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梦令》六下教学设计_第1页
《如梦令》六下教学设计_第2页
《如梦令》六下教学设计_第3页
《如梦令》六下教学设计_第4页
《如梦令》六下教学设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 PAGE26 页 共 NUMPAGES26 页如梦令六下教学设计如梦令六下教学设计1教学目的1、理解掌握词的有关知识。2、理解领悟本首词的内容和意境,并当堂背诵。教学重难点同目的2德育教育目的1、竞争意识的培养。2、培养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教法学法情景想象法,绘画法,启发式,讨论式。教学内容与步骤一、激趣导入大家知道“词家三李”都有谁吗?知道这个人吗?(课件:李白),背两首他的诗。其实,李白不只是“诗仙”,他还是“百代词曲之祖”。知道这个人吗?(课件:李煜),背几句他的词。李煜被称为“词圣”。今天,我们要接触的这位词人也姓李,她被称为“词国女皇”。是婉约派的开山之宗,有人用“男中李后主,

2、女中李易安,极是当行本色,前此太白,故称“词家三李”来评价她的词学造诣,这个李易安就是照。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近照,走进照的词,走进照的少女生活,走进照的内心世界。(学生看视频:简介照)二、理解有关词的根本知识1、你们学过哪些词?(长相思、清平乐村居、忆江南)2、你能说说词和诗有什么不一样么?(诗每句字数一样,而词不是。词的句子有长有短,又称长短句。词可配乐演唱。词有的分上下阕。词有词牌名,每一种词牌名,都有固定的句式和韵律。3、清平乐是词牌名。你们还知道哪些词牌名?(如梦令 忆江南 水调歌头 西江月 虞美人 )师:对,这些都叫做词牌名,不是词的题目。而且每一种词牌名的词都有固定的字数、句式和

3、韵律。今天咱们要学习的这首词的词牌名就叫做生:如梦令。师:同一词牌可以填许多不同内容的词,有的词有题目,有的词那么没有题目,没有题目的,我们为了区分,往往以词的第一句作为题目,如这首如梦令,我们就记作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我们今天学习照的如梦令。我们在学习词的时候,要翻开所有的感官。用耳朵去听,用嘴吟诵,用脑去考虑,用心去想像。三、初读课文,领悟大意1、自读,读通读顺要求:读准一个多音字“兴”,认清一个生字“藕”的字形;读对停顿。2、检查朗读情况指名读;齐读(随机纠正错音)3.听配乐范读(课件)4、光读通读顺还不够,咱们还要把它读懂了,看看能不能读懂词的大概意思。不明白的地方还可以和同学一

4、起商量商量。5、交流:(2)这首词记叙了一件什么事?(词人的一次郊游)(3)这件事是发生在词人写作的当天吗?(不是,“常记”)(4)这件事发生在什么季节?(夏天,“藕花深处”)(5)她是一个人去的吗?(不是,“争渡”)(6)为什么要争渡?(“误入藕花深处”)(7)为什么会误入?(“沉醉”)既误入,渐渐划出来不行吗?(不行,因为“日暮”)(8)为什么词人会常想起这件事呢?(有趣,值得回味)(9)指名学生说说诗的大意(10)古人说:诗言志。意思就是写诗歌的目的是为了表达某种意愿或心境。那么,在这首词中,作者描绘了这么一种美妙的场景,表达了她的什么意愿呢?(学生答复以后老师明确:表达了作者郊游以后无

5、限愉悦的心境,表现了作者对大自然,对生活的热爱。老师板书)四、品读悟情1、经同学们这么一联想补充,这首由30几个字组成的高度凝练概括的词立即饱满详细起来了,我们的眼前似乎出现了那么多美的画面。来,一起读这首词。一边读一边想象这幅活动的画。2、你们真能干,自己就能读懂词了,但这还不够,咱们还要把这首词读成一个字,这个字就是我们常说的“词眼”,有信心承受挑战吗?来,读读这首词,看看,这首词是围绕这里边的哪一个字来写的?(随机板书学生的答案)3、围绕“醉”来感悟文章是怎样围绕这个“醉”字展开的?是什么让他们深深地陶醉了?(板书:醉)(1)、陶醉于美酒、美景这首词中的哪些句子,哪些词语让你读懂这个“醉

