25- HYPERLINK l _Toc302752515 2.6.3辅助及公用工程危险、有害因素分析 PAGEREF _Toc302752515 h - 50- HYPERLINK l _Toc302752516 2.6.4 对公司生产工艺工程中的主要危险、有害因素分布情况归纳 PAGEREF _Toc302752516 h - 55- HYPERLINK l _Toc302752517 第三章 组织结构与职责 PAGEREF _Toc302752517 h - 57- HYPERLINK l _Toc302752518 3.1应急组织机构及职责分工 PAGEREF _

7、Toc302752518 h - 57- HYPERLINK l _Toc302752519 3.1.1成立事故应急应急救援领导小组 PAGEREF _Toc302752519 h - 57- HYPERLINK l _Toc302752520 3.1.2成立事故现场应急救援指挥部 PAGEREF _Toc302752520 h - 57- HYPERLINK l _Toc302752521 3.2事故应急救援领导小组及现场应急救援指挥部职责 PAGEREF _Toc302752521 h - 59- HYPERLINK l _Toc302752522 第四章 预防与预警 PAGEREF _T

8、oc302752522 h - 61- HYPERLINK l _Toc302752523 4.1 危险源监控预防与控制 PAGEREF _Toc302752523 h - 61- HYPERLINK l _Toc302752524 4.1.1总体防范措施 PAGEREF _Toc302752524 h - 61- HYPERLINK l _Toc302752525 4.1.2主生产装置区工艺、设备设施补充防范措施 PAGEREF _Toc302752525 h - 65- HYPERLINK l _Toc302752526 4.2 预警行动 PAGEREF _Toc302752526 h -

9、 71- HYPERLINK l _Toc302752527 4.2.1预报 PAGEREF _Toc302752527 h - 71- HYPERLINK l _Toc302752528 4.2.2预测 PAGEREF _Toc302752528 h - 71- HYPERLINK l _Toc302752529 4.2.3预警 PAGEREF _Toc302752529 h - 71- HYPERLINK l _Toc302752530 4.2.4预警解除 PAGEREF _Toc302752530 h - 71- HYPERLINK l _Toc302752531 4.3 信息报告与处置

10、 PAGEREF _Toc302752531 h - 71- HYPERLINK l _Toc302752532 4.3.1信息报告与通知 PAGEREF _Toc302752532 h - 71- HYPERLINK l _Toc302752533 4.3.2信息上报及信息传递 PAGEREF _Toc302752533 h - 71- HYPERLINK l _Toc302752534 第五章 应急响应. PAGEREF _Toc302752534 h - 73- HYPERLINK l _Toc302752535 5.1 响应分级 PAGEREF _Toc302752535 h - 73

11、- HYPERLINK l _Toc302752536 5.1.1事故分级 PAGEREF _Toc302752536 h - 73- HYPERLINK l _Toc302752537 5.1.2应急响应级别 PAGEREF _Toc302752537 h - 73- HYPERLINK l _Toc302752538 5.2 响应程序 PAGEREF _Toc302752538 h - 73- HYPERLINK l _Toc302752539 5.2.1公司应急救援响应程序 PAGEREF _Toc302752539 h - 73- HYPERLINK l _Toc302752540 5

12、.2.2公司应急救援现场处置措施 PAGEREF _Toc302752540 h -74- HYPERLINK l _Toc302752541 5.3应急结束 PAGEREF _Toc302752541 h - 77- HYPERLINK l _Toc302752542 第六章 信息发布 PAGEREF _Toc302752542 h - 77- HYPERLINK l _Toc302752543 第七章 后期处置 PAGEREF _Toc302752543 h - 77- HYPERLINK l _Toc302752544 第八章 保障措施 PAGEREF _Toc302752544 h -

13、 78- HYPERLINK l _Toc302752545 8.1 通信与信息保障 PAGEREF _Toc302752545 h - 78- HYPERLINK l _Toc302752546 8.2 应急队伍保障 PAGEREF _Toc302752546 h - 78- HYPERLINK l _Toc302752547 8.3 应急物资装备保障 PAGEREF _Toc302752547 h -78- HYPERLINK l _Toc302752548 8.4 外部救援保障 PAGEREF _Toc302752548 h - 78- HYPERLINK l _Toc302752549

14、 8.5 经费保障 PAGEREF _Toc302752549 h -78- HYPERLINK l _Toc302752550 第九章 培训与演练 PAGEREF _Toc302752550 h - 78- HYPERLINK l _Toc302752551 9.1 培训 PAGEREF _Toc302752551 h -78- HYPERLINK l _Toc302752552 9.2 演练 PAGEREF _Toc302752552 h - 79- HYPERLINK l _Toc302752553 第十章 奖惩 PAGEREF _Toc302752553 h - 79- HYPERLI

15、NK l _Toc302752554 第十一章 附则 PAGEREF _Toc302752554 h - 79- HYPERLINK l _Toc302752555 11.1 术语与定义 PAGEREF _Toc302752555 h - 79- HYPERLINK l _Toc302752556 11.2 应急预案备案 PAGEREF _Toc302752556 h - 79- HYPERLINK l _Toc302752557 11.3 维护和更新 PAGEREF _Toc302752557 h -80- HYPERLINK l _Toc302752558 11.4 制定与解释 PAGER

