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必修下册《青蒿素-人类征服疾病的一小步》名师优质公开课获奖教学设计_第1页
统编版必修下册《青蒿素-人类征服疾病的一小步》名师优质公开课获奖教学设计_第2页
统编版必修下册《青蒿素-人类征服疾病的一小步》名师优质公开课获奖教学设计_第3页
统编版必修下册《青蒿素-人类征服疾病的一小步》名师优质公开课获奖教学设计_第4页
统编版必修下册《青蒿素-人类征服疾病的一小步》名师优质公开课获奖教学设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统编版必修下册青蒿素:人类征服疾病的一小步名师优质公开课获奖教学设计 (一)课文分析 这篇文章根据屠呦呦接受拉斯克奖时的演讲以及发表的论文编写而成,由作者本人审定。文章回顾了作者和她的团队多年执着探索,最终发现青蒿素的治疟作用并拯救成千上万患者的历程,展示了科学发现之不易、科学家的担当精神以及科学发现道路的艰辛。 文章由引言以及各小标题所领起的部分组成,全文可以分为四部分。 第一部分为引言,讲述获奖事由,阐述现代科学和技术以及中国传统医药学在发现和提取青蒿素过程中的作用。第二部分由“发现青蒿素的抗疟疗效”“从分子到药物”组成,叙述屠呦呦团队的科学探索和研究历程。第三部分包括“影响世界”“发展与

2、超越”,阐述屠呦呦团队在青蒿素研究上的成果。第四部分总结全文,概述近年来中医药学的新贡献,表达“青蒿素是中医药学给予人类的一份珍贵礼物”的观点,呼应文章的开头,强化了文章的主题。 这篇文章在写法上也是很有特点的,展示了一位杰出科学家的风采。具体来说有以下三点: 第一,主旨明确,立意高远。这是一篇介绍科学发现成果、叙述科学研究过程的文章,在对事实的陈述中,洋溢着科学家的执着和奉献精神。比如文中写到,屠呦呦团队迎难而上,接受对抗疟疾的国家级重任,不辞辛劳地从收集的几千个药方中挑选出640个具有抗疟作用的,再从其中的200个方药中提取了380余种提取物,历尽艰辛终于获得安全性高的中性提取物,为确保新

3、药对人体的安全性更是以身试药。在平实的叙述中,展现出科学家对研究的执着和对国家人民的使命意识。又如,整篇文章从标题到中间的叙述再到结尾,不管是直接的叙述还是带有情感色彩的议论,作者始终不忘彰显中医药学的贡献。这使得文章具有丰厚的教育价值,有助于教育学生自觉继承发扬优秀的传统文化,树立文化自信。 第二,思路清晰,层次清楚,重点突出,首尾呼应。文章从获奖感言开始,首先简单介绍个人的经历,提出中医药学的价值和意义,突出主题;进而按照时间顺序介绍研究的过程和遭遇的困难,表现研究者克服困难时的执着精神和奉献精神;接下来又介绍了他们的进一步研究,更凸显了传统中医药学对世界科学和人民的意义,从而向读者清晰地

4、呈现了屠呦呦科学团队的贡献,展示了他们的科学精神。然而文章并不止于此,在结尾部分又再次强调中医药学对世界巨大贡献,与文章的开头相呼应,彰显并突出了文章的主题。 第三,语言严谨、朴实、准确,充满了理性的力量。本文语言体现了实用文的典型特点,没有华丽的辞藻,也不用繁复的修辞,而是以平实、准确的语言娓娓道来,这样朴实无华的文字,让读者能够比较顺畅地把握作者所要重点叙述的事实和道理,从而获得科学的认识。这样的语言风格,显示了科学工作者理性、求实的精神,值得深入体会并加以借鉴。 (二)教案设计1 屠呦呦是著名药学家,是第一位获得诺贝尔科学奖项的中国本土科学家、第一位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华人科学家,

5、是中国医学界迄今为止获得的最高奖项,也是中医药成果获得的最高奖项。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评委让安德森评价说:“屠呦呦的研发对人类的生命健康贡献突出。为科研人员打开了一扇崭新的窗户。”学习本文,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发现问题的敏感性,激发学生探求未知世界的兴趣。同时也能很好的贯彻课程标准中“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理想,增强为民族振兴而努力的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和“养成独立思考、质疑探究的习惯”的理念和要求。 一、教学目标: 1.了解作者。 2.体味作者为科学献身的崇高情感,理清文章结构。 二、核心素养: 语言建构与运用:阅读文章内容,梳理文章层次,了解相关学科知识。 思维发展与提升:梳理课文内容,探究作

6、者在文中表现的思想境界。 审美鉴赏与创造:引导学生养成正确的科学观,明确兴趣在学习中的重要作用。 文化传承与理解:体会科学精神,培养探索精神,树立热爱祖国文化的观念。 了解屠呦呦的科学研究历程,探讨其中表现的思想内涵。 高中一年级的学生具备了较高的认知能力,但是对演讲辞的阅读能力还是比较欠缺,因此课前指导阅读课文,查找资料,了解相关知识,以帮助理解课文。 青蒿素人类征服疾病的一小步 一、导入新课 屠呦呦是著名药学家,是第一位获得诺贝尔科学奖项的中国本土科学家、第一位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华人科学家,是中国医学界迄今为止获得的最高奖项,也是中医药成果获得的最高奖项。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评委让