6、”字? 一二句描绘了一幅“溪亭日暮”图1、咱们先来读读一、二句从哪里读出“醉”字了?交流:“不知”(为何会“不知”?)“沉醉”是啊,同学们想想,她是在哪里喝酒啊?(溪亭)什么时间?(日暮)你的脑中出现了怎样的画面?说说日暮时湖边的美景。交流:黄昏时候,太阳渐渐地从山的后边落下去了,晚霞染红了整个天空,远处的山,近处的水,还有小亭子,都覆盖在晚霞的余辉当中。水面上波光粼粼的。这样的情景,多么富有诗情画意呀。看着这样的风光,你的脑海中不由得浮现出了哪些诗句?(如:;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虽然这里不是长江黄河,但落日美景有异曲同工之妙。)师:在那样的地方,那样的时

7、候,词人会在溪边的亭子里干什么?请你调动想象说一说(生:喝酒生:聊天生:做诗、对对子生:看风景。)是啊,在这样的地方,品着美酒、(板书:美酒)赏着美景、闻着酒香、荷香,那可真是全身心的享受啊!这叫酒不醉人人自醉。咱们一起读一读这两句,让我们闭上眼睛带着浓浓的醉意读一读还有什么让他们深深地醉了?我们读下去画面2:误入藕花深处继续交流:三四句描绘了一幅“藕花深处图”从“藕花深处”这句词,你仿佛看到了怎样的画面?用优美的语言描绘一番。大片的荷花,有的才展开两三片花瓣,有的花瓣全展开了,露出嫩黄色的小莲蓬;有的还是花骨朵,看起来饱胀得马上要破裂似的。这样的荷塘使你联想起哪些诗句?(如:接天莲叶无穷碧,

8、映日荷花别样红;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多美的荷叶荷花呀!这个时候啊,已经是黄昏了,一切都变得朦朦胧胧,“藕花深处”,那是一个清香四溢、色彩缤纷、幽静而神秘的世界。鼻子里还可能会闻到阵阵的是的荷花的香味、酒香味,2、太美了,让我们来美美地读一读3、当一弯明月如水般倾洒荷花时,众人才猛然惊醒,等他们警醒起来的时候,他们已经将船划到了藕花深处,可见他们真的是醉了!于是开场“争渡,争渡”,读下去!假如刚刚是“酒不醉人人自醉”的话,那如今该是“景不醉人人自醉”了。词人陶醉于美丽的意外的风光中。(板书:美景)(2)画面3:

9、争渡惊起鸥鹭1、此时你仿佛听到了什么?听嘻嘻哈,哗啦啦你听到了什么?(听到了鸥鹭的声音、听到了划浆的声音、听到了诗人的笑声、听到了争吵的声音)从哪些词听出来的?(惊、争渡)2、古代的女子平时受到的约束比拟多,花香、酒气,使词人暂时摆脱了封建社会名门闺秀的重重枷锁,那种少女活泼的天性也就全部流露出来了,大声的笑哇叫啊,那场面多么欢快热闹! 读出他们抢着划船的热闹情景! 指名读3、你还看到了什么?给大家描绘一下。仔细看看到了什么?(鸥鹭飞起来了。)多不多?你是从哪个词当中读出来的?(一滩)假如诗人杜甫在绝句中所描绘的是“一行白鹭上青天”的话,那么眼前该是“一滩鸥鹭上青天”了。?4、是啊,她们拼命地