16、EF _Toc302752558 h - 80- HYPERLINK l _Toc302752559 11.5 应急预案实施 PAGEREF _Toc302752559 h -80- HYPERLINK l _Toc302752560 第十二章 附件 PAGEREF _Toc302752560 h - 80- HYPERLINK l _Toc302752561 附件1xxxx公司医疗救援交通示意图 PAGEREF _Toc302752561 h - 81- HYPERLINK l _Toc302752562 附件2 xxxx公司厂区道路交通示意图 PAGEREF _Toc302752562 h

17、 - 82- HYPERLINK l _Toc302752563 附件3 应急救援器材配备表 PAGEREF _Toc302752563 h - 83- HYPERLINK l _附件4_应急救援突击队成员及各车间应急救援人员名单及联系方式 附件4 应急救援突击队成员及各车间应急救援机构人员名单及联系方式. .-84- HYPERLINK l _Toc302752565 附件5 社会协作救援单位及联系方式 PAGEREF _Toc302752565 h -100- HYPERLINK l _Toc302752566 附件6 xx新能源应急救援消防接警出警记录信息文本 PAGEREF _Toc3

18、02752566 h - 100- HYPERLINK l _附件7:广汇新能源火灾事故应急预案 附件7 xx新能源火灾事故应急救援预案-103-HYPERLINK l _附件8:广汇新能源中毒事故应急预案附件8 xx新能源中毒事故急救救援预案-112- PAGEREF _Toc302752566 h HYPERLINK l _附件9:广汇新能源环境事故应急救援预案附件9 xx新能源环境事故应急救援预案-118-附件10 xx新能源各车间装置事故应急处置方案(车间预案) PAGE 事故综合应急救援预案第一章总则1.1 编制目的按照“以人为本、安全第一”的原则,为了做好我公司安全事故的预防和应急

19、处理工作,提高应对各类突发事件的应变能力,保障本公司员工和从业人员的生命健康及财产安全,尽可能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维护正常生产、生活秩序。1.2 编制依据本预案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编制导则(单位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安全生产条例、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关于加强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工作的通知,结合本公司生产经营工作的实际情况进行编制。1.3适用范围本预案是xxxx公司处理和救援安全生产事故的基本程序和依据,适用于xxxx公司范围内发生的I、II级安全事故的抢险救援和处理工作。1.4预案体系构成本公司

20、预案体系由综合预案和专项(火灾事故、中毒事故、环境事故)预案、应急处置方案(车间预案)组成,专项预案各应急处置方案是综合预案的重要补充部分。1.5应急工作原则坚持“以人为本、科学组织、统一管理、分工负责、自救为主”的原则,在事故发生后,按照“科学组织,快速有效”的原则,协调各方面救援力量,快速开展各项救援工作,及时抢救和疏散人员,控制事故发展,消除险情,把事故损失降到最低限度。第二章 危险性分析2.1单位概况2.1.1地理位置及交通 2.1.2地质水文状况1、地质状况:公司地区海拔高程+390m+522m,相对高差较小,地形平坦,为戈壁荒漠,地形趋势南高北低。伊吾县境跨两个大地构造单元,但主要

21、处在准噶尔地槽褶皱系,地质构造颇为复杂。建厂地段地质为砺石基地,砺石戈壁承载力为200KPa以上。 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中附录A,公司所在地区抗震设计烈度为7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10g。 2、水文状况: 公司境内河流可分为自成体系又互为影响的小水系。河沟径流的补给多来源于冰川、积雪消融、大气降水及基岩裂隙水。河流的径流变化随季节、气温、降水而变化。有不稳定、变化大、间歇性等水文特征。2.1.3地区气侯条件哈密伊吾县地处欧亚大陆腹地,远离海洋,气候干燥,属温带山地干旱气候。其主要特点是气温偏低,降水量少,蒸发量大,日照时间长,气温年较差大,日较差变化也很大。主要

22、气候特征为冬季长而寒冷,夏季短而炎热,春季风多沙大,秋季凉爽,冷热多变,昼夜温差悬殊。降雨甚少,每年49月为风季,一般为45级,地区主导风向为西北风,最大阵风可达12级以上。 地区主要气象数据资料如表2-1:表2-1 新疆哈密伊吾县地区气象参数项 目数 据年平均气温10.9 夏季最高气温44.9冬季最低气温-33.9年平均降水量18.6mm年平均蒸发量706.4mm最大积雪深度1.20m最大冻土深度1.24 m年平均相对湿度32%主导风频风向NW(西北风)瞬间最大风速39.0m/s年平均气压962.2HPa年最高气压1001.7HPa年最低气压936.6Pa累年雷暴最多日数43 d/a累年沙尘