7、安德森评价说:“屠呦呦的研发对人类的生命健康贡献突出。为科研人员打开了一扇崭新的窗户。”下面我们共同来学习本文。 二、整体把握 本文作为演讲稿,层次清晰,脉络分明,在开篇综述部分,阐明了继承中医药精髓,提取出了青蒿素,并表达了对评委会、中国同事、国际友人的感谢,同时呼吁加强国际合作,推动中医等的研究,最大程度地造福人类。然后从五个角度进行了精彩的演讲,其中在“发现青蒿素的抗疟疗效”部分,作者重点提到受肘后备急方启发,采用了低温提取的方式,使得青蒿素的抗疟效果大幅度提升;在“中医药学的贡献”部分,作者提到青蒿素绝不是中医药智慧的唯一果实,又具体列举出了中药砒霜对治疗白血病、从中草药“千层塔”提取

8、的石杉碱甲对治疗失忆、中药提取的芍药苷对防止血管再狭窄等具体的事例,表明了中医药的贡献。 三、课文分析 (一)研习“发现青蒿素的抗疟疗效”部分,思考并完成下面的问题。 1下列不属于“为了寻求答案,我们查找了大量的文献”中“查找文献”工作的一项是() A青蒿提取物有一定程度的抗疟性,但实验结果很难重复,而且似乎与文献记录相悖,这是屠呦呦及团队查找文献的初衷。 B屠呦呦及其带领的由植物化学和药理学专业研究者组成的团队查找的文献包括东晋葛洪所著的肘后备急方。 C由原来的加热提取方式改为低温提取方式,以保存青蒿的抗疟有效成分,这是屠呦呦及其团队查找文献寻求到的答案。 D中国政府启动“523项目”并任命

9、屠呦呦领导抗疟药研究工作就是为了查找大量的文献,尽快从中草药中找到具有抗疟疗效的成分。 【明确】D项,中国政府启动“523项目”并任命屠呦呦领导抗疟药研究工作的目的是抗击疟疾,原因是“20世纪50年代,由于疟原虫抗药性的出现,疟疾重新开始肆虐,消灭疟疾的国际努力遭受重挫”。 答案:D 2文中引用肘后备急方一书中“又方,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这句话有何作用? 【明确】:这句话既为上文“查找了大量的文献”提供例证,又引起下文“这句话让我深受启发”的相关阐释,是最终找到青蒿素抗疟疗效的关键转折点。引用权威性古代医学著作,使阐述更加深刻、透彻,具有说服力,体现作者深厚的中医学理论基础

10、。 3请结合本部分内容,简要概括发现青蒿素抗疟疗效的过程。 【明确】:中国政府启动“523项目”,中医研究院任命屠呦呦领导抗疟药研究工作。屠呦呦带领团队开始从中草药中寻找有抗疟疗效的成分。搜集了2000种中草药,加热提取,进展甚微。受肘后备急方启发,改为低温提取,保存抗疟有效成分。成功得到安全性高的中性提取物。 (二)研习“中医药学的贡献”部分,思考并完成下面的问题。 4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从青蒿提取物到青蒿素的研发历程和植物化学的其他发现在药物开发中的应用相比速度相当快。 B复方用药是中医的主要用药形式,单一药物治疗某一特定疾病的现象在中医实践中非常罕见。

11、C实验研究表明,保健运动可以减少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提高血流剪应力。 D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中医药学在同疾病的斗争中会进一步发挥威力,为维护世界人民的健康与福祉作出更多新贡献。 【明确】:C项,逻辑表达混乱,根据文本阐述的意思,应是在“保健运动提高血流剪应力”的前提下,再“联合使用某些活血中药”,才可以“减少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答案:C 5应如何理解“青蒿素是中医药学给予人类的一份珍贵礼物”这句话? 【明确】:青蒿素被世界卫生组织推荐为一线药物治疗疟疾,青蒿素联合疗法在世界广泛应用,极大减轻了疟疾的症状,拯救了许多人的生命,特别是非洲孩子们的生命,所以说是“珍贵礼物”。把“青蒿素”比作“礼物”

12、,具体、贴切,抽象深奥的医学道理阐述得生动形象,浅显易懂。 6中医药学对人类健康的贡献有哪些?请简要概括。 【明确】:青蒿素联合疗法在世界广泛应用。中药砒霜是治疗白血病的重要选择。从中草药“千层塔”中提取的石杉碱甲,可治疗老年痴呆症。辨证施治疗法和有效方药的积累对人类健康作出贡献。中医活血化瘀的临床疗效适用于冠心病的术后维护,芍药苷可防止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的血管再狭窄。生物力药理学用于防病治病。 (三)整体信息理解 纵览全文,思考并完成下面的问题。 7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屠呦呦在疟疾化疗科学工作组第四次会议上做了题为青蒿素的化学研究的报告后,青蒿素的发现及

13、疗效开始引起世界关注。 B屠呦呦具有全球视野,她站在世界的高度,呼吁加强国际合作,探索从传统医学中研究、发现良药,从而最大程度地造福人类。 C在基础生物医学领域,许多重大发现的价值和效益并不在短期内显而易见,但屠呦呦及其团队研发的青蒿素,却对人类健康的改善起到了及时迅速的作用。 D本文重点阐述了屠呦呦及其团队研发青蒿素的艰难历程和中医药学对人类健康的贡献,叙述生动形象,有很强的说服力。 【明确】:D项,“叙述生动形象”有误,本文多使用概念明确、含义固定的专业术语,以说明、议论为主,语言表达平实、简明。答案:D 8屠呦呦及其团队能在20世纪70年代艰苦的条件下发现青蒿素的抗疟功效,原因有哪些?请