10、划着船,水声,笑声,叫声那么响,那么喧哗,这个时候把栖息着的鸥鹭一下子惊飞起来。“扑拉拉”一声,一群鸥鹭冲破夜幕,飞上天空,那情景该多么壮观啊!这样的情景词人平时能看到吗?那可真是大自然的奇观啊!师:你觉得这个“惊”,除了指白鹭受惊,还向我们传递了词人当时怎样的心情?生:惊喜师:为什么那么惊喜?生:壮观的景象令人惊喜;因为白鹭落下的地方就是岸边了。师:这真是美丽的意外!该是多么意外的惊喜啊!所以是“鸟惊人也惊啊!”谁来读一读这两句?读“争惊”看着美景,品着美酒,还伴着这美丽的意外。词人深深地(醉了)。这难忘的郊游的经历她忘的了吗?所以这首词一开篇就说“常记”。5、刚刚我们边读边想象,读出了那么

11、多美的画面,有“溪亭日暮”,还有“藕花深处”,还有“一滩鸥鹭”。她陶醉在日暮时的美酒中,陶醉在沁人心脾的荷香中,陶醉在鸥鹭惊飞的意外中,陶醉在与朋友相约玩耍的快乐里,她的心都醉了!(板书:玩耍乐趣)(3)美妙的生活让她陶醉我们常说“景中藏情”,这首词字里行间都向我们传递着照当时内心无尽的喜悦。你能从这首词中猜想到照当时生活得怎么样吗?(幻灯出示:适当补充照的早年生平)小结:确实,早期时候的照一直生活在幸福美满当中,生活在她的眼睛里边充满了色彩,充满了愉快,充满了活力,也充满了乐趣。所以我们才会看到她记下的美妙的生活场景,(板书:美妙生活)让我们跟随照再次回忆起她那次难忘的郊游。有感情的齐诵这首

12、词。曾记得:人悦时,鸟亦欢颜,花也笑。照早年时生活如此幸福美满,那么他晚年生活境况如何呢?五、请同学们再欣赏一首她晚年写的声声慢,你听一听,体会体会,感觉有什么不同。1、 听配乐朗读。(视频)2、听了这首词你感受到照晚年的生活境况怎样?(凄凉、惨淡、愁苦)师:你从哪些句子当中读出了她的这种苦和愁?请你把句子读出来。生:“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师:一连串的叠词表达了她的愁和苦。生:“三杯两盏淡酒,怎敌它,晚来风急。”生:“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师:这满地的黄花在她看来都憔悴了。生:“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师:这样的情景一个“愁”字怎么概括的了啊!生:“雁过也,正

13、伤心,却是旧时相识。”师:看到以前为她传递过书信的大雁,更让她伤心。生:“守着窗儿,单独怎生得黑。”师:这样的情景她觉得太难挨了。生:“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师:够了,同学们,这首词当中的每一个字几乎都是词人内心深处吐出来的愁和苦。两首词同样出自照之手,但所表达的感情截然不同,一喜一悲。这是为什么呢?探询凄苦原因。3、 学生再看资料。(课件出示照晚年生活状况资料)4、看了这段资料,大家知道原因可吧。在国破、家亡、夫死,晚年无家可归,流亡在外,饱尝了生活的艰辛的情况下,她的词的风格发生了变化。6、 指导读。(齐读前两句两句)从叠词当中您体会到了什么。痛苦,伤心,绝望,无助让我们再读这一句话。

14、读得再慢一点7、你觉得她在寻觅什么?(往日的欢乐、幸福的家园、完好的国土、亲人、友谊。 美妙的生活!)师:但这一切不复存在了。“借酒浇愁愁更愁于是这无法排遣的痛苦心情化作了一行行心酸的文字。再读第一句。师:从一个无忧无虑的贵族小姐到孤苦无依的悲惨老妇,一代词人照饮尽了这酒中的酸甜苦辣。在凄苦漂泊的晚年生活中,她肯定会常常想起她曾经有过的幸福光阴,让我们再一次跟她一起幸福地回忆吧。生:齐背如梦令。总结:她以一个女性作家的独特的创作成为中国古代文学一道亮丽的风景,而且甚至成为太阳系当中一道亮丽而独特的风景。为什么这么说呢?1987年,国际天文学会用15个世界名人的名字命名了水星上面的15座环形山,