23、暴最多日数16d/a地震裂度6度2.2 工程产品方案、生产规模2.2.1 产品方案主要产品为二甲醚,主要副产品有碳六混合物、重质酚、轻质酚、混酚、硫酸、液氨、液化甲烷等,产品名称和产量表见表2-2。二甲醚规格按二甲醚液化气标准(Q/SR002-1993)考虑,能作为民用和车用的新型清洁燃料,二甲醚、液化甲烷产品的规格和性质见表2-3。表2-2 工程产品名称和产量表 单位:t/a序 号产 品数 量一、主产品1二甲醚857000合计857000二、副产品(流程副产)1轻质酚513802重质酚303343碳六混合物174824混酚267625硫酸(97.5)540006液氨(99.6)28296合计

24、106.5254三、副产品1LNG43万t/a表2-3 主要产品的规格及性质序号组分(单位)规格性质二甲醚液化气标准(Q/SR002-1993)1二甲醚,mol%98无色易燃气体或压缩液体,有醚类特有的气味,沸点-24.8,闪点-41;自燃温度350,可燃性好,燃烧几乎无残留物;液化压力低;可爆,爆炸极限3.45-26.7%;对人体呼吸道、皮肤有轻微的刺激作用,吸入人体有轻微麻醉,无毒性反应。2甲醇,mol%13水份,mol%0.54残留物, mol%0.55热值,kJ/kg28000液化甲烷气标准1甲烷,mol%93.7无色易燃气体或压缩液体,无色无味;沸点-161.4,闪点-190,爆炸极

25、限5.3-15%;对人体无毒害。在浓度较高时(2530%),由于氧气不足,有窒息性。2乙烷,mol%6.33热值,kJ/kg501162.2.2生产规模主生产装置生产能力年产甲醇120104t/a或二甲醚80104t/a。2.3 工程总平面布置及储运2.3.1 总平面布置1、厂区用地和功能分区厂区用地分工厂区与火炬区。厂区用地呈平形四边形,南北方向750.0m,东西方向1380.0m,占地面积约103.2hm2。火炬区(含氧化塘)位于工厂区外东北角。工厂功能分区主要有生产区、辅助生产区、公用工程区、产品储运区及厂前区等。2、厂区总平面布置方案将热电站区(含备煤系统、锅炉与发电、气化排渣等)布置

26、在厂区的东北角,目的是将其布置在工厂年主导风向下风向;辅助生产区(含空分、空压、总变电站等)布置在热电站区的南侧;煤气化区(含加压气化、煤锁气柜、煤气水分离等)位于空分装置区西侧;酚氨回收区(含煤气冷却、煤气水储罐、酚氨回收等)地处煤气化街区南北两面;气体净化区(含低温甲醇洗、制冷、甲烷分离、硫酸装置)位于酚氨回收区西面;甲醇及二甲醚装置区布置在气体净化区西面(厂区西侧中部),主要由压缩、甲醇合成、二甲醚装置等构成;化学水处理、工艺循环水等位于甲醇及二甲醚装置区的南侧。备煤区(含受煤、破碎、储仓及胶带运输等)位于煤气化区北部,热电站西部。火炬及氧化塘等布置在厂区外的东部。成品与原料罐区(含二甲

27、醚球罐,液氨球罐,液化甲烷储罐,混酚、重质酚、轻质酚、碳六混合物以及酸碱储罐,泡沫消防站,装卸站等)位于厂区西北角方位,靠近运输道路。新鲜水与消防水(含原水处理)等位于厂区西南角利于供水管线进厂。污水处理装置位于厂区东北角。全厂性机修、电修等位于厂区空分装置东部。全厂性仓库位于厂区空分装置西部为满足运输和消防需要,各新建装置区均设置了环形通道。车间办公、控制及分变等根据需要进行了设置。员工生活区位于厂区以外西部,伊淖公路将生活区和厂区划分为东西两块。工厂的四周设置实体围墙与出入口。厂内各车间周围、道路两侧及可绿化的地段内全部进行绿化,绿化重点为厂前区。 在工厂的两处货流出入口均设置电子汽车衡。

28、2.3.2 储运系统年运输量为725.3104 t。其中运入500.9104 t,运出224.4104 t。进出厂均为公路运输。主要物品为原料煤、燃料煤、炉渣、产品及化工品等。 厂内道路为城市型,路面结构采用沥青混凝土和普通混凝土路面。主要道路路面宽度9.012.0m,道路交叉口路面内缘转弯半径一般情况采用12.0m。厂外道路分三条,一条为人流道路,另两条为货流道路。生活运输车辆、运渣、产品与化学品的运输均由社会运力解决。厂综合罐区的汽车装卸站采用穿过式装车,所有物料采用鹤管装车。二甲醚和液化甲烷罐区的汽车装卸站采用穿过式装车,物料由装车软管装汽车槽车,槽车上的气相管返回至球罐。2.4 生产工

