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及机器人项目式学习课程纲要_第1页
普及机器人项目式学习课程纲要_第2页
普及机器人项目式学习课程纲要_第3页
普及机器人项目式学习课程纲要_第4页
普及机器人项目式学习课程纲要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鹅山路小学教育集团跨学科项目式普及机器人课程纲要开发人员:黄辛颖开设年级或年段3至6年级活动月总课时数16节课程背景分析课程内容:机器人办学宗旨:鹅山路小学一直致力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科技素养,机器人社团一直是学校办学特色,取得了很多优异的成绩,并在社会上形成了良好的口碑,像这样的好课程却由于师资少、硬件设施贵、小班制授课模式的局限性导致只有少数机器人社团的孩子能接触。而接触,正是爱好和特长的前提。因此开发出一套普适性强,易于推广普及的机器人校本课程势在必行。资源分析:学校有专门的机器人工作室,积累了一批教案和教学经验。随着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设备的普及化,目前所有的教室、实验室、功能室等配备了

2、多媒体电脑以及投影仪的场地都可以作为机器人普及教育的场所,为机器人课程的普及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和实现的可能性。二、课程具体实施步骤起步阶段:硬件准备,三个一点解决器材难题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机器人器材昂贵,教学场地设备要求高,是限制机器人课程普及的最主要原因。随着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设备的普及化,目前所有的教室、实验室、功能室等配备了多媒体电脑以及投影仪的场地都可以作为机器人普及教育的场所,为机器人课程的普及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和实现的可能性。为了解决机器人器材的难题,我们在进行日常的班级教学时,将学生分成六个小组,每组学生共享器材合作学习,这样一来,每个班只需要六套器材就能完成机器人课程的日常教学。我们

3、利用向政府部门申请的科普款项,学校的科技经费,家委会筹备的班费实现三个一点:政府给一点,学校出一点,学生拿一点这三个途径将课程普及中最难解决的器材问题解决了。发展阶段:行动研究, 开发教材和教法第一阶段,确定教学内容,制定校本教材;我们整理了机器人工作室成立以来的教案、记录等资料,参考机器人教学专业书籍,制定出针对不同学段难易程度的机器人校本教材。第二阶段,组建学生梯队, 总结教学方法机器人教学一直以小班授课制为主要形式,一般不超过的68名学生。为了与学校的正常班额相匹配,为下一阶段融入日常教学做准备,在全校范围内招生,成立了40人的机器人1+1社团,经过一学年的教学实践,已总结出一套完全适应

4、机器人大班教学的教材和教法。 (附各学年度工作室学生名单)即:根据不同学段的年龄特点布置不同的主题任务。每个日常教学班都划分为六个学习小组进行分工合作,共享器材。团队学习的方式,队长和成员各司其职,互相学习团队协作与沟通,共同完成主题任务。每个主题月结束时,学习小组都要轮流进行汇报表演,向老师和其他的同学讲解如何进行小组合作分工等,并演示自己的机器人作品。第三阶段,三门学科交叉,分解三维目标我们将三门学科课程分解机器人教学三维立体目标,分别教授机器人课程的(规划编程、小组搭建、项目汇报)三个部分,学生通过一个项目主题月的学习完成一个主题项目。我们将教学目标的三个层面: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

5、感态度价值观分化在三种课程里面。信息课教学 知识与技能层面的内容,负责教会学生机器人最为核心的项目规划和编程问题;科学课负责解决 过程与方法层面的教学内容,教授力学原理,拼搭、组装技巧等动手操作方面的知识和具体的小组合作实操演练;而综合实践课则负责 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目标达成,让学生根据本活动月制作的项目作品进行小组项目式汇报,同时向学生传授信息技术发展的趋势,机器人课程开设的意义和发展前景等方面的内容,让每一个孩子都有一个机器人课程梦想,喜爱并接纳机器人课程。提升阶段:推广实施,“211”项目学习课程模式融入日常教学通过学科交叉的方式,将机器人校本教材融入到信息技术课、科学课和综合实践课等国家

6、课程,建立了适合全校教学的“211”项目式课程模式。具体做法是:我校从三年级开始开设机器人课程,充分利用每学期的“爱科学”活动月,把春学期五月份和秋学期的九月份定为“机器人项目活动月”,在“机器人项目活动月”中,每学段制定一个项目主题,三个学科围绕项目主题分解出学科任务,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规划好项目的具体内容,并通过完成学科任务最后达成项目主题目标。具体学科课程安排为:每周都开设四节机器人课程,即:每周利用两节科学课(实操演练),一节信息技术课(编程理论),一节综合实践课(项目汇报、发展前景)来完成机器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教学,每个机器人活动月共计16课时。与此同时,我校还单独开设了机器人社团为感兴趣的孩子提供更高阶的学习平台,既完善了学校的课程建设体系,又营造了校园浓厚的科技氛围。三、课程评价体系考量课程评价方案完成课程教学计划50%达成学生培养目标50%学生评价方案教师评价日常上课表现40%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