15、其中一座环形山的名字就叫照。我想,这应该是在外太空惟一一个用中国古代女性的名字命的天体了。这是很大的荣耀,这表达了照在人们内心世界里边的一种价值。六、布置拓展作业1、课外可以找些照的诗词、细细品读,并能用今天课上所学的知识去分辨分别是她什么时期的作品;同时能有心地背一背,作些积累。2、夕阳的余晖,清清的池塘,娇美的荷花,惊飞的鸥鹭,争渡的船只词人在我们面前展现的是这样一幅美妙的画面,可惜,我们却不能亲眼目睹。(1)请会画画的同学课后将这幅美丽的画面画出来,展现给大家看。(2)或者用你的生花妙笔将其改写成一篇散文。如梦令六下教学设计2设计理念:1.词中有画的想像必须充分依托文本,在咬文嚼字中想像

16、词境。2.绘出文字的画面-倾听文字的声音-品味文字的味道-提升文字的内涵。教学目的:1. 通过朗读,以“沉醉”为切入点,感悟词人的快乐心情及对大自然、美妙生活的热爱。2. 有感情地吟诵词。教学重点及难点:1.以“沉醉”为切入点,想像词境,并能用语言描绘出来。2.有感情地吟诵词,并能吟出“沉醉”的感觉。教学时间:四非常钟一. 话题引入,初读全词1.导入揭题。2. 初读,要求:读准字音,读准节奏。3.指读,指导读词要求4.同学们,请你根据词语解释,先想一想这首词的大概意思,然后再自己说一说。5.轻读,体会一下词中传递出词人和朋友们怎样的心情?6.你是从词中哪些词语感受到的?二.美读全词,想象画面1

17、.反复读几遍词,圈圈划划,想想词人和朋友们因何而“沉醉”?2.交流,感悟“沉醉”(根据学生的答复相机调整)(1)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不知归路为什么会“不知归路”?只有她一个人喝醉吗?真的是快乐的酒醉啊,读溪亭日暮词人和朋友们看到了怎样落日的美景,会说些什么?美美地醉一回!读(2)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兴尽晚回舟什么“游兴”满足了?怎么读?误入藕花深处为什么会“误”?到了荷塘深处,你仿佛看到了什么?读(3)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争渡,争渡,为什么要争?你仿佛看到了怎样的画面?读惊起一滩鸥鹭你仿佛看到了怎样的画面?还听到了什么声音?咱们也和词人快乐地争渡,读(4)再读,感悟词人不仅

18、“沉醉”于酒,“沉醉”于“景”,还“沉醉”于“情”。三.对照比读,延伸课外对照比读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感悟富有情趣的生活场景。四.布置作业,阅读拓展1.练笔:尝试着将这首词改写成一篇生动有趣的故事,突出“沉醉”。如梦令酒沉醉 景 快乐情如梦令六下教学设计3一、导入1、人称“千古第一才女”,创“易安体”的照记忆课下文学常识2、介绍照的生平南渡前多写悠闲生活,韵调优美南渡后多怀乡忆旧,情调忧伤二、理解意涵1、朗读这首词,说说这首词中出现了哪些人物、场景、对白?人物:主仆两人场景:春雨后的屋中对白:“海棠照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2、结合杜甫三绝句:“不如醉里风吹尽,可忍醒时雨打稀”,