29、艺及设备设施项目主工艺选用碎煤加压气化技术和国产化低温甲醇洗净化技术。甲醇、二甲醚合成、甲烷深冷分离及硫回收、空分等均从国外引进先进技术。2.5 生产装置工艺流程生产装置简化主工艺流程如图2-1:图2-1 xx80104 t/a煤基二甲醚装置工艺流程框图2.6危险、有害因素分析2.6.1 物质危险、有害因素分析主要原料和辅助材料有:生产原料和燃料用煤、甲醇、二异丙基醚、氢氧化钠、重铬酸钾、盐酸、催化剂和水处理药剂等。工程产品、副产品和中间产品主要有:二甲醚、甲醇、重质酚、碳六混合物、混酚、硫酸、液氨、氢气、一氧化碳、甲烷气、氧(氧气和液氧)、氮(氮气和液氮)等。生产过程中的派生物有:二氧化硫、

30、硫化氢、二氧化碳等。1、主要原料和辅助材料物质危险、有害因素分析1)煤生产原料和燃料用煤量分别为每年260104/a和144.6104/a,煤在生产运行过程中主要存在于6个15m的圆筒仓、碎煤气化炉以及蒸汽锅炉房等部位。所使用的煤由新疆伊吾县内煤矿供应。该矿煤种具有低灰、低硫、低磷、低铝、固定碳高、发热量高、挥发份高等特点。燃爆性能:煤为黑色、固态可燃物,丙类火灾危险品。煤尘具有燃爆性,着火点3005000,爆炸下限34 g47gNm3(平均粒径:5m-10m);高温表面沉积粉尘引燃温度225285;粉尘引燃温度580610。在煤尘存在的环境中,当粉尘浓度达到爆炸下限时,遇火源即可引起火灾爆炸

31、。同时,如果在煤料的储存场所内温度达到自燃温度时会产生煤的自燃,引发火灾。健康危害:据GBZ l-2002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提供的数据,呼吸性煤尘的工作环境最高容许浓度为3.5mg/m3。 煤尘吸入人体可引起煤尘肺。据有关研究资料表明,人体肺内煤尘累积达20g即疑似患一期煤肺,煤尘可引起呼吸系统疾病及煤工尘肺,早期无明显症状,只有当并发支气管或肺部感染时才出现相应症状。随病变的进展,肺组织结构遭到明显破坏,引发心、肺功能不同的损害。2)甲醇(CH4O)公司生产过程中,甲醇既是辅助材料,又是二甲醚生产过程中的中间产品。作为辅助材料,甲醇的主要用途是:碎煤加压气化产生的气体中由于含有气态轻质油等

32、众多气体杂质,只有低温甲醇洗能够在同一装置内全部干净的脱除各种有害成分,该过程甲醇的消耗量为360t/h。碎煤气化压缩后的混合气需首先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合成甲醇,在进一步合成为二甲醚。甲醇为无色澄清液体,有刺激气味。溶于水,可混溶于醇、醚等多数有机溶剂。相对密度(水=1)0.79,沸点64.8,饱和蒸汽压13.33KPa(21.2)。 燃爆特性:闪点11.1,属甲B类火灾危险物质。 引燃点385, 最小点火能0.28mJ ,爆炸极限(V%)5.5%44%,燃烧热20067kJ/kg。易燃,其蒸气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温可引起着火爆炸。与氧化剂接触发生化学反应或引起燃烧,在火场中

33、,受热的容器有爆炸危险。其蒸气比空气重,在低处可扩散到远处,遇明火引着回燃。毒性和健康危害:中度职业危害毒物,工作场所空气中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为25mg/m3,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50mg/m3。对中枢神经系统有麻醉作用,对视神经和视网膜有特殊选择作用。慢性中毒引起粘膜刺激、视力减退、皮炎以及神经衰弱综合症,急性中毒可导致头痛、晕眩、酒醉感,甚至昏迷,造成视神经及视网膜病变,重者失明。还可造成代谢性酸中毒。急救措施:皮肤接触:脱去被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清洗皮肤。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就医。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

34、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用清水或1硫代硫酸钠溶液洗胃,就医。防护措施:工程控制:生产过程密闭,加强通风,提供安全淋浴和洗眼设备。呼吸系统防护:可能接触其蒸汽时应佩戴过滤式防毒面具,紧急事故状态抢救或撤离时,建议佩戴空气呼吸器。眼睛防护:戴化学安全安全防护眼镜;身体防护:穿防静电工作服。手防护:戴橡胶手套;其他防护:工作现场严禁吸烟、进食和饮水。操作人员定期体检。泄漏处理: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人,切断火源。应急处理人员应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毒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进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小量泄漏:用

35、砂土或其它不燃材料吸附或吸收。也可用大量水冲洗,洗水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泡沫覆盖,用防爆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容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灭火方法: 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喷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直至灭火结束。处在火场中的容器若已变色或从安全泄压装置中产生声音,必须马上撤离。灭火剂采用抗溶性泡沫、干粉、二氧化碳和砂土。储运注意事项:桶装储存应在阴凉、通风的库房仓间内。远离火种、热源,仓间温度不宜超过30,防止阳光直射,保持口盖密封,并应与氧化剂分开存放,采用防爆型照明、通风设施,开关应设置在库房外。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罐储要采取防火防爆措