14、结合全文内容简要分析。 【明确】:丰富的知识及能力储备。在北京医科大学药学系的系统学习、用两年半时间全脱产学习中国传统医学,使屠呦呦在中医药学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知识,提升了能力。勤于思考。屠呦呦不断从失败中吸取教训,从古代医者的经验中获得启迪,取得了关键性突破。锲而不舍。在漫长的“抗疟”攻关岁月中,屠呦呦及其团队经历诸多困难、大量实验,无怨无悔地进行医学研究工作。团队力量。在“抗疟”之路上,屠呦呦并不是孤军奋战,这漫长浩大的工程是“523”团队以及无数科研人员团结合作完成的。继承发展中医药学精髓。屠呦呦及其团队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了中医药研究,因而能取得成功。 四、手法借鉴引用手法 在青蒿素:人类

15、征服疾病的一小步一文中,作者运用引用手法表现自己在探求青蒿素的艰难历程中,是如何实现重大突破的。在第一阶段,作者提取了380余种提取物,但经过测试,抗疟效果不佳。好容易发现青蒿提取物有一定抗疟效果,但实验结果很难重复且与文献记录相悖。在这种“山重水复疑无路”的痛苦背景下,文中引述道:“最早提到青蒿治疗疟疾的记录,出现在东晋葛洪所著的肘后备急方,书中有这样的记录:又方,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这句话让我深受启发。”作者巧妙引用典籍著作,阐述传统中医药学的重大意义及作用,材料真实可信,富有权威性,增强了文章的表现力。 引用是在说话或写作中引用公理、名言警句、经典著作、历史文献、谚语、

16、成语、俗语、传说、古今诗文等,以此为依据,表达思想感情、证明观点的修辞方法。运用引用辞格,既可使文章言简意赅,较有权威性,有助于说理抒情,又可增加文采,增强表现力。 1明引 引用分明引与暗引两种。明引又叫直引式,直接引用典籍文献、名言警句或诗句来阐释文章的中心,如下面的片段:在人类的语言中,有一个最神圣、最崇高、最永恒、最能超越时间和空间、具有不朽的价值的词,那就是“祖国”。屈原抱石怀沙,投身汨罗江时,想到的是祖国;陆放翁说:“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他梦魂为萦、念兹在兹的也是“祖国”;东晋道教学家、化学家、医药学家葛洪说:“烈士之爱国也如家。”所报者

17、,也是“祖国”。对祖国,他们有着浓烈、深沉、溶解不开的爱恋。 2暗引 暗引可分为三种类型。 (1)修饰式,即引语在文中作定语,以修饰语的形式出现。如下面的片段:从为治水患三过家门而不入的大禹到“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的屈原,从“繁霜尽是心头血,洒向千峰秋叶丹”的戚继光,到“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的谭嗣同;从“愿与人民共患难,誓将热血固神州”的朱德总司令,到“亏了我一个,幸福十亿人”的边疆卫士,真是英雄万千!他们在奉献之时,从没想过要得到什么回报,而是心甘情愿地把自己的智慧乃至生命献给了崇高的事业。 (2)镶嵌式,把引用的内容,组织进自己的叙述或议论,变成自己话语的一部分,如

18、下面的片段:漫漫秋夜,冷冷秋风,你孤枕难眠,辗转反侧,“寒蛰不住鸣,惊回千里梦”。再回首,那携手穿行于菜花间的快乐往事;再回首,那临窗共饮酒赋诗的闲情岁月。不会忘却,“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的那场离别啊!你追忆这一切,“欲语泪先流”。你日夜盼明诚归来,相思成灰,离恨成草,以致“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姑且起身,坐于院中。折一剪红梅,可“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你愁了,拿来一壶水酒,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它晚来风急”。你“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啊!你深知“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但你也懂得“思悠悠,恨悠悠,恨到归时方始休”,也许,是你早已厌倦了这种离别的痛苦了吧!

19、(3)化用式,它不是把原句组织进自己的文章,而是将典故、故事或某种意境、片断性的镜头等组织进自己的文章,如下面的片段:诗是色彩斑斓的梦。这梦里有灞桥伤别的烟柳暮云,有鲲鹏水击三千里的羽翼,有小轩窗里默默的相对,有大漠长河的遥遥思念。诗,是一支神来之笔,勾勒鹦鹉洲上的芳草,点化二十四桥的明月,渲染香炉峰的紫烟。我爱诗,因为我难以抗拒自己的心灵在这美妙的诗行中与先哲们的心一起跳动的感觉,难以抗拒让自己忘情于呐喊者或低吟者所创设的一个个优美意境中的感觉。诗,让我体验屈夫子不能从俗的喟叹,让我领略魏武帝碣石山旁壮心不已的豪情,让我沉浸于康桥边静谧的月夜,让我品味雨巷中那份丁香似的忧伤。 五、用技法写片