19、联络下文,说说照昨夜纵酒的缘由可能是什么?不忍见花被吹落3、照醒后第一件事是什么?理解经历风雨后,庭院之中的海棠情况如何4、既然如此关切,念念不忘,照为什么不自己去看海棠终究如何了?“试”表达出她怎样的心理?很关切,又不敢于、忍心面对5、从“却道”的“却”字,你能品读出诗人怎样的心绪?她心中早晓海棠花的境况对侍女粗心的不悦6、“知否,知否?”怎样朗读才符合诗人当时真实的情感?对侍女的粗心的嗔怪自己的心境无人理解的无奈7、“绿肥红瘦”写出了什么?诗人的用字有什么高妙之处?写出海棠花经历一夜风雨后可能的景象。仅仅四字就形象可感。用拟人的手法,更凸显诗人的爱花惜春之情8、作为一名女子,诗人的惜春其实

20、还有怎样的一层含义?惜青春光阴的短暂易逝三、朗读与总结1、理解女诗人惜春之后更为细腻的心绪后,带着这一份理解,再回过头来看前文,你对照之前的回避、躲闪、不忍有了怎样的认识?2、在跟深切的理解诗人内心曲折深藏的情感后,再一次朗读诗歌,在朗读过程中重读并重点感受以下字词:“试”“却道”“知否,知否?”“应是”。读出诗人内心复杂幽微的情感波澜。3、归;纳语言风格言浅意深,含蓄曲折如梦令六下教学设计4一.教学目的:1.理解照的生平2.品读照的诗词3.培养学生鉴赏古诗词的才能二.课型:新授课三.教学对象:八年级学生四.教学重点:1.理解作者的写作背景2.体验到这首词的意境3.重点词解析4.词的技巧分析p

21、 五.教学难点:1.对诗词的理解2.把握诗词情感六.教学过程:(一)课程导入:师:“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的济南修养了一个不同寻常的灵性生命。她有着“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的温顺娇媚,也有着“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的倜傥豪放。她就是宋朝婉约派词人照。在那个唯男子独尊的年代,她无疑是万绿丛中一点红,她的词自成一家。语言清丽而不萎靡,情调感伤而不空虚。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近照,品读照。师问:同学们都知道我们要学的这首如梦令的作者是宋代伟大女词人照,那么大家知道的她的诗词还有哪些?对于她,大家还有什么理解呢?有哪位同学愿意跟大家分享一下?举手答复一下。(老师总结同学们答案)(二)介绍照生平照

22、(1084-1155?)号易安居士,齐州章丘(今属山东济南)人,以词著称,有较高的艺术造诣。父李格非为当时著名学者,夫赵明诚为金石考据家。早期生活优裕,与明诚共同致力于书画金石的搜集整理。金兵入据中原,流寓南方,明诚病死,境遇孤苦。所作词,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后期多悲叹身世,情调感伤,有的也流露出对中原的思念。形式上善用白描手法,自辟途径,语言清丽。并能诗,留存不多,局部篇章感时咏史,情辞大方,与其词风不同。有易安居士文集、易安词,已散佚。后人有漱玉词辑本,今人有照集校注。(老师:我们理解过了照的生平事迹之后,是不是对她的词也充满了好奇呢?特别是在宋朝那个词作鼎盛的时候,在众多才子里面作为一个

23、女词人可以脱颖而出,也充分证明了她的才华。下面我们就一起来领略一下照词作的风采。)(三)词作初印象如梦令(宋)照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照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1.板书出来这首词,让同学们先自己理解一下这首词的思想情感,请同学举手答复自己的理解。(师:同学们的见解都很独特,那下面老师来总结一下。写如梦令的时候照的丈夫赵明诚已经很久没有回家了,词人很是思念自己的丈夫。甚至到了借酒消愁的地步。这日她又喝了酒,早早就沉沉睡去。第二日醒来的时候,才发现昨夜下了一场小雨,便问卷帘的丫鬟,院外的海棠怎么样了。丫鬟答曰:“海棠照旧”。词人感念自己和丈夫的情形,感慨道:“应是绿