36、施。露天储罐夏季要有降温措施,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灌装时应注意流速(不超过3m/s),且有接地装置,防止静电积聚。3)二异丙基醚(C6H14O)厂区生产中酚的回收使用二异丙基醚作萃取剂。二异丙基醚为无色液体,有类似乙醚的气味。相对密度0.73(水=1),沸点68.5,饱和蒸气压16.0kPa(20),不溶于水,可混溶于醇、醚、苯、氯仿等多数有机溶剂。稳定性:在常温常压下稳定;禁配物:强氧化剂;分解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燃爆特性:闪点-12,属甲B 类火灾危险物质。自燃温度442,爆炸极限(V/V)1.0% 21.0%,燃烧热4006.3 kJ/mol。其蒸气与空气形成爆炸性

37、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与氧化剂能发生强烈反应。其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火源引着回燃。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毒性和健康危害:低毒物,急性毒性LD50:8470mgkg(大鼠经口),20000mgkg(兔经皮);LC50:162000mgm3(大鼠吸入)。本品可通过吸入、食入、经皮吸收危害人体。蒸气或雾对眼睛、粘膜、皮肤、上呼吸道有刺激性。接触能引起恶心、头痛、呕吐和麻醉作用。 急救措施: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流动清水冲洗;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冲洗;吸入: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必要时进行人工呼吸,就医;食入:误服者给饮

38、大量温水,催吐,就医。防护措施:工程控制:生产过程密闭,全面通风。呼吸系统防护:在空气中浓度超标时佩带防毒口罩;眼睛防护:高浓度接触时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身体防护:穿防护服,高浓度接触时戴防护手套;其他防护:工作现场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工作后淋浴更衣,注意个人清洁卫生。应急处理:疏散泄漏区人员至安全区,禁止无关人员进入污染区,切断火源。应急人员应戴自给式呼吸器,穿消防防护服。在确保安全情况下堵漏。喷水雾会减少蒸发,但不能降低泄漏物在受限制空间内的易燃性,可用沙土或其它不燃性吸附剂混合吸收,然后收集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也可以用不燃性分散剂制成乳液刷洗,经稀释后的刷洗水放入废水系统。如大量泄漏

39、,利用围堤收容,然后收集、转移、回收或无害处理后废弃。灭火方法:应采用泡沫、二氧化碳、干粉、砂土,用水灭火无效。运输注意事项:应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仓间内。远离火种、热源,仓温不宜超过30,防止阳光直射,包装要求密封,不可与空气接触,应与氧化剂、酸类分开存放。储存间内的照明、通风等设施应采用防爆型,开关设在仓外。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灌装时应注意流速(不超过3m/s),且应有接地装置,防止静电积聚。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4)氢氧化钠(NaOH)又名苛性钠或烧碱。在公司生产过程低温甲醇洗过程中,为了防止甲醇水塔再沸器管道腐蚀,需向再沸

40、器的甲醇水给料管中喷入氢氧化钠溶液;另外,电厂脱盐水处理也需要采用氢氧化钠。其主要理化性质如下:氢氧化钠白色晶体易潮解,相对密度2.12(水=1),溶于水、乙醇和甘油。为不燃品,遇水和水蒸气大量放热,形成腐蚀性溶液,与酸发生中和反应并放热。具有强腐蚀性,遇高温分解出含有氧化钠和水的有毒烟雾。禁忌物:水、强酸类、易燃或可燃物、过氧化物以及二氧化碳。毒性和健康危害:低毒品,工作场所空气中最高容许浓度2mg/m3 。侵入途径:吸入、食入;有强刺激和腐蚀性。粉尘或烟雾刺激眼和呼吸道,腐蚀鼻中隔;皮肤和眼直接接触可引起灼伤;误服可造成消化道灼伤,粘膜糜烂、出血和休克。急救措施:运送伤员脱离现场,至空气新

41、鲜处。必要时进行人工呼吸。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至少15min。或用3%硼酸溶液冲洗。口服稀释的醋或柠檬汁,就医。应急处理:隔离泄漏污染区,周围设警告标志,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好防毒面具,穿化学防护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用洁清的铲子收集于干燥净洁有盖的容器中,以少量加入大量水中,调节至中性,再放入废水系统。也可以用大量水冲洗,经稀释的洗水放入废水系统。如大量泄漏,收集回收或无害处理后废弃。储运注意事项:储存于干燥清洁的仓储间内。注意防潮和雨水浸入。应与易燃、可燃物及酸类分开存放。分装和搬运作业要注意个人防护。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废物处理方法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5)重铬酸钾(

42、K2Cr2O7)重铬酸钾是生产过程中氨吸收制冷工艺过程中使用的辅助材料,消耗量0.6kg/h。重铬酸钾外观为橙红色、有光泽结晶固体颗粒或粉末,味苦,不吸潮或潮解。相对密度2.699(水=1),熔点 398(成褐色液体),沸点500(分解),能溶于水,水溶液呈酸性反应,不溶于醇。燃爆特性:在强热约500时分解为氧化铬及铬酸钾。在冷盐酸中不起作用,加热时则产生氯气,白热温度下分解,放出氧气。有氧化作用,可使有机物燃烧。与可燃物混合易引起着火爆炸。有水和硫化钠混合时可引起自燃。 毒性和健康危害:本品有一定毒和腐蚀性。因为水溶性强,故可增强其毒性影响。吸入、皮肤和粘膜接触能够造成皮炎和湿疹,产生铬溃疡