20、段 请学习暗引中的修饰式手法,以“感恩”为话题,写一个150字左右的作文片段。 【明确】:感恩,是一种歌唱生活的方式,它来自对生活的爱和希望;它是一种最美的心态,是人生幸福的源泉。生命如昙花一现,转瞬即逝,红尘往事里,我们应感恩“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那惦记的眼神;感恩“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那恳切的教诲;感恩“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那温馨的臂弯 (三)教学设计2 作者生平 屠呦呦,女,1930年12月30日生于浙江宁波,1951年考入北京大学,在医学院药学系生药专业学习。屠呦呦多年从事中药和中西药结合研究,突出贡献是创制新型抗疟药青蒿素和双氢青蒿素。2011年获得“拉斯克临床医

21、学研究奖”,2015年荣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2016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主要作品青蒿及青蒿素类药物抗疟新药青蒿素中药青蒿的正品研究。 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评委让安德森评价说:“屠呦呦的研发对人类的生命健康贡献突出,为科研人员打开了一扇崭新的窗户。”9月17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习近平签署主席令,授予屠呦呦“共和国勋章”。 1文学常识 演讲词,是指在重要场合或群众集会上发表讲话的文稿。演讲词像议论文一样论点鲜明、逻辑性强,但它又不是一般的议论文。它是一种带有宣传性和鼓动性的应用文体,具有较强的感染力。撰写演讲词需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针对性。撰写演讲词,要考虑听众的需要,讲话的题目应与现

22、实紧密结合,所提出的问题应是听众所关注的事情,所讲内容的深浅也应符合听众的接受水平。 第二,鲜明性。演讲的内容不能只是客观地叙述事情,还必须表明自己的主张,阐明自己的见解。赞成什么,反对什么,表扬什么,批评什么,均应做到立场鲜明、态度明确,不能含糊。 第三,条理性。要使讲话易被听众听清、听懂,就要条理清楚,层次分明,否则,所讲内容虽丰富、深刻,但散乱如麻,缺乏逻辑性,就会影响演讲效果。 第四,通俗性。演讲的语言,总的说来应该通俗易懂,明白晓畅。句子不要太长,修饰不要太多,不宜咬文嚼字,要合乎口语特点。同时,也应该讲究文采,以便雅俗共赏。第五,适当的感情色彩。演讲既要冷静地分析,即晓之以理;又要

23、有诚挚热烈的感情,即动之以情,这样才能使讲话既有说服力,又有鼓动性。 2文化常识 (1)最早提到青蒿治疗疟疾的记录,出现在东晋葛洪所著的肘后备急方。 肘后备急方:古代中医方剂著作,中国第一部临床急救手册,东晋时期葛洪著。原名肘后救卒方,简称肘后方。系作者摘录其原著玉函方中可供急救医疗、实用有效的单验方及简要灸法汇编而成。 (2)中医师按中医理论和方法诊断病人症候,对症开出由多种中药按君臣佐使组成的处方。 君臣佐使:原指君主、臣僚、僚佐、使者四种人分别起着不同的作用,后指中药处方中各味药的不同作用。是中医方剂学术语,系方剂配伍组成的基本原则。出自神农本草经。 (3)这里所举中医药对人类健康的贡献

24、,不过沧海一粟。 沧海:指大海。以其一望无际、水深呈青苍色,故名。亦是我国古代对东海的别称。中国古代对“海”的别称还有“冥”(如北冥、南冥)、“碧海”“天池”“巨壑”“无底”“百谷王”等。粟:谷子,去壳后叫小米,原产于北方黄河流域,中国古代主要粮食作物,所以夏代和商代属于“粟文化”。古代粮食作物中的“五谷”包括稷、黍、麦、菽、麻,其中的“稷”即为“粟”。 一、理清文脉架构 本文作为演讲稿,层次清晰,脉络分明,在开篇综述部分,阐明了继承中医药精髓,提取出了青蒿素,并表达了对评委会、中国同事、国际友人的感谢,同时呼吁加强国际合作,推动中医等的研究,最大程度地造福人类。 然后从五个角度进行了精彩的演

25、讲,其中在“发现青蒿素的抗疟疗效”部分,作者重点提到受肘后备急方启发,采用了低温提取的方式,使得青蒿素的抗疟效果大幅度提升;在“中医药学的贡献”部分,作者提到青蒿素绝不是中医药智慧的唯一果实,又具体列举出了中药砒霜对治疗白血病、从中草药“千层塔”提取的石杉碱甲对治疗失忆、中药提取的芍药苷对防止血管再狭窄等具体的事例,表明了中医药的贡献。 二、理解课文深意 (一)局部信息理解 研习“发现青蒿素的抗疟疗效”部分,思考并完成下面的问题。 1下列不属于“为了寻求答案,我们查找了大量的文献”中“查找文献”工作的一项是() A青蒿提取物有一定程度的抗疟性,但实验结果很难重复,而且似乎与文献记录相悖,这是屠

26、呦呦及团队查找文献的初衷。 B屠呦呦及其带领的由植物化学和药理学专业研究者组成的团队查找的文献包括东晋葛洪所著的肘后备急方。 C由原来的加热提取方式改为低温提取方式,以保存青蒿的抗疟有效成分,这是屠呦呦及其团队查找文献寻求到的答案。 D中国政府启动“523项目”并任命屠呦呦领导抗疟药研究工作就是为了查找大量的文献,尽快从中草药中找到具有抗疟疗效的成分。 解析:D项,中国政府启动“523项目”并任命屠呦呦领导抗疟药研究工作的目的是抗击疟疾,原因是“20世纪50年代,由于疟原虫抗药性的出现,疟疾重新开始肆虐,消灭疟疾的国际努力遭受重挫”。 2文中引用肘后备急方一书中“又方,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