24、肥红瘦。”意即表达自己对丈夫的思念。2.(师:大家既然已经理解了这首诗的情感,那就请同学们听一下录音,看看其别人怀着这种感情朗读出来的感觉。)放录音。请同学们跟着读几遍。放音乐,让同学们跟着节奏朗读。让同学们可以熟读背诵这首词。(四)词赏析1.(师:大家熟读了这篇文章之后,对这首词也有了自己的理解,那么下面我们就探究一下,作者用词的经典之处。)以“浓睡”、“残酒”搭桥,写出了白夜至晨的时间变化和心理演变。然后一个“卷帘”,点破日曙天明,巧妙得当。然而,问卷帘之人,却一字不提所问何事,只于答话中透露出谜底“试问”的结果如何呢?“却道海棠照旧。”侍女的答复却让词人感到非常意外。本来以为经过一夜风雨

25、,海棠花一定凋谢得不成样子了,可是侍女卷起窗帘,看了看外面之后,却漫不经心地答道:海棠花还是那样。一个“却”字,既说明侍女对女主人委曲的心事毫无觉察,对窗外发生的变化无动于衷,也说明词人听到答话后感到疑惑不解。是啊,“雨疏风骤”之后,“海棠”怎会“照旧”呢?这就非常自然地带出了结尾两句。“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这既是对侍女的反诘,也象是自言自语:这个粗心的丫头,你知道不知道,园中的海棠应该是绿叶繁茂、红花稀少才是!“应是”,说明词人对窗外景象的推测与判断,口吻极当。因为她毕竟尚未亲眼目睹,所以说话时要留有余地。同时,这一词语中也暗含着“必然是”和“不得不是”之意。海棠虽好,风雨无情,它是

26、不可能长开不谢的。一语之中,含有不尽的无可奈何的惜花情在,可谓语浅意深2.“绿肥红瘦”历来被人称道,它好在哪里?绿肥红瘦”一语,是全词的精绝之笔,“绿”代替叶,“红”代替花,是两种颜色的比照;“肥”形容雨后的叶子因水份充足而茂盛肥大,“瘦”形容雨后的花朵因不堪雨打而凋谢稀少,是两种状态的比照。本来平平常常的四个字,这么一搭配组合,竟显得如此色彩鲜明、形象生动,那“红瘦”不正说明春天的渐渐消逝,而“绿肥”象征着绿叶成荫的盛夏的即将降临吗?3.抒情方式:以景衬情。抒发的感情是:轻灵新巧而又凄婉含蓄写作手法:使用拟人化的手法。词中把本来用以形容人的“肥”、“瘦”二字,借来用以形容绿叶的繁茂与红花的稀

27、少,暗示出春天的逐渐消失词人为花而喜,为花而悲、为花而醉、为花而嗔,实那么是伤春惜春,以花自喻,慨叹自己的青春易逝。4.(师:同学们今天学习了照的如梦令之后,有什么感想?请同学们跟大家交流一下。)总结今天所学的内容,让大家理解照,懂得诗词的表达情感。如梦令六下教学设计5如梦令照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照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一.作者简介:照,宋代女词人,号易安居士,齐州章丘人(今山东),父亲李格非,是当时著名学者,夫赵明诚为金石考据家,早期生活优裕,与赵明诚共同致力于书画金石的搜集整理,宋钦宗靖康二年(1127),照与丈夫为逃避战乱来到江南,不久丈夫病逝,词人展转于杭州,越州(今绍兴),金华一带,在孤苦生活中度过了晚年,但她一直关心国家大事,也从未停顿过文学创作。照擅长写词,前期以抒发对爱情的追求和对自然的热爱为主,写得曲折,含蓄,韵味深长,形象鲜明,后期的词和前期迥然不同,国破家亡使她精神痛苦,所以词风也充满凄凉消沉之音,主要是抒发伤感怀旧,悼亡之情。照是南北宋之交的词作大家,其词的内容虽然没有摆脱爱情与离愁别恨的传统范围,但在南渡后,她的词更多的表现出对国家,人民和个人的深沉伤感,她的词对女性内心世界的严肃而深入的描绘,于委婉细腻中一洗以往词作的妩媚不实的气氛,给词坛带来清高的意趣,淡远的情怀,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