43、。对鼻粘膜有刺激,形成糜烂,鼻中隔溃疡、穿孔或嗅觉减退。对呼吸道可造成咽喉炎及哮喘等。误服对胃有刺激作用,严重时出现休克、紫绀、呼吸困难,甚至发生急性肝肾功能衰弱。急救措施:立即使吸入患者脱离危险区,安置休息并保暖。眼镜受刺激用水冲洗,并就医诊治。皮肤接触先用水冲洗再用肥皂彻底洗涤。被玷污的衣物须洗涤清洁,不留残剂,以防止突然燃烧造成危险。误服立即漱口并急送医院医治。防护措施:操作人员必须穿工作服,戴胶围裙,胶手套,口罩。各项操作须轻拿轻放,严禁磨擦与震动。桶装不得直接在地面滚动,操作时应使用不易产生火花的铜制或铜合金制工具,验收、整理、质量检查、开、拆、钉箱等各项操作一律不得在库内进行,必须

44、在远离库房的安全地点,或专用库室内进行,操作现场有专人负责,并配有相应的消防器材。泄漏应急处理:泄漏应急处理人员必须穿戴防毒面具和手套,将泄漏物扫起,倒至水中加铝盐或碱沉淀。被污染地面用水冲洗,经稀释后排入污水系统。灭火方法:火灾可用水扑救,应避免溶液到处流淌。储运注意事项:应贮存于地势高、通风阴凉干燥的库房内。库房门窗应严密,有遮光设备,库内温度在35以下,相对湿度在80%以下,可与其他铬酸盐、重铬酸盐类同库贮存,但不得与有机物、可燃物、毒品、还原剂等同存和储运,并要隔绝热源、火种。6)盐酸(HCl)盐酸主要用于供热系统、自备电厂锅炉的无盐水处理。工业级盐酸为无色或微黄色发烟液体,有刺鼻酸味

45、,不可燃,易于挥发出HCl白色烟雾。HCl的相对密度2.48(空气= 1),饱和蒸汽压4225.6kPa(20),溶于水和乙醇、乙醚等多数有机溶剂。危险特性:盐酸不可燃,能与普通金属反应,放出氢气。与水混合时产生大量的热,易发生喷溅。遇氰化物能产生剧毒的氰化氢气体。与碱发生中和反应,并放出大量的热。具有强腐蚀性。 禁忌物:与大多数金属、碱或活泼金属不相容。遇高温分解产物:分解出氯化氢、水,为有毒烟雾。毒性及健康危害:中度职业危害毒物,工作场所空气中最高容许浓度7.5mg/m3 。侵入途径:食入、吸入、皮肤接触。对眼睛和粘膜有强烈的刺激作用,少量接触其蒸气或烟雾,可引起眼、鼻、口腔粘膜发炎,大量

46、吸入可引起呼吸困难、胸闷胸痛,重者发生肺炎和肺水肿。液体盐酸可造成眼睛、皮肤灼伤,造成眼角膜溃疡、浑浊,皮肤出现大量栗粒状红色小丘疹,且呈潮红痛热。误服可引起消化道灼伤、胃穿孔、腹膜炎等症,甚至造成死亡。防护与救治:泄漏防护方法:使用雾状水、砂土。救治方法:接触眼、皮肤立即用水冲洗,吸入者迅速移离现场,必要时做好人工呼吸。误吞服者,大量饮水,诱发致吐。应急处理:疏散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禁止无关人员进入污染区,应急处理人员要戴好防毒面具,穿化学防护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禁止向泄漏物直接喷水,更不要让水进入包装容器内。用沙土、干燥石灰或苏打灰混合,然后收集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也可以用大量水

47、冲洗,经稀释的洗水放入废水系统。如大量泄漏,利用围堤收容,然后收集、转移、回收或无害处理后废弃。储运注意事项:储存于阴凉、干燥、通风处。应与碱类、金属粉末、卤素(氟、氯、溴)、易燃、可燃物等分开存放。不可混储混运。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分装和搬运作业要注意个人防护。废液处理:用碱液、石灰水中和,生成氯化钠和氯化钙,用水稀释后排入下水道。7)催化剂有关工艺流程中使用的催化剂包括硫回收催化剂、合成甲醇触媒(Cu 、Zn系)和甲醇脱水触媒(Al2O3系)等。各类催化剂均为不燃固体,一般制作成球型颗粒。催化剂的主要载体为金属氧化物(如Al2O3)。公司生产过程使用的催化剂含铜、锌、铝等