27、取汁,尽服之”,这句话有何作用? 答:_ _ 参考答案:这句话既为上文“查找了大量的文献”提供例证,又引起下文“这句话让我深受启发”的相关阐释,是最终找到青蒿素抗疟疗效的关键转折点。引用权威性古代医学著作,使阐述更加深刻、透彻,具有说服力,体现作者深厚的中医学理论基础。 3请结合本部分内容,简要概括发现青蒿素抗疟疗效的过程。 答:_ _ 参考答案:中国政府启动“523项目”,中医研究院任命屠呦呦领导抗疟药研究工作。屠呦呦带领团队开始从中草药中寻找有抗疟疗效的成分。搜集了2000种中草药,加热提取,进展甚微。受肘后备急方启发,改为低温提取,保存抗疟有效成分。成功得到安全性高的中性提取物。 研习“

28、中医药学的贡献”部分,思考并完成下面的问题。 4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从青蒿提取物到青蒿素的研发历程和植物化学的其他发现在药物开发中的应用相比速度相当快。 B复方用药是中医的主要用药形式,单一药物治疗某一特定疾病的现象在中医实践中非常罕见。 C实验研究表明,保健运动可以减少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提高血流剪应力。 D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中医药学在同疾病的斗争中会进一步发挥威力,为维护世界人民的健康与福祉作出更多新贡献。 解析:C项,逻辑表达混乱,根据文本阐述的意思,应是在“保健运动提高血流剪应力”的前提下,再“联合使用某些活血中药”,才可以“减少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

29、 5应如何理解“青蒿素是中医药学给予人类的一份珍贵礼物”这句话? 答:_ 参考答案:青蒿素被世界卫生组织推荐为一线药物治疗疟疾,青蒿素联合疗法在世界广泛应用,极大减轻了疟疾的症状,拯救了许多人的生命,特别是非洲孩子们的生命,所以说是“珍贵礼物”。把“青蒿素”比作“礼物”,具体、贴切,抽象深奥的医学道理阐述得生动形象,浅显易懂。 【高考对接】 吴文俊小学时成绩平平,也没有显示出独特的数学才华,初中时数学甚至得过零分,高中时最喜欢的是物理而非数学,但他从小就对读书有浓厚兴趣,初中时国文成绩一直不错。尽管高三时物理得了满分,但教物理的赵贻经老师却看出了他的数学潜力,力荐他入数学系。正始中学决定,吴文

30、俊必须报考数学系,才能得到每年一百块大洋的奖学金,加之他父母又不放心独子离开上海,吴文俊就进了上海交大数学系。所谓“知之不如好之,好之不如乐之”,吴文俊向来是以兴趣为先导来读书的。因为他对物理有兴趣,甚至一度想要转系。是大三时教数学的武崇林老师帮助他摆脱了专业上的困惑,使他认识到数学的巨大魅力。 1940年,吴文俊从交大毕业,先后在育英中学、培真中学担任数学教员,直到1946年见到了影响他一生的恩师陈省身,他才由一个普通的中学数学老师成为数学研究所的专业研究员。对于吴文俊的数学研究,他的学生高小山总结说:“吴先生做拓扑研究,一下子就能抓住核心问题,为代数拓扑学的兴起做出了影响深远的贡献。他从事

31、机器定理证明也是这样,极其敏锐地看出了信息时代数学的发展趋势,他的研究受到中国古代数学的启发,汲取了中国传统数学的养分。使用吴先生的方法,几乎所有数学定理的证明,都可以由计算机来完成,从而让人类把精力放到更加宏观的层面上去思考问题。” 对吴文俊来说,虽然最初选择数学是被动的,但综观其一生,数学已逐渐成为他生命的一部分。从事数学研究,吴文俊特别强调数学思维。他说:“要创新,就要独立思考,就不能总是跟着人家亦步亦趋,当然开始的时候参考借鉴也是必要的。牛顿就说过,他之所以获得成功,因为他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才能看得远。所以不能忽略学习,可是除了学习之外,还要能够独立思考,这是创新的必要条件。现在摆在中

32、国面前的是,数学就要靠下一代、下下代在创新方面取得巨大成功,中华民族才可以得到复兴。”吴文俊自己的经历就是很好的例子。他在数学上的一系列成就,特别是他运用机械化思想来考察数学,发现了数学的不同侧面,并建立了新的模式,这全得益于他的独辟蹊径。 对我国的数学基础教育,吴文俊也颇有心得。我国中学生多次在国际奥数竞赛中获奖,被当作我国数学教育成功的证明,但吴文俊更赞同丘成桐的观点:“奥数应该是一种建立在兴趣之上的研究性、高层次学习,中国的奥数学习过分关注海量题目,直接与考试、竞赛挂钩,对系统学习数学不利。作为基础学科,应着重引导学习的兴趣,不应当过分追求功利。”吴文俊同样清醒地认识到:“竞赛获奖固然可

33、贵,但也不能看得过重。因为它不能代表学生对数学的深度理解,也不能有效地训练数学思维。”他认为,数学教育更重要的是培养数学的思维方式。 有人曾揶揄数学家迂腐,吴文俊不但不迂腐,而且兴趣广泛,内心充满童趣。他说:“我是个想怎样就怎样的人,想玩就玩,想工作了就会安安静静地工作,从不多想。”他喜欢看电影、读历史小说,也喜欢看围棋比赛。老伴说他“贪玩”,他却说:“读历史书籍、看历史影片,帮助了我的学术研究;看围棋比赛,更培养了我的全局观念和战略眼光。”吴文俊37岁时就获得了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四十多年后,他再次获得国家最高科技奖。如此长的学术生命,在数学界是非常罕见的。当记者提出疑问时,吴文俊反问道:“

34、我为什么不能保持这么长的学术生命?”在他看来,学术生命是能够终生保持的,很多人做不到,那是他们自己的问题,应该自我反省。他特别强调研究数学要下扎实的功夫。他说:“外国许多数学家,尽管有的我非常佩服,可是我并不认同他们靠所谓巧思妙想研究数学的方法。应该根据客观实际具体分析,一切以事实为主。这是我主要的想法。” 相关链接: 1974年,吴文俊转向中国数学史研究,从中得到启发,开创了具有中国传统数学特点的数学机械化之路。他提出的“吴方法”,继承和发扬了中国古代数学基于“计算”的传统,与通常基于逻辑的方法根本不同,首次实现了高效的几何定理自动证明。国际机器证明研究领域的权威人物S.穆尔说:“在吴文俊之

35、前,机械化的几何定理证明处于黑暗时期,而吴的工作给整个领域带来光明。” 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A在上海交大读书期间,吴文俊因为对数学不感兴趣,曾一度想转到物理系,后来遇见一位高明的数学老师武崇林,他才打消了转系念头。 B吴文俊清楚地看到信息时代数学的发展趋势,受到中国古代数学的启发,提出了用计算机实现数学定理证明的方法,作出了影响深远的贡献。 C吴文俊能够清醒地认识到中国数学研究领域存在的主要问题,期待着未来的中国数学家开拓创新,取得巨大成就,从而实现中华民族的复兴。 D外国不少数学家只靠巧思妙想研究数学,尽管名气很大,吴文俊却并不认同他们的研究成果,而是坚持用

36、自己以客观为主的方法研究数学。 E吴文俊在拓扑学、机器定理证明、数学机械化等领域都取得了很多独创性成果,获得了国际数学界同行的高度认可与评价。 解析:本题考查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A项,“后来遇见一位高明的数学老师武崇林,他才打消了转系念头”,说法不恰当,文中只是说“是大三时教数学的武崇林老师帮助他摆脱了专业上的困惑,使他认识到数学的巨大魅力”,并未说使他打消转系念头。C项,“清醒地认识到中国数学研究领域存在的主要问题”,于文无据。D项,“吴文俊却并不认同他们的研究成果”错误,应为吴文俊“并不认同他们靠所谓巧思妙想研究数学的方法”;“坚持用自己以客观为主的方法研究数学”不确切,文中表述为

37、“应该根据客观实际具体分析,一切以事实为主。这是我主要的想法”。 2.吴文俊的数学研究为什么能够取得创造性成果?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答:_ _ _ _ 参考答案:不蹈袭前人,不盲从权威,能够独辟蹊径;具有扎实功底、全局观念和战略眼光,善于抓住事物的本质;学术视野广阔,注重人文修养。 (四)同步练习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3题。 青蒿素是中医药学给予人类的一份珍贵礼物。和植物化学的其他发现在药物开发中的应用相比,从青蒿提取物到青蒿素的研发历程相当快速,然而,这绝不是中医药智慧的唯一果实。中国的基础和临床研究还发现,具有悠久应用历史的中药砒霜,用于治疗白血病颇具疗效,已经成为治疗白血病的重要选

38、择。对治疗失忆有效的石杉碱甲,也是从中草药“千层塔”中提取的,是我国用于治疗老年性精神障碍的一种临床用药。 然而,单一药物治疗某一特定疾病的现象在中医实践中非常少见,复方用药才是中医几千年来的主要用药形式。通常,中医师按中医理论和方法诊断病人症候,对症开出由多种中药按君臣佐使组成的处方,并随着病情的发展和症候的变化,随时调整处方的药味和剂量,以达到良好的疗效。这样的辨证施治疗法和有效方药的积累对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作出了积极贡献。我们从中药青蒿研发出抗疟药物青蒿素,仅是发掘中医药宝库的努力之一。 心血管疾病的治疗也受益于中医药学。中医的一个治则是活血化瘀,这一治则也适用于冠心病的术后维护。中药提

39、取的芍药苷等被用于防止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的血管再狭窄,临床显示再狭窄率大幅降低。还有许多其他证据支持中医活血化瘀的临床疗效。 和心脑血管疾病相关的一个新领域也正在发展,即所谓的生物力药理学,旨在将中药的药效和血流的生物力学影响相结合,用于防病治病。实验研究表明,保健运动可提高血流剪应力,再联合使用某些活血中药,可以减少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 这里所举中医药对人类健康的贡献,不过沧海一粟。我的梦想是:在同威胁人类健康与生命的疾病的斗争中,中医药学进一步发挥威力,为维护世界人民的健康与福祉作出新贡献! 1.下列对选文有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从青蒿提取物到快速研发青蒿素,这体现出了