48、金属化合物。毒性及健康危害:大多数催化剂为低毒物。其危害主要是装卸时可产生粉尘,经呼吸道进入体内,可引起过敏症、鼻炎和鼻窦炎等症。长期吸入催化剂粉尘,大部分可蓄积于肺脏,引起尘肺病,出现气短,胸痛,咳嗽等症状。防护措施:在有限空间装卸催化剂时,应注意通风,人员佩戴防毒面具,尽量减少扬尘,控制人员在粉尘环境中连续作业的时间。 接触人员定期体检,注意防治职业病。8)水处理药剂生产过程中使用的水处理药剂包括污水处理和循环水处理药剂。常用水处理药剂一般有水质净化剂、离子调整剂、助凝剂和杀菌剂等。这些药剂多为有机及无机混合物,如硫酸镁和氯化镁等弱酸无机盐、氢氧化钙和氢氧化钠等强碱、聚丙烯酸钠和聚丙烯酰胺

49、等高分子聚合物、季氨盐类等。毒性及健康危害:大部分水处理药剂都为低毒物。但其中一些成分对人体有一定毒性及刺激、腐蚀性。如氢氧化钠等强碱组分,可因其溶解蛋白质的作用,对人体皮肤、呼吸道、眼睛产生强腐蚀,作业过程中容易造成人体灼伤。其症状为局部呈白色而周围红肿,有水疱出现,剧烈刺痛,甚至糜烂。 防护措施:尽量采取密封式、机械加药方式,不推荐采用人工、敞开式加药。加药工作场所应注意通风,人员佩戴防护口罩、面罩,穿防护服、工作鞋,戴防护手套,佩戴目镜,尽量避免产生药液飞溅。2、主要产品、副产品和中间产品危险、有害因素分析1)二甲醚(C2H6O)公司生产过程的主要产品。其主要理化特性如下:二甲醚气体易于

50、液化,火焰无色,气态二甲醚有醚类特有的气味。在0.6MPa压力下为液态。液体密度为0.66lg/ml,蒸气相对密度(空气=1)1.62,沸点-24.9,临界温度127;临界压力5.33 MPa,饱和蒸气压533.2 kPa(20)。二甲醚的特性与液化石油气相似。十六烷值高达55以上,燃烧时无黑烟。二甲醚可溶于水、汽油、CCl4、苯、氯苯、丙酮、乙酸甲脂,在常温常压下稳定。禁配物:强氧化剂、强酸、卤素;燃烧分解释放二氧化碳和少量二氧化硫、一氧化碳以及氮氧化物。燃爆特性:闪点-41,属甲A 类火灾危险物质。自燃温度350,爆炸极限(V/V)3.45% 26.7%,爆炸危险类别AT3,厂区生产生产的

51、二甲醚液化气燃烧热28000kJ/kg。极易燃,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其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火源引着回燃。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毒性及健康危害:有低毒,吸入对中枢神经系统有抑制作用,麻醉作用弱。对皮肤有刺激作用;吸入可引起麻醉、窒息感。液化二甲醚在常温、常压下会急剧汽化降温,可引起冻伤。急救措施: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流动清水冲洗;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冲洗;吸入: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必要时进行人工呼吸。就医。泄漏应急处理: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上风处,并隔离直至气体散尽,切断火源。应急处

52、理人员应戴自给式呼吸器,穿消防防护服。切断气源,喷雾状水稀释、溶解,通风对流,稀释扩散。漏气容器不能再用,且要经过技术处理以清除可能剩下的气体。接触控制与个体防护:工程控制:生产过程密闭,全面通风。呼吸系统防护:一般不需特殊防护,高浓度接触时可应该佩带自给式呼吸器。眼睛防护:一般不需特殊防护,但建议特殊情况下,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身体防护:穿工作服;手防护:一般不需特殊防护。其他防护:工作现场严禁吸烟。进入罐或其它高浓度区作业,须有人监护。灭火方法:切断气源。若不能立即切断气源,则不允许熄灭正在燃烧的气体。喷水冷却容器,可能的话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灭火剂采用雾状水、泡沫和二氧化碳。储运注意事

53、项:瓶装压缩气体应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仓间内,仓温不宜超过30。远离火种、热源。防止阳光直射。包装要求密封,不可与空气接触。应与氧气、压缩空气、氧化剂等分开存放。仓间内照明、通风等设施应采用防爆型,开关设在仓外。验收时要注意品名,注意验瓶日期,先入库的先发用,搬运时轻装轻卸,防止钢瓶及附件破损。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罐储时要采取严格的防火、防爆措施。露天储罐在夏季要有降温措施,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2)重质酚和轻质酚重质酚是装置副产品之一。黑色粘稠液体,具有特殊臭味,相对密度(水=1)1.181.23,微溶于水,溶于苯、乙醇、乙醚、氯仿等多数有机溶剂。轻质酚是厂区生产产