40、中医药的智慧。 B.中医大都采用复方用药来治疗病人疾病,而不会采用单一药物来治疗疾病。 C.有许多证据证明中医药学对于治疗心血管疾病具有重要意义。 D.利用某些活血中药可以减少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达到防病治病的疗效。 解析B项,“而不会采用单一药物来治疗疾病”表述有误,选文第二段为“单一药物治疗某一特定疾病的现象在中医实践中非常少见”。 答案B 2.下列对选文内容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从中药青蒿中研发出抗疟药物青蒿素,这是中医药学对人类健康的贡献。 B.中医师主要采用复方用药的形式,其处方由多种中药根据主次按一定比例组成。 C.中华民族之所以繁衍昌盛,是因为我们的中医采用了辨证施治疗

41、法和有效方药的积累。 D.青蒿素的提取与研发再次证明,中医药对人类健康的保障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解析C项中的因果关系不成立。原文相关语句为“这样的辨证施治疗法和有效方药的积累对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作出了积极贡献”。 答案C 3.从节选的文段来看,中国药学有哪些突出贡献?请分条概括归纳。 解析本题考查筛选信息的能力,答案主要分布在第一、三、四段里面,根据相关内容进行概括归纳即可。 参考答案从青蒿中提取的青蒿素是治疗疟疾的重要药物。 具有悠久应用历史的中药砒霜,用于治疗白血病颇具疗效,已经成为治疗白血病的重要选择。 治疗失忆有效的石杉碱甲,也是从中草药“千层塔”中提取的,是我国用于治疗老年性精神障

42、碍的一种临床用药。 中医药学对心血管疾病的治疗有一定的效果,将中药的药效与血流的生物力学影响相结合,可用于防病治病。(答出其中三点即可)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46题。 屠呦呦与青蒿素 2015年10月5日,从瑞典斯德哥尔摩传来令人振奋的消息:中国女科学家屠呦呦获得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理由是她发现了青蒿素,这种药品可以有效降低疟疾患者的死亡率。屠呦呦是第一位获得诺贝尔科学奖项的中国本土科学家、第一位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华人科学家。10月6日上午,一直不愿意接受采访的屠呦呦终于把记者请进家门,一再强调“也没什么好讲的”,她还通过央视发表自己的获奖感言,她说,作为一名科技工作者,

43、获得诺贝尔奖是一项很大的荣誉,青蒿素这项生物研究成功是多年研究集体攻关的成绩,青蒿素获奖是中国科学家集体的荣誉。 屠呦呦1930年12月30日出生于浙江省宁波市。“呦呦鹿鸣,食野之苹”,诗经小雅的名句寄托了屠呦呦父母对她的美好期待。她自幼对中药治病的奇特疗效耳闻目睹,立志探索它的奥秘。1951年,屠呦呦如愿考入北京大学医学院药学系,选择了当时一般人缺乏兴趣的生药学专业。在专业课程中,她对植物化学、本草学和植物分类学最感兴趣。大学毕业后,屠呦呦就职于中国中医研究院。那时该院初创,条件艰苦。屠呦呦在设备简陋、连基本通风设施都没有的工作环境中,经常和各种化学溶液打交道,一度患上中毒性肝炎,但她心无旁

44、骛,埋头从事中药研究,取得了许多骄人的成果。其中,研制用于治疗疟疾的药物青蒿素,是她最杰出的成就。当年轻的屠呦呦开始这项研究的时候,她当然不会意识到,在漫长而曲折的研究“抗疟”的道路上,有一顶金光闪闪的王冠正在等待她来摘取。 疟疾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生命健康的世界性流行病。世界卫生组织报告,全世界数10亿人口生活在疟疾流行区,每年约2亿人患疟疾,百余万人被夺去生命。特别是20世纪60年代初,全球疟疾疫情难以控制。当时正值美越交战,在越美军因疟疾减员80多万人。美国不惜投入,筛选出20多万种化合物,却未找到理想的抗疟新药。因疟原虫对喹啉类药物已产生抗药性,所以,防治疟疾重新成为各国医药界努力攻克的

45、目标。继美国之后,英、法、德等国也花费大量人力物力,寻找有效的新结构类型化合物,但一直未能如愿。我国从1964年重新开始对抗疟新药的研究,从中草药中寻求突破是整个工作的主流,但是,通过对数千种中草药的筛选,却没有任何重要发现。在国内外都处于困境的情况下,1969年,39岁的屠呦呦临危受命,出任该项目的科研组长。她从整理历代医籍着手,四处走访老中医,搜集建院以来的有关群众来信,编辑了以640方中药为主的抗疟单验方集。然而筛选的大量样品,对抗疟均无好的苗头。她并不气馁,经过对200多种中药的380多个提取物进行筛选,最后将焦点锁定在青蒿上。但大量实验发现,青蒿的抗疟效果并不理想。她又系统查阅文献,

46、特别注意在历代用药经验中提取药物的方法。当她再一次转向古老中国智慧时,东晋名医葛洪肘后备急方中称:“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可治“久疟”。琢磨这段记载,她认为很有可能在高温的情况下,青蒿的有效成分被破坏了。于是她改用乙醇冷浸法,所得青蒿提取物对鼠疟的效价显著提高;接着,用低沸点溶剂提取,效价更高,而且趋于稳定。终于,在经历了190次失败后,青蒿素诞生了。这剂新药对鼠疟、猴疟疟原虫的抑制率达到100%。 “这一医学发展史上的重大发现,每年在全世界,尤其在发展中国家,挽救了数以百万计疟疾患者的生命。在基础生物医学领域,许多重大发现的价值和效益并不在短期内显而易见。但也有少数,它们的诞