54、出的轻质煤焦油,密度小于水,主要含有烃类、苯类物质,是多种物质的混合物。燃爆特性:重质酚闪点在 95105,属丙B火灾危险物质。燃点580630,燃烧热3570039000 kJ/kg为易燃液体。其蒸气可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易燃烧爆炸。与氧化剂接触可发生反应,遇高热时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 毒性及健康危害:有低毒,重质酚作用于皮肤,可引起皮炎、痤疮、毛囊炎、光毒性皮炎、中毒性黑皮病、疣赘及癌肿。可引起鼻中隔损伤。3)碳六混合物碳六混合物是装置副产品之一。碳六混合物外观为无色或浅黄色易燃、易挥发液体。密度(20)为701kg/ m3,沸点为120200,不溶于水,溶

55、于多数有机溶剂。在常温常压下稳定。禁配物:强氧化剂;分解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燃爆特性:闪点-20,属甲B 类火灾危险物质。自燃温度255530,爆炸极限(V/V) 0.9 %6.7 %。极易燃,其蒸气与空气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温着火爆炸。遇氧化剂能发生强烈反应。蒸气比空气重,可在低处扩散,遇明火引着回燃。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毒性和健康危害:低度危害毒物,工作场所最高容许浓度300mg/m3,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碳六混合物蒸气可引起眼睛及上呼吸道刺激症状,高浓度蒸气可在几分钟内引起呼吸困难、紫绀等缺氧症状。液体吸入呼吸道可引起肺炎,溅入眼内可致角膜溃疡,

56、吞咽引起急性肠胃炎及肝肾损害。慢性中毒可出现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及神经衰弱综合症。急救措施: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及清水彻底冲洗。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冲洗。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注意保暖,呼吸困难时给输氧。呼吸停止时,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食入:误服者给充分漱口、饮水,就医。泄漏应急处理:疏散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禁止无关人员进入污染区,切断火源。应急处理人员应戴自给式呼吸器,穿消防防护服,在确保安全情况下堵漏。喷水雾会减少蒸发,但不能降低泄漏物在受限制空间内的易燃性。可用沙土、蛭石或其它惰性材料吸收,然后收集运至空旷的地方掩埋、蒸发或焚烧。如大量泄漏,利用

57、围堤收容,然后收集、转移、回收或无害处理后废弃。接触控制与个体防护:工程控制:生产过程密闭,全面通风。呼吸系统防护:高浓度环境中应佩带防毒口罩。必要时建议佩带自给式呼吸器。眼睛防护:戴安全防护眼镜;身体防护:穿相应的防护服;手防护:戴防护手套。其他防护:工作现场严禁吸烟。工作后应淋浴更衣,注意个人清洁卫生。灭火方法:可采用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砂土灭火。用水灭火无效。储运注意事项:应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仓间内。远离火种、热源。仓温不宜超过30。保持容器密封。应与氧化剂、酸类分开存放。储存间内的照明、通风等设施应采用防爆型,开关设在仓外。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

58、损坏。罐储时要采取严格的防火防爆安全措施,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灌装时应注意流速(不超过3m/s),且有接地装置,防止静电积聚。4)混酚 厂区生产产品混酚为混合液态罐装,组成比较复杂,但大多数以单元酚存在,单元酚又以苯酚居多,因此本章节的描述以苯酚(C6H6O)为例。苯酚在常温常压下稳定,有特殊气味。熔点40.6,相对密度(水=1)1.07,蒸气相对密度(空气=1)3.24。禁配物:强氧化剂、强酸、强碱;分解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燃爆特性:遇明火、高热或与氧化剂接触,有引起燃烧爆炸的危险。自燃温度715,爆炸极限(V%)1.7 %8.6 %。 毒性及健康危害:中度危害毒物。工

59、作环境最高容许浓度5mgm3 (皮)。本品通过吸入、 食入 、经皮吸收危害人体。苯酚对皮肤、粘膜有强烈的腐蚀作用,也可抑制中枢神经系统或损害肝、肾功能。急性中毒:吸入高浓度蒸气可致头痛、头晕、乏力、视物模糊、肺水肿等。误服引起消化道灼伤,出现烧灼痛,呼出气带酚味,呕吐物或大便可带血液,有胃肠穿孔的可能,可出现休克、肺水肿、肝或肾损害,出现急性肾功能衰竭,可死于呼吸衰竭。慢性中毒:可引起头痛、头晕、咳嗽、食欲减退、恶心、呕吐,严重者引起蛋白尿。皮肤接触可致皮炎。 救治方法: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甘油、聚乙烯乙二醇或聚乙烯乙二醇和酒精混合液(7:3)抹擦。然后用水彻底冲洗。或立即用水冲洗

60、至少15min,就医。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至少15min,就医。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呼吸困难时给输氧,呼吸停止时,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食入:患者清醒时立即给饮植物油15 ml30ml,催吐,尽快彻底洗胃,就医。接触控制和防护:工程控制:严加密闭,提供充分的局部排风,尽可能采用隔离式操作。呼吸系统防护:空气中浓度较高时,必须佩带防毒面具。紧急事态抢救或逃生时,佩带自给式呼吸器。眼睛防护: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身体防护:穿相应的防护服;手防护:戴防化学品手套;其他防护:工作现场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工作后需彻底清洗。单独存放被污染的衣服,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