47、生对人类健康的改善所起的作用和意义是立竿见影的。由屠呦呦和她的同事们一起研发的抗疟药物青蒿素就是这样一个例子。”这是2011年度拉斯克奖的颁奖词。 2015年的诺贝尔奖虽然有些姗姗来迟,但毕竟是令人庆幸的。当颁奖词的庄严声音回响在地球上空的时候,各种肤色的人都在向这位耄耋老人表达深深的敬意。 4.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在诗经中有“呦呦鹿鸣,食野之苹”的句子,是写小鹿在原野上呦呦地叫着,吃着青草,象征和谐,小鹿还象征人才。可见,屠呦呦的名字寄托了父母对她的美好期待。 B.疟疾是摧残人类生命健康的恶魔,世界上每年有百余万人被它夺去生命。许多国家的科学家都在

48、努力研发制服它的新药物,我国的科学家率先完成了这个任务。 C.在基础生物医学领域,许多重大的发现,不可能在短期内让人们看见它们显著的价值和效益,屠呦呦和她的同事们一起研发的抗疟药物青蒿素就是这样。 D.本文在平实的叙述中穿插一些富有文学色彩的描写,增强了文章的生动性和感染力;作者重点记叙屠呦呦研发青蒿素的艰难历程,平实凝练,重点突出。 解析C项,张冠李戴,文中倒数第二段说“屠呦呦研发的抗疟药物青蒿素”起的作用和意义立竿见影,而不是“不可能在短期内让人们看见它们显著的价值和效益”。 答案C 5.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屠呦呦是第一位获得诺贝尔科学奖项的中国

49、本土科学家,低调的她一直不愿意接受采访,她把青蒿素获奖看作是中国科学家集体的荣誉。 B.作为科学家,屠呦呦身上有很多可贵的品质,如,从小树立远大志向、刻苦钻研、谦虚朴素、专心致志等,这些品质是她取得科学成就的重要因素。 C.屠呦呦有着很强的实践能力,如整理历代医籍,搜集群众来信,进行大量实验等等。事实证明,这些实践活动对她的医学发现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D.结尾说“各种肤色的人都在向这位耄耋老人表达深深的敬意”,这充分说明屠呦呦研发的青蒿素对全世界都有着重大的意义和价值。 解析B项,“朴素”内容属于无中生有。 答案B 6.屠呦呦的“青蒿素”研究是怎样获得成功的?请结合文本进行概括。(6分) 参

50、考答案首先,从整理历代医籍着手,四处走访老中医,编辑抗疟单验方集,经过对200多种中药的380多个提取物进行筛选,最后将焦点锁定在青蒿上。其次,从东晋名医葛洪肘后备急方中得到启发,认为很有可能在高温的情况下,青蒿的有效成分被破坏了。最后,她改用乙醇冷浸法,所得青蒿提取物对鼠虐的效价显著,接着用低沸点溶剂提取,效价更高,而且趋于稳定,在经历了190次失败后,青蒿素诞生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79题。 4月10日,注定是一个值得记住的日子。人类有史以来捕获的首张黑洞照片横空出世,长久以来“活在传说中”的黑洞终于真容。尽管在星际穿越等科幻电影中,我们曾多次黑洞的瑰丽,但那只是导演们“一厢情愿”的

51、想象。人们对于黑洞认识分歧较多,。现在使用特殊的天文望远镜,由分布在全球各地的8台射电望远镜组成的望远镜网络,人类终于能窥见黑洞的真容,宇宙神秘的面纱在人类孜孜不倦的追求下正一层层地被揭开。 人类从未停止对未知的渴望、对真理的追求。爱因斯坦预言,大质量恒星在燃料耗尽、生命终结之后会向内部中心区域崩塌、集聚,形成黑洞。尽管霍金的“黑洞可以消亡”理论曾经在理论物理学中被广泛所接受,但人们一直没有办法验证它。如今,天文学家捕获了首张黑洞照片,我们又往前迈出了一步。 对宇宙的探索,每一次进步都是异常艰辛的历程,而宇宙越是不可捉摸、浩渺难懂,就越能体现人类探索的意义。在此次全球合作中,(),与来自世界各

52、地的研究人员并肩战斗,为人类的探索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7.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 A.显露领会满城风雨任重道远 B.披露领会众口纷纭行稳致远 C.显露领略众口纷纭任重道远 D.披露领略满城风雨行稳致远 解析第一个横线处:“显露”,原来看不见的变成看得见;现出。“披露”,发表,公布,表露。“披露”通常是由旁观者通过比较正式的渠道进行公布、发表。根据语境,此处应选“显露”。第二个横线处:“领会”,领略事物而有所体会,着重于理性上的了解。“领略”,了解事物的情况,进而认识它的意义,或者辨别它的滋味,着重指感性上的体验和欣赏。根据横线后的宾语“黑洞的瑰丽”可知,此处应填“领略”。第三个横线处:“满城风雨”,形容事情传遍各处,到处都在议论着,多指坏事。“众口纷纭”,指人多嘴杂,议论纷纷。“满城风雨”用在此处褒贬不当,选“众口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